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智德
定價:NT$ 620
優惠價:79 折,NT$ 489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了解香港文學,必須從這本開始!
香港文學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於「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簡單地由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離。本土與非本土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複雜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作為本書《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回顧、論述戰後至2000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
陳智德的《根著我城》以文學史架構為綱的系統論述,主要論及的作家包括望雲(張吻冰)、趙滋蕃、張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力匡、舒巷城、楊際光、馬朗、蔡炎培、劉以鬯、西西、梁秉鈞(也斯)、鄧阿藍、洛楓、董啟章、潘國靈、謝曉虹;也旁及符公望、黃雨、沙鷗、葉靈鳳、陳君葆、何達、唐君毅、林以亮、夏侯無忌(齊桓)、司馬長風、吳煦斌、松木(蔡振興)、戴天、馬覺、崑南、盧因、陳冠中、葉輝、游靜、馬國明、李碧華、辛其氏、郭麗容、鍾玲玲等。
書中論及的作品始自戰後初期黃雨、符公望的左翼詩歌、1950年代趙滋蕃、阮朗、徐訏等人的小說,下迄2007年董啟章《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和陳冠中《事後:本土文化誌》等;亦從報刊研究角度分析《華僑日報‧學生週刊》、《七○年代雙週刊》、《越界》、《香港文學(雙月刊)》、《今天‧香港文化專輯》等刊物的時代意義和文學史位置,探討議題含括左翼詩歌、反共小說、寫實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以及有關方言詩歌、自我改造、新民主主義文藝等概念,是陳智德無間斷地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二十年成果的階段性總匯。
陳智德在《根著我城》一書討論香港文學的不同之處是本土意識的不同面向。1930年代至2000年代多種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在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方向,而本土意識並不等於對地方人事的肯定,也可以包括對地方的否定和批評。因應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特殊狀況,認識香港文學以至台灣文學的個別性發展,才能認識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全局,因此本土並不狹窄,反而是通往普遍之途,正如抗戰時期的民族形式論爭所提出,地方認同並不與民族認同相矛盾。
作者簡介:
陳智德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古文獻資料庫研究計劃」助理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網站計劃」副研究員等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香港文學、中國新詩、中國現代文學,亦從事文學創作,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09年起參與陳國球教授主持之「香港文學大系編纂計劃」,擔任副總主編,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著作有《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這時代的文學》、《愔齋讀書錄》、《抗世詩話》、《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另編有《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文學史料卷》、《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一》、《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等。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導論一(節錄)
