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開始到孩子誕生,
面對身材、身分與親密關係的多重改變,
新手媽媽要面對的挑戰,
不只是夜不成眠、作息大亂
還有許多心理情緒的變化……
現在跟著心理師媽咪,從孕期到育兒的心路歷程,
學習心理學概念與實戰的育兒方式,
讓開始成為母親的你,
多一點支持與力量。
當了爸媽之後才開始學當爸媽,一開始總不免手忙腳亂,這時候很需要一個「專業」的過來人跟你分享一切。
作者身為心理諮商師,走過新手媽媽的過程,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輔導的案例故事,生活化的文字,融入心理學的觀念將新手爸媽可能遇到的難題,在文章中一一解析。
本書特色
★這本書,準備當爸媽的、新手爸媽都該看!★
養育小孩是人生的重大挑戰,你是戒慎恐懼還是毫無頭緒?作者也曾經歷這樣的過程,憑著心理素質和專業素養破解一個又一個狀況題。每位爸媽都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心理準備,更能從容應對。
◆生活小故事真實寫照引發共鳴
養兒育女的甘苦三天三夜都講不完,讀了這本書,你會發現自己不是獨自面對這一切,更可以從作者的親身經歷、帶著同理心的溫暖筆觸中得到慰藉和啟發。
◆導入心理諮商角度分憂解惑
面對幼兒成長過程,很多無法用常理想像的事,你也有很多不理解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索,可以幫助你解開很多疑惑。
◆透過文學戲劇作品笑看人生
許多書籍、電影、戲劇不外乎反應人生,其中更有不少探討家庭、親子、夫妻關係的主題,作者挑選幾部觸動人心的作品,欣賞之餘,也發人深省。
誠摯推薦
邱淳孝——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周慕姿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烏烏醫師
陳其正 (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陳彥琪——諮商心理師
黃瑽寧醫師——馬偕兒童醫院
趙文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伴侶與家庭治療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順序按字首筆劃排列)
作者簡介:
林世媛
國北心諮所、台大財金系畢業。
而立之年從金融業跨入諮商界,陸續又成了兩個孩子的媽。
藉由書寫,將理論與生活來回梳理,揀出糾結後的心情省思,希望為努力耕耘的媽媽們帶來溫暖和力量。
FB粉絲專頁:心理師媽咪的腹內話
章節試閱
小心被流行語洗腦
你也在神魔化你的隊友嗎?
在網路時代,流行語傳播得特別快,每天被洗腦的結果,也影響了我們的判斷能力。不要倉促論斷身邊的伴侶,好好地覺察內心,傳遞正確訊息,才能培養出「神默契」。
還記得小孩剛出生的時候,遇到各種新挑戰,我不時會上網查查其他媽媽的育兒經,常常讀著讀著就會在字裡行間看到「感謝神隊友」或是「我那個豬隊友」之類的字眼。一開始,我也就這樣看過去,畢竟那是別人的老公,跟我的關係不大,但是漸漸地我發現這些文字好像會沉澱在我的腦海裡,對我的思考產生影響,進而改變我在現實生活中的言行舉止。
沒有神隊友或是豬隊友
我開始不時為身邊這位新手爸爸打分數,默默地將他與我讀到的「隊友們」比較,不是刻意的,但卻在不知不覺之間就發生了。這個打分數,不是真的在評分,而是帶著保留的眼光看著,「喔,這件事做得還可以」、「喔,拜託那是怎樣啊?哪有這樣做事的?」然後我的內心在那些沒達到「我的」標準的時候,會很自動化地飄出一句抱怨:「吼,真的是豬隊友耶!」
此話就算沒說出口,但臉上的表情加上渾身散發的怨氣,想必不會讓人覺得溫柔可親,更遑論美麗。做比較,如果真的很客觀也就罷了,但讓我覺得可怕的是,不論是我或身旁的朋友,我們要找到隊友不好的地方,機會可比讚譽他們是神隊友的時候多太多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就是人性啊!看到我們不滿意的部分,遠比去計算祝福或表達感謝來得容易多了,尤其是在自己感到匱乏、疲憊的時候。其實,身旁的那個他,哪裡是什麼神或豬一般的存在呢?
