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辭典式」臺灣史書
也是一部「空間」向度的臺灣開發史回到日本遠野的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他以其歷年蒐集的龐大史料及累積的豐富知識為基礎,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本書為首度中譯出版,書名為求簡潔,即直接定名為《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發展簡史;若將全書合而觀之,也就是一部臺灣史,特別是一部以「空間」為向度的臺灣開發史。
伊能嘉矩在寫作本書時,不僅大量引用清代臺灣地方志與清帝國治臺官員的文集、筆記,以及日本治臺初期總督府與專家的調查書,更高度重視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資訊。相較於漢字書寫的建制性之地名,經常因字義之牽引而發生意義上的「質變」;以音聲存在的生活者之地名,雖也有可能變化,但仍可能保留著原有的痕跡。因而,伊能在本書採集保存的地名「音聲」,正是我們重新考察臺灣地名的重要線索。
這部「辭典式」的臺灣史書分為「汎論」與「各論」兩大部分。汎論綜述「臺灣地理總說」、「臺灣地名考」、「臺灣政治沿革總說」、「臺灣住民總說」、「土地慣行一斑」。各論則分述「臺北」、「宜蘭」、「桃園」……,以及「恆春」、「澎湖群島」各地之地理與風土。書末並附有「地名索引」,便利查考。
本書並收錄譯者與審訂者撰寫之兩篇導讀,幫助讀者理解本書之學術價值以及在今日的意義。
作者簡介:
伊能嘉矩
出生於日本本州東北,今日的岩手縣遠野市。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因被認為鼓動學潮而遭退學,而後師事東京帝國大學坪井正五郎教授,加入東京人類學會。
1895年底,隨日本政府來到殖民地臺灣,在臺期間,歷任總督府雇員、山地事務調查員、囑託等職,並展開其研究。早期以臺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1897年5月起開始192天的全島大調查,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在此期間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危險,獲得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使其成為當時在臺日本人的「蕃通」與「臺灣通」,建立起在臺灣研究領域的知識權威。
1906年,辭去在臺職務返回故鄉之後,仍持續致力於臺灣及故鄉遠野的鄉土研究。1925年,由於早年在臺踏查感染的瘧疾復發,於59歲去世。
伊能嘉矩是日治時期渡臺的日本研究者中「用力最勤,成就最大的第一人」,影響力至今不墜,被譽為偉大的臺灣學開拓者。
譯者簡介:
譯者╱吳密察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了。曾任臺大歷史學系教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國史館館長,現為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日本近代史。
審訂者╱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16至18世紀臺灣史及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
章節試閱
赤嵌城(Chhiah-khàm-sîann)
