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不可恥但沒用!【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諮商心理師】許皓宜、【《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敏鎬的黑特事務所、【諮商心理師.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楊嘉玲、【高中國文教師】厭世哲學家 權威推薦!
與人見面好麻煩:看到人就緊張?總是在意別人的臉色?
努力好麻煩:明明有時間、有能力,卻覺得自己不行而放棄?
被人期待好麻煩:別人的讚美不是動力,反而變成了壓力?
去學校好麻煩:早上怎麼也爬不起來,上學不是遲到就是缺席?
做決定好麻煩:穿哪件衣服、去哪裡吃飯,生活裡每件事都「選擇困難」?
出社會好麻煩:人生還有什麼事比找工作更麻煩的嗎?
談戀愛好麻煩:害怕親密關係,寧願單身更自在?
結婚生小孩好麻煩:越來越不想結婚?即使結婚,也完全不想有小孩?
依靠別人好麻煩:需要找別人幫忙,卻總是開不了口?
把直的放成橫的也好麻煩:總之就是什麼事情都覺得好麻煩?
你是不是覺得活著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總是有氣無力,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甚至明明什麼都沒做卻覺得很疲憊?
「迴避型」的人常常對人生感到猶豫、不安和恐懼,滿腦子想著:「失敗丟臉怎麼辦?」「被拒絕嘲笑怎麼辦?」因而產生「還不如什麼都不要做」的想法。
但即使想逃避,麻煩事其實想逃也逃不了,只有設法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讓麻煩事不再是麻煩事,才能過得更輕鬆、更自在。
本書即透過許多臨床案例與具體事證,以及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一步步引導我們擺脫「怕麻煩」的感覺和逃避的心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並提供如果上司、屬下、戀人、伴侶、孩子是「迴避型」的人時,彼此如何融洽相處的方法。
只要活著,你就有機會活出自己真正想過的人生。試著做點小小的變化,不論是多小的一步,當你憑藉自己的意志展開行動的那一瞬間,你的人生就開始改變了!
作者簡介:
岡田尊司
日本精神科名醫、作家、岡田診所院長。
1960年生於香川縣,大學就讀東京大學文學院哲學系,因為對繭居在象牙塔中的學習產生疑惑而轉攻醫學,於京都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現為日本人格障礙治療的第一人。
在擔任醫師的同時,另用「小笠原慧」為筆名創作推理小說,並以《Victim》贏得「橫溝正史推理大賞」。
另著有《孤獨的冷漠》、《依戀障礙》、《生存的哲學》、《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夫妻這種病》、《人際過敏症》等多本暢銷書。
譯者簡介:
涂愫芸
東吳日語系畢,遊學日本三年,任職日商七年,現為專職翻譯。譯有《童謠的死亡預言》、《擁抱海豹寶寶》、《創意女性向前走》、《純真》、《俊平你好嗎》、《深宮幽情》、《欠踹的背影》、《電車男》、《少年陰陽師》系列等書。
章節試閱
活著盡是麻煩事
◎覺得與人見面很麻煩
應該有不少人覺得麻煩的事雖多,但其中最麻煩的是與人見面。面對他人容易緊張、對他人的臉色敏感、太在乎他人的人,越是感受不到對方好相處的一面,只會擴大對方麻煩、難纏的一面。
不僅是與人見面,連電話都懶得接,覺得講電話很麻煩。明明一通電話就可以解決的事,卻怎麼都不想打。
怕麻煩的人,很懶得自己直接與人見面交涉,總想委託誰代理。大多是小時候交由父母代理,結婚後由伴侶接下這個工作。
自己可以打電話直接說,偏要找某人來打。可以面對面說的話,偏要找某人代理去說。因為中間隔著一個人,所以會如同傳話遊戲般,很多時候根本談不出結果。然後,又不直接跟對方說,轉而埋怨代理人。夾在中間的人,只是幫忙傳話而已,卻落得被責怪的不合理下場。
有人老是依靠代理人,所以越來越不能自己交涉、自己行動。如此一來,就更覺得社會生活很麻煩。
