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國家地理學會與史密森尼學會合作出版,以史密森尼航太博物館同名展廳Apollo to the Moon的展覽內容為本(該展廳連續展出了42年後,已於去年底為了擴建而關閉,預計2022年改成Destination Moon展廳重新出發),選取50件登月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包括先鋒號衛星,史上第一部在太空拍下照片的Ansco相機,歐米茄登月表,當然還有阿波羅11號登月艙,另外還有文件、臂章、殘骸、塗鴉以及幕後人物的小介紹,以此編織出整個登月時代的故事。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
蒂索‧繆爾-哈莫尼,美國史密森尼航太博物館策展人,傑出的太空史學者。她以阿波羅計畫的政治影響為題撰寫博士論文,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曾發表過十多篇文章與書評,並針對20世紀太空科學的文化史,在各國發表各種主題的專論。
序言作者
麥可‧柯林斯在1963-1970年擔任NASA太空人,曾兩度上太空,第一次是1966年駕駛雙子星10號,第二次是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擔任指揮艙駕駛員。1971-1978年間擔任史密森尼航太博物館館長。
譯者簡介:
姚若潔
台灣大學昆蟲學碩士,英國布來頓大學視覺傳達博士候選人。喜愛科學的理性想像也喜愛藝術的感性創造,目前以翻譯與寫作同時進行兩方面的探索。從事科普翻譯十餘年,視翻譯為促進不同世界溝通的有效方法。近期譯作包括國家地理《火星零距離》(合譯)、《圖解太空》、及《科學人》雜誌篇章。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些設計精巧、故事迷人的阿波羅計畫重要文物,使得這一系列傳奇登月任務充滿人性色彩,且重新令人感到震驚。」──《書單》雜誌(Booklist)
「史密森尼航太博物館的珍貴文物現身說法,道出NASA最輝煌時代的偉大冒險故事。」──GeekWire
「這本書是為每個人寫的──不管你是對阿波羅任務一無所悉,還是想要填補對登月史的知識空白,都能在書上找到讓你感興趣的事。」──Lit and Life
「這幾年我已經很少讀紙本書了──不過我很慶幸我這次破了例。這本書充分展現出一種獨特的復古科技宅風格,美妙極了,我很高興書架上擺了這本書,隨時能拿起來細讀,而且百讀不膩。」──Reading Reality
「整本書呈現得很棒,從照片到其中介紹的人物和文物,每一件都聚焦不同的任務或重要事件,讀起來非常享受。」──Books Are My Thing
「……一本可以瀏覽,也可以細細品味的書。」──From the TBR Pile
「我就住在當年建立阿波羅太空計畫的鎮上,我們大部分的學校不是用太空人就是用太空梭當名字。我先生是航太工程師,我媽媽在美國太空與火箭中心工作,我們每天都會開車經過神農五號火箭。因為太空計畫一直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以為這本書在談的事情我大概都知道,但是我錯得離譜!」──I Wish I Lived in a Library
名人推薦:「這些設計精巧、故事迷人的阿波羅計畫重要文物,使得這一系列傳奇登月任務充滿人性色彩,且重新令人感到震驚。」──《書單》雜誌(Booklist)
「史密森尼航太博物館的珍貴文物現身說法,道出NASA最輝煌時代的偉大冒險故事。」──GeekWire
「這本書是為每個人寫的──不管你是對阿波羅任務一無所悉,還是想要填補對登月史的知識空白,都能在書上找到讓你感興趣的事。」──Lit and Life
「這幾年我已經很少讀紙本書了──不過我很慶幸我這次破了例。這本書充分展現出一種獨特的復古科技宅風格,美妙極了,我很高興書架上擺...
