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你我周遭,令佛洛依德無從解釋的狀況,
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最不知如何面對的個案。
對外在環境充滿恐懼、焦慮、憂鬱、沒安全感,
卻為了擁有關係不擇手段,渴求一份刻骨銘心的愛。
你認識這樣的人嗎?或者,他就是你家人?
他們的生命充滿著壓抑與恐懼,
一會逃避,一會疏離,一會渴望愛與親密。
因為對人總是防衛、猜忌、控制的態度,
讓他們長期處在痛苦與煎熬中……
恐懼、焦慮、不安,辛苦的他們,都是「邊緣型人格」。
▍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狀況:
‧他愈愛你,愈想控制你,寧願威脅也不相信溝通
‧他總是非黑即白,愛你刻骨,瞬間恨你也入骨
‧他的感情與信任不能累積,傷害自己,也讓對方痛苦
‧他總是不斷委屈抱怨,受害的角色希望有更多同情
▍他們,都是受傷的無面者……
《犀利人妻》的表妹小三「黎薇恩」,外表天真,內心刺蝟,瘋狂地追尋愛情,自我傷害也傷害別人;電影《控制》中,高學歷的貌美妻子,為了報復丈夫外遇,用一連串犯罪設計,蠱惑操控對方不能離開……這些都是邊緣人格的寫照,常見於華人社會,卻被習以為常。
他們乍看與一般人無異,甚至特別外向可愛、幽默風趣。一旦建立起關係,往往掏心掏肺、用盡全力地付出,恐懼感卻會在某一刻推翻所有情誼。在他們非黑即白的世界裡,愛不是一百,就是零。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們混亂的情緒暴起暴落,甚至以自殘、自殺等激烈行為進行情緒勒索,身邊的人也傷痕累累。
與邊緣人格者共處,建立有界線的關係很重要。國內第一本以本土範例、親民易懂的大眾心理學形式寫成的邊緣人格專書,帶領讀者覺察、同理並與之建立友善關係。既為親友所寫,也提供專業助人者在治療上的實質建議。最重要的是,藉著此書,改變對邊緣人格的誤解與汙名化,真正去理解他們的存在。
★名人推薦
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張玨(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
蕭彤雯(資深媒體人)
賴芳玉(律師)
誠摯推薦
「訓維這十年來一直對邊緣型人格有深入的研究與訓練經驗,很開心看到這本實用的書籍問世。邊緣型人格在心理諮商的工作上困難度高,而訓維不僅細膩描繪他們的樣貌、成因,還教導助人工作者與陪伴者方法,提供給彼此安全感的協助原則與療癒方式,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到許多困頓與困擾的人。」──吳姵瑩
★本書特色
1. 本書閱讀對象:邊緣人格夥伴;家屬、親友;心理專業助人者。
2. 完整解析邊緣人格者的不安全感,它們來自:
‧兒童時期的不良照顧經驗,孤單、疏於照顧、過度管控。
‧童年的分離或創傷經驗,父母離異、性侵霸凌、家暴、貧窮。
‧家庭的頻繁衝突、冷漠氣氛、忽遠忽近的對待。
‧邊緣型人格照顧者的神經質、焦慮、控制狂及不安全感傳承。
3. 給邊緣人格者的安全陪伴基本原則:
‧Open(公開透明),坦誠的互動。
‧Continue(持續關心),適度的持續關心,不要太親密。
‧Boundary(堅守界線),一開始就說清楚自己的底線,這是最重要的原則。
作者簡介:
李訓維
一名有著社工魂的諮商心理師,現為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基隆學生諮商中心督導、松德醫院外聘督導、利伯他茲基金會外聘督導、華梵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希望透過心理治療,為社會帶來改變與正向連結,因此曾任社工,也帶領過義工訓練與專業助人團隊,是心理師與社工的訓練督導。曾在醫院、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小學、社福單位、老人安養、安置機構、監獄、法院從事心理諮商工作。
