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
鐳女孩⋯⋯在穆爾的筆下重新活了過來!
她們天真地為公司賣命,公司卻在她們生病後棄如敝屣⋯⋯
1920年代,新發現的化學元素「鐳」在人類世界引發的風暴!
當她們塗亮每一支夜光表盤時,不知道發光的原料正帶她們走向畸型與死亡。
從花樣年華的美少女,變成需要背架支撐才能行走的「活死人」,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百年前全球最知名公害事件
★取材自未公開日記、信件和訪談的真實傳記
★亞馬遜暢銷榜第一名、近8,000名讀者4.5顆星
★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讀者票選為「2017年度最佳歷史書籍」
★美國圖書館員2018年「最喜愛的非小說圖書」
★美國國家圖書館協會評為 2018 年「非小說類優秀圖書」
★《學校圖書館期刊》、《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艾瑪.華森讀書俱樂部選書
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顧玉玲|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北捷潛水夫症戰友團召集人──專序推薦
果子離|作家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
林靜如|律師娘
賴芳玉|律師
吉佛慈|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
林厚進|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
陳竹亭│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蘇上豪|外科醫師、金鼎奨得主── 口碑推薦
1898年,當居禮夫人發現新元素「鐳」的新聞點亮報紙頭條時,也令商人們嗅到商機,任何號稱添加鐳的商品都廣受歡迎,鐳水、鐳奶、鐳補藥,甚至鐳的彩妝品大行其道,人們將這發光元素塗在頭髮、眼皮和指甲上。在放射性元素危險性已成常識的今日看來,當時人們的行徑簡直匪夷所思。
故事從一次大戰說起,當時對於用鐳製成的發光塗料需求大增,從飛機、潛水艇、戰艦到士兵手表等儀表都要塗上這種塗料,供軍事使用。戰後,夜光表成為時髦熱銷品,供不應求,而生產鐳表盤的公司宣稱鐳對身體有利而無害。
表盤塗繪這項精細作業由女工進行,她們青春無敵眼靈手巧,有著婦女薪資排行前5%的薪水,被認為是一群幸運的閃亮女孩,鐳也在字面意義上使她們「閃閃發亮」,她們在黑暗中也在發光,有「鬼女郎」美名。
女工鎮日與鐳元素工作,用舌尖舔舐沾有鐳塗料的畫筆,使作業順暢。幾年後故事翻轉,一開始是揮之不去的疼痛,接著是不會癒合的傷口,從牙齦化膿潰爛,及至顎部腫脹,骨骼粉碎,全身在無止盡的疼痛中邁向死亡⋯⋯隨著越來越多人發病,鐳的趨骨性和侵害性才慢慢昭顯確立,然而鐳公司自始至終否認鐳有毒性,更拒絕賠償。
這些鐳女孩們發現自己捲入了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和醜聞,決定挺身而出,隨著她們病情急速惡化,一個接著一個痛苦地凋零,她們的時間不多了⋯⋯多年訴訟終於贏來勝利,她們的勇氣改變法律,她們的經驗成為人類遺產,讓大眾認識到鐳的毒性,更啟發美國政府對核彈危害的研究,拯救日後成千上百人性命。
【鐳(radium)】小百科
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的化學元素。
鐳是一種放射性物質,是鈾和釷分裂後的產物。
暴露到高劑量會造成罹患骨癌、肝癌、和乳癌的危險性增加
【推薦語】
★ 在新冠病毒蔓延的2021年夏天,我接到出版社送來的《鐳女孩》譯稿,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這個故事實在太駭人了!……在氣溫攝氏36度的盛夏裡,一陣寒意襲來,我比原本的悲傷,更悲傷了。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女孩,在寒夜裡擦亮一支支的火柴,照亮寒冷夜空。但是從火柴女孩、鐳女孩到RCA女工,在女性勞工史上,發光發亮的不是火柴,也不是蠟燭,而是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真正「燃燒自己」,用病痛讓我們認識各種化學毒物的危害。在現代公民社會,不只選修大學通識課的學生需要多認識職業病,指定閱讀《鐳女孩》。預防職業病的發生,也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 作者凱特.穆爾收集大量剪報、影像、訴狀等史料,採訪相關人物的後代,以這些閃閃發亮的鐳女孩作為敘事主體,細筆寫下她們的性格、外貌、夢想、身世,以及工廠裡的勞動流程,發病求醫的脈絡。陸續登場的還有企業幹部、科學家、雇主、醫師、律師、調查人員、勞動官員、民間團體、新聞媒體、社區居民、工人家屬等,各有不同的實質介入。作者以科學論證、訴訟過程編織為推動故事的情節,將這個發生於百年前的職業災害案例,留下清晰動人的敘事,每個人物及場景皆歷歷如繪。──顧玉玲|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北捷潛水夫症戰友團召集人
★ 《鐳女孩》是一本人文的科普書。居里夫人發現放射元素鐳,竟成為仕女趨之若鶩的美妝塗料。新科技若只是追求市場價值,常常帶來不可挽回的悲劇。只有帶著勇氣的人文關懷能夠救贖科學於功利的象牙塔。──陳竹亭|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 真希望《鐳女孩》只是作者用反諷手法杜撰出來的科普故事……《鐳女孩》一書把鐳元素在1898年被居禮夫人發現後在人類社會中的商業發展歷程寫得很精采。鐳,用得恰當可以治病,若非如此,則有可怕災難發生,鐳工廠底下這些表盤女工的遭遇就是最佳例子。化學元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誤導與誤用。──吉佛慈|國立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
【本書特色】
全球第一本、也最完整的「鐳女孩事件」真實重現!了解全球最早、最著名公害事件!