章節試閱
1961年5月25日,在美國參眾兩院及電視直播觀眾面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提出了有史以來最大膽的太空計畫。在美國國會大廈的眾議院大廳中,甘迺迪說:「如果我們要贏得自由與獨裁之間正在進行的這場戰役,我們應該明白⋯⋯太空探險的高度成就⋯⋯對於全世界人心的影響力,而現在全世界的人正試圖決定哪一條路才是對的。」他繼續說:「現在正是我們邁開更大步、展開美國偉大新事業的時候,也是這個國家在太空成就上擔任領先角色的時候⋯⋯」
接著,這位新任總統呼籲美國展開一項縝密的月球探索計畫,計畫中人類將登上月球、平安返回地球,而且要在十年之內達成目標。甘迺迪相信,比起其他事業,這場前所未有的豐功偉業可以將全球權力的平衡轉向美國。
太空競賽的最初幾年非常激烈,蘇聯和美國都全力衝刺,希望勝過對方。創新發明、驚心動魄的發射和新的可能性,全都快速發生。甘迺迪的阿波羅計畫提出時,距離人類首次把衛星送上軌道只過了四年,那是個充滿戲劇性快速成長的時代。當時也是美國在太空表現上落後於蘇聯的時代,包括美國先鋒衛星(Vanguard satellite)眾目睽睽下的失敗,以及實現太空飛行的第一人是蘇聯宇航員尤里・加蓋林(Yuri Gagarin)。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具人造衛星史潑尼克1號(Sputnik 1),震驚世界。這項科技成就驚人,而且在更廣的意義上顯示了蘇聯的飛彈能力,也暗示了公共關係上的影響力。美國官方擔憂世界各地的政治領袖和民眾將認為蘇維埃共產主義比資本主義更吸引人,於是急著證明美國自己擁有發射衛星的技術與知識。美國加緊腳步,在1957年12月6日試圖發射第一具衛星「先鋒號」(Vanguard,左頁),結果卻是令人蒙羞的失敗。
在那之前七年,住在華盛頓特區市郊的詹姆斯・范艾倫(James Van Allen)在 家中舉辦了一次餐會,餐會中的科學家邊吃著巧克力蛋糕,邊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計畫。由於1957年時太陽最為活躍,他們認為那是針對地球和周遭環境進行大規模研究的最佳時機。他們的想法後來成為「國際地球物理年」(The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邀集的專業人才來自世界67個國家,也是史上最大的全球科學合作計畫。國際地球物理年的籌劃委員會呼籲發展人造衛星來研究地球的大地和大氣,更詳細了解地球的大小和形狀、在太空中的方位、重力場和大氣圈,以及如何隨時間變遷。美國和蘇聯都把這項呼籲視為以科學為基礎的和平條件下發射衛星的機會。
白宮在1955年7月29日宣布批准一枚科學衛星。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先鋒計畫贏得頭籌,為國際地球物理年發展美國衛星。接下來兩年,海軍研究實驗室發展維京探空火箭(Viking sounding rocket),這是三節式發射載具,也建構出一個國際追蹤系統以及實驗用的儀器套件。計畫中的衛星直徑約50公分,使用太陽能電池,配有感測器,可偵測宇宙射線、磁場和輻射。格倫・L・馬丁公司(Glenn L. Martin Company)是這個計畫的主要承包商,必須在有限的經費下運作,過程中還曾拿大量生產的捕鼠器的彈簧作為火箭的零件。對於1958年3月首次發射衛星的計畫,他們的進度在掌握之中。
蘇聯在1957年10月成功送上史潑尼克號,一個月後又送上另一枚較大的衛星,裡面還載了一條狗,美國高官感到威脅,覺得自己將在所謂的太空競賽落敗。由於史潑尼克帶來的壓力,海軍研究實驗室把試驗載具3號(Test Vehicle 3,TV-3)的發射時程提前到1957年12月,這就是後來為人所知的先鋒衛星。TV-3本來的目的是針對三節式火箭進行第一次完整測試,並載有一個15公分的圓球。而本來也計畫要在3月發射一枚比較複雜的衛星。
在TV-3發射的前四天,想要目睹發射的人開始聚集到卡納維拉角(Cape Canaveral)的荒涼海灘。當地本來就不多的旅社擠滿了記者、遊客和早期的太空迷。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地商店的望遠鏡全部賣光。先鋒計畫的工程師陷入窘境,雖然無法保證測試成功,卻已有一大群觀眾引頸等待。經過幾次延後,在1957年12月6日早上,先鋒號發射了。點火後兩秒,只上升了一公尺又多一點,就發生問題。
引擎失去推力,落回發射臺,燃油箱破裂,整具火箭被一團巨大的火球吞沒。先鋒號測試衛星的嗶聲訊號仍詭異地在錯愕的控制室裡迴響。第二天早上,爆炸的照片搭配了聳動的標題,氾濫在世界各地的報紙頭版,例如「掉落尼克!美國的史潑尼克在地上垂死哀嚎」。 很快的,這枚衛星就被人謔稱為「沒用尼克」和「破爛尼克」。
除了團隊蒙羞,先鋒衛星發射在眾目睽睽下的失敗,也動搖了美國地緣政治的優勢。許多評論者認為艾森豪政府不該把一場科學試驗變成公關活動,引來過多注意。當時還是參議員的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很快說出了當時的普遍情緒:「每當美國宣布某項偉大計畫,然後當著大家面前失敗時,我心裡某處就萎縮了一點。」
美國陸軍「軌道衛星計畫」(Project Orbiter)的探險者1號(Explorer 1)是美國成功送上太空的第一枚人造衛星,時間是在1958年1月。雖然軌道衛星和先鋒計畫的下一步也都失敗了,先鋒1號在同年3月倒是成功抵達太空。今天,先鋒TV-3的毀壞殘骸記錄著美國在太空競賽初期的落後位置,雖然是一場令人難堪的失敗,但成長中的太空計畫並沒有因此夭折。
1961年5月25日,在美國參眾兩院及電視直播觀眾面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提出了有史以來最大膽的太空計畫。在美國國會大廈的眾議院大廳中,甘迺迪說:「如果我們要贏得自由與獨裁之間正在進行的這場戰役,我們應該明白⋯⋯太空探險的高度成就⋯⋯對於全世界人心的影響力,而現在全世界的人正試圖決定哪一條路才是對的。」他繼續說:「現在正是我們邁開更大步、展開美國偉大新事業的時候,也是這個國家在太空成就上擔任領先角色的時候⋯⋯」
接著,這位新任總統呼籲美國展開一項縝密的月球探索計畫,計畫中人類將登上月球、平...