始終認為心理學專業應該要更親民、更易於理解和應用,因此立志推動心理學普及,於二○一七年開設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希望讓大眾更容易被心理學概念服務。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官網:http://tolightheartweb.strikingly.com/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olightheart/
督導、演講及諮商邀約,請來信:2015lightheart@gmail.com
章節試閱
引子 〈美麗故事的哀傷結局〉
當焦慮來臨時,世界充滿張牙舞爪的怪物
「從小,我的家庭就是破碎的。一直以來,我沒有一個完整、幸福的家。我心中只有一個期待,總有一天,我的生命中會出現一個喜歡我的白馬王子。我一生尋尋覓覓,只為了等待這個愛我的人出現。他會給我一個家,而且會無止境地愛我、包容我、照顧我,提供所有我想要的東西。我們的愛會持續到天荒地老……」
這是典型的邊緣人格家庭寫照,也是他們內心最大的呼喊。但是他們沒想到,這樣全心全意地希冀與渴求,原來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
邊緣型人格疾患——我相信有些人聽過這個名詞,以美國研究來說,患有邊緣型人格疾患的數量可能有一千萬名以上,成人發生率約在百分之一到三,而男女罹患比率約一比三,女多於男。因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中,多達百分之二十為此症患者(臺灣因此診斷而住院者反而很少)。求助於美國精神醫療的患者中,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的患者被診斷出具有邊緣型人格疾患。
雖然此疾患的患者很常見,但卻鮮為人知,原因之一是其診斷標準在一九八〇年才正式被美國精神醫學會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DSM-III),此外,也可能因為這已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在臺灣比美國更常見,後續會詳細說明)。
也因為有人碰到他們的一些行為,百思不得其解,而試圖去了解。包括助人者領域,我們常在談到所謂的「邊緣人格」(尚不到疾患的程度)時,可以發現在晤談情境中,我們最害怕遇到的,就是這類型的人。當然,若做得好,也會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來源。
為什麼邊緣人格(簡稱BP)會讓我們有這麼多的挑戰、擔心跟挫折?我們提心吊膽的根源是什麼?讓我們好好來了解一下。
一開始,她可能只是在你出門時,不停地打電話來確定、查勤,有很多的試探跟猜測。漸漸地,你的一言一行開始被放大檢視。你永遠有可以被懷疑不忠的地方,怎麼解釋也沒用。若你怕她不高興而隱瞞、少說一點,被發現了就是無止境的衝突、吵架,甚至口出惡言、動手傷害彼此,直到有人以撞牆、下跪、自我傷害等方式激烈地妥協與道歉。不知不覺,關係變得愈來愈有壓力……
但,再悲傷的結局,一開始往往都是個美麗的故事。
首先,可能你是當事人,也可能這是你朋友的故事。
有個朋友認識了一位男生或女生,他們相識的時間不長,可能不到一個月,但是很突然地他們就在一起了,你不太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麼快就交往。也或者你是當事人,這位迷人的男性或女性雖然話不多(或特別多),但是很快地,他被你的優點吸引,並願意跟你在一起(當朋友或伴侶),或者跟你說了很多關於你有多棒、多好、多吸引他的話,他說他的人生不能沒有你,而你們兩人也幾乎無話不說。
能遇到如此了解自己的人,感受彼此的相知相惜,真的很感動、很美好。他需要你可能比你需要他多得多,你很感動,於是義無反顧地跟他在一起。如果他是你的伴侶,也許你們很快就發生了性關係,關係的進展速度之快,像是你們對彼此有很深很深的渴求,慢不下來。
正好你剛剛結束一段戀情(或單身一陣子了),也期待著另外一個人的陪伴,兩人自然而然地陷入了熱戀(或一段美好的關係)。在經歷了迅速而深刻的互相了解與交流後,你愈發投入,兩人形影不離、熱線不斷。和他相處的感覺真的好極了,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讓你如此沉迷其中。你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他,兩人充滿激情與甜蜜。
