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x MIT x 130位世界級領導者的解決問題之法
「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4.3顆星好評
解析最完整、案例最豐富的實作指南!U型理論是由麥肯錫與MIT共同研發,集結130位世界級頂尖新型領導者,
挖掘問題根源,向未來學習的劃時代創新改革法。
本書由日本U型理論權威徹底解析如何跳脫過往經驗,突破思考盲點,
從根本解決個人與組織的複雜問題。
全書以口語化解說,搭配實際案例演練,
讓你掌握U型理論應用重點,全面啟動個人、團隊、組織改革!
從「做中學」!啟動個人、團隊、組織改革的7步驟
★U型理論是「如何將不同於過去經驗之延伸的轉型與創新運用在個人、二人關係、組織、社群,以及社會,並提示其原理及實踐手法的理論」
當個人和組織陷入受限於過去經驗、找不到新方向的情況時,是不是就無法從泥沼中脫離,也找不到新的解決方法了呢?
這時能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的,就是由麻省理工學院高級講師,C.奧托.夏莫(C.Otto Scharmer)所創立的「U型理論」。
而本書就是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介紹這個理論。
我們已習慣於計畫(Plan)、行動(Do)、評價(Check)、改善(Action)這種持續改進原先計畫的做事方式,又稱做PDCA循環。
奧托博士把這種方式定位成「向過去學習」。
相對於這種「向過去學習」的方法,U型理論提倡的則是「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
U型理論是在集結現場智慧的過程中,逐漸形成體系的理論。
最大特徵就是它的焦點並不是領導者的「做事方法(Doing)」,而是他們像黑盒子般的「內在狀態(Being)」。
換言之,U型理論著重於領導者做出優異表現,或引起重大改革時的「意識轉型」。
一流的領導者、運動員、藝術家,都擁有凡人所不能及的感性與專注力。
運動員出色的專注力、藝術家與創作者的創造力、演員、歌手、與演講者吸引觀眾目光的壓倒性存在感……
這些力量都源自他們的「內在狀態」。
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內在自然而然地湧現出來呢?U型理論讓人們瞭解該如何引導才能主動催發這個過程。
這種從優秀人物的內在湧現出來的狀態被定義為「未來生成的瞬間」,稱做「自然流現」(Presencing:Presence(存在)與Sensing(感知)的合成字)。
而U型理論,就是提示我們可以從這個「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到某些東西的新理論。
★本書適用對象:
1. 想要提升創造力與對周圍的影響力,讓自己的表現更上一層樓的個人本書介紹自然流現的過程,以及將自然流現出來的直覺或靈感具現化的步驟,應能幫助到那些想要擴展自己的存在、提升對周圍的影響力的人,或者是想培養自己的直覺、靈感,讓自己的表現能超越原本層次的人,提供他們實踐這些方法的線索。
2. 想要改善與特定對象、或者與團隊成員間的關係品質,推展新人際關係的人對於想改善夫妻間的關係、與搭檔間的關係、與自己的父母或自己的小孩間的關係、與直屬上司或直屬部下間的關係的人們來說,如果你自己就是當事人,卻只在很表面或技術層面的範圍內補強關係的話,不僅可能達不到改善關係的目的,還可能會使關係惡化。
如果您想要藉由至今不曾用過的方式,與他人建立起新的關係的話,與其改變對象,不如想想看這層關係是在什麼狀況下產生,省視自己對這段關係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透過書中的解說,可以讓您明白解開這些人際關係難題的關鍵是什麼。
3. 想要活化組織或社群、改變其結構,使改革得以實現的人對於那些想要活化所屬組織或社群,想要活化、並進一步改變其結構,使改革得以實現的人們,本書會提到當你想吸引周圍的人加入,或者改變他們的意識形態時,有什麼訣竅,以及實踐這些方法時的重點。
4. 想要以顧問、教練、引導師的身分,幫助其他人改變個人樣貌、團體樣貌的人對於那些想要站在旁人的立場,以顧問、教練、引導師的身分,幫助個人或團體改變樣貌的人們,本書提到的想法與觀點,可以幫助你判斷對象與環境的狀況,亦可幫助你判斷在各種情況下,介入協調是否恰當。