他和你一樣,就是個平凡人
他,和你一樣,就是一個平凡的人。他有自己的優缺點,要經歷每天心情的高低起伏,有自己根深蒂固的一些個性,也有自己每天要面對的挑戰。簡言之,他不可能是完美的;反過來說,他也不可能一無是處。
為什麼我們會常常忍不住期待對方做個神隊友,或是忍不住一再舉證對方是豬隊友呢?會不會是因為我們也帶著很極端的眼光在看待自己,一下被自卑感挾持,在內心最深處認為自己無法做個夠好的母親,因此期待另一半來神救援?或者我們一下又被驕傲所俘虜,認為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看別人做的都不到位?
可想而知,這種不斷檢視對方,常常在判斷「我對你錯」或「你需要一直表現好,不可以讓我失望」的期待,對於夫妻關係以及將一切看在眼裡的孩子來說,其實是有不良影響的。
如果你也發現自己開始在心裡做這樣的事,可以怎麼調整才好呢?
停下來,覺察內心的聲音
第一步,往往是回到自己的心,靜下來問問自己:我怎麼了?我現在會看這個東西不順眼,是因為它打到了我內心的哪個標準或信念?我內心是否有個微小的聲音在吶喊些什麼?
舉例來說,太太看到隊友做一件事內心冒出了一個OS:「做事可以更有效率吧?」那麼A太太可以先好奇地觀照自己:效率為什麼對我來說這麼重要?我是不是也一直督促自己過著很有效率的生活?並認為旁人都應該這樣才是對的?
另一個例子,B太太看到隊友一回家吃過飯就坐在沙發上滑手機,她內心OS:「他又來了!只會在那邊滑手機!他就是不在乎我們,只在乎自己!」再往內挖掘,B太太可能是期待對方可以主動幫忙,或是希望被多在乎一些,或是感到不公平.. 每一個人最在乎的點可能都不太一樣。
總之,先去看見、聽見自己內心深層的習慣或需要,不批判地、試著接納這個聲音,相信它是其來有自,這麼做往往也可以讓情緒先平穩下來。接著,我們再針對不同的情境採取不同的做法。A太太的例子裡,牽涉到習慣,我們可以試著練習拓展觀點;B太太的例子,牽涉到內在需求,我們則可以練習有更好的表達。
(未完待續)
你快要爆炸了嗎?
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失控
大人常覺得小孩無理取鬧,其實大人也會情緒失控。面對這個事實,找到應對的方法,從無衝突時、起衝突時,以及衝突過後如何因應開始練習。
有機會讀到一篇文章,內心五味雜陳。文章是Jaguar小姐所寫《戒吼媽:挑戰天不生氣的教養提案》的部分書摘,她在當中細細交代自己對著孩子情緒失控的來龍去脈,以及隨之而來的反思和行動。
我第一個感覺是深深敬佩。要能夠在大眾面前坦誠這樣失控的自己,還能列點剖析失控的原因,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我相信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是每位父母都有的經驗,只是爆炸程度可能因人而異。
第二個感覺是「挫哩等」。文中說,孩子三、四歲後愈來愈有主見,於是父母更容易爆氣。
話說我的孩子兩歲多,我才竊喜好像剛度過的黑暗時期,可是熱情的路人常跟我說:「啊,現在是最可愛的時候!」暗示著前方路途艱難,還有重重難關要面對,而此言或許不假。
對孩子情緒失控的四大原因
我自己讀完這篇,有一些體會想補充:Jaguar小姐提到:「每一個失控,背後都有原因。」她也清楚地描繪雙方情緒節節高升的過程:「我想,我生氣是因為她先用情緒來挑釁我,而我又想要控制她,之所以發脾氣,一方面是想反擊,另一方面是要她停止哭鬧。當輕度發脾氣後發現無法控制她,無力感會愈來愈深,此時我的脾氣就逐漸加強,反擊力道逐漸加大,最後轉變為憤怒,對她大吼大叫起來。」
在這樣的描繪之後,她也反問自己,為何自己在面對工作或其他成人時,情緒的起伏程度如此不同?最後她得到一個結論,簡要歸納自己失控的原因:「第一,我被她的情緒影響;第二,我想控制她;第三,我以大欺小;第四,我有別的壓力在。」
我很認同這些反思的內容,但是也不禁嘆息:作為一個想認真帶養孩子的父母,這四點幾乎是不可能完全排除的,不是嗎?也正因為這樣,作者所分享的情境對於父母讀者們來說,真是心有同感!
