做人做事,格局大了,贏得的是整個人生。 在人生的過程中,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有個「度」,正所謂「過猶不及」,任何事都不要做的「過度」,而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適當的為別人留下「溫度」(餘地),才會讓雙方都有喘息的機會,否則,就會把雙方逼到牆角,而沒有迴旋的空間。
洛克菲勒說:「走上坡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你走下坡的時候會碰到他們。」這句話告訴我們,沒有人會永遠順風順水的,當你順遂的時候,如果不懂得留一條路給別人走,等到你一但走下坡的時候,就別奢望別人會向你伸出援手。
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過去了,便再也回不來,所以當我們那麼拚命填充生命空白的同時,是否曾經想過應該給自己的生命留點空白,讓自己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不要再讓自己每天活得那麼累呢?
作者簡介:
馮子雲
曾任諮商心理師的他認為含蓄的表揚,是給人留下繼續進步的餘地,保守批評,是給人留下改過自新的機會;而做人如何留「溫度」(餘地),不要把事情做「過度」,不僅是一種應對智慧,更是一種處世的EQ。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俗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好辦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許多秘密,或許,我們一時衝動去找人傾訴一番。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的秘密洩露出去,而自取其辱,自找倒楣。
1、適度的忍讓,才能讓自己海闊天空
◎ 一個人的涵養來自於他的修養,有修養之人都懂得如何控制情緒。
◎ 所謂的忍,是一種等待,也就是為圖大業等待時機成熟的智慧。
◎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血與火凝結而成的至理。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需要去忍。當你面對不同環境,不同對手,有時採用什麼樣的手段已不是關鍵,而怎樣保持良好情緒才是至關重要的。
也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而情緒是一種讓人捉摸不到的東西,只要你能充分認識到「小不忍則亂大謀」,你就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生活中,有許多人都可以把情緒收放自如,這個時候,情緒已不僅是一種感情上的表達,而且成了人性攻防中使用的「武器」。有時候,掌控不住情緒,不管三七二十一發洩一通,結果搞得場面十分難堪。
隋朝時,隋煬帝是個暴君,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朝的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幫助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唐國公李淵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悉心結納當地的英雄豪傑,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來歸附,但是,大家卻也因此都替李淵擔心,怕他遭到隋煬帝的猜忌。
正在這時,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晉見。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多少產生了猜疑之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遲早會為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隱忍等待。於是,他故意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淪於聲色犬馬之中,而且大肆張揚。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這樣,才有後來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國的建立。
克制,乃為人的一大智慧,它有助於人們在攀登理想境界的征途中,消除情感世界不可避免的潛在危機。因而,對於一個成功的開拓者來說,它既是實現既定目標的保證,又是取得更大成功的起點。
假如李淵當初聽了隋煬帝的話,怒火中燒,馬上與之理論或採取兵變,很可能會因為準備不足,時機不成熟而失敗,一旦失敗,則永無機會從頭再來了。
成熟的人應有的待人處事「溫度」
適度的忍讓,是文明人的禮讓,是虛心者的謙讓,是識時務者的急流勇退。
有一對人人羡慕的恩愛夫妻,一起走過了五十個春秋,彼此感情依舊。五十年的時光,竟不能讓他們的愛情有一絲的褪色。
有人問:五十年的相隨歲月,如何走過來?她答一個字:「忍」。問他,他答一個字:「讓」。
這樣的不可思議,如此忍讓度過一生,人生還有什麼樂趣?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再說,忍字頭上一把刀,難呀!
她慢慢地說,一點都不難嘛,凡事多為他想想,不就沒怨氣了嗎?問他如何讓,他說,很簡單呀,她喜歡的事,就讓她去做,總得給她一片自己的天空。
我們每天都在生活,每天都和各種人打交道,適度的忍讓對我們保持愉快心情大有好處。
大文豪蘇軾曾指出:「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他又說:「高祖之所以勝,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朱袞也曾說過:「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用爭鬥的方法,你絕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但用讓步的方法,收穫會比預期的高出許多。」不要忘了這句古話。
善於忍讓,有助於愛情的美好;善於忍讓,有助於事業的成功;善於忍讓,更有助於社會的進步。當我們讓出一點空間,不只是給了其他人生存的餘地,也給了我們鍛鍊自己的機會。
遇事忍讓別人,就是一件好事嗎?
