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突破百萬冊的暢銷書《洗腦術》作者高德最新作品
什麼是「智商稅」?
就是面臨誘惑和恐懼時,人的智商就無法正常發揮,
如果再加上無知、衝動等因素,就更容易付出冤枉錢,當了冤大頭。
但,很少人發現:所知資訊氾濫、選擇越來越多,自信的聰明人越可能吃虧。
什麼人最容易發生?當你覺得自己相當精明會算,就會繳越多錢、浪費越多時間。
本書作者高德是管理、溝通及思維培訓專家,
他說,當資訊越多,人的心理就越受操弄,
所以你得學會一套智商防身術,避免在這信息焦慮時代,
掉入有心人操弄的智商陷阱裡。
◎「大家都這樣做,放心……」安全感使人降低智商。
.貪心永遠能使智商驟降:
你知道龐氏騙局與薛丁格的寶箱的故事嗎?
當心,就是這種「我不會是最後一棒」、「不會這麼衰」的貪念,
會你繳了很多很多智商稅。
.合群固然有好處,但我們都忽視了合群的代價:
一個固定的環境,就像一個籠子,也是一種隱形的權威。
讓你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心智抵抗力迅速下降,
簡單說:當井底有一群青蛙,會導致最聰明的幾隻有機會也不想跳出來。
◎誰讓你把智商擺著不用,你還心懷感謝?
.有些觀點很普通,為什麼能感動你?
人很奇怪,在需要指點迷津的時候,卻會花錢買歸屬感,
真理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故事精彩,能製造感動,你便忘了邏輯與判斷。
所以貼文只要夠煽情,就能被不斷轉發。故事只要夠生動,信眾就得到片刻療癒。
至於問題?還沒解決。
.群眾的力量常表現在無知,連累聰明人買單。
當兩個人在爭辯一個道理時,如果有人說了一句「某某某也是這麼說的」,
另外一個人的底氣就會瞬間不足。偏偏愚昧的人就是這樣淘汰聰明人的。
最明顯的例子:買股票、賣股票。喔,還有選舉。
◎製造你的負面想法,接著你開心去結帳。
.使你恐慌、不安、沒自信,你付錢還挺開心。
洗手乳當年怎麼打敗肥皂?利用你的恐懼,
名牌讓你以為自己有魅力,其實那是為了讓你成癮。不良的情緒永遠是最大商機。
.越是難買到,大家就越想得到。
聽過「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嗎?就是人越被禁止做啥,就越想做啥,
這就是近來很多廠商都在用的飢餓行銷,擾亂你的正常思考。
回想一下,你究竟排隊買過什麼?尤其是(踩到雷的)美食……。
既然智商稅無所不在,怎麼避免?作者提供各式各樣少繳智商稅的方法:
先判斷這是個人意見還是陳述事實?
購物前記得「三」思:先問自己3個問題再決定要不要付錢,
只要懂一條,從此拒當別人的提款機。
作者簡介:
高德
管理、溝通及思維培訓專家,繼2013年出版暢銷書《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之後,開始深入研究「智商稅」這一時代的騙局,以幫助人們優化思維模式、提升心智防禦能力。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
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約會教練/瑪那熊
名人推薦:臨床心理師/劉仲彬
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約會教練/瑪那熊
章節試閱
購物時我們不曾理性,只好「三」思
購物時,我們從來都不是理性的,而是徹頭徹尾的非理性人。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發展到今天,無數現象早就證明了這一點。既然作為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從來都不是理性的,商家利用人的這種特性大做文章,我們要如何預防?在買東西時,你可以先問自己3個問題,回答完畢後再決定是否付錢。
「為何這樣賣?」
這個問題是思考商家的動機。只有當你知道商家想幹什麼,才能準確的排除干擾,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例如我們去超市,會發現日常用品經常在店內最深處。因為雞蛋、牛奶這些必需品能吸引你逛完整間店,一直走到最後。如果這些日常用品擺在門口,可能80%的顧客都不會往裡走,而是買完菜、雞蛋等必需品便結帳走人了。有些超市和商場會播放舒緩的音樂,因為這可以延長顧客的逗留時間,也就意味著更高的銷售額。
