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體系層次分明】
詳細介紹犯罪審查體系,搭配大量圖表說明,幫讀者完整打底。
【見解介紹完整】
大量收錄近年重要的實務和新近學說見解,考試資訊不漏接。
【作者的話滿滿】
本書穿插許多作者的話,如個人意見、碎碎念等,讓思考更上一層樓。
【考題解說詳細】
考題有分析或擬答,強化讀者的應考實力,邁向高分就靠這本書!
作者簡介:
周易
政大法研所刑法組碩士
補教名師
桃園來的孩子,現居台北,擅長筆耕和說書。
近年跨出刑法舒適圈,朝刑訴邁進,立志突破
自我。
年近三十,人人都說三十而立,我卻不寒而慄。
法夫子
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刑法組碩士
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
台灣大學管理碩士學分班
律師高考及格
法鳴法律事務所律師
大力企業集團董事長特助
作者序
【六版序】
在得知五版售罄後,如何改版的問題便浮上檯面。雖然一直以來都有預先蒐集改版資料的習慣,但這幾年刑法變動幅度甚大,本書能否契合讀者的備考需求,值得再次檢視。此外,自民國106年起,司律二試刑法的題數和配分有重大調整,我們發現,考題的大爭點並不多,但每個爭點的配分拉高,答題的篇幅隨之增加,解題的深度也必須加強,在在考驗讀者的分析與批判能力。這樣的變革,顯示蜻蜓點水式的答題已不符合現實,必須花更多時間琢磨,才能寫出一份有料的答案。這點尤其體現於108年司律二試的刑法試題中。這道題目所涉及的爭點,幾乎都圍繞在刑總,爭點本身不難,但要如何細緻地論述實務和學說見解,並詳述個人意見,是考生得分差異的關鍵。有鑑於此,筆者這次改版,增補多處近期學說與實務見解,同時參考讀者們提供的寶貴意見,細細修正內文。經過這番努力,無論是本書難易度或是內容充實度,希望能符合多數同學應付考試的期待。
2020年已經過了一半以上,但世界局勢仍然混亂,臺灣相對來說,或許尚能自處,但未來仍在渾沌與茫然之中浮沉。筆者雖感嘆自身無法影響時局,但轉念一想,透過寫書和授課,幫各位累積上榜的資本,或許也是一種貢獻。成效或許有限,但默默耕耘,長久下來,應該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吧!關於本書的出版,感謝讀享團隊一直以來的協助,特別謝謝總編蘋姐以及責編柏翰的幫忙,讓這本書變得更完善。最後,預祝使用本書的各位試試順利,上榜後能在職場上發光發熱,為自己,也為臺灣做點什麼。
周易 2020年9月於桃園
感謝讀者的支持,從本書出版第一版至今持續舉辦的寒士贈書活動已經邁入第五個年頭,希望經濟上有困難的讀者可以關注我的臉書社團:「法鳴天智」,我們將持續提供書籍給有需要的讀者。
法夫子 2020.09.20
【六版序】
在得知五版售罄後,如何改版的問題便浮上檯面。雖然一直以來都有預先蒐集改版資料的習慣,但這幾年刑法變動幅度甚大,本書能否契合讀者的備考需求,值得再次檢視。此外,自民國106年起,司律二試刑法的題數和配分有重大調整,我們發現,考題的大爭點並不多,但每個爭點的配分拉高,答題的篇幅隨之增加,解題的深度也必須加強,在在考驗讀者的分析與批判能力。這樣的變革,顯示蜻蜓點水式的答題已不符合現實,必須花更多時間琢磨,才能寫出一份有料的答案。這點尤其體現於108年司律二試的刑法試題中。這道題目所涉及的爭點,幾...