取材自未公開日記、信件和訪談而成。
敘事如同小說,故事性十足:透過穆爾的詳盡史料與妙筆生花的說故事天分,以紮實史料為底,以類小說筆法,描寫20世紀初真實發生過的鐳女孩故事,帶讀者了解從鐳所發出的「閃亮面」走入鐳所侵害的「黑暗面」,有如閱讀偵探小說,贏得官司勝利就像電影《永不妥協》結局叫人爽快。然後鐳女孩畸型演變的生命令人唏噓,再喚不回來。
滿足對鐳元素知識、輻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與美國一戰時期及表工藝的認識:1898年一個新興元素「鐳」發現命名後,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命運與帶給人類的課題,透過此一事件看出人類面對科學發現,害於一種喜新且崇拜「科學」心態而導向厄運。
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故事:書中一個個活力十足的十幾歲女孩的生命故事,日積月累下受到鐳侵蝕,身體長出莫名腫瘤與脆裂崩壞,她們長期蒙受掌握知識的雇主鐳公司的謊言,又因欠缺科學醫學相關證據,及當時法律不公,而無法爭取既有權益。一來是,「鐳」元素對人類而言還太新,鐳的真實特質未足以讓大眾全面認識。二來是,資本主義體制以來,資本家和勞工間的不對等,使得平反之路難如登天。
遲來的正義,標誌勞工權益的重大分水嶺:「鐳女孩」這場公害事件犧牲掉無數女孩的健康和生命,要等到很多女孩身體陸續畸變病逝才打贏官司,換來美國政府立法,並開啟新的研究。
【媒體好評】
★ 穆爾點亮一盞新的光,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鐳女孩⋯⋯在她的描述中再度活了過來。──普立茲獎得主作家梅根.馬歇爾(Megan Marshall)
★ 凱特.穆爾描寫鐳女孩遭到背叛的故事,寫得引人入勝──文詞優雅,研究透澈──讓這本書成為非小說類的經典著作。穆爾憐憫她描寫的人物,說故事的本領高超⋯⋯栩栩如生地描繪美國工業史的一段可恥年代。──《奧勒岡小徑》作者林克.巴克(Rinker Buck)
★ 完美融合歷史、科學和個人,這本細節豐富的書點亮一盞全新的光,照亮這個獨一無二的元素,以及它在改變勞工權利中所扮演的角色。《鐳女孩》讓讀者無法忽視這些女性的驚人故事,也證明了為什麼我們現在比以前更加不能忽視科學。──《喧囂》
★ 這段引人入勝的社會歷史──深刻省思當事人的階級和性別──彷彿凱瑟琳.庫森(Catherine Cookson)遇見《廣告狂人》(Mad Men)⋯⋯這些生病但卻勇敢的表盤女工至關重要,怎麼說都不為過。──《星期日泰晤士報》
★ 內容驚悚,刻畫謹慎。──《星期日郵報》
★ 扣人心弦。──《星期天電信報》
★ 凱特.穆爾⋯⋯寫得極具戲劇張力,帶領讀者遊歷這場悲劇的迂迴曲折,不過這個故事的結局卻令人振奮。──《旁觀者》
★ 引人入勝,卻令人悲從中來。──《太陽報》
★ 令人心碎⋯⋯本書描繪精彩之處在於,闡述對抗大企業並非易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廣播四台《女性時刻》
★ 研究謹慎,這本著作將震撼讀者,描寫那些散發夜光的畫工,把畫毛放到嘴裡舔尖,不曉得這樣會危害健康。──《出版者週刊》
★ 穆爾的這個故事讀來令人痛心,但也充滿人情味,描述勇敢女性們的奮鬥故事,她們到法庭打官司,爭取正義,至今仍引起共鳴。──《英雄傳說》
【編輯小語】
本書主要以在美國紐澤西州紐瓦克和奧蘭治的「鐳企業」,及伊利諾州渥太華的「鐳表盤」二大公司裡的表盤女工為主角,時間跨度從居禮夫人發現鐳元素未久的1901年到二次大戰爆發前。描寫一個個芳華正盛的十多歲女孩如何投入表盤塗繪工作,到她們身體逐漸開始病變而求救無門,始有醫師和律師願意協助打官司,慢慢的鐳女孩之間彼此團結,贏得遲來的勝利。
鐳元素,自居禮夫人1898年發現以來,透過居里夫人個人或夫婦聯合發表的論文,稱在鐳輻射下,病變和腫瘤的細胞會比健康細胞死得更快,而因此使鐳有可殺死不健康細胞,給身體帶來益處的形象。加上鐳的發光特質,從生活日常品到戰備工具,鐳在當時簡直受到大眾風靡擁戴,吃鐳和用鐳成為時髦象徵。
殊不知,鐳在表盤女工們日積月累因工作誤食下,慢慢顯露出它另一真面貌,它的趨骨性及對骨頭的侵害性,讓女工飽受貧血、腫瘤病變、骨頭碎裂、全身疼痛等問題。他們從風華絕代淪落到面目慘不忍睹的境界只花了不到幾年時間,在生命晚期甚至有媒體稱她們是「活著的死人」。可悲的是,鐳的傷害無藥可救。人命短短數十年,鐳的半衰期有1600年,當女孩死後,鐳會啃她們的骨頭活上1600年。
其實經營表盤的這些鐳公司並非不知鐳的傷害,實驗室的研究員都身穿襯鉛的防護裝備,但負責塗繪的表盤女工則一個個真槍實彈上場,用舌頭去舔含鐳原料的筆尖以精細描畫。
自1905年以來,鐳從一個新興元素發展形成鐳產業以來,夜光表盤可說是十分賺錢的行業,一次大戰時,全世界用了不到總量30公克的鐳,但二次大戰,光是美國就用了190公克的鐳,鐳公司所聘請的女工更是一戰的十幾倍。種種利益,都使鐳公司無法承認錯誤,繼續隱瞞說謊,以求企業最大利益與永續經營。
人類的科學發展永遠是「在路上」,很多工業傷害即源自於對知識未明即受到不管是有意或無意宣傳吹捧而濫用,造成不可逆的人體健康或生態危害。一百年過去,鐳女孩事件彷如昨日,人類透過這群犧牲掉的鐳女孩才真正認識鐳放射元素真面目,這本書有機會讓讀者對所謂科學新知、所謂進步現代、對於勞工和基本人權,有深刻反思。
而對於人文傳記書寫,凱特.穆爾這本佳作可謂更上一層樓,攻防交錯,血脈賁張,讀之一新耳目,各種動容,烙印深刻。
作者簡介:
凱特.穆爾Kate Moore
以《鐳女孩》登上《紐約時報》和《今日美國》暢銷榜,本書更受到全球最大Goodreads書評網讀者票選為2017年度「最佳歷史書籍」(2017 Goodreads Choice Award for Best History),美國圖書館員2018年「最喜愛的非小說圖書」,美國國家圖書館協會評為 2018 年「非小說類優秀圖書」。
2015年,穆爾執導一部廣受好評的關於鐳女孩的紀錄片《這些閃亮的人生》。後感於鐳女孩故事不應塵封故土,及直到今天小勞工和大企業間不對等關係,促使她完成《鐳女孩》一書。
穆爾寫作的目標是,把人名、數字這些枯燥生硬的史料化為有生命的故事,敘述上採取的立場是,站在鐳女孩身邊,和她們一起經驗每一個重要時刻,希望鐳女孩像是讀者的朋友一樣,因為在事件背後,是一個個各別獨立的鐳女孩的人生。