一、其實,忍讓是有區別的;適度的忍讓才是「善讓」;無限度,無原則的忍讓,就是「惡讓」。
二、「善讓」,可以以柔克剛,避免因惡爭而發生錯誤,「惡讓」是無用者的別名,是對惡爭者的放縱,我們應該清楚分別兩者,避免自己做出「惡讓」的行為。
2、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 話到嘴邊留三分,才能讓自己保有「說錯話」的空間。
◎ 小心謹言,這是對自己的安全和品行的一種自我保護。
◎ 我們對任何問題都不宜憑主觀猜測的亂說,更不可因片面的觀察,就在背後評論別人,除非這是一個讚美。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語失,食多傷身;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說話之難,古今皆然。因此,我們要始終記住:「為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人活在世上,最多的行為大概就是說話了,人活一輩子總共要說多少話,沒有誰統計過,大概也很難統計出來。
然而,話的種類雖多,屬於褒義的卻並不多,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雖然人整天都在說話,但真正有用的話卻不是很多,無用的和有害的話倒是不少。
說了一些傷害別人的話,有人常以「有口無心」求別人原諒。「有口無心」固然可以原諒,但是「傷人」難免會令人不快樂,甚至會影響到與他人的關係,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更要注意。
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的古訓。出言不遜,舌頭也能殺死人。不管戀人還是夫妻,在心情欠佳時,特別要注意話到嘴邊留三分,所謂三思而後說,絕不能圖一時解氣,不顧前思後的隨口就說,以免過後又後悔莫及。
成熟的人應有的待人處事「溫度」
在交際的過程中,不要主動告訴對方「你是做哪一行的」,而是要留給別人一點猜疑的空間,如此我們才可以不一下子被看破,才能顯示出我們的風範。
前法國總統戴高樂曾經說過一句話:「真正的領袖人物要幽居,偉大和超脫要神秘,有時則要沈默寡言。」
無獨有偶,在戴高樂之前也就是幾百年之前,我國明朝呂坤在《呻吟語》中曾經總結聖人的處世經驗說過這樣一句話:「獨處看不破,忽處看不破,勞倦時看不破,急遽倉猝時看不破,驚擾驟感時看不破,重大獨當時看不破,吾必以為聖人。」
在這裡所說的「聖人」,是一個有懸念的人而已。我們也許做不了聖人,然而,我們卻可以做「部分的聖人」,也就是做一個盡量讓別人有懸念的人。為此,首先我們必須懂得在必要時學會「免開尊口」。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弱點和缺點,然而這些弱點和缺點,一旦從別人的嘴裏說出來的時候,就很快成了短處和隱私,這也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大忌。
所以,把一個人說得天花亂墜,假如對方恰巧不認可這個人,聽了以後不是以為我們別有用心,就是認為我們幼稚無知。而把一個人說得一無是處,而對方偏偏就是那個人的朋友,那麼就會惹下一堆麻煩的,最終會被人認為是道德問題。
在社會上,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每一天都在興風作浪,把別人的短處和隱私,把人際間的是是非非編排得有聲有色,誇大其詞地逢人就說,不知由此種下了多少怨恨的種子。假如遇到這樣的人,說某某人的短處時,我們唯一的辦法是聽了就算,像別人告訴我們的秘密一樣,三緘其口,不可做傳聲筒,並且不要深信這片面之詞,更不必記在心上。
如果貿然把聽到的片面之言宣揚出去,十有八九被認為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的。當我們明白自己說錯時,難道我們還能把話從別人的耳朵裏掏出來嗎?
俗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好的辦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許多的秘密,或許,我們一時衝動去找人傾訴一番。
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的秘密洩露出去,而自取其辱,自找倒楣。世界是複雜的,我們「拋出一片心」說不定正好踩進了別人事先佈置好的「陷阱」。
為何有人說「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呢?
一、世界上到處都充滿了鬥爭與矛盾,社會上處處都有小人,而且易退易漲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我們無法防範身邊不出現小人。
二、在這個充斥著小人的世界充滿了陷阱,君子又鬥不過小人,說話稍有不慎,便有被套進去任人宰割的危險,所以,話要更謹慎的說,才能不讓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3、不要把話說「過度」,才不會斷了自己的後路
◎ 每個人都要學會逢人只說三分話,千萬不要把話說「過度」了。
◎ 說話必須看清對方是怎樣的人,如果對方不是能盡信的人,說三分真話已經夠多。
我們也許為了一時之快,對並不相知的人暢所欲言,那麼結果會是如何呢?如果雙方關係淺薄,甚至只有一面之交,我們就把自己的秘密都說出來,會顯出我們缺乏「心機」。而且,對方會認為我們不配與他深談,覺得我們冒昧,也就是說我們對他肝膽相見,對方也許還會感到不耐煩呢!