這樣的故事走向,卻早已注定結局不是happy ending。
除了談戀愛的時間之外,你的生活還有很多其他事情需要投入,無論是朋友或工作事業,都需要你去經營與維持。你還有家人,需要照顧和陪伴他們的時間,你不得不花點時間在他以外的人事物上。你期待得到他的諒解,也認為這些事情不會對你們深厚的關係有太多影響。但很奇怪地,對方卻開始因為一些小事情與你爭吵,各種日常瑣事都有很多要求與不滿,兩人也有愈來愈多衝突和相互指責。
你想做些改變,畢竟經歷過不只一段感情,你開始思考自己是否哪裡做錯了,希望試著調整自己去滿足對方。但是對方的要求愈來愈多,與你的落差愈來愈大,衝突不停發生。漸漸地,當你被懷疑、被要求時,只能選擇忍耐,感受到層層束縛、喘不過氣的感覺,除非你完全滿足對方。
你思考著兩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爭吵,你嘗試理解對方,想著他容易沒有安全感,才會把事情想得很負面、很糟,你試圖保證自己的忠誠與善意,也一再解釋事情跟他想的不一樣,希望能安撫對方。但,效果似乎只能維持幾天,只要又發生一點小事,就又退回原處。
不知不覺中,兩人愈來愈常在爭吵時互相傷害,翻舊帳成為家常便飯,傷人的話也總是輕易被說出口,提分手變成口頭禪,話愈說愈狠,甚至動手。這一切,都只為了要逼對方妥協、聽話並照顧自己。每次爭吵後,兩人還是會戲劇化地和好,像沒發生過任何事一樣,繼續甜甜蜜蜜,但事情總是重複發生,像受了詛咒一樣,永不停止。
分手終究還是成了無可奈何的選項。你以為先前兩人都常提到分手,這可能是雙方都有意會到的事情,沒想到認真說到關係的結束,就像引爆了炸彈一樣,對方的反應異常激烈,他情緒暴怒、口出惡言、自我傷害、委屈下跪、苦苦哀求,甚至施行暴力、自殺等強烈的行為。你被嚇到了,在恐懼之中,你不得不妥協、忍耐,讓關係繼續維持下去。
直到他歇斯底里、自殺威脅,事情愈演愈烈,鬧得人盡皆知,你只能報警或將他強制送醫,請公權力介入。或者,你只能想辦法避不見面,斷絕所有聯繫跟互動,希望讓事情到此為止。然而,對方卻不會輕言放棄,你們只能無法停止地互相折磨,直到你可能也開始傷害對方,或是徹底地做爛自己。最後,你們完全地決裂,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很快地(或隔了一陣子),你可能又聽到他已交往了一個新對象……
迷霧中的故事
不知道為什麼,一切都好像羅生門一樣。明明故事有個美好的開端,明明兩人是如此相愛與依戀,最後卻變得好像你們兩人有著深仇大恨,存在諸多埋怨,甚至有言語或肢體上的攻擊。這樣的前後反差、這樣的結局令人困惑。
這些故事,就好像在布滿迷霧的森林中行走,讓人看不清關係中的全貌與緣由。
在我的諮商實務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案主。他們有很多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悲慘故事,一個全心全意去愛對方的人,到最後卻是使盡全力地憎恨對方,卻又同時想挽留對方。或是一個在關係中對朋友非常好的人,卻反覆地被朋友背叛、傷害,無緣無故被拋棄、丟下。
我在每個一開始聆聽到的悲慘故事中,對於案主遇到不對的人事物,總是有很多的同理和難受,悲憫他們的辛苦跟傷痛。但是,當諮商繼續下去,我發現類似的狀況發生了不只一次,幾乎每次我都會看到案主在不同人事物之間有著相同的處境。這時,我的心中就會敲響警鐘,有著很強烈的不協調感──如果他真的像他所說的那麼好,為什麼大家還會離開他?
充滿疑惑的過程中,我漸漸感受到這些案主另外一半的感受──理想化的高度期待、自我中心的思考,以及非黑即白的價值觀。這些不只是負面情緒、情緒勒索或自我壓抑而已,也代表著一種生活型態與自我樣貌,是一個在情感關係中傷痕累累的被害者。
他們太想要拯救那個被父母控制、忽略、傷害的自己,變得很難去關注、欣賞自己,理解自己內心真實的需要。就像在成長過程中,父母也都各自帶著原生家庭的深沉傷痛,希望透過建立自己的家庭,彌補過去自己所承受的巨大失落跟痛楚,案主也在不知不覺間,承接了流傳無數代的失落與痛楚,重複著上一代的問題與糾結。他們一直懷抱著美好的期待,渴望逃離家庭的循環,卻又會因太努力逃離傷痛,而再次陷落在傷痛裡。