降低情緒失控的三種情境練習
那麼,這樣的困境究竟有沒有出路呢?
我想說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試著降低四個原因同步發生的機率,減少風暴的威力,練習在不同情境下的應對方式。
•平時增加對自己的覺察,定期進廠維修保養。
平時父母們就要有能夠安靜、充電的時間,幫助自己可以定期調整到比較平衡的狀態;也可以練習增加對自己情緒、身體感覺和想法的覺察,時常﹁觀察﹂自己,例如「我現在感覺胃悶悶的、肩頸緊緊的,好像也開始感到不耐煩、快要發怒了。」
•交鋒當下:試著喊暫停,先穩定自己,再回頭找孩子。
當開始被孩子的﹁盧﹂引出無力、厭煩、憤怒等情緒,感覺自己快要失控時,可以先跟孩子表達:「你現在很生氣,媽媽也很生氣,我需要離開冷靜一下,等一下我會回來。」這個時候,有的孩子可能會更崩潰,但是請記得,只要確保孩子所處環境是安全的,如果真的需要離開一下才能讓你平靜,那就這麼做吧!優先讓自己平靜下來,絕對是關鍵,否則接下來只會愈演愈烈。這個短暫的冷靜片刻,或許去其他地方大吼兩聲,播放一首能安撫自己的音樂,等到感覺思緒恢復彈性,心也再次柔軟時,再回到孩子身邊。
•暴風雨過後:不怕向孩子道歉,透過和好儀式修復關係。
如果真的失控了,表現過當的情緒強度、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與其事後懊悔但又拉不下臉,想要維護父母的權威,不如找個雙方都平靜、準備好的時候,真誠地向孩子道歉。
(未完待續)
小心被流行語洗腦
你也在神魔化你的隊友嗎?
在網路時代,流行語傳播得特別快,每天被洗腦的結果,也影響了我們的判斷能力。不要倉促論斷身邊的伴侶,好好地覺察內心,傳遞正確訊息,才能培養出「神默契」。
還記得小孩剛出生的時候,遇到各種新挑戰,我不時會上網查查其他媽媽的育兒經,常常讀著讀著就會在字裡行間看到「感謝神隊友」或是「我那個豬隊友」之類的字眼。一開始,我也就這樣看過去,畢竟那是別人的老公,跟我的關係不大,但是漸漸地我發現這些文字好像會沉澱在我的腦海裡,對我的思考產生影響,進而改變我在現實生活中的...
推薦序
推薦序
做父母比做心理師難
趙文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伴侶與家庭治療師
社會大眾常對心理師有許多美麗的誤解:整天坐在冷氣房裡和人講講話就好,錢挺好賺的!是不是什麼都不用說,就可以一眼穿我內心想法?心理師講話是不是都特別溫柔有愛心!讀了那麼多心理學,心理師應該是能教出完美子女的完美父母吧!
