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美好的結果,都是刻意行動得來的。
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與要領,你才能掌控未來的人生!
繼《大人的11堂寫作課:實現讓生活、工作都成功的複利人生》後,粥左羅又一全新暢銷力作,分享爆發式成長的祕訣!如果你有以下症狀,就表示你非常需要這本書來解決這些困擾:
☑選擇困難症:不知道選什麼對自己最好,連挑哪一本書看都很猶豫。
☑焦慮症: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總覺得沒時間讓自己學習新知,原地踏步。
☑拖延症:不想上班、只想耍廢,工作效率低落,到公司就想回家。
☑茫然症:不知道未來的下一步該做什麼,只能一直維持現狀。
你與夢想之間,只差一個「正確選擇」!
你的成長速度,決定你未來的人生高度,
百萬粉絲自媒體人集結自身經驗,教你通往夢想道路的行動指南,
只要扭轉你的思維模式,就能改變你的未來!
作者大學畢業後,利用五年時間飛躍成長,
從地攤老闆跨入新媒體小編,再躍進新創公司、創立個人品牌,
他不靠關係,靠著自身努力將薪資從月入人民幣5000元,翻倍至年收入破千萬,
他將自己成功的祕訣公開分享,亦得到了百萬人的青睞、擄獲千萬名忠實粉絲!
•絕佳選擇:懂得安排優先順序,提高看待選項的標準,借助一切優勢選出最佳解。
•掌握機會:專注眼前事物,分析選擇時所付出的成本,創造最高效益。
•刻意行動:專心一致瞄準目標,為過程奮鬥,為結果買單。
•相信自己:時時刻刻激勵自己、準確定位自己,持續向上升級,學會洞見未來。
•經營自我:積極累積經驗、累積代表作,打造獨一無二的個人高CP值品牌。
人人都想要快速成長,但光靠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你必須學會如何成長,再拚命成長!
只要耐心成長,便能收獲成功,
用對的方法成就更好的自己,在通往夢想的路途上,一舉甩開千萬人!
【當當網讀者五星好評誠摯推薦】
•本書是透過作者生活中的所感所思,總結出的一套經驗,是一本成功的勵志書!生活是壓不垮一個擁有奮力向上、逆天改命心思的人,本書講得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服輸,一次次突破邊界,永不言敗!讀完本書,我發現,人生很長,活一輩子不容易,所以要不斷挑戰自己,學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的認知能力得以提升,這本書中所提出的一些改變思維的方式、實用和操作性強的認知思維模型,不僅「升級」了自己的認知,改變行為,還推動了自己的行動。如果每日精進,領悟思維模型的精髓,你也能更快地成長。
【中國知名大咖聯袂推薦】
●像一個孤膽英雄,粥左羅以自己活生生的經歷為原料,為年輕人端上一盤成長大餐。他以個人的成功實踐,向我們示範「聰明+勤奮+熱血」的神奇力量,而每個青年都有機會釋放這種力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世俗世界的奮鬥之中,他從未失去真誠,這確保了本書內容的可靠性。
──公眾號「孤獨大腦」作者 老喻
●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自己的成長,經營自己的一生。很高興看到粥左羅把這套個人成長經營方法論總結出來分享給大家。
──潤米諮詢創辦人、《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每個人的商學院》、《新零售狂潮》作者 劉潤
●這本書給可望快速成長的人一個切入口,粥左羅從研究經驗豐富的人的經歷中提煉,得出一套每個人都能拿得起、用得到的模型。我讀完這本書,問自己成長了嗎?有,而且很確定,推薦一讀。
──新精英生涯創辦人、《拆掉思維裡的牆》作者 古典
●人生成長有方法,方法高下不同,結局不同。很高興粥左羅老師分享他的人生成長方法,讓我們看到方法的力量。
──《精準學習》、《精準思考》作者 成甲
●你的思考方式決定了你走的路。雖然在此過程中遇到的艱辛坎坷各不相同,但別忘了為什麼走上這條路。最初,我看到粥左羅的知識星球營運得很好,後來我關到他做了很多「共贏」的事。現在,我看到他把這些思維邏輯和盤托出,試試看,這或許是點石成金的那根「手指」。
──知識星球創辦人 吳魯加
●成長和賺錢一樣,是一門原理不繁、應用不易的實踐藝術,唯有至信而踐行的人才能最終實現心中所求。從白手起家走到今天,粥左羅一直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斷成長和精進。在這本書中,他全方位且有系統地分享了有關成長的深刻洞見,如果真正能將書中的一些重要思維模型學以致用,我們人生的基本盤都不會太差,無論你是創業人士、青年學生還是想要讓人生有所突破的普通人,這本書都將帶給你鼓勵與啟發。
