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袖齊聚戰後巴黎,角逐權利交易、政治角力的世界中心
重返二十世紀外交現場,見證百年前改變國際布局的重要時刻本書特色
▋獲獎無數:本書榮獲達夫.庫珀傑作獎、西塞爾.提爾曼歷史著作獎、撒母耳.詹森非虛構類傑作獎、亞瑟.羅斯圖書獎、甘迺迪圖書獎決選
▋筆法生動:如同親臨現場,觀看當時身處巴黎的各國領袖來去各會議的身影,以及即使當時為配角但後來成為各國要角的後起之秀
▋史料詳實:本書以《美國外交關係文書》(FRUS)、《威爾遜文集》(PWW)為基礎,並參照各種多元檔案對照
專文導讀麥克米蘭不只體認了歷史綜述的需要,而且還刻意選擇老派的敘述風格,將和會相關人事時地物耐心娓娓道來。犧牲了高妙的解釋、炫學的材料堆積,卻換來了讓一般讀者讀來津津有味的閱讀效果,遊逛了百年前的外交大場面,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對於歷史的理解與反思。──作家、Courant書系選書人 楊照
本書利用西方眾多檔案、文書,並盡可能參照了西方學界對於巴黎和會的既有研究,再通過作者匠心獨運的視角以及細膩刻畫人物性格的高超功力,栩栩如生地營造出各個「明星」的「一九一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廖敏淑
專業推薦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唐啟華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應俊豪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廖敏淑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任天豪
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戰!驕傲、自信、富庶的歐洲在戰後將自己撕扯得四分五裂,各國領袖們因此齊聚巴黎。一九一四年發生在巴爾幹地區的權力角逐將所有大國拉入戰爭泥沼。面對解體的奧匈帝國、革命後的俄國、苟延殘喘的鄂圖曼帝國、新生的民族國家……矛盾的理想主義者威爾遜、我行我素的愛國紳士克里蒙梭、能言善辯的樂天派勞合.喬治、在義大利陰暗政壇如魚得水的奧蘭多,是否擔得起重回秩序的重責大任?
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寫,詳實記錄巴黎和會一九一九年的世界頭條新聞是巴黎和會,世界上最具權勢的人在巴黎日復一日地會面、提案、辯論、爭吵;他們達成交易、擬定條約;他們創立新的國家與新的機構;他們一起用餐、一起去劇院。從一月到六月,巴黎成了全世界的首都、政府、上訴法院、議會,恐懼與希望全匯聚於此。從表面觀之,巴黎和會一直持續到了一九二○年,但實際上真正有成效的只有前六個月──關鍵決議、啟動一系列重要的事項,都是在這段時間。世界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以後也不會再有。
當時的配角,後來也成為改變世界的一員在一九一九年,和平締造者,或者說整個世界,並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局限。很多人相信,只要能讓最高理事會注意到自己,過去的錯誤就可以被糾正,未來就有保障。巴黎麗思飯店年輕的廚師助手胡志明發出了一份請願書,要求他那小小的國家越南從法國獨立出來。普林斯頓大學的朝鮮籍畢業生想去巴黎,但因為護照問題被拒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國獨立,這位畢業生成了韓國總統。他就是李承晚。還有當時可能還不那麼知名,但已經在為未來努力的阿諾德.湯恩比和路易士.納米爾,後來兩人都成了他們那個時代知名的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同時也是巴黎和會主角勞合.喬治曾外孫女的作者,以小說筆法、借助大量文獻呈現巴黎和會的真實歷史。她以豐富的細節和辛辣的文筆,展現巴黎和會群像,將他們的個性、理想與偏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巴黎和會不只是被世人詬病的《凡爾賽和約》及國際聯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不該歸因於此。不過,與會者決策失誤,也難辭其咎,他們本想締造和平,卻為更大規模的戰爭、更多的衝突埋下了種子。
