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容擁抱人性的一切存在,收穫自在人生 ★解構原生家庭,重建安全依附,
你的積極面對,是超越現實困境的關鍵!
完美整合西方諮商理論與東方傳統智慧
獨家ABCRS模型+7大日常訓練
化難受為享受,從精神的自我蜷縮中解脫、自在舒展!
☆如何與原生家庭達成和解,走出固有模式
☆如何讓情緒和慾望流動起來,讓自己更有活力
☆如何減少內心的衝突,活得更自在一些
在本書中,你都可找到答案!
▶集結東西方智慧與臨床經驗,擦亮自我覺察的明鏡
「中國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張沛超,首次彙集其多年臨床經驗和反思,將東方傳統文化與當下華人社會常見的心理問題結合起來,提出破局之法,對症下藥,直指原生家庭、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告訴你如何透過日常自我覺察練習,把困擾我們的固有問題轉化為一面透亮的鏡子,從中照見真正的自己。
▶當「過去」不曾過去,想找回自在,就得回頭梳理
全書細緻入微地從不同角度剖析心理問題的成因,並系統性地提出修復原生家庭結構、培養承載各種情緒的能力、整合欲望資源等多種調節方法。以隨性的筆觸講述專業內容,兼具思辨與共感,透過生活中典型有趣的事例,幫助讀者一步步追根溯源,從自己的過去中尋找癥結,化解內心衝突,開啟自我療癒,從而收穫自在人生。
【本書特色】
1. 結合精神分析理論與東方傳統文化,用最口語的方式,闡釋心理學原理,教你找到自己生活中的「離苦得樂」之法。
2. 章節前「關鍵語」提示,幫助你提綱挈領,迅速掌握重點,讀來更輕鬆。
3. 隨書附獨家心理工具,透過自行填寫表格,有效釐清你的思緒與問題癥結。
【適讀對象】
✓ 感受到心理困擾卻無法具體描述、想探求自我心理的年輕讀者。
✓ 清楚自身困擾所在,卻不知如何有效調適心境的青壯讀者。
✓ 覺察到自己一直以來的種種困境,與家庭和成長背景有關的熟年讀者。
【金句搶先看】
○ 即使我們的生活總在被他人影響,但仍然有活出自在人生的可能性。
○ 我們總是希望有盡可能直接的方法解決苦惱,這個思路不假,但是裡頭有陷阱,最好要瞭解清楚我們的苦惱是內在何種力量失衡的表現。
○ 我們對於苦難和不如意,有四種心態:難受、忍受、接受、享受。我們想過自在的人生,可以從接受開始,慢慢提高心態中享受的比例。
○ 苦中作樂,不是忍,它的前提是我們知道苦是一種資訊的傳遞。各種不安有一種報信的作用,這有利於我們未雨綢繆,及時做出一些調整。
○ 以苦為樂,不是受虐。我們之所以覺得負面情緒難受,無非也是因為我們太貪戀所謂的正面情緒。有些正面情緒也不一定是自己真的喜歡,更像是一種從眾心理。
○ 追求自我像是在追求「我說了算」,追求自在像是「我說了不一定算,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存在的整體品質」。二者並不矛盾。
○ 很多時候我們的症狀就像信使一樣,它提醒我們要使心發生轉向,看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過去儘管被稱為過去,事實上沒有成功地過去。一些過去的模式,總是在不斷地成為新的當下。
○ 激烈的反抗本身也提示了其實你受的影響已經很強了,要不然根本犯不著反抗。
○ 家族系統中的能量傳遞,可見的正能量是指望,可見的負能量是指責;不可見的正能量是祝福,不可見的負能量是詛咒。
好評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特聘副教授兼主任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鐘 穎│諮商心理師、《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
曾奇峰│心理學專家
鍾 年│武漢大學心理系教授
朱建軍│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楊鳳池│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讀者好評
【心理學界專業推薦】
✽認識作者張沛超已經許久了,知道他則是更久。許久以前,大陸同行的頂尖人物就大力推薦這位當時還是「後起之秀」的他。他不只是專精於精神分析中的比昂學派,還跨足其他的學派,甚至是精神分析以外的主要心理治療取向,都有一定的參透。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儒道釋觀念,或民間生活的通俗常識,都有一番的思索,能夠拿來跟西方的心理學做充分的對話。這本書乍看是一般的大眾心理學,其實是沛超發揮他中西合璧的思想,將精神分析化於無形之處,用我們文化中的語言娓娓道來。這樣一來,更貼近一般人真正的生活經驗,卻還是能夠一定的深入,自然引發讀者有了相當貼近自己的思考和啟發。這是沛超的功力,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得來的。──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自在」是人生目標,還是歷程?誰說了算呢?沛超用他的絕世之才,中西古今,信手拈來,讓你知道即便手中沒有一副好牌,仍能搏出一個自在光景!──楊蓓(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特聘副教授兼主任)