覺得與人接觸很麻煩的狀況,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種類型是,對接觸人這件事漠不關心、興趣缺缺,這種類型的人不管旁人聊得多熱絡,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專心做自己正在做的事。
對這類型的人來說,與他人扯上關係,本來就不是什麼開心的事,與人往來只會勞心傷神,沒有任何好處。
近來,這類型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社會無法理解這種類型的人的特性,會以「與人交流是好事」的一般標準來期待他們。達不到期待,就責備他們「努力不夠」或是「連這麼平常的事都做不到」。
然而,這類型的人會覺得社會也管得太多了,就像對牛奶過敏的人說:「牛奶對身體好。」強迫那些人喝牛奶。
覺得與人見面很麻煩的狀況,還有另一種類型。在比例上,這種類型多出許多。那就是本身渴望與人接觸,也很享受與人分享心情、相互關心的樂趣,但見面時的精神疲憊感、煩躁感卻超越樂趣的案例。
與人見面時會感到精神疲憊的人,大多是太過於在乎對方。而所謂的「在乎」究竟是什麼?純粹就是不想讓對方留下壞印象的心理作用。不想被討厭,不想得到被否定的評價。反言之,就是抱持著想給對方好印象的心理,才會擔心對方會不會失望、會不會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
亦即,這類型的一大特徵,可以說是對他人的評價十分敏感。這一點與前類型大異其趣。前者不僅對他人漠不關心,對他人的評價也傾向毫不在乎。兩者正好成對比,後者無時無刻不擔心他人的反應、或他人對自己是否在意,偏執地認為沒有人會對自己有興趣,盡量不提自己的事。
換個角度看,對他人的拒絕或否定敏感,就是對自己沒自信,容易被他人的評價左右。強烈認為他人對自己只有否定性的眼光、所有人都討厭自己,所以與人接觸充滿不安與痛苦。
◎覺得努力很麻煩
在凡事都覺得很麻煩的狀態中,很容易看出另一個徵兆,那就是覺得努力很麻煩。在第三者眼中,明明有能力、有時間、也有機會,只要努力就能完成,卻不採取行動。明知堅持到底,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也能拓展機會,卻不肯去做,放任事情惡化,陷入無法挽回的困境。然後,絕望、放棄。
還不到身體不能動的憂鬱狀態,心情也還沒低落到谷底。不是不可能,就是不想做,無法跨過只有一點點高度的門檻。即便有他人為自己做好事前準備,只要跨出一步就行,也跨不出那一步。縮著身體,動也不動,逃避努力。即便周遭人都做好安排,只要去面試或考試,也不想去。
這種時候的心理狀態的特徵之一,就是先下結論,告訴自己橫豎會失敗,不可能成功。這個結論毫無根據,但內心就是會這麼想。既然橫豎不會成功,乾脆一開始就什麼都不做,這就是不想因徒勞無功而受到傷害的心理作用。
明明到某個時期都還能努力,卻逐漸無法努力,最後失速下墜的案例也不少。陷入無氣力狀態後,花幾年甚或十多年的歲月復元,也是常有的事。
處於什麼都不想做的狀態時,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地說:「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或說:「我沒有特別想做的事。」因為還沒有決定想做什麼,所以當事人覺得不知從何做起。還有另一種心境,就是不想做沒把握的事導致失敗。
以「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樣的道理來說服他,也行不通。因為做實驗失敗也沒關係,但人生一失敗就會受傷,對凡事都覺得麻煩的人來說,沒有比受傷更討厭的事。
◎覺得把直立的東西橫擺都很麻煩
青年期是一生中最有活力的時期,卻也是最懶惰的時期。我母親常為我的懶惰嘆息,說我連把直立的東西橫擺都嫌麻煩。在青年時期,這種傾向似乎很容易變得更強烈。
孩子更小的時候,做起事來快手快腳,十多歲以後卻越來越懶得動,再加上有時不聽父母的話,看在父母眼中,就更認定這孩子是不想動。其實,並不只是這樣。
小兒科醫生最喜歡判定的病名之一,是「起立性調節障礙」。把沒精神的小孩帶去看小兒科,經常會被冠上這個病名。分別在坐著的時候與站著的時候量血壓,通常站著的時候血壓會上升十左右。但是,有起立性調節障礙,血壓就不會上升。原本,站起來時,為了確保血液可以流到腦部,末梢血管會收縮,以免血液往下流。但是,這種自律神經若是反應遲鈍,跟不上姿勢的變化,血液就會往下流。因此,有起立性調節障礙,站起來時會頭暈、早上會起不來、上午會精神不振、容易疲勞。