作者簡介:
瑪格蕾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acMillan
加拿大歷史學家,歷史研究與國際關係領域的領軍人物,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院長,現任牛津大學教授,並在加拿大國際關係學院、加拿大大西洋委員會等機構任職。麥克米蘭的曾外祖父就是本書主角之一、英國一戰名相勞合.喬治,她的多部作品均與其曾外祖父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本書是其代表作,獲得多項史學大獎。
相關著作:《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你讀的是真相還是假象?八堂移除理解偏誤的史學課》
譯者簡介:
鄧峰
專職譯者
章節試閱
引言
一九一九年的前半年,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頭條新聞便是巴黎和會,世界上最具權勢的人則成了和平締造者。和平締造者們日復一日地會面、提案、辯論、爭吵,接著再重複這個過程;他們達成交易、擬定條約;他們創立新的國家與新的機構;他們一起用餐,一起去劇院。從一月到六月,巴黎成了全世界的政府、上訴法院、議會。這個世界的恐懼與希望全都匯聚於此。從表面觀之,巴黎和會一直持續到了一九二○年,但實際上真正有成效的只有前六個月──人們做出關鍵的決議,啟動一系列重要的事項,都是在這段時間。世界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以後也不會再有。
和平締造者齊聚巴黎的原因是,驕傲、自信、富庶的歐洲將自己撕扯得四分五裂。一九一四年發生在巴爾幹地區的權力角逐將所有大國拉入了戰爭泥沼,從東方的俄羅斯帝國到西方的英國,一個不漏。大多數小國也無法倖免,只有西班牙、瑞士、荷蘭,以及斯堪地那維亞等國家,成功置身事外。雖說亞洲、非洲、太平洋群島、中東地區也一直爭鬥不斷,但戰爭多數在歐洲土地爆發。縱橫交錯的戰壕瘋狂地延伸,從北邊的比利時延伸至南邊的阿爾卑斯山,德國及其盟國奧匈帝國與俄國接壤的地帶戰火連綿,巴爾幹地區也捲入其中。世界各地的士兵都來了:澳大利亞人、加拿大人、紐西蘭人、印度人、紐芬蘭人為大英帝國作戰,越南人、摩洛哥人、阿爾及利亞人、塞內加爾人為法國打仗,美國人姍姍來遲,他們再也無法忍受德國人攻擊美國的商船,於是加入了戰爭。
歐洲主要戰場之外的地區看起來還是老樣子。大城市還在,鐵路線也能支撐,港口尚能運轉。這不是把每塊磚瓦都炸成齏粉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真正損失的是人,四年時間,數百萬人喪生,他們都是戰鬥人員──針對平民展開大屠殺的時代還沒到來。德國陣亡一八○萬人,俄國一七○萬人,法國一三八點四萬人,奧匈帝國一二九萬人,英國七十四點三萬人(此外還有十九點二萬人來自大英帝國的其他屬地)……這個清單還可以繼續列下去,直到面積很小的蒙特內哥羅王國,死亡三千人。孩子失去了父親,妻子失去了丈夫,青年女子失去了未婚夫。歐洲則失去了那些原本可以成為科學家、詩人和領袖的人物,以及本該由這些人流傳下去的血脈。死亡人數並不能完全說明戰事的慘烈與人的苦難。有一些人雖未被列入陣亡者名單,但只剩下了一條腿、一隻胳膊、一隻眼睛。有的人被毒氣損害了肺葉,還有些人被毒氣損害的神經永遠無法復原。
四年的時間裡,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為了打這場戰爭傾盡人力、財富以及它們的工業、科學和技術成果。這場戰爭或許是由意外挑起的,卻因雙方實力相當而無法終止。直到一九一八年夏天,當德國的盟友已成強弩之末,而美國新兵力源源不斷湧入戰場的時候,協約國一方才占了上風。當大戰在十一月十一日結束時,人人都疲憊不堪,期盼著未來──什麼樣的未來都可以,只要不重蹈覆轍。
四年的大戰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統治世界的絕對自信。在西線,歐洲人再也無法高談闊論什麼將文明散播至全世界的使命。戰爭傾覆了政府,羞辱了王權,顛倒了整個社會。俄國一九一七年革命換掉了沙皇制度,但當時沒人知道換上來的是什麼;奧匈帝國在大戰終了之時不復存在,讓歐洲版圖中央出現了巨大的空洞;那個在中東幅員遼闊、在歐洲也有些許涉足的鄂圖曼帝國苟延殘喘;德意志帝國現在變成了共和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這些舊國家走出歷史復活了,新國家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正掙扎著亟待出生。