所以,對人不必全拋一片心。「成熟的人」往往只會說三分話,但是,你一定會認為這些「成熟的人」很狡猾,很不誠實。
然而,孔子曾經提醒我們:「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意思是說,事無不可對人言,也就是指你所做的事,並不是非要盡情地向別人宣布。
成熟的人是不是可以對人言是另一問題,他的只說三分話是不必說、不該說的,更不是不誠實,更不是狡猾。其實,說三分話是一種修養,我們說話必須看對方是什麼人,如果對方不是可以盡信的人,我們說三分話,已經很多了。
一生當中,總有一些話是本不想說而又違心說的,總有一些話是十分想說卻又終於沒說出的。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自古就講究「度」,這個「度」就是恰到好處。尤其是說話,說話要把握好這個「度」,就可以把話說得恰到好處。
成熟的人應有的待人處事「溫度」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能淋漓盡致的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是一種技巧;把想說的話扼死在心底,去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是一種莫大痛苦,但也是一種求生的技巧。
要想把話說的恰到好處,卡內基強調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握住說話的時機。孔子在《論語.季氏篇》裏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不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不該說時說叫急躁,該說時卻不說叫隱瞞,不看對方臉色變化便貿然開口,叫做閉著眼睛瞎說,這三種毛病都是沒有把握住說話的時機。
人處在社會上,無論處於何種地位、何種情況下,都需要聽真誠的話,因此,與人交往,要熱情周到,說話既不要冷言冷語,也不要虛偽誇張。有道是做人莫張狂,做事莫張揚,想表功時少說一句,想顯示時少說一句。不少時候是「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切記言多語失,凡事多說,「說破」就沒意思。
生活中有好些事即使看破,不到時候也不必點破,這叫看破不說破,也就是不要隨意譏諷別人,以及貶低別人,這樣才可以繼續做朋友。
因為貶低別人,並不會抬高自己。做人處事,用言要慎,說話不當,輕者得罪人,重者招來是非,一句得體的好話,能讓人追隨前後,無怨無悔。
有句話說:「話要說到冷暖之處、喜痛之處、要害之處。」
有時話不在多,而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說好。對人要有關懷備至,真正的關懷根本不需要很多,一個無言的動作,一個心領神會的表情,一句刻骨銘心的話就能使人感動。
對於窘迫的人,說一句解圍的話;對頹喪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對於迷途的人,說一句提醒的話;對於自卑的人,說一句振作的話;對痛苦的人,說一句安慰的話;對受了挫折的人,講一句重新堅強起來的話;對頭腦發熱的人,講一句降溫的話;對高傲的人,講一句「滿招損」,「謙受益」的話;對私慾之心重,容易受誘惑的人,講一句潔身自好的話;對容貌長相一般的人,講一句良好的個性和氣質,遠比漂亮的外表更可貴的話。這些「好話」對需要幫助者而言,如同旱天的雨、雪中的炭,將會使人一生難忘。所以,說話給人留點餘地,對人多說點好聽話、少講些難聽話,不只給自己帶來好心情,還可能救人於水火之中。
怎樣說話才不失「分寸」?
一、說話時要認清自己的身分,也就是如果用對小孩子說話的語氣,對老人或長輩說話就不合適了,這是不禮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二、說話要盡量的客觀,這裡說的「客觀」,就是要尊重一些事實,事實是如何就如何,應該實事求是的反映客觀實際。
4、學會說「不」之前,先學會給別人留一條路
◎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說過一句話:學會說「不」吧!你的生活將會更加的美好。
◎ 拒絕別人之前要有替代方案,因為被拒絕是一件令人非常難堪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要想拒絕別人,做起來其實並不難。
學會說「不」的實質精神就是學會以直率、坦誠和恰當的方式,自在地表達你當時否定的、不願意的感受。
但是記住,說「不」的同時要給對方留有餘地,只有讓對方坦然接受,才算是達到真正的效果。
例如:一位老朋友向你借錢買東西,但是他經常借而不還。
你可以說:「我身上沒帶多餘的錢,不能借給你。」
或者說:「對不起,我今天帶的錢剛好有急用。」
又比如:你的一位好友熱情地向你遞支煙,要你非抽不可,此時你就可以這樣說道:「謝謝你,但是醫生說我最近氣管不好,不能抽煙。」
如果你學會在拒絕別人的同時,也留一個台階給被你拒絕的人,那麼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動權,而且也就學會了怎樣更加輕鬆自在的去生活。
成熟的人應有的待人處事「溫度」
人與人之間,如果可以做到凡事多為他人著想,多給別人留一些餘地、一些包容、一些方便、少一份拒絕、少一點難堪,必定能贏得別人的愛護。
既不擔心與人接近,又不害怕與人爭辯,你的行為完全超乎自然,有多少能耐就表現多少能耐。這種自我維護的改變,能夠讓他人可以意識到你拒絕的權利,並且真正理解到你的「拒絕」,並且更加的尊重你。
有一個讀過《圍城》的美國女士到中國來,打電話給該書的作者錢鍾書先生,說自己非常想拜見他。錢鍾書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愛慕虛榮,於是他就在電話中婉拒說:「假如妳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的話,又何必一定要見到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在此,錢先生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機智,運用新穎、別緻而又生動、形象的比喻,拒絕了那位美國女士的請求,既維護了那位女士的自尊,同時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一些言語交際的過程當中,善於拒絕者,既可以使自己掌握主動,進退自如,同時又可以給對方留足「面子」,搭好台階,進而使交際雙方都能免受尷尬之苦。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美國的一位記者問季辛吉:「我們有多少潛艇配置分導式多彈頭?」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季辛吉如果說「不知道」,便等於撒謊,如果說「無可奉告」之類的外交辭令,又會落入俗套,還有可能激起記者們更尖銳、棘手的追問,如果實話實說,則必然洩露國家機密。
面對這樣的難題,季辛吉卻顯得非常從容,他說:「我們有多少潛艇配置分導式多彈頭,我知道,但是,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保密的?」
記者們一聽高興極了,立刻嚷嚷說:「不是保密的,不是保密的!」
季辛吉笑著反問說:「不是保密的嗎?那你告訴我是多少?」
季辛吉透過這一反問,立刻就變被動為主動了,並且非常巧妙而又很得體地封住了記者的嘴。
拒絕對方,當然會引起對方的一些不快樂。然而,對於別人向我們所提出的一些要求,有時我們還要加以拒絕。那麼,要怎樣才能盡量地把這種因拒絕而可能引起的不快,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內呢?