本土及其背面
一、歷史淵源的對應
香港文學之所以為香港文學,除了它是由一群在香港定居、生活的作家所寫,更因為它有自己的主體性,或稱作本土性。但這主體性或本土性是怎樣產生的呢?又或者問,是怎樣變化成目前的情況呢?二十世紀四、五○年代之交,中國大陸政權易轉,內地商人和企業家帶著資金、器材和技術南下,加以香港本身轉口貿易和自由貿易的便利,造就香港史上津津樂道的經濟奇蹟;與此同時,內地學者文人也帶著五四文學傳統、內地文史哲學術及教育模式南下,在兩岸對峙、意識形態對立的冷戰歷史時空,播下香港文學及文史哲學術發展的種子。
一九四九年,唐君毅、錢穆、張丕介、左舜生等學人南來香港興學、撰文、著書,錢穆一九五三年發表於《中國學生周報》的〈敬告流亡海外的中國青年們〉及唐君毅一九六一年發表於《祖國周刊》的〈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等文,強調文化傳承、家國之思,以此抗衡殖民地的無根,也以此抗衡五○年代至文革期間中國大陸種種割斷傳統文化的「運動」;內地學人南下,延續民國學風於香港,其深遠影響正如李金強所指:「民國以來傳統史學及新史學之學風,由是得以移植本地」;另一方面,徐訏、馬朗、徐速、劉以鬯等作家延續當時被中國大陸主流文論批評為「毒草」、「逆流」的新月派、現代派文學傳統,創辦《幽默》、《人人文學》、《文藝新潮》、《當代文藝》等雜誌,主編報刊的文藝版,延續以至更新五四文化;可以說,五○年代的香港,特別在民間自發的層面上,與一般所理解或習以為常的稱號「文化沙漠」根本完全相反,內地來港學者文人的種種努力,在大斷裂的時代中,造就了一股延續文化的力量,透過教育和文學的傳承、民辦刊物的接續和流播,進而延至較後時代,這不能不說是香港在那特定時空下的文化貢獻。六、七○年代,香港人逐漸拋卻視香港為「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的過客心態,慢慢確立本土文化意識,這絕非憑空而至,實建基於五○年代南來一輩的文化播植。職是之故,談論六、七○年代的本土性,必須上溯五○年代以至更早的歷史。這不單是一種歷史淵源問題,更在於透過五○年代一輩南來者對香港的否定和批評,才能認清本土性的生成以及當中的不同面向。
獨門則無類,類別的產生,是由於有相對性。在「現當代中國文學」、「現代中文文學」、「現代華文文學」或「華語語系文學」的整體範疇當中,相對應於「中國現代文學」的「香港文學」和「臺灣文學」這兩門學科的成立,不因其地域上的區別,而是基於近代中國政治歷史上,香港與臺灣相對另行發展的現實。基於此現實,認識香港文學和臺灣文學,特別是它們個別發展的獨特性,才能更了解稱為「現代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學」或「現當代中國文學」的全局,而全面論述「香港文學」或「臺灣文學」,亦不能單從地方或地域而論。邱貴芬從「根」與「路徑」之辯證論述臺灣文學的「在地性」,她根據人類學者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對「根」(roots)與「路徑」(route)的辯證思考,提出「以roots/routes的辯證證諸臺灣文學的形構」:
臺灣文學研究向來重視在地想像,但是其中「根」的形成過程當中已佈滿各種曲折流動的跨文化路徑。臺灣文學自古以來與漢文移民文學、日本殖民文學、戰後中國文學、西洋文學和當代文學文化理論的互動密切,有相當活躍、開放的跨國面向,卻又與種種跨國文化產生複雜的角力關係。換言之,臺灣文學的roots和routes並非對立,而是互相糾結。
「根」與「路徑」看似不同取向,卻並不對立,尤其研究「香港文學」和「臺灣文學」的獨特性,更不能孤立或簡化地看當中的「在地性」或「本土性」。在香港文學而言,其獨特性也就是其本土性的弔詭和複雜之處,在於它與中國文學既相連又迥異的關係,同樣是一種「根」與「路徑」之辯證。本土不等於與他者割離,亦不等於對自身的完全肯定;一九五○年代以還的香港文學,基於作家的自我反省、歷史文化的割裂、殖民主義的遺害及九七回歸後社會「去本土」的特殊趨勢,其本土性實也包括對「本地」的否定、懷疑和批評,以致對「本土」難以或無從延續的認清。
