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古現場還原史書上缺失的大秦樣貌
從兵馬俑看兵制布局,從咸陽城看國土規劃,從文物看秦人的技術工藝。*專文推薦*
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作者)
許宏(《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作者)
推薦──
祁立峰|作家、大學教授
吳曉筠|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研究員
李修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徐建國|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
陳一隆|台中市立台中一中歷史教師
黃春木|台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教師
葉言都|普及歷史工作者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駱芬美|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兵馬俑如何展現了橫掃六合的軍事布局?
*咸陽城是一座融合多元種族的國際都城?
*項羽究竟有沒有用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
秦始皇開創了一統中國的宏業,為文明奠基;而嚴格的刑律,也留下暴戾的形象。秦始皇其人、其兵、其城,究竟是什麼模樣?藉由秦皇陵與咸陽城遺址這個龐大的地下帝國,讀者得以結識秦始皇這個人,發現秦國崛起的祕密、超前的節約理念以及對外來文明的兼收並蓄。
從廢棄堆與爛土裡挖掘出的陶俑、陶馬、玉器、兵器、造幣模具,甚至是一絲織物與一塊封泥,都鐫刻著秦國獨有的密碼,逐一拼合出秦國的貴族、官吏、匠人、百姓的真實生活場景,秦人的細緻與浪漫,以及秦人創造的絢麗文化。本書是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和秦咸陽城遺址發掘領隊許衛紅的考古「尋秦記」,用細緻的棉籤與醫用手術刀,在考古現場,花了數十年的時光,細膩的「剔」出了史書無法說明白的大秦。
「考古和推理破案有點像,兩者都是從細枝末節的線索出發,用邏輯與想像力將其串聯在一塊,還原出事情的真相。」──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作者)
「透過此一考古實錄,許衛紅老師詳盡記錄了她過往參與的秦咸陽城遺址考古挖掘工作,以及後續考古工作的發展,包括許多考古資料之上看不到的真實考古歷程,以及對於考古工作的情感與甘苦談。現今的108課綱下,學生需要吸收更多跳脫課程知識、同時與課程相關的課外其他知識,藉由此書,學生也較能親近考古現場,同時理解挖掘考古文物背後所需的繁雜制度、技術與決策。」──陳一隆(台中市立台中一中歷史教師)
「考古其實就是給現實生活找原宗。這在細膩之外,又讓作品平添了某種宏闊的、貫通古今的大氣。」──許宏(《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作者)
中信2020年度好書|2021年國家文津圖書獎推薦|京東文物考古圖書榜第三名
作者簡介:
許衛紅
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學系,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現任秦都咸陽城大遺址項目考古領隊。曾參加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發掘二十餘年,在任一號坑第三次發掘領隊期間,用棉籤和醫用手術刀「剔」出諸多精彩。
《百家講壇》「鎮館之寶」主講人、一席演講者。已出版《說說秦俑那些事》。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中信2020年度好書;
2021年國家文津圖書獎推薦;
京東文物考古圖書榜第三名。
名人推薦:
「考古和推理破案有點像,兩者都是從細枝末節的線索出發,用邏輯與想像力將其串聯在一塊,還原出事情的真相。」──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作者)
「透過此一考古實錄,許衛紅老師詳盡記錄了她過往參與的秦咸陽城遺址考古挖掘工作,以及後續考古工作的發展,包括許多考古資料之上看不到的真實考古歷程,以及對於考古工作的情感與甘苦談。現今的108課綱下,學生需要吸收更多跳脫課程知識、同時與課程相關的課外其他知識,藉由此書,學生也較能親近考古現場,同時理解挖掘考古文物背後所需的繁雜制度、技術與決策。」──陳一隆(台中市立台中一中歷史教師)
「考古其實就是給現實生活找原宗。這在細膩之外,又讓作品平添了某種宏闊的、貫通古今的大氣。」──許宏(《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作者)
得獎紀錄:中信2020年度好書;
2021年國家文津圖書獎推薦;
京東文物考古圖書榜第三名。名人推薦:「考古和推理破案有點像,兩者都是從細枝末節的線索出發,用邏輯與想像力將其串聯在一塊,還原出事情的真相。」──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作者)
「透過此一考古實錄,許衛紅老師詳盡記錄了她過往參與的秦咸陽城遺址考古挖掘工作,以及後續考古工作的發展,包括許多考古資料之上看不到的真實考古歷程,以及對於考古工作的情感與甘苦談。現今的108課綱下,學生需要吸收更多跳脫課程知識、同時與課程相關的課外其他知識,藉由此書,學生...