──生財有術創辦人 亦仁
作者簡介:
粥左羅
我世代(90後)自媒體人、公眾號「粥左羅」創辦人、向上生長學院創辦人。
個人成長深度研究者和實踐者,一年主動升級一次,五年爆發式成長,從月薪人民幣五千元到年薪千萬元,經營微信公眾號「粥左羅」、「粥左羅的好奇心」粉絲數近百萬。
2014年畢業後擺過地攤、做過服飾店店員,2015年開始接觸新媒體,只用了18個月的時間,從月薪人民幣五千元的小編做到年薪五十萬元的內容副總裁。
2017年成為新媒體名師,開辦實體課程講座,曾受邀至聯想集團、中國東方航空、中國中信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巴黎萊雅、復旦大學等培訓。
2018年在新媒體領域創業,從零開始經營公眾號,用十篇原創熱門文章獲得十萬粉絲,文章閱讀量高達一千五百萬;從零開始經營社群,付費會員近萬人。
2020年創辦向上生長學院,持續推出寫作、溝通、成長、營運、新媒體等領域的音訊課程,將向上生長學院的課程體系架構完備,累計付費學員超過十萬人。
著有:《公眾號運營實戰手冊》、《大人的11堂寫作課:實現讓生活、工作都成功的複利人生》、《實現爆發式成長: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抉擇的邏輯思考術,學校、科系、工作、伴侶都適用,讓你一生無敵!》(高寶書版)等暢銷書。
微信公眾號:@粥左罗
個人微信公眾號:@粥左罗的好奇心
章節試閱
第一節 篩選思維: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人生是一場解題之旅,讀書、戀愛、工作、結婚、買房……你解開一道道難題,會使人生越來越好,不過解題之前,還有關鍵一步—選題。
人生基本上就是選題和解題兩件事:先選題,再解題。最好的人生當然是在每一個關鍵點上既選對題,又解好題。如果你只是解題高手,卻不是選題高手,那就可惜了,因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你解對了題,但選錯了題,而且你還不知道自己選錯了題。正如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本來就可以。
所以,在本書的一開始,我們先講如何選對題。
先選對題,再解好題,這就是《孫子兵法》所說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認為是做選擇。
人的一生其實是由無數選擇所構成的。大的選擇比如去哪個地方念書、選什麼科系、和誰結婚、在哪個地方安家、進入哪個行業、追隨什麼樣的老闆、與什麼樣的人深交等等;小的選擇比如我今天看哪本書、聽哪門課、要不要參加某個活動、是否與某個人聚餐、買哪個品牌的電腦等等。
大的選擇,小的選擇,你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所以你應該意識到,選擇水準不同的人,哪怕起點差不多,最終的人生高度也會是截然不同的。會做選擇的人,在人生這場「選擇馬拉松」中,會一步一步甩開大多數人。
多數人都在過一種隨意選擇的人生
我的標題為什麼用「篩選思維」,卻不用「選擇思維」?其實,選擇更近似於「決策動作」,比如下面這種情況:
你說:「我選擇去A公司上班。」
我問:「你是從多少間公司裡面去選擇的?」
你說:「沒有、沒有。我從上一間公司離職後,好朋友內部推薦我來這間公司面試。我覺得還不錯,就選擇加入這間公司。」
這就是大多數人所謂的「選擇」。
寫這本書的這段時間,我的公司也在徵人。面試時,我都會指著履歷上的工作經歷詢問面試者:「你當初為什麼選擇加入這家公司?」
毫不誇張,絕大多數人的理由都很荒誕,比如:剛好我有同學在這家公司,朋友推薦我來;爸媽在北京,所以我畢業後就過來了;剛好看到這家公司在徵人……
有時候我都會忍不住,直接問面試者:「你不覺得你在選擇工作時過於隨意了嗎?」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講篩選思維──沒有篩選,就談不上選擇。
什麼叫篩選?我去搜尋了這個詞的基本含義,有兩個:
一、利用篩子進行選種、選礦等。
二、泛指透過淘汰的方法挑選,比如經過多年的雜交試驗,選出優質且高產量的西瓜新品種。
因此,篩選意味著你首先得有足夠多的「備選」,否則就談不上選擇。
之所以說多數人的選擇都是隨意選擇,就是因為他們的選擇都不是從足夠多的備選中「篩」出來的,他們大多是碰到什麼就選擇什麼,我稱之為「佛系選擇」。
比如:
.滑社群動態時,隨便點開一篇標題吸睛的文章就開始看。
.晚上想看一部電影,打開APP,隨便選了一部就開始看。
.週末沒事,想看看書,隨手拿了一本書就讀了一整個下午。
.想要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於是就隨便買了幾門線上課程開始上課。
.要換工作了,隨便面試了兩家公司,覺得差不多就到職了。
.到適婚年齡了,隨便選了一個差不多的人就成家了。
這些選擇的後果是什麼?