「當我們今天在媒體讀到類似故事,我們要記得,在新聞頭條和統計數據背後,永遠代表著一個個人──或其他野生生物──的生命正承受傷害。」
穆爾以精采的說故事手法重現偉大歷史事件。她在回憶錄、傳記和歷史等文類有數十年寫作經驗,熱中於政治、說故事以及重現過去的英雄人物。現居英國。她的個人網站:http://www.kate-moore.com/
譯者簡介:
高紫文
臺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畢業,熱愛翻譯,譯作二十餘冊,《永恆的懷疑》、《塔樓》、《失控的正向思考》、《馬特洪峰》、《1940法國陷落》、《狼哨》、《美國狙擊手》、《神鬼交鋒》、《納粹獵人》、《原子城女孩》、《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等。
章節試閱
序言
法國巴黎
一九〇一年
科學家把鐳忘得一乾二凈了,鐳謹慎地放在他的背心口袋摺層裡,封裝在一支細玻璃試管裡,量十分少,輕得他根本感覺不到重量。他要去英國倫敦演講,橫渡海洋的整個旅途中,裝著鐳的小試管始終放在那個陰暗的口袋裡。
世界上持有鐳的人屈指可數,他是其中一人。瑪麗.居禮和皮耶.居禮夫婦倆在一八九八年十二月底發現了鐳,鐳極難從原料中提煉,全球可以取得的鐳加總起來,也不過區區幾公克。他實在很幸運,居禮氏夫婦竟然願意給他微量的鐳在演講中使用,夫婦倆自己繼續做實驗都快不敷使用了。
鐳的數量有限,但是居禮氏夫婦的研究進展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還是天天都會發現關於鐳元素的新鮮事:「鐳透過黑紙能夠在感光底片上顯影。」居禮氏夫婦的女兒後來寫道,「鐳具有腐蝕性,會漸漸把包裝鐳的紙或藥棉腐蝕成粉末⋯⋯鐳有什麼辦不到?」瑪麗稱之為「我美麗的鐳」,因為鐳真的很美。鐳在科學家的漆黑口袋裡,發出無盡的詭異亮光,劃破了口袋深處的幽暗。「那亮光,」瑪麗這樣描寫鐳的夜光,「看似懸在黑暗之中,彷彿蘊藏著神力,看了令人耳目一新,怦然悸動。」
神力⋯⋯總是令人想到法術,宛如超能力般的法術,難怪美國醫務總監這樣說鐳:「鐳總是讓人想到神話裡那些法力無邊的角色。」一位英國內科醫師更說,鐳的強大輻射是「未知的神」。
雖然神明總是寬容、博愛、慈祥,但是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經寫過這麼一句話:「古代的神明老是要求人類犧牲奉獻。」所以神力──不論是在過去或現在的故事裡──也可能會釀成災厄。
言歸正傳,雖然科學家忘了鐳的存在,但鐳可是沒忘記他。他前往彼岸異國的旅途中,鐳從始至終散發著能量強大的光芒,照射著他蒼白柔軟的肌膚。幾天後,他摸不著頭腦地盯著肚皮瞧,肚皮上出現了神祕的紅斑,看起來像灼傷,但是他不記得曾經接近會燙出這種傷勢的火源。隨著一個鐘頭又一個鐘頭過去,紅斑愈發疼痛,雖然範圍沒有擴大,但是不知怎的,傷勢卻看似愈來愈深,彷彿他的身體仍舊碰觸著造成灼傷的火源,繼續被火燒灼。皮膚起了水泡,連肉也燙傷了,疼痛不斷加劇,最後他痛得猛然吸一口氣,尋思著到底是什麼東西燒出這麼痛的傷,他竟然絲毫沒有覺察。
就在此時,他才想起了鐳。
第一部分
知識
第一章
美國紐澤西州紐華克
一九一七年
凱薩琳.蕭(Katherine Schaub)步行短短四個街區去上班,步伐輕快雀躍。這天是一九一七年二月一日,天氣寒冷,但是她全然不以為意,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家鄉的冬雪。然而,在這個天寒地凍的早晨,她並不是因為遍地結霜才興致高昂:今天,她即將開始嶄新的工作,要前往紐澤西州紐華克的第三街,到鐳夜光塗料公司(Radium Luminous Materials Corporation)的表盤工廠上班。
告訴她有這個職缺的,是她的閨密;凱薩琳個性活潑,喜愛交友,交友廣闊。她後來自己回憶說:「當時有個朋友告訴我,那間『表盤作坊』在招人,負責在表盤上的數字和指針塗夜光塗料,讓人在黑暗中也能判讀時間。她細說那份工作多麼有趣,而且比一般的工廠工作高檔許多。」光是這麽簡短的描述,聽起來就令人心神嚮往──畢竟那可不是一般的工廠,是「作坊」。聽在凱薩琳這種「想像力天馬行空」的女孩耳裡,作坊裡彷彿無奇不有,絕對好過她的舊業,在班伯格百貨(Bamberger’s)包裝包裹;凱薩琳抱負遠大,才不想要只當個包裝人員。
她容貌美麗,才十四歲,再過五個星期就是她的十五歲生日。她身高將近五呎四吋,約一百六十二公分,「是個金髮小美女」,藍色的眼眸閃閃動人,留著時尚的短髮,五官標緻。儘管她取得文法學校的文憑就沒有繼續升學──「在那個年代,像她一樣的勞動階級女孩,大多只讀到文法學校畢業」──但卻十分聰穎。「終其一生,」《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雜誌後來寫道,「凱薩琳.蕭始終渴望以文學為志業。」她十分積極進取:她後來寫道,朋友告知她表盤作坊有職缺之後,「我馬上去找負責人談,一位姓瑟沃伊(Savoy)的先生,拜託他給我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她會來到位於第三街的這間工廠外頭。她敲了敲門,獲准進入,有許多年輕女性想要來這裡工作。她跟著帶路的人穿越作坊,要去見領班安娜.魯尼(Anna Rooney),簡直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盯著認真工作的表盤畫工直瞧。女工們坐成一排排,穿著平常的服裝,手飛快塗著表盤,外行的凱薩琳看得眼花撩亂。每個畫工身旁都擺著一個裝著表盤的木製平底托盤──預先印好的表盤紙已經貼在黑色錶面上,數字保留白色,準備塗上夜光塗料──不過讓凱薩琳盯得目不轉睛的不是表盤,而是她們用的塗料,也就是鐳。
鐳,是一種神奇的元素,這無人不知。凱薩琳讀過許多相關報導,報章雜誌老是誇讚鐳的優點,宣傳使用鐳的新商品──不過那些商品對凱薩琳這樣出身清寒的女孩而言,全都貴得遙不可及。她以前從來沒有這麼近看鐳。鐳可是地球上最貴重的物質,一公克當時要價十二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兩百二十萬美元。鐳比她想像的還要美,令她看得心花怒放。
