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廣東二沙頭運動訓練中心診治醫生兼醫學顧問,精闢研究1950-1960年代,田徑、排球、足球、羽毛球、游泳、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運動創傷及發病治療等領域,為中國運動醫學及足球發展留下珍貴研究資料。
▍收錄21篇運動醫學論文及34篇體育文選,為中國運動醫學及足球發展留下珍貴的研究資料。
1955年,作者從中國中山大學醫學院畢業後,留院工作並創建「運動醫學與運動創傷專科」,後受聘為廣州二沙頭運動訓練中心醫學顧問,為運動員診治並進行運動醫學研究工作,當時中國的運動醫學正值萌芽階段,他以顧問身分進行深度研究,為中國保留1950-1960年代,田徑、排球、足球、羽毛球、游泳、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運動創傷及發病治療等珍貴的研究論文。其中,〈足球運動員踝關節的初步研究〉、〈可的松及其衍化物治療運動性小創作的療效分析〉、〈運動員的股屈肌損傷〉、〈排球運動員的崗下肌萎縮症的初步報告〉都是當時在中國國內率先發表的相關研究論文。作者並多次擔任廣東足球隊隨隊醫生及羊城晚報體育版醫學顧問,至今仍持續在報章雜誌發表足球評論文章。本書收錄21篇運動醫學論文、34篇體育文選及14篇雜文,為中國運動醫學領域及足球發展歷史留下珍貴的研究資料。
作者簡介:
林馨曾
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人,先後就讀於崇德小學、鐵民初中及東山中學。1950年考進中國中山大學醫學院。從小熱愛運動,獲得中國國家田徑一級運動員,籃球、足球二級運動員。1955年畢業後留院工作,與同事創建運動醫學與運動創傷專科,為廣東省和到廣州二沙頭運動訓練基地的全國運動員診治並進行研究工作,被聘為該訓練基地的醫學顧問及《羊城晚報》體育版醫學顧問。1973年移居香港並考取醫師執照,在香港執業至85歲,堅持四十多年早泳(冬泳)鍛鍊。數十年來對運動醫學不離不棄,持續撰寫有關體育、足球的文章在《羊城晚報》、《大公報》及《明報》等發表。
章節試閱
【第一輯 運動醫學論文選】
▍第十五篇 中國舉重運動員體格發育之分析
舉重運動素被稱為「強壯者的運動」,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被認為是十分強壯的。中國舉重運動成績已躍居世界水準的前列,迄今仍保持著4個單項的世界紀錄。關於中國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情況尚未見有文獻報告,本文根據對1957年參加中國全國舉重運動會的全體運動員進行體格檢查的結果,報告中國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情況。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調查舉重運動員共97名,包括世界紀錄保持者陳鏡開及其他中國最優秀之舉重運動員在內,籍貫分屬全國各地,均經系統舉重訓練,其中運動健將12名,一級運動員30名,二級運動員30名,三級運動員25名。分別屬於各個體重分級,年齡從18歲至44歲,平均24.6歲,調查時間為1957年11月。
對上述運動員按國際公認的規則進行人體測量,並將結果用統計學方法進行整理分析,所選用的指標包括體重、站立身長、坐高、平靜時胸圍、呼吸差、肺活量、握力、頸圍、肩寬、胸厚、胸橫徑、骨盆寬、上臂圍、前臂圍、股圍、小腿圍、腰圍、臂長等共18種,度量單位除體重與握力為公斤、肺活量為毫升外,其餘均為釐米。對每一指標均求出其中等值、均方差、中等值之標準誤差。
(......中略......)
