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編自韓戰脫北者的真實故事 ★試圖橫越38度線的北韓少女,如何在烽火連綿的時代裡,
懷抱著一絲生之渴望,帶著弟弟生存下去?
獨裁之下,戰火之中,
唯有奔向自由的意志,連死亡都奪不走。
「在南朝鮮,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來去。
我能夠被允許隨心所欲地自由來去嗎?」
十二歲的少女素拉和家人住在毫無自由的北朝鮮,渴望上學的她被迫中斷學業,留在家中照顧弟弟。這時,韓戰爆發,素拉和家人決定逃離故鄉,前往南方的釜山。但當炸彈騰空落下,素拉和家人在一片混亂中失散了,她和八歲的弟弟必須獨力求生。他們能否橫越戰火與途中險阻,平安抵達釜山,與生死未卜的家人團圓?
《離家之路》將鏡頭聚焦尋常百姓,細膩描繪大時代下人民的戰亂、離散,與人性光輝──就算一切都被剝奪,搶不走的是夢想,奪不走的是勇氣。
作者簡介:
譯者
傅雅楨
外文與電影出身,以品酒吸貓買書追劇為樂。
歡迎賜教:yachenfu@gmail.com
作者
李珠麗 (Julie Lee)
李珠麗為韓裔美籍,曾在紐約康乃爾大學學習歷史,畢業後在曼哈頓從事廣告工作。現為專職作家,與三名子女及丈夫住在喬治亞州。李珠麗的母親是家族第一代美國移民,她在韓戰期間逃離北韓,後移民美國。《離家之路:逃離北韓的那年》為李珠麗的第一本小說,故事根據其母親在韓戰期間的真實經歷所改編。
作者序
「脫北」二代的家族記憶與歷史重構
文/陳佩甄(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臺灣大眾媒體的呈現中,「北韓」似乎等同於極富個人特色的金正恩、共產主義國家、核武與間諜等大敘事,但在出版領域,則更重視個人經歷與觀察。這十幾年來臺灣也引介了許多英美法等國籍作者寫成的報導見聞、東亞研究學者的國際政治與文化觀察,或南韓作家對於「北邊」同時是同胞與政敵的複雜心境。
其中,有一類出版品更引發國際關注,在臺灣也出版了數本暢銷書,那就是「脫北者」的自傳性作品。有趣的是,這些作品雖然是脫北者自身經歷,但都是先以英語寫成(且多以英語人士作為影子寫手),雖在國際取得了人權議題代表性,但在南韓卻少被談論,「脫北者」在南韓社會也一直是隱身的存在。
從這樣的出版趨勢來看,可以觀察到國際社會(包含臺灣)對於「脫北者」的接收態度,多在於凸顯人權議題與戲劇張力極強的逃難經歷,因此這類回憶錄經常強調北韓政權的殘暴、南韓政府的冷漠與脫北者的痛苦記憶,形成特有的三角敘事結構。《離家之路》這本作品的敘事角度與以往作品相異之處在於,是由在美「脫北二代」寫成的家族記憶,觸及的歷史也與前述更聚焦現代的脫北回憶錄不同,因此對「記憶」的重構有更細緻的描寫,對人物的經歷也有著更宏觀的形塑,對於當代的脫北者經驗也是很重要的歷史補充。
此作從南北分裂的歷史時刻──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開始描繪主角一家人逃往釜山的所見所聞,同為從北韓逃往釜山的電影《國際市場》中,亦對逃難的驚險過程與韓戰時期的美軍有不少著墨。而相對於國家代表性人物的男性中心化(北韓等於金日成與金正恩;討論戰爭時敘事角度就切換到父親或兒子),脫北者的敘事經常聚焦女性經驗,或許是透過當時代女性相對弱勢的形象以凸顯苦難的強度,卻也因此讓既有的歷史敘事複雜化。
如作品透過主角「朴素拉」凸顯了固有的重男輕女、僵化的性別分工,也描繪了女性經常是突破框架、解決困境的行動者,也是維護並延續逃難路途的照顧者。這些女性經驗更朝向記憶的物質性,如美國不可思議的「車庫」(車子也有房子?!)概念,藉由飲食菜色凸顯生活匱乏的情景,也觸及在地文化特色,以各種日常物件促成家族與記憶的連結。透過素拉的青少女視角,更呈現了對世界的好奇、尚未被澆熄的未來期待,以及勇於挑戰未知的生命力。