每個表盤畫工都有自己的原料,自己調配塗料,倒一些鐳粉到白色小坩堝裡,再添加微量的水和阿拉伯膠黏著劑,這樣就能調配出一種白綠色的夜光塗料,叫作「Undark」。這種黃色的細粉裡只含微量的鐳,攙著硫化鋅,鐳跟硫化鋅反應,會發出美麗的亮光,美得令人屏息。
凱薩琳看得見粉末四處飄散,作坊到處都覆著粉塵。即便在她觀看的當下,一縷縷微量的粉末彷彿飄懸於空氣之中,最後落到表盤畫工的肩膀或頭髮上,粉末讓工作中的女工們都發亮了起來,令她看得嘖嘖稱奇。
凱薩琳,跟她之前的許多人一樣,看得心馳神往,不只被夜光所吸引,也為鐳無所不能的名氣而著迷。幾乎打從一開始,這種新元素就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在世紀交替之際,科學家發現鐳能夠破壞人體組織,鐳立即被用於對抗癌症腫瘤,效果卓著。因此──鐳既然能救命,大家理所當然以為鐳是有益健康的元素──快速衍生出其他用途。凱薩琳從小到大都以為鐳是神奇的靈丹妙藥,不僅治得了癌症,也能治花粉症、痛風、便祕⋯⋯舉凡想得到的病症都能治。藥商賣起具有輻射性的藥膏和藥丸;還有用鐳治病的診所和溫泉浴場,供負擔得起的人享用。大家都讚頌鐳的到來在《聖經》中早有預言:「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
又有一說,鐳能讓老人恢復活力,也就是「返老還童」。有個喜愛鐳的狂熱分子寫道:「有時候我半信半疑地被說服了,我似乎能感覺到身體裡活力充沛。」鐳散發萬丈光芒,「宛如濁世中的善行」。
企業家迅即利用鐳的魅力,凱薩琳看過一些廣告,宣傳一種成功熱銷的產品,一種襯鐳的水瓶,倒水進去,水就能產生輻射:有錢的顧客把鐳水當成補藥來喝;建議飲用量是每日五到七杯。不過有些款式零售價是兩百美元(折合現在的三千七百美元),這類的產品凱薩琳根本買不起。鐳水是有錢的名人在喝的,不是來自紐華克的勞動階級女孩。
然而,她確實感受到鐳無孔不入地滲透美國人的生活,燒起一股狂熱,真的只能用狂熱來形容。這個元素被稱為「液態陽光」,不只照亮美國的醫院和客廳,還有劇院、音樂廳、百貨商行和書架。以鐳為主題的卡通和小說多不勝數,喜愛唱歌與彈鋼琴的凱薩琳八成對〈鐳舞〉(Radium Dance)這首歌耳熟能詳。百老匯音樂劇《呸!啪!啵!》(Piff! Paff! Pouf!)以〈鐳舞〉為主題曲,使得這首歌成為熱門金曲。市面上有販售鐳護檔和女用內衣褲、鐳黃油、鐳奶、鐳牙膏(保證越刷笑容越燦爛),甚至還有五花八門的「Tho-Radia」牌化妝品,像是摻了鐳的眼影、口紅和面霜。還有比較普及的商品,像是「鐳蝕殺蟲劑(The Radium Eclipse Sprayer)」,有一則廣告宣稱,「能快速消滅所有蒼蠅、蚊子、蟑螂。還能清潔家具、瓷器、磁磚,效果無可比擬。對人體無害,使用簡單。」
這些商品並非全都真的含鐳──因為鐳價格昂貴,而且十分稀罕──不過各行各業的製造商都宣稱自家的產品含有鐳,因為人人都想要搶食鐳這塊大餅。
此刻,凱薩琳興奮無比,這項工作將能讓她坐上工作桌前的寶座,她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令她眼花撩亂的場景。但是接著,她旋即大失所望,魯尼小姐帶她進去一間房間,跟作坊的主工作區分隔開來,跟鐳和發亮的女工分隔開來。這一天凱薩琳還不會開始畫表盤──隔天也還不會,她好想到隔壁的工作區,跟那些令人欣羨的畫工一起工作。然而,她必須先見習,擔任檢查員,那些發出夜光的女工埋首畫表盤,她則負責檢查她們的工作成品。
這項工作很重要,魯尼小姐解釋道。這家公司雖然專門繪製錶面,但是也和政府簽了有賺頭的合約,供應飛機用的夜光儀器。由於歐洲戰火連天,公司生意興隆;也用鐳漆以使槍械的瞄具、船艦的指南針等物品能在漆黑中發亮。對於攸關人命的表盤,就得畫得完美無缺。「我負責確保數字輪廓畫得平平整整,以及修改小缺失。」凱薩琳回憶道。
魯尼小姐把她引見給訓練員梅.考柏利(Mae Cubberley)之後,旋即離開兩人,繼續在一排排的女畫工之間慢步走來走去,從女工背後察看。
凱薩琳說了聲哈囉,梅回以微笑。梅是二十六歲的表盤畫工,去年秋天就來到公司,雖然她剛入行時對這一行完全陌生,但是此時已經是個優秀的畫工,名號響亮,每天總是可以交八到十個托盤的表盤;每個小托盤裝二十四個表盤,大托盤裝四十八個。她很快就獲得拔擢,負責訓練其他女工,公司希望大家畫的表盤都能跟她一樣多。此時,在這間小側室裡,她拿起一支畫筆,教導凱薩琳每個表盤畫工和檢查員都必須學的繪畫技術。
她們用的是纖細的駱駝毛畫筆,木質筆桿也很細。一名表盤畫工回憶道:「我當時從來沒看過毛那麼細的畫毛,要我說,八成只有大概三十根毛,而且毛細得不得了。」畫毛雖然纖細,但卻容易岔開,拖慢女工的塗畫速度。在她們畫的懷錶中,錶面最小的只有三點五公分,這表示最小的畫毛只有一公釐寬。女工不能畫超出這些細小數字的邊緣,否則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因此她們必須把畫毛弄得細一點,而她們只知道一個辦法可以把畫毛弄細。
「我們把畫毛放進嘴裡。」凱薩琳直截了當地說。這個技巧叫作舔尖,是在這一行工作的第一批女工傳承下來的,她們是從陶器繪製工廠來的。
女工並不知道,歐洲人並不是這樣做,畫表盤在歐洲已經發展超過十年,不同的國家採用不同的技術,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採用舔尖,極有可能是因為歐洲國家根本就不使用畫毛:瑞士採用堅硬的玻璃棒;法國採用末端有棉花團的小棒子;歐洲其他國家的作坊則採用削尖的木筆或金屬針。
然而,美國的女工也不是盲目就採信舔尖的作法。梅說她初入行時,也就是作坊在一九一六年成立不久後,她和同事們就曾經質疑這樣的作法,對於是否能把鐳吞下肚「心存疑慮」。「我們問的第一個問題,」她回憶道,「就是:『這個東西會不會傷身?』公司的人說:『不會。』瑟沃伊先生說鐳沒有危險性,叫我們不用怕。」畢竟鐳可是靈丹妙藥;女工搞不好還會因為碰觸鐳而受益呢。女工很快就習以為常,把畫毛放進嘴裡,不再多慮。
不過凱薩琳第一天上班,負責修正有缺失的表盤,不斷反覆舔尖時,倒是覺得不舒服。但是堅持下去是值得的:她老是會被提醒,為什麼想要在那裡工作。她的工作負責兩項檢查,日光檢查和暗房檢查,而在暗房裡,會發生神奇的事。她必須請女工到暗房裡,討論表盤哪裡沒畫好,就在此時,她發現:「在暗房裡,沒有日光,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女工身上到處都有夜光漆,衣服上、臉上、嘴脣上、手上,這裡一點,那裡一塊。有些女工站在暗房裡,在黑暗中發出明亮的夜光。」她們看起來好美,宛如來自天界的天使。