✽張沛超學貫中西,是國內心理諮詢界的天才,他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理性天才與感性天才都兼備的人。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他的理性天才和感性天才的味道。──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
✽張沛超創造出與西方對應的中文語境的精神分析語言體系和應用方法,相信這是對國人進行心理動力學啟蒙的巨大貢獻。──曾奇峰(心理學專家)
✽此書所述自苦極樂,由己至家,談情說欲,論及心理發展變化諸面向,探求心理困擾解決的多種途徑,誠大可期待也。──鍾年(武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這本書很有哲學底蘊,表達上很通俗易懂,但是蘊含的思考很深入。──朱建軍(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以小見大,深入淺出。貌似心理學,超越心理學;貌似言小我,穿透全系統。凡人自修讀本。青年才俊張沛超博士,真的學者說自己的話,講大道的理,讀來還親切。──楊鳳池(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豆瓣/當當網讀者五星推薦】
✽讀這本書時,好像有一個人慢慢靠近自己,坐在身邊,陪著自己,聆聽心跳,眺望大海,仰望星空。不慌,不忙,不催促,不鞭策。心中有往事,心中有未來,心在當下。那個陪在身邊的人,原來是自己。
✽很久沒有遇到的想要慢慢讀、捨不得讀完的書。只能感慨:天才!超神好像只用了幾成功力,話語間有四兩撥千斤的自如。讀過之後,多了些澄明,也多了些期待。
✽沛超老師是中國少有的將西方心理學與中國文化相結合,融匯貫通研究中國文化背景下個人與祖輩、與家庭、與親人、與自己關係的心理學傳承者,他將豐富的臨床實踐與教學經驗加以總結提煉,研究出一套符合中國社會、文化環境的心理學理論體系,詼諧接地氣的文字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如何在不自在中找到自在……
作者簡介:
天才型心理諮詢師 張沛超
擁有跨學科綜合型的學術背景,是武漢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博士。現為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註冊系統註冊督導師、武漢大學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被譽為「中國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研究方向為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整合與本土化、文化與精神病理學。在國際刊物《心理學前沿》、《國際應用精神分析雜誌》,以及中國國家核心刊物《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中國公共衛生》、《武漢大學學報》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參與編寫《臨床心理學》,譯著有《人類本性》等。
章節試閱
摘文1:現代家庭中權力鬥爭的實質
#1一個連續而且相對封閉的社會,它所能提供的問題解決方案其實是比較固定的。
#2激烈的反抗本身也提示了其實你受的影響已經很強了,要不然根本犯不著反抗。
#3父母在我們結婚後,會將權力帶入家庭,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家庭。
#4不同的人在家庭中進行較量,實際上是不同的傳統在一個空間中進行較量,有時還會涉及不同文化間的較量。
我們已經談了傳統對於家庭的影響。現在要來看一看在當代社會當中,家庭裡的一些問題。這倒不是說傳統的家庭就沒有問題。我們只要看一下歷史小說,就會知道家庭永遠都是有問題的。
但是,當代家庭的問題跟以往是不一樣的。在以往很長的時間段內,傳統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個連續而且相對封閉的社會,它所能提供的問題解決方案其實是比較固定的。有時候,答案無非就是到底是按照傳統的藥方,還是不按照傳統的藥方。如果不按照傳統給的藥方,可能就會遭受傳統的懲罰。
但是目前看來,這樣的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以來,變化甚大。
