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全新增訂版,收錄全新內容:〈前言〉、第十章〈謊言與情緒〉、〈後記〉。
★內有最精闢又不失科普趣味的情緒與表情研究。自第一版出版以來至今已十多年,作者提出「表情是普世共通」的論點雖具爭議,但依舊不減本書的經典性!
★有助更深入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受情緒牽動的「極細微」表情差異,進而懂得覺察自我情緒與他人自在交流。
★全書譯文皆重新修訂、校正,提升本書的閱讀舒適度與理解度!
看過本書之後,你「看人」的方式會完全改變。
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百大心理學家、時代雜誌世界百大影響人物
心理學界情緒研究第一把交椅
保羅.艾克曼經典之作全新增訂版
情緒從何而來、可以控制嗎?從五官變化所透露的情緒,是真是假?不同文化種族的人,會有一樣的情緒、一樣的表情變化嗎?
保羅.艾克曼是享譽全球的心理學家,擅長非語言行為與溝通,特別是受情緒所影響的臉部表情與生理學,以及說謊的表情。艾克曼對情緒與表情的觀察鉅細靡遺,他比對大量的五官照片,深入探索情緒如何牽動五官、聲音、生理上的變化,讓人們更能夠覺察自己的內心,也更了解彼此的內在。
艾克曼對表情與情緒的研究影響巨大,深受美國軍警界重視,中情局、聯邦調查局、紐約市警局都曾根據他的理論來訓練人員;皮克斯動畫《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中的人物,也是按照他研發的「臉部動作編碼系統」而製作的。
增訂版全新內容
▎〈前言〉:作者強調認識情緒的目的,是為了更加了解、促進人際的互動。
▎第十章〈謊言與情緒〉:詳述對「說謊」表情的精準觀察。
▎〈後記〉:如何覺察情緒性行為,這些方法同時也可增進對衝動的覺察。
在本書中還看得到
▎喜怒哀樂、驚訝害怕等的細微表情示範。
▎掌握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後,與他人互動的技巧。
▎收錄表情判讀測驗,測試自己在閱讀本書之前與之後,對辨識細微臉部表情的能力是否提升。
作者簡介:
保羅.艾克曼 Paul Ekman(1934-)
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精神醫學部的心理學教授。他曾得到許多榮譽,最著名的是1991年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以及1994年芝加哥大學頒發的人文文學榮譽博士。最近一項關於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的研究中,艾克曼名列前一百大。
艾克曼的興趣集中在非語言行為與溝通,特別是情緒的臉部表情與生理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欺騙。1970年代,艾克曼與心理學家衛理.弗瑞生發展出一套測量臉部表情的工具──臉部動作編碼系統──目前被世界各地數百位科學家使用。艾克曼是十四本書的作者或編者,包括《說謊》一書,並發表過百篇以上的科學論文。他是政府機構關於情緒的臉部表情的常任顧問,比如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煙酒槍炮與爆裂物管理局,也是律師、法官、警察,和一些私人公司的諮詢顧問,包括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與光影魔幻工業公司,也常在英美的電視節目上現身。
譯者簡介:
易之新
神經內科醫師、費登奎斯老師(GCFP)、身心靈書籍譯者,譯有《超個人心理治療》、《榮格心理治療》、《疾病的希望》、《當下覺醒》、《費解的顯然》、《成為有能的自己》、《生命的禮物》(心靈工坊出版)與《身體的智慧》、《存在心理治療》(張老師文化出版)等三十餘本書籍。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潘怡如|亞東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名人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吳家碩|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 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許木柱|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榮譽教授
黃天豪|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與《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精采絕倫的傑作!看過本書之後,你看別人的方式會完全改變。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作者
全世界沒有人像保羅.艾克曼那樣把臉部表情研究得如此深入。他在《心理學家的面相術》中,以清晰、生動、最容易了解的方式,呈現出他對或明顯或隱微的情緒表情的精彩觀察,這是我們每天會遇到千百次的表情,卻往往誤解其意或無法看見。自從超過一世紀之前的達爾文著名的《情緒的臉部表情》以來,沒有一本書可以像此書一樣如此廣泛而深入的探討這個主題。