你現在工作時所流的淚,都是當初選公司時腦子進的水;
你現在婚姻不幸福,都是因為當初選對象時太隨意;
你現在讀書時覺得腦袋不靈光,都是因為當初選科系時沒有用腦。
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選擇的代價:凡有選擇,必有放棄
為什麼做選擇時必須經過篩選?因為選擇是有代價的,任何選擇都有成本。不過跟多數人想的不同,它最主要的成本不是時間成本,更不是金錢成本,而是機會成本,因為凡有選擇,必有放棄。
你選擇加入這間公司工作三年,等於這三年你放棄了其他公司帶給你的各種可能性;
你選擇跟這個人結婚並共度餘生,等於這輩子你放棄了其他人跟你在一起的機會;
你選擇跟A平臺獨家合作,等於你放棄了其他所有平臺能給你的資源;
你選擇今天晚上看這部電影,等於你放棄了其他電影影響你的可能性。
我很久以前就想寫這本書了,很開心終於寫了,因為每每想到隨意選擇的代價,我就很抓狂,比如我寫完上面這幾行字,還是忍不住想問:為什麼很多人在很多至關重要的選擇上態度那麼隨意呢?如果有人不在乎自己這輩子會活成什麼樣子,那他無論怎樣選擇都無所謂。如果有人僅僅是因為沒有足夠好的「篩選思維」才這樣,那我希望這些人都能透過閱讀本書真正受益,因為這本書就是寫給這些人的。
選擇具有唯一性、排他性、不可逆性,因為時光不能倒流,經歷不能收回。「選擇」的這種特性要求你: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應該是你能選擇的最好的那一個,你所放棄的都不如你所選擇的。
凡事提高標準,是跑贏人生的關鍵
如何選擇?只要你心中永遠有一種「標準意識」即可。
選擇即取捨,之所以很多人在「取什麼,捨什麼」這方面很隨意,遇到什麼就選什麼,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標準」。因此,具備篩選思維的前提就是—凡事提高標準。
判斷大多數事情的好壞是有標準的,比如在選擇看哪一部電影時,你要提高標準,你可以先從網路評分九分以上的開始看,然後再看八分以上的,你可以先從滿足你設定標準的清單裡篩選。
我實在沒辦法理解那些隨便打開一部電影就開始看的人,要知道,自電影誕生以來,拍出來的好片你一輩子都沒機會看完,你怎麼能把時間用在看爛片上呢?
比如在選擇看什麼書的時候,你要提高標準,要看評分、看評價、看作者背景、看出版社。只需要五分鐘,你就能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讀,但很多人不這麼做,書架上不知道擺了多少爛書。
要知道,讀爛書不僅無益,還有害!試想你的精神世界若是由一堆爛書所構成的,不覺得可怕嗎?