其實,有時候是在學校遭遇討厭的事,沮喪到爬不起來,也被冠上這個病名。這個年代的孩子,自律神經的發達趕不上身高的成長,多少會有不同程度的起立性調節障礙,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診斷。有憂鬱狀態或睡得太晚,身體醒不過來,會使起立性調節障礙更為嚴重。但是,這只是伴隨症狀,不是問題的根本,所以,再怎麼治療起立性調節障礙,也不能改善問題。
不過,總括來說,青年期的年輕人會變得無氣力、怕麻煩,自律神經等控制系統的發達趕不上身體的急劇成長,也是原因之一。三十歲世代、四十歲世代的人,體力和瞬間爆發力都在逐漸衰退中,卻可以活力充沛地工作,是因為自律神經系統發達,比較容易發揮與生俱來的能力。
十歲世代多少都存在著「覺得躺著比站著輕鬆」的生理性理由。
長時間看螢幕容易變成夜間型生活,使這種不利的狀況更加不利。非但起立性調節障礙會更嚴重,還會擾亂身體時鐘,陷入整天都恍恍惚惚的無氣力狀態。
◎覺得出社會很麻煩
然後,「覺得麻煩」會來到一個頂點,那就是出社會的時候,必須面對就業或非工作不可的問題。
為什麼會覺得出社會工作很麻煩呢?
當然也牽扯到前面所說的要素。出了社會,就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難免遇到性格不太好的人,或是跋扈的人。剛出社會時,地位最低,還要顧及周遭人的感覺,當然會覺得精神疲憊。比他人纖細一倍、面對他人容易緊張的人,光這樣就很辛苦了。
而且,既然領了薪水,就會有責任和壓力,還會被要求成果。若是學校成績,偷懶只會少拿幾分,害到自己而已。工作卻會牽扯到客戶、公司或所屬部門,不僅是害到自己而已,還可能造成他人的麻煩,逼得其他人必須為自己低頭致歉,也可能導致極大的損失。
我弟弟的專業是水力發電,主要負責檢查工作。要檢查迴路是否照設計連接、發電機等裝置是否照規定運轉,找出異狀。若迴路有異狀還繼續施加大電壓,零件可能會損壞,造成意外事故,所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聽說他還是新人時,也犯過多次失誤。每個零件都很大,又貴到不行。也可能覺得沒有問題才打開電源,結果零件就瞬間損毀了。有些零件一個就值幾千萬或幾億,這樣的零件瞬間就燒得焦黑了。聽說提心吊膽的時候不計其數,他就是在累積這樣的經驗中,逐漸成長茁壯。但是,知道自己的失誤會造成幾千萬的損失,很少有人能一笑置之吧?難免會有人害怕失誤,而不敢繼續工作吧?實際上,這份工作本身也太過嚴酷,長時間加班是常態,動作太慢就會有鉗子飛過來。跟我弟弟同期進公司的十名員工,最後一個也不剩。毋庸置疑,一出社會,就要面臨與之前相差懸殊的壓力。
應該有不少人想過,如果不工作也能活該多好,有沒有不必就業的生存方式呢?或者,即便哪天還是要工作,也想盡量往後延。前面提到的井上靖,就是這種心境。關於中途從九州大學轉到京都大學這件事,他在《青春放浪》中回顧如下:「我並沒有特別想讀的科目,但京都這片土地充滿魅力,又可藉此延長啃老年限,把出社會這件事延後三年,這點也很有魅力。」
◎覺得談戀愛很麻煩
根據Recruit bridal總研在二○一五年所做的調查「戀愛、婚活、結婚調查2015」,單身的二十歲世代男性中,回答目前沒有女朋友、也不曾與異性交往過的人,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一點九。
此外,根據因CNN報導而成為話題的厚生勞動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的調查(平成二十六年度「結婚、建立家庭相關意識調查」報告書),目前沒有交往對象的二十世代的人,有四成回答「不想交男女朋友」,其中近半數的人的理由是「覺得談戀愛很麻煩」。第十四屆出生動向基本調查的結果顯示,三十歲世代的未婚男女中,大約四人中有一人沒有性經驗。
草食系這個名詞已經出現好一陣子,連在生殖力最高的世代中,對於與異性交往或發生肉體關係並不積極的人,都占有不小的比例。
根據前述Recruit bridal總研的調查,沒有男女朋友的人,告白過的次數都明顯偏少。雖說亂槍打鳥未必會中,但一直猶豫要不要開槍,想中也中不了。覺得麻煩的人,會與男女朋友越來越無緣。
在該總研至今所做的調查中,有男女朋友的人,顯然比想交男女朋友卻交不到的人,更積極主動接觸。不曾與異性交往過的人會越來越多,就是因為越來越多人覺得主動接觸很麻煩。
