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中度颱風莫拉克為何釀成巨災?全面解讀颱風之謎◎首部揭開颱風生命史與臺灣土地相互交揉的故事
◎拉高理解颱風的視角,從全球氣候問題、科學發展、歷史以及對社經、文化的衝擊,進行跨領域的整合
◎颱風讓臺灣科研站上國際舞臺,讓防災科技躍進,也形塑人類對自然災害態度翻轉的契機
◎在下一次災害來臨前,建立應有的防災知識,提升整體防災能力!
記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與防災故事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X春山合作出版臺灣的土地銘刻著颱風的記憶與試煉。颱風帶來了雨、災難,也影響了生態,島嶼上的人們至今還在為理解與應變颱風而努力。
當我們關心颱風假放不放、天氣預報準不準、泡麵要買多少……颱風其實早已在西北太平洋上經歷了一場場大氣與海洋碰撞、劇力萬鈞的盛大流體動力作用。數十萬朵雲簇中,只有幾十朵會長成結構完美的颱風。
本書以二○○九年八月八日造成重大災情的中度颱風莫拉克為核心,勾勒颱風的科學生命史與臺灣土地相互交揉的故事,颱風是大自然各種劇烈變化的集合產物,強大的風雨總是對一些地方帶來重複的災難,但巨災的出現,使理解颱風的尺度必須改變。
莫拉克在短短幾天就降下相當於臺灣一整年的降雨量,高雄小林村幾乎遭土石覆滅,臺灣受到影響的民眾超過九百萬,占總人口四○%。本書透過科研,解謎小林滅村之因,並以全球氣候變遷的尺度,剖析颱風的變化。
莫拉克是一扇科學之窗,打開颱風路徑與雨水、河流、地形、地質互相牽動糾纏的真相;莫拉克是一扇人性之窗,讓滿目瘡痍的受災村落在充滿撕裂與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找回復振的文化力量,例如小林的大滿舞團、南迴的小米復耕;莫拉克更是一扇未來之窗,自它所展開的防災科技,成為我們深入瞭解國土環境的起點,例如大規模崩塌潛勢研究、LiDAR空載光達技術、都會區降雨雷達觀測網、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等。
本書最珍貴的是呈現第一線真實案例,除了重回十年災難現場,更記錄了前驅科學家如何「在颱風的茫茫黑夜裡點亮了天空的星光」,透過投落送、追風計畫讓臺灣站上國際與世界共享成果;災防人員如何為了讓城市雨量容受再多一公分,得要再花十年努力,讓土地與人回返森林水文,成為海綿城市。
颱風肯定會再來。但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人類更該看清自然本質,一如小林村的「記得‧八八」碑文寫著:讓我們記得對自然必須懷以謙卑,要讓山有山林,讓水行水路。同時,自身更必須試著與水、與山、與風互為承載,才能互為依託。
作者簡介:
合作出版單位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災防科技中心,NCDR)
災防科技中心前身是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這個防災計畫也是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為科技部)推動的第一個國家型計畫,希冀經由跨領域的整合,推動防災科技研究,並落實於災害防救工作。幾經轉型後,現為科技部下的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延續成立之初的脈絡,持續做為防災科技研發的推動者,並以防災科技支援災害應變作業,將研究成果落實於災害防救的各個面向。近期更致力於以資訊整合的能力,發揮在災害預警技術、災害監測、緊急災害訊息傳遞、大數據分析能力上,深化災防科技研究應用,解決臺灣社會防災需求,發揮以科技守護全臺灣的使命。
作者群
▌雷翔宇
臺北人。臺大化學系學士,臺大語言所碩士。在多個領域激盪人文與科學的火花,透過書寫文字來促進彼此的對話,同時致力於推廣語言學教育,並以專利師身分服務於智慧財產業界。曾合著《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獲得金鼎獎。執筆之餘,喜歡踏足未知的境地,行旅於眷戀的土地,並透過合唱音樂,歌頌島嶼豐富的文化底蘊。
▌黃家俊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所畢業,遊走於地質與藝文之間的青年。《Geostory聽聽地球怎麼說》科普平臺創立團隊與作者群之一,曾任為臺灣而教(TFT)教師、服務於臺南偏鄉國小兩年,現為LIS情境科學教材—地球科學教材設計師,夢想未來能成立一個大人小孩都能自在探索自然科學的工作室。