這就是商家的動機,他們研究人的心理。比如在高利潤的貨架區,地磚的風格有看起來很高級的花紋,或略有不平,讓顧客推車經過時,必須減慢速度,增加產品的曝光率。還有的商家會在商品價格標籤上刪掉諸如「元」、「$」等代表錢的符號和字眼,僅標注一個單純的數字,這能減少商品和錢的邏輯關聯,使消費者的心裡感到舒適。
有一項統計顯示,使用上述符號的商品,每100名顧客有6人購買,而改用純數字的標注後,每100名顧客中有11人購買。這是一個驚人的對比,充分說明商家的精明—他們對你的研究是十分透澈的,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
所以,知道商家在想什麼,回答了這個問題,你就知道自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了。那就是要讓每一筆消費都是划算的,追求性價比,而不是依從商家的推薦和暗示。最好的做法是列一張購物清單,擺脫商家的心機,運用經濟學的邏輯尋找物美價廉的商品。
「它本身的價值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好理解的問題,我們買東西時要先看到價值,再去看價格,並進行比對。因為人們不管去哪消費,買的是什麼,支付的不光是東西本身的生產成本,還包括廣告、人工、地租等在內。你不僅要看到他們賣多少錢,還要分析一下這個東西值多少錢?
比如,我每次到茶行買茶,都會先請茶行的店員幫我推薦,然後我會把他們推薦給我的牌子全部排除,另選一款不在推薦之列的。原因很簡單,他們推薦給我的茶一定是回扣最多的,價格的浮報也最高,性價比則最低。
同理我們知道,一種流量很大、銷量很廣的「暢銷品」,它的性價比一定是比較合適的,比如超市中的可樂、口香糖等,我們幾乎不考慮它的價格,因為附加成本是很低的,買起來比較划算。
解答這個問題後,我們雖然無法知道每樣商品的實際成本,但是依據自己的需求和商家的條件,也大概可以猜出它的附加成本——附加成本過高的商品往往是不太划算的。我們只需要買價值與價格匹配的商品,別被商家的熱情推薦和行銷手段迷惑就可以。
「對我的回報是什麼?」
毫不客氣的說,大多數人在消費時並不清楚一件商品本身的價值及它能給人們帶來的真實回報。人們購買的商品中超過七成都是回報低於預期的,因此經常興沖沖的付款,使用幾天後就很後悔。這是因為,一件商品的價值和回報是可以包裝的。
當珍珠王薩爾瓦多開發出黑珍珠的時候,並沒有多少顧客,因為沒有人知道它值多少錢。於是,他們把黑珍珠放在第五大道耀眼的櫥窗裡,在所有提及它的廣告裡放上了鑽石和紅寶石。自然,黑珍珠從此成為名貴的珠寶。
商家使用了一種被稱為「錨定」的行銷手法,欺騙了人的心理。比如在一些家具行和電器行,他們將一個成本很低的家具或電器放到另一種價格貴了一倍的同類產品旁邊,儘管標價是它的七成,遠遠超出其實際的價值,人們也傾向於購買這個價格稍低但價值更低的商品,並天真的認為它的回報是很高的。
一個建議是「你不需要了解每一個要買的東西,但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在購物時(產生購物需求時)先建立一個效益體系,這會讓你受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分析自己購買這樣東西的目的:實用,還是為了帶給自己快樂?然後針對性的尋找,為之付款。
打個比方,你最喜歡吃地鐵站附近的重慶火鍋,每次去吃要花200元,你覺得價格合理並且心滿意足。那麼,每當你無法決定是否要買新東西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換算成火鍋。這是一個標準,代表著我們對需求的定價。貴賤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它是否滿足了我們的實際需求。就像追女孩子一樣,雖然一個包或一件衣服比較貴,超出成本價十幾倍,但想像一下對方收到禮物後開心幸福的樣子,你會知道這是值得的。反之,就代表你花了一筆冤枉錢。
另一個建議是「一筆支出是否值得,取決於它能帶給你的附加回報」。我們知道,人在有錢時喜歡購買一些奢侈品。這是商家最擅長利用人的心智弱點的領域,奢侈品的定義有很多種,但它的本質是穩定的提供高品質體驗的品牌。不過,這個特徵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要看它帶來的附加回報。