其中或許也有對性沒興趣、沒慾望的人,但大部分的人應該是有興趣、有慾望,只是想到討厭、煩人的部分,就覺得「還是算了」。
調查也指出,結了婚卻沒有性生活的夫妻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以網路為媒介的性產業卻日益蓬勃。不少人覺得,與現實中的情人或伴侶做愛很麻煩,還不如透過網路的「偷窺房間」或動畫網站來處理性慾。越來越多人覺得,透過畫面或網路形成的關係,比直接接觸形成的關係更令人放心。
◎覺得成家生小孩很麻煩
越來越晚婚這件事,換個角度來看,就是越來越覺得結婚很麻煩。
這二十年來,日本的結婚平均年齡提升了三、四歲,不結婚的人所占的比例也有倍增的趨勢。不僅日本有這種傾向,連出生率較高的美國也一樣。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資料,在一九七○年,四十~四十四歲的男性中,一次也沒結過婚的人,比率僅占百分之四點九。到了二○一○年,竟然增加四倍,上升到百分之二十點四。女性也從百分之六點三,倍增到百分之十三點八。
說到日本不婚的理由,總是會提到經濟要素。然而,每人平均GDP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多數人活在貧困標準以下的孟加拉、尼泊爾,卻能保有高結婚率,可見不能僅用經濟要素來解釋。
不論理由為何,很多人開始覺得結婚很麻煩。
實際上,我周邊也有不少情侶已經交往數年,卻一直不結婚。很多情況是其中一方想結婚定下來,另一方卻意興闌珊,時間就那樣溜走了。
聊無關緊要的事,可以聊得很開心,講到結婚、生小孩,話就突然變少了,顯得很不耐煩,這種狀況也時有所聞。
想跟所愛的人建立家庭,也想養兒育女的人,會對對方的反應感到困惑,懷疑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
對方會列舉「不用這麼急」、「現在我有更想做的事」、「經濟上有困難」之類的理由,但另一方連聽幾年,就會認清事實,知道那些都只是藉口,不得不選擇要放棄更進一步,只享受在一起的當下?或是分手,尋找新的伴侶?有時,在繼續等待中,女性會錯過最佳生育年齡。
但是,對那個人來說,結婚會被家庭綁住,恍如背負過重的包袱,非常可怕。把自己逼到無處可逃的困境,就會產生快要被活埋般的本能上的恐懼。
而且,有了小孩,很可能被那份責任感壓扁。自己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根本不可能養小孩。
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小孩子會哭。要如何應付理性和語言都不能溝通的對象,完全沒有概念。
◎覺得活著很麻煩
對凡事都覺得麻煩的人來說,這世上盡是麻煩事。活著的喜悅與快樂,遠不如擔憂與煩惱。想做點什麼,難免要依靠他人的善意和熱心,但即使對方把自己說的話都聽進去了,也要擔心對方是不是真的會那樣做。更別說是對方毀約、做出悖理違情的事了,那簡直是令人難以承受的痛。凡事都往壞處想,覺得自己倒楣透了。
會不斷擴大不好的想像和憂慮,譬如擔心會不會又發生不測?會不會在最後一刻發生不好的事,使所有努力化為泡影?
活著這件事變成不快樂的苦差事,光是忙著承受痛苦、逃避麻煩事或危險就來不及了,根本沒有快樂可言。
然而,死亡也很可怕,說不定又痛苦又折磨人。所以,也不想死,只好採取勉強活著的消極生存方式。有時,為了遺忘那種無意義或不安的感覺,會遁入麻痹神經的行為裡。
連原本期待的事,也會覺得麻煩、負擔,最後想如果可以不要做該多好。多一點點責任或負擔,都會形成壓力,想拋下一切逃走。實際上,也有不去正視麻煩的事,假裝沒看見的情況。內心其實很想做,但真的要做時,又無法跨出第一步。分明是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卻像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過著保守的生活。
有這種傾向的人,日益增加。不上學與繭居族的增加、不婚率的升高、不談戀愛的年輕人與無性愛情侶的增加,存在種種因素,不能一概而論。但是,與社會接觸、責任增加,因而產生壓力,覺得所有事都很麻煩,想從那裡逃開,也是因素之一。應該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吧?