傳統的影響好像至少在表層上失去了它的作用,突出表現為一個大家族處於解體的狀態或者解體的邊緣。這種大家族的存在是傳統價值觀能夠一直傳遞下來的一個社會機制。當它解體之後,這種傳統的傳遞就失去了一個機制。這樣一來,無論是個人,還是在個人基礎之上形成的小家庭,其實就漂流或者逃逸在傳統的家族之外了。那種直接的關聯看起來不復存在了。
但是正如我上一節當中所強調的,不要以為家族在心理層面上的遙控已經消失了。在小家庭裡,很多時候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尤其是青春期階段所形成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是西式的。我們在這裡講西式的時候,就是把除中國傳統之外的影響都算在「西」裡頭。
即使在西式的傳統裡,也有非常多的小傳統。受不同小傳統影響的家庭其實又是各不一樣的。所以就會使得,從七○後開始,人們的頭腦開始發生變化,八○後則更加明顯,到九○後那裡已經變化得比較徹底。人們對於家庭的影響、感知,其實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你想想,每一代人連所看的電視劇都不一樣。
如果你經常看西方的電視劇或電影,很自然地,你可以把某種比較民主的家庭氛圍視為理所當然。甚至你也會希望按照這樣的方式來組建自己的家庭。但是一般來說,當你成家的時候,傳統家庭的影響又會介入。
可能在戀愛的時候,你們基本上就像西方一樣,兩個獨立的人在戀愛。但是一旦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除了很個別的情況,大多數人其實在這時又會開始受到父母的影響,或者是受到家庭、家族透過父母來施加的影響。往往在這個時候,就會對這個還未締結好的家庭形成一些擾動。
當他們開始生育的時候,很可能會迎來一場更大的危機。因為生育才使得這場婚姻成為一個在中國意義上真正的家庭,只是兩個人在一起的話好像還不算真正的家庭。當你們也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家庭,那麼原先的家庭就更有理由來影響和干涉了。
如果你們只是兩口子,好像很多時候父母管不到。一旦有了下一代,這個時候個別的人可能會有激烈的反抗,但是這種激烈的反抗本身也提示了其實你受的影響已經很強了,要不然根本犯不著反抗。一旦有了下一代,單方甚至是雙方的父母都會介入進來。
很多時候,一些小家庭在這個階段就已經擱淺了,因為生育本身就會引起我們的壓力。隨著生育,雙方各自的老傳統都滲入進來。如果雙方的傳統還很不一樣,比如說心理層面門不當戶不對,或者是習慣層面門不當戶不對,接下來就很「熱鬧」了。
有一個問題會疊加進來,加劇家庭問題的複雜程度,就是獨生子女問題。如果一個家族當中有很多的孩子,其實父母也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同等程度地「管」每一個孩子。但是如果是獨生子女,那父母雙方都很有精力,也就意味著來自四個人的傳統,也就是爺爺奶奶輩的傳統都收集到了這樣的一個小家庭當中。如此一來,問題會變得更加複雜。有時候還可能會變得比較惡劣。
還有一個問題也對這個現象有一定的影響,就是遷移的問題。在傳統家庭當中,女方可以說是出嫁。當她離開娘家之後,就進入了另外一個傳統。那麼從傳統這方面來看,就婆家的傳統而言,很多東西不言而喻。一旦知道這是無力對抗的時候,其實也就認命了。這種認命的好處是可能會比較自在,因為自己也不需要有什麼樣的想法了。但是現在這個好處沒有了,因為現在新的家庭,尤其是小的家庭,無論是對於娘家還是婆家而言,可能都有一定的距離。其實都發生遷移了。
在遷移的影響下,下一代和上一代的權力關係發生了變化。這時候,雙方父母就以客人的身分來拜訪。你可能以為父母以客人的身分來,那會比較客隨主便一點。實情是正好相反,越是以客人的形式來,越需要有一種權力感。所以這樣的一個小家庭就暴露在很多複雜因素的影響下,像這種含有中國特色的「4-2-1型」當代家庭,它是產生各種危機的搖籃。有時候這種危機會直接影響到第三代。
而且現在的母親跟傳統的母親不一樣,很多情況下她們是職場母親。職場母親會增加經濟方面的一些收入,但是可能會削弱她在一個家庭當中的話語權。如果這個孩子是由長輩來帶,可能直接帶的人、帶得比較多的人,權力就比較大。
這樣一來,很多權力的「倒置」就帶來了一場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紛爭。就像是宮鬥戲一樣,這使得被牽涉到衝突場域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很難自在,因為每個人的傳統其實都已經不一樣了。與其說是人們在一個家庭當中進行較量,倒不如說是不同的傳統在這樣的一個空間內進行較量。
年輕一代信奉更多的是西方的價值觀,所以在一個家庭內部的紛爭當中,你能夠看得出這背後還存在著文化的差異。有時候,即使不考慮國內外的因素,由於我們國家的地域實在太廣了,不同地區的文化可能都非常不一樣。比方說重慶周邊的傳統、潮汕的傳統、太湖周邊的傳統、河南山東的傳統,其實各有各的不一樣。
如果你沒有辦法,或者沒有足夠的能量來玩這樣一場遊戲,就可能會淪為這種傳統之間的扭力的一種犧牲品。一個傳統像是一把刀刃,兩個傳統可能就像剪刀一樣,如果有很多相互衝突的傳統,那簡直就像是絞肉機一樣了。在這種情況下,甚至都不用說追求自在,可能最基本的一些生活方面的平衡都很難維持。