——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鎢絲舅舅》(Uncle Tungsten)、《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作者
保羅.艾克曼是情緒表情的大師,本書是他這個領域的大師之作。他甚至提出我們可以如何運用情緒在表情上的發現,來引導並改善我們的生活。
——約瑟夫.李竇(Joseph Ledoux),紐約大學教授,《突觸的自我》(Synaptic Self)與《情緒大腦》(Emotional Brain)作者
名人推薦:專文導讀
潘怡如|亞東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名人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吳家碩|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 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許木柱|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榮譽教授
黃天豪|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與《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精采絕倫的傑作!看過本書之後,你看別人的方式會完全改變。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跨越文化的情緒
我決定投入臉部表情的研究,去新幾內亞找出證據,支持我已知道是正確的事:至少某些臉部表情的情緒是有共通性的。由於表情是不需要學習的,天生失明的人才會表現出和明眼人一樣的表情。
這本書涵蓋我過去四十年對情緒的研究,我相信有助於改善人的情感生活。我寫的內容大部分根據自己的科學實驗,或是其他研究情緒的科學家。我自己的研究專長是發展專門技術,以解讀和測量情緒的臉部表情,在這個前提下,我能看見陌生人、朋友和家人臉上細微到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忽略的差別,藉此我學到許多事情,但因為個人時間有限,有些還沒有得到實驗的證明。當我所寫的內容只是根據自己的觀察時,會加入下述之類的話,「我觀察到」、「我相信」、「我覺得似乎是……」。如果我寫的內容是根據科學實驗,則會在書末的附錄具體註明相關的研究。
本書的內容大部分和我對跨文化臉部表情的研究有關;我對心理學的整體看法(特別是關於情緒的部分),因為出現新證據而徹底改變。這些發現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美國、日本、巴西、阿根廷、印尼和前蘇聯,我因此發展出自己對情緒本質的看法。
我在一九五○年代末期開始做研究時,對臉部表情並沒有興趣,當時引起我興趣的是手部動作。我為手部動作分類的方法,可以分辨憂鬱的病人屬於精神官能症還是精神病,並顯示病人接受治療後進步的情形。1到一九六○年代初期,還沒有發展出任何工具,可以直接精確地測量憂鬱的病人複雜而快速變化的臉部動作。我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所以沒有做這方面的研究。二十五年後,我發展出一種測量臉部動作的工具,於是重新觀看那些病人的記錄影片,找出重要的發現,我會在第五章討論這些發現。
機緣下,發現新大陸
若非兩次幸運的機緣,我不會在一九六五年把研究焦點轉到臉部表情和情緒。先是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出乎意料之外撥給我一筆經費,用來研究跨文化的非口語行為。我並沒有主動申請這筆經費,而是因為一樁醜聞(一項研究計劃被用來掩飾鎮暴活動),使得一項重要的研究被取消,而該項計劃的預算必須在那個會計年度用於某個沒有爭議的海外研究,而我恰好走進必須消化這筆預算的人的辦公室,他的妻子是泰國人,對彼此非口語溝通的差異感到驚訝,希望我找出非口語溝通中,什麼是普世皆然的,而什麼又是有文化差異的。我起初很不情願,卻又不想迴避這個挑戰。
計劃之初,我相信表情和姿勢都是從社交學來的,具有文化差異。我一開始徵詢意見的人,也都抱持相同的看法,包括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葛瑞格利.貝特森(GregoryBateson)、艾德華.霍爾(Edward Hall)、雷.博懷斯特爾(Ray Birdwhistell)和查理斯.歐斯古德(Charles Osgood)。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曾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我深信他是錯的,所以沒有去讀他的著作。
第二件幸運的機緣是見到席爾旺.湯金斯,他剛寫完兩本關於情緒的書,主張臉部表情是與生俱來的,不同種族有共通性,可是缺少支持的證據。如果不是因為我們同時把非語言行為的文章交給同一本期刊(他的文章是關於臉部的研究,我的文章是身體動作的研究),2我恐怕不會閱讀他的書,也不會認識他。