這些覺得麻煩的人,內心深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活著盡是麻煩事
◎覺得與人見面很麻煩
應該有不少人覺得麻煩的事雖多,但其中最麻煩的是與人見面。面對他人容易緊張、對他人的臉色敏感、太在乎他人的人,越是感受不到對方好相處的一面,只會擴大對方麻煩、難纏的一面。
不僅是與人見面,連電話都懶得接,覺得講電話很麻煩。明明一通電話就可以解決的事,卻怎麼都不想打。
怕麻煩的人,很懶得自己直接與人見面交涉,總想委託誰代理。大多是小時候交由父母代理,結婚後由伴侶接下這個工作。
自己可以打電話直接說,偏要找某人來打。可以面對面說的話,偏要找某人代理去說。因為中間隔...
作者序
我個人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活著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所謂很長的時間,具體而言,是十年以上。不,說不定是二十年以上,看是什麼事,也可能持續到現在。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淡化了許多。這種感覺大約起始於高中後半,在長達十年的大學生活時到達高峰,一直延燒到將近三十歲,進入職場以後,快三十五歲時才開始淡化。
對文學院哲學系死心,進入醫學院後,基本上「麻煩的感覺」還是沒變,光是去上最低必要限度的課都很勉強。我至今都還記得,就讀醫學院一年級時,我住在京都大學後面的吉田山。更明確來說,吉田山有座紅葉十分漂亮的寺廟,名叫真如堂,我租的民房就在那座寺廟後面。房租一萬日圓,在當時算是非常便宜。走下坡道時,中途會經過一家名叫吉田山莊的料亭旅館,看起來很高級,有氣派的大門、豪華的庭園。聽說當時吃一餐就要花幾萬日圓,我卻是過著一天的伙食費不到一千日圓的生活。
曾經有朋友專程來我住的地方找我。因為我一直窩在住處不出門,朋友擔心我不知道要考試的事,特地來通知我。事實上,我的確不知道。看到我不知道卻也不慌張的樣子,朋友苦笑著說:「岡田,你會長壽。」還熱心地告訴我考試可能會出的重點題目。臨走前叮嚀我說:「把這些讀完就行了。」
但是,即便知道要考試、即便朋友專程來告訴我考試可能會出的題目和答案,我還是不想讀書,不是發呆就是做其他事,盡可能不去想考試的事。到了晚上,想說反正也來不及了,乾脆一覺到天亮。醒來後又想,現在慌慌張張地準備也沒有用,就繼續睡,還是什麼也沒做。但是,考試開始的前一個小時,突然爬起來,瞄了幾眼朋友給我的講義。看看手錶,心想說不定還來得及,在最後關頭改變主意,決定去考考看,開始臨時抱佛腳讀講義。結果是邊後悔應該早點讀講義,邊騎著腳踏車衝下坡道去大學。真的是要到火燒屁股才會採取行動。
為什麼會那麼無氣力、逃避該做的事、什麼都沒做卻覺得疲憊呢?回想起來就是做什麼都覺得麻煩。我現在的工作,卻是每天見同樣狀態的人,替他們上發條。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機緣,但我非常能理解這些人的心境。
當時,為了賺生活費,我非打工不可,這也讓我厭煩到極點。為了活下去就要吃飯,為了吃飯就要賺錢。但是,我覺得很麻煩、很痛苦。所以,結論就是活著是很麻煩、很痛苦的一件事。
當時,我偶爾會有的夢想之一,是如果能像牛、馬那樣吃草該多好。眾所皆知,人類沒有酵素可以分解製造細胞壁的纖維素,所以吃草也不能消化,只會拉肚子。如果唾液或胃液可以釋放出分解纖維素的酵素,肚子餓了就可以吃隨處生長的葉子或草,填飽肚子,再也不用工作。擅自吃人家院子裡的樹葉,可能會被罵,但是,吃隨處生長的雜草,一定沒有人會責怪。這樣就解脫了一件麻煩事。只不過,這麼一來,不吃一整天可能會營養不良、糞便的量或放屁的次數可能會增加、腸子也可能變長,結果衍生出更麻煩的事。