奢侈品的高價格是一種高品質的保證,可不代表低價格就買不到高品質的商品。你要知道,商品的價格和品質絕非簡單的線性關係。假如你很有錢,也未必就得花1,000元買高級襯衫,這要看穿衣的場合,看這件衣服帶來的附加價值。在有些地方,200元的襯衫也可能很好,比如我們的居家穿著,或是在工作室臨時穿一下。
總而言之,我們永遠無法在購物時了解每一個商品的市場價值,那種完全理性的購物是不存在的,但我們可以站在賣方的立場破解他們精心設計的心理暗示,然後以生產者的立場衡量其廣義的成本,最後回歸自己的需求和消費體驗,做出正確的決定。
購物時我們不曾理性,只好「三」思
購物時,我們從來都不是理性的,而是徹頭徹尾的非理性人。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發展到今天,無數現象早就證明了這一點。既然作為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從來都不是理性的,商家利用人的這種特性大做文章,我們要如何預防?在買東西時,你可以先問自己3個問題,回答完畢後再決定是否付錢。
「為何這樣賣?」
這個問題是思考商家的動機。只有當你知道商家想幹什麼,才能準確的排除干擾,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例如我們去超市,會發現日常用品經常在店內最深處。因為雞蛋、牛奶這些必需品能...
推薦序
推薦序一
集體恍神的時代,如雷貫耳的一擊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
消費內疚、從眾行為、安慰劑效應、權威服從、成癮行為、認知偏誤、選擇焦慮,這是七個毫不相干的心理學名詞。每個看起來都非常無趣,也沒啥殺傷力,然而它們一旦合體,就是商家的必殺技,你只能祈禱不要被波及,因為它能夠在一瞬間──癱瘓你的判斷力。
只要這些名詞被巧妙的組合,放進特定的消費情境裡,便會是一門通過心理學認證的幻術。它能讓人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荷包開個洞,而從那洞中流出去的,大部分都是冤枉錢,作用是為自己的智商繳稅。
別擔心,你腦袋沒有洞,只是一時之間恍了神。
因此,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讓你的荷包賺得盆盈缽滿,而是想方設法幫你的荷包「止血」。
勸世文最忌說教,作者高德深諳此道。他將市面上最典型的消費陷阱如實呈現,讓人興味盎然的跟著故事走,隨著每種騙術點頭,當你心痛的想起上一次被人當凱子狂削的經驗後,他再細膩的拆解背後的手法。
對讀者而言,這或許是一次難堪的回味,提醒你糾結之餘,也別忘了教訓。消費陷阱共分七章,各有對應的心理學概念,諸如:
•免費的最貴:談「消費內疚」的威力,一旦收受小惠,基於內疚,我們只能等著被店家推坑。
•我買,因為大家都買:談「從眾行為」的驅力,很多時候,我們的消費並非基於客觀的生活需求,而是從眾時的安全感。
•心靈雞湯無限暢飲:談「安慰劑效應」,臺上的講師之所以有影響力,是因為我們渴望看到生活的願景,而非現實的無力。
•只要專家掛保證,就是好貨:談「權威服從」,人生已經夠艱難,批判性思考之類的只會讓人心累,因此我們把決斷權交給權威,讓人生好過一點。
•商家洗腦一輪,根本停不下手:談「成癮行為」,當消費者無法區辨「需求」與「想要」的界線時,就是消費成癮的起點。
•商品訊息都有隱情:談「認知偏誤」,在一般宣傳策略中,「訊息不對稱」是最常見的手段,奏效主因則拜消費者懶得驗證所賜,畢竟時間寶貴,與其質疑訊息真偽,不如花時間砍價。
•為何人類不斷被詐騙:談「選擇焦慮」的影響,人一旦陷入選擇兩難,在時間壓迫下,就會忘記邏輯的重要性。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歸納與演繹法,剔除無用的資訊,拿到最合適的結論。
除了案例分析,作者還端出五種應對騙局的防禦機制,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問句,足以抵抗八成以上的消費誘惑:
「我真的需要這東西嗎?」
「它對我到底有什麼用?」
消費流程的末端,可能已經離這兩個問句非常遙遠,但所謂的初心,其實也就藏在這兩個問號之後罷了。
在這集體恍神的時代,話術漫天、套路橫行,消費者被迷湯灌得飄飄欲仙,商家利用貪婪與恐懼讓人買單。本書作為理性消費的最後一道防線,海量的案例分析,夾帶心理科普解密,絕對有助於讀者偵測盲區、迴避陷阱。在你失神按下購買確認鍵之際,本書的警語,將會是如雷貫耳的一擊。
推薦序二
準備好吞下紅色藥丸了嗎?