隨著時間過去,她跟同事日益熟識。有一個同事叫喬瑟芬.史密斯(Josephine Smith),十六歲,圓圓的臉蛋,褐色短髮,獅子鼻。她也在班伯格百貨工作過,當銷售員,離職來當表盤畫工,薪酬高了許多。女工不是按月領薪,而是依照女工畫完的表盤數量論件計酬,平均每個表盤一點五美分,技術高超的女工收入驚人,有些女工賺的錢超過一般工廠工人的三倍;有些女工甚至賺得比父親還要多,在女性勞工裡,她們的薪酬排名前百分之五,平均每個星期的稅後實得薪酬是二十美元(折合現在的三百七十美元),繪畫速度頂尖的畫工輕輕鬆鬆就能賺更多,有時候多一倍,最會賺的女工年薪高達兩千零八十美元(差不多折合現在的四萬美元)。幸運得到這項工作的女工都欣喜若狂。
凱薩琳從聊天中得知,喬瑟芬是德國裔,跟凱薩琳一樣。其實,表盤畫工的母親或祖母大多是移民。紐華克滿是移民,來自德國、義大利、愛爾蘭等國家;這是這家公司在這座城市開設作坊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為龐大的移民族群能為各種工廠提供勞動力。紐澤西州因為農產豐隆,被暱稱為「花園之州」,不過其實紐澤西州的工業產能也十分強大。在世紀交替之際,紐華克的企業領袖們稱之為「機會之城」,女工們發現,這裡名符其實。
紐華克漸漸發展成繁榮的大都會,工廠關門之後,夜生活熱鬧;紐華克是個啤酒之城,酒館對比人口的比率居全美城市之冠,勞工充分運用休息時間,表盤畫工喜歡隨性交際:大家在紐華克工廠的作坊裡,坐在一起吃午餐,在覆滿粉塵的桌子,分享三明治和八卦。
經過幾個星期後,凱薩琳看明白了畫表盤這項工作的困難之處和誘人之處:魯尼小姐會在作坊走來走去,不斷監視;女工無時無刻都提心吊膽,害怕表盤畫得不好,被叫進暗房訓斥。女工最擔心的,莫過於被指控浪費昂貴的塗料,嚴重的話,可是會被炒魷魚。雖然凱薩琳看得出來有缺點,但是她仍舊渴望到主工作室,加入女工的行列。她也想要成為渾身發亮的女工。
凱薩琳學得很快,很快就把檢查工作做得出色,不僅能技巧純熟地把畫筆舔尖,修正有缺失的表盤;也能熟練地赤手撥掉粉塵,或者根據所學的技術,用指甲摳掉過多的塗漆。她工作十分認真,渴望獲得升遷。
最後,接近三月底的時候,她的努力不懈終於獲得回報。「上級問我能不能畫表盤,」她興奮寫道,「我說我願意試試看。」
凱薩琳透過優異的表現實現了抱負──但是一九一七年那年春天還有更廣大的力量在運作。表盤畫工的需求量即將衝破歷史新高:這家公司此時必須全力招募女工。
第二章
過去兩年半,歐洲戰火連天,美國不僅大多毫髮無傷,經濟反而更加興盛。大西洋對岸爆發可怕的塹壕戰,大多數的美國人都慶幸自己沒有被捲入。戰場上的故事如實地傳到他們的耳裡,沒有因為距離遙遠而淡化。但是就在一九一七年,美國再也守不住中立的立場。四月六日,凱薩琳升遷才一個星期左右之後,國會就投票贊成美國參戰。美國總統威爾遜說,這是要「以戰止戰」。
在第三街的表盤繪製作坊立刻受到這個決定影響,需求量暴漲,位於紐華克的作坊太小了,無法生產訂單所需要的數量,因此凱薩琳的上司們在紐澤西州奧蘭治(Orange)開設了一座專門用來繪製表盤的工廠,位置就在紐華克附近,並且把第三街的那座工廠關掉。這座新的工廠裡不只有表盤畫工,由於公司大幅成長,即將自行提煉鐳,因此需要實驗室與加工廠。鐳夜光塗料公司大幅拓展,新廠裡有幾棟建築,全都位於住宅區裡。
凱薩琳是第一批進入這棟兩層樓磚砌建築的女工,塗繪部門就在這裡。她和其他的表盤畫工發現這裡環境宜人,都很開心。不只因為奧蘭治景致迷人,經濟繁榮,也因為二樓的作坊環境舒適,四面八方都有巨大的窗戶,屋頂還有天窗,春天的陽光流瀉而進,給予表盤畫工明亮的採光。
工廠徵求新工人,呼籲大家支援戰事,宣戰四天之後,桂思.傅來爾(Grace Fryer)就響應號召。她比多數人更有理由想要伸出援手,她的兩個哥哥即將加入數百萬美國軍人,前往法國打仗。許多表盤畫工會進入這一行,都是出於想支援國軍:「許多人透過工作『貢獻一己之力』,」凱薩琳寫道,「表盤畫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桂思是個格外熱心公益的少女。「桂思還是學生的時候,」她的一位童年玩伴寫道,「她就打算長大之後要當個真正的公民。」她的家人熱愛政治,父親丹尼爾(Daniel)是木工工會的代表,在那樣的家庭中長大,多少會學到父親的原則。他時常失業,因為工會主義當時並不受歡迎。雖然傅來爾家並不富裕,但是卻充滿愛。桂思家裡有十個小孩,她排行第四,跟母親特別親近,母親也叫桂思;或許是因為她是最年長的女孩。家中總共有六個男孩,四個女孩,桂思跟兄弟和妹妹們很親近,尤其是年紀跟她最接近的妹妹雅德蕾德(Adelaide),還有弟弟亞特(Art)。
得知工廠徵求畫工時,桂思已經有工作了,賺的錢跟表盤畫工差不多,但是她還是離職,加入奧蘭治的鐳公司,她就住在奧蘭治。她聰明絕頂,貌美如花,栗色的捲髮,淡褐色的眼珠,五官輪廓鮮明。許多人都誇讚桂思美貌出眾,但是她對自己的長相並不怎麼感興趣,她一心只想打拚事業,才十八歲就飛黃騰達。簡而言之,她「對生活充滿熱情」。她很快就在繪製表盤上表現優異,成為公司裡速度最快的畫工之一,平均每天能畫完兩百五十個表盤。
那年春天,名叫愛琳.寇比(Irene Corby)的少女也入行,她是當地製帽工匠的女兒,性情開朗,年約十七歲。「她個性非常幽默,」她的姊妹瑪莉(Mary)說,「真的很幽默。」愛琳馬上跟同事相處融洽,跟桂思更是一拍即合,同事都認為她的技術高人一等。
梅.考柏利和喬瑟芬.史密斯負責訓練新人,女工肩並肩坐在與作坊的寬度一樣長的長桌,長桌之間有走道,好讓魯尼小姐能夠從女工背後查看。指導員教女工如何把微量的物質(女工總是把鐳粉稱為物質)倒進坩堝裡,「彷彿空氣中的一縷細煙」,接著小心混合成塗料。然而,不管攪拌得再輕,女工大多還是會把塗料濺到赤裸的雙手上。
塗料攪拌好後,指導員就教女工如何舔尖。「她叫我看她做,然後依樣畫葫蘆。」凱薩琳回想自己所接受的訓練。就像白天乖乖跟從黑夜一樣,桂思、凱薩琳和愛琳乖乖聽從指導,她們把畫毛放到嘴脣上⋯⋯沾一些鐳⋯⋯塗繪表盤。步驟就是「舔、沾、畫」:所有的女工互相模仿;大家彷彿鏡像一般,整天就是反覆不斷舔、沾、畫。