我對席爾旺想法的深度和廣度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我認為他的想法可能是錯的,就像達爾文一樣。我很高興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論據,不是只有一百年前的達爾文才反對米德、貝特森、博懷斯特爾和霍爾,表示這個議題還有討論的空間。在著名科學家和前輩政治家之間有不同的說法,年方三十的我竟然有機會又有經費嘗試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表情是普世共通的嗎?還是像語言一樣,在各個文化中有獨特的表現?我難以抗拒這個誘惑!雖然我不在意誰對誰錯,但心裡並不認為席爾旺是正確的。*
*原註:研究結果和我的預期剛好相反,這樣很好,行為科學的研究結果如果違反科學家的預期,反而更加可靠。大部分科學領域的情形剛好相反,如果結果和事前的預期相同的話,比較受人相信,因為偏見或錯誤的可能性會一再受到科學家重覆實驗的傳統所檢證,以確定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結果。不幸的是,這個傳統並不存在行為科學界,實驗很少被自己或別的科學家重覆檢證。少了這種屏障,行為科學家比較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在第一個研究中,向五種不同文化的人(智利、阿根廷、巴西、日本和美國)展示照片,請他們判斷各個臉部表情所顯示的情緒,不同文化的人對大部分情緒都有共識,表示臉部表情可能是普世共通的。3另一位曾向席爾旺請益的心理學家卡羅.以撒德(Carrol Izard),對不同文化的人進行相同的實驗,並得到相同的結果。4席爾旺並沒有讓我們知道對方的存在,當我們知道並不是只有自己在做這項工作時,原本心懷不滿,但就科學而言,有兩組獨立的研究者得到相同的結果,是比較好的。看來達爾文是正確的。
但有一個問題:雖然發現不同文化的人對臉部表情流露的情緒有共識,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聰明的人抱持相反的看法呢?並不是只有旅遊者才認為日本、中國或其他文化中人的表情,具有非常不同的意義。瑪格麗特.米德的門生博懷斯特爾是備受尊重的人類學家,專精於表情和姿勢的研究,在著作中談到許多文化中的人會在不高興時微笑,所以不接受達爾文的看法。5博懷斯特爾的主張符合文化人類學和大部分心理學的主流觀點:任何在社交上重要的事,比如情緒的表達,都必然是學習的產物,所以在各個文化中是不同的。
我的研究發現情緒是普世共通的,但博懷斯特爾卻觀察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我提出「表現規則」(display rules)的觀念來說明兩者並不衝突。我認為表現規則是在社交中學來的,常常有文化差異,這些與表情有關的規則,會說明某人可以向什麼人、在什麼時候表現某種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公開的運動競賽中,輸家不會表現心裡的難過和失望。表現規則具體呈現於父母的告誡:「不要得意忘形」。這些規則會支配真實感受的情緒表達,或是減輕,或是誇大,或是完全隱藏,或是加以掩飾。6
我用一系列研究檢驗這個構想,結果顯示日本人和美國人在獨處時,看見手術和意外事件的影片時,會表現相同的臉部表情,可是當科學家和他們一起觀看影片時,日本人比美國人更會以微笑來掩飾負面的表情。在獨處時會表現與生俱來的表情,在公開的場合則會控制表情。7由於人類學家和大部分旅遊者都是觀察公開的行為,所以得到與我不同的結果。相反地,具有象徵意義的姿勢,比如點頭稱是、搖頭拒絕、一切順利的姿勢,其實是有文化特性的。8就這一點而言,博懷斯特爾、米德和大部分其他行為科學家都是正確的,可是他們對情緒的臉部表情的看法,卻是錯誤的。
我當時沒有看出我的研究有一個漏洞,想盡辦法反駁我研究結果的人也沒有發現(比如博懷斯特爾和米德)。這個漏洞就是我們研究的對象可能從電影和電視中的卓別林與約翰.韋恩學得西方世界臉部表情的意義;來自媒體的學習,或是接觸其他文化的人,可以解釋為什麼不同文化的人對我展示的白種人圖片的情緒有相同的看法。我需要未受視覺經驗干擾的文化,生活其中的人沒有看過電影、電視、雜誌,很少見過外來者,甚至不曾看過。如果他們對我展示的圖片所代表的情緒,和智利、阿根廷、巴西、日本和美國的受試者有相同看法的話,我才能證明自己的論點。
表情可有地域之別?
帶我進入石器時代文化的人是神經學家卡列頓.葛吉謝克(Carleton Gajdusek),他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與世隔絕的高地工作了十幾年,試圖找出一種名為「庫魯病」(kuru)的原因,這種病殺死了新幾內亞某個文化中半數的人,當地人相信是巫術造成的。我抵達時,葛吉謝克已經知道這種病是一種慢性病毒造成的,這種病毒會在出現症狀前,在人體內蟄伏多年(愛滋病毒也是這類病毒),但還不知道這種病毒如何傳染。(後來知道是經由食人的習俗傳染,當地人並不吃敵人,死於戰鬥的敵人其實比較健康。他們只吃死去的朋友,而這些人多半死於庫魯病。他們沒有經過烹煮就食用,使疾病很容易散布。幾年後,葛吉謝克因為發現慢性病毒,獲得諾貝爾獎。)
幸運的是,葛吉謝克知道石器時代的文明不久就會消失,所以錄下十幾萬呎的影片,記錄兩種文化的日常生活。他自己不曾看過這些影片,因為光是看一次就要花費大約六週的時間。
他很高興有人基於科學的理由想檢視影片,樂於借我。我和同事衛理.弗瑞生(Wally Friesen)花了六個月仔細檢視影片。影片包括兩個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據,可以說明情緒的臉部表情具有共通性。首先,完全找不到我們所不熟悉的表情,如果臉部表情是學習而得的,與世隔絕的人就應該表現出新奇的表情,可是影片中沒有我們不曾見過的表情。