今日人們提起巴黎和會,總是想到它的產物,即一九一九年六月在凡爾賽簽署的對德條約,但巴黎和會遠不只是簽署對德條約:保加利亞、奧匈帝國解體形成的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國家,還有鄂圖曼帝國,這些其他的敵對國也必須簽訂自己的條約;歐洲中部與整個中東必須劃出新的國界;最重要的是,國際秩序必須重塑,或許要按照與以往不同的原則重塑。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和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成立的時機成熟了嗎?各國能就跨國電報電纜事務或國際航空業的發展達成一致意見了嗎?在這樣一場大災變之後,期望是巨大的。
甚至在一九一八年槍炮聲歸於寂靜之前,悲哀、苛求、憤怒的聲音就出現了。「中國屬於中國人!」、「庫德人必須有自由!」、「波蘭必須重生!」操著不同語言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人說美國必須當全世界的警察,有人則說美國人必須回老家;有人說俄國人需要說明,有人則說,不,讓他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人們相互埋怨著:斯洛伐克人埋怨捷克人,克羅埃西亞人埋怨塞爾維亞人,阿拉伯人埋怨猶太人,中國人埋怨日本人。這些聲音裡充滿了擔憂,懷疑新秩序能否比舊秩序更完善。在西方,人們私下談論著東方傳來的危險思想;在東方,人們思忖著西方實利主義的威脅。歐洲人想知道他們能否恢復元氣,想知道如何管控趾高氣揚的新盟友美國。非洲人害怕被世界遺忘,亞洲人則認為未來屬於他們,只是當下的問題必須先解決。
我們能體會到生活在大戰末期是什麼感受。如今世界上的聲音觀點與一九一九年時的非常相似。當一九八九年冷戰結束、蘇聯解體時,舊勢力、宗教或民族主義從冬眠中甦醒了。波士尼亞和盧安達提醒了我們,這些勢力有多麼強大。在一九一九年,隨著國界突然生變,新經濟理念與新政治理念充斥著大地,當時的人們同樣感覺到一種新秩序出現。一個危機四伏的脆弱世界,既令人興奮、也讓人恐懼。今日我們對於伊斯蘭教看法如同過去俄羅斯帝國的布爾什維克,過去和現在的區別就在於,今日的我們沒有舉辦全球性的和平會議。沒有這種時間。政治家和他們的顧問只用兩三天時間簡短的會面,接著搭飛機各奔東西。到底哪種方式能更好地解決世界問題,沒人知道。
我們今日的世界與一九一九年的世界有許多連結點。一九九三年夏天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巴爾幹地區,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拆解了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在倫敦,太平洋小島諾魯的巨富們贊助了一齣不叫座的、講述達文西生平的音樂劇。南斯拉夫和諾魯能成為獨立國家,都與巴黎和會有關。當時定下的協議一直在分崩離析,而且很多那時候就存在的難題,到今天仍困擾著我們:中日關係、歐美關係、俄羅斯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伊拉克與西方的關係等等。
在當時,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政治家、外交官、銀行家、軍人、教授、經濟學家,以及律師,從世界各個角落跑到巴黎。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和他的國務卿羅伯特.藍辛(Robert Lansing)來了,法國總理喬治.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和義大利首相維托里奧.奧蘭多(Vittorio Orlando)來了,阿拉伯的勞倫斯裹著他那身神祕的阿拉伯袍子來了,為自己國家帶來災難的希臘大愛國者埃萊夫塞里奧斯.韋尼澤洛斯(Eleutherios Venizelos)來了,投身政治的波蘭鋼琴家伊格納奇.帕德雷夫斯基(Ignace Paderewski)來了。還有許多未來的大人物也來到巴黎:兩位未來的美國國務卿、一位未來的日本首相,以及以色列的首任總統。有些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例如羅馬尼亞的瑪麗王后(Queen Marie);有些人則是白手起家,例如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