5. 想要讓只有一次的人生過得更加充實,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對於那些不論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都想要用最真實的自己,過著更加充實的生活,並想順著湧現而出的熱忱,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們,U型理論可以引導你轉變成這種生活方式。
作者簡介:
中土井 僚 Nakadoi Ryo
Authentic Works公司 代表董事
社團法人 自然流現研究院日本社群 理事
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 日本紛爭預防中心 理事
Furyu公司 非常務董事
廣島縣吳市出身。同志社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
組織改革引導師。以U型理論為基礎,改變人們的思維模式,使人與組織能夠持續性地改革,即所謂的「組織進化顧問」。
致力於讓職場上已惡化的人際關係自發性地好轉,對象包括分裂的經營團隊、因部門/立場不同造成利害衝突彼此對立的人們、發生爭執的上司與部下等等。藉由引導人們將惡化的人際關係轉變成改變的「機會」,協助進行組織改革與行動改革。
過去曾主導過許多組織改革計畫,幫助過五十家以上的公司。包括讓業績持續低迷、人際關係陷入惡性循環的化妝品公司從谷底V型反彈,恢復盛況;化解一家服裝廠商的製造部門與販售部門之間的衝突,成功縮短交貨期限等等。
大學畢業後,進入安達信顧問公司(現在的埃森哲公司)服務。做為一位顧問,提供客戶各種組織設計、人才設計的計畫,像是活用IT服務的業務流程改革計畫、為公司規劃獲取顧客的策略等等。後來發現,資訊系統的改革雖然可以讓業務變得更有效率,卻無法解決某些人與組織上的問題,於是轉身進入組織開發、人才開發業界。邂逅了當時在日本尚處於黎明期的人事教練(Coaching)工作,以一位個人生活教練的身分於業界活動,於二○○五年獨立開業。以企業主管教練的身分,幫助許多上市公司的經營者進行決策。
二○○七年起,開始提供以U型理論為基礎的個人領導力開發服務,亦致力於U型理論實踐者「Change Originator」的培育與支援。譯有《U型理論》(C.奧托.夏莫著,中土井僚、由佐美加子譯,英治出版)一書。
◎Authentic Works公司
首頁:http://www.authentic-a.com/
信箱:aw-office@authentic-a.com
Twitter ID:@roadryo
郵件雜誌《來自未來的詢問》:
http://www.authentic-a.com/aboutus/mm/
LINE@:http://line.me/ti/p/@ucn6882s
シュトウ直子 Naoko CHOUTEAU
以U型理論、過程工作(Process work)、全系統方式(Whole system approach)、設計思考等手法,提供組織開發諮詢、領導力開發諮詢服務。於企業內開設工作坊,以理性面與心理面等兩方面手法,改變團體或個人的行動。曾協助過多個企業,擁有多項實績。
日本人。於上海居住二十年。曾於日系自動化裝置製造廠協助建構公司內系統、經歷宣傳、新事業開發、貿易部長等職位後,二〇一二年起於企劃部負責人才開發工作。二〇一六年至今,為愛希(上海)企業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譯作《U型理論實踐版(原書:人と組織の問題を劇的に解決するU理論入門:中土井僚 著)》由中國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info@espacesh.com +86-15900483485
譯者簡介:
陳朕疆
自由譯者。清大生命科學學士、政大財務管理碩士、京都大學農學部交換一年。碰到新的領域就想一探究竟,成為譯者是偶然,卻也越做越喜歡,歡迎批評指教。
相關著作:《創業實戰全書:以科學方法避開99%創業陷阱》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解決讓人和組織「備感苦惱」的問題
第4節
基於各領域領導者的訪談建構出來的U型理論