女工很快就發現畫毛上的鐳會變硬,此時幹部就會給女工第二個坩堝,表面上是用來清潔畫毛,不過水一天才換一次,而且很快就會變得混濁。這樣不只沒辦法澈底洗乾淨畫毛,畫毛反而會散開,讓女工覺得很礙事;於是女工索性直接用嘴巴把畫毛舔溼。然而,有些女工始終都用水:「我一直都用水來洗畫毛,」有一名女工說,「因為我實在沒辦法忍受嘴巴裡有像沙子的味道。」
塗料的味道引發了爭論。「味道不奇怪呀。」桂思說,「根本沒有任何味道。」甚至有人因為喜歡塗料的味道而特意吃塗料。
那年夏天還有另一個新畫工品嚐了這種神奇的元素,那就是十六歲的愛娜.博識(Edna Bolz)。「她打從出生,」《大眾科學》後來這樣描述她,「個性就樂觀開朗。」她雖然只有五呎五吋,約一百六十五公分,但是仍舊比許多同事還要高。她生性優雅,綽號叫作「德勒斯登娃娃」,因為她有漂亮的金髮和白皙的肌膚;她還有一口完美的貝齒,或許正是因為如此,笑容才會那麼燦爛。上班一段時間之後,她跟領班魯尼小姐變得親近,魯尼小姐說她「是個非常乖巧的女孩,生活嚴謹,家世良好」。愛娜熱愛音樂,而且信仰虔誠。她在七月加入,當時戰時需求龐大,產能暴增。
那年夏天工廠十分繁忙:「當時廠裡忙得不可開交吶!」一名女工興奮地說。女工拚命加班,好讓產量趕上需求量,一星期工作七天;就在此時,作坊開始日夜不停趕工。窗外一片漆黑時,渾身沾滿鐳的表盤畫工就會發出更加明亮的光芒,彷彿一群渾身發亮的精靈,在作坊裡徹夜趕工。
雖然工作速度要求嚴苛,但是工作環境對女工而言卻是趣味橫生,每天長時間工作,為國家繪製表盤,為國家大事貢獻心力,個個樂在其中。大多數的女工都只有十幾歲,「總是嘻嘻笑笑,笑口常開」,喜歡搞怪玩鬧。女工最喜歡的一個遊戲就是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刻到錶上,讓戴那支錶的軍人知道表盤是誰畫的,有時候軍人會回信給女工。時時刻刻都有新女工加入,因此在工作中能廣交朋友。在紐華克,有約莫七十名女工在作坊工作;戰爭期間人數增加超過兩倍。此時桌子的兩個長邊都坐滿女工,彼此只有相隔幾呎。
海澤.文森(Hazel Vincent)就在其中,她跟凱薩琳.蕭一樣,來自紐華克,鵝蛋臉,塌鼻子,梳理成最新造型的金髮。二十一歲的雅爾碧娜.馬賈(Albina Maggia)也是新來的畫工,她是義大利移民的女兒,家中有七個女孩,她排行老三。她身材矮胖,只有四呎八吋高,約一百四十二公分,擁有義大利人典型的深色頭髮和眼睛。她很開心能夠重新回到職場。在還沒結婚的女兒之中,她是最年長的,因此,她辭掉裝飾帽子的工作,去照顧母親。母親在去年去世了。她畫表盤的速度不算快,她覺得畫筆「非常難畫」,一天只能畫一個半的托盤。儘管如此,她仍舊畫得十分認真,她後來說:「我總是為那家公司盡心盡力。」
雅爾碧娜的妹妹雅蜜莉亞(Amelia)也跟姊姊一起坐在長木桌工作,大家都稱雅蜜莉亞為「茉莉」(Mollie)。她似乎在作坊找到了天職,畫得異常快。她比雅爾碧娜高一呎,約一百七十二公分,十九歲,喜歡交朋友,臉寬寬的,一頭蓬鬆的褐色頭髮,經常跟同事一起嘻笑玩鬧。她跟另一名新人依麗娜.艾克(Eleanor Eckert)處得特別好,依麗娜的綽號叫「愛拉」(Ella),兩人親密無間。愛拉很受歡迎,長得好看,金色的頭髮微微捲曲,笑容燦爛。不論是工作還是玩樂,她從來不會停止嬉戲。女工們會一起吃午餐,交朋友,在擁擠的桌子上分享食物時,手幾乎沒有停止工作。
公司也會舉辦社交活動,大家最愛的是野餐。表盤畫工穿著白色的夏季洋裝,戴著寬邊帽,吃著冰淇淋甜筒,在作坊臨時搭設在溪流上的窄橋上坐著,擺動雙腿,或者抓著彼此,深怕掉到水裡。所有員工都能參加野餐,所以在這些活動中,女工們能夠認識平常很少碰面的同事,也就是在實驗室裡和提煉室裡工作的男同事。不久後,就有人談起了奇特的「辦公室戀愛」;梅.考柏利開始跟實驗室人員雷.坎菲爾(Ray Canfield)交往。還有許多女工也談起戀愛,但是對象大多不是同事。比方說,海澤.文森跟青梅竹馬相戀,他叫西奧多.庫澤(Theodore Kuser),是一名技工,淡藍色的眼睛;淡金色的頭髮。
公司創辦人賽斌.馮.索侯奇(Sabin von Sochocky)是一名醫生,出生於奧地利,三十四歲。在這些野餐中,經常可以看見大家崇拜地圍繞著他 ,他會跟員工一起坐在地毯上,脫下上衣,一手拿著裝著冷飲的酒杯。女孩們鮮少在作坊看見他──他通常在實驗室裡埋首工作,極少出現在女工面前──因此女工難得有機會遇到他。女工使用的夜光漆就是他在一九一三年發明的,這無疑是他的一大成就。第一年,他只賣出兩千支夜光錶,現在公司的生產量高達數百萬支。在許多方面,他都是個令人跌破眼鏡的企業家,因為他是學醫的;起初,夜光漆只是他粗製濫造的發明,用來賺錢進行醫學研究,但是後來需求量增加,反倒逼得他認真經營。他結識了跟他志趣相投的喬治.威利斯(George Willis)醫生,這兩名內科醫師攜手創立了這家公司。
根據同事的說法,馮.索侯奇是個「出類拔萃的人」。大家都稱呼他為「醫生」。他勤奮不倦:「他喜歡很晚才開始工作,但總是馬不停蹄忙到很晚。」《美國雜誌》(American Magazine)稱讚他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鐳權威」,而且他向最頂尖的人拜師學藝:居禮氏夫婦本人。
向他們兩人學習,加上鑽研專業醫學文獻,馮.索侯奇了解鐳十分危險,大概在他向居禮氏夫婦學習的時候,聽說皮耶這樣說過:「我可不想待在有一公斤純鐳的房間裡,因為那麼多的純鐳,可是會把身體的皮膚全部燒光,把眼睛灼瞎,八成還會一命嗚呼。」那時候,居禮氏夫婦對鐳的危險性早就瞭若指掌,他們自己就被灼傷過許多次。千真萬確,鐳可以治療腫瘤,破壞不健康的組織,但是鐳的破壞力是不分青紅皂白的,也可能會摧毀健康的組織。馮.索侯奇自己也領教過鐳那沉默又凶惡的怒火:鐳鑽進了他的左手食指,他發現的時候,趕緊把指尖剁掉。現在那根食指看起來活像是「被動物咬斷的」。
序言
法國巴黎
一九〇一年
科學家把鐳忘得一乾二凈了,鐳謹慎地放在他的背心口袋摺層裡,封裝在一支細玻璃試管裡,量十分少,輕得他根本感覺不到重量。他要去英國倫敦演講,橫渡海洋的整個旅途中,裝著鐳的小試管始終放在那個陰暗的口袋裡。
世界上持有鐳的人屈指可數,他是其中一人。瑪麗.居禮和皮耶.居禮夫婦倆在一八九八年十二月底發現了鐳,鐳極難從原料中提煉,全球可以取得的鐳加總起來,也不過區區幾公克。他實在很幸運,居禮氏夫婦竟然願意給他微量的鐳在演講中使用,夫婦倆自己繼續做實驗都快不敷使用了。
鐳的數量有限,但...