這就需要我們在拒絕別人的時候,巧妙地說一些話,因為,這樣一來,既可以為自己開脫,同時也不會讓別人處於難堪之地。
說話時要學會給對方留下餘地,把「拒絕」當做是一個選項,但不要輕易的拒絕別人,也就是如果懂得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盡量滿足別人的要求,自己會獲益更多!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為什麼我們要拒絕幫忙呢?
一、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然而,當別人前來要求協助的時候,自己也難免會遇到力不從心的時候,因此,要大膽的說出一個「不」字,是相當重要的。
二、想做一個有求必應的「好好先生」,或者「好好小姐」是很難的事,如果你輕易承諾無法履行的職責,就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困擾,以及溝通方面上的困難度。
5、說話要留有餘地,才會有挽回的空間
◎ 局面是瞬息萬變的,不把這種情況預計在自己的說話與行動裏頭,很多時候,會令自己尷尬,也會令對手為難,不可不防。
◎ 能夠學習在言語行動上處處多留餘地,以及留一些可以變通的空間,是現代商場和職場最需要具備的條件之一。
說話是一門藝術。俗話說:「會說話的令人笑,不會說話的令人跳。」如果說話不講究藝術,有時會帶來不良或嚴重後果。因此,說話時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這樣才能進退自如。
每個人從小就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射箭用的弓如果拉得太滿,就容易折斷;水缸裏的水注入得太滿就會往外溢。把這個道理用在說話上,就是一個人謙虛謹慎,留有餘地則會避免很多尷尬。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滿招損,謙受益」。
一個人在很多場合,尤其是在職場上,如果總是把話說得太滿,一旦出現意外情況,而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就很可能會給人留下好浮誇、做事不牢靠的壞印象。其結果是,老闆不敢重用,同事不敢信任的糟糕結局,而且還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為自己的人際關係設置重重障礙。
對此,有一家企業的老闆曾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我不怕他懂得少些,就怕他不懂裝懂地說自己是萬事通;也不怕他的能力有限,就怕什麼事都保證沒問題,結果到處是問題。這樣的人註定會耽誤大事的,對於這種人,職場的大門恐怕永遠也不會向他打開的。」
因此,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情況,都不要把話說得太滿,要始終記住:「滿招損,謙受益。」
別把話講到盡頭,到了完全沒有迴旋的地步,這是下屬與上司交手的大忌。
把話說盡了,等於不給自己留有餘地,不但自撤下台階梯,萬一預測或建議錯誤,就白白地把自己留在半空中,不上不下,不知如何是好,這還在其次,最不好的是給老闆留下一個壞印象。
凡是話說得太滿的人,一定表現出極端性格。
凡是極端的人,等於基本上不願妥協,損失掉靈活變通的機會。即使不在與上司相處上會有問題,上司也會連帶地想到,這麼一個員工與別的同事、客戶交手,會不會有很多負面效應產生。
成熟的人應有的待人處事「溫度」
要知道,任何事情總是處於發展的過程,誰也不敢保證絕對不變。把話說「過度」,這樣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被動的窘境。
曾聽過某員工對老闆說:「這個牌子的商品絕對不會在我們的商店內暢銷。否則,我就辭職不幹!」結果他所說的那個牌子的商品,賣得炙手可熱,這豈不為難了自己,也被老闆看破了自己的手腳。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因為把話說「過度」,而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年輕人信心滿滿地去拜訪大發明家愛迪生。
「我一定會發明出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質。」年輕人自信地說。
「那麼,你想用什麼器皿來盛放這種萬能溶液呢?」愛迪生問道:「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嗎?」
這個年輕人正是把話說「過度」了,才讓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尷尬處境。如果他把「一切」換成「大部分」,愛迪生肯定不會去反駁他了。
說話要留有餘地,就要慎重選擇一些限制性的詞語。開口「絕對」,閉口「當然」,很容易把交談者嚇退;把「部分」說成「一切」,把「可能」說成「肯定」,這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反感。
比如人家問你:「烏鴉是什麼顏色的啊?」你千萬別望文生義,或者憑藉見過幾隻黑烏鴉的有限經驗,而武斷地回答:「烏鴉嘛,絕對是黑色的!」給自己留條後路的答法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如此,保證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而上述這些,都是說話要留有餘地,不能把話說死,才能進退自如的道理。
如果不可講「深話」,那該講什麼話題才好?