就奧托博士所言,我們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描述U型理論的誕生背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奧托博士發現U型理論的契機,那是在進行某個計畫時發生的事。一九九四年時,世界級的顧問公司,麥肯錫的維也納事務所負責人麥可.戎格,向奧托博士提出了一個計畫。在奧托博士的書中描述如下。
我們在慕尼黑討論了許多關於領導力與組織化等耐人尋味的話題。在我們道別時,他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一個計畫,他想要訪問世界上在領導力、組織戰略能力方面最頂尖的思想家。「訪問結果會全數公開,所以這也可以做為你的博士後研究題目,我也會把這些內容用在麥肯錫的工作上。不僅如此,我還打算把這些內容在網路上公開,任何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使用這些資料。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刺激人們的思考與創造力」。
我自然是欣然接受了這個計畫。在我回到波士頓之後,馬上就聯絡了許多人,和他們討論應該要訪問誰才好。數天內我們就整理出了一張思想領導者的名單,裡面包括學者、創業家、商界人士、發明家、科學家、教育者、藝術家等。他們都擁有最新穎、最富刺激性的思想。(節錄自《U型理論》英治出版 P 85。以下引用到《U型理論》的部分,為了在閱讀上看起來更流暢,故會稍作改寫)
這項計畫最後訪談了共130名領導者,一部分的訪談記錄也公開在網站上(http://www.presencing.com/presencing/dol/index.shtml)。而奧托博士等人,就是從這些活躍於第一線的領導者的訪談中,整理出U型理論。
奧托博士以這個計畫為起點,進行各種研究後,得到了以下結論「盲點在於,成功的重點並不在於做什麼(What)或怎麼做(How),而是做這件事的人(Who)有什麼特質。換句話說,相較於領導者要做什麼、要怎麼實行,結果最終仍取決於領導者個人、團體成員對自己的認知、讓每個人行動的源頭又是什麼」。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現在請您就您自己本身思考看看,自己有沒有哪方面「想要變得更好」,或者有沒有「想要解決」哪個問題。可以是工作方面的事,也可以和是家人、朋友等私人領域的事。
想到特定的事之後,請再想想看,為了讓狀況變得更好,或者為了解決問題,至今您做了哪些事呢?之後您又打算要怎麼做呢?如何?您的腦海中浮現出什麼東西了嗎?
如果您從事業務工作的話,可能會覺得「想要整理名片」、「想要多約幾個客戶」之類的事。如果您是管理階層的人,可能會覺得「想要重新擬定戰略」、「想要召集全公司員工開一個會議」等措施。如果您是與學校教育相關的人士,可能會冒出「想訪談學生」之類的想法。如果您想增進和家人及朋友間的感情,可能會想要「一起出去旅行」之類的方法。不管是哪種解決方法,其假說都相當完美,實際上通常也會是有效的策略。
不過,這裡要請各位注意的地方是,這些回答幾乎都是要你「做什麼」(What),或者是「該怎麼做」(How)。除此之外,還有某些關鍵的東西,可以讓我們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問題。奧托博士指出,這些關鍵的東西就是常被我們忽略的「盲點」。
我們可以用一種比較極端的方式來說明什麼是U型理論。U型理論並不是在討論「做什麼」(What)或「怎麼做」(How),而是藉由改變做事的「誰」(Who),使事情產生與過去截然不同、無法由過去的經驗衍生出來的變化。奧托博士等人訪談過那些能夠影響周圍、使周圍的人跟隨他的領導者後,洞察到了這一點。由此可以看出U型理論的獨創性與可能性。
我們可以簡單觀察出領導者們「做了什麼事,怎麼做這些事」、「達成了什麼目標」。然而,如果只要模仿他們就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的話,每個人都能是超一流的領導者了。
如同我們在前言中提到的,活躍於大聯盟的鈴木一朗選手相當注重工具的保養,還有許多自我規定的動作,像是從板凳走到打席上要走幾步,盜壘成功時要拉起襪子,以手指插入安全帽耳朵部分的洞內等等。即使是棒球外行的我,也可以猜得到這些是幫助他集中精神的動作。
