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內容除敘述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的發展歷程外,也就共學令引發的罷課事件、實施共學制前後台日學生教育的差別、學生日常生活、修業旅行及戰爭動員的情形予以剖析;也對日治後期在各州增設工業學校的情況多有著墨。
在第一章〈共學令前臺灣人的工業教育〉中,說明設立工業講習所的始末,入學、課程與學習的情形,以及對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作分析。第二章除了說明台北工業學校學生罷課事件外,也剖析1922年發生北師與台南商業學校的學生抗爭事件。第三章則就日台學生受教育與學習的差別說明。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描述工業學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修學旅行。在第六章中作者敘述二次世界戰爭動員下,中等工業學校的擴增情形以及學生動員與就職的關係。
此外,本書添補不少附錄,例如臺灣人教職員人事資料,整理1920、1930年代臺北工業學校學科課程與使用之教科書,並將目前仍保存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日治時期各科教具,部分校友捐贈其學生時代使用的實習器具等,皆收附錄。期待對臺灣工業教育的源頭有興趣者,能藉由本書之描述,了解二十世紀初臺灣初邁入工業化社會時,如何透過井然有序的現代教育,培養第一批工業專業人才。
作者簡介:
鄭麗玲
現職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教授,學歷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其專長領域為臺灣教育史、日常生活史、歷史文化創意資產研究。歷年出版《臺灣人日本兵的戰爭經驗》、《國共戰爭下的悲劇——臺灣軍人回憶錄》、《百年風華 北科校史》、《臺北工業生的回憶》、《百年風華 臺北科技大學校史》、《臺灣第一所工業學校1912-1968》、《躍動的青春》。《阮ê青春夢》、《臺灣攝影家:李火增1912-1975》、《臺北工業學校史料集:「臺灣日日新報之報導1911~1943》。
章節試閱
緒論
一、學制與校名
1912年臺灣總督府在學務部下設立一所臺灣人的近代工業教育的機構,最初全名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1914年改稱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1917年另設有「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招收在臺日人,修業年限5年,校地與教職員工皆寄生於已成立的工業講習所。1921年以日、臺共學為口號的新教育令即將公佈之際,臺北工業學校改為臺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前述「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改為臺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1923年兩校合併為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分有5年制本科,及3年制專修科。
關於兩所學校校名變革,配合1919年第一次臺灣教育令發布,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改為和日本國內同性質學校名稱一致的「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維持臺、日人隔離之雙軌教育。不久,地方自治實施,中等學校劃歸總督府下地方州廳轄管,日人的「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遂改為「臺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臺人就讀「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則改稱「臺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
