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全面破解網路成癮的專書,適合家長、老師、助人工作者
★從3C對幼兒大腦認知功能的傷害到網路性成癮,含括各年齡層上癮症狀及改善建議
★動機式晤談、正念認知療法,協助專業人員積極對談、有效改善
★3R教養指南、六步驟正向溝通法,輕鬆讓孩子放下手機
★連醫生也曾網路成癮!作者成功擺脫網癮,現身說法
結合情境極短篇、學術研究與治療對策的
網路成癮專業指南2018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網路遊戲成癮列為正式精神疾病,稱為「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促使人們開始更加正視網路遊戲對生活的影響,但其實不單是網路遊戲,當臉書、IG、LINE、Youtube等各種APP充斥著我們每一天的社交、學習與工作,各種身心失序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究竟什麼程度算是網路成癮?又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本書作者張立人醫師,是國內研究網路成癮的第一把交椅。透過十二則心理情境故事,張醫師彷彿帶領大家上了一門網路心理學,含括3C產品對幼兒大腦的影響、臉書憂鬱、網路遊戲成癮,以及網路霸凌、網路性成癮、拒學繭居、自殺等重度問題,說明其心理成因、重要研究,輔以作者過來人真實經驗,提供父母師長與輔導專業人員具體可循的教養方針和治療對策。
此外,張醫師專精整合醫學,提出獨創的「三力自癒法」,結合營養學、功能醫學與正念力(Mindfulness),幫助人手一機的現代人回歸健康生活型態、有效預防數位身心症狀。
作者簡介:
張立人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暨中國文學系輔系畢業,歷任臺大醫院主治醫師暨主任、臺大醫學系講師,長期鑽研網路數位科技對身心健康的衝擊,善用多元治療模式改善網路遊戲成癮,為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首屆理事,所著《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榮獲衛生福利部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是台灣網路成癮防治的暢銷書籍。
張醫師專精整合醫學,獨步全球地提出「正念力 × 好眠力 × 好食力」的「三力自癒法」,結合功能醫學檢測、營養醫學策略與深度心理諮詢,改善網路數位時代常見的身心困擾,包括:腦疲勞、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肥胖、代謝症候群、過敏與皮膚症狀等。
作品包括:《APP 世代在想什麼?破解網路遊戲成癮、預防數位身心症狀》、《終結腦疲勞!台大醫師的高效三力自癒法》、《大腦營養學全書》、《在工作中自我療癒》、《生活,依然美好》、《上網不上癮》、《25 個心靈處方》、《如何用詩塗抹傷口?》(詩集)。有個人部落格及臉書粉絲專頁「張立人的祕密書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作仁|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
王智弘|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李明濱│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及臺大醫院精神部 主治醫師
柯志鴻|高雄醫學大學精神醫學部主任
柯慧貞|亞洲大學副校長兼心理系講座教授、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高淑芬|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陳淑惠|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專任教授
黃心怡|諮商心理師、親子作家
程威銓|心理學作家
臧汝芬|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醫師
蔡淇華|教師、作家
「本書兼具具體實例和新知引介,讀者若能充分加以應用,預期可有效協助解惑很多 3C 成癮相關的個人和家庭困擾。」──柯慧貞(亞洲大學副校長兼心理系講座教授、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張立人醫師的這本最新作品,也是市面上、乃至學術界非常少見的網路素養指南。張醫師毫不藏私地分享許多融合各家之長,與自身臨床實戰的心法。」──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臺大醫院精神部 主治醫師)
名人推薦:王作仁|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
王智弘|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李明濱│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及臺大醫院精神部 主治醫師
柯志鴻|高雄醫學大學精神醫學部主任
柯慧貞|亞洲大學副校長兼心理系講座教授、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高淑芬|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陳淑惠|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專任教授
黃心怡|諮商心理師、親子作家
程威銓|心理學作家
臧汝芬|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馬...
