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優質關係是人生幸福感關鍵
10個長情告白 X9 道美好關係練習 X6 堂愛自己進修課給一路勇於追求幸褔的你
最溫暖誠摯的陪伴
「在愛的關係中,我們都需要勇敢,勇敢面對自己的真相,勇敢接納對方的狀態,而當你愛的時候,勇敢也會同時降生。」———康思云
一個跨越了八十多年的縱貫性研究,
證實人類幸福感的來源,不是金錢、不是健康, 而是持續而美好的社會互動。
本書作者群長期採用傳承藝術(Legacy Art Work) 方案服務家庭照顧者, 以家庭成員的生命故事分享為軸,激盪出無數令人動容的交心時刻!
將陪伴你,重新梳理與自己、與他人、與過去以及現在的關係,
一步步跟著關係練習題,引動你早已潛在的、觸動人心的影響力。
本書特色
●唯一來自傳承藝術的視覺藝術創作服務方案, 特選6堂愛自己進階課,只要拿出紙筆,隨時都能學習好好愛自己。
●來自藝術社工師第一線的真情抒發,
真實貼近10個令人動容的長者故事,
一窺各種面向的「勇敢」。
特別照顧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照顧者, 透過9 道美好關係練習,緩解日常疲累身心靈。
●這本書,寫給總是自責的你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中,可能你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時間與空間,去跟好友喝茶聊天,也沒有動 力去呼朋引伴了。因此,在一些令你懊惱的事情發生時,與你對話的可能不是朋友,而是自己內 心的聲音。這些不時出現的聲音,可能還包含了對自己某些特質的長期不滿,甚至是失望。例如: 常因動作慢或時間掌控不佳,導致事情無法如期完成或頻頻遲到;每每在對家人發脾氣之後自責 不已,卻又在不久後的某一刻情緒爆發。這種時候,我們很容易指責自己、批判自己,對自己說出喪氣的話,完全不考慮聽者(自己)的感受。
這本書將幫助你,將責怪自己的聲音消音,嘗試對自己說:「我最值得被肯定的一點,就是為了做出正確決定、為了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而盡了最大的努力!」
●這本書,寫給敢怒而不敢言的你
在家中或街坊鄰里的長輩中,是否曾有一位長輩難以相處,或帶給你恐懼、害怕、焦慮、委屈…… 等情緒?在學校,是否曾有帶給你類似情緒的師長?幼年或求學時期的自己,常被要求要順服長輩與師長,對於不當的對待、極不合理的要求,常是敢怒而不敢言,這些難以表達的情緒堆積在 心裡,當我們長大了,不再需要委屈自己去順應對方時,仍然容易受到過往的影響,不想靠近相 近類型的人,或難以與他們建立關係。
本書將帶你發現,你已經不是當年的你了,現在的你,需要理解到自己抗拒這些特質的原因,更需要看見:經過了歲月的歷練,如今的自己已有更多的力量,去應對這些特質與情境。
●這本書,寫給不敢哭泣的你
對於流淚我們有許多既定的標籤,然而流淚真的就代表軟弱?代表無能?哭泣是一個將抽象的痛苦轉化成有形淚水的過程,在這當中,人會經驗到情緒的恢復,並且減少傷痛的感覺。動物都會分泌淚水來滋潤眼睛,但只有人類有情感的眼淚,而且唯有人類擁有產生哭泣的奇妙生理系統。本書將提醒你。下一次,當你掉下眼淚時,請記得,你是在進行「情緒排毒」,你是在面對自己的情緒,你,比你想像中的更勇敢!
●這本書,寫給不知如何和長輩相處的你
人與人的互動秘訣沒有別的,唯有真心。然而,除了真心之外,還需要用心。在與長者互動時,加 點小用心,就能將愛暖暖地傳達給對方。本書要教你幾個動作簡單、不需花錢,更不必費時,隨時都可以進行的5個小用心,還要一起說說,帶著愛與尊重的「九大金句」!