▌林書帆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畢業,在這個特別的系所學到蝴蝶的遷徙是文學,週期表是文學,山脈隆起大陸漂移亦是文學,遂有了本書的文字。曾合著《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獲金鼎獎。
▌林吉洋
九二一成為我的大學始業式,莫拉克成為我踏入社會的成年禮,災難與重生成為我難忘的關注。災後繞了一大圈,始終心繫南方。不定期於媒體發表文章,觀察城鄉環境變遷,記錄那些即將被遺忘的村落。二○一二至二○一三年獲浩然基金會國際志願者計畫支持,於北京一所本土環保組織服務,二○一五年獲兩岸新聞報導獎公民新聞類獎。
▌莊瑞琳
曾就讀臺大外文系、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歷任新新聞出版部編輯、自由時報高雄組記者、誠品報告編輯、時報出版人文科學線主編、衛城出版總編輯。現為春山出版總編輯。
章節試閱
Chap02 海陸製造的自然蒸汽機
一九一四年七月,也是大正三年,花蓮豐田官營移民村經歷強颱侵襲,造成超過百戶民宅全倒,耕地一夜之間成為汪洋,一九一九年臺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特別記錄災情並制定防災方式,當時官方的布教所、派出所、火葬場等「所有建築物無一倖免,呈現一片蒼涼悽慘的景象」。那年夏天連續的颱風與豪雨,幾乎使移民對在臺灣永住感到灰心喪志。一百多年後來看大正三年暴風雨紀事,臺灣夏秋之際常有颱風造訪,甚至造成重大災情並不是稀奇的事。但如果我們因此希求不要有颱風,那恐怕悲慘的是整個地球。
全球的氣候模式都與各地的風有關,地球透過風重新分配熱量與水,大氣分配系統讓熱帶與極地區域之間能彼此傳遞能量,《大氣:萬物的起源》(An Ocean of Air)這本書就描述,假如熱帶陽光帶來的熱量完全保留原地,赤道溫度會比現在再高攝氏十四度,兩極地區則會更冷,再下降攝氏二十五度,影響整個中高緯度地區,整個地表將有大部分不適人居,地球將部分凍結,部分燒焦。水分也是,水分子進入大氣後,十天內便有可能降雨,一旦水分子是被鎖進海洋與冰蓋,可能千百年都不會變化。對所有生命都需要的水來說,大氣可說是得力助手。
「天空永遠不會靜止不動,也不會是均勻的。」空氣在移動中吸取海洋的水分,這些分子會不斷向另一處移動,重新凝聚成雨滴,釋放出能量,當能量足夠時,就進一步形成各種氣旋。其實大氣所含的水分只占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幾,但它們孕育出的風暴之謎,已足以困惑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科學家,包括一個在維吉尼亞州農莊中自學而成的科學天才佛雷爾(Wlliam Ferrel,一八一七~一八九一)。從一八五六年佛雷爾發表論文後,人類大致明白北半球氣旋為何都是逆時針轉動,南半球則是順時針方向轉動。不過從佛雷爾至今,我們仍持續活在理解颱風的科學史當中。
Chap04 回得去嗎?重建的故事與人
4-1 高雄甲仙.小林.大滿舞團:傳統儀式把族人重新串起來
二○○九年八月七日傍晚,徐大林準備出門換班,他的工地在那瑪夏民族附近,是越域引水工程。按照習慣,他出門前總是要先跟母親打聲招呼,但因大雨連下數日,八十多歲老母親午睡還未起身,徐大林只好悻然走出家門。
豪雨導致交通中斷,路不通,工地開始浸水,鄰近村落有幾位部落居民加入避難的行列,十幾位工程人員帶著食物飲水隨同往山上避難求生,其中包括擔架上八十幾歲的部落老人,一行人抬著擔架穿越泥濘的樹林,爬上鄰近的山頂避難。當時山坡往下望,洪水已經蓋過工程現場,沖走了一切。
在山上等待救援,與外界中斷聯繫,直到第三天八月十一日,才聯絡上直升機前來救援,徐大林搭乘的是第三架直升機。
頂過強大風阻登上直昇機,緩緩升空,很快就越過一大片土石崩塌地。直升機駕駛說這裡就是小林村。徐大林大喊,「不是、這裡不是小林村,小林是這樣一條路長長的穿過兩排房子……」
直升機的正駕駛與副駕駛對望,回頭說:「阿北,你不知道小林村山崩,已經被土石流掩埋了嗎?」
徐大林心都碎了。眼淚奪眶而出,用全身的力氣哀嚎出來……
事後徐大林回想:「當時心肝強欲碎去,攏總去了了,八十老母、弟弟全家人都沒了,一股衝動要往下跳。」
旁邊的人看徐大林做勢往外衝,連忙拉住徐大林,幸好他當時情緒崩潰腳軟無力,否則恐怕旁人也拉不住壯碩的大林叔叔。
徐大林最難過的是,八月七日那天晚上前往工地輪班,大雨中母親睡著,所以無法對她說聲「我出門了」,而這一夜,竟是能夠告別的最後一次機會。