比如在選擇聽哪一門課時,你要提高標準,要看有多少人買過這門課程,看評價如何,看授課老師過去的作品怎麼樣,看他是真有實力還是只會行銷自己、包裝自己,老師的人品怎麼樣也至關重要。
有時候,你看這個老師的課程介紹與大綱就知道如何選擇了,那種過度承諾、誇大效用、不夠真誠、充斥著教人一夜暴富氣息的課,你就不要選它了。
比如在選擇加入哪一間公司時,你要提高標準。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職業生涯黃金時間就二十年,這二十年裡,你換工作的機會可能只有十次左右,每一次的選擇都很重要。
每一次換工作時,你千萬不要隨便選一個朋友推薦的、爸媽希望你去的、多給幾千元人民幣薪水的、離家近的、工作輕鬆的、更穩定的……別這麼隨便。
這個行業怎麼樣、公司在業界的排名如何、老闆怎麼樣、公司近幾年的發展等等,這些資訊你都要知道並瞭解,何況找這些資訊並不難。
比如在選擇伴侶時,你更要提高標準。選擇與誰共度一生,幾乎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這個選擇可以改寫一個人的命運,所以,你在做其他選擇時都可以偷懶,但在做這個選擇時,千萬不要隨便。
記住一句話:不適合就是不適合,真正適合的人,不會讓你有半點糾結。
看完這些場景,你就能明白,凡事提高標準,是跑贏人生的關鍵。
所以,在做任何選擇時,都應該把標準定得高一點,比如多和優秀的人深交,多和可靠的同事走得近一點,多和你欽佩的人吃飯,多篩選一些更好的臉書粉絲專頁、IG帳號、公眾號關注,多聽一些值得信賴的老師的課,多讀一點好書,多隱藏一些滿是負能量的人的動態等等。
我的合夥人在聘僱營運人員時,有一個應徵者條件不太符合,但非常想做這份工作,而且他跟我的合夥人認識,有過幾個月的合作,所以合夥人就猶豫、糾結了,說「其實他差不多也可以」。
我就說:「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如果每一個『差不多的人』我們都要,最後我們就會組起一個『差不多的團隊』,那是你想要的結果嗎?所以,請提高你的標準。」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認真做選擇是一件麻煩的事,但花在做選擇上的時間永遠都是值得的。比如徵人時找了一個各方面都勉強及格的人,找的時候簡單,但找進來之後麻煩不斷;而徵人時認真篩選一個適合的人,找的時候是麻煩,但找進來後就讓人放心許多了。
比如換工作,隨便選一家公司是很輕鬆,但這種輕鬆帶來的是後面一、兩年的煎熬。
比如找對象,如果你隨便找個人將就過生活,那麼往後的日子可能都得將就著過。
別說自己沒得選,你永遠都有得選
電影《無間道》裡有一句經典臺詞:「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這句話裡有一個詞叫「沒得選」,很多人在聊到很多選擇時,也會說:「我沒得選」。
我學歷不高,沒得選,我只能做這種工作;
我家境不好,沒得選,我只能早點結婚生子;
雖然這些兼職沒有任何含金量,但我沒得選,因為我要賺錢養小孩;
雖然我不想考研究所,但沒得選,因為我爸媽一直逼我;
雖然那家公司對我的成長更有利,但我沒得選,因為這家公司薪水比那家多一倍,
我要租房子、要在北京活下去啊。
你有沒有發現,大多數人在說自己沒得選的時候,其實是在給自己找藉口。
為什麼呢?
一、所謂選擇,就是在你能做的選擇裡篩選
很多人說,「牛人」才有機會做選擇。其實不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高階主管有他們的備選,其中總有更好的;小公司的普通員工也有自己的備選,其中也總有更好的。月薪五萬元的人可以有很多選擇,月薪五千元的人也會有很多選擇。
二、人在任何時候、在任何事上都是有選擇的
有選擇的人永遠覺得有選擇,沒有選擇的人永遠覺得沒有選擇,希望你是前一種。
北漂的前兩年,為了做喜歡的工作,我甘願住在地下室,我後來賺到了錢卻沒有選擇買房,而是選擇了創業。
三、不做選擇也是眾多選擇中的一種
有些事情是你註定無法避免的,選擇正是如此。你沒有去篩選更多公司去面試時,其實你也做了選擇,你選擇了隨遇而安;你沒有選擇試著改變時,其實你選擇了維持現狀;你沒有選擇嘗試盡力做到極致時,其實你選擇了接受平庸。
很多人可能會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重要的選擇,就好像自己從未做過選擇一樣。其實不是,人不可能不做選擇,只是你在選擇時沒有思考、沒有篩選,以為這樣就可以逃避,但其實這也是選擇,而且是最糟糕的選擇。只要稍微認真一點,做出的選擇就會更好。
希望看完這一節後,你開始培養篩選意識,凡事提高標準,這樣你就能選擇一個更優解,而且選擇時一定不要怕麻煩,越是至關重要的選擇,越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但這些付出也是值得的。
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第一節 篩選思維: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人生是一場解題之旅,讀書、戀愛、工作、結婚、買房……你解開一道道難題,會使人生越來越好,不過解題之前,還有關鍵一步—選題。
人生基本上就是選題和解題兩件事:先選題,再解題。最好的人生當然是在每一個關鍵點上既選對題,又解好題。如果你只是解題高手,卻不是選題高手,那就可惜了,因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你解對了題,但選錯了題,而且你還不知道自己選錯了題。正如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本來就可以。
所以,在本書的一開始,我們先講如何選對題。
先選對題...