七、八○年代以來,在文學範疇以外,社會學者和文化研究學者對香港本土意識的論述亦作了不少討論。普遍認為本土意識是由戰後成長一代自發形成,其中一個重要轉變是七○年代香港市民開始接受香港是可以落地生根的地方,香港經濟起飛和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是當中重要緣由;而本土意識的主要載體見諸七○年代的普及文化,尤其是電視。一九六七年無線電視啟播,電視機於五年內迅速普及於香港超過八成家庭,七○年代的電視節目製作亦回頭參與塑造、強化「植根於本土」的意識,本地製作很快取代外國節目,黃金時間更是百分之百屬本地製作。七○年代的電影、流行歌亦出現相同現象,本地製作的新粵語流行曲取代了五、六○年代以來的國語時代曲和歐西流行曲市場,被認為是一種文化上的「非殖化」現象:「『非殖化』過程令文化本體化。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建立了一個與中原文化或平衡或抗衡的文化。」
本土文化在市場上的成功所指向的「非殖化」,也許不單是一種本地聲音蓋過外來聲音的過程;七、八○年代電視的本地製作節目勝過外地節目,正在其本土性引發共鳴,例如《抉擇》(無線電視,一九七九)、《浮生六劫》(麗的電視,一九八○)、《人在江湖》(麗的電視,一九八○)等劇集強調由中國內地或越南來港的主角在香港落地生根、奮鬥創業的故事,正切合當時的文化需要。因此七○年代本土化的成功關鍵也許不在於以本土取代外來,本土化在本土語言或場景的使用以外,更內在的還是一種身份認同的文化需要。
進一步問題是,七○年代香港人對本土的身份認同─一種新的文化需要是如何形成的?本土性不是獨立存在的觀念,而是連帶著另一對應面,即具有外來或他者的對應,才使「本土」成為可能。要釐清七○年代的本土文化需要,首先須了解在其背後的另一對應面,即外來或他者的對應:一種本土的「背面」。香港文學的本土及其背面,在不同年代各有不同對應,文學作品對本土語言或場景的使用,除了作為生活現實的反映,更內在的同樣是一種身份認同的文化需要。正如社會學家提出理解本土意識須上溯至戰後的香港社會,至少追溯至六○年代;7同樣,在談論香港文學的本土性時,亦有必要上溯歷史。
導論二
一、流動:流徙離散與承續轉化
由戰後至二○○○年代,不同時代的南來文人對香港既有文化墾殖,也負載國族傳統以至若干政治意識的傳播使命或任務,四、五○年代之交是中國現代文學的轉折,同樣也是香港文學的重大轉折,五○年代的南來文人創辦《中國學生周報》、《人人文學》、《文藝新潮》等刊物,實踐其使命或任務之餘,也塑造以至革新香港既有的文化載體,進而促成新觀念的流佈、轉化;戰後成長一代作家承接此文化空間,接受薰陶之餘,亦進一步創新語言,結合七、八○年代的社會發展而營建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在這過程中,從未存在後來者否定前人的論調,即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非本土」的否定之上,當中那本土與非本土的各種思考和糾葛,已在本書〈導論一:本土及其背面〉詳加論述。
本土與非本土,並非一個如同硬幣正反面對立的轉變,實存在更複雜的辯證。香港文學的本土與非本土所聯繫的種種觀念已如前述,如果換另一個角度去尋找另一組同具辯證的關鍵詞,也許就是「流動」(flows)與「根著」(rootedness)。「流動」包括身體上的流徙、離散、移民、放逐,也包括思想和文化上的承續、交流、翻譯、轉化;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流動」的力量衝擊好幾代香港作家,迫使他們徘徊在去與留、認同與否定,在無根與歸屬間掙扎,也促使他們思考承續、交流、翻譯和轉化的可能,催生新的創造。香港文學的「流動」,基於香港作為國際轉口貿易城市的都市特質,也基於香港在東西方冷戰意識形態角力中的特殊位置,關於前者,張美君曾引用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的研究,指出流動與文化想像、國族認同之間的關係:
香港既是國際城市,各種經濟、貿易、學術、政治等原因所促成的人口、資金、思想、媒介等文化「景觀」(landscape)更使香港成為一個恆常流動的空間。遷徙的經驗因而成了大部份居港或旅港人士的實際生活體驗。當中更有不少人在流亡或逃難的生涯中,在變遷的歷史中,建構跨越邊界的文化(家國)想像,思考及追問國族認同的意義。
城市的本質促成了「流動」,冷戰和意識形態對峙更增進時代的不安和焦躁,促使文化想像流動、更新。張美君指出五○年代作家的「難民文學」和「南來想像」,往往結合意識形態與若干情緒抒懷:「他們常透過書寫一個感傷、苦難和淪陷的故國來宣洩他們的『反共』意識。力匡、趙滋蕃、林適存、易君左、孫述憲等是當時十分活躍的作家。他們的作品瀰漫着感慯(傷)的情懷,道盡流徙之苦」,力匡、趙滋蕃等作家從中國大陸來到陌生毫無歸屬感的香港,身軀的錯置迫使他們將「反共」與家國之思糾結一起,這樣的「流動」促使意識形態與想像、情結的糾葛,催生出力匡《燕語》、趙滋蕃《半下流社會》、林適存(南郭)《鴕鳥》、齊桓(孫述憲、夏侯無忌)《溝渠》等作。