這些故事都很令人心疼,也曾讓我在接邊緣人格個案時,有很多自己的悲傷需要處理。每個案子都花費我很多心力,這麼說並不是對他們這種傷害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感到厭煩,而是對於沒有人理解他們感到辛苦。這是一群努力改寫自己的悲劇腳本的人,問題在於,他們拖著血跡斑斑的身子,對於任何危險都異常地敏感、尖銳。太習慣悲劇的他們,無法在美好故事上有太多的著墨。
〈沒安全感的人生──「遲早你也會拋棄我。」〉
首先,讓我們來聊聊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遇到因邊緣人格來求助的夥伴。一般來說,會上門來求助的,通常是邊緣人格的伴侶或是好友,反而不是本人或其家人。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狀況不會有太多覺察,只感覺到自己對人生充滿恐懼與害怕,他們不知道這些莫名焦慮的感受,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邊緣人格。
下面來看看阿瑞的例子。
阿瑞手機鈴聲響起。
「你人在哪?」嘉佩說。
阿瑞:「我現在在跟阿明吃飯,待會一點午休結束會回公司。」
「旁邊有沒有女生,真的是阿明嗎?」
「沒有其他女生啊,就我們兩個閒聊……」
「你確定嗎?不然你開視訊跟我講話,開來看啊!」
「不用吧?阿明你也認識啊!」
「你幹麼不想開視訊?是不是有鬼!我不管,現在你一定要開給我看!」
阿瑞只好滿臉無奈地打開視訊通話,還把一旁有點尷尬的阿明也拍進來。
這樣的場景,一直重複在不同的生活片段中,成為阿瑞與嘉佩的日常。
「嘉佩一直都很沒安全感,也始終不願相信我,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阿瑞無奈地說著。
「我知道跟她在一起前,我做過一些荒唐事,經常下班後跟朋友喝酒。因為外在條件不錯,也不缺錢,很有異性緣,身邊總不缺對我有意思的女性朋友。偶爾會占占她們便宜、搞搞曖昧,但也沒真的發生過什麼。可是嘉佩總會拿我的手機,調出我跟其他女人的對話紀錄或臉書照片生氣。
「為此我們大吵過好幾次,她都要我發誓絕不再喝酒與花心,我甚至把那些人的聯絡方式都刪了。婚後我仍會想喝酒聚會,但有小孩後,我通常選擇在家喝,嘉佩卻仍會為此跟我大吵。她說她討厭看到我喝醉的樣子,那讓她想到我與別的女人在一起的畫面。
「好幾次,她都趁我喝醉時逼我寫悔過書,更誇張的是,她還買了酒精偵測器要我吹氣、拍照存證。接著又說為了防止小偷侵入,所以在家門口裝了監視器。奇怪的是,有時她不在家,我想小酌幾杯,她都立刻打電話來,問我在做什麼,甚至用很篤定的口吻逼問我。最後總能套出她要的實話,就會逼我道歉。
「起初,我以為是她敏感的神經猜到的,但她連我在家打手槍都知道,後來刻意去找才發現,她在家裡裝了好幾臺針孔監視器,就連我的手機也有監控和錄音軟體。我的通聯紀錄、行動地點都在她的掌控中,我的朋友群也在她不斷的堅持下愈來愈少。她總是不停地打電話、傳訊息來問我在哪裡,要是漏接電話或晚回訊息,她就會氣得跳腳,要我證明身邊沒有其他異性,否則就是我出軌的證據。每當我生氣起來,她又會歇斯底里,哭喊著她太愛我了,才會這樣失控,甚至下跪道歉或是自我傷害。」
對於嘉佩的這些行為,阿瑞很無奈。
他知道自己以前不好,但現在他愛的是嘉佩,相處上也沒有太大問題,所以結婚生孩子後,他以為關係應該就穩定了,從前再風流,也都是過去了七、八年的事情。
但是,阿瑞不管再怎麼保證,嘉佩依然認為阿瑞跟異性之間不明不白,每每在嘉佩翻舊帳的吵架模式下,阿瑞只能努力忍耐,但是狀況愈來愈糟,他的心理壓力也愈來愈大。
這個婚姻維持得好累好累,愛都快消磨殆盡了。
阿瑞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改善兩人的關係,讓嘉佩重新相信他。
焦慮、不安的邊緣人格
阿瑞的故事,是否也曾經出現在你的生活周遭呢?或者說,你是否也有像嘉佩這樣敏感的家人或朋友,讓你煩惱不已呢?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邊緣人格。
在生活上,他們除了極度沒有安全感之外,還會把所有的焦慮感快速轉嫁到另外一個重要他人身上,認為是對方沒有好好地照顧自己的需求,才會讓自己這麼憂鬱、痛苦。但其實,不安的感覺存在每個人的身心狀態中,是個大家都會有的共同狀態。它有時起因於生活上的壓力,有時是來自過往的創傷經驗,有時則因為個人當下的心理狀況不佳。尤其對於特別重要的事件或親密的人,因為特別在乎,也就更容易患得患失。