作者序
序言
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
太空人(1963-1970)、雙子星10號駕駛員、阿波羅11號指揮艙駕駛員
史密森尼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館長,1971-78
我還記得在1970年代擔任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的館長時,很喜歡在各個展覽室漫步,一邊偷聽來訪家庭的對話。我想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而幾乎總是會聽到令人愉快的談話:「爸爸,這是真的嗎?」「當然,薇吉尼亞,這個博物館裡所有的文物都是真的,所以這些東西才會這麼重要,這麼有趣。」飛行任務中,總有某些部分是無法在地面上重建的。例如,約翰・葛倫(John Glenn)在軌道上看到的地球非常迷人,這在地球上就體驗不到。不過,來到這裡的訪客可以得到第二好的體驗,那就是看到他實際使用的相機。這臺相機是真的,你簡直可以感覺到葛倫就在你旁邊,從這臺相機的觀景窗往外看。
後來,阿波羅任務拍回來的照片不僅美麗,也深具歷史重要性。簡單回顧 一下這些任務,或許有助於了解這些照片的意義。阿波羅任務一開始就是個災難,在地面測試時,指揮艙失火,造成高斯・格里森(Gus Grissom)、艾德・懷特(Ed White)和羅傑・查菲(Roger Chaffee)三人罹難。這次任務後來命名為阿波羅1號,隨後的阿波羅2號到6號都是無人的測試任務,為載人任務做必要的準備。
阿波羅7號任務:華利・舒拉(Wally Schirra)、瓦特・康寧漢(Walt Cunningham)和唐恩・艾塞爾(Donn Eisele)測試指揮和服務艙,在地球軌道上待了十天。
阿波羅8號任務:法蘭克・鮑曼(Frank Borman)、吉姆・洛弗爾(Jim Lovell)和比爾・安德斯(Bill Anders)是最早達到脫離速度的太空人,大膽地抵達月球軌道。
阿波羅9號任務:吉姆・麥克迪維特(Jim McDivitt)、大衛・史考特(Dave Scott)和洛斯蒂・史維考特(Rusty Schweickart)在地球軌道上進行登月艙測試。
阿波羅10號任務:湯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約翰・楊(John Young)和金恩・賽爾南(Gene Cernan)在月球軌道上完成第一次登月實際演練。
阿波羅11號任務: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任務終於完成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1年的指示,成功登月。
接下來的12到17號任務大幅提升了我們對月球的了解。在阿波羅1號之後,任務的接連成功是非常驚人的成就。因為我本身是有經驗的試飛員,我可以預期我們一旦開始飛行,還會遇到更多困難。我認為最重要的兩次飛行是離開地球的阿波羅8號,和抵達月球的阿波羅11號。從今天起再過一百年,當歷史學家思考地球和月球這兩個天體時,或許會爭論這兩次飛行中比較困難或比較重要是哪一次。
這個問題無法藉由檢視這兩次任務的照片來回答,雖然我相信這兩張照片都在全體人類心中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首先是安德斯用哈蘇相機(Hasselblad)拍攝的一張照片,小小的地球從月球的地平線上升起,這是人類第一次拍下這樣的照片。另一張是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拍攝在月球表面上的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而阿姆斯壯本人出現在艾德林頭盔面罩的反射中,成了照片上意外的亮點。
我也憑著一張我最喜歡的照片,和這兩位一同占有登月史的一席之地,這張照片是阿姆斯壯和艾德林駕駛老鷹號(Eagle)登月艙,正從月球表面朝著在繞月軌道上駕駛哥倫比亞號(Columbia)的我飛回來。老鷹號只剩一半(只有返航段;登陸段留在月球上),但看起來意氣風發。它的位置比我低一點,和位於月球地平線上方幾度的地球正好排成一直線。這張照片現在就掛在我的書桌上方,我把它叫做「三十億加二」(Three Billion Plus Two)。即使到了今天,我看到這張照片時心中仍會升起一股暖意。不過儘管如此,整體來說我還是更喜歡欣賞藝術品。雖然航太博物館充滿了無價的珍貴文物,但館內的藝廊仍是我最喜歡的區域,在那裡我可以慢下來,花點時間思考我看見的東西。