有時候這些衝突會帶來一些大家比較容易看得到的社會影響,比方說較高的離婚率,或者說留守兒童。其實,有些留守兒童不一定是實際層面的,他可能在心理層面上是留守的。心理層面的真才是真正的真。所以當我們講現代或者當代家庭的時候,不可否認的是,一旦我們還想與家庭有所連結,那就意味著影響我們自在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如果沒有信心在衝突當中獲得自在,可能很多人會選擇不進入家庭,選擇獨身。獨身其實也是一種選擇。但獨身的時候如何保持自己的內心盡可能不要或者少受對自己不利的傳統的影響,其實也是一場比較漫長的拉鋸戰。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想要獲得一種長期的、比較穩定的、真實的自在,所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傳統的中國人其實要多更多。因為當你選擇多的時候,你每一種選擇的機會成本也就更高了。所以對於當代人而言,自在變成了一個比較沉重的議題。
摘文2: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
#1原生家庭的確對一個人的人格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2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世界裡只有母親,他是透過跟母親的關係來看待外在世界的。
#3一個人的經歷,還有他的環境,是可以改變他基因的表達的。
#4一些極度憂鬱的人,對原生家庭決定論有著強烈而堅定的信念。或許正是這樣的信念把他們拖到這種情緒的泥潭裡了。
#5原生家庭的確解釋了很多人的病理現象,但是當人在逐漸康復的過程當中,又能看到原生家庭在他身上的正向影響。
我們在這節中討論一下原生家庭這個問題。
現在關於原生家庭有兩個極端。第一個極端基本上就是原生家庭像是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一樣,無論這個人過得怎麼樣,根子一定在他的原生家庭那裡。如果他現在成的這個家有一些問題,還是會追溯到他從原生家庭裡所帶來的麻煩。另外一種聲音則非常激烈地反對原生家庭論,他們會引用一些學院心理學的證據,來證明用原生家庭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無稽之談。
其實雙方都有自己的一些論據。考慮到我們此前談到心的轉向的時候,已經談到過從實體轉向緣起這樣的一個轉向,我們不妨就把這樣的一個視角應用在對原生家庭的理解上。
一個人的問題,如果說跟原生家庭一點關係都沒有,其實也挺奇怪的。因為他跟原生家庭之間的這種關係,就像路徑依賴一樣,的確影響到了他後來與很多人的關係。
就我個人所持的取向來看,我認為原生家庭的確對一個人人格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精神分析流派非常看重一個人的童年對他人格形成的影響。一個人在童年所體驗到的世界可以說就是他的原生家庭了。原生家庭裡有很多看得到的、可以測量的,可以觀察的東西。此外,還有很多不一定看得到的、很難測量的,即使在家庭當中的人也觀察不到的東西,就像我們在上一節當中所談到的一些看不到的正能量和負能量。既然看不到,那麼這種影響很難測量,很難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它,但是在臨床當中,我們的確可以慢慢地看到。
一個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他的世界可以說只有他母親本身。他是透過跟母親的關係來看待外在世界的。當然了,母親也並不是對自己所有的態度和行為都完全保持覺知的,這是不可能的。
比方說,一個人莫名其妙地對光頭的男人很恐懼,想方設法地避開可能與光頭男人碰面的場合。後來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母親對於這種形象的人也會有非常恐懼的反應。當然他並沒有去母親那裡調查或者核實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可以做個思想實驗。這個人很小的時候,母親抱著他在一條街道上走。如果碰到一位母親所害怕的這種形象的男士,即使母親不見得能夠很清晰地意識到她遇到了一個令她感到恐懼的場景,她也可能會心跳加速、呼吸變淺,身上可能還會有汗。母親並不需要告訴孩子,她目前正經歷一個對她而言有威脅的情境,孩子還是能夠非常直接地習得這樣一種反應。
如果這樣的場景多次發生的話,這個來訪者可能就會莫名其妙地繼承這一反應。這個過程當中其實並沒有母親意識的參與,也沒有母親言語的參與,來訪者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這些。但是這個模式可能就已經傳遞下來了。這其實就屬於不大容易看得到的影響,是很難測量的,你只有在諮詢案例當中才能夠發現這一類影響。