在安平街。往時,此地方為臺江口外之一島嶼,稱一鯤身。西曆1624 年(明天啟四年),荷蘭人據臺後,於島嶼海岸築一砲台。接著,西曆1630年(明崇禎三年),更於島中丘上築Zeelandia城防備外海。Zeelandia者,取名於Nederland北部州名。漢族古來稱為紅毛城或赤嵌城,一名安平城。紅毛名,因係荷蘭人所築乃稱;赤嵌名,因係位於Chhiah-khàm之地乃稱;安平名,因屬安平鎮所在乃稱。荷蘭人退出臺灣後,鄭氏改稱安平鎮,置其邸第於此處,且分駐侍衛兵。清領後,亦稱安平鎮,置水師副將。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郁永河《裨海紀遊》記其實查情狀:「就臺灣城居焉。鄭氏所謂臺灣城,即今安平城也,與今郡治隔一海港,東西相望約十里許,雖與鯤身連,實則臺灣外沙,前此紅毛與鄭氏皆身居之者;誠以海口為重,而緩急於舟為便耳。」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巡視臺灣御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記載:「臺灣府無城,別有城在其西南,曰紅毛城;鄭氏僭竊時宮殿在焉。」又,《臺灣縣志》記載:「康熙元年(明永曆十六年〔1662 年〕),偽鄭就內城改建內府,塞北門;欲闢南門,斧鑿不能入,乃止。」另,該書記載:「春秋時鄭國城門名;偽鄭據紅毛城,因取以名內城之門。」城址年久漸歸傾圯,我領臺後,夷平土地充為官舍之建築用地,殆失舊觀。
根據荷蘭人記錄:「Zeelandia城之外,於本城向下瞰望近處小丘,設Utrecht小石寨,且在本城北方約百米、其他方向約六十米處,沿著海濱築堡壁,連接城之西角及北角,該兩角据巨砲,以增加本城堅固。」漢族之記錄,《臺灣府志》記載:「紅毛城,在安平鎮,亦名安平城,又名赤嵌城。荷蘭于一鯤身頂築小城。又遶其麓而同築之,為外城。垣用糖水,調灰疊磚,監埒于石,凡三層,下一層入地丈餘,而空其中,凡食物及備用者悉貯之,雉堞俱釘以鐵,廣二百七十七丈六尺,高三丈有奇,女陴更寮,星聯內城,樓屋曲折高低,棟樑堅巨,灰飾精緻,瞭亭螺梯,風洞機井,鬼工奇絕,近海短牆,年久傾圯,潮水轍至城下」;《臺灣縣志》記載:「赤嵌城,亦名臺灣城,在安平鎮一鯤身,城基方廣二百七十六丈六尺,高凡三丈有奇,為兩層,各立雉堞,釘以鐵,瞭亭星布,凌空縹緲。上層縮入丈許,設門三。北門額鏤灰字,莫能識,大約記創築歲月者。東畔嵌空數處,為曲洞,為幽宮,城上四隅箕張,現存千斤大砲十五位。複道重樓,傾圯已盡,基址可辨。下層四面加圓凸,南北規井,下入於海,上出於城,以防火攻,現存大砲四位。西城基內一井,半露半隱,水極清冽,可於城上引汲。西北隅繚築外城,抵於海,屋址高低,佶曲迷離,其間政府第宅,舞榭歌亭,化為瓦礫。倚城舊樓一座,榱棟堅巨,機車一軸,可挽重物以登城,大砲凡數位,內城之北基下闢小門,傴僂而入,磴道曲窄,巳崩壞。地下有磚洞,高廣丈餘,長數丈,回轉旁出。」(本文謂北門額鏤灰字莫能識云云,據荷蘭人記錄文字為TE CASTEL ZEELANDIA GEBOWED ANNO 1630,即記載創築歲月。)林謙光《臺灣紀略》記載:「安平鎮城,在一鯤身之上。東抵灣街渡頭,西畔沙坡抵大海,南至二鯤身,北有海門,原紅毛夾板船出入之處,接一鯤身,週圍四、五里。紅毛築城,用大磚,調油灰,共搗而成。城基入地丈餘,深廣亦一二丈,城牆各垛俱用鐵釘釘之,方圓一里,堅固不壞。東畔屋宇市肆,聽民貿易,城內屈曲如樓臺,上下井泉鹹淡不一。別有一井,僅小孔,桶不能入,水從壁上流下。其西南畔一帶,原係沙墩,紅毛載石堅築,水衝不崩」;黃叔璥〈赤嵌筆談〉記載:「安平城,一名磚城,紅毛相其地脈,為龜蛇相會穴,城基入地丈餘,雉堞俱釘以鐵。今郡中居民牆垣,每用鐵以東之,似仍祖其制也。城上置大砲十五位,年久難於演放。」
赤嵌城 孫元衡(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臺防同知)
石樓盤百級,湧出似孤城。下岸臨滄海,依然禾黍生。
赤嵌城 楊二酉(乾隆四年〔1726年〕巡視臺灣御史)
極目天涯是水涯,荷蘭城上計程賒。潮光沸沸鳴奔馬,帆影星星照落鴉。
日麗九重天子闕,雲飛萬里使臣家。何時慰我桐花節,好向前津一泛槎。
赤嵌城 張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巡視臺灣御史)