目錄
A 序說刑法
1 鳥瞰刑法
【第一節】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 A-1-3
【第二節】刑事實體法初探 A-1-4
一、規範架構 A-1-4
二、規範內容 A-1-6
三、法律效果 A-1-7
四、刑法是一部「法益保護法」 A-1-9
五、法益的分類 A-1-9
2 罪刑法定原則
【第一節】意義與目的 A-2-3
【第二節】下位內涵 A-2-5
一、禁止以習慣法作為刑法法源 A-2-5
二、禁止類推適用 A-2-6
專題研究-類推與解釋之差異 A-2-8
三、效力不溯及既往 A-2-10
四、罪刑明確性 A-2-11
專題研究-罪刑法定原則之案例檢討 A-2-14
專題研究-罪刑法定原則是否適用於「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A-2-18
3 刑法之效力與解釋
【第一節】刑法之效力 A-3-3
一、時之效力 A-3-3
二、地之效力 A-3-9
專題研究-行為地與結果地於個別犯罪類型之具體認定 A-3-18
三、外國裁判之效力 A-3-20
【第二節】刑法之解釋 A-3-23
一、解釋方法舉隅 A-3-23
二、立法定義 A-3-26
專題研究-「凌虐」概念明文化之探討 A-3-51
B 單獨行為人之刑事責任
1 故意作為犯之審查體系
【第一節】犯罪審查體系於刑法釋義學之意義 B-1-5
【第二節】刑法上之行為 B-1-6
一、行為理論之演變脈動 B-1-6
二、具有刑法品質之行為 B-1-9
【第三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 B-1-13
一、前言 B-1-13
二、犯罪基本類型 B-1-17
專題研究-適性犯 B-1-25
三、客觀不法構成要件-條件因果關係與客觀可歸責性 B-1-33
四、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B-1-58
專題研究-間接故意之認定-皮帶案 B-1-62
專題研究-意欲理論對於故意之認定 B-1-63
專題研究-殺人故意與傷害故意之區分-實務與學說之區別 B-1-65
【第四節】違法性 B-1-70
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與違法性之作用差異 B-1-70
二、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⑴-正當防衛 B-1-71
專題研究-侵害現在性之認定 B-1-80
專題研究-對「預防性措施」主張正當防衛的可能性 B-1-82
專題研究-「防衛情狀」應事前或事後認定? B-1-88
專題研究-挑唆防衛 B-1-99
三、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⑵-緊急避難 B-1-111
專題研究-學說上所稱「自招危難」(即行為人自己引起危難情狀),能否主張緊急避難阻卻違法? B-1-115
專題研究-針對社會利益的急迫危難,能否主張緊急避難阻卻違法? B-1-116
四、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⑶-依法令之行為 B-1-123
五、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⑷-依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行為 B-1-126
六、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⑸-業務上正當行為 B-1-130
七、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⑹-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B-1-132
【第五節】罪責(有責性) B-1-139
一、前言 B-1-139
二、罪責的核心內涵:期待可能性 B-1-140
三、罪責原則 B-1-140
專題研究 罪責原則之意涵 B-1-141
四、刑法第19條修正後之立場 B-1-143
五、罪責要素 B-1-143
專題研究-延展型過當防衛 B-1-152
六、原因自由行為 B-1-162
專題研究-對構成要件模式的質疑與反省 B-1-166
專題研究-例外模式近期於我國之發展 B-1-172
專題研究-可罰性漏洞與自醉構成要件行為 B-1-176
【第六節】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 B-1-179
一、客觀處罰條件 B-1-179
專題研究-刑法第185條之4肇事逃逸罪「致人死傷」要素在犯罪階層體系的定位 B-1-181
二、個人減免與阻卻刑罰事由 B-1-183
【第七節】犯罪行為階段 B-1-185
一、前言 B-1-185
二、預備犯 B-1-188
三、未遂犯 B-1-192
專題研究-印象理論之疑點 B-1-193
專題研究-著手判斷的類型化 B-1-200
專題研究-不能未遂與準中止未遂之交錯 B-1-230
【第八節】錯誤論 B-1-239
一、哪些階層會出現「主、客觀不一致」的情形? B-1-239
二、從各階層的功能出發,釐清錯誤的本質-禁止規範與容許規範 B-1-240
三、對於禁止規範產生之錯誤 B-1-240
專題研究-「所知所犯原則」於實務之操作與批判 B-1-259
四、對於容許規範產生之錯誤 B-1-266
專題研究-典型的誤想過當防衛 B-1-276
五、另一種觀察角度-正面錯誤vs.反面錯誤 B-1-278
六、特殊類型錯誤-包攝錯誤(涵攝錯誤) B-1-282
2 過失作為犯之審查體系
【第一節】基本概念 B-2-3
一、過失責任原則 B-2-3
二、過失犯之處罰須明文規定 B-2-3