但我們熟悉的表情也可能表示截然不同的情緒,雖然影片並沒有顯示每一個表情的前因後果,可是當看得出前因後果時,都能證實我們的解釋。如果同樣的表情在各個文化代表不同的情緒,不熟悉此文化的外來者就無法正確解讀他們的表情。
我試著想像博懷斯特爾和米德會怎麼反駁我的主張,他們可能說:「沒有新的表情並沒有關係,你看見的表情其實有不同的意義。你猜對意思是因為當地社會背景向你透露出跡象,你並未看見一個沒有前因後果和當時背景的表情,如果有的話,你一定猜不到那個表情的意義。」為了解決這個漏洞,我們把席爾旺從東岸請來我的實驗室,和我們共度一週。
在他抵達之前,我們先剪接影片,使他只能看見臉部特寫鏡頭下的表情,卻不知道當時的社交背景。席爾旺的解讀完全無誤,他雖然沒有看見社交背景,但對表情都提出正確的解釋,他甚至能精確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出判斷。衛理和我雖然能了解每一個表情所傳遞的情緒訊息,卻只是根據直覺來判斷,除了微笑以外,通常無法具體精確地說出臉部傳遞的訊息。席爾旺卻能走到螢幕前,準確指出哪一個特定的肌肉動作代表該種情緒。
我們還請他對兩種文化提出整體的印象,他說其中一個似乎非常友善,另一個則容易爆發憤怒,如果沒有達到偏執程度的話,也非常多疑,而且有同性戀的情形。他所說的是安加文化(Anga),他的描述符合葛吉謝克的說法,這個文化會不斷攻擊試圖建立官方機構的澳洲官員,鄰族都知道他們極度多疑,男性在婚前都過著同性戀的生活。幾年後,生態學家伊瑞納斯.艾伯-亞貝費特(Irenaus Eibl-Eibesfeldt)試圖與他們共處,結果卻不得不逃走以保住性命。
之後,我決定投入臉部表情的研究,去新幾內亞找出證據,支持我已知道是正確的事:至少某些臉部表情的情緒是有共通性的。我要找出測量臉部動作的客觀方法,讓每一個科學家都能客觀認識席爾旺敏銳看出的臉部動作。
看相片說故事
一九六七年,我前往東南高地研究福爾人,他們住在海拔兩千多公尺的小村莊。我不會說當地方言,但靠著幾位在傳教士辦的學校學過簡單英語的小男孩幫忙,可以把英語譯成福爾語,再把福爾語譯成英語。我帶著幾幅臉部表情的照片,大部分是原先研究已開發文化時,席爾旺給我的照片(第47頁的附圖是其中三張)。因為擔心他們無法判讀白種人的表情,我還帶了幾張從記錄片選出的福爾人照片。我甚至擔心他們可能因為以前沒見過照片,而完全無法了解照片是什麼東西。曾有幾位人類學家宣稱,沒有見過照片的人,必須經過學習才能看懂照片。不過福爾人沒有這種問題,也不認為福爾人和美國人的照片有什麼不同。問題在於我該怎麼要求他們回應。
福爾人沒有文字,所以無法要他們從清單中選出符合照片情緒的字。如果我唸出關於情緒的字,又擔心他們記不住,唸出來的順序也可能影響他們的選擇。於是我請他們把每一種臉部表情編成一個故事:「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照片中的人顯現這種表情之前發生了什麼事,之後又發生什麼事。」可是太困難了,我不知道問題出在翻譯的過程,還是他們根本不懂我想要聽什麼,也可能是他們不了解我為什麼要他們這麼做,也說不定福爾人只是不願意向陌生人說故事。
我得到我要的故事,但每個人每說一個故事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每次會談都弄得我和他們筋疲力竭。我猜我的要求對他們並不容易,可是仍不缺自願者,他們有強烈的動機來看照片:我給每一位幫助我的人一塊肥皂或一包香菸。他們沒有肥皂,所以肥皂很重要;他們自己會種菸草,用煙斗來吸,但似乎比較喜歡我帶來的香煙。
他們的故事大多符合照片中的情緒,例如,看到一張已開發文化會判斷為哀傷的照片,他們大多會說這個人的小孩死了。棘手的是,在說故事的過程中,要證明不同的故事都符合一個特別的情緒,並不容易。我知道應該以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還錄下許多自發的表情,例如鄰村的人見到朋友時愉快的樣子。我會安排一些情境來誘發情緒。我錄下兩個男人玩樂器的聲音,拍到他們第一次從錄音機聽到自己的聲音和音樂時的驚訝和喜悅。我還用橡皮刀戳一位小男孩,拍下他和朋友的反應,他們覺得我在開玩笑。(我還算聰明,沒有拿這個把戲用在成年男子身上。)這些片段的影片不足以成為我的證據,因為抱持相反看法的人,可以辯稱我只有選擇出現共通表情的少數場合。
幾個月後,我離開新幾內亞,心中並沒有不捨,因為我渴望與人談話,在那裡沒有人可以和我聊天,我也渴望吃點不一樣的東西,我先前誤以為自己會喜歡當地的食物,結果不然,我對芋頭和蘆荀已經感到厭煩。那是我一生最刺激的一次冒險,可是我仍擔心自己並沒有找出確切的證據。我知道福爾文化不久就會受到外界影響,而世上其他像福爾文化一樣孤立的文化已經不多了。
返鄉後,我偶然發現心理學家約翰.戴胥爾(John Dashiel)在一九三○年代用來研究小小孩如何解讀臉部表情的方法,太小的孩子還不會閱讀,無法從許多字中做選擇,戴胥爾並沒有要他們編故事(像我在新幾內亞所用的方法),他的方法比較好:向小孩讀一個故事,然後請小孩從許多照片中選出一張符合故事的照片,我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我重溫新幾內亞人編的故事,選出最常用來代表各種情緒的故事,這些故事很簡單:「他的朋友來訪,他很快樂;他很生氣,快要吵起來了;他的小孩死了,非常傷心;他看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或是看到很難聞的東西;他看見新奇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東西。」