作者以母親的親身經歷為本,映照出宏觀的歷史,與個人在大時代中的韌性,讓我想到臺裔美籍作家李小娜描寫母親經歷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綠島》,或臺灣的「新二代」書寫,甚至是當代國際社會的「難民」議題。這些作品不將苦難封存在「個人經驗」之下,而是寫就了跨時代、跨區域的「歷史共感」,更讓弱勢者──女性與兒童──得以發聲,寫下重要的時代記錄。
國家的自由、個人的自由
文/汪雪憬(臺南市立土城高中歷史科教師)
一○八歷史新課綱將過去的單一中國史變成「中國與東亞」,將中國和東亞以幾個主題來貫穿。其中一個主題為「現代化的歷程」,當中包含東亞地區人民在二十世紀重大戰爭中的經歷,也包含共產主義對東亞局勢的影響。
我們的學生並沒有經過戰爭,單憑歷史課本上硬生生的描述,無法體會戰爭的殘酷與平民百姓在戰爭之下的真實處境。而一本考證嚴謹的文學作品或者自傳,可以在歷史戰爭敘述下,增添芸芸眾生真實的面孔。
《離家之路:逃離北韓的那年》以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為背景,描述北韓十二歲少女素拉如何存著渴望自由與尋找家人的信念,在戰火中帶著弟弟英洙逃難到釜山的過程。這本書的描繪極為細膩,素拉和英洙逃難過程中的所經所歷,正是韓國每個經歷六二五韓戰的人的共同經驗。書中的許多情節,如:橋被炸斷,把命賭在那一層薄冰,小心翼翼牽著家人渡河;在分不清楚敵友的狀況下,美軍開槍射殺逃難的難民;在廢棄的房子,最容易找到的食物是甕缸裡面醃好的泡菜,好些難民都是靠著酸掉的泡菜生存下來的;還有跳蚤爬滿整身,抓到破皮還是止不住的癢……這些都是我外婆在我小時候經常講給我聽的,她的六二五戰爭經驗。所以當我讀著這本書,外婆背著媽媽,牽著兩個孩子逃難的身影就鑲在每個故事情節之中。
就像在歷史課堂上跟學生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我經常使用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小說內容,學生才能了解什麼是壕溝戰,如:壕溝的積水、爆炸、老鼠、思念、同袍之誼,乃至思考戰爭的意義等等……。《離家之路》就跟《西線無戰事》一樣,將人拉近戰爭的真實情境。
讀完小說,我思考自由的國家和自由的個人,兩者之間是否可以畫上等號?當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提出大東亞共榮圈,構想著「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中解放亞洲」,並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獨立」、「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然而日本統治下的亞洲各國,不論中國、臺灣、朝鮮,卻無不等待著被解放的那一天。
韓戰爆發後,共產黨到處抓人入伍,素拉一家人一直害怕爸爸被抓去。有天素拉的媽媽從朋友那裡聽到麥克阿瑟將軍已經從仁川揮軍北上,她興高采烈地告訴素拉他們就要得到自由,而且也不需要離開家,接著,媽媽隨著收音機的輕快音樂翩翩起舞。這一刻的情景讓素拉回想起日本投降當日,鄰居告訴他爸爸:「蘇聯解放我們了,現在日本人要收拾離開了,再也不必受日本人統治了!」一家人歡天喜地,含著淚水,在〈阿里郎〉歌聲與杖鼓聲中跳舞的情景。
讀著素拉一家人歡喜的景象,我的眼前也出現了豐子愷紀念抗戰勝利的漫畫「一覺醒來,歡迎千古未有的光明白日」,那個充滿希望的畫面。還有臺灣全島歡欣鼓舞,簞食壺漿迎接國民軍隊的情景。然而,是真的解放了嗎?這些國家隨著日本的投降,真的解放了嗎?