作者序
前言 成長有方法,一年抵三年
現今,每個人都必須不斷思考一個問題:「我要如何更快成長?」也許你會說:「我不想那麼拚命,也不想跟別人比較。我只想做好自己,做個普通人。」
但很抱歉,是否需要更快速的成長,不一定取決於你想與不想。
二○一九年年末,中國十六歲至五十九歲(含不滿六十周歲)的勞動人口約為八.九六億。不論你身處哪個行業,從業者可能都是數以百萬、數以千萬計。龐大的就業人口數量決定了競爭的激烈性和持續性,我們不可能躲避得了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別人都在成長,而你停滯不前,註定會被競爭者們遠遠甩開。
坦白地講,我們大多數人即使拚命成長,也很難抵達金字塔的頂端。我們如此努力,也不過是為了擁有一個普通人該有的體面生活而已。
從二○一○年來北京讀書到現在,我已經北漂十年了。在二○一四年大學畢業時,要過著體面的生活對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為了能每個月多出幾百元人民幣的生活費,在工作的第一年,我主動放棄交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只能租三坪多的地下室。
那年夏天,我和女朋友連一顆西瓜都捨不得買,每次在超市只買四分之一個。直到二○一七年,我的收入提高之後,才租了兩房的住處,終於過了一個普通人該有的體面生活。
物質壓力並不是在都市奮鬥的人特有的焦慮來源,在我老家山東泰安這個鄉下地方,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某些方面比都市還高。
如何實現財富增長,擁有更好的生活?90%的人都應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財富是什麼?財富其實是成長變現的一種體現。變現之於成長,就像市場上產品的價格相對於價值的波動,有時提前,有時落後,但將時間軸稍微拉長來看,兩者總是大抵相當。成長、讓成長變現,是生在這個社會的你我都需要面對的無比現實的問題。
我文筆一般,沒有什麼情懷,平時在寫作中也常常用白話文去討論這兩個問題。如果非要談情懷,那就是我亟欲分享我一路走來的種種思考模式,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帶給大家一些關於成長和讓成長變現的啟發。
成長的本質是技能提升,它有方法論,也有規律可循,所以我把成長這門技能的知識「打磨」成了這本書,希望能夠對你有實際的幫助。
時間一直在流逝,但你不會自動變「牛」
人生所有美好的結果,都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是靠你刻意「做」出來的。
我有個做滑板品牌的朋友,他的工作室經營好幾年了,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基本上每個月只能做到收支平衡。從去年開始,他開始兼職創業,找了一份工作,在工作之餘做個人品牌。他的創業團隊很小,只有幾個人,有一天,他過來找我聊天,表示自己有一些困惑,想聽聽我的真實建議。
我非常佩服他對滑板的熱愛以及對創造自我品牌的執著,他總是說:「雖然現在我做得普普通通,但未來大有可為。只要我這樣一直做下去,五到十年之後,這個品牌可能會成為一個很棒的品牌。」
我說:「既然你專程過來,那我就說真話了。聽到你說的那些,我很支持你、佩服你,但從一個外人的角度看,我完全不相信你。你總是說五年、十年後會怎樣,在我看來那都是幻想。」
他問為什麼,我說:「你已經做好幾年了,有多少變化?你總是說五年後會怎樣,那肯定不是第四年的最後一天產生突變的吧?而是透過一年、一年的累積得到的。我問你,你覺得明年會比今年好多少?」
他回答:「感覺明年也不會比今年好多少,畢竟我的時間、人力、資金投入就那些。」
我說:「對啊,時間、人力、資金等等,大多數變數都不會有大改變,那麼你的品牌怎麼可能會突然變得很優秀?你看你現在的淘寶商店,裡面就這麼一點商品,轉化率肯定很低。未來你也無法投入大量資金擴充產品,那麼你的淘寶商店的網路流量也不會有什麼變化,你的生意憑什麼能突然興旺?最可能出現的結果肯定是一個月、一個月過去之後,它還是老樣子。」
我們聊了很多,他說自己的確太愛幻想了。