三、討論
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指標按體重分級而有差別,體重愈大者,其他指標亦愈高。與其他專項運動員比較,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具有下列特點。
1.體重-身長指數高:舉重運動員肌肉發達,體重較大,而身長平均值較低,故體重-身長指數甚高[體重-身長指數由(體重[克]/身長[釐米])公式而得]。
2.肌肉發育程度高:舉重運動員肌肉發達,頸圍、上臂圍均為各隊之冠,股圍僅次於投擲運動員。
3.肌肉力量很大:舉重運動員右手握力在39至75公斤之間,平均值為61.1公斤。絕對握力以重量級為最大,相對握力數(與體重比)則從重量級至最輕級逐漸增加,而以最輕級為最大,這主要是由於體重相差比握力的相差較大(握力指數=握力/體重×100)。
4.臂長較小:一般公認成年男子之平均臂長超過其身長約3釐米。若超過其身長4釐米或4釐米以上時,可視為長臂,若超過身長僅1至2釐米,甚至比身長還小時,則視為短臂。我們所觀察的舉重運動員臂長平均值為166釐米,與平均站立身長(166.1釐米)相近。在97名運動員中。
在短臂的73人中,有46人之臂長小於其站立身長。體育界公認臂短是舉重運動員的一個天賦優點,臂短者舉起重物所至的高度比臂長者為小,因此所做的功亦較小,動作較易完成。我們的調查證明了中國大多數舉重運動員具有這個天賦的優點。
5.肺活量較小:文獻上許多作者認為從事力量練習者肺活量比從事其他項目練習的運動員小,許多作者的實際研究工作亦證明了這一點,但按其絕對值來說,從事舉重練習者肺活量仍比普通人大,KpeCTOBHNKOB氏解釋為:由於舉重運動員的呼吸肌反射性強烈收縮
的作用,能促進呼吸肌的發達和肺活量的增加。我們的調查工作也證實了這一點。在舉重運動員中,一般來說,體重級別愈高,肺活量亦愈大。
(......下略......)
------
【第二輯 體育文選】
▍第十五篇 注意防止游泳傷害事故
在開展群眾性體育運動時,必須很好地注意預防運動傷害事故。
游泳時會發生哪些傷害事故呢?
最嚴重的是「溺死」。不會游泳的人掉下水去固然會溺死,而掌握了游泳技術的人也可能溺死。在組織集體游泳時,由於組織工作做得不好,秩序混亂,照顧不周,溺死比較常見;在河流中游泳時,由於對水勢不瞭解,碰上湍急的或有漩渦的水流,游泳技術很好的人也可能發生意外;進行長距離游泳時體力不足途中發生「抽筋」等,都是引起溺死的原因。
較輕微的損傷是捩傷、撞傷和刺傷。在游泳池中急劇轉身,足蹬池壁而發生捩傷的多是入水前準備活動做得不夠的人;如池中人太擠擁,秩序不好,游泳者不按固定方向前進則可能發生撞傷;在河中游泳比較常見的是被河底異物刺傷。
跳水時常見的是入水姿勢不正確或準備活動不夠而發生的腰部扭傷和胸背部及陰部的挫傷。嚴重的還會因頭撞池底或河底而引起創傷甚至死亡。
根據上述情況,游泳及跳水時預防傷害事故的主要措施如下:
1.不允許初學者獨自練習游泳,不允許在地形複雜及不知深淺處游泳及跳水。
2.集體游泳時強調紀律性;要組織好救護工作,發揮集體主義精神,互相幫助,互相照顧。
3.注意維持游泳場地的秩序;入場人數應有一定的限制,以避免擠擁和衝撞。
4.游泳者要遵守生理衛生規則;入水前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應包括頭、頸、軀幹及四肢的整套體操動作。
5.游泳場地要符合衛生技術標準,特別應有救護人員及救護設備。長距離游泳時更要做好救護工作。
如果游泳運動參加者、組織集體游泳的負責人和游泳場地的工作人員能貫徹執行上述措施,則傷害事故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完全消滅。因此,有少數人因害怕發生傷害事故、怕負責任而限制自己的兒女或學生參加游泳運動的「因噎廢食」的做法,是不必要的。
【第一輯 運動醫學論文選】
▍第十五篇 中國舉重運動員體格發育之分析
舉重運動素被稱為「強壯者的運動」,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被認為是十分強壯的。中國舉重運動成績已躍居世界水準的前列,迄今仍保持著4個單項的世界紀錄。關於中國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情況尚未見有文獻報告,本文根據對1957年參加中國全國舉重運動會的全體運動員進行體格檢查的結果,報告中國舉重運動員的體格發育情況。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調查舉重運動員共97名,包括世界紀錄保持者陳鏡開及其他中國最優秀之舉重運動員在內,籍貫分屬全國各地,均經系統舉重訓...