剛剛只是一個有趣的極端例子。其實除了這一類的訊息傳遞之外,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塑造還有很多方面的影響。基因層面上的問題,也可以算作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因為我們的基因是遺傳自父母的。而且目前的人類遺傳學研究發現,在DNA的序列完全不改變的情況下,一個人的經歷和他周圍的環境,是可以改變他基因的表達的。這種遺傳學叫作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可能會有哪些影響呢?比方說一個家庭當中經常有創傷性很強的氣氛、很高濃度的負性情感的表達,這樣一種情緒它就會作用於下一代。從什麼時候開始起作用呢?說出來你都不信,在這個受精卵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可能就已經起作用了,因為父母各自的情緒影響到精原細胞、卵原細胞的基因表達方式。
在整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可能都會受到這樣的影響。儘管科學已經揭開了一點這些影響的面紗,但也不是所有的都被很好地測量和研究。我認為從緣起的角度而言,原生家庭可以說是孩子最開始遭遇的世界,也是他與這個世界的其餘部分形成關聯的重要緣起。
我很難想像為什麼會有人千方百計地想把原生家庭的影響抹去,至少從臨床的角度而言,這種做法是很反直覺的。而且臨床方面的依戀理論以及阿德勒所言的出生次序對孩子人格的影響,這些幾乎已成定論。
但話雖這樣說,我本人是反對原生家庭的決定論的。有的來訪者來到諮詢師這裡,看起來非常絕望、無助。因為他深深地相信他生命當中無論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很大程度上都已經被決定了,所以就沒有希望了。
有時候我會去問他:「你某一天會走進諮詢室,會來見我,或者像我這樣的一個人,這也是被決定的嗎?」這通常會引起來訪者的反思。如果全部被決定,我們其實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看著一張已經被完全規劃好的設計圖,最後變成一棟建築,我們還有必要邀請人來看嗎?其實也不是真的被決定了,這來訪者內心的確是被一種受限制的、沒有希望的感覺所籠罩。但是如果他內心完全相信決定論,他根本就不會來找諮詢師。所以我相信至少來尋求幫助的人,他應該對被原生家庭所決定這一點並不是深信不疑的。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在一些極度憂鬱的人群當中,你會發現他對決定論有著非常強烈而堅定的信念。可能正是這樣的信念把他們拖到這種情緒的泥潭裡了。
而且就像我在之前的分享當中提到的,一個家庭會傳遞看不見的負能量。可是,它也會傳遞一些看不見的正能量,這種正負能量之間還存在著複雜的辯證關係。
有時候可以這樣說,原生家庭的確解釋了很多當事人的病理現象,但是當事人在逐漸康復的過程當中,你又能看到原生家庭在他身上所施加的正向影響其實也是慢慢被發現的。人不喜歡內心有衝突這件事情。如果原生家庭完全可恨,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恨它。如果於此同時,我們又知道它不是那麼壞的,不是百分之百壞的,內心就會有衝突。沒有人喜歡這樣的衝突。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加工原生家庭對我們的種種影響,把它變成一種看起來沒有衝突的形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當它是完全壞的,所以我有理由逃離它,或者有理由懲罰自己。因為懲罰自己,看起來就是對原生家庭的一個比較不錯的報復。
你會看到,有些人在這樣的一條路上走得還挺遠的。當然他們在一個合適的緣起下,也可能會尋求他人的幫助。一旦他想尋求他人的幫助,那就說明在他的心裡,相信世間有幫助他的人。如果原生家庭從來沒有給他帶來任何這一類的體驗,「相信別人會幫助我」的信念又從何而來呢?
所以很多時候無論是毒藥還是解藥,其實都在原生家庭裡頭,或者說在原生家庭背後的家族系統當中。我們只要耐心地去尋找,你會發現使自己能夠獲得自在的因素,其實也是在這樣一個讓我們覺得很沉重的原生家庭裡。
摘文1:現代家庭中權力鬥爭的實質
#1一個連續而且相對封閉的社會,它所能提供的問題解決方案其實是比較固定的。
#2激烈的反抗本身也提示了其實你受的影響已經很強了,要不然根本犯不著反抗。
#3父母在我們結婚後,會將權力帶入家庭,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家庭。
#4不同的人在家庭中進行較量,實際上是不同的傳統在一個空間中進行較量,有時還會涉及不同文化間的較量。
我們已經談了傳統對於家庭的影響。現在要來看一看在當代社會當中,家庭裡的一些問題。這倒不是說傳統的家庭就沒有問題。我們只要看一下歷史小說,就會知道家庭永遠都是...