然而,即使我做這些動作,也沒辦法提高我的集中力,更不用說提高我的打擊能力了。這個例子可能有些極端,但由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光是知道「怎麼做」,仍無法獲得成功,還需要某些其它東西才行。
當然,模仿或者改變「做法」,也會有一定的效果。世界上有無數技能類的書籍,能掌握運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奧托博士指出,要想有突破的成果,單靠這點還是不夠的。
商場上,九○初期以前,人們著重於業務效率化,也就是將「做法」最佳化,以確保公司的競爭力。但隨著IT化、數位化浪潮襲來,業務效率化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即使有公司從業務效率化的過程中創造出某種新的概念,國內的其他公司,甚至是國際上的其他公司也能夠馬上學習到這種做法。也就是說,人們投注心血催生出來的附加價值,沒過多久就會變成「無價值」。現在就是這樣的時代。
汽車導航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汽車導航系統剛問世的時候,汽車業就把它視為可以帶來源源不絕的獲利的「搖錢樹」,各家廠商競相研發功能更完善的導航系統。廠商的戰略是先開發出給高級車用戶使用的高性能導航系統,並以很高的價格販售,接著再慢慢降低價格,開發出適用於輕型汽車等大眾用戶取向的廉價產品大量販賣,以獲得最大的利益,可說是相當完美的戰略。
然而隨著數位化浪潮的到來,這個戰略馬上就成了「無價值」的戰略。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其導航系統應用程式在這幾年內突然竄起,佔據了整個市場,使汽車導航系統市場難以繼續成長。
由此可知,在目前這個時代,要持續保持「做法」的優越性已是不可能的事。擁有創造性,能持續創造出目前不存在的東西,才是這個時代下的優越性來源。
就超一流的人們而言,他們的創造性、靈感、創新能力、領導力的泉源究竟是什麼?U型理論認為,養成這些能力的關鍵並不是「做什麼」(What),或者是「怎麼做」(How),而在於位於這兩者之外的「誰」(who)的領域。
第四章
U型理論的實踐[個人篇]
第3節
實踐個人U型過程的重點
在個人層次上實踐U型過程時,不只可以消除許多讓您頭痛的煩惱或心理糾葛,可以為進退兩難的狀況找出一條新的出路,還能夠用於撰寫新企畫,發想新的商品、服務等需要創造力的工作。另外,如果想要表現出自己出色的一面,讓周圍的人們為之驚艷,譬如說想要提升領導能力,或者是想要提升自己在演講、演戲、演奏等活動的能力的話,U型過程的實踐都可以帶給您很大的幫助。
這些目標乍看之下完全不同,但事實上,要達成這些目標,都有一個共通過程。那就是抵達自然流現的境界,與藉由連接到源頭,使我們能超越「小我」,使「大我」產生轉變,如此一來,非衍生自過去經驗的靈感、動機、行動便會源源不絕地出現。
源頭與「大我」這兩個概念雖然不大容易理解,卻能夠讓您回答出難以回答的問題,讓您湧生出去過去不曾想過的想法、提升您的表現。這就是奧托博士所提出的U型理論的可能性。
我們已在第三章中介紹了各流程的詳細內容,以及該流程的原則。這裡將個人從下載情境到自然流現的過程中,轉換社會場域時的重點整理成圖表,可將其視為U型過程的指南,善加應用(參考「圖表4-1 轉換社會場域的重點(個人篇)」)。
第4節
實踐個人U型過程的活動「突現式問題解決法」
透過「父親是建築工人」,我們大致可以瞭解到個人在U型過程中如何前進、如何消除煩惱,或者至少可以抓到一些感覺。以下要介紹的是當您碰上煩惱、糾葛、進退兩難的狀況時,可以幫助您找出新出路的活動(Work),也可以說是U型過程的實踐方法。
或許您會把這個活動視為體驗U型理論而做的「嘗試」,但我希望您可以直接將這個活動用於實踐U型理論,試著解決自己真正碰上的問題。這個活動依照U型理論的七道流程建構而成,我們特別著重在從層次三「感知」到層次四「自然流現」的設計,讓您能夠體會到轉移瞬間。
若想要深刻體會到這種感覺,會需要當事人物理性地移動位置。移動位置這件事,可以大幅影響深入層次三的程度。習慣這個做法之後,光是改變站立位置,就可以馬上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一開始可能會讓您覺得有些複雜,不過在習慣之後,就可以在U型理論的前提之下,依照您的方式進行改造,也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為了讓您能夠順利從層次三的「感知」抵達層次四的「自然流現」,請您一定要依照以下的步驟進行活動。