就像醫生精通醫學面對病毒也無法免疫不生病,心理師就算飽讀心理學,面對人生,只能和所有人一樣,謙卑勇敢面對,不斷掙扎與修練。
而身為一個心理師以及一位父親,我知道成為心理師只需要考試一次,工作結束可以下班;做父母卻是一輩子不斷的考驗,每天都可能要面對新的、超出自己底線的挑戰,而且對孩子的牽掛與照顧,永遠沒有下班時間。
唯一的差別是,我們心理師的訓練讓我們對自己的內心狀態比較敏銳一些,面對教養孩子的各種挫折與挑戰,更願意反身自省自己的狀態,有比較多線索去推測孩子可能怎麼了,然後在每天生活的短兵相接中,努力維持心情平靜,格外珍惜與孩子、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個片刻。
世媛在FB上陸續分享自己做母親的心情,對我來說十分珍貴。社會大眾得以有機會看到,原來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也會被小孩搞到氣哭逼瘋,那麼自己被孩子整得狼狽不堪自然也不算太不正常;還可以看到世媛從心理學的角度,提供洞見與慈悲,幫助仍在苦海裡的父母與伴侶們,能看到方向與希望,不輕言放棄。
心理師專業的社會責任,是去協助人們在面臨人生困境與低潮時,能適時獲得一點方向指引與力量補給,勇敢繼續迎接人生。世媛的文字帶著文如其人的一種溫柔質地,與細膩深刻的敏銳觀察,以一個心理師以及一個母親的雙重身份,與所有父母攜手,一步一腳印的勇敢體驗真實人生。
這本書就是見證這個過程的珍貴筆記,我相信讀者能從中得到滋養與鼓舞。
推薦序
做父母比做心理師難
趙文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伴侶與家庭治療師
社會大眾常對心理師有許多美麗的誤解:整天坐在冷氣房裡和人講講話就好,錢挺好賺的!是不是什麼都不用說,就可以一眼穿我內心想法?心理師講話是不是都特別溫柔有愛心!讀了那麼多心理學,心理師應該是能教出完美子女的完美父母吧!
就像醫生精通醫學面對病毒也無法免疫不生病,心理師就算飽讀心理學,面對人生,只能和所有人一樣,謙卑勇敢面對,不斷掙扎與修練。
而身為一個心理師以及一位父親,我知道成為心理師只需要...
作者序
在愛中成長
從一開始為了記錄生活、也給懷孕待業中的自己一點寄託,一路書寫到現在,已經快四年了。從沒想過要出書,每一篇刊登出來的文章,都是在生活的揉壓中嘔心瀝血寫下的。不過,當收到總編輯邀約討論出書時,內心真的充滿驚喜與惶恐,市面上那麼多寫給媽媽的書,還需要多這一本嗎?
我深深知道,自己書寫不是因為我對教養很有辦法,而是因為內在真的有許多掙扎需要梳理,孩子也常常給我許多驚喜(或驚嚇),覺得不寫下來太可惜了,因此我不斷試著在觀察、體會、找資料、與人討論當中,尋找安頓彼此身心的方法。
「腹內話」,在台語中代表經過咀嚼後的肺腑之言,也很貼近我書寫的初衷。我期待書中那些在我內心百轉千迴後,幫助我重新安頓下來的體會,能夠讓一位疲憊困頓的家長在翻閱之後,得到一點說進心坎裡的感動,如果還能找到一點新的靈感,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那就太好了!
這裡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我因為糾正孩子而和她起了衝突,雙方過招一陣後,我們擁抱和好。我一邊幫她擦去鼻涕眼淚,一邊再次提醒她:「這樣妳了解為什麼媽媽剛剛要提醒妳了嗎?媽媽希望妳下次可以記得。」 她點頭,隨後問道:「媽媽,那妳小時候會不聽阿嬤的話嗎?」
我沒想太多地說:「好像不會耶。」因為不同於女兒的活潑直接,我是個乖巧壓抑的小孩。
她看著我,眼淚倏地掉下來,哭著說:「我想像你一樣……可是我做不到!」
她看起來不是在找藉口,而是發自內心對自己感到無力。我看她這樣,心裡也酸酸的。我說:「神創造我們是不一樣的個性,妳是個有主見的孩子,妳的特質有妳的好處呀! 」
她還是堅持:「可是我想像妳一樣……但是我沒辦法……。這樣的話,妳……還會愛我嗎?」
我相信如果你是我,你的答案一樣會是肯定的。
我們愛孩子,即便他們還沒辦法達到我們的期待;同樣地,孩子也愛著我們,即便有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還需要成長。我在安慰女兒的時候,體會到自己內在很深的愛,也體會到天父對我很深的愛。天父好像在對我說,孩子是祂所賜的禮物,要我在生活的高高低低當中,享受愛的流動、享受主的幫助、也享受跟孩子一起玩耍,重溫我的童年。
願這樣美好的一份愛,也滿溢你的生命當中,伴隨著你和孩子一同成長!