災後的徐大林,有好長一段時間幾乎遺失記憶,如行屍走肉。他說沒有辦法,如果不遺忘這些悲傷的事:「心肝真痛,睏未落眠。」
5-2颱風,我來了——吳俊傑的追風之旅
二○○一年,中度颱風桃芝、納莉先後帶來嚴重災情,科技部前身國家科學委員會催生「颱風重點研究計畫」,吳俊傑便在二○○二年提出追風計畫的構想,正式名稱為「侵臺颱風之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實驗」(Dropwindsonde Observation for Typhoon Surveillance near the TAiwan Region, DOTSTAR),由吳俊傑擔任計畫主持人,二○○八年國科會計畫結束後由中央氣象局提供經費,二○一三年研究團隊將相關技術與理論轉移給中央氣象局,持續執行至今。
吳俊傑曾在一次講座上說明DOTSTAR的意涵,是「在颱風的茫茫黑夜裡點亮了天空的星光」。人類首次駕駛飛機穿越颶風是在一九四三年,當時「驚喜」颶風正在接近德州,一群駐守在德州接受訓練的英國飛行員,與他們的教練喬・達克沃斯(Joe Duckworth)上校打賭,他們受訓用的AT-6飛機是否足以穿越颶風?達克沃斯完成創舉後,美國自一九五六年起開始執行常態性的飛機觀測作業,但六○年代後人造衛星的應用逐漸上軌道,各國習於以德氏分析法估計颱風強度,加上經費考量等因素,美國自一九八七年終止西北太平洋颱風的飛機觀測,僅維持對美國本土影響較大的東太平洋及大西洋飛機觀測。人們對西北太平洋這個颱風最劇烈、頻繁的海域的掌握,也因此黯淡了下來。
對颱風缺乏完整直接觀測,也在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上引發爭議:颱風是否會因全球暖化而增強?
以飛機進行相對準確的原位觀測(相對於使用衛星、雷達的間接觀測),不只牽涉到全球暖化如何影響颱風這樣的重要議題,對時常受到颱風影響的臺灣來說,如何盡可能精確地掌握颱風動向更是當務之急。臺灣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常態性執行飛機觀測颱風任務的國家。二○○二年追風計畫啟動,為了在颱風季到來時順利執行任務,吳俊傑安排四位研究團隊成員前往美國國家大氣及海洋總署所屬颶風研究中心(HRD,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及環境預報中心(NCEP),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大西洋颶風偵察飛機觀測訓練任務。在經過一連串的準備工作後,於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六月十三日和六月二十四日完成了三次測試飛行,吸取美國在飛機觀測上的經驗,而追風計畫的主角──漢翔航空公司所屬以色列生產、美國改良的Astra雙引擎噴射機,則加裝了機載垂直大氣探空系統(AVAPS)設備,並通過民航局的適航驗證。
另一個挑戰是,要在臺灣附近觀測颱風,勢必會進入日本與菲律賓的領空,一般國際民航機固定航線可以事先於飛行十天前安排過境事宜,颱風觀測無固定航線,且十天前颱風或許都還未生成,如何預先申請航線。幸好吳俊傑與曾任職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日本氣象學家中澤哲夫是好友,「在他的協助下,我們向日本航空局提出一個折衷方案,在颱風季前兩個月提出申請,申請範圍包括整個可能經過的空域,要出任務前兩天再把詳細飛行路線送交他們的民航管轄單位。對日本來說這是完全為DOTSTAR量身打造的特別方案。」吳俊傑說。而與菲律賓方面的交涉,也幸運地順利完成。
萬事俱備,只欠颱風。二○○三年九月一日,Astra從臺中清泉崗機場起飛,成功完成杜鵑颱風(Dujuan)的觀測,吳俊傑以「飛繞杜鵑渦」做為這次飛航的新聞稿標題,自一九八七年中斷的美國西北太平洋颱風飛機觀測,終於由臺灣科學團隊重新啟動。截至二○一八年為止,追風計畫已進行六十六個颱風的觀測。
投落送取得的觀測資料,能夠協助改善颱風的路徑預報與周圍結構分析。二○一五年八月,中央氣象局便是藉由追風計畫的觀測資料,將強烈颱風蘇迪勒的暴風半徑由二五○公里修正至三○○公里。國外氣象單位進行颱風預測時也會參考追風計畫資料,例如二○○七年韓國氣象局將聖帕颱風暴風半徑由二五○公里修正為三五○公里,更戲劇性的例子是二○○四年的康森颱風,日本氣象廳事後進行研究,比對採用及未採用追風計畫十六筆投落送觀測資料的數值預報結果,發現七十二小時路徑預報誤差可達一五○○公里。