推薦序
【前言】
1933年1月2日,我出生在廣州,2歲隨父母回到家鄉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鄉居住,先後在崇德小學、鐵民初中及東山中學讀書。1950年,有幸考進中國中山大學醫學院,苦讀5年。1955年畢業後獲派留在中山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擔任教學及醫療工作,這時我還不足23歲。
一、關於「運動醫學論文選」
1956年底,卓大宏醫生從蘇聯專家舉辦的醫療體育和運動醫學進修班回院,準備成立有關專科。他與我同班5年,知道我酷愛體育運動,先後取得國家田徑一級運動員和足球、籃球二級運動員資格。因此,通過領導將我商調到新的專科。卓大宏主要負責醫療體育和康復保健醫學,我則負責運動醫學和運動創傷工作。能夠將興趣和醫學專業結合在一起,是十分不錯的選擇。我們首先建立了「運動創傷專科」,為省、市和全國各地的運動員診治,特別是國家隊的著名運動員在冬季多會集中在廣州二沙運動基地訓練。我利用這有利的條件,不但為他們治療傷病,也進行各項運動醫學的研究。到1965年的不到10年裡,先後和同事們研究發表了將近20篇運動醫學和運動創傷論文。當時運動醫學在中國還在萌芽時期,自知研究的水準和質量不高,但總算為國家留下了1950至1960年代田徑、足球、排球、游泳、舉重等運動員的體格發育寶貴的統計資料和運動創傷發病和治療等論文。例如:〈足球運動員踝關節的初步研究〉一文,曾被選中參加由中國主辦並首次邀請國外專家參加的第八屆全國外科學會,並在分組會上宣讀;〈可的松及其衍化物治療運動性小創傷的經驗〉、〈運動員的股屈肌損傷〉、〈排球運動員的崗下肌萎縮的初步報告〉等論文都是在國內首先發表的。這些研究如能繼續深入下去,也許會更有價值。可惜1965年開始的十年動亂令運動醫學的研究和治療工作突然終止,而我也不無遺憾地離開了熱愛的事業,遠走異鄉。
二、略談「體育文選」
在中山醫學院主持運動醫學運動創傷專科工作期間,廣州《羊城晚報》體育版經常接到讀者來信詢問各種有關體育與健康的問題,編輯朋友多會轉給我並請我做體育顧問,我用「齊為民」的專欄或「林青」等筆名作答。這對普及體育運動和增進人民的健康知識也算起了一點作用,同樣由於十年動亂於1965年就終止了。期間,我多次應邀作為廣東足球的隨隊醫生參加全國足球聯賽,一年在青島市比賽,《羊城晚報》因故未能派記者隨隊,編輯先生竟想到為我辦了臨時記者證,請我在每場比賽後發稿報導,並在比賽結束後發表了〈綠菌
場上一片新風〉的總結,據說還得到了廣東省體委領導的讚賞,這算是我熱愛體育熱愛足球的一個小插曲吧!