另一方面,東西方冷戰意識形態角力,促使香港作家尋索新的轉化,馬朗(馬博良)有感五○年代政治意識形態的二元對峙、反共、恐共氣氛使文學創作趨於保守,他在訪問中批評五○年代的文壇:「其中雖偶有佳作,也是落伍脫節的居多,有時簡直是開倒車回到『新月』時代以前,既不『接棒』承繼優良的傳統,更不去尋覓世界文學的主流」,在馬朗眼中,那是一種政治壓抑造成的停滯,他在《文藝新潮》創刊辭形容現代主義文學為禁果,並提出質問:「為甚麼這是禁果?為甚麼要遮住我們的眼睛?」馬朗創辦《文藝新潮》不純粹為了辦刊物,而是以現代主義文學作為思考重新「流動」的力量,具體做法是譯介最新的歐美文學,也回顧三、四○年代的師陀、沈從文等當時已被噤聲停筆的作家,同時刊發臺、港最新文學創作,既有臺灣的著名詩人紀弦和林亨泰,也刊登本地青年詩人崑南後來被視為香港新詩經典的〈布爾喬亞之歌〉、〈賣夢的人〉等作。《文藝新潮》辦至一九五九年的第十五期停刊,但其間對臺灣和香港文壇都有重要影響,當時《文藝新潮》未能在臺灣正式發行,卻以手抄本方式在讀者圈流傳,7《文藝新潮》停辦後,崑南與友人先後再辦《新思潮》和《好望角》,多少延續了《文藝新潮》的方向;馬朗透過《文藝新潮》的編輯理念,突破冷戰模式思維形成的封閉和保守,其影響延續至往後不同年代。
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和創作層面上的探討,除了《文藝新潮》中的李維陵、楊際光、馬朗等人的作品和譯作,也很快在六○年代的香港文學中延續,包括劉以鬯《酒徒》、戴天《化石》、盧因《佩槍的基督》、羈魂《藍色獸》、崑南《地的門》等作;除了現代主義,七、八○年代的《四季》、《素葉文學》等刊物對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如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尤薩(Mario Vargas Llosa)的譯介,也啟發了西西、也斯、吳煦斌在小說創作中借鏡於魔幻現實主義技巧的嘗試,包括西西《我城》、《浮城誌異》、《飛氈》,也斯《李大嬸的袋錶》、《剪紙》,吳煦斌《木》、《石》等等,他們向魔幻現實主義借鑑的動機不純粹是趨新,更是針對六、七○年代的現實主義文學教條化傾向,尋求另一種轉化的出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7折35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4折 | 0 |
5折 | 4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智德
優惠價: 79 折, NT$ 489 NT$ 62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了解香港文學,必須從這本開始!
香港文學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於「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簡單地由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離。本土與非本土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複雜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作為本書《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回顧、論述戰後至2000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
陳智德的《根著我城》以文學史架構為綱的系統論述,主要論及的作家包括望雲(張吻冰)、趙滋蕃、張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力匡、舒巷城、楊際光、馬朗、蔡炎培、劉以鬯、西西、梁秉鈞(也斯)、鄧阿藍、洛楓、董啟章、潘國靈、謝曉虹;也旁及符公望、黃雨、沙鷗、葉靈鳳、陳君葆、何達、唐君毅、林以亮、夏侯無忌(齊桓)、司馬長風、吳煦斌、松木(蔡振興)、戴天、馬覺、崑南、盧因、陳冠中、葉輝、游靜、馬國明、李碧華、辛其氏、郭麗容、鍾玲玲等。
書中論及的作品始自戰後初期黃雨、符公望的左翼詩歌、1950年代趙滋蕃、阮朗、徐訏等人的小說,下迄2007年董啟章《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和陳冠中《事後:本土文化誌》等;亦從報刊研究角度分析《華僑日報‧學生週刊》、《七○年代雙週刊》、《越界》、《香港文學(雙月刊)》、《今天‧香港文化專輯》等刊物的時代意義和文學史位置,探討議題含括左翼詩歌、反共小說、寫實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以及有關方言詩歌、自我改造、新民主主義文藝等概念,是陳智德無間斷地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二十年成果的階段性總匯。