在邊緣人格的心理特質上,他們相較於一般人的狀況,更長時間處於不安,容易感到焦慮,對外在線索過度敏感。而內在焦慮的真正源頭是,一個遲早會被拋棄的想像,一個「我不值得」、「我不好」的內在聲音。
當我在諮商場域中碰到類似的個案時,他們都共同有著一種潛藏的負面想像:「等著吧,遲早會有那一天,你也想拋棄我(不想跟我諮商)。」這種在內心烙下的印象與不安,刻印在他們的意識與潛意識中,連結的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經驗與環境因素,有著被重要他人遺棄、忽略或是被傷害的深刻印象。
邊緣人格處理這種不安感的方式,就是試圖把一切狀況都控制住,當個完全的控制狂。因為唯有努力去掌控一切,或是把所有可疑的情形都排除,才能避免自己被拋棄,或是提早離開這段關係,在可能被拋棄前先將對方拋棄。
對他們來說,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不陷入被丟掉的處境,於是,維持一段穩定的關係就變得相當困難。
邊緣人格何以形成?
從我目前接觸的眾多案例中,可以在心理層面上,將邊緣人格歸納出一些共同特徵。而此人格的形成,包含著兩個部分:
‧敏銳而感性的自我,高敏感體質。
‧焦慮、緊張且高壓力的成長環境。
兩者相較之下,環境的影響才是決定性要素。也許起因於成長過程中,界線不清、情緒不穩、控制狂的照顧者,或是被遺棄、資源匱乏、躲債、貧困、家人吸毒或是黑道等現實環境問題。
事實上,深入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之後,會發現在他們小時候的成長經驗裡,家庭環境因素與一般人相比,其實差異頗大。一方面日常生活中家人互動過程裡,幾乎就是較為緊繃或是摩擦的關係。而更大的問題,通常來自家中缺乏好的主要照顧者──媽媽的角色。
母親這個角色相當重要,它幾乎是小孩模仿與熟悉人性的第一印象。若成長過程中,小孩所需要的溫柔、體貼、呵護,被灑狗血的愛恨情仇所取代,或是長期遭受不具親職功能的照顧者遺棄、家暴、忽略等,就容易造成當事人長期感到不安與恐懼。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小時候遭遇現實條件中的危險因子影響──暴力討債、父母離異、性侵害等。
麻煩的是,這並不是一個人想要處理,就能處理好的事情。
因為是早年經驗中與照顧者出現了狀況,曾長期處於受害(被動)一方的情況下,內心早已習慣自己是幼小、脆弱的角色,認為世界是危險的、沒人可以信任的。於是,為了可以更安全地保護自己,少受一些傷害,他們會將內心封閉起來,「畢竟連父母的愛(外在現實環境)都這樣充滿傷害了,更不可能有別人會真心愛我。」
愛得猛烈,卻也時刻遭受不安襲擊
在邊緣人格案主的原生家庭中,經常可以看到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中,充滿過度而沒有界線的黏膩交織,照顧者的情緒始終起伏不定(過度溺愛/嚴苛或完全疏離)。
親職功能時好時壞,便難以看見孩子的真實樣貌,甚至會使用奇怪的小手段來掌控孩子的生活。
例如,我曾遇過一位母親,常會在邊緣人格的兒子跟朋友出門時,偽裝生病,吃不下飯,直到兒子回家陪她。另一位母親則是會強烈要求就讀大學的女兒假日都要回到家中,如果孩子表示自己有安排事情無法回家,就會招來母親強烈而不滿的訊息攻擊、言語指責。上述這兩個例子裡,他們的家庭即是時常充斥著攻擊與衝突。
邊緣人格者在不斷的情緒焦慮狀態下生存著,對他們而言,這世界完全不友善,只有先保護好自己,才有可能好好活著。
他們通常青春期便開始與父母有激烈衝突,很早就想離家獨立生活;也因為害怕孤單,非常想交男/女朋友,只要遇到那個可以拯救自己逃離家庭的人,便緊抓不放。
他們愛得猛烈,卻抵不住內心那分時刻襲來的不安與恐懼;他們不相信永恆不變的愛,因此總能想像出各種被背叛的可能。同時,也常透過不斷的索求來驗證對方的忠誠,卻往往因而把對方逼瘋,最後拋棄他們。
這些內在心理機制的變動,因為強烈的不安感時時侵襲,造成自我保護的機制隨時在機警地監控著。他們就像野地裡獨自生存的狼,在自然環境的競爭下,存活下來是他們最重要的原則,保護好自己,才能好好活著。