章節試閱
揭祕地下軍陣
兵馬俑的軍陣是只待戰鼓捶響,立即衝鋒陷陣、直搗敵營的實戰陣容嗎?
拆開篆書「陣」字來看,其實是由左豎旗、中有車、右立持戈的武士組成。兵馬俑的三座坑裡不難發現旗、車、武士的不同排列組合,因此將兵馬俑定性為「地下軍陣」有一定的道理。
對於陣的了解,我是從《射雕英雄傳》開始的。黃老邪按照奇門遁甲的方法,布置了五行桃花陣,建成一座玄幻的桃花島。外人一旦踏入桃花島,催命連環陣,一陣接一陣。作家金庸先生是布陣的高手,他的小說主要情節就是如何布陣和破陣。《射雕英雄傳》終歸是文學作品,認識古人排兵布陣還得依靠兵書。兵書說「凡車以密固,徒以坐固」(《司馬法‧嚴位》),重裝部隊的車兵布置得密集才好,輕裝部隊的步兵擺成坐陣才最堅固。
事實上,古代軍隊打仗的布陣有立陣和坐陣兩種常態,分別對應進攻和防守。立姿為行,即在運動中進攻;坐姿為原地防守,蹲、跪、趴皆可做到。將士們衝鋒前低頭貓在掩體裡是打仗,號聲響起後躍出戰壕撲向敵營也是打仗。
從坐陣到立陣,步兵打仗不外乎五個動作:立、坐、跪、曲踴、距躍。
「立」可以有腿、臂的不同變化,左勾拳,右踢腿,擺出各種立的姿勢。曲踴、距躍是「立」和「坐」的中間環節,都是跳起來。「躍踴者,皆絕地而起,所謂跳也。」敏捷、麻利在這個動作中體現出來了,也逐漸演變出了另一個漢語詞:踴躍。
而對於「坐」和「跪」的具體形態,現代人似乎有點難理解。上身挨腳跟的叫「坐」,上身離開腳跟直立的叫「跪」、「踞」,區別就在於臀部是否挨腳。無論「跪」還是「坐」,向上、下、左、右四面開弓時,做到腰身扭起來隨射擊方向轉動,雙手、武器、眼神達到點線一致才是標準姿勢。四川博物院藏有東漢畫像磚,畫面上部弋射大雁的兩人都是坐姿。
具體到兵馬俑坑,二號坑南部是「裝甲部隊」車兵,戰車首尾相連,軍陣堅固密實。戰鬥進入防禦階段,最需要的是陣形不亂,步兵當用坐姿,因此坐姿俑被擺在了二號坑東北部的突出位置上。雖然是跪坐的狀態,其實是在嚴陣以待,沒比立姿俑輕鬆多少。戰鬥進入衝鋒階段,需要四面出擊搏殺敵軍,當用立姿,因此陷陣之軍的立姿俑被擺在了一號坑最外圍。
打仗還能坐著?這可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影視劇中但凡有守城門、戍衛王宮的場景,都是武士持械筆挺站立。戰士嚴陣以待時頂天立地、昂首挺胸,我們覺得這樣才對。
這讓我想到了我曾經努力腦補的一齣大戲。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東北方向約二‧五公里處的鴻門堡村有鴻門宴遺址景區,我和申先生一同拿著《史記》去訪古。對照書中描述的情節,我腦補項羽、劉邦、樊噲、張良、項莊等人的站位。讀到宴席上項羽無心處置劉邦,范增只能「出召項莊」時,我想項莊一定是站在門道上待命。又讀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危急之時,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我想樊噲也一定站立在軍門口待命。但事實也許並非如此。