推薦序
推薦序 活出自在況味的天才人物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作家
有一種人,是可以學貫中西古今的。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天才。張沛超,是中國心理諮詢界的天才。
有人是理性的天才,學識讓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但近距離接觸他時,你會擔心他好像只活在頭腦和思想中;有人是感性的天才,他們對事物的感知力,以及在生活中的真實與通透,讓你不由自主地喜歡他們,但他們好像不能把這些感性的素材,很好地編織到理性思維的世界中。
張沛超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理性天才與感性天才都兼備的人。本來每個維度能稱為天才的人,已屬罕見,而這兩個維度都可以稱為天才的人,就更難得了。
邀請張老師到我們平臺開課時,我們曾商量,該如何定選題。談話中,他說的一句話很觸動我:「太多人有很好的社會功能,但他們自己很不舒服,因為他們的自體在蜷縮著。」
所謂自體,對應的英文即self,可以直觀理解為自我,但翻譯成自體,指的是像生命體一般的自我。怎麼判斷一個人的自體是蜷縮著的?特別是,怎麼判斷自己的自體是這樣的?這個標準非常簡單,就是一個人是否自在。
張沛超老師就是一個很自在的人,這也許是比他的學識更醒目的一種感覺。所以最終決定請張老師來講講,一個不夠自在的人,如何能活得自在一些。
這絕不是一個小議題,而是一個根本話題。張老師會圍繞著這個話題,從各個層面去展開論述。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他的理性天才和感性天才的味道。特別是他的那份自在,在他的講述中,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也許你也能感受到,這份自在,並不多見。
推薦序 活出自在況味的天才人物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作家
有一種人,是可以學貫中西古今的。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天才。張沛超,是中國心理諮詢界的天才。
有人是理性的天才,學識讓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但近距離接觸他時,你會擔心他好像只活在頭腦和思想中;有人是感性的天才,他們對事物的感知力,以及在生活中的真實與通透,讓你不由自主地喜歡他們,但他們好像不能把這些感性的素材,很好地編織到理性思維的世界中。
張沛超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理性天才與感性天才都兼備的人。本來每個維度能稱為天才的人,已屬罕見,...
作者序
一起走過,這段自在之旅
作為一名工作超過十年的心理諮詢師,我出生在河南,在武漢讀書和工作了十一年,現於深圳獨立執業。
我一開始學的是生物學,碩士讀的是心理學,碩士畢業後在一家心理醫院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後來又回母校武漢大學,讀了哲學專業的博士。博士畢業之後,我就到了深圳發展。作為一名諮詢師,我的來訪者在十歲到六十六歲這個區間。雖然是八○後,但我也算得上是經驗比較豐富的臨床諮詢師了。我的求學、諮詢經歷與此書所討論的內容是有關係的。
為什麼要創作這本書呢?