陳智德在《根著我城》一書討論香港文學的不同之處是本土意識的不同面向。1930年代至2000年代多種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在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方向,而本土意識並不等於對地方人事的肯定,也可以包括對地方的否定和批評。因應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特殊狀況,認識香港文學以至台灣文學的個別性發展,才能認識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全局,因此本土並不狹窄,反而是通往普遍之途,正如抗戰時期的民族形式論爭所提出,地方認同並不與民族認同相矛盾。
作者簡介:
陳智德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古文獻資料庫研究計劃」助理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網站計劃」副研究員等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香港文學、中國新詩、中國現代文學,亦從事文學創作,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09年起參與陳國球教授主持之「香港文學大系編纂計劃」,擔任副總主編,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著作有《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這時代的文學》、《愔齋讀書錄》、《抗世詩話》、《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另編有《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文學史料卷》、《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一》、《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等。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導論一(節錄)
本土及其背面
一、歷史淵源的對應
香港文學之所以為香港文學,除了它是由一群在香港定居、生活的作家所寫,更因為它有自己的主體性,或稱作本土性。但這主體性或本土性是怎樣產生的呢?又或者問,是怎樣變化成目前的情況呢?二十世紀四、五○年代之交,中國大陸政權易轉,內地商人和企業家帶著資金、器材和技術南下,加以香港本身轉口貿易和自由貿易的便利,造就香港史上津津樂道的經濟奇蹟;與此同時,內地學者文人也帶著五四文學傳統、內地文史哲學術及教育模式南下,在兩岸對峙、意識形態對立的冷戰歷史時空,播下香港文學及文史哲學術發展的種子。
一九四九年,唐君毅、錢穆、張丕介、左舜生等學人南來香港興學、撰文、著書,錢穆一九五三年發表於《中國學生周報》的〈敬告流亡海外的中國青年們〉及唐君毅一九六一年發表於《祖國周刊》的〈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等文,強調文化傳承、家國之思,以此抗衡殖民地的無根,也以此抗衡五○年代至文革期間中國大陸種種割斷傳統文化的「運動」;內地學人南下,延續民國學風於香港,其深遠影響正如李金強所指:「民國以來傳統史學及新史學之學風,由是得以移植本地」;另一方面,徐訏、馬朗、徐速、劉以鬯等作家延續當時被中國大陸主流文論批評為「毒草」、「逆流」的新月派、現代派文學傳統,創辦《幽默》、《人人文學》、《文藝新潮》、《當代文藝》等雜誌,主編報刊的文藝版,延續以至更新五四文化;可以說,五○年代的香港,特別在民間自發的層面上,與一般所理解或習以為常的稱號「文化沙漠」根本完全相反,內地來港學者文人的種種努力,在大斷裂的時代中,造就了一股延續文化的力量,透過教育和文學的傳承、民辦刊物的接續和流播,進而延至較後時代,這不能不說是香港在那特定時空下的文化貢獻。六、七○年代,香港人逐漸拋卻視香港為「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的過客心態,慢慢確立本土文化意識,這絕非憑空而至,實建基於五○年代南來一輩的文化播植。職是之故,談論六、七○年代的本土性,必須上溯五○年代以至更早的歷史。這不單是一種歷史淵源問題,更在於透過五○年代一輩南來者對香港的否定和批評,才能認清本土性的生成以及當中的不同面向。