●這本書,寫給常和兒女起衝突的你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語言,當一個只懂台語的人與一個只會英語的人溝通時,雙方勢必難以了解 彼此,而原本想傳遞的信息也無法傳送出去。在愛的世界裡,也有類似的情況。當我們說著不同 的「愛的語言」給對方聽時,就是一種雞同鴨講,因為在對方耳裡,是聽不懂的外國語。相反的,即 便對方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很明白,但聽著的你還是一知半解,耗費心力也只能約略了解對方的意思。
「如果我們要有效地傳達彼此的愛,我們必須願意學習對方主要的愛的語言。」或許你已盡一切所能來愛你所愛的,而對方始終無動於衷,本書要教你,請你閉上眼睛用0到10來評估你「愛箱」的 充滿度,答案更是低到讓你想流淚,那麼現在就是你學習愛的語言最好的時機。
作者簡介:
康思云
三個兒子的媽,從小喜歡畫畫、親手做禮物,長大後成為藝術社工,陶醉在助人工作二十多年。 為了服務更多人,創立新活藝術服務有限公司,現任執行長,並為台積電、新光集團、臺灣大學、雙和醫院等知名企業、學校、醫院指定講師,教授優質互動關係及藝術助人等相關課程。
江明璇
仍在博士班路上匍匐前進的女子。身兼新活藝術服務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知識長,資深藝術社工師。
從助人工作和服務中,看見人的價值和關係的珍貴,在生活中努力體現所思所想。
彭恩寧
港台混血兒,結合香港人的精明與台灣女孩的溫暖。喜歡將生活感觸以文字與繪畫存檔的藝術社工師。
為散播「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值得被好好尊重與欣賞」的理念而努力。臺大社會工作學系畢業,現任新活藝術社會企業品牌總監。
章節試閱
讚美,讓他人與自己被看見、被聽見
「人類內心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從小,我就以「身為建築師的女兒」為榮,一方面是因為爸爸坐在圖桌前深思的樣子,很有藝術家 的魅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班上沒有其他同學的父母跟爸爸的職業一樣,因此帶給我一種「我很特別」的感覺。
有一次,爸爸帶了一張圖紙回家並請我塗色,那是他與團隊正在設計的建案。年僅六、七歲的我, 把一棟雄偉的大樓塗成了淺綠色與粉紅色相間的夢幻房子,然後很得意的還給爸爸。爸爸看了眼 睛一亮,說:「我手下的建築師沒有一位畫出這樣的配色!」同時露出了讚賞的表情。雖然後來爸的設計圖仍用了其他色彩,但這個回憶卻深印在我心中,爸爸的回應其實只是描述了一個事實
,卻加深了「我很特別」的信念,也使我認定自己很有藝術天分。
事隔多年,如今我以「用藝術服務老年人」作為志業,也訓練一群專業助人者,運用藝術來協助長 者統整自己的生命歷程、設計美好的老年。在培訓學生的過程中,常被問到:「要如何欣賞老人家 的作品?」「要如何讚美到對方的心坎裡?」「讚美要如何正中紅心?」等等,表達讚美的實際演練 中,也常有學員苦於詞彙有限,除了「你好棒。」「好漂亮。」「有進步哦!」等籠統的句子外,不知還能如何表達。
心中缺乏讚美的詞句,很多時候是因為過往經歷中,沒有太多被讚美的經驗。在我們心中往往「被鞭策」的語句很多,「被肯定」的詞句很少。當自己或身旁的人犯錯、失敗時,我們的腦海中馬上出 現上百句批評和責備的句子,而當我們面對成功時,卻陌生於接受肯定和褒獎。然而,若能閉上 眼回想兒時一個被讚美的經驗,幾乎每個人的嘴角都能露出微笑,甚至眼角泛著淚光。因為那段 記憶彷彿被加上了美麗的光暈,一景一物、一字一句,還有當時內心的雀躍和欣喜,是那麼的清晰。
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曾說:「人類內心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這份肯定不需要麗的詞藻、誇張的表情,有時只需要細細的表達「我注視著你」以及「我看見了你」。例如,看見朋
