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無法將自己黏回原狀,我們仍能找到一個不易碎的方法。
不論你認為自己的大腦有多混亂,你並不孤單。◆偶爾不加油也沒關係◆
在某些日子裡,我們必須停下手上正在做的事情,一動也不動地躺在地板上。不是因為累了,而是似乎沒有任何方法繼續下去了,消極否定的念頭像洗衣機裡的衣服一樣在腦袋裡翻滾,一切都被黑霧覆蓋:為什麼我這麼失敗?
它是一種持續的存在,一朵不會讓你獨處的烏雲,或是在你耳朵旁的低語,就是不肯離去。
這是心理疾病在說謊。它會告訴你,什麼都不對,你沒有未來。它會告訴你,應該感到羞恥,你很惹人厭。然而,打擊自己是容易的,指責自己是容易的,對自己寬容則困難多了。
放鬆下來,偶爾不加油也沒關係。分享自己的問題,尋求恰當的協助,試著不讓它們在體內潰爛。抓緊一些能讓自己開心的小事情,讓災難感覺起來比較沒那麼災難。採取一些小步驟,提供自己一條繩索,將心靈從黑洞裡拉出來。
痊癒不是一張改變前和改變後的照片,不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直線旅程,也會有倒退的時候,可能也會在一些日子裡全部重來,但是沒有關係,無論情況有多糟,總會有一條逃脫路徑,而且每當我們爬出來一次,就更能應對下一次的墜落。
◆將心靈從黑洞裡拉出來◆
二十七歲那年,作者經歷了人生中最糟的日子:結束一段三年的感情、差點被解雇(兩次)、失去朋友並做了一些壞決定、喝得太多並被送進急診室超過十二次。她看了三個不同的心理治療師,被診斷出三種不同的心理疾病(憂鬱症、焦慮症、邊緣性人格)。因為自己造成的傷口,去了兩個燒燙傷中心,並被救護車送到心理健康危機機構。
但她沒有讓那一年毀了自己。她拿起紙筆開始寫清單。感到焦慮、孤單或是世界不停旋轉時,這些清單能提醒她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或是,立刻打電話給朋友。
▎當世界是一坨屎的時候,做些讓你覺得活著的事:
早晨起床去散步。
倒立。
搭電車到一個新的城市。
參加一場音樂會。
參加一場遊行或抗議活動。
搭雲霄飛車。
朝空中快速揮拳,握緊拳頭,不斷地猛烈揮拳。
在雨中慢慢地騎腳踏車。
午夜時在空蕩的街道上快速地騎腳踏車。
在地板上躺平,在黑暗中聽搖滾樂。
讀一首直擊內心深處的好詩。
買本書(買我的書,再一本!)。
迷失在小事物的美麗當中,例如:某個人額頭上的一道皺紋,一個酒窩,一張明信片,一片橘子皮,一罐削鉛筆屑。
如果你哭了,不需要道歉。你可以哭泣和情緒化,這沒有什麼不對。
擁抱一隻狗,任何一隻狗,每一隻狗。
▎如果你的親友正在陷落,能力範圍內的暖心陪伴:
傾聽。即使你沒有辦法讓他們高興起來,也並不是失敗。
你可能看見他們在微笑,並不代表他們突然間變好。人類是優秀的表演者,他們會選擇展現想給外在世界看的那一面。
如果有事情讓你感到不舒服,或是令你擔憂,要告訴第三人,不要抓狂或是失蹤。
要記得,他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即使看起來好像只出了最低限度的力氣。他們是真的、真的在嘗試。
讓他們知道你是關心,而不是憐憫。
別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問題不正當的,例如「很多人過得比你還要糟」或是「非洲的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一則主動發出的簡單訊息,就可以讓人非常開心。
如果他們的生命有危險,尋求專業的介入。你不是受過訓練的心理治療師,這不是你的責任。
要確認當你需要的時候,你也有其他可以談話抒發的對象。
推薦人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林耿立│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唐子俊│心理治療督導、精神科醫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許欣偉│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輔大臨床心理系兼任講師
陳嬿伊|微煦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得獎與推薦記錄