這種現象很常見,比如一個網路編輯,每天按部就班地選文章、排版、回覆留言,並沒有多麼努力且刻意地精進寫作能力,但他可能會覺得:「只要我工作兩年,就可以跳槽找一份高薪工作了。」
比如一個人練吉他,每天就練一下子,根本吃不了苦,一有什麼事情當天就不練了,但他可能會覺得:「再過幾年,我的吉他技術就會變很厲害了。」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成長會自然發生,然而現實是隨著時間流逝,你還是你,你不會自動變優秀。
你想在未來得到什麼,你就要認真地規劃行動:從今天開始要怎麼一步一步靠近它。
時間會給你答案,如果你不去做,最終時間給你的答案就是:三年過去了,你跟三年前一樣,還是不配得到那個結果。
所以,你要行動。人生所有美好的結果,都是靠你刻意行動得來的。
為什麼很多人在一個行業裡工作了三、五年,既沒有實現大幅度的加薪,也沒有獲得升職,而是趨於停滯的狀態?因為很多人都在追求自然成長,並且寄望著只要按部就班地努力工作,認為自己工作兩、三年後就能變得很厲害了,這絕對是幻想。
時間帶給你唯一的變化,就是你每天都在變老,其他的變化都需要你靠行動刻意為之。
高手都在刻意成長,成長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
有一部拳擊題材的電影叫《登峰造擊》,它是第七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豆瓣評分八.六分,我看過三遍。我非常喜歡裡面一句臺詞:「拳擊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因為拳擊中的每樣東西都是逆向的。你要迎著疼痛而上,而不是像有理智的人那樣躲避。」每一次看這句話,我都覺得它真的很美。
我一直認為,成長也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它是違反人性的,你要違反人性去行動,而不是跟隨第一反應去躲避。
下面整理了我從二○一四年到二○二○年刻意成長的路徑。
二○一四年
那年我大學畢業,留在北京繼續北漂。我在大學時主修體育產業管理,這個科系的畢業生很難找到相同專業的工作。當時,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麼,因為大學期間嘗試開過淘寶商店,為了處理開店失敗而積壓的貨,我擺過地攤,發現擺地攤很賺錢,於是畢業後在不知道做什麼工作的情況下,我繼續在北京的南鑼鼓巷擺地攤。
幾百公尺長的南鑼鼓巷,行人摩肩接踵,這就是巨大的流量。我在那裡賣明信片和郵票,它們雖然看起來不像這個時代的東西,但是很受年輕人的歡迎,我靠著這個生意一個月可以賺兩萬元。
很快的,當地不讓人在南鑼鼓巷擺地攤了,我只好去西單大悅城的服飾店做店員。
那是一家極限運動潮牌店,店長是我玩滑板時認識的朋友,這份工作我一做就是八個月,底薪兩千三百元,加上分潤,我一個月的薪水有五千元左右。
二○一五年至二○一六年
機緣巧合之下,我認識了一個朋友,他介紹我一份新媒體行業的工作──公眾號小編,這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門。
其實我在大學期間就接觸過微博這個新媒體,那時,在身邊同學只有幾百個「粉絲」的時候,我就有幾千個「粉絲」了,但我根本不知道微博就是所謂的新媒體,也不知道營運微博可以賺錢,所以根本沒當一回事,也沒有繼續做。
二○一五年八月,我加入了一家創投媒體,做排版、統計資料之類最基礎的編輯工作。我摸索了一段時間,瞭解這個行業中的幾種職業升遷路徑,再結合我個人的優勢特點,幫自己定了條最可能成功的路—做最厲害的、寫作速度最快的熱點寫手。
設定好了目標之後,我就開始執行。一年之後,我已經在創投新媒體圈內小有名氣,寫出許多篇(瀏覽量)10W+的熱門文章。在那時候,這個行業的競爭遠沒有現在激烈,只要你認真研讀一點方法論和傳播學,就能快速推出熱點文章,輕鬆產出10W+的文章,但這件事現在已經不太容易了。
二○一七年
大概在二○一六年年底時,我的月收入已經有兩萬多了,我開始非常努力地尋找我的下一個成長突破點。如果我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就不能這樣繼續寫下去。因為再這樣下去,到最後我還是在販賣勞動,一份時間只能被出售一次,我就算再厲害,一天寫一篇,收入的天花板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時候我拿到不少offer,薪水都很高,但大部分公司還是想讓我過去繼續寫熱門文章增加粉絲,但那條路我已經摸到天花板了。我最後選擇了「升級模式」,從自己寫熱門文章、營運公眾號,升級為教別人寫熱門文章、教別人營運公眾號。