流程0 準備可進行活動的環境
請參考本頁上方的「圖表4-2 突現式問題解決法的準備工作」,準備以下活動用材料。
.筆
.活動單「圖表4-3 突現式問題解決法」(可以自http://www.presencingcomjapan.org/usheet01.pdf下載A4大小,格式方便填寫的活動單)
.記錄用紙
.計時器(依情況需要)
進行這個活動的時候,需要實際移動身體,因此以書寫活動紙的區域為圓心,請留下半徑1~2 m的空間。為了不讓活動在進行時中斷,請關掉手機電源,打造出一個可以集中在活動上的環境。
流程一 【下載】 選定要處理的問題,做好要從下載情境跳脫出來的心理準備
《行動》
在活動單的「1 問題的狀況」欄中寫下想要處理的問題的現況。
.請選擇讓您很煩惱,「想要解決,卻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將其現況填在「1 問題的狀況」一欄。為了讓自己能釐清問題,請盡可能地寫出詳細狀況。
《解說》
實踐U型過程的第一道關卡,就是難以察覺到自己目前正處於下載情境。朋友的父親拿著竹刀強逼小孩子念書,可能他認為這種方法在那個時候是最好方法,但他卻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正處於下載情境中。
就像這位朋友的父親一樣,許多人雖然想要解決問題,卻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只能在一個很狹隘的框架中找到,且對於自己的這種想法深信不疑。因此,能否意識到自己極力想解決的問題的全貌,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有些問題只要稍作思考就能找到解決方式,有些問題只要訂立好計劃並照著執行就可以解決,但這個活動要討論的並不是這類問題,而是擁有以下特徵的問題。
.一直讓您很困惑,讓您很頭痛的問題。
.之前曾使用過各種方法,卻都沒辦法解決,讓您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
.一直重複相同的模式,卻沒辦法從根本解決的狀況或問題。
.目前正處於緩和狀態,但之後很可能會復發的問題。
.雖然知道是什麼樣的問題,但事情的發展卻不如預期的狀況或問題。
圖表4-4 突現式問題解決法(範例)
日期 20XX/5/12
(上)3 最佳狀態
如果任何事都能實現的話,具體而言,會希望狀況變得如何呢?
健康檢查的各個項目都能恢復正常值,找回對自己體力的自信。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使身體變得更輕盈,活動範圍變得更廣。讓自己能在工作時保有高度集中力,工作成果更為豐碩,獲得升遷、加薪。
私人生活也能更為充實,家庭關係與自己的興趣都可以獲得滿足。
(左)4 求之不得的援助
當您試著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哪些援助是您亟需,卻難以自您周圍獲得的呢?
可以在飲食、運動等各方面給予一對一指導的專業協調師(Coordinator)。
可以從家人或同事那裡可以獲得適當幫助,就像糖果與鞭子一樣,可以搔到問題的癢處。
可以互相鼓勵、在達成目標時也會感到高興的夥伴。
(中)1 問題的狀況
您正在煩惱的問題,目前的狀況如何?
請盡可能地寫出詳細狀況。
健康檢查的結果一年比一年差,需要追蹤觀察的項目越來越多,而且就算想要戒菸、戒酒、限制飲食、多運動,也都沒辦法持續下去,難以改變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或許是因為身體不好,和年輕時相比,總覺得狀況很差,工作表現也下降許多。
(右)5 可能得到什麼結果
如果照目前的狀況持續下去的話,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呢?
生重病,過著反覆住院出院的生活。
給家人添麻煩,工作也做不下去。
因為沒辦法工作,陷入收入不足的窘境,沒辦法給予小孩子充足的教育。
自暴自棄,過著成天憂鬱的生活。
(下)2 產生問題的理由、原因
就目前你看到的狀況而言,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可能是什麼呢?