由於臺北工業學校學制與校名更迭多次,為行文順暢,本書對1912-1918年之校名稱,皆略稱「工業講習所」,1919-1922年「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及「臺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略稱公立臺北工業學校、臺北第二工業學校。共學之前(1918-1922)日本人學生稱「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臺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為預科2年本科3年之5年制工業學校,略稱總督府工業學校、臺北第一工業學校。1923年合併後的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則以「臺北工業學校」稱之,不同修業年限則用5年制本科(或甲種工業),3年制專修科(或乙種工業)。
二、日本本國工業教育的進程
日本近代教育最初著眼於高等教育的帝國大學與初等教育。以高等教育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快速提升日本的國力,以初等教育培育有現代性的公民。這兩項目標在明治二零年代以前,幾乎耗盡明治政府大部分的心力與教育經費,無暇顧及其他方向。在許多產業仍是傳統工藝技藝情況下,當時的工業教育以工藝學校或徒弟學校為主,結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藝產業或者日常生活產品,提供傳統日常生活內需產業的工匠職人。例如京都美術工藝學校、石川縣工業學校、富川縣、香山縣的工藝學校,以傳統織物技術見長的伊勢崎工業學校。甲午戰爭之後,日本現代產業經濟越加活絡,呼應新興產業界的技術人員需求,部分教育官員與政治人物開始注意到實業教育也是「強國富民」重要一環。1894年到1900年之間具現代意義的工業(industry)學校開始陸續設立。
二十世紀初爆發一次世界大戰,英法等歐洲帝國主義國家紛紛捲入戰爭,日本雖也參戰,亞洲卻非主要戰場。歐戰期間,日本剛剛萌芽的現代工業遂得以有飛躍的發展,造船、鋼鐵、工業化學等方面的技術得以自立。為了工業技術的自立,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至大正末年,日本各種研究機構紛紛成立,如北里研究所、鹽見理化學研究所、電氣試驗所、大阪工業試驗所,軍方有陸軍科學研究所、海軍技術研究所,大學方面則有東北帝大的金屬材料研究所、東京帝大的航空研究所。
大正時期日本經濟景氣,產業升級使技術勞工的需求增加,大企業對現代工業技術的要求更多,工業學校畢業生除了學校所教導的實作之技能外,需具備更多數學、理科等工業專門知識。工業教育思想開始從訓練優良之職工,轉為培養中階技術人員。原修業半年的學徒學校逐漸改為修業3年的乙種工業學校。另外,修業年限5年的甲種工業學校亦有增多的趨勢。在訓練科目方面,一次大戰結束後,隨著工業學校的設立,機械、電氣、重化學工業等近代工業的學科快速增加。部分私人公司也設立相關的訓練中心,以因應企業發展的技術需求。
從法規面來看,1899年日本頒布實業教育令,到1920年才有「實業教育令改正」, 增加了所謂「涵養德性」的課程。這是因為第一次大戰以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抬頭,日本各地發生許多佃農與地主的爭議事件,在工業方面也出現勞動爭議。實業教育遂增加「修身科」、「法制及經濟」等原來在普通中學的科目,以灌輸天皇體制的國體觀念,培養順從的公民以及勞工。
1930年代起為開發滿蒙資源,則有採鑛、土木科等科的新設與擴充。隨著戰爭的昭和年代來臨,工業學校配合國家政策,擴充整備相關學科或新設學科。日本政府頒布的國家總動員法,中等工業學校是勞務動員計畫中技術人員的主要來源。例如在機械工業方面,強化控管工作機械、汽車、飛機、化學工業用機械的技術人力。重視船艦工業、採礦冶金工業的技術開發與技術人員的培養。在化學工業方面著重燃料、電氣化學以及與有機合成相關之工業。在通信方面著眼於電氣工業等相關技術與人員的養成與分配。 此外,為開發中國東北等新佔領地,則需要與採礦、土木相關的技術。因此,中等以上學校快速增設理、工科學校,限縮法政與商業教育,將部分商業學校改為工業學校。