章節試閱
[前言]
網路數位時代的美麗與哀愁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近年全國最大規模調查,網路族每天平均使用電腦、手機、平板或電視上網 3.4 小時,二十至二十九歲網路族上網時間最長,平均每日上網 4.5 小時,十二至十九歲為 2.9 小時。占網路族上網時間最多的活動,第一名是瀏覽網路社群(如臉書、instagram)45%,第二名是使用通訊軟體(如LINE)39%,其次是:搜尋生活或休閒資訊(27%)、看影片(20%)、閱讀新聞(19%)、連線遊戲(18%)。
我們身處美麗的大時代,現代哥倫布們靠「滑手機」發現了一片又一片的網路新大陸,見證並參與人類知識史上的關鍵革命:從 1995 年全球資訊網 WWW 普及,1998 年 oogle 網路搜尋引擎成立,2007 年第一代智慧型手機 iPhone 出現,2009 年Facebook 快速成長,2011 年 LINE 通訊軟體問世,2016 年,擴增實境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 GO」(Pokémon GO)上架,一週內吸引六千五百萬名玩家,同年,大型線上遊戲「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玩家破億……你我的生活型態已徹底改變,不分國籍無限年齡皆享受著網路數位時代的生活風景,但內心深處也不禁感到淡淡的哀愁……。
訊息瘋狂連環炸,大人小孩都很忙
網路世界裡目不暇給的超連結,讓我們的注意力無限拓展。大型網站一邊收集你的個人資訊,一邊為你量身打造商業廣告,處處可見置入性行銷。結果,我們的注意力愈來愈渙散,分心、健忘、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變成家常便飯,原本只是看一則轉傳的新聞,五分鐘後卻已經在購物網站結帳,恐怕是你一開始沒料到的。能有幾分鐘的專注,那可真是奢侈!
你我變得好忙碌,不隨時查看手機點開接到的所有訊息,就沒辦法過日子了。從兒童、青少年到成年人,每天成百上千的簡訊、語音訊息、熱門文章、轉傳影片湧進我們所擁有的數位裝置,手機、平板和電腦。
回想二十年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連手機都沒有,只有室內電話,大哥大等級的老闆才有行動電話「大哥大」。現在,連小學生都有收不完的簡訊、看不完的臉書,連上課聽講也沒時間了,事業似乎做的比「大哥大」還廣泛,實際上卻是一事無成,「裝忙」,而不是「真忙」,不是忙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我出國期間,才一天沒上網,打開 LINE,簡訊顯示「999+」,如果我每天都一則則查看這些訊息,恐怕也無法從醫學院畢業、當好醫生,以及寫出你手上這本書了。
變得急性子、社交焦慮,更孤單了
收到簡訊之後,我們習慣一分鐘內就回覆、按個讚,或者立即轉傳出去,這個動作變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學校作業、公司業績、生涯規劃、感情經營都退居次位了。
同儕壓力讓我們極度焦慮。「不讀不回」、「已讀不回」,深怕傷了對方的心,沒有立即關注就是沒義氣。取而代之的,我們「秒讀秒回」,生活步調變得更緊湊,對方也「秒讀秒回」,循環不已,你我都變得性急,不管發出的是什麼都需要立即得到回應,秒回的壓力讓彼此都喘不過氣,我們都成了數位控制狂。結果就是,你我愈來愈在意他人的想法。
手機遊戲在商業文化下風行,讓追逐新奇的青少年趨之若鶩。許多青少年本來沒興趣玩遊戲,卻因為害怕同儕嘲笑「你太遜了!」、「你老扣扣喔!」,或是因為同儕競爭,希望獲取認同,開始把大量時間用來玩線上遊戲。
當父母介入、給予規範,孩子理直氣壯地回答:「其他同學玩的時間更久,他們父母都沒管。」或者犧牲睡眠追劇,大喇喇地辯稱:「同學都在看,我不看,就不知道要跟他們聊什麼。」
社群網站營造了友誼的「幻象」,瞬間讓我們覺得受歡迎、擁有許多朋友,一旦回到真實世界中,你感覺依舊孤單,沒有能深談、深交,甚至在危機時刻幫你解危的朋友。
花愈多時間在社群網站,我們失去愈多結交真實朋友的時間。朋友也愈來愈像手機裡的App,需要對方時打開,不需要時馬上切換到另一位。友誼愈來愈是個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臉書或社群軟體上的互動、友誼、愛情劇碼,各式各樣的愛恨情仇煽動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時時刻刻魂不守舍。頻繁使用社群媒體,滑臉書、PO文、自拍上傳 instagram 等等,已經對我們的身心產生難以言喻的衝擊。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 在《重新與人對話》(Reclaiming conversation: the power of talk ina digital age)中提到,一位大四女生帶男生回宿舍到床上親熱,當男生去洗手間時,她拿起交友App,查看附近有沒有其他男生願意與她約會。這印證了:當人的選擇(包括伴侶)太多,反而容易感到不悅或孤獨。
網路時代,要離開一段感情很簡單,當事者在社群軟體上傳個表情圖案,或者直接移除好友名單,就結束了。但如果你是這樣「被分手」的那個人,卻又會為這種方式感到憤怒不已,不希望遭遇這種爛分手方式。我們怎麼這麼矛盾呢?