工作上常需要加班,不得不以外食為主,又一直靠酒精和香菸紓解壓力,產生了依賴性。
之前也曾數度嘗試過要改變體質,但都無法持久。連自己都開始想要放棄了,一點幹勁都沒有。
(右下)6 下一步行動
與家人對話,宣言要改善自己的體質。
在Facebook上分享這張活動單,邀請想要改善體質的夥伴們一起加入。
尋找願意給予指導的協調師。為了降低花費,試著尋找願意用交換技術的方式給予指導的協調師。
雖然這個活動適合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然而當我們真正面對問題的時候,常會整個人陷入下載情境。若是如此,便容易持續沉浸在問題中,使無法改善狀況的期間拉得很長。不論問題是戒酒、戒菸、減肥、整理家裡環境,就算我們想要努力改善狀況,也沒辦法如預期般發展,甚至出現想要放棄的念頭。
在這種想要放棄的念頭的影響下,會讓人抱持著「就算參加這種活動,大概也只能暫時性地解決問題而已吧,之後就不會那麼順利了」的想法參加活動,使U型過程變得滯礙難行。因此,一開始請依照前面的簡介,選定問題,設法讓自己從下載情境中跳脫出來,並下定決心要解決問題。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流程二 【看見】 認識到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狀況,並將其寫出來
《行動》
填寫活動單的「2 產生問題的理由、原因」、「3 最佳狀態」欄。
.請將目前您認為可能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寫在活動單的「2 產生問題的理由、原因」一欄中。不需要仔細分析產生這個問題的理由或原因。只要寫出「要是那個人能夠再○○一點就好了……」、「還不都是△△的錯……」之類的話就可以了。
.若問題能夠順利解決的話,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請將自己所認為、所希望的最佳狀態填入「3 最佳狀態」一欄中。除了問題獲得完全解決之外,還可以思考看看有哪些更好的可能狀況,再將這種狀況填入「3 最佳狀態」一欄中。只要是您心中希望看到的狀況就寫進去,就算是很難實現的狀況也沒關係。
《解說》
如果對於問題所造成的狀況有越多不滿,就越會用自己的觀點判斷問題的原因,並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願望,希望狀況能轉變成自己理想中的狀態。將下載情境中,盤旋在腦內的想法寫下來,可以促進懸掛,是自己容易進入「看見」的狀態。
在您書寫的過程中,有可能會進入「咦——!」的狀態(層次二的狀態),也可能會停留在只將腦內想法如實寫下來的狀態(層次一的狀態)。無論如何,寫出來仍是很重要的一環。請盡可能詳細寫下自己的想法。
流程三 【感知】 將自己代入各種視角
《行動》
1 在活動單的「4 求之不得的援助」、「5 可能得到什麼結果」欄中填入內容。
.為了解決問題,實現心中的最佳狀態,您可能會需要某些特定的援助,但這些援助卻沒有那麼容易獲得,甚至幾乎不可能獲得,讓您產生想要放棄獲得這些援助的想法。請將這一類求之不得的援助填入「4 求之不得的援助」一欄內。
p.306
圖表4-5 突現式問題解決法(改變位置)
1 移動 2 移動 3 移動 4 移動,蹲坐在初始位置的左邊 5 回到初始位置
(桌上)活動單
(中偏上)初始位置(填寫活動單的位置)
(A)另一個角度(朝著活動單,擺出俯瞰自己的姿勢)
(B)啦啦隊(看著那個面對活動單的自己,肯定那個願意面對問題的自己,為自己加油)
(C)智慧的使者(眺望那個面對活動單的自己的背影,做為一個擁有智慧的人,給予正朝著美好未來的自己一些建議)
(D)心靈夥伴(蹲坐在那個面對活動單的自己的左側,對自己說,無論如何我都會是你的夥伴)
.試著想像,要是一直無法獲得來自周圍的援助,使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改善的話,隨著時間的經過,事情會演變成什麼樣的結局,並將這種結局填入「5 可能得到什麼結果」一欄中。
.在填寫「5 可能得到什麼結果」的時候,不用細究實際上是否真的會發生。即使只是空想之下的結果,只要覺得好像有那麼一點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就把他寫進去。另外,也不要寫下那種很快就能夠想到,感覺很理所當然的結果。請試著跳脫出邏輯,寫出讓人覺得「難道不會變成這樣嗎?」的結果。
2 一邊改變位置(Position Change),一邊代入新的視角