但最常用來描述害怕的故事有個問題,原本的故事是一隻野豬造成的危險,為了避免有人想成驚訝或生氣,我必須修改成:「他獨自坐在家中,村莊空無一人,家裡沒有刀子、斧頭或弓箭,一隻野豬突然站在門口,他非常害怕地看著野豬,野豬在門口站了幾分鐘,不肯離開,他害怕野豬會來咬他。」
我安排幾組照片,每組三張(下圖為其中一例),請他們聽完故事後從一組照片中選出一張,只需要指出照片即可。我做了好幾組照片,以避免重複出現同一張照片時,他們會用消去法來選擇:「喔,這張照片是小孩死掉時的照片,那張是準備吵架時的照片,答案當然是剩下的那一張。」
一九六八年底,我帶著故事和照片回到新幾內亞,還多了一組同仁幫忙收集資料,9以及許多罐頭食品。我們的再度來臨引起轟動,因為除了葛吉謝克和他的攝影師理查.蘇連生(Richard Sorenson)(他在前一年幫了我很多忙),很少有外地人來訪,更少有人會重遊此地。我們去了幾個村莊,當他們知道這次的要求很簡單,各地的人就自動前來,他們喜歡這個工作,也很高興能拿到肥皂和香煙。
我非常小心,確定團隊裡的人不會在無意中向受試者透露出正確的照片是哪一張,照片裱貼在透明的紙上,背後有編號,只有從後面才看得見號碼。展示照片的人不知道配合各個表情的照片編號是幾號,負責記下答案的人也不知道前面的照片是什麼。讀完故事後,受試者指出照片,由一位工作人員寫下那張照片的編號。*
*原註:雖然我們非常謹慎,可是有一位堅持表情是學習而來、不是天生的人,卻在十五年後說我們可能以某種方式暗示受試者應該選哪一張照片,他沒有指出我們怎麼透露答案,只是認定我們一定有透露,只因堅持表情必然有文化差異,就認定我們洩露答案。
不出幾個星期,我們已測試三百多人,占了該文化百分之三的人口,足夠進行統計分析。快樂、生氣、嫌惡和哀傷的結果都非常明確,害怕和驚訝則無法區分,很多人聽了害怕的故事後,會把驚訝的相片當成害怕的表情,同樣地,聽了驚訝的故事後,常常選出害怕的相片。可是,害怕和驚訝都不會與生氣、嫌惡、傷心和快樂混淆。直到今天,我還不知道他們為什麼無法區分害怕和驚訝,問題可能出在故事,或是這兩種情緒在這些人的生活中常常交織在一起,無法區分。在已開發的文化中,害怕和驚訝是可分辨的。10
在所有受試者中,除了二十三個人,其餘都沒有看過電影、電視或相片,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混雜當地方言與英語的皮欽語(Pidgin),不曾住過任何西方殖民地或城鎮,更沒有為白種人工作過。這二十三個例外的人都看過電影、會說英語,曾就讀傳教士辦的學校一年以上。大部分沒有接觸過外界的受試者,和這些少數例外的人,在判斷情緒時,並沒有差別,男性和女性之間也沒有差別。
我們又做了一個對受試者比較難的實驗,由一位會說皮欽語的人讀一個故事,請受試者假設自己是故事的主角,然後表現出故事中人可能有的表情。我錄下九個人的反應,他們都沒有參與前述實驗,然後把未經剪接的錄影帶放給美國大學生看,如果表情有文化差異,這些大學生就無法正確解讀他們的表情,可是不然,他們能正確區分各個情緒,只是無法分辨害怕和驚訝,就像新幾內亞人一樣。在此列出新幾內亞人擺出四種情緒的照片。
批評與疑問
我在一九六九年全國人類學年度研討會中,宣布我們的發現。許多人對我們發現的結果很不高興,我雖然提出證據,他們還是堅信人類行為都是環境因素造成的,不是與生俱來的,各個文化中的表情必然不同。我在日裔美國人的研究中,發現臉部表情的「控制」有文化差異,但仍無法讓大家滿意。
消除疑惑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另一個未開化的孤立文化中,重做整套研究,最好是由想證明我錯的人來進行,如果這個人的研究結果和我一樣,更能證明我們的結果。由於另一個機緣巧合,人類學家卡爾.海德爾(Karl Heider)進行了相同的研究。
海德爾花了幾年研究但尼族,不久前才回國,但尼族是另一個孤立的團體,現在稱為西伊利安,是印尼的一部分。11海德爾說我的研究一定有問題,因為但尼人連描述情緒的字眼都沒有,我把自己的研究資料給他,教他如何進行實驗。他的研究結果完全吻合我的發現,就連無法區分害怕和驚訝的情形,也都一樣。12
可是,直到現在,並不是所有人類學家都信服我們的研究結果。少數心理學家(大多是研究語言的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在已開發文化所做的研究有問題,我們雖然請受試者找出符合表情的情緒字眼,但不能支持表情的共通性,因為描述各個情緒的字眼並沒有理想的翻譯。當然了,如何以語言表示情緒是文化的產物,而不是演化的結果,可是在二十多個東西方已開發文化的研究中,各個文化裡大多數人判斷表情顯示的情緒時,都得到相同的結果。雖然有翻譯的問題,但在比較任何兩個文化的大多數人時,並沒有把相同表情解讀成不同情緒的情形,從來沒有!當然了,我們的發現並不局限於必須以單一字詞來歸類照片的研究,在新幾內亞除了運用描寫情緒事件的故事,還請他們刻意擺出各種情緒的表情;我們曾在日本實際測量臉部的動作,顯示單獨觀看令人不舒服的電影時,不論是日本人或美國人,都會牽動相同的臉部肌肉。
還有一個批評者因為我們以故事來描述社交情境,不是用單一的字詞描述,而貶抑新幾內亞的研究。13這位批評者假定情緒就等於該字詞,事實當然並非如此,字詞只能代表情緒,並不是情緒本身。情緒是一種過程,一種特殊的自動評估,受到演化和個人過往的影響,當我們感覺發生某種對幸福很重要的事,就會產生一套生理變化和情緒性行為,開始處理當前的情境。字詞只是說明情緒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情緒中確實會以言語表達,但不能說情緒就是那些字詞。