友換了一個新髮型,除了「換髮型了,變年輕了喔!」之外,還可以說得更具體些:「你把分邊的瀏海改成妹妹頭,頭頂的髮量感覺增加了,」「之前的長直髮剪短了、燙捲了,這個捲度剛剛好,增加 了浪漫的感覺,」當朋友聽見你如此仔細的描述他的新髮型,他會感覺到自己很重要。同事穿了新 衣,也不要再以「好看」一語帶過,花一分鐘好好欣賞、描述一下衣服的顏色和樣式,讓對方感覺
到自己的改變,被注意到、被肯定。
好的讚美,存在於仔細觀看的雙眼、用心聆聽的內心。從此刻開始,別再苦惱於「字庫不足」而錯過了讚美的時機,用真誠的字句傳達所見所感,讓對方被看見、被聽見,就是最好的讚美。(文/
康思云)
練習 1
讚美別人之前,讓我們先讚美自己
身為一個照顧著孩子、配偶、長輩的家庭支柱,我們的目光幾乎都關注在家人的各項需求上,忙 著處理日復一日的瑣事,以及突如其來的緊急事件。生活中有稍作休息的片刻,卻沒有將事情完結的一天。
在運用視覺藝術陪伴家庭照顧者的課程中,我們常在第一堂課就邀請照顧者好好聊聊自己,有時是請照顧者試著挑選自己的代表色,有時甚至請照顧者著手繪製自己的自畫像。現在,就讓我們 一起用一小段時間,將目光轉回自己身上,好好看看自己。請跟著我的邀請,將你想到的詞句或 內容簡單的寫下來。
你常聽見身旁的人,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你呢?在最快出現在腦海中的這些形容詞裡,請寫下自己覺得是肯定或讚美的三個詞彙或描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這些肯定或讚美的詞彙,也許是簡單常見的形容詞,例如:冷靜、聰明、負責任、美麗、有耐心…… 等,也許是一個描述句,例如:「有你在就覺得好安心。」「這個家沒有你不行。」「謝謝你總是幫我 的忙。」或是「你父母一定很為你感到驕傲。」等等。
每個人都有容易被他人看見的特質,也有親近的人或自己,才更能接觸得到的一面。請你用三到五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你會怎麼描述呢?同樣的,描述方式可以是簡單的形容詞,也可以是一句完整的描述。這些形容詞或描述句,也許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
接下來再邀請你多花一點時間想想,最近完成了什麼讓自己感到有成就感、滿意的事情?也仔細想想,你有什麼優點和特質,讓自己滿喜歡的呢?請至少寫下三個稱讚自己的形容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關於讓自己滿意、感到有成就感的事情,不一定要是完成了很難達成的目標,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小事件,例如:烘烤了一個香酥可口的蘋果派,滿足了全家人的味蕾;開始培養運動的習慣;看 完一本好書。這些小小的事件,都有著對應的優點與特質:好手藝、願意改變、愛惜自己、追求新 知……等。
請看著這些美好的詞彙,再次對自己說:「我是美好的,因為我_____、 ______,又_________ 。」
讚美,讓他人與自己被看見、被聽見
「人類內心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從小,我就以「身為建築師的女兒」為榮,一方面是因為爸爸坐在圖桌前深思的樣子,很有藝術家 的魅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班上沒有其他同學的父母跟爸爸的職業一樣,因此帶給我一種「我很特別」的感覺。
有一次,爸爸帶了一張圖紙回家並請我塗色,那是他與團隊正在設計的建案。年僅六、七歲的我, 把一棟雄偉的大樓塗成了淺綠色與粉紅色相間的夢幻房子,然後很得意的還給爸爸。爸爸看了眼 睛一亮,說:「...