許多戀人分秒頻繁地發送簡訊,取代面對面溝通,一段感情往往因此以分手告終。為什麼?因為雙方在網路上刻意呈現出的「理想自我」形象,都不是真正的自己,一旦真實相處之後,容易為彼此「真實自我」的糟糕形象感到失望。特別是面對衝突性的要求,沒有正面接球,而是躲回簡訊溝通,反而加深歧見。這類在虛擬中也許親密、現實中卻完全不親密的「親密關係」之所以會迅速結束,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在兩人關係中,手機成為最可怕的「小三」,搶奪雙方各自的關愛。甚至有人抱怨伴侶太愛滑手機,愈來愈不重視自己。當一方把手機砸爛之後,感情就加溫了!難怪英國知名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說:「對方在你身邊,而你根本不想查看智慧型手機,那就是真愛。」
當遊戲變成你的人生……
十多年前,擔任台大醫院總醫師的我,在門診中發現網路與遊戲成癮現象嚴重,開始投入相關治療與研究時,曾面臨多數醫師同行的質疑:
「上個網、玩個遊戲很正常,哪有可能上癮?」
「網路遊戲成癮?真是小題大作、無病呻吟!」
「不要看到什麼,都當成疾病!」
2002 年,南韓、中國等亞洲國家政府陸續關注網路成癮、網路遊戲成癮,並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治療與預防。以南韓為例,政府每年斥資四百萬美元推動「網路解毒研究」,成立超過一百四十個網癮預防中心、一百家網癮治療醫院,每年培訓網癮預防人員超過一千名。
南韓政府貫徹網癮介入模式,透過各地區網癮防治中心提供三級預防,包括:一級預防:學校網路使用教育與家庭教育;二級預防:為國小、國中、高中生實施網路成癮早期篩檢,針對有網癮者提供個別、團體與居家介入;三級預防:與合作醫院提供治療與復健。
到了 2016 年,南韓國務總理黃教安在主持國家政策調整會議時,還將電玩遊戲、網路、酒精、依賴性藥品、賭博歸類為五大上癮物進行列管。反觀國內,長年來處於醫界與學界內部的爭論、家長與師長看法的矛盾中,僅有少數專業人員正視網路來勢洶洶,積極投入相關研究。
2013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列為 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的研究診斷,位階尚非如憂鬱症之臨床診斷。
2018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將網路遊戲成癮直接列為正式精神疾病,稱為「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我國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隨即跟進,正式宣告與網路遊戲成癮抗戰的時代開始。
我們終於認可了網路遊戲成癮的存在,但這只是開端,你可曾想過:未來網路遊戲的成癮性會如何發展?
2016 年爆紅的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 GO」,發表三週全球下載次數就破億,許多玩家是兒童,在世界各地引起風潮。甚至聽聞國外有成年人辭掉工作,就為了抓寶。
根據研究,「精靈寶可夢 GO」遊戲的好處包括:增加運動、社會化、戶外活動,缺點則包括:誘拐、非法侵入、暴力、金錢付出,或因為沒有留意到現實地理環境跟手機中擴增實境的呈現有落差,而增加受傷的機會,危害人身安全,特別是兒童青少年。
「擴增實境」的下一步,就是「虛擬實境」。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虛擬實境」可行的醫療用途:曾用於焦慮症、恐懼症或妄想症狀的治療,模擬所恐懼的情境,譬如所害怕的高樓、蟑螂或陌生人等,應用放鬆技巧並反覆置身於該情境練習,終能培養合適行為、重建自信,和「現實暴露」的效果一樣好,且符合成本效益。然而在「虛擬實境」遊戲方面,可能不是太樂觀。
以往孩子躲在房間電腦前打線上槍戰遊戲,連玩三個小時,覺得膀胱漲得難受,至少會起身上個廁所,經過廚房,還會進去喝個水,甚至吃點東西。
未來的「虛擬實境」叢林槍戰遊戲,孩子玩到一半,覺得膀胱漲得難受,說不定就近在遊戲裡最近的一棵棕櫚樹下小解,媽媽剛好進門來,看到的可能是孩子正在書桌前尿尿!