推薦序
〈推薦序〉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常用來描述辛苦工作的女性,不過在歷史上真有一群女性,她們因為暴露鐳,身體會發光發亮,她們用生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游離輻射的健康危害。
這幾年國際公衛學界倡議「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建議在科學研究發現健康危害時,縱有科學不確定,為保護大眾健康,要立刻進行風險管制。不過製造業對預警原則有很大的抗拒,多半要求有「明確的科學證據」,政府部門才能進行管制。游離輻射就是「早有警訊,但是太晚採取管制行動」的著名案例。
第一次聽聞「鐳女孩」(Radium Girls)是我剛取得博士學位,在台大公衛學院擔任專案教師時,王榮德教授告訴我的。鐳?瑪麗.居禮發現的鐳?王教授點點頭,做一個口舔筆尖的動作,說明當年美國的女工,為了把鐳塗在夜光手錶的錶面上,重複「舔、沾、畫」,因為暴露游離輻射罹患職業病,有三分之一的女工死於癌症的故事。
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傷故事。我後來在陽明交通大學開設「環境、社會與健康」通識課程,在「游離輻射」的單元,總不忘說鐳女孩的故事,提醒畢業之後許多需要接觸游離輻射的陽明校區大學部學生,要保護自己,預防職業病的發生。其實不只是製造夜光手錶的鐳女孩罹患職業病,發現與研究鐳,得到兩座諾貝爾獎的瑪麗.居禮,以及跟她同樣研究游離輻射,並且也得到諾貝爾獎的女兒伊倫.約里奧.居禮,也都死於過度暴露游離輻射的貧血與白血病。
在新冠病毒蔓延的2021年夏天,我接到出版社送來的《鐳女孩》譯稿,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這個故事實在太駭人了!當年竟然會有這麼多無辜的受害者,竟然會有長期隱匿事實的工廠,面對罹病女工求償的訴訟,先是否認暴露,然後又否認有因果關係,敗訴之後,並且一再提起上訴,一直告到美國最高法院,才終於定讞。
這是一百年前的美國?我對這樣的法庭劇太熟悉了!我研究及參與多年的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女工罹癌案,爭議的不是鐳會不會致癌,而是三氯乙烯與四氯乙烯等有機溶劑會不會致癌,但是在法庭裡上演的,是一模一樣的戲碼啊!在氣溫攝氏36度的盛夏裡,一陣寒意襲來,我比原本的悲傷,更悲傷了。
雖然從一次大戰之後,到二次大戰之前,鐳女孩在伊利諾州的求償終於勝訴,醫學界已經不再爭議鐳的暴露是否會造成健康風險,美國的職業安全法令也修改,保障鐳暴露勞工的職業健康。但是這個故事最令人悲傷的是,同樣的悲劇(如台灣的RCA案),至今在世界各國持續發生,並且在「鐳女孩」之前,也發生過。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赫然發現,1920年代鐳女孩開始出現口腔病變,當年醫界爭辯的是「有無磷暴露」。磷?磷的暴露會導致什麼樣的職業病?我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在「鐳女孩」之前,還有「火柴女孩」。不是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女孩,而是十九世紀,製造火柴的年輕女性勞工。
十九世紀英國的火柴工廠,是典型的工業革命工廠,雇用許多14到18歲的年輕女性。這些勞工吸入製程中的磷煙霧,牙齒與下巴開始壞死,形成「銀顎」,受害勞工的臉,在黑暗中閃閃發出磷光。因為「磷毒性頜疽症」(「磷頜骨」)職業病的發生,丹麥在一八七四年率先禁止使用磷製作火柴,不過一直到十九世紀末,儘管醫學知識增長,工人不滿,但是含磷火柴因為不易變質,並且能適應不同氣候條件,廣受消費者喜愛,多數國家仍繼續生產含磷的火柴。1888年英國的火柴女孩罷工,引起民眾對火柴職業危害的關注,不過英國火柴廠直到二十世紀初才停止使用磷製造火柴。直到整個歐洲禁止火柴製造使用磷,磷頜骨的職業病才逐漸消失。
因為製造夜光手錶,暴露游離輻射的鐳女孩,跟當年的火柴女孩一樣,身體也會發光,並且鐳的半衰期是一千六百年,這些鐳女孩歷經病痛,過世之後,因為病因不明,有幾位死後解剖,甚至開棺化驗,才終於讓生物醫學真正「看到」與檢測到游離輻射在人體內的分布。
《鐳女孩》的作者凱特.穆爾是英國人,因為執導關於鐳女孩的紀錄片《這些閃亮的人生》,進而書寫鐳女孩的生命故事。專書出版之後,得獎無數,美國普立茲獎得主梅根.馬歇爾形容「穆爾點亮一盞新的光,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感謝台灣的商周出版社翻譯及出版這本好書,讓我們對這段重要的職業醫學與女性勞工史,終於有更多瞭解。
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女孩,在寒夜裡擦亮一支支的火柴,照亮寒冷夜空。但是從火柴女孩、鐳女孩到RCA女工,在女性勞工史上,發光發亮的不是火柴,也不是蠟燭,而是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真正「燃燒自己」,用病痛讓我們認識各種化學毒物的危害。在現代公民社會,不只選修大學通識課的學生需要多認識職業病,指定閱讀《鐳女孩》。預防職業病的發生,也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消費產品背後,包括衣褲鞋襪、手機、筆電,可能都有開發中國家年輕女性勞工的身影。重大的職業病曾經發生在英國、美國與台灣,也會發生在中國、越南與泰國。我們決不能讓悲劇一再發生。
〈推薦序〉黑暗與亮光
顧玉玲(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北捷潛水夫症戰友團召集人)
借鑑歷史,從來不是促成我們「珍惜現在」,而是汲取前人的抵抗精神,面對當下的困境。「鐳女孩」這面鏡子,照見悲傷,也映現勇氣,在暗夜中發出瑩瑩微光。
預知死亡紀事
就在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因應戰爭需求而大發利市的鐳夜光塗料工廠,散布在美國奧蘭治、渥太華、沃特伯里,畫盤女工因工作長期接觸含鐳塗料,導致輻射物質積沈體內,吞噬牙齒、侵蝕顎骨、關節處長出腫脹肉瘤。鐳女孩們付出沉重的健康與性命代價,接二連三挺身對抗大企業,挑戰受資本挹注而隱蔽真相的科學證據,最終留給後世重要的科學與勞安資產,影響至今。
作者凱特.穆爾(Kate Moore)收集大量剪報、影像、訴狀等史料,採訪相關人物的後代,以這些閃閃發亮的鐳女孩作為敘事主體,細筆寫下她們的性格、外貌、夢想、身世,以及工廠裡的勞動流程,發病求醫的脈絡。陸續登場的還有企業幹部、科學家、雇主、醫師、律師、調查人員、勞動官員、民間團體、新聞媒體、社區居民、工人家屬等,各有不同的實質介入。作者以科學論證、訴訟過程編織為推動故事的情節,將這個發生於百年前的職業災害案例,留下清晰動人的敘事,每個人物及場景皆歷歷如繪。
雖然鎖定個別女工歷經勞動、發病、訴訟,但作者不忘將人物鑲嵌在歷史脈絡中。鐳女孩進入工廠的時機,咆哮的二0年代(roaring twenties)即將展開,當時經濟繁榮,人們信仰科學,再過幾年,女性也將擁有投票權了。她們多半來自貧窮家庭,部分是移民第二代,她們掙錢養家,時髦活潑,懷抱夢想,自由戀愛,渴望外出見見世面。鐳所象徵的高科技、萬靈丹,甚至因美國參與一戰後鼓吹民眾支援戰事,生產戰爭設備的飛機、潛水艇、戰艦、士兵手錶所需的含鐳塗料畫盤,都隱含了為國貢獻的愛國情操,帶來榮耀。
但讀者從序言裡早已讀到,1901年巴黎的科學家被背心口袋裡試管內的微量鐳燙傷,暗示這個發光元素雖然蘊藏神力,也可能釀成災厄。我們彷彿親眼目睹了這些青春美麗的少女們,毫不知情地以舌舔舐含鐳塗料的筆尖,對身體及衣服上沾滿發光塗料不以為意地相互取笑,讀者忍不住心驚膽跳、憂心忡忡。幾年後,剛滿二十歲的少女們,因牙齒掉落、顎骨碎裂、關節腫脹而四處求醫、治療無效,每個過程都令人心碎。等到女工死亡促成1923年禁止鐳工廠的舔尖勞動,但遠在八百哩外的鐳工廠卻蒙蔽新知,新一代的畫盤女工仍繼續「舔、沾、畫」的致命流程………。我們宛如預知死亡紀事,一切都無法挽回。