作者序
【自序】
作者序
運用藝術服務所學,發揮「優質關係」的影響力 /康思云
我所從事的職業很特殊,不僅小時候沒聽過有人在做這個工作,大學就讀社工系時,也不知道在社工的領域裡有這個類別。直到工作了十幾年後才知道,原來我的工作在國外有一個特殊的職稱,叫做「老年藝術社工」──用藝術作為媒介來服務長者。
二○○五年,當時仍在第一線照顧機構擔任長者社工的我,被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自紐約邀請來台的創意高齡先驅蘇珊.博斯坦(Susan Perstein)女士選中,前往美國將「傳承藝術(Legacy Art Work)」此種用藝術服務老年人的方案帶回台灣。所謂「傳承藝術」,是指陪伴長者系統性的述說自己的故事與想法,再用視覺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長者可透過這個過程整理人生、肯定自己的 價值,並與他人產生美好的社會互動。
就讀社工系時,大部分同學選擇兒童或青少年作為服務的對象,因為大家覺得兒少是最有可塑 性、也是最有希望的族群。我也曾嘗試在兒童跟青少年領域實習,但在實際服務過不同年齡階段 之後,毅然決然選擇了老年社工為自己的志業。許多人問我:「思云,妳為什麼要服務長者?」起初,我的理由非常單純,因從小由外公外婆帶大,長者總是帶給我更多親切感,他們是我所知道最 慈藹、最有禮貌的一群人,經過人生的歷練,他們更能感受他人的真心,也願意肯定對方的付出。
而於實證研究也證實長者有許多優勢。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壓力、 煩惱、憤怒等負面情緒隨之下降;史丹佛長壽中心的研究則證實,隨著年齡增長,同一個人會呈現愈來愈正向的情緒體驗。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將會愈老愈快樂。而根據「感應時間理論」,由於者比年輕人更意識到時間的有限性,因此更能看清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在工作中,大我好幾十歲的長者向我講述自己的快樂與悲傷、成就與遺憾,不時會有長者問我:
「為什麼我現在才懂得的事情,妳這個年齡就懂了?」我總是回答:「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認識你們,你們的生命故事,就是我的老師。」這些從長者生命中學到的點點滴滴,是真正讓我繼續從事 這份工作的原因,與長者的相處徹底擴展了我對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互動關係的觀點,並確實改變了我的生活態度、對愛的理解、在工作中的熱情,以及為人父母的過程。
因著工作歷程中不斷的衝擊與反思,我與團隊的夥伴們開始撰寫一系列探討「人我關係」的文章,也因此有了你手中的這本書。在閱讀本書之前,讓我先與你分享四件我從長者身上學到的事:
第一件事,要盡力善待每一個人
平時你到了一棟陌生的大樓,會主動跟大樓管理員、清潔人員打招呼嗎?
過去的我,不會。在三十歲之前的人生中,人被我二分為「朋友」及「不是朋友」兩種人,而能稱為朋友的人並不多。因此,生活中大部分的人,我不需要跟他們有太多互動。直到一對老夫妻改變了我。
剛開始從事老年藝術社工這個工作時,在新竹的榮譽國民之家(簡稱:榮家)認識了一對老將軍夫 妻,他們姓楊,在榮家中軍階最高,每逢年節會收到總統的卡片,有貴賓到訪時也一定先拜訪他們,兩老卻非常謙和有禮。雖然我比他們小了五十多歲,連榮家的最高長官也都是楊老將軍的學生,但兩個老人家總是尊稱我為「老師」,每堂課都早早的來到教室,笑著說:「做學生就是應該這樣。」
我觀察到楊將軍經過其他榮民身旁時,即使並不熟識,也總是一一和他們微笑致意、關懷問候, 對樓層的工作人員或接送的計程車司機非常禮貌而親切,聽到我要離開了,還會叮嚀我:「離開榮家時,記得要跟門口的警衛打聲招呼哦!」我原本覺得,善待朋友、家人是應該的,至於陌生人,保持禮貌的安全距離即可,也不免和一般人一樣,對於權威人士或長官,會多一些微笑、多一點用心。