在秦末的鴻門宴之前,春秋時期的吳國也有一場類似的宴會。西元前五一四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之際,趁火打劫興兵伐楚。戰事失利,楚國反而出兵斷了吳軍的退路。吳國內部空虛,吳王僚的堂兄弟公子光一看翻身的機會來了,設宴款待他。接到請帖,吳王僚心裡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做了必要的防備,「使甲坐於道」,必經之處設滿守衛。二人一見面,公子光說腳痛,引吳王僚入旁室招呼上菜。侍衛端上一盤魚,美味飄香。吳王僚哪能料到魚腹裡竟然藏著一把短劍,也就命喪劍下,公子光一躍成為吳王闔閭。出於職業習慣,我對「使甲坐於道」始終印象深刻。
警戒行為有軍事性質,這種「坐」也見於守城門。四位士兵分掌左右兩扇城門的啟合工作,百名士兵帶甲坐守防禦。接待外賓時,內、外門之間設立坐守士兵,宴會廳內則有帶武器站立的士兵。
因此,守的狀態下,坐下來才符合歷史情境。鴻門宴上項莊可以坐在門道上待命,樊噲也可以坐在軍門口待命。山西省侯馬出土的佩劍坐姿俑陶範屬於春秋時期晉國的遺物,就是坐道衛士的形象。
亮劍
電視劇《亮劍》看得人很提神。李雲龍瞪著大眼,粗狂地放出豪言: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亮劍隱喻軍人的氣概,不再是具體的一種兵器。
刀槍劍戟,十八般兵器,為何偏偏是劍而不是其他?
在中國人的心中,劍是百兵之君。古代經常有代替皇帝外出探訪民情的官員。到了外地亮出「尚方寶劍」,劍代表了皇權。在古人的心目中,寶劍是身分、地位、等級的一部分,就像將軍配置金印紫綬,是一種符號。
兵馬俑坑除了數千件陶塑,大量實戰兵器也是亮點。長兵器有戈、有戟、有矛,遠射程兵器有弓、有弩、有搭配的箭鏃,短兵器有鈹、有劍,都是寒光凜凜。既然劍是百兵之君,那我們就亮出來,以此看看秦代社會的精神。
精神不只限於軍人,剖析得由外及內。
已經出土的銅劍數量有三十餘柄,一號坑中完整的有十七柄。長度在八十到九十公分之間,寬二到三‧三公分,重約一‧五斤。
前有身,後有柄,柄有首和莖。首是擋,防止手滑脫;莖呈四棱狀,把握時硌手,要用木片夾莖纏上絲線形成劍夾,纏的絲線為緱,夾莖的材料是竹片或木片,已經腐朽但紋理可見。莖前接劍格,又稱鐔。劍身中間部位的凸棱是脊。兩邊斜坡面為縱,縱面不平,有起伏,為血槽。邊為刃,頭為鋒。近鋒處,劍身內收,呈束腰狀。整把劍一次鑄造,經過加熱、鍛打的修整,再進行平銼、鏟、磨、拋光、開刃,最後配鞘。鞘即套,頂端有珌,中間有璏。
這樣講述,聽者一般表情平靜,只是在聽。
可劍為何如此設計呢?有劍夾才不硌手;縱面不平能增大殺傷力;束腰便於傷口內的血流出來,抽劍的時候劍身不被血吸住。講到這裡,聽者的眼睛一亮,有時還微蹙一下眉頭。哦,秦人心思縝密,想得真是周到。
劍入鞘,繫掛於人。陶俑不是人,怎樣繫掛?再問,沒人應答。
陶俑都隨身配置實戰兵器,兵器種類有長槍短炮,通過陶俑不同的手部造型可以發現,戈戟、弓弩的攜帶方式都有清楚的對應,唯獨劍的佩帶方式沒人深入追究。在做小跟班的時候我想過這個問題:「夾在胳膊下面?夾不住,也不嚴肅啊。」虛擬過各種可能,但僅僅是淺嘗輒止。
「這是啥啊?窄窄的,一段一段的。」面對一次又一次出現的類似織物的腐朽痕跡,大家都把疑問拋向了領隊。我必須給出答案。