巍樓遙望屹西東,月戶雲窗結構工。極目晚天環海嶼,倚欄誰憶荷蘭宮。
登紅毛城 林鳳飛(福州人)
海上孤城落日昏,水天無際欲銷魂。雲旋兩腳鯤身島,風送潮頭鹿耳門。
堪笑霸圖歸幻夢,獨留遺跡弔寒暄。紆迴磴路誰過問,止有萋萋碧艸痕。
赤嵌(Chhiah-khàm)
《臺灣縣志》赤嵌樓條下記曰:「閩人謂水涯高處為墈(仄聲),訛作嵌(平聲),而臺地所用磚瓦皆赤色,朝曦夕照,若虹吐、若霞蒸,故與安平城俱稱赤嵌。」;又,范咸(清乾隆十年〔1745 年〕巡視臺灣御史)〈赤瓦歌序〉謂:「臺屋瓦皆赤,下至墻垣階砌,無不紅者;此赤嵌城所由名也。」均將赤嵌稱呼,求諸於荷蘭人所築城樓款式、位置。但此不過是拘泥於「赤嵌」的強解。「赤嵌」乃漢族本於居住本地之平埔番族西拉雅部族Chhìah-khàm社名稱,寫成的近音譯字,早在明代即荷蘭人築城以前即有此地名。郁永河《裨海紀遊》記載:「《明會典》,太監王三保赴西洋水程,有赤嵌汲水一語」(參照臺南大井條),可為一證。荷蘭人亦承襲此稱呼, 將其地名轉音成Saccam、Zacam Scakam。後於赤嵌之地建築城樓,漢族因稱赤嵌樓或赤嵌城。可知以該城款式係赤磚疊築,或位置水涯,實乃附會。
另,當初Chhìah-khàm社之位置,以今臺南城為中心分布於附近。荷蘭人於此地築城後,移住東北方今新化西里新市街附近。漢族以此移轉部落Chhìah-khàm之近音,且因其地瀕臨河港(新港溪往時流過此地附近,今有港仔墘地名),乃以意寓新移番社之文字作「新港」(Shinkan),荷蘭人亦襲用之拼寫成Sinckan、Sinkan、Xincan、Zincan 等。至此,出於同一根源之「赤嵌」及「新港」二名稱,乃全然分離,一為城樓之名如純然漢族稱呼,一為固有番社名之音譯。
赤嵌城(Chhiah-khàm-sîann)
在安平街。往時,此地方為臺江口外之一島嶼,稱一鯤身。西曆1624 年(明天啟四年),荷蘭人據臺後,於島嶼海岸築一砲台。接著,西曆1630年(明崇禎三年),更於島中丘上築Zeelandia城防備外海。Zeelandia者,取名於Nederland北部州名。漢族古來稱為紅毛城或赤嵌城,一名安平城。紅毛名,因係荷蘭人所築乃稱;赤嵌名,因係位於Chhiah-khàm之地乃稱;安平名,因屬安平鎮所在乃稱。荷蘭人退出臺灣後,鄭氏改稱安平鎮,置其邸第於此處,且分駐侍衛兵。清領後,亦稱安平鎮,置水師副將。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
目錄
【導讀一】吳密察,〈《臺灣地名辭書》與臺灣地名的解讀〉
【導讀二】翁佳音,〈《臺灣地名辭書》的遺產與未完課題〉
翻譯凡例
例言七則
【第一部 汎論】
第一 臺灣地理總說
第二 臺灣地名考
第三 臺灣政治沿革總說
第四 臺灣住民總說
第五 土地慣行一斑
【第二部 各說】
臺灣
臺北
基隆
深坑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斗六
嘉義
鹽水港
臺南
番薯寮
鳳山
阿猴
恆春
臺東
澎湖群島
臺灣近海
【地名索引】
【導讀一】吳密察,〈《臺灣地名辭書》與臺灣地名的解讀〉
【導讀二】翁佳音,〈《臺灣地名辭書》的遺產與未完課題〉
翻譯凡例
例言七則
【第一部 汎論】
第一 臺灣地理總說
第二 臺灣地名考
第三 臺灣政治沿革總說
第四 臺灣住民總說
第五 土地慣行一斑
【第二部 各說】
臺灣
臺北
基隆
深坑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斗六
嘉義
鹽水港
臺南
番薯寮
鳳山
阿猴
恆春
臺東...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家出版出版日期:2021-01-27ISBN/ISSN:978957954298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4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