然而,老將軍的叮嚀讓我開始學習善待每一個人,特別是對基層的工作人員。
我的生活因此有了幸福的轉變。等咖啡時不再滑手機,而是和煮咖啡的阿姨聊聊天,這使我的咖啡不僅好喝,打開杯蓋還有美麗的拉花迎接我;經過大樓服務台時,給警衛先生、櫃台小姐友善的微笑,這看似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但有一次假日要在大樓辦活動,平時熟識的合作單位沒來上班,需繳好幾百元的停車費,而由於平時主動釋出善意讓警衛對我有了好印象,所以願意為我蓋免費的停車章⋯⋯
善待每一個人,微笑——其實是你隨時能送給對方,以及自己最美的禮物。
第二件事,努力看見別人的優點並給予肯定
二○一九年五月,楊老將軍突然罹患急性白血病,我們決定要為他辦一場生前告別式,讓他有機會聽見大家對他的肯定和感謝。邀請信函發出後,回函如雪片般飛來。這位老將軍,曾在赴美參 加國際大會時,勇敢的站在簡陋的升降機上,衝上旗台掛上中華民國國旗,因此獲頒護旗勳章;他也在擔任播音總隊長時,盡力連結國際資源,克服了中央山脈的險阻,架起了全台廣播系統。
然而,親朋好友印象深刻、心心念念的,都不是這些豐功偉業,而是:一個一百八十公分高的將軍,在家中忙進忙出做著家事;當身材嬌小的太太說話時,他在一旁頻頻點頭;工作人員剛來榮家報到時,楊將軍親自到辦公室表達歡迎之意,處處肯定他們工作中的付出;常常正面鼓勵晚輩;女兒結婚時,他邀請女兒害羞的好友擔任司儀,給女兒的好友帶來自信。
楊將軍的生前告別式在醫院的安寧病房舉辦,有好多榮民伯伯拿著小國旗,大聲唱著軍歌,為他從病房到交誼廳的路上搭起了一條旗海通道。許多長者向他述說來到榮家後受到他的溫暖照顧,以及對他的感謝。而後在楊將軍的追思禮拜上,有四位將軍為他抬國旗,如此莊嚴隆重,就如同 在電影中看到的畫面一般。
這麼一個光榮的將領,竟在他氣若游絲、非常不舒服的最後一段時日,用他僅有的微弱力量,握著我的手並對我說:「謝謝妳的傳承藝術,為我和楊媽媽在榮家的晚年,帶來了色彩。」然後將我手放在胸口後,舉起右手跟我敬禮。楊將軍的風範,讓我理解到,追求成功並不能撼動別人的心靈,進而帶來改變。一個散發著香氣的生命,不在於他有多厲害、多有地位,而在於他能看見多少別人的優點、願意給予多少肯定。
第三件事,愛是讓對方綻放光芒
在傳承藝術的團體中,曾聽過許多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其中有一個讓我特別印象深刻:老羅與妻子婚後有四個孩子,生活雖清苦卻很幸福,然而,妻子在發現大腸癌末期後一年就離世了。妻子留下遺言要他再找一個伴,一起扶養孩子長大。
三年後,老羅認識了一個好女人,但由於對方家世背景很好,老羅覺得自己和她不僅門不當、戶不對,還帶著四個孩子,對方若嫁給他實在太辛苦了。就這樣,這位女子默默愛了老羅二十年,直到後來她心臟病需要開刀,由於手術成功的機率很低,她跟老羅說:「我們結婚吧,若手術不成功,我的財產就能留給你,讓你的生活有保障。」老羅不忍拒絕,最終還是答應了。
結果,手術意外的非常成功,兩人也終於結婚。婚後,老羅卻因糖尿病造成生活諸多不便,甚至幾乎失去視力。他的妻子不斷鼓勵他不要自暴自棄,積極接送他外出學習、擔任志工。當我們認識 老羅時,他樂觀積極、幽默風趣,讓人以為他一直都是這個樣子,但老羅總是說:「我以前不是這樣的人,這一切都要感謝我太太,使我能勇敢面對疾病、過著積極的生活。」
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的:一塊黃金與一塊泥巴相遇。黃金對泥巴說:「你看你,灰不溜丟的,你有的閃亮光芒嗎?你有我高貴嗎?」泥巴搖搖頭說:「沒有。但是花草、樹木,人們的糧食,都從生。」金子聽了泥巴的話,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在愛與被愛的關係中,我們很容易陷入比較,比較誰比較優秀?誰配得上誰?比較彼此的付出是否公平?我是不是最重要?然而,愛的關係中本就不在於看見自己有多好,而在於能否為對方創造價值。經過歲月的歷練,我看見一種愛,是讓被愛的人綻放光芒,在愛中堅持不懈的為對方付出,使對方能在愛中認真努力的活著,如同美麗的花從泥土養育而出並綻放芬芳。