本書內容來自我在一個平臺上所講授的一門課程。很多朋友經常問我:「如果我不能在你這裡接受諮詢,那麼我應該如何透過你來幫助我自己呢?你看了那麼多有心理困擾的人,有沒有一些系統的想法,來讓我們可以有一個反向操作、避免困擾的機會?」
首先是我的朋友們,他們對我有這樣的期待。其次,就是一些朋友的朋友,他們知道我專門做心理諮詢與治療,所以相比較他們的朋友而言,我在這方面應該更有發言權。
其實這樣的想法已經持續了很久,每次當我想回答他們問題的時候,我總是在想:普遍性的東西,其實我心裡是有的。你看到一個人或者是很多人,他們用無數種方法作繭自縛,或者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很糟,那麼我們就知道,如果沿著他們的這些路繼續往前走,肯定是會不自在的,甚至會走到一條絕路上面去。
錯誤當中其實藏著很多智慧。如果我們能夠有一個反向操作、引以為鑒的思路,能夠規避這些錯誤和風險,那麼其實我們的人生會很自然地漸入佳境,逐漸獲得一個自在的心境。
我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自在。我們知道,「自在」這個詞其實它可大可小,一些高僧大德他們可以說獲得了大自在。這種大自在對於我們這些在俗世生活的人而言,很多條件都是不具備的。我在這裡所講的其實是一個小自在的說法。
以往很多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的重心,在「自我」上面放得有點過了頭。實際上,最終我們也變成了自我的奴隸。從自我到自在之間,其實有一條很長的路。
在這裡我倒不是說自我這件事情不重要,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臨床上從事的就是一個修補自我、重新發展自我的過程,但我不認為它是終點。如果你把它視為終點的話,那麼這樣一條路有可能會變得很窄,甚至越走越窄。
所以我希望把自己這十多年來,與青少年、中年人,甚至部分老年人的工作經驗,提煉出一個系統來。這個系統就是以自在為核心,用自在來成就自我、克服自戀,幫助大家在各種各樣的生活景況當中,比方說工作職場、家庭、一些社會圈子裡邊,能夠適應得更好,而且又不會有太大的內在衝突。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這本書的適用人群是非常廣的。甚至所有人看了這本書後,哪怕他們並沒有百分之百地去應用,我相信也會從中有所獲益。
為什麼呢?儘管這本書是由我來寫的,但其實我是我的來訪者的「學生」。他們毫無保留地告訴我什麼叫作使自己過得越來越不自在,什麼叫作自我設限、自我設阻,什麼叫作使自己成為某些看不見的力量的奴隸。
其實他們有很多沾滿了眼淚的故事,有些不僅僅是眼淚,甚至是沾滿了鮮血。我相信他們願意告訴我這些故事,或許在內心的深處也傳遞出一種想法:如果我在這些人生遭遇中得到什麼的話,其實就是我在其中所獲得的智慧。我也希望別人能夠盡早從這些牢籠和陷阱裡邊走出來。
當一個人獲得了自在,哪怕是小自在,其實是非常受益的。一個自在的人會自然而然地使身邊的人自在起來。有些時候,大家在一個群體當中,不知道怎麼的可能就會引發一個過程:我們都把自己不自在的部分投到這個團體中來,最終這個團體變得令人非常難以忍受。
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團體就是家庭。有時候,我們真的會讓家庭變成一個隨時可以傷人的東西。但是我的解決之道並不是簡單地去離開這個家庭,因為獲得小自在的人也有在家庭當中自在的能力。
一些人在諮詢的時候會問我:「張老師,我究竟要不要離婚?我究竟要不要換工作?」很多時候我不會提出任何建議,因為這些想法背後其實包含了很多來訪者不知道的東西。儘管他不知道,但是他受這些東西的影響。所以說,總的藥方其實只有一個—不斷地覺知。
說到覺知,你可能會想:我要覺知什麼?覺知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其實在臨床的心理諮詢與治療當中,有很多可以促進覺知、深化覺知的技術。這些技術其實不僅僅適用於遭受嚴重心理困擾的人群,它其實對於正常人也可以作為一種心理保健的方法。我在這本書中不光會提供一系列的新視角,也會提供一系列的工具包,但願能夠使此書真正變成一門通往自在的自助課程。
當然,前提是我們想要自在。我想,大家只要被這個詞所吸引,肯定是遭遇了一定程度的不自在。這些不自在可大可小,可能是一些青春期適應性的問題、一些職場方面的障礙,或者是婚姻和家庭當中的不愉快,又或是一些中年危機。這些問題的背後其實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不自在。
我們想追求自在,其實是存在思路的。這些思路就是我要在此書中給大家一一呈現的。
首先,非常影響我們自在的是我們自己的家庭。我們原先的家庭叫作原生家庭,在原生家庭裡,很多東西的確是影響了我們的情感,影響了我們的願望,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會把很多從家庭當中習得的東西帶到社會當中,帶到職場裡,帶到新的家庭當中來。
第二個其實就是我們的情緒和欲望的體系。我們如果想不受制於家庭,你可能會想:這樣好辦,只要我不成家,或者離我的原生家庭盡可能遠一點,這樣的話,我是不是就能夠獲得自在呢?結果你會發現,有一些人離家已經很遠了,可能有半個地球那麼遠,但他仍然生活在很多的衝突裡。在這個時候,其實是由於他內在的情緒部分和欲望部分仍然處於未知當中。我們對自身情緒和欲望未知的程度越高,它們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行為的影響其實就越大。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我們要在這個世界當中跟周圍的人互動,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很多時候我們「知己」的程度越高,其實我們「知彼」就會變得越來越輕鬆。