一、要使談話得以繼續,並且產生較好的效果,可適度地選用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或適時地講一些笑話。
二、幽默的語言,既有趣可笑,又寓意深長,如能在談話中適當加以運用,不僅能夠活躍氣氛,而且能夠啟人心智,吸引聽眾,更能夠與他人溝通和交流。
6、話不要說過頭,才有空間能回頭
◎ 說話一定要小心謹慎,這樣才不會讓人認為輕薄,甚至招怨。
◎ 在說話時也要和做事時同樣要留有餘地,不能把話說得太滿,以免下不了台。
◎ 把話說得太滿,就像把杯子倒滿水一樣,再也倒不進一滴水,否則就會溢出來。
古人曾經說過:「寧吃過頭飯,莫說過頭話。」可見說話要說得恰當,說得合時,說得合宜。所以,處世切忌亂開口,說出口的話要合乎於情理。
宋代朱熹有這樣一句話:「話要說得合適,那麼要怎麼樣才算說得合適,不說過頭呢?」以下四點就是在面對各種類型的人,如何把話說得合適的訣竅:
一、面對受窘的人說上一句解危的話語;幫助別人當然不是只有在金錢、勞力、時間上的付出,「說話」也能幫助別人。例如,有一些人面對尷尬、不知該怎樣下台的窘境時,你及時說出一句,可以幫他解危。
二、面對沮喪的人說上一句鼓勵的話語;西方有一句諺語說得好:「言語所賦予我們的功用,就是在我們之間作悅耳之詞。」什麼是悅耳之詞,就是說好話。說好話讓人如沐春風,讓人產生信心,遇到受挫心情沮喪的人,我們能給他一些鼓勵,給他一些信心的話語,當然這也正是以話語給他人力量的助力。
三、面對疑惑的人說上一句點醒的話;孫子說過一句話:「贈人以言,重於珠玉。」遇到徘徊在人生路口上的人,遇到生活關卡左右為難的人,更甚者遇到對生命產生疑惑的人,一定要及時的給予一句有用的話來進行提醒,而這句提醒的話語,有的時候能影響到他的一生,甚至可以幫他撿回一條生命。
四、面對無助的人說上一句支持的話語;無助的人,對自我信心不足;無助的人,需要他人給予肯定,這樣才會有力量。那麼像這種人,經常生活在別人的善惡語言之中,一句言語,可以決定他的心情是否好壞。面對一些無助之人,我們應當多多給予支持的語言,讓他對自己產生自信心,肯定自我的能力。
《說苑》:「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話語並不在多,重點在於貼切與恰當,這正如孟子說過的一句話:「如果說話非常的淺近,但是用意深遠,那麼這就是說一句好話。」
成熟的人應有的待人處事「溫度」
平常在社會活動當中,正常人也會有時來這麼一兩下的口舌之快,但此「快」字必也是一閃而過,接下來的便是「不快」了,所以更應該謹慎。
人與人之間發生一些小誤會或者小磨擦是在所難免的,胸懷寬廣的人大致會過而即忘,但並非人人都有這般的胸懷。
在人際交往當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爭吵源於某一件雞毛蒜皮的事,但由於一方逞一時口舌之快,說了帶情緒的話,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而另一方也不願意做省油的燈,受羞辱後也勃然大怒,反唇相譏,把口水仗打得如火如荼,甚至大打出手,小事變成了大事,釀成禍端。
愛逞一時口舌之快者,大多數是心浮氣躁又習慣指責他人的人。在他們的心靈世界裏根本就沒有「忍」字。只要不順心,見事罵事,見人罵人,為的是排遣胸中的憂煩,僅此而已。然而,他們根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焦躁的情緒得到了發洩,被罵者的心裏感受又是怎樣呢?」
舉個淺顯的例子:當你在超市排隊付款時,隊伍前進的速度非常緩慢,前面有一個老太太「霸」在收銀台前,用了很長時間數著店員找給她的零錢,你一邊心疼浪費掉的時間,一邊強耐著性子等了好久,最後終於按捺不住的罵了一聲。就這麼一句衝動的話剛一出口,你立刻就會感到後悔,這就是所謂的「逞一時口舌之快」。
因把話講得太快,而給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到處可見。
因此,我們在說話時,千萬不可把話說得太快,要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才會進退自如。
如果管不住自己「快言快語」的毛病該怎麼辦?