可以預期地,從「線上遊戲」、「擴增實境」,到「虛擬實境」的網路科技進化,不可避免地讓「虛擬」與「實境」間的分際更模糊,包含網路遊戲成癮在內的病態行為與精神疾病,罹患人數將「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根據 2019 年科技部幼兒發展資料庫研究,台灣三歲幼兒每日使用 3C 時間達到 2.3 小時,遠超過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1小時的上限(參考附錄二),令人擔憂。若孩子過度使用 3C,身為父母的你卻不介入的話,小心,你可能已經觸法!為什麼?
2015 年,「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正第 43 條,明列:
兒童及少年不得為下列行為:……五、超過合理時間持續使用電子類產品,致有害身心健康。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應禁止兒童及少年為前項各款行為。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及國健署建議為:兩歲以下禁用 3C 產品。兩歲以上的「合理時間」為一次 30 分鐘,兒少每 30 分鐘就得離開3C 產品。
此外,針對使用 3C、暴力電玩、接觸色情網站,「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91 條針對父母訂定了以下罰則:
供應有關暴力、血腥、色情或猥褻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電子訊號、遊戲軟體或其他物品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從兒童青少年心理、大腦發展,以及權益保障的角度,3C 看似輕鬆愉快,其實是相當嚴肅的議題!
蘋果公司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曾說:「我不相信需要過度使用科技,我不認為一直使用科技就能成功,我一點都不相信這件事。」
他接任蘋果執行長以來,一直相當關心孩子在課堂外的發展,認為不應該讓科技成為課程唯一的本質,必須小心不要被科技所綁架。
他說:「我沒有孩子,但我有一個姪子,我對他有一些標準界線,有些東西是我不允許的,我不想讓他使用社群媒體。」
數位時代身心健康的反思
我對數位時代身心問題的觀察與解方,呈現在我一系列作品中。
《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針對新興的網路成癮現象,探討其定義、成因以及治療之道,加上許多真實案例,針對一般人常見的疑惑,完整的加以解說。
臨床上,我觀察到兒童青少年問題性網路使用(指沉迷網路並產生問題,嚴重度也許尚未達到網路成癮),常來自於親子負向思考模式、失能的壓力因應、缺乏對生命歷程的反思,遂出版《生活,依然美好:24 個正向思考的秘訣》,以我的親身經歷,描述醫療現場或戲謔或悲愁的生命故事。
考量到父母情緒失控、親子衝突在網癮形成中的關鍵角色,我強調父母親須先紓解職場壓力,出版《在工作中自我療癒》,從職場心理學、情緒管理與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看清職場壓力背後的真相,剖析其原因,並且提供職場減壓策略和自我療癒的練習。
我也發揮營養醫學的專長,出版《大腦營養學全書》,以實證角度建立出「大腦營養學」的知識架構,提供讀者關於生活方式、飲食、營養、藥草、正念的自然處方,帶來好心情與好腦力,改善大腦症狀,同時提升了身體的免疫力和自癒力。
而在《終結腦疲勞!台大醫師的高效三力自癒法》,我系統化地提出「三力自癒法」,為改善網路數位時代的腦疲勞、預防身心疾病的發生,做出總體建議。
如今,我將在這本書中舉出重要醫學研究,介紹過度使用網路數位裝置為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大腦帶來的隱憂,如:沉迷網路、發展遲緩、分心、過動、衝動、無法等待、情緒不穩、憂鬱、社交退縮、自閉行為、易怒、言語與肢體暴力、霸凌,可能被診斷為網路遊戲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雙相情緒障礙症(躁鬱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人格障礙症、對立反抗症、行為規範障礙症、學習障礙症或更多其他精神疾病,並分析網路世界令人眼花撩亂的心理變化,當孩子沒有手機就失魂落魄時,家長該如何面對?當學生沉迷網路遊戲荒廢學業,老師、專業人員該如何從旁協助?當成年人因過度使用手機,帶來心理與健康危害時,該如何自助?
網路普及每個家庭、改變我們的生活,至今不過二十年,我們熟悉的世界再也不同以往。如何善用這個新興科技,讓生活擁有網路的助力,而不是阻力,是從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到每個人都該正視的嚴肅問題。
期望你我在網路新大陸上,能多些美麗,少些哀愁!