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約會教練/瑪那熊
當你要閱讀本書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這不是開玩笑。後續三百多頁的內容,將顛覆你習以為常的認知、甚至有種被狠狠打一巴掌的疼痛感。然而,當你仔細看完這本書後,絕對會有種豁然開朗、海闊天空的快感,同時耳邊響起電玩遊戲中,角色升級的音樂聲。
本書作者從幾個方向來探討一件幾乎所有人都遇過的事情:被騙。或許是被信任的朋友坑了(損失了金錢或人際關係),也許是被推銷買了某商品(事後覺得很難用),又或者是相信某某大師而成為他的鐵粉(結果發現他的厲害經歷攏是假)。我們常自以為精明得像隻猴兒,怎麼可能被騙?但這世上有太多的事物經過縝密計畫、包裝(更貼切的說法:偽裝),來引君入甕,讓你被賣了還幫對方數鈔票。
例如,免費的東西人人愛,卻忽略了自身付出的其他成本(時間、精力)。我曾經收過網友的來信:「瑪那熊,我一直母胎單身(按:戲稱打從娘胎出生到現在,一次戀愛也沒談過的悲情人士),想聽你的脫單系列講座,請問會開免費場嗎?」我委婉但堅定的回覆:「很高興你願意學習,但我不論講座或線上訂閱課程,都是需要付費的」。兩個月後在某場收費講座,有位成員私下說,他就是當初寫信給我的人,「我後來找了幾個免費講座,結果內容大多很淺很無聊,主要都在推銷更貴的商品或課程,說真的滿浪費時間。」
另一種常見的「被騙」,源於我們習慣「跟著流行走」:大家看什麼,我就要跟著看;大家買什麼,我就要跟著買。盲從讓我們有安全感、參與感,但作者提醒務必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曾說:「在人群中失去了真實的自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缺乏自信、懷疑自己時,我們很容易被推銷、買下其實不需要,或不適合自己的東西。
除了物品,作者還提了威力更強大的「商品」:充斥在社會上的成功學、心靈成長課程,「快速成功」總是緊緊抓住人們目光,然而這是條危險又未必抵達目的地的小徑。許多激勵、溫馨的心靈雞湯,更是種精神安慰劑:過於煽情的同理、挖掘我們的淚點並放大,在滿滿感動中讓人渾身充滿力量、自我感覺良好,卻也消退如浪潮般迅速,需要再度向大師消費(上課、買書或相關商品)來補充能量,才能讓你持續「愛自己」、「相信自己」。
作者對於這類現象的精闢解析,讓我不斷想起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所寫的《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但這本書用許多清楚例子,讓你擁有看透事物本質、揭發現今社會中許多假象的能力。資訊的發達、網路意見領袖的盛行,讓我們太過習慣「淺思考」,輕易相信經過包裝的人或言語,落入被騙陷阱而不自覺,直到潮水退了才知道自己沒穿褲子。
這本書或許會讓你想把書架上的心靈雞湯書籍丟掉,但也將給予你獨立思考、看見真相的機會。過程可能有點痛,但同時也是種痛快。還記得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的經典片段嗎?這本書,就是你的紅色藥丸!