獨門則無類,類別的產生,是由於有相對性。在「現當代中國文學」、「現代中文文學」、「現代華文文學」或「華語語系文學」的整體範疇當中,相對應於「中國現代文學」的「香港文學」和「臺灣文學」這兩門學科的成立,不因其地域上的區別,而是基於近代中國政治歷史上,香港與臺灣相對另行發展的現實。基於此現實,認識香港文學和臺灣文學,特別是它們個別發展的獨特性,才能更了解稱為「現代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學」或「現當代中國文學」的全局,而全面論述「香港文學」或「臺灣文學」,亦不能單從地方或地域而論。邱貴芬從「根」與「路徑」之辯證論述臺灣文學的「在地性」,她根據人類學者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對「根」(roots)與「路徑」(route)的辯證思考,提出「以roots/routes的辯證證諸臺灣文學的形構」:
臺灣文學研究向來重視在地想像,但是其中「根」的形成過程當中已佈滿各種曲折流動的跨文化路徑。臺灣文學自古以來與漢文移民文學、日本殖民文學、戰後中國文學、西洋文學和當代文學文化理論的互動密切,有相當活躍、開放的跨國面向,卻又與種種跨國文化產生複雜的角力關係。換言之,臺灣文學的roots和routes並非對立,而是互相糾結。
「根」與「路徑」看似不同取向,卻並不對立,尤其研究「香港文學」和「臺灣文學」的獨特性,更不能孤立或簡化地看當中的「在地性」或「本土性」。在香港文學而言,其獨特性也就是其本土性的弔詭和複雜之處,在於它與中國文學既相連又迥異的關係,同樣是一種「根」與「路徑」之辯證。本土不等於與他者割離,亦不等於對自身的完全肯定;一九五○年代以還的香港文學,基於作家的自我反省、歷史文化的割裂、殖民主義的遺害及九七回歸後社會「去本土」的特殊趨勢,其本土性實也包括對「本地」的否定、懷疑和批評,以致對「本土」難以或無從延續的認清。
七、八○年代以來,在文學範疇以外,社會學者和文化研究學者對香港本土意識的論述亦作了不少討論。普遍認為本土意識是由戰後成長一代自發形成,其中一個重要轉變是七○年代香港市民開始接受香港是可以落地生根的地方,香港經濟起飛和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是當中重要緣由;而本土意識的主要載體見諸七○年代的普及文化,尤其是電視。一九六七年無線電視啟播,電視機於五年內迅速普及於香港超過八成家庭,七○年代的電視節目製作亦回頭參與塑造、強化「植根於本土」的意識,本地製作很快取代外國節目,黃金時間更是百分之百屬本地製作。七○年代的電影、流行歌亦出現相同現象,本地製作的新粵語流行曲取代了五、六○年代以來的國語時代曲和歐西流行曲市場,被認為是一種文化上的「非殖化」現象:「『非殖化』過程令文化本體化。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建立了一個與中原文化或平衡或抗衡的文化。」
本土文化在市場上的成功所指向的「非殖化」,也許不單是一種本地聲音蓋過外來聲音的過程;七、八○年代電視的本地製作節目勝過外地節目,正在其本土性引發共鳴,例如《抉擇》(無線電視,一九七九)、《浮生六劫》(麗的電視,一九八○)、《人在江湖》(麗的電視,一九八○)等劇集強調由中國內地或越南來港的主角在香港落地生根、奮鬥創業的故事,正切合當時的文化需要。因此七○年代本土化的成功關鍵也許不在於以本土取代外來,本土化在本土語言或場景的使用以外,更內在的還是一種身份認同的文化需要。
進一步問題是,七○年代香港人對本土的身份認同─一種新的文化需要是如何形成的?本土性不是獨立存在的觀念,而是連帶著另一對應面,即具有外來或他者的對應,才使「本土」成為可能。要釐清七○年代的本土文化需要,首先須了解在其背後的另一對應面,即外來或他者的對應:一種本土的「背面」。香港文學的本土及其背面,在不同年代各有不同對應,文學作品對本土語言或場景的使用,除了作為生活現實的反映,更內在的同樣是一種身份認同的文化需要。正如社會學家提出理解本土意識須上溯至戰後的香港社會,至少追溯至六○年代;7同樣,在談論香港文學的本土性時,亦有必要上溯歷史。
導論二
一、流動:流徙離散與承續轉化
由戰後至二○○○年代,不同時代的南來文人對香港既有文化墾殖,也負載國族傳統以至若干政治意識的傳播使命或任務,四、五○年代之交是中國現代文學的轉折,同樣也是香港文學的重大轉折,五○年代的南來文人創辦《中國學生周報》、《人人文學》、《文藝新潮》等刊物,實踐其使命或任務之餘,也塑造以至革新香港既有的文化載體,進而促成新觀念的流佈、轉化;戰後成長一代作家承接此文化空間,接受薰陶之餘,亦進一步創新語言,結合七、八○年代的社會發展而營建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在這過程中,從未存在後來者否定前人的論調,即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非本土」的否定之上,當中那本土與非本土的各種思考和糾葛,已在本書〈導論一:本土及其背面〉詳加論述。