那麼,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所要瞭解的非常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們的情緒系統和欲望系統。我自己在臨床諮詢過程當中,對這些情緒和欲望的系統做了一番梳理和總結。這裡有我個人的一些思考,所以除了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心理學,也包含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比方說儒釋道的一些思考和實際的修習。
這些內容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學會:如何透過認知自己的情緒,從而可以悅納自己的情緒;從被我們的欲望所指使,到變成我們欲望的主人。這樣一來,我們其實就在內外兩個方面有了自在的前提。
有了內外兩方面的前提之後,如果我們的確還是遭遇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困擾,我還會介紹一個模型來幫助大家。這個模型是我在臨床當中不斷總結所發現的,叫作ABCRS模型。至於具體內容,我在這裡要先賣一個關子。
在最後,其實就是我們對於自在要有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們需要在自己生活當中的每一天逐漸培植這樣的願望,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當中,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你內心有了對自在越來越強烈的追求,這個追求便會使心發生轉向。當你轉向自在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其實已經不一樣了。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過這一段自在之旅。
一起走過,這段自在之旅
作為一名工作超過十年的心理諮詢師,我出生在河南,在武漢讀書和工作了十一年,現於深圳獨立執業。
我一開始學的是生物學,碩士讀的是心理學,碩士畢業後在一家心理醫院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後來又回母校武漢大學,讀了哲學專業的博士。博士畢業之後,我就到了深圳發展。作為一名諮詢師,我的來訪者在十歲到六十六歲這個區間。雖然是八○後,但我也算得上是經驗比較豐富的臨床諮詢師了。我的求學、諮詢經歷與此書所討論的內容是有關係的。
為什麼要創作這本書呢?
本書內容來自我在一個平臺上所講授的一門課程...
目錄
推薦序 活出自在況味的天才人物/武志紅
自序 一起走過,這段自在之旅
第一章 苦與自在的心理哲學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人生有哪三種苦
四種遠離苦的方法
受苦時的四種心態
日常訓練法①
第二章 準備獲得療癒:擁有一顆四轉向心
四轉向心總論: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未來轉向過去:你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外界轉向自己:你真的關心過自己嗎
從行動轉向好奇:你是不是在輕舉妄動
從實體轉向緣起:你為什麼常常感到痛苦
日常訓練法②
第三章 對原生家庭進行精神分析
傳統家族對心理的塑形作用
現代家庭中權力鬥爭的實質
家族中的能量傳遞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
現代家庭中的角色混亂
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日常訓練法③
第四章 六步修復原生家庭結構
重建不曾得到過的安全依附
領悟、修通原生家庭中的情結
繼承祖先的能量,孝不一定要順
創建一個療癒性的新型家庭
啟動內在能量,讓自己生活在「完滿家庭」中
從家庭情結中解脫,為了回家而「出家」
日常訓練法④
第五章 七情與自在
為什麼我們總是為「情」所困: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喜:專心致志,樂在其中
怒:轉化能量,建立人際界線
哀:被本能排拒的節能模式
懼:安全與穩定的信號燈
嫉:化破壞力為成長力
望:懷抱想像,看向遠方
無情:沒有情緒也是一種情緒
在情緒中活得自在
日常訓練法⑤
第六章 六欲與自在
欲望推動著我們
食欲:我們與世界最初的關係
性欲:欲望背後的剩餘價值
權力欲:人際關係中的融合與鬥爭
連結欲:與人互動的基本需求
分離欲:成長是不斷地告別
無欲:看似佛系卻不見得真的豁達
「欲」火重生
日常訓練法⑥
第七章 心理困擾與自在
從心理問題中學會自在: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認識心理問題:ABCRS模型
解決心理問題的三種方法
自在四願
日常訓練法⑦
後記
推薦序 活出自在況味的天才人物/武志紅
自序 一起走過,這段自在之旅
第一章 苦與自在的心理哲學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人生有哪三種苦
四種遠離苦的方法
受苦時的四種心態
日常訓練法①
第二章 準備獲得療癒:擁有一顆四轉向心
四轉向心總論: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未來轉向過去:你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外界轉向自己:你真的關心過自己嗎
從行動轉向好奇:你是不是在輕舉妄動
從實體轉向緣起:你為什麼常常感到痛苦
日常訓練法②
第三章 對原生家庭進行精神分析
傳統家族對心理的塑形作用
現代家庭中權力...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方舟文化出版日期:2021-08-04ISBN/ISSN:978986067791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