藝術帶領我們超越攝影,跨過鏡頭進入想像的領域。你可以說,離開地球表面讓我們的想像力又擴大了一點。有些曾經看過太空船發射,或長時間待在熱氣球或飛機上的藝術家,確實創作了驚人的作品。在太空藝術中,我最喜歡的是切斯利・朋斯泰爾(Chesley Bonestell)對人類從未到訪之地的想像;還有兩位太空人藝術家,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以及和我同期的太空人兼好友艾倫・賓(Alan Bean),都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畫作。
另外還有一位較不知名、但極具才華的藝術家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博物館聘請他擔任多年的藝術策展人。迪恩憑著個人聲譽,能夠請到很多朋友貢獻畫作,其中包括傑米・魏斯(Jamie Wyeth)和羅伯特・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阿波羅11號任務結束,即將最後一次離開哥倫比亞號時,我覺得要是就這樣走了,不留下一絲曾在船上待過八天的痕跡,似乎有點遺憾。縱然哥倫比亞號是無生命的物體,我還是希望它能以某種方式記得我。所以我下到導航臺,這裡感覺上就像哥倫比亞號的腦部,然後對它提出讚美:「107號太空船——別名阿波羅11號——別名哥倫比亞號。最好的太空船。願上帝保佑它。麥可・柯林斯,指揮艙駕駛員。」我在一塊面板上寫完這段話,才覺得走得比較安心。
照片、畫作,甚至塗鴉,都是因為它所代表的東西而具有生命。而立體的物品,也就是我們稱為「文物」的這些東西,才是讓博物館有別於其他機構的地方。文物是博物館的心臟與靈魂。
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想飛向太空,而就算你想,實際上也做不到──除了極少數的幸運兒之外。不過上不了太空的人,仍對太空顯得興趣盎然。我被問過好幾百次:「在太空中到底是什麼感覺?」通常我只要回答「很酷」或「太棒了」就足以應付,但後來我又會對自己沒能說出更好、更令人嚮往的答案感到失落。我要是站在哥倫比亞號旁邊,說不定就有辦法提出那樣的答覆。博物館的魔力就在於透過文物和輔助材料,帶領訪客進入故事之中,栩栩如生地呈現出在太空中真正的感覺。在眾多博物館之中,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有幸取得無與倫比的豐富館藏,從萊特飛行者號(Wright Flyer)到太空梭都有。除此之外,每位策展人更是發揮了傑出長才,把這些國寶規畫成令人著迷的展覽,這本精美的書就是明證。
序言
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
太空人(1963-1970)、雙子星10號駕駛員、阿波羅11號指揮艙駕駛員
史密森尼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館長,1971-78
我還記得在1970年代擔任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的館長時,很喜歡在各個展覽室漫步,一邊偷聽來訪家庭的對話。我想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而幾乎總是會聽到令人愉快的談話:「爸爸,這是真的嗎?」「當然,薇吉尼亞,這個博物館裡所有的文物都是真的,所以這些東西才會這麼重要,這麼有趣。」飛行任務中,總有某些部分是無法在地面上重建的。例如,約翰・葛倫(John Glenn)在軌道上看到的地球非...
目錄
前言 6
紀念牌:萊特兄弟的飛機和阿波羅11號 12
第一章 任務初期 20
第二章 新的挑戰 56
第三章 阿波羅計畫的火箭和太空船 82
第四章 升空! 104
第五章 飛行途中 132
第六章 月球漫步 160
第七章 月球科學 190
第八章 克服災難 224
第九章 返回地球 256
阿波羅任務年表 294
延伸閱讀 296
關於作者 298
謝誌 298
圖片出處 299
索引 300
前言 6
紀念牌:萊特兄弟的飛機和阿波羅11號 12
第一章 任務初期 20
第二章 新的挑戰 56
第三章 阿波羅計畫的火箭和太空船 82
第四章 升空! 104
第五章 飛行途中 132
第六章 月球漫步 160
第七章 月球科學 190
第八章 克服災難 224
第九章 返回地球 256
阿波羅任務年表 294
延伸閱讀 296
關於作者 298
謝誌 298
圖片出處 299
索引 300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石文化出版日期:2019-07-09ISBN/ISSN:978957872256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304頁開數:18*23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