沒有人能精確知道我們看見某個人的臉部表情時,會自動得到什麼訊息。我認為生氣或害怕之類的字眼並不是在情境中傳遞的訊息,而是我們討論情緒時使用的語言;我們得到的訊息往往很像我們在故事中的感覺,不是抽象的字詞,而是那個人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感覺,或是有什麼事讓人感受到情緒的感覺。
還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證據,也支持達爾文認為臉部表情是演化共通產物的主張。如果表情不需要學習,出生時就失明的人,應該會表現出和明眼人一樣的表情。過去六十年間有許多這方面的研究,都一再證明相同的結果,特別是自發的臉部表情。14
我們這項跨文化的發現,激發了許多關於臉部表情的疑問:人能做出多少種表情?表情能提供正確的訊息,或是造成誤導?臉部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一種情緒的跡象嗎?人的表情是否能像言語一樣說謊?現在已經對上述疑問提出答案,而且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發現臉部的表情有一萬種以上!我還找出與情緒最有關的表情。二十多年前,我和衛理.弗瑞生寫出第一本臉部的圖譜,以文字和照片有系統地描述,並以解剖術語在影片中說明如何測量臉部動作。為了這項工作,我必須學習如何在自己臉上做出每一種肌肉的動作,有時為了證明我做的動作是某條特定的肌肉造成的,會用一根針穿過皮膚,以電流刺激肌肉,產生那種表情。一九七八年,我們測量臉部的工具「臉部動作編碼系統」( 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簡稱FACS)得以出版,現在仍被世界各地數百位科學家用來測量臉部動作,電腦科學家也努力研究如何更快速、自動地使用這套方法。15
從此以後,我使用「臉部動作編碼系統」研究數千張照片和數萬部臉部表情的影片和錄影帶,測量每一個表情中的每一個肌肉動作。我曾透過測量精神病人和冠狀動脈心臟病人的表情,來了解情緒。此外,我還研究一般人,比如出現在CNN新聞現場的人,或在實驗室中被我誘發情緒的人。
過去二十多年來,我和其他科學家合作,了解臉部出現情緒性表情時,身體和大腦會有什麼變化。生氣、害怕、嫌惡和哀傷不但有不同的表情,身體器官也會有不同的生理變化,使各個情緒產生獨特的感受。當今的科學正在研究各個情緒背後的大腦活動型態。16
使用「臉部動作編碼系統」可以找出臉部洩露謊言的跡象,我稱之「微量表情」(micro expressions),這是非常快速的臉部動作,持續時間不到十五分之一秒,是洩露祕密的重要來源,顯示人企圖掩飾某種情緒。虛假的表情會以好幾種方式洩底:通常是非常輕微的不對稱,不夠流暢,或以斷斷續續的方式出現。我對撒謊的研究,使我有機會接觸法官、警察、律師、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煙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以及許多友邦的類似機構,我教導這些人如何更準確地判斷一個人可靠還是說謊。這種工作也讓我有機會研究情報人員、暗殺者、金融罪犯、謀殺犯、外國領導人的臉部表情和情緒,以及身為學者的我平時難以接觸的各色人等。17
這本書寫到一半時,我有機會以五天時間和達賴喇嘛討論破壞性情緒,另外還有六位科學家和哲學家參與,各自在討論中呈現自己的觀點。18傾聽他們的專長和大家的討論,使我得到新的想法,並放入本書。我頭一次了解藏傳佛教對情緒的看法,那完全不同於西方的觀點。我驚訝地發現第二、三章所寫的想法竟然與佛教觀點若合符節,而佛教觀點更啟發我把自己的想法做進一步的延伸和推敲,於是我大幅重寫這兩章。更重要的是,從經驗到知識的各個層面,達賴喇嘛都讓我有所學習,使本書獲益良多。19本書並不是從佛教觀點來討論情緒,但我因為與達賴喇嘛會談而引發特殊的見解,所以有時會談到兩者相同的部分。
目前科學研究最活躍的新領域之一,就是情緒的大腦機制。20本書雖然包括這方面的資訊,可是目前對大腦的知識還不足以回答本書提出的許多疑問。但我們確實對情緒性行為有許多了解,足以解答情緒在日常生活扮演什麼角色的最重要疑問。下一章要談的,主要是根據我自己對情緒性行為的研究。我曾詳細檢視各種文化中,許多不同情緒性情境下的人的行為,並由此知道,人需要了解什麼,才能更認識自己的情緒。
雖然本書是根據我的研究和其他人的發現而寫成的,但我又超越已經得到科學證明的資料,進一步涵蓋我相信是正確,不過還未得到實證的事。我還談到一些議題,可能是意圖改善自己情感生活的人想知道的事。這本書的籌劃,使我對情緒有嶄新的認識,希望你也得到相同的收穫。
第一章 跨越文化的情緒
我決定投入臉部表情的研究,去新幾內亞找出證據,支持我已知道是正確的事:至少某些臉部表情的情緒是有共通性的。由於表情是不需要學習的,天生失明的人才會表現出和明眼人一樣的表情。
這本書涵蓋我過去四十年對情緒的研究,我相信有助於改善人的情感生活。我寫的內容大部分根據自己的科學實驗,或是其他研究情緒的科學家。我自己的研究專長是發展專門技術,以解讀和測量情緒的臉部表情,在這個前提下,我能看見陌生人、朋友和家人臉上細微到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忽略的差別,藉此我學到許多事情,但因為個人時間有限...