推薦序一
集體恍神的時代,如雷貫耳的一擊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
消費內疚、從眾行為、安慰劑效應、權威服從、成癮行為、認知偏誤、選擇焦慮,這是七個毫不相干的心理學名詞。每個看起來都非常無趣,也沒啥殺傷力,然而它們一旦合體,就是商家的必殺技,你只能祈禱不要被波及,因為它能夠在一瞬間──癱瘓你的判斷力。
只要這些名詞被巧妙的組合,放進特定的消費情境裡,便會是一門通過心理學認證的幻術。它能讓人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荷包開個洞,而從那洞中流出去的,大部分都是冤枉錢,作用是為自己的智商繳稅。
別擔心,你腦袋沒有洞...
作者序
智商防身術,拒絕成為別人的提款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際網路上開始流行一句也許有些刻薄的話:「智商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人人都有智商,但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的繳納『智商稅』。」
聰明和智慧是兩回事
什麼是「智商稅」?我舉幾個常見的事例:
事例一:人們經常看到一些電信詐騙的新聞,電視節目和網路媒體都在積極的揭露騙子的伎倆,提醒人們不要上當。有的人一邊看一邊笑:「這麼老哏的騙術也有人信」然而,當騙子以法院、銀行或某警官的名義打電話給他時,他還是上當了。
事例二:有些旅行社經常打出「100元港澳五日遊」的口號,當它用100元(按:約合新臺幣443元)的超低價把你吸引過來時,就已經準備好用其他方式掏空你的錢包。享受了低價旅遊,可能就必須接受強迫購物。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一旦面臨利益問題,人的智商就無法正常發揮,經不起誘惑、無知、衝動等因素引發的打擊。
不高明但經常見效的洗腦話術
多年前,大部分網友都收到過一封名為「奈及利亞王子」(按:奈及利亞位於西非東南部)的電子郵件:一位「奈及利亞政府的高官」要把巨額資金以「國家祕密」的形式轉移到國外,需要借用你的銀行帳戶。如果你願意伸出援手,成功之後將得到這筆資金的10%,以此當作酬勞。
接下來的故事你已經預料到了,如果你答應合作,對方就會讓你墊付手續費及打點各個環節所需的費用,不停的讓你匯錢,直到你從發財的美夢中驚醒。
這是很老哏的騙術,最近幾年,又進化出了簡訊、電話、微信等多種對接形式和故事版本,比如謊稱你的銀行帳戶存在風險,讓你把錢轉到一個安全帳戶。但就是這樣一種老哏的詐騙方式,卻誘使一批又一批的人出現頭腦短路,成為近30年來最駭人的一種騙局。
某地警方在破獲了一起傳銷組織後,總結了傳銷者對受害者進行洗腦的步驟,稱其為「7天洗腦術」。只需7天,一個人就會從最初的反感變成最後的痴迷,成為組織中的狂熱分子和中堅力量。具體做法是,透過循序漸進的步驟,營造出「我們是一家人」的氛圍,逐漸消除你的恐懼感,讓你覺得待在這裡不但是安全的,而且是有存在感的,讓你找到生活和奮鬥的「價值」。很多人聽到最後,就自我說服,愉快的加入其中,開始了騙親人、騙朋友的傳銷生涯。
基於此,本書圍繞「智商稅」的表現特徵、波及範圍和涉及的人群展開討論,這是一個心智層面的問題,我們必須加強重視。
什麼時候,我們成了腦子一熱就衝動的人?
什麼時候,我們貪小便宜反受害?
什麼時候,我們成了沒有主見的「跟屁蟲」?