第四件事,要珍惜父母,抓緊與他們相處的機會
在服務長者的過程中,我們常會聊到「你想念的人是誰?感謝的人是誰?」這個主題,而讓我驚訝的是,長者最思念的往往不是最好的朋友、也不是愛人,而是他們的父母。長者常會說起自己的父母如何噓寒問暖,在他們生病時如何照顧他們,他們總是很想念媽媽的拿手菜,還有爸爸溫暖厚實的大手。
有位長者讓我感到非常震撼;九十多歲的馬奶奶,她有點不苟言笑,寫字、創作都很謹慎,卻在聊起「過年」這個話題時,回憶起十三歲那年的除夕夜,她的父親被共產黨抓走了,她一邊說一邊掉下眼淚:「我很想念我的父親。」
當時我心想:十三歲時的馬奶奶,在八十年後,依然如此思念自己的父親,這是一份怎麼樣的心啊?直到後來,我看到愈來愈多長者在說起父母時,常會流下思念的眼淚,並且說:「父母是世上最愛我的人。」我才理解到,這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才能體會到的。在年輕時就有機會看到老人家珍貴的眼淚,是上帝賜予我的一份厚禮。
忙碌的我們總是將時間花在網路與手機上,花時間陪伴朋友、追求更多的成就,卻吝嗇於將時間用來陪伴最愛我們的父母,平時難得跟他們說說話、為他們盡一點心力。長者教會我,人生不要 有遺憾,要珍惜父母,抓緊與他們相處的機會,因為到了年老時,最想念的還是父母。
哈佛大學曾於一九三八年開始進行一個跨越了八十多年的縱貫性研究,證實人類幸福感的來源, 不是金錢、不是健康,而是持續而美好的社會互動。這與我多年來在長者身上的學習是一樣的。 歷經了八十年、九十年的人生歷練,讓人津津樂道的,都不是時下年輕人所追逐的潮流或榮耀, 而是困境中幫助他們的那雙手、年復一年的彼此陪伴,以及真心賞識、真誠讚美,所激發出的生命力量。這些長者或許並沒有影響一個時代的大成就,但都在與他們相識的人的生命中發揮了影響力。
「擁有影響力」是許多人心中共同的渴望,希望為我們所存在的世界帶來正面的影響力,使我們的存在更加有意義。然而,在對世界帶來影響之前,我們必須先影響我們身邊的人;盡力對每個人表達善意,看見並肯定對方的優點;堅定的付出愛,努力讓人們綻放光芒,並且,珍惜愛我們的每一個人。當我們在生活中散發出這股生命的香氣時,影響力自然能蔓延並遍及我們所到之處,不需 要比別人有能力、有才智,需要的僅是一份願意去愛的心。
期盼這本書能陪伴你重新梳理與自己、與他人、與過去以及現在的關係,跟著本書所設計的章節及練習題,引動你潛在的、在「優質關係」中觸動人心的影響力。
【自序】
作者序
運用藝術服務所學,發揮「優質關係」的影響力 /康思云
我所從事的職業很特殊,不僅小時候沒聽過有人在做這個工作,大學就讀社工系時,也不知道在社工的領域裡有這個類別。直到工作了十幾年後才知道,原來我的工作在國外有一個特殊的職稱,叫做「老年藝術社工」──用藝術作為媒介來服務長者。
二○○五年,當時仍在第一線照顧機構擔任長者社工的我,被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自紐約邀請來台的創意高齡先驅蘇珊.博斯坦(Susan Perstein)女士選中,前往美國將「傳承藝術(Legacy Art Work)」此種用藝術服務老年人...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人生要有麵包,更要有玫瑰香 / 吳欣盈
推薦序 創造高齡世代的「新正常關係」/ 楊培珊
推薦序 讓陽光灑落,成為他人溫暖的照拂 / 李正雄
推薦序 想得到愛最快的方法,是試著去愛一個人 / 洪仲清推薦序 以終為始,思索想要的未來 / 高雅雪
好評推薦
作者序 運用藝術服務所學,發揮「優質關係」的影響力 / 康思云
前言 學習互動的新方式,重新體會生活中的幸福
第一章長情的告白一輩子的愛,有多長?