窄長條,黃褐色,織物線絲呈平紋,像紗帶。最寬處有二公分多,曲曲折折,說明原材料材質柔軟,整體較長。手術刀剝離的實況反覆在腦海裡重播。有一天,我正在家中炒菜,呀!我突然頓悟──這是劍帶。劍入鞘,通過鞘上的璏可掛於劍帶,腰際束紮劍帶,劍才能實現與陶俑的結合。
歷史上有一則和劍帶有關的彈劾。成帝劉驁是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沉溺酒色,做事荒誕不經,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他被載入史冊的諸種荒誕行為就包括經常擅自外出及著裝打扮不合禮制。比如,穿白色衣服,只紮布幘不罩冠帽,刀劍還別插在腰帶上,流裡流氣。
王公天子出行,鑾駕、陪同、著裝都得按禮制。打包成套的禮制成熟於西周時期,周公作禮。漢代雖然早已禮崩樂壞,但並不是全部消亡,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禮制核心依舊。平頭老百姓頭紮布幘是黔首;貴為天子,紮裹頭布不帶冠也是不行的。佩劍有專門的紳帶,因有紳帶才能成為彬彬有禮的紳士。
劍帶不同於束紮袍服的腰帶,它們各有各的用途,可不是有錢任性,買豆漿喝一碗倒一碗。直接掛腰帶上,劍沉下墜,衣服鬆鬆垮垮不成體統。成帝是九五之尊,如此「貌之不恭」,兆頭不妙,必遭天譴。電視劇《楚漢傳奇》有劉邦在曹氏酒館怒打夏侯嬰,小吏蕭何出面調解的片段。畫面中的蕭何腰間別劍,犯了和漢成帝一樣的錯。
不過,陶俑是泥塑的,腰帶是雕刻出來的,腰帶與俑體之間是沒有縫隙的,想「貌之不恭」也做不到。
長劍差點要了命
追蹤了兵馬俑坑中的銅劍和秦人的銅劍,該說說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了。
故事發生在咸陽城的大殿上。荊軻借機靠近秦王,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持匕行刺。千鈞一髮之際,秦王的劍太長,竟然卡殼了。越著急越拔不出來,這可真要命了。於是秦王繞著柱子跑,荊軻在後面緊追不捨。這時群臣除了驚慌失措之外只能乾著急,最後在大家「王負劍!」「王負劍!」的提醒下,秦王拔劍刺傷荊軻的左腿。受傷後的荊軻只能向秦王投擲短劍,卻紮在了柱子上,沒能命中秦王。秦王再次反擊,最終荊軻身受八劍而亡。
千鈞一髮之際,秦王的長劍竟然卡在了劍鞘裡。在秦王脫身之後,荊軻因凶器太短,最終失去了機會。《史記》將這個故事描繪得非常生動,情節跌宕起伏。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巧,劍之長短,各有優劣,長劍不好出鞘,短劍則是有效使用範圍有限。
秦法規定,朝臣上殿不能佩劍,即使是坐於殿下的警衛,皇上不叫你,你也不能跑進來。這條禁令於漢代做了修改。位尊至極的蕭何,漢代的開國元老,只有他被允許帶劍上殿。