推薦序
當情緒與文化相遇
許木柱(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榮譽教授)
保羅.艾克曼是情緒研究的先驅之一,一九六七年就到新幾內亞高地針對福爾人的臉部表情進行研究,並在一九八○年出版極受注目的專書:《人類的臉部表情──新幾內亞一個部落的普同性表現》(Face of Man: Expressions of Universal Emotions in a New Guinea Village),強調福爾人的臉部表情,和西方人一樣會顯示出類似的基本情緒,如驚訝、悲傷、生氣、恐懼、厭惡與快樂等。延續先前的研究,艾克曼在《心理學家的面相術【全新增訂版】》這一本新書中,進一步強調情緒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他在第一章所強調的:情緒有時候勝過人類的重要驅力,如性、生存等。台灣社會晚近發生的案例,包括以極為兇殘的方式殺人,或「狠心」與年幼的子女同歸於盡,這些現象都指出情緒對人類的行為確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同時也引發學術界及一般民眾對「情緒管理」或「情緒品質」(EQ)的重視。《心理學家的面相術【全新增訂版】》這本書在這一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資訊,是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
情緒是一種有組織或模式的行動傾向,這些行動傾向使得人類得以建立、維持或干擾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也影響了人類的社會行為。情緒的研究在文化人類學的早期研究中並不多見,即便是與情緒研究有密切關係的心理人類學,長期以來都強調動機、認知、知覺、價值觀的探討,只有少數的人類學家(例如本書提到的米德﹝Margaret Mead﹞)曾提及不同族群的情緒特性與文化經驗間的關係。一九八○年代以後,情緒研究在人類學中開始迅速成長。至目前為止,人類學對情緒的研究主要包括情緒的社會化、文化對自我的塑模、情緒經驗與表達方式的跨文化變異性、情緒的語言與認知層面,以及對西方情緒研究理論的檢驗等。
由於情緒被認為具有明確的生物基礎,因此生物人類學家普遍認為,所有人類都具有類似的情緒基模,而這種基模取決於人類的腦部結構,特別是職司記憶與情緒的邊緣/額葉系統與腦部的某種物質(如多巴胺﹝dopamine﹞)的影響。在心理科學領域中,有許多學者和艾克曼一樣,強調情緒反應的普同性,例如在比較義大利與中國人時,雪佛(P. R. Shaver)等人發現:這二個不同文化群的情緒特徵與表達方式顯現出高度的相似性,每一個族群都表現出快樂、悲傷、恐懼與生氣等基本情緒,而且也都有愛、孤獨、傷痛與同情等和情感依附有關的情緒。在台灣喪偶婦女的研究中,高雄醫學大學的許敏桃博士也發現台灣喪偶婦女具有和西方相同的失落情緒,如哀痛、恐懼、生氣、罪感、後悔、想念、無力感、絕望、不安全和寂寞。
相對於前述的情緒普同性,許多文化人類學家強調不同文化脈絡下的特殊情緒表達。已過世的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家羅薩多(Michelle Rosaldo)在菲律賓伊洛哥族(Illogot)的研究,以及璐茨(Catherine Lutz)對大洋洲伊法魯克(Ifaluk)族情緒語彙的研究,發現這兩個族群的情緒表露和西方人相當不同,羅薩多認為這種差異並不只是單純語彙翻譯的問題,她發現伊洛哥族對情緒的想法不只迥異於西方,而且他們的感覺與處理感覺的方式也與歐美不同。在哀傷或失落經驗方面,跨文化研究顯示差異頗大的失落反應其實受到特殊文化脈絡的塑模。例如,多數美國人認為將悲傷形之於外是恰當的反應,但印度人則認為過度表現哀傷是一種罪惡,而許多亞洲民族都將哀傷視為個人內在的反應,必須加以掩飾。這些例子顯現出哀傷情緒、表現以及適應策略具有族群間的差異。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列溫(Robert LeVine)觀察到非洲古希族(Gusii)男性的哀悼行為是「抑制情緒和適可而止」,其反應與古希族女性有很大的不同。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的伊法魯克人,對特定人物(如部落頭目)的失落有其應有的哀傷表現,過度的表現會被蔑視為「病態」。爪哇文化的理念規定:即使是親密的家人死亡,也必須保持隔離和忍住哭泣。