[前言]
網路數位時代的美麗與哀愁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近年全國最大規模調查,網路族每天平均使用電腦、手機、平板或電視上網 3.4 小時,二十至二十九歲網路族上網時間最長,平均每日上網 4.5 小時,十二至十九歲為 2.9 小時。占網路族上網時間最多的活動,第一名是瀏覽網路社群(如臉書、instagram)45%,第二名是使用通訊軟體(如LINE)39%,其次是:搜尋生活或休閒資訊(27%)、看影片(20%)、閱讀新聞(19%)、連線遊戲(18%)。
我們身處美麗的大時代,現代哥倫布們靠「滑手機」發現了一片又一片的網路新大陸,見證並參與人類知識...
推薦序
【推薦序一】
E世代競爭力:手機健康用自控力
柯慧貞
亞洲大學副校長兼心理系講座教授、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台灣心理學會前理事長、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我在 2014 年和一群有使命感的好友共同創立了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張立人醫師是學會第一屆理事,我們一群臨床心理、精神醫學、資訊教育等相關的專家學者看見e世代網絡沉迷的新興心理問題及其危害,也感受到許多家長與兒少青少年的苦惱與需求,我們一起倡導「上網不上癮」。
立人醫師於 2013 年就寫了《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心靈工坊出版)一書,這本書以非常流利易懂的文筆,結合實例,介紹什麼是網路成癮、其危害成因及治療建議。這本書已是很多學生、老師及家長認識網癮的入門書籍。
這幾年,隨著手機和 APP 使用的普遍化和低齡化、遊戲廣告的氾濫,3C 成癮問題更成為很多兒少青少年的重要行為議題;如何預防也成為學校與家庭的挑戰。根據亞大團隊 107 年 12 月針對 515 份國中生與 1012 份高中生家長的管教困擾與需求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困擾國中生家長的 3C 管教問題乃擔心孩子上網受騙、被霸凌(41.7%)、視力和身體變差(39.2%)、玩 3C 功課退步(32.8%)、擔心孩子看色情、暴力影片遊戲(32.2%)、孩子沉迷3C難以管教(24.3%)等;而困擾高中生家長的 3C 管教問題,也是擔心孩子上網受騙、被霸凌(40.7%)、視力和身體變差(37.2%)、玩3C功課退步(21.2%)、擔心孩子看色情、暴力影片遊戲(18%)、孩子沉迷 3C難以管教(16.9%)等。由此可見,約有二至四成青少年的家長正為孩子 3C 不當使用及其危害所困擾,但不知如何管教。針對此,很高興立人醫師的新書《APP世代在想什麼》,可為家長們分憂解惑了。
立人醫師再度彙集臨床案例和最新文獻,以流利生動文筆撰寫新書《App世代在想什麼》,全書分為四大篇,前兩篇聚焦於兒童、青少年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及常見網路不當使用議題的解析;第三篇則介紹能提高沉迷當事者健康上網動機的溝通和晤談技巧,最後則介紹具體的戒癮方法,包括戒癮宿營、透過親友幫助多與真實世界接觸等,以及極具特色的三力自癒法(正念力 × 好眠力 × 好食力),乃從行為、身體、睡眠、飲食等多方面切入的整合性醫學策略。這本書兼具具體實例和新知引介,讀者若能充分加以應用,預期可有效協助解惑很多 3C 成癮相關的個人和家庭困擾;很樂見此書的出版,相信有益於促進社會大眾 e 世代重要競爭力──手機健康用的自控力。
【推薦序二】
網路世界的最新導覽與素養指南
林煜軒
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精神部 主治醫師
「每天打線上遊戲幾個小時,就算是網路成癮了?」深耕網路成癮的臨床與研究多年,不論是在我的診間裡,還是研究發表的採訪時,我都覺得這是個最簡單,也最困難回答的問題。我總是反問:「每天要讀書幾個小時,才能考全班前三名?」關心網路成癮的朋友們,大概可以秒懂我要表達的意思了:關心孩子有沒有網路成癮,就和關心他們讀書的狀況一樣,重點是瞭解網路、書本裡的世界有多吸引他;而不是著急地計算他坐在電腦、書桌前幾個小時了。但不是在網路世界裡土生土長的我們,該怎麼認識網路世界呢?