如圖表4-5所示,移動位置,試著站在不同位置,體會看到或感覺到的事物。
將面對活動單,在活動單上寫下內容的自己所在的位置命名為「初始位置」(Fisrts Position)。從這個「初始位置」開始,依序移動至「(A)另一個角度」、「(B)啦啦隊」、「(C)智慧的使者」、「(D)心靈夥伴」等位置,最後再回到「初始位置」。
.站在「(A)另一個角度」的位置,眺望在「初始位置」的自己
拿著筆和記錄用紙離開「初始位置」,站在能夠俯瞰初始位置上的自己的「(A)另一個角度」。想像在一段距離(1~2 m)之外,有一個自己正在看著活動單,並在活動單上寫下內容的樣子,然後將您對另一個自己的想法或感覺,寫在手邊的記錄用紙上。這裡的記錄是要當做備忘錄使用的,所以只要寫下自己想記錄的事情就可以了。
.站在「(B)啦啦隊」的位置,為在「初始位置」的自己加油
在「(A)另一個角度」的記錄結束後,移動到「(B)啦啦隊」的位置。從「(A)另一個角度」的位置,依照順時鐘的方向,移動到比「(A)另一個角度」還要稍微靠近初始位置的地點(70 cm~1 m)。站在「(B)啦啦隊」的位置時,請對還不曉得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卻願意面對問題的自己給予認同與鼓勵。
和站在「(A)另一個角度」時一樣,想像在初始位置上,有一個面對活動單、在活動單上寫下內容的自己。不同之處在於,站在「(A)另一個角度」時,是用俯瞰的方式看向初始位置上的自己,然後在記錄用紙上寫下任意內容;而站在「(B)啦啦隊」的位置上時,則是要試著鼓勵初始位置上的自己,肯定那個自己。
這裡說的「肯定」,指的是認同那個願意面對問題的自己,認同那個擁有優異資質與姿態的自己,也可以把它想像成單純的讚美自己。可以把肯定自己的內容寫進筆記,也可以不寫。
.站在「(C)智慧的使者」的位置,給予站在「初始位置」的自己建議
扮演完「(B)啦啦隊」之後,移動到「(C)智慧的使者」的位置。從「(B)啦啦隊」的位置,依順時鐘的方向,移動到「初始位置」的正後方。並使自己與「初始位置」的距離,大致和「(A)另一個角度」與「初始位置」的距離相同(1~2 m)。想像自己正透過那個面對著活動單、在活動單寫下內容的自己的背影,看到了最佳的未來。請做為一個充滿智慧的人,提供建議給那個在「初始位置」上面對著未來的自己。
不管是什麼樣的建議都可以,不管有沒有可能實現都沒關係,只要有滿懷熱情地給予建議就可以了。若有必要,也可以記錄下來。
.站在「(D)心靈夥伴」的位置,對「初始位置」的自己說話
以「(C)智慧的使者」的身分給予建議之後,移動到「(D)心靈夥伴」的位置。移動到「初始位置」的旁邊,蹲坐在「初始位置」的左邊,使您的視線與「初始位置」的自己的視線同高,或者比他在矮一些些。想像自己正在看著「初始位置」的自己的側臉。
站在「初始位置」的自己的旁邊,像是隨時可以把他抱住一樣,試著將「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是你的夥伴」的心情傳達給他。
要是覺得想像自己成為自己的夥伴是很困難的事的話,也可以試著先想想看自己的「(D)心靈夥伴」是誰,然後把自己當成他,對「初始位置」上的自己說話,這時可以視情況把說的話記錄下來。
.最後坐回「初始位置」的位子上。
《解說》
為了超越過去的框架,引入新的視角,我們需要應用在「圖表3-10 哪些狀況容易讓人進入『感知』狀態」(第183頁)中所介紹的「B-2 從相同的體驗實際感受到他人的狀況」與「C-2 正面面對可能會發生的未來」。
活動單的「4 求之不得的援助」、「5 可能得到什麼結果」可以讓您明白到,當碰上這些問題的您得不到援助,讓這些狀況持續下去的話,最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當我們被某些問題困住的時候,可能會胡思亂想,在不知不覺中描繪出「無論如何都想要迴避的結果」。藉由把這種「無論如何都想要迴避的結果」說出來,可以讓我們進入「C-2 正面面對可能會發生的未來」的狀態,使我們較容易進入層次三的情境。若我們正面面對「5 可能得到什麼結果」,穿上自己在不久的未來可能會穿上的鞋子,便能夠站在未來自己的視角看待現在的狀況。這時候,雖然可能會感到恐懼或憂鬱,卻也會湧出想要改變這種狀況的心情。知道如何導引出這種心情後,便能藉由改變位置(Position Change),穿上別人的鞋子,從別人的視角看待自己。
在改變位置的過程中,我們會實際移動身體到四個位置(「(A)另一個角度」、「(B)啦啦隊」、「(C)智慧的使者」、「(D)心靈夥伴」),眺望位於「初始位置」的自己,藉以獲得原本沒有的視角與資訊。