一、在現代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我們都無法預料到它的發展態勢,為此,千萬不可以輕易地下斷言,如果不留餘地,那麼就會使自己連一點迴旋的空間都沒有。
二、你知道自己有「逞一時口舌之快」的毛病,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是非常難克服的,那麼你就應常備相應的補救措施,比如說:「累積好人緣,來給自己的衝動存點空間。」
7、平時「勤燒香」,才能有「臨時抱佛腳」的餘地
◎ 只有早做準備,未雨綢繆,這樣才會在急時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
◎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人都難逃脫一個「情」字。在人際交往中,多注意對周圍的朋友同事做點「感情投資」是值得的。
俗話說得好:「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從古至今,有許多這樣的成功人士,就像戰國時的信陵君,是一位很善於進行「感情投資」的人,得到的回報也很豐厚。
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贏,年已七十,家境非常清貧,但只做大梁城看守東門的小吏。有一次,信陵君親自去拜訪,饋贈給他貴重的禮物,但他都婉言謝絕。於是,信陵君大宴賓客,等酒宴擺設好,客人坐定以後,他就親自帶著隨從車馬,親往東門迎接侯贏。
侯贏上車並不謙讓,直接坐在尊位上,一面暗自觀察信陵君,信陵君駕御著馬車,態度更加恭敬。
過一會兒,侯贏對信陵君說:「我有個朋友在屠宰場裏,希望能委屈您與我一同去看望他。」
信陵君就將車駕到市場裏,侯贏下車會見自己的朋友朱亥,故意站著和朱亥談話,很久不理睬信陵君,並繼續觀察他的反應,信陵君的臉色更為溫和,而這時,信陵君家裏高朋滿座,正等著他回來開宴。
市場上的人都好奇地觀看信陵君駕車,信陵君的隨從暗罵侯贏。侯贏看到信陵君始終和顏悅色,態度誠懇恭敬,於是告辭朱亥回到車上。回到家,信陵君請侯贏坐上尊位,並向他一一介紹在座的將相、宗室,這使賓客都為之驚訝。
宴會上信陵君站起來,到侯贏席前敬酒祝壽。
侯贏告訴信陵君說:「今天我讓您為難得夠多了,我不過是一個守東門抱門閂的人罷了,然而您卻親自駕著車馬,迎接於大庭廣眾之中。本來是不應該讓您這樣做的,但您卻這樣做了。我為了成就您禮賢下士的美名,所以我故意讓您和車馬久立於市區,使來往的人圍觀您。但您的態度越加恭謹,於是人們都認為我是小人,而盛讚您是一位能禮賢下士的長者。」
這是侯贏受到尊重後,對信陵君的第一個報答,而這又何嘗不是信陵君感情投資的一種收穫呢?
成熟的人應有的待人處事「溫度」
懂得去別人不去的「冷廟」燒香,是一項有利而穩健的「人情投資」,千萬不能「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如果你是一個真正善於求人的人,那麼就要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
說得世俗一些,就是你釣不到大魚,也不能抱著「釣到的魚不用餵食」的平庸態度,否則,大魚釣不到,連小魚也都讓你餓死了。
正所謂:「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菩薩雖靈,也不會來幫助你的。」也就是你平時目中沒有菩薩,有事才去找,菩薩哪肯做被你利用的工具!
因此,不但要做到目中有菩薩,心中也要有菩薩,你的燒香完全出於敬意,而絕不是買賣,一旦有事你去求祂,祂對你有情,自然就會幫忙。
如果你要燒香,就應去不太有人注意的「冷廟」,而不要去香火鼎盛的「熱廟」。因為熱廟燒香人太多,菩薩注意力分散,你去燒香也不過是香客之一,顯不出你的誠意,引不起菩薩特別注意。
也就是說,菩薩對你不會產生特別的好感,一旦有事你去求祂,祂也以眾人相待,不會特別幫忙。
冷廟的菩薩就不然了。平時冷廟門庭冷落,無人禮敬,你卻很虔誠地去燒香,菩薩對你,當然特別注意,認為你是祂的知己,一旦有事你去求祂,祂自然特別幫忙。即使將來風水轉變,冷廟變成熱廟,菩薩對你還是會特別看待,認為你不是勢利之輩。
菩薩如此,人情未嘗不是如此,有空閒之餘就維繫一下朋友間的關心,不只是對飛黃騰達的朋友噓寒問暖,也該為虎落平陽的朋友雪中送炭,哪天失勢的朋友若是一飛衝天,我們才有再次與他建立交情的餘地。
到底該交什麼樣的朋友,才會對人生有幫助呢?