本土與非本土,並非一個如同硬幣正反面對立的轉變,實存在更複雜的辯證。香港文學的本土與非本土所聯繫的種種觀念已如前述,如果換另一個角度去尋找另一組同具辯證的關鍵詞,也許就是「流動」(flows)與「根著」(rootedness)。「流動」包括身體上的流徙、離散、移民、放逐,也包括思想和文化上的承續、交流、翻譯、轉化;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流動」的力量衝擊好幾代香港作家,迫使他們徘徊在去與留、認同與否定,在無根與歸屬間掙扎,也促使他們思考承續、交流、翻譯和轉化的可能,催生新的創造。香港文學的「流動」,基於香港作為國際轉口貿易城市的都市特質,也基於香港在東西方冷戰意識形態角力中的特殊位置,關於前者,張美君曾引用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的研究,指出流動與文化想像、國族認同之間的關係:
香港既是國際城市,各種經濟、貿易、學術、政治等原因所促成的人口、資金、思想、媒介等文化「景觀」(landscape)更使香港成為一個恆常流動的空間。遷徙的經驗因而成了大部份居港或旅港人士的實際生活體驗。當中更有不少人在流亡或逃難的生涯中,在變遷的歷史中,建構跨越邊界的文化(家國)想像,思考及追問國族認同的意義。
城市的本質促成了「流動」,冷戰和意識形態對峙更增進時代的不安和焦躁,促使文化想像流動、更新。張美君指出五○年代作家的「難民文學」和「南來想像」,往往結合意識形態與若干情緒抒懷:「他們常透過書寫一個感傷、苦難和淪陷的故國來宣洩他們的『反共』意識。力匡、趙滋蕃、林適存、易君左、孫述憲等是當時十分活躍的作家。他們的作品瀰漫着感慯(傷)的情懷,道盡流徙之苦」,力匡、趙滋蕃等作家從中國大陸來到陌生毫無歸屬感的香港,身軀的錯置迫使他們將「反共」與家國之思糾結一起,這樣的「流動」促使意識形態與想像、情結的糾葛,催生出力匡《燕語》、趙滋蕃《半下流社會》、林適存(南郭)《鴕鳥》、齊桓(孫述憲、夏侯無忌)《溝渠》等作。
另一方面,東西方冷戰意識形態角力,促使香港作家尋索新的轉化,馬朗(馬博良)有感五○年代政治意識形態的二元對峙、反共、恐共氣氛使文學創作趨於保守,他在訪問中批評五○年代的文壇:「其中雖偶有佳作,也是落伍脫節的居多,有時簡直是開倒車回到『新月』時代以前,既不『接棒』承繼優良的傳統,更不去尋覓世界文學的主流」,在馬朗眼中,那是一種政治壓抑造成的停滯,他在《文藝新潮》創刊辭形容現代主義文學為禁果,並提出質問:「為甚麼這是禁果?為甚麼要遮住我們的眼睛?」馬朗創辦《文藝新潮》不純粹為了辦刊物,而是以現代主義文學作為思考重新「流動」的力量,具體做法是譯介最新的歐美文學,也回顧三、四○年代的師陀、沈從文等當時已被噤聲停筆的作家,同時刊發臺、港最新文學創作,既有臺灣的著名詩人紀弦和林亨泰,也刊登本地青年詩人崑南後來被視為香港新詩經典的〈布爾喬亞之歌〉、〈賣夢的人〉等作。《文藝新潮》辦至一九五九年的第十五期停刊,但其間對臺灣和香港文壇都有重要影響,當時《文藝新潮》未能在臺灣正式發行,卻以手抄本方式在讀者圈流傳,7《文藝新潮》停辦後,崑南與友人先後再辦《新思潮》和《好望角》,多少延續了《文藝新潮》的方向;馬朗透過《文藝新潮》的編輯理念,突破冷戰模式思維形成的封閉和保守,其影響延續至往後不同年代。
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和創作層面上的探討,除了《文藝新潮》中的李維陵、楊際光、馬朗等人的作品和譯作,也很快在六○年代的香港文學中延續,包括劉以鬯《酒徒》、戴天《化石》、盧因《佩槍的基督》、羈魂《藍色獸》、崑南《地的門》等作;除了現代主義,七、八○年代的《四季》、《素葉文學》等刊物對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如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尤薩(Mario Vargas Llosa)的譯介,也啟發了西西、也斯、吳煦斌在小說創作中借鏡於魔幻現實主義技巧的嘗試,包括西西《我城》、《浮城誌異》、《飛氈》,也斯《李大嬸的袋錶》、《剪紙》,吳煦斌《木》、《石》等等,他們向魔幻現實主義借鑑的動機不純粹是趨新,更是針對六、七○年代的現實主義文學教條化傾向,尋求另一種轉化的出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4折 | 0 |
5折 | 4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7折35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