另一個夢想比較實際,雖然沒那麼容易實現,但可能性並不是零,那就是寫小說。如果可以一夕成名,靠版稅過活,就不必工作了。正在看這本書的人,可能也有過這樣的想法。說來慚愧,當時的我真的做著「希望可以那樣」的春秋大夢。不,說不定那是我當時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只要入選小說新人獎,拿到獎金,我就要對老臭著臉、刁難地監視著我的打工處的老闆說:「我要專心寫小說,所以要辭職了。」我不知道夢想過多少次那一天的到來,以及那個場面。
然而,現實是那一天一直沒到來,我每天的生活都是戰戰兢兢地看著老闆的臉色,擔心會不會被炒魷魚。我當時構思的小說之一《時間掮客》,靈感也是來自我的夢想。內容是有個不想工作的年輕人,遇見買賣時間的時間掮客,就出賣了時間。時間掮客只買他的時間,不要他付出勞動這種「野蠻」的代價。可以免去麻煩的勞動和痛苦,只靠時間就能換錢,是我當時逃避現實的願望,小說正是這個願望下的產物。
裡面有個小小的設定,就是販賣時間的人,可以販賣「現在」或是「將來」。主角起初只販賣「現在」就滿足了,後來想要一大筆錢,就賣起了「將來」……這就是故事情節。我想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一直沒有實現,這本小說到現在都沒有出版的機會,但是,我當時真的很認真,想靠這本小說飛黃騰達,從麻煩的勞動獲得解脫。
諷刺的是,我開始出書、寫書,是在我某種程度脫離了「極力逃避麻煩事、逃避活著這件事的時期」之後。不只是我,凡是想過要脫離這種時期的人,大多會知道,想逃離麻煩事也逃離不了,但慢慢改變生存方式,麻煩事就不會再是麻煩事,機會也會更加寬廣。
不過,猝然勉強自己,嘗試不像自己的生存方式,也不會有好結果。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個性、成長背景,以及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可以激發出最大的潛能。就這點來看,什麼是最好的生存方式無法一概而論。重要的是適不適合自己,而不是與別人比較來判斷。關鍵是如何了解自己的特性,在能力範圍內展現自己。
現今,不只是年輕人,也有很多人在年紀增長後也無法脫離「麻煩的感覺」。我會在第五章詳細解說,並附上這樣的人正在增加中的數據。這種「麻煩的感覺」究竟是什麼?該如何改善、克服呢?
我將透過許多臨床案例與具體事例,讓大家學習各式各樣的人的人生,並介紹精神醫學、心理學的研究及探討帶給我們的先人智慧與最新的方法,藉此思考如何脫離麻煩的感覺或逃避的心態,引導自己找到更能發揮自己的生存方式。
另外,我要事先說明,一般人的臨床案例或事例,是以實際案例為啟示重新編寫過,與特定案例無關。至於偉人或名人的案例,都是依據自傳或評傳等公開發行的資料記述。
我個人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活著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所謂很長的時間,具體而言,是十年以上。不,說不定是二十年以上,看是什麼事,也可能持續到現在。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淡化了許多。這種感覺大約起始於高中後半,在長達十年的大學生活時到達高峰,一直延燒到將近三十歲,進入職場以後,快三十五歲時才開始淡化。
對文學院哲學系死心,進入醫學院後,基本上「麻煩的感覺」還是沒變,光是去上最低必要限度的課都很勉強。我至今都還記得,就讀醫學院一年級時,我住在京都大學後面的吉田山。更明確來說,吉田山有座紅葉十分漂亮的寺廟,...