★這本書的每一頁都能讓我覺得比較不孤單,既令人捧腹,也感到安慰、溫暖。──Megan Jayne Crabbe│暢銷作家
★很敬佩作者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和掙扎寫出來。──留佩萱│美國諮商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當我開始閱讀之後就停不下來了。我也陪伴過許多憂鬱症患者,認識過幾個邊緣性人格的朋友,裡面描寫的狀況真的非常寫實,反覆、好好壞壞、生理和心理的症狀會交替出現,各種共病也會一起來。作者的文筆非常寫實,所以閱讀起來有一點像是小說情節,可是又能夠帶到很多相關的知識,而且讀到後面有一種像是冒險懸疑小說、一步一步解開作者最深的傷口的感覺。──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非常樂見更多案主自身走過低潮的經驗能被轉化為文字。也許能在未來某一日,陪伴某個讀者撐過他辛苦的時日。──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坦誠而重要的書,呈現了心理疾病的真實面,當你感到非常迷失的時候,手上就會有一張地圖,能告訴你目前身在何處,以及明天最可能抵達的地方。作者希望幫助其他人走過正在經歷的心靈混亂,並安然走到另一邊。
作者簡介:
瑪姬‧凡艾可(Maggy Van Eijk)
來自荷蘭,二十二歲時搬到倫敦,就讀英國皇家英國皇家中央演講戲劇學院(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取得舞臺和廣播媒體寫作碩士學位。歷經了三年自由撰稿的工作之後,於網路新聞媒體公司BuzzFeed擔任英國的社群媒體編輯。她開始寫下自己與焦慮、憂鬱和自我傷害的相處過程,並在英國的Buzzfeed發起「心理健康週」活動。現於BBC擔任社群媒體經理及數位顧問,負責推出名為「1in4」的心理健康運動。此外,她也為BBC3製作影片,邀請明星談論、分享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
譯者簡介: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
譯有《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自由的選擇》、《拯救水資源危機》、《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規模的規律和祕密》、《三零世界》、《解讀民粹主義》。
合譯有《過度飲食心理學》、《後真相時代》、《獲利團隊》、《廚房裡的偽科學》、《美國金權》等書。
吳盈慧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系畢業,現就讀臺師大翻譯所。曾於科技業任職行銷工作十多年,熱愛語言與翻譯。
作者序
【前言】
「這樣好嗎?」
「這樣可以嗎?」
「我們真的要這麼做嗎?」
這是我最常對自己說的話,有時甚至會大喊出來,徒勞地期待有誰能回答。對醫生描述我的焦慮時,我這麼說;吞下第一顆解憂喜(Citalopram)時,我這麼說;自己去急診時,我這麼說;考慮寫這本書時,我也這麼說。
寫下一件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真的好嗎?這就像是描寫自己仍在戰場上的一場戰爭,或是報導四周房舍正被震波摧毁的一起地震。
我內心深處知道:寫這本書是對的,因為它能幫助我繼續走下去。我的心理狀況有時就像一盒花街巧克力(Quality Street),各式口味一起出現。每次只有一種狀況,相對可以控制,但是當它們全部一起爆發時,感覺就像是腦袋著了火,只是旁人看不見火焰。除了手臂上像鐵軌一樣的疤痕之外,一切看起來都很平靜,萬事如常。
我希望藉著寫出自己的故事,藉著將腦袋翻轉出來、呈現原本看不見的東西,能幫助有類似處境、覺得自己困在戰壕無路可出的人。目前為止,我學到的是,無論情況有多糟,總會有一條逃脫路徑,而且每當你爬出來一次,就更能應對下一次的墜落。本書旨在提醒人們這一點,包括我自己。
基本上,心理疾病在騙你。它會告訴你,什麼都不對,你沒有未來。它會告訴你,你應該感到羞恥、你很惹人厭、你不配得到任何協助。這個被憂鬱和焦慮支配的世界極為寂寞,我想藉著這本書傳達支持:「嘿,你並不孤單,我就在你身邊。」