《App世代在想什麼》就是一本完整的網路世界導覽,每個篇章的開始,都是則有趣的故事:從小被平板電腦(iPad)養大的「艾培」、整天時時刻刻不斷向朋友同事傳 LINE 的「賴主任」……這本書不只告訴您「網路遊戲障礙症在兒童青少年的盛行率」,還讓您如臨現場般地看到了從拒學到賭氣休學的線上遊戲玩家,還有他不知所措崩潰的媽媽,以及氣急敗壞打算斷絕關係的爸爸。相信您可以從張醫師幽默感性的筆觸中,欣賞到網路世界裡最新、最完整的風土民情;也無痛地上完一門「網路心理學」的課程。
您有沒有想過:Facebook 只能「按讚」不能「按爛」,和YouTube 能「按讚」也能「按爛」的設計,對這兩個社群平台的生態,有什麼深遠的影響?這本書集結了張立人醫師最細膩的各種觀察。早在智慧型手機風靡台灣的七、八年前,我和張醫師一起編寫了「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我就由衷地折服張醫師觀察到手機改變我們生活樣貌的各種現象。張醫師對網路與手機世界冷靜的視角與細膩的觀察,讓我成為他第一位受益的同事─我們編寫的「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自 2014 年發表在國際期刊至今,已經有德、法、西班牙、伊朗等全世界將近二十個國家要求我們授權翻譯,也有將近兩百篇論文引述這份手機改變生活的觀察報告。相信這本是渴望了解網路世界的您,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張立人醫師的這本最新作品,也是市面上、乃至學術界非常少見的網路素養指南。張醫師毫不藏私地分享許多融合各家之長,與自身臨床實戰的心法,例如建議每個家庭都可以向遊戲公司學習,讓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有榮耀」、「有目標」、「有互動」、「有驚喜」就是非常實用的方法。張醫師先前在心靈工坊出版的大作《上網不上癮》已經被許多政府部門做為制定政策的專案名稱;相信這本續作,能夠更深入地讓每個家庭瞭解「App 世代在想什麼」,而且健康快樂地「上網不上癮」。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是讓我們對照網路生活與「傳統現實生活」的治療體驗。這本書引述一則讓我印象很深刻的研究提到:瀏覽網頁時,大部分人的視線是類似英文字母 F 的方式往下跳讀。而在寫這篇推薦序時,我特別請心靈工坊寄給我紙本的書稿,因為我相信翻閱書本,用筆劃線註記,這些高度手、眼、腦的協調,可以讓我對內容的體驗更加深刻。當我想到本書提到的「瀏覽網頁的 F 型視覺動線」時,我還記得那是前幾天,我讀到紙本大約前三分之一處,我在右邊中間的位置用螢光筆劃線,還有用藍筆潦草寫下了速記,因此我很快地就找到了這段描述。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我的這項知識記憶結合了翻書的觸覺感官、同時我大腦內的視覺空間、色彩圖像、記憶、聯想等多個腦區的神經連結,也依序啟動。瀏覽網頁和閱讀電子書,可能就沒辦法喚醒、活化那麼多大腦的區域。因此,恭喜您翻開了這本書,也祝福您細細品味、體驗、享受這本書。
【推薦序一】
E世代競爭力:手機健康用自控力
柯慧貞
亞洲大學副校長兼心理系講座教授、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台灣心理學會前理事長、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我在 2014 年和一群有使命感的好友共同創立了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張立人醫師是學會第一屆理事,我們一群臨床心理、精神醫學、資訊教育等相關的專家學者看見e世代網絡沉迷的新興心理問題及其危害,也感受到許多家長與兒少青少年的苦惱與需求,我們一起倡導「上網不上癮」。
立人醫師於 2013 年就寫了《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心靈工坊出版)一書...