在愛中成長
從一開始為了記錄生活、也給懷孕待業中的自己一點寄託,一路書寫到現在,已經快四年了。從沒想過要出書,每一篇刊登出來的文章,都是在生活的揉壓中嘔心瀝血寫下的。不過,當收到總編輯邀約討論出書時,內心真的充滿驚喜與惶恐,市面上那麼多寫給媽媽的書,還需要多這一本嗎?
我深深知道,自己書寫不是因為我對教養很有辦法,而是因為內在真的有許多掙扎需要梳理,孩子也常常給我許多驚喜(或驚嚇),覺得不寫下來太可惜了,因此我不斷試著在觀察、體會、找資料、與人討論當中,尋找安頓彼此身心的方法。
「腹內話」,在台...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Chapter01懷孕改變我的事
兩條線的美麗與哀愁
內心潛藏的「應該」清單
從伴侶變成隊友
和寶寶的另類溝通
倒數計時迎接新生命
Chapter02媽媽的不完美與自我調適
為尋常日子按下幸福快門
寶寶學步的放手時機
不一樣的母親節禮物
兩歲小孩與兩歲的媽媽
離開,為了回來
當二寶來報到(上)
當二寶來報到(下)
與大寶的分離焦慮
二寶生產記
勇敢是帶著恐懼仍舊前行
Chapter03媽媽VS.寶寶的實戰現場
媽媽前輩們的武林祕笈
你快要爆炸了嗎?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常見的親子拔河
說的比唱的好聽
帶小小孩旅行有意義嗎?
親子間沒讓對方知道的事
兩個生活片段與鷹架理論
我才不要跟她說對不起
我們究竟是不是好朋友?
當孩子說「我不要你了」
祖父母向父母告孩子的狀
當幼兒開始有祕密
舊手媽媽新戰役
Chapter04那個稱為爸爸的隊友
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
小心被流行語洗腦
你存「情」了嗎?
生命的模擬考
當父母在孩子面前起衝突
隊友出妙招,玩破關遊戲
讓小三歸位
男人為何迴避溝通?
Chapter05從文本、戲劇看家庭與人生
《俗女養成記》回歸最真誠的初心
《媽媽必修的不完美學分》提高「媽媽品質」
《羅馬》回憶洪流中深藏的愛
《我們與惡的距離》看伴侶關係(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看伴侶關係(下)
《因為愛情》一個事件兩種視角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生命體悟
《幸福定格》關係中的邀請與回應
後記:生命的辛苦與美麗
參考資料
推薦序
作者序
Chapter01懷孕改變我的事
兩條線的美麗與哀愁
內心潛藏的「應該」清單
從伴侶變成隊友
和寶寶的另類溝通
倒數計時迎接新生命
Chapter02媽媽的不完美與自我調適
為尋常日子按下幸福快門
寶寶學步的放手時機
不一樣的母親節禮物
兩歲小孩與兩歲的媽媽
離開,為了回來
當二寶來報到(上)
當二寶來報到(下)
與大寶的分離焦慮
二寶生產記
勇敢是帶著恐懼仍舊前行
Chapter03媽媽VS.寶寶的實戰現場
媽媽前輩們的武林祕笈
你快要爆炸了嗎?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常見的親子拔河
說的比唱的好聽
帶小...
商品資料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出版日期:2020-12-01ISBN/ISSN:978986551046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6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