學者對情緒結構與表露方式的普同性或特殊性雖然各執異見,但是對於社會文化環境與經驗的重要性卻有頗為一致的看法,《心理學家的面相術【全新增訂版】》也提出同樣的觀點。在生物人類學中,搭馬西歐(Damasio)將情緒區分為基本與次級兩大類,基本情緒負責處理和驅力有關的思考訊息,次級情緒則與個人的情境和處理的事物有關。儘管搭馬西歐仍然強調次級情緒和腦部前額葉皮質層有關,但情境因素和個人所面對的事物顯然也被認為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子。同樣地,雪佛等人雖然主張情緒結構的普同性,但也認為社會文化因素對情緒的次級層次有影響。
人類學家的研究也獲致相似的結論,例如我的指導教授柏克萊加大的人類學家雪珀-休斯(N. Scheper-Hughes)教授在巴西一個貧窮小鎮的研究,發現環境(食物)的匱乏可能降低母愛的表現,嬰兒及孩童的死亡通常都被視為不可避免的命運,因此母親的哀傷表現大多只持續幾天而已。此外,文化的各種分類法則,特殊事件與情境,都會賦予特定的情緒意義。情緒經常受宗教或政治象徵與儀式的影響,情緒與這些環境事物的連結通常會透過情緒語彙表現出來。總而言之,文化的法則使得人類的情緒表露產生豐富的變異性。
語言的社會化是影響人類學習情緒的重要工具。米勒(Peggie Miller)等人在美國巴爾的摩南部一個社區的研究,發現青少年透過故事的傳述而學得文化所認可的表達生氣與攻擊的方式。米勒和中研院民族所的心理學家馮涵棣博士等人,透過台北和芝加哥一些中產家庭親子間對話的敘事分析,比較二歲半至五歲間兒童的社會化歷程、機轉與內涵,都觸及這個重要的主題。
從人類發展的觀點,對人類情緒的了解一方面應該直接從個人的主觀經驗著手,但同時也必須了解情緒的塑模因子與過程。在處理這個理論課題時,我們認為語言、情緒與文化模式間的關係,並非靜態現象間的關聯,而是如維哥斯基(Vygotsky)所建議的「連結設置」(mediating devices)的概念,也就是透過社會互動過程,使得個人建立本身的內在符碼,由此而達成文化傳衍的工作。只有透過對個人內在世界的細緻理解,並將它們放在所處的社會文化情境下,予以動態性的解讀,我們對情緒的了解才有可能較為趨近完整而真實。當情緒與文化相遇,我們展現出和艾克曼一樣的表情。
當情緒與文化相遇
許木柱(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榮譽教授)
保羅.艾克曼是情緒研究的先驅之一,一九六七年就到新幾內亞高地針對福爾人的臉部表情進行研究,並在一九八○年出版極受注目的專書:《人類的臉部表情──新幾內亞一個部落的普同性表現》(Face of Man: Expressions of Universal Emotions in a New Guinea Village),強調福爾人的臉部表情,和西方人一樣會顯示出類似的基本情緒,如驚訝、悲傷、生氣、恐懼、厭惡與快樂等。延續先前的研究,艾克曼在《心理學家的面相術【全新增訂版】》這一本新書中,進一步強調情緒在...
目錄
來自各界的讚譽
致謝辭
推薦序一▎用科學的方式了解情緒的本質/洪蘭
推薦序二▎當情緒與文化相遇/許木柱
全新增訂版推薦序▎表情真的反應情緒?/謝伯讓
全新增訂版導 讀▎發現情緒/潘怡如
全新增訂版▎前言
引言
第一章‧跨越文化的情緒
第二章‧情緒的產生
第三章‧改變情緒誘因的影響力
第四章‧情緒性行為
第五章‧哀傷與悲痛
第六章‧生氣
第七章‧驚訝與害怕
第八章‧嫌惡和輕蔑
第九章‧愉快的情緒
第十章‧謊言與情緒
結論:與情緒共處
後記
附錄一‧表情判讀測驗
附錄二‧註釋
附錄三‧圖片來源
附錄四‧延伸閱讀
來自各界的讚譽
致謝辭
推薦序一▎用科學的方式了解情緒的本質/洪蘭
推薦序二▎當情緒與文化相遇/許木柱
全新增訂版推薦序▎表情真的反應情緒?/謝伯讓
全新增訂版導 讀▎發現情緒/潘怡如
全新增訂版▎前言
引言
第一章‧跨越文化的情緒
第二章‧情緒的產生
第三章‧改變情緒誘因的影響力
第四章‧情緒性行為
第五章‧哀傷與悲痛
第六章‧生氣
第七章‧驚訝與害怕
第八章‧嫌惡和輕蔑
第九章‧愉快的情緒
第十章‧謊言與情緒
結論:與情緒共處
後記
附錄一‧表情判讀測驗
附錄二‧註釋
附錄三‧圖片來源
附錄...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