秦始皇佩帶的長劍到底能有多長?據說劉邦任亭長時,佩劍長三尺,後來做了皇帝,佩劍改為七尺。漢高祖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兩位皇帝用劍規格應該差不多。高祖劍長七尺,按照秦漢時一尺約合現代的二十三公分計算,約長一百六十公分。現在秦陵一號銅車御手佩劍約為一百二十公分,合秦漢時的五尺二寸多。荊軻謀殺事件中,始皇的劍大抵是在一百二十到一百六十公分之間,比畫一下確實難以抽出。
秦始皇生活的時代,文獻記載了很多名劍。比如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干將莫邪雌雄劍等等,基本都是吳越地區鑄造。魚腸劍放了吳王僚的血,助力公子光上位。秦朝著名政治家李斯歷數嬴政擁有的世界名品,有昆山之玉、隨和之寶、明月之珠,還有太阿之劍。
太阿劍,楚王三大名劍之一,是楚王派使臣風鬍子說服吳王,重金聘吳國鑄劍大師歐冶子和干將聯手打造而成的。在這件事上,吳王有點「傻白甜」,沒有一點防範意識,竟然就同意了──劍成。
晉國公鄭王聞聽此事欲強索,兩國為此拉開三年之久的大戰,楚國一度處於劣勢。楚王一看大事不好,拿出鎮國之寶太阿劍,登城親自督戰。頃刻間,晉軍三軍陣法大亂,節節敗退,士兵被打得暈頭暈腦,血流成河,舉國上下,家家死人。楚王大悅,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免有點囂張:你們說這是劍有威力,還是我有威力?風鬍子巧言道:劍之威也,因大王之神。(《越絕書》)
劍之威,是人的精神,此為亮劍。君王劍出,則匡正諸侯,天下歸服。秦始皇擁有太阿劍甚至其他名劍,這並不奇怪。
項羽沒燒阿房宮
「基建狂魔」秦始皇擴建宮室之舉,以渭河之南的阿房宮最著名。這塊地界兒本來就屬於皇家,是後花園上林苑。作為帝王威嚴的象徵,阿房宮與秦始皇陵成為帝國時代的兩項「國家重點工程」。
新宮的規模大得不得了。前殿能容一萬人,廣場站十萬人不成問題。一部分修陵,一部分修宮,兩個工地先後調動七十萬人次。相對而言,修陵進展快。待麗山「大事畢」,秦二世二年(前二○八年)冬天,天下大亂,資金鏈斷裂,修宮陷入僵局。
「陛下,先停工緩建吧。」左、右丞相去疾、李斯一幫子文人聯合將軍馮劫向二世提議。二世很不爽:我做皇帝兩年來,你們無功無勞。阿房宮工程是我爹生前未竟事業,你們還要叫停,對得起我爹嗎?對得起我嗎?要你們幹啥,「殺」。話音未落,政局驟轉,西元前二○七年,秦二世自殺。滿打滿算,阿房宮的修建只有短短的四、五年,秦始皇的麗山園未建成,阿房宮也成了爛尾。
阿房宮的半拉子工程沒人接盤。《漢書‧東方朔傳》記載,漢武帝把「阿城以南」的土地擴入上林苑。《十六國春秋》記載,前秦苻堅在阿城種植了很多梧桐樹。《舊唐書‧高祖本紀》記載,李世民入關也曾駐兵於阿城。
阿房宮的名氣是唐代詩人杜牧捧出來的。一篇《阿房宮賦》,從建設取材、建築規模、外觀風貌到週邊交通、宮內人物活動……有景、有物、有人、有事,熱鬧非常。賦文結尾,杜牧感慨道:「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麼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群,被項羽的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實在是可惜!