目錄
第一章 活著盡是麻煩事
覺得與人見面很麻煩/覺得努力很麻煩
覺得被期待很麻煩/覺得把直立的東西橫擺都很麻煩
覺得上學很麻煩/覺得做決定很麻煩/覺得出社會很麻煩
覺得談戀愛很麻煩/覺得成家生小孩很麻煩
覺得依靠他人很麻煩/覺得活著很麻煩
第二章 何謂迴避型人格障礙
「覺得麻煩」的內心深處/浮現的三個要因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診斷基準/對他人的批評或拒絕很敏感
恐懼形成親密關係/即使是親近的關係也無法完全展露自我
太在意周遭人的眼光和他人的評價/不可能會有人喜歡自己
自我評價過低,認為自己毫無長處/對於達到目的與新的挑戰表現消極
精神分裂人格/總擔心不好的事及其可能性
不會主動與人往來/對活著這件事沒多大喜悅
逃避親密關係及性關係/紛爭及無處可逃的環境會形成壓力
本質上的病理會逃避受傷害/以村上春樹為例的迴避型
與社會不安障礙的關係/與自閉症光譜的關係
第三章 迴避型人格與迴避型依戀
嬰兒時期會覺得麻煩嗎?/「覺得麻煩」的根源
支撐羈絆、守護生存的結構/迴避型的生存戰略
迴避型人格與迴避型依戀似是而非
「迴避型人格」與「恐懼.迴避型依戀」
逃避糾葛的迴避型、苦苦掙扎的迴避型
產生迴避型依戀模式的原因/缺乏細心照料的孩子
佛教的救贖是迴避型戰略?/養育勝過遺傳基因
覺得他人令自己不悅的理由/與母親關係淡薄帶來的影響
過早獨立必須小心/掌控與強迫造成的另一種迴避型
第四章 為什麼會形成「不想受傷害」的性格
是為了逃避什麼嗎?/迴避型人格的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
何謂造成恐懼.迴避型依戀的養育?/否定性的養育與可恥的體驗
在學校的體驗與朋友關係也會造成影響/被霸凌的後遺症
為心情沮喪與無氣力煩惱的女性/「反正我就是不行」的主觀意識
向陽處的姊姊與陰暗處的妹妹/為什麼不能忍受傷害?
慢性外傷症候群的迴避型/被剝奪主體性的體驗
太沉重的期待與被決定的人生/在過度保護中成長的順從的孩子
順從與放棄背後的父母控制/以森鷗外為例/拒絕成為成熟的大人
第五章 迴避加劇的現代人──是適應還是進化?
環境會改變遺傳基因的作用/是親情還是自戀?造成此差異的結構
使迴避型增加的環境變化是?/適合個人主義的迴避型
體驗的統一化與失去的主體性/迴避與心理性的過敏
無菌室化與漸增的對人類過敏
第六章 與迴避型的人融洽相處的方法
若部下是迴避型/若上司是迴避型/若情人是迴避型
若伴侶是迴避型/面對迴避型的孩子
第七章 緩解迴避型的生活模式
適合迴避型的人的職務/能彌補嫌麻煩部分的伴侶最適合
單戀比較輕鬆?/布拉姆斯類型的單戀
同樣是「迴避型」卻差很多/星新一的例子/怠惰的學生生活
第一本小說/公務員志願/地獄般的經營公司日子
變成另一個人般擁有自信的瞬間
終於找到自我風格的生存方式/碧雅翠絲.波特的例子
彼得兔與她的使命/在喜歡的領域受到肯定的重要性
第八章 不在乎恥辱與恐懼,活得自在的方法
可以克服迴避型/從一通電話開始/是什麼改變了她?
掌握回復關鍵的「安全基地」/自己做決定的重要性
與其抱持理想與期待,不如先試試眼前的機會
脫離十多年繭居生活的原因/脫離無氣力/為生活工作
可以在工作中鍛鍊/西村由紀江的例子
親手做做看/試著做點小小的變化/展現原本的自己
性迴避課題/自我解放/你不會再覺得麻煩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一章 活著盡是麻煩事
覺得與人見面很麻煩/覺得努力很麻煩
覺得被期待很麻煩/覺得把直立的東西橫擺都很麻煩
覺得上學很麻煩/覺得做決定很麻煩/覺得出社會很麻煩
覺得談戀愛很麻煩/覺得成家生小孩很麻煩
覺得依靠他人很麻煩/覺得活著很麻煩
第二章 何謂迴避型人格障礙
「覺得麻煩」的內心深處/浮現的三個要因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診斷基準/對他人的批評或拒絕很敏感
恐懼形成親密關係/即使是親近的關係也無法完全展露自我
太在意周遭人的眼光和他人的評價/不可能會有人喜歡自己
自我評價過低,認為自己毫無長處/對...
商品資料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9-04-29ISBN/ISSN:978957931426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