歷史近在眼前
距今百年前的美國鐳災害案例,對於台灣工人來說,竟是如此熟悉。上個世紀末,台灣陸續爆發兩起重大職業病案例:1996年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走上街頭,1998年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罹癌員工集結抗爭。彼時我正擔任「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的秘書長,直接參與工人的組織與行動,全程見證了跨國財團的傲慢卸責、科學證據的曖昧多義、及官方反應的遲緩被動。二十多年來,仰賴工人奮戰不懈的莫大勇氣,訴訟求償的官司跨越新世紀,至今猶未結束。
閱讀楷瑟琳.伍夫在法庭上提出證言,不斷以手帕拭嘴以抹去嘴裡流出的膿水,我也禁不住落淚,無法不想起因RCA工作而罹患鼻咽癌的黃春窕,在法庭上邊擦拭嘴角不由自主流出的口水,邊用力說出:「我非常願意作證!」一次又一次。還有那些來不及等待判決已然逝去的工人們。不管是台北捷運工人在異常氣壓作業中,因減壓不當而造成氮氣泡無以排除,導致骨壞死;還是RCA工人因有機溶劑在封閉廠區積聚,長期飲用受污染的地下水,造成流產、死胎、罹患癌症,彷彿歷史從未遠去,傷害近在眼前。
工人付出不可言喻的痛苦代價,但正義從來不曾兌現,除非卯盡全力從行動中破碎不全地提領。鐳女孩拖著病體堅持訴訟的勇氣,將自身經歷轉換為集體教材的意志,也是我所經驗的台灣工殤史。在勞資不對等的權力結構下,工人職業病面對的難題百年來不變,以下提出數點作為參照:
1.勞動控管,謀財害命
在書中,畫盤女工以舌舔尖畫毛的鏡頭,一再重複出現。那近乎自殺的勞動模式,卻在工廠裡代代相傳,即便後來出現清水、擦布、玻璃筆等替代方式,都因其效率不佳、浪費塗料,還是被棄用了。最終在法庭上,雇主將過錯推給女工個人行為導致自身受害。這幾乎是我在職災爭議時,最常面對的卸責說辭,而台灣針對重大職災的勞動檢查,也記錄著大半事故肇因於「工人的不當勞動行為」。事實上,資方以薪資結構、工作流程所形塑的「勞動控管」,才是關鍵。不管是生產線的速度控制,還是「論件計酬」催促工人追求效率,選擇「好用」而非「安全」的工作模式,幾乎是內建在勞動控管中的必然結果。如果,女工們都知道鐳的危險,誰還會舔尖自殺呢?如果,玻璃筆拖慢生產效率,調升單件酬勞以維持工資水平,不就是自由勞力市場的必然嗎?說到底,只要工安資訊不透明,知識片面由雇主掌握,工人無法決定勞動流程,商品生產終究是「謀財害命」:謀財團利益,害工人性命。
2.因果關係,證據就藏在人體中
科學並不客觀。許多研究者都拿了鐳公司的經費,不利於資方的研究報告若非延遲公開,就是隱匿真相,官方也未積極全面調查,致使女工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繼續受害。微量鐳的使用,消費面與生產面並不相同。因為年輕的女工們死了,科學家才發現,鐳的趨骨性使其沉積在工人的骨頭與牙齒中,破壞紅血球,造成貧血及白血症,最終造成鐳肉瘤。新藥上市尚且經過多次測試與嚴格規定,但生產製造的過程中使用的新科技、新元素,卻經常是由於工人抗爭後,才被暴露危險性。聯合國早在1981年就指出,至少需要八十年的試驗研究,才能確定當前電子業中廣泛使用的五萬多種化學元素對健康的危害。職業病是持續的、長期的、隱藏的傷害,損害因子埋進個別工人身體,當工人離廠四散,更是難以追蹤。若要在法庭上取得因果關係的證明,恐怕要屍橫遍野才得以達到科學上有意義的數據。
3.追訴期限,有傷害就有時效
追訴期的設定,未曾考慮疾病的後發性。一場礦災、氨氣外洩、鷹架倒塌的集體職災,死傷者眾,容易引發囑目,資方相對不易逃脫責任,但損害賠償也相對可以估算。職業病則不然,時間拉得很長,個案零星出現,資方若承認一次錯誤,只怕引發工人串連的滾雪球效應,沒完沒了,如書中的鐳企業,若不是以私下個別和解方式掩人耳目,就是要求協助團體或律師承諾未來不再涉入,這些都是北捷案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抗爭中,具體發生過的。台灣的職業病案例,幾乎在提起訴訟時,首要面對的就是資方律師質疑有效期限。書中的貝克斯法官,很早就提出極具啟發性的見解:「在鐳造成傷害的每一刻,追訴時效都必須重新計算。」也就是說,職業病的追訴期不只是當事人「知悉」那一刻開始計算,只要持續在人體造成傷害,每一刻都有效。
暗面與亮面的多重隱喻
本書的副標,將黑暗歷史與閃亮女孩對照,形成多重隱喻。
黑暗,指的是商人發戰爭財,漆光錶在兩次的世界大戰中大發利市,用於殘酷的戰備需求。黑暗也同時指涉,工廠為求生產效率,鼓勵女工們舔尖工作,同時隱匿科學證據、體檢資料以迴避責任,為維護資本利益而扭曲事實,連驗屍報告都是假造的。
亮光,顯性的是鐳粉帶來的渾身發亮,在暗房,在夜間街頭,在家中臥室,甚至到臨終時皮膚仍透出微光,乃致於茉莉下葬五年後開棺驗屍,棺木也散發鐳光,每一處組織和骨頭都找得到輻射的證據。隱性的閃亮則貫徹全書,來自鐳女孩堅持為求真相而戰,將遺體貢獻給科學研究,對後人有用。
表盤畫工的抗爭,使大眾了解鐳的危害,促成美國制定「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法」,也啟發了二戰後對核彈危害的研究。一如台灣的職業病工人抗爭,促成2003年「職災勞工保護法」實施,以及勞保條例、勞安法的修訂。當楷瑟琳訴訟成功時,正值二戰爆發,美國參戰後,鐳表盤塗繪工業較一戰時更為興盛,但鑑於鐳女孩案,工廠設立較高標的安全準則以保護畫盤工人。而台北捷運的異常氣壓作業,導致高達六成以上的工人罹患潛水夫症,也帶動相關作業標準的修訂,數年後開挖的高雄捷運,依北捷經驗而大幅降低工人入坑時間,並提供足夠的加減壓時間,從而沒有罹病記錄。
可惜的是,當鐳女孩成為美國的「科學資訊的蓄水池」,北捷和RCA的罹病工人多年要求建立健康資料庫,定期健檢追蹤以作為未來相關行業的防治職業病指標,卻未能如願。長久以來,台灣職業病一直是勞動現場最不可深究的大黑洞,在勞保局的統計數據中,每年只有寥寥百例。相較於台灣每年高達五、六萬例的職業災害,職業病少得離奇;對照歐美日各國每年上萬病例,台灣職病率更是少得可疑。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官方疏於調查、從嚴認定,既未建立工人長期健康追蹤,也沒有完整勞動環境檢查,職業傷病的因果關係難以佐證,受害工人求償無門。
鐳女孩們將受傷的身體,貢獻給未來的集體健康。新科技、新的化學元素永遠沒有足夠的安全指標,因為那超乎人類的經驗值,當受害者成為行動者,個人生命便內含多重的公共意義,他們既追究職災責任,釐清勞動現場真相,也轉化自身經歷成為未來的警訊。黑暗與亮光的對照,無非是打開一點出口,讓整個社會面對,集體發展的不平等代價。
〈推薦序〉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常用來描述辛苦工作的女性,不過在歷史上真有一群女性,她們因為暴露鐳,身體會發光發亮,她們用生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游離輻射的健康危害。
這幾年國際公衛學界倡議「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建議在科學研究發現健康危害時,縱有科學不確定,為保護大眾健康,要立刻進行風險管制。不過製造業對預警原則有很大的抗拒,多半要求有「明確的科學證據」,政府部門才能進行管制。游離輻射就是「早有警訊,但是太晚採取管制行...
目錄
目錄
關鍵角色列表
序言
第一部分:知識
第二部分:力量
第三部分:正義
後記
附筆
謝詞
照片來源
注釋
參考資料
索引
目錄
關鍵角色列表
序言
第一部分:知識
第二部分:力量
第三部分:正義
後記
附筆
謝詞
照片來源
注釋
參考資料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