我在1973年初獲批准到香港定居後,仍然對體育運動不離不棄,工作之餘仍有執筆寫些有關運動醫學和國內體育發展情況的小文,郵寄《大公報》、《星鳥體育》等報刊發表。直至1980年,我考取了香港醫生執照,開設了自己的醫務所,生活進入了另一階段,診餘之暇仍然關心國內外體育的發展。從《中國體育報》在香港發行的第一天起,我訂閱到現在,從未停止過。經洛杉磯奧運許海峰第一面金牌開始,每屆奧運我都不放過每一個鏡頭,為祖國體育的每一個成就歡欣鼓舞。
但我最愛的仍然是「足球」,特別是中國足球。從解放前,李惠堂、譚江柏、葉北華等參加倫敦奧運會的辛酸歷程開始,歷經新中國早期中國足球起飛;文革動亂期間的停滯,文革後的中興;到貪腐入侵足球圈的沒落;至今天,中國足球仍在亞洲二流水平中掙扎,何時才解實現騰飛的美夢?
1980年代,中國足球最低潮時,我寫了〈漫讀中國足球〉一文,得到香港《明報》社長查良鏞(即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青睞,親筆簽名覆信感謝,並以特稿形式在《明報》分3天刊出。其後,廣州《羊城晚報》也以〈足球,中國足球〉為題連載7天,引起小小的反響!現在,重讀拙作,除對貪腐問題全無所知外,文內一些觀點對振興中國足球或仍有少許參考價值吧!
三、簡讀「雜文選」
親友們都知道我的一大缺點:「興趣太多」!說白了就是「周身刀冇張利」!85歲了仍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了。「雜文選」有幾篇回憶老領導和同學朋友的文章,有作為海外班長和其他同學組織主持了多次聯歡和旅遊的回憶紀錄,值得珍惜。幾篇雜文和2首詩都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劣作!「家書抵萬金」選了母親和粵叔(林士諤教授)的信,他(她)們的事蹟都已在〈後語〉中提及,長輩對我們的關懷和教誨是會永遠銘記的。最可惜的是,一生革命的父親未能留下書信,終身獻身教育並養育我們兄弟姐妹的姑母林瑋校長留下寶貴的信卻遺失了,令我極感遺憾。
林馨曾醫生2017年9月於香港
【前言】
1933年1月2日,我出生在廣州,2歲隨父母回到家鄉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鄉居住,先後在崇德小學、鐵民初中及東山中學讀書。1950年,有幸考進中國中山大學醫學院,苦讀5年。1955年畢業後獲派留在中山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擔任教學及醫療工作,這時我還不足23歲。
一、關於「運動醫學論文選」
1956年底,卓大宏醫生從蘇聯專家舉辦的醫療體育和運動醫學進修班回院,準備成立有關專科。他與我同班5年,知道我酷愛體育運動,先後取得國家田徑一級運動員和足球、籃球二級運動員資格。因此,通過領導將我商調到新的專科。卓大宏主要負責...
目錄
前言
【第一輯 運動醫學論文選】
第一篇 運動創傷的發生原因和預防措施(附421例分析)
第二篇 「足球運動員踝關節」的初步研究
第三篇 田徑運動創傷的預防
第四篇 運動員的股屈肌損傷
第五篇 排球運動員崗下肌萎縮症的初步報告
第六篇 可的松及其衍化物治療運動性小創傷的療效分析
第七篇 中國足球運動員足弓調查
第八篇 田徑訓練中醫務監督的幾個問題
第九篇 青年運動員20次下蹲運動試驗結果分析
第十篇 運動員各類疾患就診率的分析(摘要)
第十一篇 運動員髕骨軟骨病100例分析
第十二篇 舞蹈創傷的調查研究
第十三篇 廣州運動員體格發育調查研究
第十四篇 中國田徑運動員體格發育的調查分析
第十五篇 中國舉重運動員體格發育之分析
第十六篇 中國游泳運動員體格發育之分析
第十七篇 中國足球運動員體格發育調查報告
第十八篇 在綜合治療中應用醫療體育治療高血壓病的效果的初步觀察
第十九篇 醫療體操治療偏癱患者效果分析
第二十篇 傳染性肝炎與體育運動
第二十一篇 羽毛球運動創傷調查(附羽毛球肘8例報告)
【第二輯 體育文選】
第一篇 查良鏞(金庸、明報社長)先生覆信
第二篇 關於〈漫談中國足球〉的幾點回憶
第三篇 漫談中國足球
第四篇 大陸足球面面觀
第五篇 進取心!三○部隊?――對中國足球隊的期望
第六篇 漫談足球運動員的身材
第七篇 足球運動員的體力
第八篇 「頂頭槌(球)」會不會傷腦?