一、人之相交,要靠時機,時機的遲早要靠命運,你的相識之中,有沒有懷才不遇的人?如果有,這就是「冷廟」,應該時常去探望探望,每逢佳節送些禮物。
二、一旦他在日後,否極泰來,他第一要還的人情債,當然是你的,也就是當他有還債的能力時,即使你不去索討,他也會自動還你。
第一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俗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好辦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許多秘密,或許,我們一時衝動去找人傾訴一番。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的秘密洩露出去,而自取其辱,自找倒楣。
1、適度的忍讓,才能讓自己海闊天空
◎ 一個人的涵養來自於他的修養,有修養之人都懂得如何控制情緒。
◎ 所謂的忍,是一種等待,也就是為圖大業等待時機成熟的智慧。
◎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血與火凝結而成的至理。
生活中,每個人都...
作者序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活得沒有空間,其實是因為我們對待別人不留餘地,當我們全心全意只想前進、掠奪、佔領,不只榨盡自己的經歷、時間,也讓自己失去了休息的空間,這都是因為我們忘了為自己,也為別人留一點餘地。
我們每天都覺得壓力大得喘不過氣來,覺得自己身處險境,寸步難行,但是我們都沒有想過,其實,把我們逼到絕境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如果我們懂得「把自己逼到絕境的是自己」的道理,我們才會放棄「贏家全拿」的想法,進而幫別人留幾分餘地、讓別人有喘息的空間,讓自己更輕鬆,更能真正的擁有自己、把握自己。
當然,做人懂得留幾分餘地,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不把事情做「過度」,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任何一件事情在做之前,沒有「標準答案」,都是憑著自己面對事情的臨場反應,以及承受能力來把握的。
一個人謹慎過了頭,就顯得膽小;處事果斷過了頭,就變得輕率;認真過了頭,就顯得呆板;聰明過了頭,就顯得油滑。對人做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要在實踐中多多磨練,而這一切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來摸索、學習和體驗。
在科學史上有一個關於把握分寸的「黃金分割」定律,德國科學家克卜勒把它稱之為「神聖的分割」,因為這是最具美學價值的比例。
世間完美的事物都擁有其自身的分割率,我們的生活也是同樣的道理。對於生活之中的「黃金分割」,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在做事的時候要做到恰如其分,然而,要想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自己所擁有的智慧。
相信大家對美國前NBA球星麥可.喬丹應該不會陌生,喬丹在小時候就長得人高馬大,身強體壯,他的母親擔心他在學校霸凌別人,便要求他與人為善,學會忍耐,而這卻使他成為其他同學欺負的對象,因此,他為此事感到十分苦惱。
最後,喬丹的父親教他一個方法,讓他不必再勉強忍耐,而是叫欺負他的同學立刻停止,當對方仍然不聽他的勸阻時,他就可以用他有力的雙手將對方壓倒在地上,但並不毆打對方。如此一來,他不僅維護了自己的自尊,還給對方警告,同時又不觸犯紀律,可說是一舉三得的好辦法。
其實,這是把握好分寸而達到完美效果的一種方式,因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懷疑喬丹的力量,更不會在他的忍讓下,壓榨他的溫和,從而肆意地欺負他,父親教導的方式,讓喬丹有效地處理了之前被同學欺負的問題。
對於人與人來說,重要的不是忍讓,不是爭鬥,而是在維護雙方利益的前提之下,如何找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人際空間」來和平相處,就像前述故事的喬丹把欺負自己的人「壓倒在地」,也正是喬丹父親幫助他尋找到的那個「人際空間」的「黃金分割點」。
換言之,一些人的成功往往是因為「黃金分割點」掌握得當,而失敗也因為「黃金分割點」的偏移。在尋找「黃金分割點」的過程當中,我們有時候需要像喬丹一樣,借助於父母的幫助,有時候需要求助於朋友,有時候也需要從書本當中去學習通達的智慧──就如同這本書。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動人的小故事和淺顯易懂的語句來告訴讀者,當我們努力越走越遠的時候,通常忘了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把路越走越窄。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適時地給人生一個逗點,你的生命才不會突然出現句點。」的確,在這個「不進則退」的十倍速時代,我們往往深怕只要浪費了一分鐘,自己的明天就無法變的比別人更好,因此,才會無時無刻低著頭猛滑手機,狼吞虎嚥著手機傳來的即時「垃圾訊息」……
然而,我們每天讓自己的心靈在刻意忙碌中疲於奔命,卻都不知道這麼疲於奔命地忙碌追逐,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過去了,便再也回不來,所以當我們那麼拚命填充生命空白的同時,是否曾經想過應該給自己生命留點空白,讓自己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不要再讓自己每天活得那麼累呢?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活得沒有空間,其實是因為我們對待別人不留餘地,當我們全心全意只想前進、掠奪、佔領,不只榨盡自己的經歷、時間,也讓自己失去了休息的空間,這都是因為我們忘了為自己,也為別人留一點餘地。
我們每天都覺得壓力大得喘不過氣來,覺得自己身處險境,寸步難行,但是我們都沒有想過,其實,把我們逼到絕境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如果我們懂得「把自己逼到絕境的是自己」的道理,我們才會放棄「贏家全拿」的想法,進而幫別人留幾分餘地、讓別人有喘息的空間,讓自己更輕鬆,更能真正的擁有自己、把握自己。
當然,做人...