這樣的活著其實很累。他們由生存本能推動著自己前進,好的時候可以稍微放鬆、喘息一下,有時拖著疲憊的身心,又會不斷地想,自己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解脫?活著似乎沒什麼意義,死亡會不會讓事情簡單些?也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整個人就像一個空洞的皮囊。
他們不肯輕易放棄心中的美好想像,但「結束生命」的念頭,也常在他們的心中不斷出現。
引子 〈美麗故事的哀傷結局〉
當焦慮來臨時,世界充滿張牙舞爪的怪物
「從小,我的家庭就是破碎的。一直以來,我沒有一個完整、幸福的家。我心中只有一個期待,總有一天,我的生命中會出現一個喜歡我的白馬王子。我一生尋尋覓覓,只為了等待這個愛我的人出現。他會給我一個家,而且會無止境地愛我、包容我、照顧我,提供所有我想要的東西。我們的愛會持續到天荒地老……」
這是典型的邊緣人格家庭寫照,也是他們內心最大的呼喊。但是他們沒想到,這樣全心全意地希冀與渴求,原來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
邊緣型人格疾患——我相信有些人聽...
作者序
自序 永不停止的焦慮
當焦慮來臨時,世界充滿張牙舞爪的怪物
恐懼,是幼兒時期我們所遇到的第一件大事,成人後,卻成為我們很少談論到的情緒。它看似強烈,同時也反映出人脆弱的一面,在我們的文化中並不是一個能被接受的詞。我們傾向於不表達心裡的脆弱,而是身體的病痛,所以漸漸地,恐懼被我們悄悄地轉變,變成我們能接受的「擔心」和「焦慮」。這也是我所看到的,人世間最令人心疼的人生樣貌。
「每一天,都有好多的事情值得焦慮和擔心:工作環境不佳、職場上的人際衝突、自己的健康問題、親密伴侶關係的失去、別人看似沒有意義的談話與交流內容……對我來說,這些都會變成永無止境的焦慮,讓我擔心不好的事情會發生。這些焦慮、擔心平常不會發生,但若是有任何風吹草動,讓它變得『可能發生』,我會期待能把它控制在手裡──用自我傷害的方式,對付可能會離開我的另一半;用情緒勒索,控制想要自己空間的孩子;減少去陌生地方;一直吃熟悉的食物;做規律性的儀式動作等。面對這個張牙舞爪的世界,我每天都不由自主地全身緊繃、煩惱,甚至因為無法控制場面而憂鬱、難過。這些事情沒有所謂喜歡或不喜歡,因為我確信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孤獨、危險,一點都不安全。」
這段文字所描述的這些辛苦的人們,我後來知道他們有個專業名詞: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 Disorder,簡稱BPD)。
在我開始諮商工作前,還在受訓實習階段時,「人格疾患」還很少人談論,雖然在書上看過資訊,但那時甚至還有人不知道邊緣人格到底包含哪些症狀。不過,令人訝異的是,所有碰過這類型人格疾患的人,都說他們對專業助人者來說,是不容易治療的對象,甚至很難幫助他們。即使有天真的碰到了,個案往往欲言又止,很難講清楚,讓人一頭霧水。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些事情代表的是什麼,直到我開始諮商工作,真正深刻地接觸到這些人事物之後,我才發現一個共同的議題:其實我們並不了解他們。很多關於邊緣人格的描述,都是書本上的知識,甚至是一些傳說般、口耳相傳的故事。
我在書裡面所看到的他們,充滿了很多的負面線索和診斷標準,所有我聽到、看到的內容,都是以「專業知識」的面向去解讀,有點理性,有點冷漠,再加上一些認為這種人是「患者」的想法。我們很難去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只想著要好好地「治療」他們,而不是嘗試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協助。
這樣的覺察與反思,讓我深刻驚覺,所謂的「專業」,反而讓我遠離了我想要幫助的人群、想要投入的助人事業,特別是這類「不討喜的人格疾患」。因此,我開始在自己的接案經驗中觀察:符合邊緣型人格疾患診斷的人,到底他跟我們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個不同會讓我們給他們一個診斷指標,而不只是被看成一般的適應問題?