目錄
[推薦序一]E世代競爭力:手機健康用自控力/柯慧貞
[推薦序二]網路世界的最新導覽與素養指南/林煜軒
[前言]網路時代的美麗與哀愁
第1篇 數位時代的大腦危機
【第一章】3C與兒童心理發展:數位時代的家庭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i 童年
張醫師的診療室
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行為問題/病態性遊戲使用/史丹佛棉花糖試驗/
現代親子教養四大危機/親子教養「3R」策略/科技公司執行長的教養秘訣
【第二章】3C與大腦認知功能:數位時代的學校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中國字
張醫師的診療室
數位痴呆症/i亞斯伯格症/數位分心的危害/多工處理的危害/思考力竟然退步/
數位學習的限制/瀏覽,不再精讀/大腦結構改變與症狀/學習動機低落/
「笨」方法,造就「聰明」大腦/還給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
第2篇 網路症狀面面觀
【第三章】臉書憂鬱:減少網路社群依賴,重新對話
網路心理極短篇:自拍
張醫師的診療室
臉書、自拍與身體形象/臉書嫉妒/臉書憂鬱/臉書完美主義與自殺/
害怕錯過的恐懼(FOMO)/臉書成癮及問題性社群媒體使用/過度連結/臉書實驗
【第四章】網路人格:從過度自戀、網路霸凌,到真實暴力
網路心理極短篇:我的「哀鳳」
張醫師的診療室
自戀者的網路行為/臉書的自戀魔鏡/自戀者、暗黑四人格與網路霸凌/
黑特版與去個人化效應/網路霸凌也是人性照妖鏡/愜意的麻痺/
暴力電玩、媒體暴力與真實暴力
【第五章】網路霸凌:如何幫助網路霸凌受害者
網路心理極短篇:閨蜜
張醫師的診療室
網路霸凌受害的盛行率/遭受網路霸凌的身心症狀/網路霸凌與自殺/
網路霸凌比傳統霸凌更嚴重/因應網路霸凌的4S策略/轉導受害者的方法/
法律責任/建立反網路霸凌文化的家庭、學校與社會
【第六章】網路的性:面對性成癮、性騷擾與性霸凌
網路心理極短篇:台北101
張醫師的診療室
真實的性:五十道陰影/網路性魔法:3A 引擎/四種網路性成癮者/
兒童青少年的網路性成癮/網路性成癮的治療/偷窺、偷拍與散佈/
網路性騷擾/網路性霸凌/協助網路性騷擾及性霸凌受害者
第3篇 健康上網不上癮
【第七章】遊戲成癮:熟練應用六步驟正向溝通法
網路心理極短篇:咕咕鐘
張醫師的診療室
網路遊戲成癮/解析負向親子互動/六步驟正向溝通法/認識動機式晤談
【第八章】手機成癮:善用「動機式晤談」,強化改變動機
網路心理極短篇:我不幹了
張醫師的診療室
智慧型手機成癮的特徵/哪些人容易智慧型手機成癮/戒除手機成癮非易事/
「巴甫洛克」電擊手環的啟示/動機式晤談六階段四原則/療效的終極原因
第4篇 邁向整合的治療策略
【第九章】家庭治療:改善網癮、自殺與繭居
網路心理極短篇:開學
張醫師的診療室
網路成癮與自殺行為/網癮的家庭治療/拒學族的心理癥結/繭居族的現象成因/
協助繭居族的心理準備與具體做法
【第十章】整合醫學策略:從身體、睡眠、飲食切入
網路心理極短篇:抽血
張醫師的診療室
要學會「肯定式責備」/整合醫學的實踐:從過敏、皮膚、視力、睡眠、飲食切入治療
【第十一章】多元治療:從生活型態到生命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乾杯咖啡
張醫師的診療室
我的高中時代:社團生活/大學生活(上):經歷網癮/
大學生活(下):走出網癮/我的工作歲月:終結網癮/
生活型態可以帶來網癮,也可以帶走它
【第十二章】三力自癒法:正念力 × 好眠力 × 好食力,預防數位時代病
網路心理極短篇:正念食堂
張醫師的診療室
無手機恐懼症/數位科技如何綁架你/數位科技的分心危機/
數位時代的腦疲勞/三力自癒法:正念力、好眠力、好食力
[前言]網路時代的你與我
[附錄1] 中文版網路遊戲成癮量表
[附錄2] 兒童青少年3C產品使用建議
[附錄3] 網路成癮與霸凌求助資源
[附錄4] 參考書目
[推薦序一]E世代競爭力:手機健康用自控力/柯慧貞
[推薦序二]網路世界的最新導覽與素養指南/林煜軒
[前言]網路時代的美麗與哀愁
第1篇 數位時代的大腦危機
【第一章】3C與兒童心理發展:數位時代的家庭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i 童年
張醫師的診療室
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行為問題/病態性遊戲使用/史丹佛棉花糖試驗/
現代親子教養四大危機/親子教養「3R」策略/科技公司執行長的教養秘訣
【第二章】3C與大腦認知功能:數位時代的學校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中國字
張醫師的診療室
數位痴呆症/i亞斯伯格症/數位分心的危...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8頁開數:14.8*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