於是,在二○一七年,我加入了一家新媒體培訓公司做內容副總裁,主要負責寫課、講課。那一年,在我個人極度努力和平臺的支持下,從銷售額上來看,我成了新媒體行業的第一講師,在圈子裡有了一席之地。這份工作是我當年offer中唯一一個不以寫作、營運公眾號為工作內容的offer,我做出了正確判斷。
二○一八年
當時我的年薪是五十萬元,但看不到更大的發展機會。回頭看整個新媒體行業的發展歷程,我得出了一個判斷:儘管在二○一八年,人人都說紅利期已逝,但我仍然有機會。
我拿出了一張紙,認真清點了自己身上所有的「比較優勢」,準確地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二○一八年三月,我正式辭職,創立公眾號「@粥左羅」,靠著一個人、一臺電腦,開啟了超級個體之路。
二○一九年
對我個人來說,起步時做一個超級個體是有必要的,等到一年之後初具資源,再開始正式由超級個體的公司轉型。我在二○一八年年底聘僱了第一個助理,在二○一九年年初聘了第二個,到了二○一九年五月左右,我才認為時機已到,開始真正著手創立團隊。
二○一九年六月,我的第一個助理文文因為成長飛快,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人又極其可靠,成了我的合夥人,負責營運業務,創立了一支很精幹的營運團隊。同時,我花了半年的時間陸續篩選、聘僱、培訓了一支編輯團隊,和我一起製作內容和課程。
這一年,我完成了從超級個體到公司團隊的轉型。
二○二○年
我在二○一九年年末花了一個月時間研究,制定了二○二○年的關鍵戰略。
我們的自有用戶已初具規模,我們沒有花一分錢買流量,每一個用戶都是因為我們優質的內容訂閱我們的。因此,二○二○年,我們要建立向上生長學院的核心課程體系,完善產品種類,同時並行推廣音頻課程、線上訓練營和實體課程。
截止到二○二○年五月,我們已有十五名正式員工,近十名長期兼職人員;公眾號「粥左羅」和「粥左羅的好奇心」共有近百萬粉絲;向上生長學院已經有四門熱門課程和兩個熱門訓練營。預計到二○二○年年底,我們將有超過八門音頻課程和五個訓練營,將完成核心課程體系的架構。
二○一九年,我們團隊完成了兩倍的年收入增長;
二○二○年,我們會突破千萬年收入;
二○二一年,我們會有更大的想像力。
以上就是對我過去六年多成長路徑的簡單梳理。你會發現,我平均每年都會讓自己升級一次、疊代一次。這樣的成長與疊代速度絕對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絕對不是靠按部就班地努力就可以實現的,它一定是刻意經營、刻意規劃的結果。
快速成長的背後,都有一套方法論的支撐
有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總是能在短短一年內就完成一次大幅度升級?其實從我的角度來看,如果你能有意識的以天為單位,逼迫自己刻意成長,一年一點都不短,它足足有三百六十五天之久,三百六十五天可以做很多、很多事。但如果你不這樣逼迫自己成長,一年確實很短,因為你無非是在按部就班把一天重複了三百六十五次而已,你的成長不會有實質性的飛躍。
學會成長再成長,個人爆發式成長是有一套模型的
投資人李笑來有句話:「學習學習再學習」,這句話並不是一個詞簡單重複三遍而已,而是指先學習如何學習,再拚命學習。
我也有一句話:「學會成長再成長」,即—先要學會如何成長,再拚命成長。
成長並非你有意願就可以做到的,它就像任何一門技能,我們應該遵循科學的訓練方法去獲得這門技能。如果你沒有訓練方法,成長就會事倍功半,很多努力是無效的;如果你有訓練方法,就會事半功倍,每一份努力都有實際性的效果。
前文講述了我的刻意成長之路,我成長的每一步背後都有大量的方法依據、決策依據、經營方式支撐,其中大多數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為了更好地理解成長,我把成長這門學問彙整成了這本書。
在當今社會,成長是每個人的人生關鍵字。你還在等待成長自然發生嗎?