話雖如此,每個人的心靈都是獨特的,儘管我們的背景和診斷聽起來很相似,但我的故事並不能涵蓋你的全部經歷。事實上,診斷可能是一件怪異的事。十七歲的時候,我被告知患有單極型憂鬱症(unipolar depression),二十歲出頭時,又有醫生告訴我還罹患躁鬱症(bipolar),還有一個則是回復到原本的診斷,最後,二十七歲的時候,我被告知患有邊緣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每一次收到新的診斷時,我就會假想自己步出全科醫生 辦公室以後,我的整個人生將會改變,但是從來沒有發生過。反之,我的心理狀態仍然很難熬,我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往前走。
本書不是特別針對我的邊緣性人格,但會觸及這個狀況的症狀。我也會談到在我體內遊走的憂鬱、焦慮、自我傷害和自尊:從腦袋、皮膚、心臟,以至於我身旁的世界。我會談論我們都會碰到的緊張、生氣、悲傷,或者三者兼而有之的時刻。當你摔進陰溝裡的時候,當你感到非常迷失的時候,你手上就會有一張地圖,能告訴你目前身在何處,以及明天最可能抵達的地方。
憂鬱絕對不等同於悲傷,但我是如此的悲傷,所以我也在這本書裡放了每日小提醒,把自己從腦袋裡的陰溝拉出來。我的牆壁、電話、筆記本、鏡子和手背上,都貼滿了筆記和趣事,我必須把它們集中寫在紙上,希望你們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是有用的。其中有一些提醒列成了清單,我喜愛清單,因為它們可以為我腦袋裡面快速運轉的大片混亂,強制加上有組織的感覺。我寫下每日待辦事項,列出工作清單,也寫下回家後的清單,我製作大張的圖表清單,每周目標、每月目標、年度目標。我也有犒賞自己的清單:刺青、書籍、電影、音樂播放清單。
對我來說,清單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是與未來的直接連結,即使只是接下來的半小時即將要做的事情。清單告訴我必須要撐住,告訴我還不要放棄,這就是我在本書如此頻繁使用它們的原因,希望對你也有相同的效果。
我希望竭盡所能提供你們最好的建議,但很重要的是,請記住,並沒有經歷心理問題的藍圖,也沒有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就我個人來說,我發現閱讀別人的經驗具有啟發性,而且令人寬慰,因此我希望本書對你有相同的作用。如果你看到任何讓你感到緊張或是不舒服的事情,一定要說出來並尋求幫助。
那麼,現在開始吧。
【前言】
「這樣好嗎?」
「這樣可以嗎?」
「我們真的要這麼做嗎?」
這是我最常對自己說的話,有時甚至會大喊出來,徒勞地期待有誰能回答。對醫生描述我的焦慮時,我這麼說;吞下第一顆解憂喜(Citalopram)時,我這麼說;自己去急診時,我這麼說;考慮寫這本書時,我也這麼說。
寫下一件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真的好嗎?這就像是描寫自己仍在戰場上的一場戰爭,或是報導四周房舍正被震波摧毁的一起地震。
我內心深處知道:寫這本書是對的,因為它能幫助我繼續走下去。我的心理狀況有時就像一盒花街巧克力(Quality Street),各式口...
目錄
1 開始之前
2 當世界不肯停止轉動的時候
3 當你害怕自己大腦的時候
4 當你想要傷害自己的時候
5 當你無法忍受自己身體的時候
6 當你戀愛的時候
7 當你做愛的時候
8 當你與人穩定交往的時候
9 當其他人傷害你的時候
10 當你丟掉工作的時候
11 當你獨處的時候
12 當你上網的時候
13 當事情正在好轉的時候
14 當你悲傷的時候
1 開始之前
2 當世界不肯停止轉動的時候
3 當你害怕自己大腦的時候
4 當你想要傷害自己的時候
5 當你無法忍受自己身體的時候
6 當你戀愛的時候
7 當你做愛的時候
8 當你與人穩定交往的時候
9 當其他人傷害你的時候
10 當你丟掉工作的時候
11 當你獨處的時候
12 當你上網的時候
13 當事情正在好轉的時候
14 當你悲傷的時候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21*14.8*1.6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