什麼時候,我們努力的自我說服,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
一位心理學家說:「當人處於兩種極端環境中時最容易『被洗腦』。一種是處於極端封閉的環境中,所接收的資訊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和篩選,溫水煮青蛙,慢慢就接受了洗腦;一種是處於極端開放的群體環境中,源源不斷的海量資訊會讓人失去自己的主見,從而聽從於某種權威聲音,或跟從群體的腳步。」
但是不管怎樣,所有的洗腦方式都有跡可循,徵收「智商稅」的一方會給我們開出一張「稅表」,當你回頭看時,總能發現自己犯下了哪一種錯誤。許多洗腦的騙局一點都不高明,但十分有效,它針對的正是我們心智運行機制的弱點。
構建心智防禦機制
無數事實證明,在今天這個消費主義與資訊大爆炸相互交融的時代,沒有成熟的心智防禦機制,我們就相當於一部暴露在外的「提款機」,沒有密碼、沒有保護門,任人索求。但是,現實中的人們似乎都本能的相信,自己掌握著真理的鑰匙,自己做出的選擇是「有道理」的、是毋庸置疑的。殊不知,人們總在不經意間按照別人畫好的路線前進。
在提升心智方面,僅靠純粹的理性並不能解決問題。大多數時刻,是感性決定了心智的判斷,並影響了人們的行為。如果你問一個人為什麼購買某種商品,他的回答通常是不準確的,也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就像你詢問朋友為何年可背負分期債務也要買昂貴的手機一樣。從理性的角度思考,這是不可思議的行為,但它的確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意味著人們可能了解自己真正的行為動機,但不想吐露實情。不過在更多的情況下,人們確實又對自己的確切動機知之甚少,因此本書在心智層面的建議就具有了實用的價值。
我們的心智作為抵禦外界洗腦的防禦陣地,遮蔽和拒絕了許多迎面而來的虛假訊息。基本上,心智只接收那些與先前知識或經驗相符的東西,並識別哪些是具有明顯漏洞的訊息。但我們也會遇到一個嚴重的問題——現在每個人都處在產品爆炸、媒體爆炸、廣告爆炸的超負荷接收狀態中,大腦為了保護自己會開啟防禦機制,形成一道防禦牆。這道防禦牆可處理的資訊是有限的,資訊越多,人們的頭腦就越困惑,以至於有垃圾訊息穿進去,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先進的科技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資訊,我們接觸到了更多的廣告,認識了更多的商家,見到了更多的產品及新鮮事物,但我們的心智容量有限,不斷遞增的海量資訊早已超出了它的限度。
科學研究顯示,人只能接收有限的資訊,不能無限的接收資訊。如果超過了某一極限,大腦就會一片空白,失去正常的功能。特別是在辨識及決策等重要的功能上,一旦超過極限,大腦就會出現重大的錯誤,疲於應付。
選擇太多,讓人的決策力下降。商品社會與網際網路結合,使太多的選擇觸手可及,應有盡有,讓人們的決策力變得不再敏感。因為資訊過多,人們不再在意新的東西,也厭倦了投入過多的時間權衡利弊。
選擇太多,帶來的是思考阻力,結果就是人們輕易的接受外界的資訊,比如商家推薦和廣告宣傳,以逃避做出選擇帶來的壓力。
選擇太多,也拉高了人們的期望。當你被選擇壓垮,不再思考,同時也提高了你的期望值。人們盼望和要求出現更好的選項,延緩決策。但事實可能不盡如人意,最後人們又會為這個糟糕的選擇而自責,傷害自己的心智。
在產品過剩和傳播過度的社會中,我們唯一的防衛力量就是自己的心智。用心智來防身,可以幫助我們遮蔽那些偽裝的資訊與充滿陷阱的邏輯,這是抵禦洗腦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
本書的宗旨不是要你對這個世界關閉大門來完成自我保護,而是幫你從內到外的提升防禦能力。書裡除了揭露你會遇到的大部分虛假現象背後的原因,也會相對應的告訴你破解方法,讓你在第一時間為自己的心智搭起一道有效的防禦牆,直擊問題的根源,做出正確的決策,減少自己的損失。
智商防身術,拒絕成為別人的提款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際網路上開始流行一句也許有些刻薄的話:「智商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人人都有智商,但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的繳納『智商稅』。」
聰明和智慧是兩回事
什麼是「智商稅」?我舉幾個常見的事例:
事例一:人們經常看到一些電信詐騙的新聞,電視節目和網路媒體都在積極的揭露騙子的伎倆,提醒人們不要上當。有的人一邊看一邊笑:「這麼老哏的騙術也有人信」然而,當騙子以法院、銀行或某警官的名義打電話給他時,他還是上當了。
事例二:有些旅行社經...