高手都在刻意成長,只有掌握成長的方法與要領,你才能掌握未來的人生。成長的本質是一種技能,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有規律可循。
人人都知道規劃個人成長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但很少有人會真的抽出大量時間來研究和規劃。為什麼呢?因為這一直是一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我們每日陷於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忙得無法空出時間成長,這是成長最隱蔽的殺手。
這一次,我希望你能借助這本書真正行動,抽出一小部分的時間,系統性地掌握一套成長方法論,先學會成長,再規劃成長,最後持續行動。
這本書將從五大部分、二十五個思維模型開始,講述爆發式成長的法則,幫助你更快、更好地向上生長,把握人生。
希望你在學會成長的同時,也能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前言 成長有方法,一年抵三年
現今,每個人都必須不斷思考一個問題:「我要如何更快成長?」也許你會說:「我不想那麼拚命,也不想跟別人比較。我只想做好自己,做個普通人。」
但很抱歉,是否需要更快速的成長,不一定取決於你想與不想。
二○一九年年末,中國十六歲至五十九歲(含不滿六十周歲)的勞動人口約為八.九六億。不論你身處哪個行業,從業者可能都是數以百萬、數以千萬計。龐大的就業人口數量決定了競爭的激烈性和持續性,我們不可能躲避得了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別人都在成長,而你停滯不前,註定會被競爭者們遠遠...
目錄
前言 成長有方法,一年抵三年
第1章 解題之前,先選對題
第一節 篩選思維: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第二節 賽點思維:小機會隨便錯過,大機會死命抓住
第三節 戰略思維:學會放棄,做「無情」的優先排序者
第四節 借勢思維:框架大於勤奮,所有成長均需借勢
第五節 原動力思維:你學得了別人的勤奮,學不了別人的動機
第2章 解鎖人生更優解
第一節 成本思維:一切皆有性價比,最聰明的人不是只看錢
第二節 利他思維:所有傷害都是相互的,所有利他都是利己的
第三節 多維思維:為什麼我比你強,但賺得卻比你少
第四節 專注思維:只有專注,才能同時做好很多事
第五節 變數思維:在相同規模的競爭中,能找到變數的人贏
第3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
第一節 真實思維:沒有實際回饋,就沒有增強回路
第二節 結果思維:拿不到結果的高效,是最大的懶惰
第三節 激勵思維:人被什麼所激勵,就會為什麼去賣命
第四節 複利思維:凡可累積,皆有複利
第五節 環境思維:人是環境的產物,你必須持續改善環境
第4章 看見和相信共進
第一節 疊代思維:用魯莽定律開局,用疊代思維持續行動
第二節 動態思維:你看見的都是靜態的,判斷都應是動態的
第三節 長期思維:越對未來有信心,越對當下有耐心
第四節 週期思維:沒有人能持續跨越週期,普通人永遠都有新機會
第五節 投資思維:別沉迷賺錢的當下,而失去更有價值的未來
第5章 個人發展靠經營
第一節 市場思維:不是成本決定價格,而是價格決定成本
第二節 品牌思維:一個人審視自己行為的底層邏輯
第三節 作品思維:做任何事情,都要累積代表作
第四節 寫作思維:把個人能力包裝成內容產品,實現「十倍財富增長」
第五節 實戰思維:人生所有美好的結果,都不會自然發生
前言 成長有方法,一年抵三年
第1章 解題之前,先選對題
第一節 篩選思維: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第二節 賽點思維:小機會隨便錯過,大機會死命抓住
第三節 戰略思維:學會放棄,做「無情」的優先排序者
第四節 借勢思維:框架大於勤奮,所有成長均需借勢
第五節 原動力思維:你學得了別人的勤奮,學不了別人的動機
第2章 解鎖人生更優解
第一節 成本思維:一切皆有性價比,最聰明的人不是只看錢
第二節 利他思維:所有傷害都是相互的,所有利他都是利己的
第三節 多維思維:為什麼我比你強,但賺得卻比你...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