土被火燒過就會變得又紅又硬,考古稱為「紅燒土」。使用火標誌著人類不再茹毛飲血,從而成為人,考古發現,燒土有時可比發現金銀器物更重要。二○一九年在陝西秦嶺舊石器時代的洞穴裡,考古發現了距今約一萬五千到三萬年的紅燒土火塘,甚至確定用火時間最早在距今約五萬到七萬年。秦嶺深處有人家,陝西歷史悠久可見。
渭河以北的咸陽宮殿,經考古發掘,確實發現了大量的灰燼和紅燒土,證明項羽確實縱火焚燒過秦宮室。西漢末年的漢長安城也被綠林赤眉軍燒過。考古發現遍地都是紅燒土,長樂宮遺址堆積尤其厚,殘存木柱全變成了黑炭。如果阿房宮真的發生過「縱火案」,考古過程中一定能發現灰燼和紅燒土。
然而並沒有。
再來看,瓦當是一種陶質的建築材料,與屋頂覆蓋的半圓形筒瓦相連保護木椽頭。戰國時期大量使用圓瓦當。久負盛名的秦磚漢瓦的「瓦」,所指即瓦當。瓦當製作精美,整齊排列,組成了屋簷下一道風景線。高等級建築遺址必有瓦當,如果阿房宮真的建成,考古發掘肯定能發現。
然而並沒有。
遺址中根本不見火燒的土層,火燒阿房宮沒有證據;發掘中沒有見到高等級的建築材料瓦當,說明阿房宮遺址上沒有大的像樣建築。阿房宮考古領隊李毓芳老師介紹工作經過時說:「幾個發掘點,找不到對應的證據,我的血壓高到一百六,急的。」
阿房宮根本就沒建成,只有三面圍牆和部分台基,項羽此處縱火並沒有證據。
複式結構的小高層
秦始皇家的房子很多。聯排、獨棟、疊拼,夯土建築按照發現順序被依次編號,登記數量已經有三十餘處。一九七五年後,前輩們對一到四號建築進行了發掘。它們之間勾連相屬,組成一個建築群。原發掘者認為一號處於核心地位,為主殿。
陪同某節目組拍攝,站在一號建築的台頂,我滔滔不絕地講:「類似這樣的建築,咸陽原上有數十處,想當年秦舞陽陪同荊軻來咸陽刺殺秦王,剛踏上大殿台階,宏偉的建築直接把他嚇尿了。」
「在哪呢?在哪呢?」攝像師滿臉疑惑地問。
包括一號建築在內,這些夯土外觀真是其貌不揚,經常被誤認為是墓塚。表面雜草叢生,實質內核很硬。一號建築寬闊、高大的夯土台基占地範圍長一百十七公尺,寬四十五公尺,面積約五二六五平方公尺。歷經二千餘年風雨蠶食,僅高出現地表的部分還殘餘有六公尺,接近今天的兩層樓。向下還有五公尺多深。初步估算,這個建築需要的夯土總量約有六萬多立方公尺。台基上再搭屋頂,至少還得再加上一個成年人的身高。最後形成的建築總高度至少有九公尺了。
夯土台基上營建有大小不同、高低錯落的單間或套間房舍。台基頂層中心有主殿,套內面積一百六十多平方公尺,地面塗紅漆,中心的大木柱直徑六十公分,成年男子雙手抱攏恐怕也有點困難;台基中部環繞一些小面積房間;最底層是長長的走廊。整個建築在使用功能、通風、採光和排水等方面都有相當合理的安排,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建築集合體,彷彿現今的「複式小高層」。
複式小樓的屋內設施從實用出發,以人為本,附屬設施及裝修選材體貼入微。中間一層的房間中,我最喜歡F8。F是房屋的縮寫,8是次序編號。這座房屋的東北角有壁爐,西北角有儲藏物品的窖,東南角有三面略高、一面略低的排水池,排水池上部有木槽,下部中心位置接陶質地漏和彎管。具體功能推測是一間「洗浴室」。
政務廳不需要有洗浴室。儘管站在台頂上,我們可以想像當時類似建築的雄偉壯麗、秦舞陽的狼狽不堪,但一號建築不是荊軻刺秦王的事發地。沒有出土帶文字的實物,不能這樣下結論。
F8雖是一間洗浴室,卻充滿了土豪氣。使用面積四十一平方公尺,相當於現在的一居室;室溫要暖和,裝了「浴霸」壁爐;濕度大,地面鋪磚,磚下墊火燒的土渣,鋪了「防水層」;水池上架木條,洗澡方式是淋浴,比湯池要衛生一些;洗澡水四濺,水池牆壁貼壁磚。泥土燒製的陶地漏、排水彎管與現代人們所用相比,只是材料不同而已。整個房屋的地平四周高,水池中心最低,也和現代的洗浴房沒有差別。