目錄
《作者序》
第1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1、適度的忍讓,才能讓自己海闊天空
2、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3、不要把話說「過度」,才不會斷了自己的後路
4、學會說「不」之前,先學會給別人留一條路
5、說話要留有餘地,才會有挽回的空間
6、話不要說過頭,才有空間能回頭
7、平時「勤燒香」,才能有「臨時抱佛腳」的餘地
第2章 留點「糊塗空間」給自己,才能全身而退
8、批評員工要點到為止,他才有空間去反省
9、留點「糊塗空間」給自己,才能全身而退
10、先退一步,才能換取自己「往前跳」的空間
11、保住老闆的「面子」,也讓你贏得了「銀子」
12、給下屬留點「面子」,也讓你贏了「裏子」
13、故意裝傻,不要讓你的聰明絕了頂
14、工作「表現」要留餘地,才不會「功高震主」
第3章 做人不要「過度」,待人才會有「溫度」
15、放長線,是為了讓自己留下可以釣到大魚的餘地
16、留一點餘地給別人,就是留一點空間給自己
17、做人不要「過度」,待人才會有「溫度」
18、不要輕易承諾,才能隨時回頭
19、承諾要留餘地,否則就不要輕易承諾
20、給別人留點面子,就是讓自己少點麻煩
21、給朋友面子,就是營造一個朋友幫你的空間
第4章 給自己的聰明留點「愚蠢」的空間
22、不把事情做的「過度」,是一門人生必修學分
23、凡事懂得留有餘地,才不會找不到下台階
24、用你最擅長的優勢來扭轉劣勢
25、退一步不只給別人生存空間,也給自己喘息的時間
26、腳下有餘地,才能讓自己「進可攻、退可守」
27、不要把事情做的「過度」或不夠,要做到恰到好處
28、給自己的聰明留點「愚蠢」的空間
第5章 拿一個台階給人下,自己也能順勢往上爬
29、懂得為「聰明」留點餘地,才能將聰明轉化成「智慧」
30、給自己一點隱藏聰明的空間,才是真正的聰明
31、吃點虧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
32、給自己留點吃虧的空間,才不會吃大虧
33、想交到真正的朋友,就要先懂得「吃虧」
34、「留白」式管理,才是最聰明的管理
35、拿一個台階給人下,自己也能順勢往上爬
第6章 「退一步」,是不會「出車禍」的「人生交通規則」
36、想要別人留一條路給你走,就要給別人留點餘地
37、不為小事斤斤計較,才是做大事的格局
38、蹲低一點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跳得更高
39、幫助別人等於買了一份將來別人幫助自己的「保險」
40、與其佔據有限的資源,不如贏得無形的人緣
41、給別人留點好處,等於給自己留點迴旋的空間
42、「退一步」,是不會「出車禍」的「人生交通規則」
第7章 吃飯不要吃的太飽,做事不要做的太滿
43、人生需要留點空白,才不會讓自己活得那麼累
44、凡事不要做盡,要懂得為人生留點空白
45、吃飯不要吃的太飽,做事不要做的太滿
46、任何事不要「全力以赴」,給自己一點「偷懶」空間
47、做人做事要懂得適度,你的慾望才不會過度
48、凡事做到有度,才能夠進退自如
49、做人不要太固執,給自己一點變通的空間
第8章 做人糊塗一點,人際關係就會好一點
50、懂得變通的人,往往比別人多一條退路
51、只要換個角度思考,就能看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52、換一個角度試試,問題就會變成機會
53、懂得放棄,你才會有更好選擇的機會
54、有所失,才會有「有所得」的空間
55、做人糊塗一點,人際關係就會好一點
56、懂得裝糊塗,才是聰明人應該做的事
《作者序》
第1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1、適度的忍讓,才能讓自己海闊天空
2、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3、不要把話說「過度」,才不會斷了自己的後路
4、學會說「不」之前,先學會給別人留一條路
5、說話要留有餘地,才會有挽回的空間
6、話不要說過頭,才有空間能回頭
7、平時「勤燒香」,才能有「臨時抱佛腳」的餘地
第2章 留點「糊塗空間」給自己,才能全身而退
8、批評員工要點到為止,他才有空間去反省
9、留點「糊塗空間」給自...
商品資料
出版社:種籽出版日期:2019-03-15ISBN/ISSN:978986972071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