目錄
推薦序一 集體恍神的時代,如雷貫耳的一擊/劉仲彬
推薦序二 準備好吞下紅色藥丸了嗎?/瑪那熊
序言 智商防身術,拒絕成為別人的提款機
第一章 當你不覺得時間值錢──免費的東西其實很貴
01既然免費,就很難要求品質
02附贈的免費服務,其實是一種商業模式
03消費前先等五分鐘,能少繳很多智商稅
04免費,是為了讓你買到想剁手指
05過於自信,就是你老犯傻的本錢
第二章 「大家都這樣做,放心……」安全感使人降低智商
01處於羊群裡的一隻「快樂的豬」
02當井底很多蛙,聰明的那隻便不會跳出來
03貪心永遠能使智商驟降
04我們都忽視了合群的代價
第三章 人在需要指點迷津時,卻砸錢買歸屬感
01花錢支持成功偶像的人,目的不是為了成功
02勵志故事看多了,難怪你安於現狀
03心靈勵志大師只能給你歸屬感,不給你指點迷津
04真理得靠不斷試錯得到,大師說的不靠譜
05別老想學馬雲,你該學隔壁賣餃子的老奶奶
第四章 誰讓你把智商擺著不用?你還心懷感謝
01有些觀點很普通,為什麼能感動你?
02都聽專家權威的,就付出「平庸」的代價
03群眾的力量常表現在無知,連累聰明的人買單
04男主外女主內、傳宗接代、傳子不傳女……奉行習俗會有高昂代價
第五章 製造你的負面想法,接著你開心去結帳
01使你恐慌、不安、沒自信,你付錢還挺開心
02店家或你犯錯,都是建立口碑的機會
03越是難買到,大家就越想得到
04面子是成功之後才需要的東西
05你在按照別人的期待而活嗎?
第六章 邏輯陷阱沒邏輯,只是你信了
01故事精彩是為了使你忘了判斷
02信任是一場賭注,千萬別押上全部
03貪念是人與人建立信任的快速方式
04你以為的理所當然,只是你的選擇性認知
第七章 常沒多想?希望你這一生都賠得起
01為什麼這麼弱智的老哏,還是有人信?
02利用你的恐懼心態騙你,能怎麼辦?
03不做決定與選擇障礙的代價是老是「錯過」
04不知從哪著手的問題,先拆分
第八章 為智商裝上防火牆:構建心智防禦機制
01五招防禦,反洗腦不受騙
02購物時我們不曾理性,只好「三」思
03當有人投你所好時,你得拖延決定
04讓自己變「笨」一些,就是遲到的聰明
05只要不貪「好康」,少花九九%的智商稅
附錄 聰明自保法則,懂一條就很有效
推薦序一 集體恍神的時代,如雷貫耳的一擊/劉仲彬
推薦序二 準備好吞下紅色藥丸了嗎?/瑪那熊
序言 智商防身術,拒絕成為別人的提款機
第一章 當你不覺得時間值錢──免費的東西其實很貴
01既然免費,就很難要求品質
02附贈的免費服務,其實是一種商業模式
03消費前先等五分鐘,能少繳很多智商稅
04免費,是為了讓你買到想剁手指
05過於自信,就是你老犯傻的本錢
第二章 「大家都這樣做,放心……」安全感使人降低智商
01處於羊群裡的一隻「快樂的豬」
02當井底很多蛙,聰明的那隻便不會跳出來
03貪心永遠能使智商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日期:2019-11-04ISBN/ISSN:978957965444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開數:14.8*21*1.56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