權勢之人的匯聚吸引了全世界的記者、商人、掮客,他們的目的五花八門。法國駐倫敦大使寫道:「遇到的人全都是去巴黎的。巴黎將成為成千上萬的英格蘭人、美國人、義大利人以及不三不四的外國紳士的消遣之地。他們要藉參加和談之名,不請自來。」1婦女選舉權、黑人人權、勞工憲章、愛爾蘭獨立、裁軍,全世界的請願者湧向巴黎,這類請願天天都有。在那個冬天和接下來的春天裡,巴黎到處能聽見各種計畫和安排:猶太人定居、波蘭復國、烏克蘭獨立、建立庫德自治區、建立亞美尼亞共和國。請願者紛至沓來,來自選舉權社團大會(Conference of Suffrage Societies)的、來自喀爾巴阡俄羅斯人駐巴黎委員會(Carpatho-Russian Committee in Paris)的、來自巴納特塞族人(Serbs of the Banat)的、來自反布爾什維克的俄國政治大會(Russian Political Conference)的。請願者的國度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已經消亡,有的只存在於夢想中。有的人,例如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ts),代表了數百萬人;有的人,例如波羅的海奧蘭(Aland)群島的代表,只代表數千人。有的人來得太遲,朝鮮人一九一九年二月從西伯利亞出發前來參加會議,而且是步行,等到和會主要議程於六月結束時,他們才抵達俄國的北極港阿爾漢格爾(Archangel)。2
從一開始,和會的組織方式、目的和程序就被質疑。考慮到以前的經歷,這種懷疑也許是不可避免的。英、法、義、美四個大國曾計畫召開一次初步會議,先敲定可以拿出手的條款,之後再舉行全面會談,與敵國協商。質疑很快便出現了:什麼時候才能輪到其他盟友表達觀點?以日本為例,它已經是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國家了。還有,像塞爾維亞和比利時這樣的小國怎麼辦?這兩個國家的陣亡人數遠遠超過日本。
四大國讓步了,但和會的全體大會也徒有虛名,真正的工作還是由四大國加日本在非正式會議中完成的,當問題變得太過棘手的時候,就只由四大國的領導人決定。幾個月過後,曾經的初步會議慢慢地演變為正式會議。打破外交先例的做法激怒了德國人,他們的代表最後是被傳喚到法國領取最終條約。
和平締造者們的確希望把大會組織得更好、更活躍。他們仔細地研究了唯一可供借鏡的例子──終結拿破崙戰爭的維也納會議。英國外交部找來了一名傑出的歷史學家,讓他寫一本關於維也納會議的書,好當作巴黎和會的指導。(他後來承認他的作品幾乎沒發揮任何作用。3)維也納會議的和平締造者面臨的問題雖然很大,但與巴黎和會時期相比則簡單多。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勳爵(Lord Castlereagh)前往維也納的時候只帶了十四名辦事人員,而在一九一九年,英國代表團的人數接近四百人。在一八一五年,事情都被從容地解決了。卡斯爾雷和他的同事要是在一九一九年,恐怕會被公眾的密切關注嚇破膽。參與巴黎和會的國家也多了很多,超過三十個國家向巴黎派出了使節團。其中的義大利、比利時、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在一八一五年時還根本不存在。在維也納會議時,拉丁美洲國家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國的領土。泰國、中國和日本向來是偏遠神祕之地,而在一九一九年,這些國家的外交官穿著細條紋的褲子和雙排扣的禮服出現在巴黎和會上。除了公開譴責奴隸貿易,維也納會議並未關注歐洲以外的世界。在巴黎,和會的議題覆蓋了從北極到南極的所有地區,小到太平洋上的島嶼,大至整個大陸地區。
維也納會議召開的時候,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掀起的波瀾已經平息。到一八一五年,大革命的影響已深入人心。而在一九一九年,俄國革命剛剛進行兩年,對世界其他地區會產生何種影響尚不得而知。西方各國領導人目睹布爾什維克主義橫掃俄國,威脅到宗教、傳統以及維繫社會的每個環結。在德國和奧地利,工人蘇維埃組織正在城鎮奪權,自己的士兵和水兵也叛變了。巴黎、里昂、布魯塞爾、格拉斯哥、舊金山,甚至連加拿大大草原上向來沉寂的溫尼伯,都發生了大罷工。這些只是彼此無關的獨立事件嗎?還是說地下有一場四處蔓延的大火,而這些就是其中騰起的火焰?