三、臺灣工業教育的進程
(一)無方針時期(1895-1911)
1895年日本從大清帝國取得清日甲午戰爭的戰利品臺灣,臺灣隨即在5月23日宣布脫離大清帝國,不承認此一條約效力。對此日本以軍事行動回應,由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來取臺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則在日軍佔領基隆後,於5月底踏上臺灣領土,正式開啟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
著名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曾表示,他來臺灣後的統治方針是「無方針」。換言之,在不標舉任何口號與施政大原則之下,完全因應當地情勢變化順勢而為。這種沒有方針的「因地置宜」,也可以適用於這一時期的教育制度。日本統治之初,對於實業教育較偏重在農業部門,成立農業講習所、糖業講習所,並不由學務部門管理,而是隸屬在產業部門,可以看出當時對於實業教育,多半還是重視與產業開發政策的配合。
臺灣總督府開始運作後,雖然在兵馬倥傯之際,對於近代教育並未稍有鬆懈,1895年5月立即於大稻程設立學務部,7月移往士林芝山巖,9月招收21名臺灣人為「國語傳習生」。雖然次年初發生臺灣反抗者攻擊芝山巖學堂的「芝山巖事件」,但是,總督府在臺灣推行近代教育機構的腳步並未因之停止。1896年5月統治臺灣僅一年,在全島各地尚未完全在日本穩定控制之下,即在臺北成立「國語學校」,並在全臺各主要大城設立「國語傳習所」,前者是小學師資培育制度的師範學校開端,後者則是日後一般小學的前身。1901年國語傳習所廢止,正式實施公學校制度,並逐步從漢人社會推展到原住民部落。同時,在日本人聚居較多的地區,設立日本人就學的小學校。臺、日人隔離的雙軌近代教育體制於是焉大略成形。為了滿足小、公學校師資,1899年在臺灣北中南各成立一所師範學校。不過,自1898年到1912年這段期間,總督府對於師範學校的制度,及其與國語學校關聯,以及國語學校定位,尚未有明確定見。臺北師範學校在1899年成立後,旋於1902裁撤,1919年才再度設立臺北師範學校。臺南師範學校在1899年設立,旋在1904年裁撤,1918-1919國語學校再度在臺南成立分校,次年更名為臺南師範學校。臺中師範學校亦在1899年成立後旋於1902裁撤,遲至1923年才再度開設。
除了提供小學師資的師範學校在這段期間的興設之外,日人的中等男子普通教育與女子普通教育也有部分發展。1907年廢止原隸屬於國語學校的中學部及附屬高等女學校,改在臺北成立中學校並附設高等女學校,1909年附屬高等女學校獨立為高等女學校。以受教育的種族別來看,以上兩所男子與女子中等普通教育,都是屬於在臺日人的教育機構。
這個時期的日本對臺灣人教育,廣義來說,大抵都可以說是實業教育的一部分,無論醫學校、國語學校修業完了後都有一個明確對應的職業,並且符應當時在臺灣統治的實際需求。在1912年之前,臺灣人在小學之後的教育機構,僅有國語學校內的公學師範部乙科、國語部、實業部。女性則是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養成臺人女性教師或技藝的教育機構。
至於一般認為可列入專門教育機構的醫學校,是在1897年先有醫學講習所設立,附屬於臺北醫院下,由當時的院長在臺灣各地招募有志學習西方醫學技術者入學,1899年成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以醫學講習所學生考核通過者入學。惟其地位特殊,在1912年之前,總督府歷年相關的學事年報都未將該校列入當時的教育學制與教育事業發展。
1900年總督府在國語學校增設工業部,培養工業部門相關人才。該年8月公布國語學校內訓第43號,以特別科的形態設置「電信」、「鐵道」二科,同年10月國語學校制定「電信」、「鐵道」兩科的臨時規程,主要規定如下:
1. 針對本校語學部國語學科第三學年學生有興趣者,實施鐵路運輸或電力通信的課程。
2. 修業年限自1900年11月1日至1901年7月10日止,但依時宜得伸縮修業年限。
3. 有意修習「鐵道運輸」的學生,在國語學科第三學年之課程的修身、國語(讀書、作文)、習字及唱歌之授課時間每週減少12至18小時,以這些時間教授英語、駕駛、信號、電氣通信、調查、譯務等6個學科目。
4. 有意修習「電力通信」的學生,在國語學科第三學年之課程的修身、國語(讀書、作文)、習字及唱歌之授課時間每週減少12至18小時,該時間教授英語、電報通信、電話通信、電力法規、電信電話大意等5科目。