日本人離開朝鮮半島後,那個解放人民脫離日本統治的蘇聯,在北韓扶植共產黨執政。自此,人民言論、集會、結社、信仰、行動、財產都受到比日治時期更嚴苛的限制。
對比中國歷史,二戰結束不久,國共內戰即爆發。自己人打自己人一點都不手軟,一場戰役下來,死傷動輒十萬人,才剛歷經八年對日戰爭的人民,又是四處逃難,尋找安身立命之地。書中有一段描述素拉帶著英洙好不容易到了首爾,奮力要擠進開往釜山的火車,然而車廂內已經沒有任何空位。素拉帶著英洙跟著人群爬上車頂,後因擔心火車一旦開動,他倆可能會被甩出去而作罷。果不其然,當火車一開動,車頂便傳來喊叫與掉落聲。看到這裡,我想起父親過世前幾年,我曾送他一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媽媽說:「妳爸晚上關在書房不出來,讀妳送的那一本。」我問爸爸:「這本書有這麼好看嗎?晚上都捨不得睡唷?」這時他才緩緩道出他之前絕口不提的往事。他跟著國民政府來到臺灣時,火車上也都是逃難的人,就連車頂也是,而火車一開動或轉個彎,很多人就掉下去了,上面的人淒厲哭呀、喊呀……開往臺灣的船也滿滿都是人,船都已經駛離了,還有很多人在海上游著想辦法爬上船,很多人就這麼在海裡淹死了……他拭著眼角的淚水和我講著自己到臺灣的路途,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跟我談他所經歷的戰爭。二十世紀中期,亞洲人民的經歷,不分國籍,竟都如此相像!
與素拉和英洙的故事差不多同一個時間的臺灣,又是什麼樣子呢?當人們滿懷希望,期盼終能自己作主的自由,變成二二八和白色恐怖之下的恐懼與蒼白,他們必定也想著何時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吧,但自由卻變成不能談的禁語、遙遙無期的夢想。
到了自由的國家,就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嗎?
素拉是個十二歲、喜歡讀書的女孩子,對她而言,國家民族的自由也許太過遙遠,但她卻違背母親留在北韓、守住家庭的期盼,轉為支持爸爸逃往南方民主自由國家的決定。素拉的母親觀念十分傳統,性格也很強勢。在廚房,一旦素拉做不好,她會劈頭就罵「這樣我要怎麼把妳嫁出去?」十二歲的那年,素拉的人生似乎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嫁出去。所以當素拉的爸爸決定離開那個沒有信仰、言論與行動自由的北韓,素拉想的則是:到了自由的國度能不能為她帶來多一點的自由?
逃離北韓的過程很艱辛,所有的教養和尊嚴,在生存面前都失去了力道。姊弟歷經多次與死神的交會,好不容易才到釜山與家人相會。與父母相會的那一刻,應該像童話故事一樣,到了民主國家,與家人團聚,自此,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但,素拉發現即使是到了自由的南韓,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無所不在,媽媽依然強勢地固守著傳統。那個自由的國度並沒有為素拉帶來多一點的自由,在戰爭烽火中勉強生存下來後,下半場就得要繼續跟母親和她背後的那個文化體系的壓迫中,為自己掙得一塊立足之地。素拉對母親哭喊說:「我們來釜山後什麼都沒有改變,妳還是在逼著我成為那個一點也不像我的人。」
素拉問的問題是,自由真的帶來更多的自由了嗎?
這本小說真的很好看,讀完,再看看身旁的兩個孩子,我住在民主自由的臺灣,但我有讓我女兒感受到自由國家的自由嗎?