每個選擇都是盡了最大努力的決定你的生命價值,來自與人分享
你一直都在,因為你住在我心裡
及時道愛、道謝、道歉與道別生命中的灰塵隨時能甩開
就算失智,但你的愛依然在我心裡俠女藍奶奶與貴婦綠奶奶
最不可愛的人,最需要愛
用嗜好與擅長建立個人「品牌識別」
第二章內求美好關係
讚美,讓他人與自己被看見、被聽見
——練習 1:讚美別人之前,讓我們先讚美自己專心去找尋心裡的聲音
——練習 2:試著當自己的好朋友,別再繼續責怪自己寫給使我一夜長大的你
——練習 3:回望過去,再次認識自己在跟自己的相處中,認識自己
就算會失去,也要勇敢去愛
——練習 4:從愛你的人眼中,看見自己翻找出未曾察覺的情緒和感受,忠實呈現
哭泣不是軟弱,而是勇敢
——練習 5:陪伴自己,與情緒共處別讓自己不悲傷
用想像力使日子常新、關心常在別讓關係中的壞葡萄持續發酵
——練習6:在修復關係之前,先整理自己
第三章愛自己進階課
第一堂課——將目光與思緒從環境轉離,停駐於自己第二堂課——看見並靠近自己的情緒
第三堂課——觀看原生家庭的成長脈絡,換個角度認識家人
第四堂課——看見自己的心理界線
第五堂課——做自己的好朋友,從自我對話開始第六堂課——讓心靈飛翔,愛上全部的自己
第四章外找優質連結
主動給予愛與欣賞,形成正向迴圈常說帶著愛與尊重的「九句話」尋找回憶裡的正向情緒、經驗與感受五個小用心,大方傳達我愛你
——練習7:找到對方的「愛的語言」用音樂「振」出你我新關係
——練習 8:具體行動,為對方加值
在溝通中傾聽,用愛與對方交流三項關鍵,讓溝通有愛無礙
——練習 9:聽明白,說清楚關係需要耐心等待,用心澆灌
只要一句話,就能提升他人的價值還在撩妹語?來個逗奶語吧!
練習不當句點王的聚焦提問法你如何面對「已讀不回」?
附錄 認識傳承藝術
目錄
推薦序 人生要有麵包,更要有玫瑰香 / 吳欣盈
推薦序 創造高齡世代的「新正常關係」/ 楊培珊
推薦序 讓陽光灑落,成為他人溫暖的照拂 / 李正雄
推薦序 想得到愛最快的方法,是試著去愛一個人 / 洪仲清推薦序 以終為始,思索想要的未來 / 高雅雪
好評推薦
作者序 運用藝術服務所學,發揮「優質關係」的影響力 / 康思云
前言 學習互動的新方式,重新體會生活中的幸福
第一章長情的告白一輩子的愛,有多長?
每個選擇都是盡了最大努力的決定你的生命價值,來自與人分享
你一直都在,因為你住在我心裡
及時道愛、道謝、道...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