在這段過程中,如果有嶄新的想法或資訊從自己的內在湧出的話,便容易進入層次二的境界。另外,「實際移動到不同位置」可以讓我們比較容易穿上其他人鞋子,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見「初始位置」的自己。藉由從這樣的體驗,我們可以營造出「B-2 從相同的體驗實際感受到他人的狀況」的情境,使我們較容易進入層次三的境界。
對於改變位置的體會越深,這個活動為您帶來的改變就越大。包括您對問題的看法、與自己的關聯性、距離感在內,都會出現很大的變化。
流程四~五 【自然流現&結晶化】 空出沉默的時間,迎接新的想像
《行動》
回到「初始位置」,給自己一段沉默的時間,之後開始寫下感受。
.輕輕閉上眼睛,空出一段沉默的時間
回到「初始位置」,用放鬆的姿勢輕輕閉上眼睛,反覆深呼吸多次。這個時候,請試著想像剛才站的四個不同位置上的人就在自己的周圍。
沉默的時間大約持續1~3分鐘即可,這段時間內請把手機關閉,讓自己能夠集中精神,建議可以用計時器計時。計時器的聲音不要開得太大聲,只要能讓您察覺到時間結束的音量即可。在沉默的期間內,不需要特別去思考某些事,可以試著想像自己在看著天空中飄動的雲,感受從自內心中湧出的東西。
.沉默時間結束後,將從自己內在中湧出的詞語或想像到的畫面寫在筆記本上。
在沉默時間結束後,馬上在手邊的筆記本上寫下從自己內在中湧出的詞語或想像到的畫面。這些詞語或畫面不需要很具體、不需要很漂亮。與其在深思熟慮後寫下這些東西,不如交給雙手任其自由發揮。
《解說》
在流程三之前,或許您的心中已經出現了某些想法,或者隱約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了。如果在這個時間點便已出現指引的話,那麼這個活動在流程三時便可結束。如果您覺得還需要更多指引的話,也可以繼續進行流程四以後的過程。
在流程三之前,我們已試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碰到的問題,這時心中應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感覺。之所以要空出一段沉默的時間,就是要讓這些感覺逐漸熟成,讓心裡深處的「內在智慧」逐漸浮現出來。
試著不要用頭腦想出解決方法,而是讓方法從自己的內在自然而然地出現,達到自然流現的境界,使新的想法結晶化,並接納它。就像藝術家們一樣,先讓從內在湧現出來的東西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之後再賦予其意義,這樣便能找出非衍生自過去經驗的解決方法。
流程六 【建構原型】 宣告新的做法,接受來自周圍的回饋
《行動》
依照浮現出來的想法規劃下一步行動,並從周圍獲得回饋。
.從浮現的想法中選擇數個想法,做為下一步行動(Next Action)的依據
一邊看著在結晶化的流程中寫下的筆記,一邊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可能會想到許多不著邊際、很不現實的想法,請試著用輕鬆的心態看待這些想法。
從這些想法中,選擇數個您想要實際試試看的想法,做為下一步行動的依據,將之寫在活動單的「6 下一步行動」。
.向周圍宣告你的下一步行動,接受來自周圍的回饋
向周圍的人們說明自己寫在活動單上的問題,一直到您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並詢問他們對您的計畫的建議或回饋。若您能詳細介紹活動單上所寫的1~6,應較容易獲得具體而有效的建議或回饋。
《解說》
在建構原型的流程中,應著重於將結晶化流程中出現的想法建構成新的方法,以及尋求周圍的協助。
第一章
解決讓人和組織「備感苦惱」的問題
第4節
基於各領域領導者的訪談建構出來的U型理論
就奧托博士所言,我們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描述U型理論的誕生背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奧托博士發現U型理論的契機,那是在進行某個計畫時發生的事。一九九四年時,世界級的顧問公司,麥肯錫的維也納事務所負責人麥可.戎格,向奧托博士提出了一個計畫。在奧托博士的書中描述如下。
我們在慕尼黑討論了許多關於領導力與組織化等耐人尋味的話題。在我們道別時,他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一個計畫,他想要訪問世界上在領導力、組織戰略能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