在生活中看到的真實樣貌
非常令人訝異地,我發現生活周遭充斥著這個族群的夥伴,他們有著很多不同的樣貌,複雜到常常讓人搞不清楚他們真正的樣子……
在親密關係中,他可能是一個容易不安、自我中心且具掌控欲的伴侶。在工作中,他可能會是一個挑剔而在乎細節的老闆或同事。在家裡,她可能是既愛撒嬌又孩子氣,任性、情緒容易起伏變化,有諸多要求,又想黏著孩子的母親。在朋友圈,他可能是一個沒有界線,不停在不同圈子中大談生活委屈的抱怨者。而若在不熟悉的環境中,他又反而會是一個默不作聲,有點畏縮、膽小,沒存在感的人。
在我投入邊緣型人格疾患的相關專業研究領域後,前後在臺灣看到了幾本類似的書籍,但依然沒有跳脫出專業者的敘述與框架。為這類型的人發聲的相當少,仍然都是從病理的角度去書寫。而我身旁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不要再用書本上的知識去理解他們,因為那些觀點跟他們真實的生活樣貌距離好遠。
我想要用我自己的生命跟他們互動,看到他們的內心與生活,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提供更適當的協助模式。
共同的痛苦與失落
我在諮商工作後第四年,決定出來開相關的專業課程及訓練,因緣巧合下,有很多邊緣型人格疾患的夥伴們聽聞課程,也都來「點亮」上課。我不敢說自己透過這樣的方式,幫他們發聲或做了多少,但我因而有了很多邊緣人格的學員,也陸陸續續地,獲得更多與他們相處的機會。
好幾次,我在臺上上課,下面的幾位學員看著我掉淚,也有些夥伴面有異色,不斷地竊竊私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有位學員愈聽臉色愈是難看,最後,課程沒有上完就離開了。後來我又碰到這位學員來上其他課程,他告訴我,那是他第一次聽到自己的問題被如此具體地說出來。他沒料到自己的狀況會在課程中被這麼直接、具體地討論,要面對那些失落與痛苦太辛苦、太難過,當下腦中只有想離開的念頭。儘管如此,他還是想要幫助自己,想要努力讓自己更好,所以他做好心理準備後,又回來了。
這是我心中覺得非常有價值,也繼續做這件事的原因。
恐懼、焦慮與對生活的不安,是這些夥伴一輩子的課題,但他們從來沒有想要放棄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求平衡,甚至一直努力嘗試掌控、協調,以預防所有可能發生的後果。這些夥伴是如此地積極求生,努力追尋生活的價值,然而過度用力與在乎的結果,常導致生活中的悲劇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我看著他們那麼努力,卻不被大眾了解,且被擺放在專業的框架之中,反而無法幫助他們。因為太多的事情發生在周遭,情緒勒索、控制狂、自殺威脅、危險情人等,都是會被拿來放在他們身上的汙名及標籤。這些負面資訊教會他們隱瞞、操控關係,他們雖然努力尋找突破的方法,卻也因為外在的壓力,增加現實生活裡的衝突。他們緊張、焦慮、愈陷愈深,不安感加重,不斷跳出,又重返之前的壓力因應模式。這樣的辛苦,不斷在他們的生命過程中輪迴,又再加深。
個人取向與華人文化
這本書的誕生,與我成長經驗中很多重要的轉折有關。我的專業是重視人際關係的存在取向,裡面有許多實際的體會影響我至今。我不斷嘗試去理解他們的生命如何存在,特別是可能造成不安的相關因子;我看到他們為了擺脫自己內心的不安,而像無頭蒼蠅般,到處抓住任何可以依賴的人,然後用許多看似無意義、怪異、不合理的方式,試圖讓自己好過一些。