基金投資有賺有賠,標靶治療也並非百分之百有效,如果以追風計畫的個別任務來看,也許這次改進了預報的二○%,下次只有五%,甚至沒有成效。不過經由統計顯著性驗證,追風計畫確實發揮了它的功能。追風計畫共同主持人之一,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周昆炫分析二○○三至二○○九年的四十二個觀測個案,結果顯示這些投落送資料,平均可以改進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全球預報系統(GFS)七十二至一二○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達一九%。吳俊傑的碩士生廖苡珊針對二○○四至二○○六年的二十二個觀測個案進行投落送資料研究,發現同化全部的投落送資料平均能夠有效減少十二至七十二小時路徑預報誤差達七八.六公里,改善路徑預報達二六.五%。
Chap02 海陸製造的自然蒸汽機
一九一四年七月,也是大正三年,花蓮豐田官營移民村經歷強颱侵襲,造成超過百戶民宅全倒,耕地一夜之間成為汪洋,一九一九年臺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特別記錄災情並制定防災方式,當時官方的布教所、派出所、火葬場等「所有建築物無一倖免,呈現一片蒼涼悽慘的景象」。那年夏天連續的颱風與豪雨,幾乎使移民對在臺灣永住感到灰心喪志。一百多年後來看大正三年暴風雨紀事,臺灣夏秋之際常有颱風造訪,甚至造成重大災情並不是稀奇的事。但如果我們因此希求不要有颱風,那恐怕悲慘的是整個地球。
全...
目錄
序文 防災的演進陳宏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前言風暴前夕
CHAP01、颱風變臉!空中風雲史
1全球暖化與颱風轉型
2莫拉克是偶然還是必然?
CHAP02、海陸製造的自然蒸汽機
1形成颱風的機運
2颱風的結構、強度、移動
3在颱風消逝之前
4誰說颱風是颱風?談「颱風管理學」
5颱風與臺灣的十種糾纏方式
CHAP03、水與土地交纏捲起的巨變——災害為何接踵而來
1當莫拉克來到臺灣
2高雄山區:大規模崩塌與複合式災害的極致
3西南沿海地區:水患與暴潮雙面夾擊
4建物損害:知本溫泉區店家重創、高屏溪沿線橋梁全毀
5颱風引起的次要「風」災:焚風、鹽風
CHAP04、回得去嗎?重建的故事與人
1高雄甲仙.小林.大滿舞團:傳統儀式把族人重新串起來
2嘉義阿里山.鄒族來吉:縫合裂痕的母體召喚
3高雄六龜.檨仔腳寶來人文協會:從土火水中找回力量的溫泉鄉
4南迴四鄉.小米復耕:因莫拉克而重拾的傳統農耕智慧
5屏東林邊:適應變遷、惡地重生
CHAP05、先驅性的颱風研究與防災科研運用
1氣象預報的局限:怎樣才叫「準」
2颱風,我來了——吳俊傑的追風之旅
3臺灣無人機(aerosonde)探空任務的舵手——空中田野工作者林博雄
4揭開地形密碼:因莫拉克而啟動的LiDAR空載光達技術
5從災害觀測、預警到防災
CHAP06、機會或是命運:耐災生活的未來藍圖
1防災工程的保全與局限
2由海綿打造的吸水城市
3災防的實踐藍圖
共同推薦
吳俊傑/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李鎮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局長
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曹恕中/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
費立沅/中央地質調查所前環境與工程地質組組長
賴建信/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序文 防災的演進陳宏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前言風暴前夕
CHAP01、颱風變臉!空中風雲史
1全球暖化與颱風轉型
2莫拉克是偶然還是必然?
CHAP02、海陸製造的自然蒸汽機
1形成颱風的機運
2颱風的結構、強度、移動
3在颱風消逝之前
4誰說颱風是颱風?談「颱風管理學」
5颱風與臺灣的十種糾纏方式
CHAP03、水與土地交纏捲起的巨變——災害為何接踵而來
1當莫拉克來到臺灣
2高雄山區:大規模崩塌與複合式災害的極致
3西南沿海地區:水患與暴潮雙面夾擊
4建物損害:知本溫泉區店家重創、高屏...
商品資料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9-08-14ISBN/ISSN:978986973599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