編輯導讀 離散之路,自由之夢
一九五○年的北韓,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臺灣書市所引進的北韓書寫,多為針對北韓政權與社會變遷的非虛構紀實,或是描繪脫北者自冷戰過後借道中國或其他國家逃難的歷程自述。但假如我們將歷史之窗再往上個世代探去,回到南北韓最初分裂那時代交會的關鍵時刻,當時的人民又會有什麼樣的生活光景,亦或逃難記憶?
作為首部描述脫北經歷的青少年小說,《離家之路:逃離北韓的那年》是一部改編自作者母親年少時在北韓真實經歷的作品,也是作者李珠麗極為出色且一鳴驚人的處女作。是一個關於十二歲的少女被迫逃離祖國,以堅韌的心智熬過戰火摧殘及與家人分離的煎熬,最後得以擁有夢想中的自由的故事。
小說始於一九五○年夏天,終於一九五二年春天,時代設定帶領讀者回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年後爆發的韓戰。在作者細膩且極具渲染力的描繪下,以有如紀錄片紀實的順序手法展開一對姊弟驚險的逃難旅程;同時將現實與回憶交錯,以與家人相處的回憶對比今日因戰亂而分離的家庭,也帶出傳統家庭中對性別角色的重省。
女主角素拉不只需面對自身家庭對於女性角色與價值的傳統框架,她探求世界的青春靈魂更被封閉、毫無自由的集權社會禁錮。在社會主義與性別角色的壓迫下,一介女子的命運卻在韓戰爆發時有了轉變的機會──只要離家,逃到南邊,也許就能過上自由的生活。素拉光是一人肩負自己與八歲弟弟的兩條生命,獨自面對逃難沿途的艱辛與險阻,就讓生活於安逸時代的我們不禁對她奮力求生與對自由之夢的渴望肅然起敬。
「在烽火連綿的時代裡,做出正確的抉擇,是活下去唯一的奧義。」這句話是初次讀完書稿後迴響在我腦海中的一句感懷。素拉在一次次的困頓與命運之神的考驗下,假如做錯了一步決定,或沒有察覺到潛在的危險,就有可能失去生還的機會。素拉一路上的成長與蛻變,她對人性冷暖的逐步理解、她對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識、與手足間緊密的情感羈絆,以及最終將面臨至親離去的生死課題,都成為這部青少年小說扣人心弦且值得深思的核心議題。
《離家之路》堪比日本吉卜力公司知名動畫《螢火蟲之墓》。兩者同樣為描述無常戰亂下令人動容的手足之情,且隱含著對於戰爭殘酷面貌與意義的深刻反思。對大韓民族來說,韓戰是現代史中最大的傷痛,不僅造成民族長達七十餘年的分裂,也造成許多家族因此離散,就此不再相見。而我們生活在相對安穩的臺灣,有時很難去想像那些生活異於我們的人們──那些仍在專制暴政下苦不堪言的人們,那些在香港努力爭取民主的人們,和在世界其他地方為理想、為自由、為更好的生活而奮鬥,卻因此受了傷,甚至失去生命的靈魂。儘管是在此時,戰爭的幽魂魅影也從未走遠。
在《離家之路》這部小說裡,我們從素拉的視角見識到戰爭的殘酷暴力、百姓的生存困境、大時代的集體創傷,但在重重壓迫與烽火之下,她對於人性價值的堅持,對夢想的堅定信念,誰都奪不走。
「脫北」二代的家族記憶與歷史重構
文/陳佩甄(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臺灣大眾媒體的呈現中,「北韓」似乎等同於極富個人特色的金正恩、共產主義國家、核武與間諜等大敘事,但在出版領域,則更重視個人經歷與觀察。這十幾年來臺灣也引介了許多英美法等國籍作者寫成的報導見聞、東亞研究學者的國際政治與文化觀察,或南韓作家對於「北邊」同時是同胞與政敵的複雜心境。
其中,有一類出版品更引發國際關注,在臺灣也出版了數本暢銷書,那就是「脫北者」的自傳性作品。有趣的是,這些作品雖然是脫北者自身經歷,但都是...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1-08-06ISBN/ISSN:978957147228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