國語學校增設此工業類特別科,可能是為配合當時正在興建的鐵道運輸所需的技術。上述國語學校附設的電信、鐵道二科,修業年限大約6個月,類似日本國內的徒弟學校。日本的徒弟學校是針對小學畢業者,實施半年左右職工訓練。這類徒弟學校在明治後期興起,在一次大戰結束前因產業需求,學校設置達到高峰,此後多數轉為甲種或乙種工業學校。
(二)工業教育草創時期(1912-1930)
1910年隈本繁吉接任學務課長,次年成為第一任總督府學務部長,總倌全臺學事。受到實科教育思潮之影響,除了在公學校設立手工、農業、商業、裁縫等與實業教育相關之科目外,1912年設立由學務部轄管的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工業講習所最初的學科分類,較偏向傳統手工業性質,學校規程標榜教育目標是訓練職工必要技能與知識。因此,在1912年的時間點上,臺灣人就讀的學校種類很簡單,僅有國語學校、醫學校、高等女學校、工業講習所,以上均在臺北成立一所,直接隸屬總督府之下。此外有各地在日本人較多的地區,提供日人子弟就讀的基礎教育—小學校,以及在臺灣各主要地區,提供臺人子弟就讀的基礎教育—公學校,在原住民地區提供原住民子弟就讀的基礎教育—原住民公學校與教育所,以及過去就存在臺灣各地的私人教育機構——書房。
1912年工業講習所的成立,在當時成為醫學校、國語學校之外,公學校畢業生可以繼續修讀的實業學校。隨後1919年公布的臺灣教育令,確立臺灣教育為「實科為中心,內臺(人)有別」的種族隔離教育。臺灣教育令公布後工業講習所改稱「工業學校」,招收公學校修畢6年的學生,修業年限3年。此一臺人工業學校,學校名稱與修業年限相當於日本國內乙種實業學校,可謂工業教育的草創階段。1923年因應新的臺灣教育令所標舉之「共學令」,將原「內臺(人)有別」的教育施設合併,臺人工業學校遂與日人工業學校合併為5年制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具甲種工業學校之資格。
(三)工業教育完備時期(1931-1945)
這一時期我們以1931年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成立做為分界,標示高等工業實業教育在臺灣的展開。1930年代隨著臺灣產業結構轉型,配合臺灣工業化的進展,工業教育有突破性發展,出現高等工業教育機構。1931年成立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43年臺北帝國大學增設工學部。1926年以後入學臺北工業學校部某些科別,銜接報考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可在臺灣接受完整工業教育。此外,30年代後期,州立中等工業教育不再由臺北工業學校獨佔,先在1938年有臺中工業學校成立,1940年有花蓮港工業學校,1941年臺南工業學校,1942年高雄工業學校,以及1944年接連在嘉義、彰化、新竹成立三所州立工業學校。另外,1939年私立開南商業學校增設工業關係科,臺灣工業教育完成從基層到高等教育的結構,5年制甲種工業學校成為這一時期臺灣工業教育的主要學制。
緒論
一、學制與校名
1912年臺灣總督府在學務部下設立一所臺灣人的近代工業教育的機構,最初全名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1914年改稱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1917年另設有「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招收在臺日人,修業年限5年,校地與教職員工皆寄生於已成立的工業講習所。1921年以日、臺共學為口號的新教育令即將公佈之際,臺北工業學校改為臺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前述「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改為臺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1923年兩校合併為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分有5年制本科,及3年制專修科。
關於兩所學校校名變革...