一九一九年的和平締造者們認定自己得爭分奪秒。和前人在維也納會議上做的事情一樣,他們也要在歐洲版圖上劃出新的國界,但他們還必須考慮亞洲、非洲和中東。「自決」一詞成了口號,但口號無法幫助他們在彼此的民族主義爭鬥中做取捨。和平締造者們不得不扮演警察,而且不得不去應對饑荒。如果可以,他們還必須創立一種國際秩序,避免另一場世界大戰的爆發。從古至今,戰爭都是愚蠢且無用的行為,但它或許也能帶來一些好事──威爾遜許諾一定要找到保護弱小、解決紛爭的新辦法。另外,和平締造者們必定要起草條約。毫無疑問,德國要為挑起戰爭負責、並且賠償。(或者像很多人懷疑的那樣,它是因為戰敗才要負責。)這個國家要走上更為和平的道路,它的邊界需要調整,好補償西面的法國和東面新生的國家。保加利亞必須有自己的條約,鄂圖曼帝國也一樣。奧匈帝國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問題,因為這個國家消失了,昔日幅員遼闊的大帝國只剩下一塊小小的奧地利和動盪不安的匈牙利,其餘大部分領土都歸於新國家。巴黎和會承載著人們巨大的期望,相應的,失望的風險也特別大。
和平締造者們還代表自己的國家。這些國家大多數實行民主制度,因此他們還得留意本國民眾的心願。他們必然會為了下一屆競選考慮,權衡重要的民意取捨,因此,這群代理人並非完全自主。認為以前的國界都已消失,這種想法很有吸引力,是時候把新舊要求都提出來了。英國與法國悄悄地就劃分中東達成了一致意見。義大利人拒絕了新國家南斯拉夫的要求,因為他們不想有個強大的鄰居。克里蒙梭曾對一名同事抱怨道:「製造戰爭可要比締造和平容易多了。」4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巴黎的和平締造者們取得了許多成果:對德條約出爐,此條約也成了對奧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亞條約的參照;在中歐和中東劃出了新的國界。實話實說,他們的很多成就並未持續多長時間。人們在當時直到後來也一直在說,和平締造者們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且事與願違。還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一九一九年的和平方案非常失敗,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其實是高估了和平締造者們的能力。
一九一九年的世界出現了兩種不協調的現實:一個是巴黎和會的現實,一個是現實中的現實。世人在現實中的現實裡各自為政,使得這兩個現實並不能統一。誠然,和平締造者們有自己的陸軍和海軍,但在小亞細亞內陸或高加索地區這些沒有什麼鐵路、公路或者港口的地方,調兵遣將是件費時費力的事情。新的飛行器還不夠大,也不夠結實,彌補不了運能上的不足。歐洲中部的確有鋪設好的道路,但秩序的崩潰意味著即便有能用的火車或汽車,燃料也是個問題。英國最聰明的將軍之一亨利.威爾遜(Henry Wilson),就告訴勞合.喬治:「教訓小國根本沒有作用。邪惡的根源在於巴黎的命令未執行。」5
有意志才可以談力量。不過正如美國和世界今日所見,意志是要搭上金錢或性命的。一九一九年的歐洲人恰恰這兩樣東西都欠缺。第一次世界大戰意味著法、英、義三國領導人都不能再命令自己的人民為軍力埋單。三國的武裝力量日漸式微,左派的士兵和水兵也不可靠。海外軍事冒險花費太高,納稅人不喜歡。美國是唯一有能力採取行動的國家,但它不認為自己有參與的必要,而且它的國力也還沒有強大到那個地步。有人說,美國人沒有趁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兩種意識形態還未站穩腳跟的時候出手,錯失了按照自己的意願扳正歐洲的機會。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是把下一場世界大戰後人們對美國實力的認識提前搬了過來。在一九四五年,美國已經成為超級大國,而歐洲各國更為羸弱。但在一九一九年,美國並不比其他國家強大。歐洲人能夠忽視美國的意願,而且他們的確也這樣做了。