一旦焦慮源停止、消失,他們又能恢復成討人喜歡的好人形象。這類型的人隱匿在你我的生活周遭,以不同的行為、樣貌,出現在各種人際場合。特別的是,在華人的電影、鄉土劇、傳統家庭跟人際互動中,我們會覺得這類人的誇張情緒、暴躁行為(俗話說的「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可被接受的、有原因的、非常習慣的。直到有天,我們才發現自己陷入對方不斷的情緒勒索、予取予求,我們感到沮喪、辛苦,而忘了當初自己是如何毫無界限地包容對方。這就是華人社會的日常,日常到我們對這種肥皂劇會有的灑狗血劇情習以為常。
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有類似情形的朋友了解自己的狀況,增加覺察並尋求協助。另一方面,也希望藉著這本書,改變目前世人對邊緣人格夥伴的誤解與汙名化,特別是從有著諸多侷限的病理觀裡跳脫出來,真正地去理解他們。
謹以此書獻給我太太、所有支持我的家人,以及期待這本書許久的專業夥伴們。
沒有你們,這本書不會誕生。
自序 永不停止的焦慮
當焦慮來臨時,世界充滿張牙舞爪的怪物
恐懼,是幼兒時期我們所遇到的第一件大事,成人後,卻成為我們很少談論到的情緒。它看似強烈,同時也反映出人脆弱的一面,在我們的文化中並不是一個能被接受的詞。我們傾向於不表達心裡的脆弱,而是身體的病痛,所以漸漸地,恐懼被我們悄悄地轉變,變成我們能接受的「擔心」和「焦慮」。這也是我所看到的,人世間最令人心疼的人生樣貌。
「每一天,都有好多的事情值得焦慮和擔心:工作環境不佳、職場上的人際衝突、自己的健康問題、親密伴侶關係的失去、別人看似沒有意義...
目錄
自序 永不停止的焦慮
引子 美麗故事的哀傷結局
PART 1 受傷的無面者|邊緣人格的樣貌
沒安全感的人生──「遲早你也會拋棄我。」
戲劇化的愛情──浪漫、激情、高標準
長不大的王子與公主──感性、善良,卻自我中心
愛你、恨你與非黑即白──期待被拯救,內心卻永伴惡魔
長不出的自我──混亂、極端,靠他人的愛定位自己
關不起來的敏感接受器──善於同理,卻過度解讀
逃不開的悲慘與衝突──永遠帶傷看世界的被害者
得不到你,就傷害你──控制、報復、自傷與傷人
PART 2 掙扎求生的苦痛|起因與社會脈絡
邊緣人格的成因與相處之道──沒界線,是問題的開始
邊緣型人格疾患的特徵與防衛機制──猜忌,讓他們成為安全關係的絕緣體
無所不在的恐懼──為了不被傷害,而控制、依存與勒索
破碎的自我認同──與焦慮感相依為命的一生
受限於病理觀的臨床診斷──為什麼邊緣型人格疾患難以確診,且容易被誤診?
主要照顧者是「邊緣因子」的散布原──家庭裡,被複製的人格與教養模式
走入「邊緣化社會」的危險文化──網路世界是焦慮、不安的培養皿
被埋沒的隱性邊緣人格──女人追愛是病態,男人求權是常態?
PART 3 安全感是最終解藥|給親友的協助原則
漸進式互動,給予有界線的溫暖──「無條件付出」,是讓彼此淪陷的開始
活得刺激,比平淡無趣有真實感──陪伴他面對孤單,追尋意義
不當「全能拯救者」──給建議,而非扮演問題解決者
三大「安全陪伴」原則──練習做個有品質的陪伴者
PART 4 如何協助與療癒?|給助人者的諮商指南
助人者的常見困境──好想幫他,卻力不從心……
助人者的六大基本功──處理好自己,才有處理他人的能力
專業訓練的限制──你面對的是人,而非一個問題或症狀
心理治療四階段──建立友善關係,重建安全感
諮商關係結束──結案是給他獨立成長的機會
曲終
自序 永不停止的焦慮
引子 美麗故事的哀傷結局
PART 1 受傷的無面者|邊緣人格的樣貌
沒安全感的人生──「遲早你也會拋棄我。」
戲劇化的愛情──浪漫、激情、高標準
長不大的王子與公主──感性、善良,卻自我中心
愛你、恨你與非黑即白──期待被拯救,內心卻永伴惡魔
長不出的自我──混亂、極端,靠他人的愛定位自己
關不起來的敏感接受器──善於同理,卻過度解讀
逃不開的悲慘與衝突──永遠帶傷看世界的被害者
得不到你,就傷害你──控制、報復、自傷與傷人
PART 2 掙扎求生的苦痛|起因與社會脈絡
邊緣人格的...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