三、無認識過失與有認識過失 B-2-3
【第二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 B-2-5
一、前言 B-2-5
二、過失作為犯之行為不法 B-2-7
三、過失作為犯之結果不法 B-2-18
【第三節】違法性 B-2-24
一、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難 B-2-24
專題研究 過失犯與正當防衛 B-2-26
二、得被害人承諾 B-2-27
【第四節】罪責 B-2-28
3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審查體系
【第一節】不作為犯之分類 B-3-4
一、純正不作為犯 B-3-4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 B-3-4
【第二節】作為與不作為之區分 B-3-6
一、早期見解-能量說 B-3-6
二、現今多數說-從規範的角度區分作為與不作為 B-3-6
三、實例之檢驗 B-3-8
【第三節】審查體系 B-3-10
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 B-3-10
二、違法性-以義務衝突為核心 B-3-32
三、罪責-以不法意識與誡命錯誤(保證人義務錯誤)為核心 B-3-33
四、未遂犯 B-3-34
C 多數行為人參與之刑事責任
1 正犯與共犯之區別標準
【第一節】實務見解:主客觀擇一標準說 C-1-3
【第二節】學說見解:犯罪支配理論 C-1-6
一、行為支配 C-1-6
二、意思支配 C-1-7
三、功能支配 C-1-7
2 正犯論
【第一節】直接正犯 C-2-3
【第二節】間接正犯 C-2-4
一、概說 C-2-4
二、承認間接正犯之實質理由與依據 C-2-5
三、類型 C-2-11
四、間接正犯概念之擴張-承認「正犯後正犯」 C-2-14
五、間接正犯之未遂犯 C-2-15
六、間接正犯之逾越與錯誤 C-2-16
七、排除間接正犯適用之情形 C-2-21
【第三節】共同正犯 C-2-22
一、概說 C-2-22
二、成立要件 C-2-24
三、重要類型 C-2-32
專題研究-學說對於共謀共同正犯之批評 C-2-35
專題研究-相續共同正犯應否對於加入「前」的行為負責? C-2-44
專題研究-共同正犯與加重結果犯 C-2-52
四、共同正犯之既、未遂 C-2-56
專題研究-共同正犯成立未遂之判準 C-2-56
專題研究-共同正犯脫離 C-2-57
五、共同正犯之逾越與錯誤 C-2-73
六、排除共同正犯適用之情形 C-2-81
3 共犯論
【第一節】共犯從屬性原則 C-3-3
一、前言 C-3-3
二、共犯從屬性 C-3-3
三、我國現行刑法採取之共犯從屬模式-限制從屬性原則 C-3-4
【第二節】教唆犯 C-3-5
一、教唆犯之主、客觀要件 C-3-6
二、教唆犯與共謀共同正犯、間接正犯之區別 C-3-10
三、正犯之錯誤對教唆犯成罪之影響 C-3-11
四、教唆犯之既、未遂 C-3-16
五、未遂教唆 C-3-16
【第三節】幫助犯 C-3-19
一、幫助犯之主、客觀不法構成要件 C-3-20
專題研究-幫助行為與正犯主行為因果關係之認定 C-3-22
二、幫助犯之既、未遂 C-3-27
【第四節】連鎖共犯 C-3-36
4 正犯與共犯之交錯
【第一節】前言 C-4-3
【第二節】共犯與身分 C-4-4
一、刑法第31條第1項-純正身分(不法身分、構成身分) C-4-4
二、刑法第31條第2項-不純正身分(罪責身分、加減身分) C-4-6
D 犯罪競合論
1 競合之基本概念
【第一節】行為數與競合 D-1-4
【第二節】行為單數與行為複數 D-1-5
一、行為單數 D-1-5
專題研究-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裁定之解析 D-1-17
專題研究-想像競合之相關重點 D-1-22
二、行為複數 D-1-31
2 附論-新刑法下連續犯與牽連犯之去留
【第一節】連續犯 D-2-3
【第二節】牽連犯 D-2-9
E 刑罰論
【第一節】刑事制裁體系概說 E-3
一、刑罰 E-3
二、保安處分 E-3
【第二節】刑罰 E-4
一、刑罰之種類 E-4
二、刑罰之加重與減輕 E-9
專題研究-釋字第775號解釋(累犯加重本刑及更定其刑案) E-13
專題研究-釋字第775號解釋對下級審法院之影響 E-18
三、刑罰執行之暫緩與寬恕 E-22
四、刑罰之障礙 E-25
【第三節】保安處分 E-31
一、具有剝奪人身自由特性之保安處分 E-31
二、非干預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 E-34
F 附錄1-重要解題版型F-1
G 附錄2-沒收修法專區G-1
歷屆試題索引 H-1
A 序說刑法
1 鳥瞰刑法
【第一節】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 A-1-3
【第二節】刑事實體法初探 A-1-4
一、規範架構 A-1-4
二、規範內容 A-1-6
三、法律效果 A-1-7
四、刑法是一部「法益保護法」 A-1-9
五、法益的分類 A-1-9
2 罪刑法定原則
【第一節】意義與目的 A-2-3
【第二節】下位內涵 A-2-5
一、禁止以習慣法作為刑法法源 A-2-5
二、禁止類推適用 A-2-6
專題研究-類推與解釋之差異 A-2-8
三、效力不溯及既往 A-2-10
四、罪刑明確性 A-2-11
專題研究-罪刑法定原則之案例檢討 A-2-14
專題研究-罪刑法定原則是否適用於...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752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