想要了解巴黎和會,就要全盤衡量陸軍、海軍、鐵路、經濟、意識形態、歷史等因素。但是參與巴黎和會的個人也很重要,畢竟起草報告、制定決策、調動軍隊的都是這些人。和平締造者們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同時也有自己的好惡。而了解巴黎和會三巨頭──克里蒙梭、勞合.喬治和威爾遜──的這些特點,更是至關重要。
引言
一九一九年的前半年,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頭條新聞便是巴黎和會,世界上最具權勢的人則成了和平締造者。和平締造者們日復一日地會面、提案、辯論、爭吵,接著再重複這個過程;他們達成交易、擬定條約;他們創立新的國家與新的機構;他們一起用餐,一起去劇院。從一月到六月,巴黎成了全世界的政府、上訴法院、議會。這個世界的恐懼與希望全都匯聚於此。從表面觀之,巴黎和會一直持續到了一九二○年,但實際上真正有成效的只有前六個月──人們做出關鍵的決議,啟動一系列重要的事項,都是在這段時間。世界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
目錄
導讀 從五四百年看《巴黎.和會》 楊照
導讀 誰的一九一九? 廖敏淑
鳴謝
關於地名
引言/25
第一篇 迎接和平
第一章 威爾遜到歐洲
第二章 第一印象
第三章 巴黎
第四章 勞合.喬治與大英帝國代表團
第二篇 世界新秩序
第五章 我們是人民的聯盟
第六章 俄國
第七章 國際聯盟
第八章 託管地
第三篇 又是巴爾幹地區
第九章 南斯拉夫
第十章 羅馬尼亞
第十一章 保加利亞
第十二章 仲冬之歇
第四篇 德國問題
第十三章 懲前毖後
第十四章 德國不能崛起
第十五章 賠款
第十六章 對德條約陷僵局
第五篇 東西之間
第十七章 波蘭重生
第十八章 捷克人與斯洛伐克人
第十九章 奧地利
第二十章 匈牙利
第六篇 多事之春
第二十一章 四人理事會
第二十二章 義大利退出和會
第二十三章 日本和種族平等
第二十四章 刺向中國心臟的匕首
第七篇 中東大火
第二十五章 伯里克利之後最偉大的希臘政治家
第二十六章 鄂圖曼帝國的終結
第二十七章 阿拉伯獨立
第二十八章 巴勒斯坦
第二十九章 色佛爾條約的覆滅與凱末爾
第八篇 閉幕
第三十章 鏡廳
尾聲
注釋
參考文獻
導讀 從五四百年看《巴黎.和會》 楊照
導讀 誰的一九一九? 廖敏淑
鳴謝
關於地名
引言/25
第一篇 迎接和平
第一章 威爾遜到歐洲
第二章 第一印象
第三章 巴黎
第四章 勞合.喬治與大英帝國代表團
第二篇 世界新秩序
第五章 我們是人民的聯盟
第六章 俄國
第七章 國際聯盟
第八章 託管地
第三篇 又是巴爾幹地區
第九章 南斯拉夫
第十章 羅馬尼亞
第十一章 保加利亞
第十二章 仲冬之歇
第四篇 德國問題
第十三章 懲前毖後
第十四章 德國不能崛起
第十五章 賠款
第十六章...
商品資料
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19-04-11ISBN/ISSN:978986344642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70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