作者序
作者序
《臺灣工業教育的搖籃——臺北工業學校》整理自2012年出版的《臺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從臺北工業學校到臺北工專》,該書出版之後,筆者持續整理臺北工業學校相關報章雜誌資料、研究日治時期學生生活史,本書配合「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之需求,以日治時期為斷限,增補後續研究成果。例如新增以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罷課為主題章節,內容旁及1920年代臺灣中等以上學校生動活潑各種抗議活動。隨著近年日常生活史研究成果,本書也增加學生日常生活百態的描述,包括早期全員住宿、服儀規定,風災傳染病對學習活動之影響,及工業專業的教科書等的變化等等。此外,本書添補不少附錄,例如臺灣人教職員人事資料,整理1920年代,1930年代臺北工業學校學科課程與使用之教科書,並將目前仍保存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日治時期各科教具,部分校友捐贈其學生時代使用的實習器具等,皆收附錄。期待對臺灣工業教育的源頭有興趣者,能藉由本書之描述,了解二十世紀初臺灣初邁入工業化社會時,如何透過井然有序的現代教育,培養第一批工業專業人才。
作者序
《臺灣工業教育的搖籃——臺北工業學校》整理自2012年出版的《臺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從臺北工業學校到臺北工專》,該書出版之後,筆者持續整理臺北工業學校相關報章雜誌資料、研究日治時期學生生活史,本書配合「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之需求,以日治時期為斷限,增補後續研究成果。例如新增以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罷課為主題章節,內容旁及1920年代臺灣中等以上學校生動活潑各種抗議活動。隨著近年日常生活史研究成果,本書也增加學生日常生活百態的描述,包括早期全員住宿、服儀規定,風災傳染病對學習活動之影響,及工業專業的教科...
目錄
馬哲儒校長 序
翁政義校長 序
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 序
作者 序
緒論
一、學制與校名
二、日本本國工業教育的進程
三、臺灣工業教育的進程
第一章 共學令前的臺灣工業教育
第一節 總督府工業講習所與工業學校
第二節 入學、課程與學習
第三節 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分析
小 結
第二章 掠奪的共學——學生罷課事件
第一節 1920年代的學生抗爭事件
第二節 工業講習所時期的罷課事件
第三節 1922年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的罷課事件
小 結
第三章 共學制與臺北工業學校的教育與學習
第一節 近代化——工業技術者的養成
第二節 學制與入學的平等與差別
第三節 就業情況的平等與差別
小 結
第四章 學校經費、師資與學生生活
第一節 學校經費與日常生活
第二節 臺北工業學校教師與其擴散
第三節 身體訓練課程——教練課與武道課
小 結
第五章 修學旅行
第一節 日本的修學旅行
第二節 臺灣島內修學旅行
第三節 畢業修學旅行
小 結 修學旅行的近代性與殖民性
第六章 戰爭動員下的中等工業教育
第一節 工業技術統制法規與產業因應之道
第二節 國家總動員下工業學校的擴增
第三節 學生動員與就職關係
小 結
結 論
一、近代工業教育的開端
二、差別下的平等與平等下的差別
三、重視實學的工業教育
四、戰爭動員對工業教育的功過
參考文獻
一、檔案
二、學校出版品
三、官報、府報、報紙、雜誌、政府出版品
四、專書
五、期刊論文
六、碩博士論文
七、影音資料
附錄
附錄一 臺北工業學校臺人教職員一覽
附錄二 臺北工業學校1926年課程
附錄三 1935年臺北工業學校本科(五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四 1935年臺北工業學校專修科(三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五 1938年臺北工業學校本科(五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六 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教科書
6-1 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教科書各科各學年分配表
6-2 歷年變更認可之教科書
附錄七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教科書
7-1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教科書
7-2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各學年使用教科書分配表
7-3 總督府工業學校各科教科書
附錄八 臺北工業學校現存各科教材教具
附錄九 1938年臺中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 1940年花蓮港廳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一 1942年高雄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二 1944年臺南工業學校 教科及修練課程 每週授業時數表
馬哲儒校長 序
翁政義校長 序
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 序
作者 序
緒論
一、學制與校名
二、日本本國工業教育的進程
三、臺灣工業教育的進程
第一章 共學令前的臺灣工業教育
第一節 總督府工業講習所與工業學校
第二節 入學、課程與學習
第三節 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分析
小 結
第二章 掠奪的共學——學生罷課事件
第一節 1920年代的學生抗爭事件
第二節 工業講習所時期的罷課事件
第三節 1922年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的罷課事件
小 結
第三章 共學制與臺北工業學校的教育與學習
第一節 近代化——工業技術者...
商品資料
出版社:成大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04-30ISBN/ISSN:978986563552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0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