第九篇 廣東足球隊的三個致命傷
第十篇 綠茵場上一片新風――第二屆全運會足球預賽青島賽區觀後
第十一篇 強壯者的運動――舉重
第十二篇 練舉重會把人壓矮嗎?
第十三篇 游泳會給你帶來什麼好處?
第十四篇 游泳的生理衛生原則
第十五篇 注意防止游泳傷害事故
第十六篇 冬泳鍛鍊的健身價值
第十七篇 泳後眼紅和耳積水怎辦?
第十八篇 冬泳八要
第十九篇 你愈怕冷,它就愈欺負你
第二十篇 祝思想健康兩豐收――一個醫師談長跑鍛鍊
第二十一篇 中年人適合練長跑嗎?
第二十二篇 長跑會不會引起體重下降?
第二十三篇 長跑後全身酸痛怎麼辦?
第二十四篇 長跑時肝部痛怎麼辦?
第二十五篇 長跑會不會使人體細胞減少?
第二十六篇 為什麼胸中作悶?
第二十七篇 長跑後喝點鹽水有好處
第二十八篇 少年適合練長跑嗎?
第二十九篇 參加長跑和乒乓球鍛鍊應注意些什麼?
第 三十 篇 發憤圖強、艱苦奮鬥、敢於創新――看日本女排訓練的幾點感想
第三十一篇 二十年後的人體高度
第三十二篇 羽球運動的球技與體力
第三十三篇 從庾耀東、劉霞談到中國羽球新手的成長
第三十四篇 不要強迫自己衰老
【第三輯 雜文選】
第一篇 深切哀悼敬愛的醫學教育家柯麟院長
第二篇 柯麟院長的體育情和校友情
第三篇 大業君先啟 宏圖眾繼傳――紀念新中國培養的康復保健醫學大師卓大宏教授
第四篇 國際知名的細胞病理學家――舒儀經教授
第五篇 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沉痛悼念劉祖貽醫生
第六篇 天意崇厚誼,人間重晚晴――記55屆乙班畢業40週年聚會
第七篇 人生多彩路,瀟灑弄晚晴――記中山醫科大學55屆(乙)班慶祝畢業40週年盛況
第八篇 暢遊地中海、愛琴海――1955屆乙班同學歡慶畢業45週年
第九篇 夕陽無限好――55屆乙班同學畢業55週年聚會記事
第十篇 畢業60週年的歡聚
第十一篇 關於「國際領空」
第十二篇 關於居港權的幾個疑問
第十三篇 奴才面目
第十四篇 詩二首
後語(家族小傳)
攝影選集
前言
【第一輯 運動醫學論文選】
第一篇 運動創傷的發生原因和預防措施(附421例分析)
第二篇 「足球運動員踝關節」的初步研究
第三篇 田徑運動創傷的預防
第四篇 運動員的股屈肌損傷
第五篇 排球運動員崗下肌萎縮症的初步報告
第六篇 可的松及其衍化物治療運動性小創傷的療效分析
第七篇 中國足球運動員足弓調查
第八篇 田徑訓練中醫務監督的幾個問題
第九篇 青年運動員20次下蹲運動試驗結果分析
第十篇 運動員各類疾患就診率的分析(摘要)
第十一篇 運動員髕骨軟骨病100例分析
第十二篇 舞蹈...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9-04-24ISBN/ISSN:978986970534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48頁開數:17*23 公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