寬敞、保暖、防潮、隔水,設計考慮周全,施工一絲不苟。夯土內核裡的房間精巧、精緻。複式小高層的主人一定擁有優渥、舒適的生活。
琢磨著F8的房間設施和人性化設計,我想起秦始皇洗澡的故事。
秦始皇陵西側的驪山上有娘娘廟,供奉有女媧神。山下的溫泉久負盛名,因富含硫黃,對治療皮膚病極好。據說有一天秦始皇來驪山遊玩就遇見了神女,因其輕浮之舉被女神吐了一臉唾沫,後來被唾的地方竟然生起瘡來。賠禮道歉後,女神原諒了秦始皇的冒犯,開處方讓他用湯泉洗痂。秦始皇按方用藥,用驪山溫泉沖洗,瘡痂才漸漸好了。
考古發現,驪山下的唐華清宮遺址內陳列有很多根完整的木枋,是考古發掘出的秦、漢時期的建材,秦始皇確實曾在這裡「砌石起宇」,修建「驪山湯」,漢武帝又治繕離宮別館和樓台亭榭。
官商運營模式
考古學研究強調「跟著材料走」,意思是說不能天馬行空,要緊扣所發掘對象的本體。然而緊扣並非拘泥,最後研究能走多遠,還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將骨器工廠的發現放到秦都咸陽城遺址中,再放到中國古代手工業製作歷史中,故事方能高潮迭起。
時間維度上的打破,從人類開始利用獸骨開始。早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已經開始用動物牙作為項鍊;新石器時期的骨鏟、骨刀,還有梳妝打扮的梳子、束髮的笄,考古發現的器物精彩紛呈;河南、陝西等地的商、周大型聚落或城址中,都已經發現有大規模的製骨作坊。唯獨在咸陽城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對骨質遺物只是偶有提及,製作工藝、具體的生產地點並不清楚。
與咸陽城時間、地點最接近的製骨發現,有西周豐鎬遺址。已經發現了六處製骨遺存,整體分布範圍近一萬平方公尺。這裡的原料有黃牛、水牛、鹿、豬、馬,不僅有動物的四肢骨,還有肩胛骨、肋骨、鹿角等等,種屬比咸陽城發現雜亂。產品種類也五花八門,有束髮的笄、耳勺、錐子、箭鏃、鏟子等等1。顯然,咸陽城的發現續接了骨器製作的歷史,體現了手工業細緻分工的進步。
空間視野上的打破,從咸陽城內部開始。產品數量越來越多,遠遠超出皇室貴族的剛需,應該還可以用於商品交易。政府的剩餘物資不能浪費,可以搞點創收拿到市場去變賣。「國有企業「參與市場經濟,這事可以有。
里耶秦簡有「死負剝賣課」律文。「課」是考課,一種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對官員定期進行考核,並依考核的結果進行獎懲。「死負」、「剝賣」就是出賣筋、骨角、皮毛等畜牧產品,此項工作列入考核,說明是一種常態。
秦代的國家機器周密得令人難以想像。既有「課」,也有方法和指導細則,絕不釣魚執法,《廄苑律》細說了「剝賣」畜牧產品的具體操作規程。公家的馬牛等牲畜死掉了要及時出賣,防止腐爛貶值,賣了多少錢要上報。「乘服公馬牛亡馬者而死縣」,馬、牛出行死在了半道兒,死在了其他縣境內,就近分割定價出賣,及時止損。精打細算,保證政府的損失降到最低。
國家層面的精打細算,大抵漢武帝時期的「均輸令」堪稱楷模。在先秦時期,由於各地與中央距離遠近不一,政府按照運輸成本適當增減供奉數量,以求大家心理平衡。到了漢武帝時期,任用桑弘羊為大農丞,實行均輸法,並很快取得成效。
均輸法的基本辦法是將各郡國應繳的貢物,除了特需、品質特優者外,一般貢品就不再費勁地轉送到京師,在當地銷售變現。所獲為本,再購特產運往其他地方倒賣,從中賺取差價。這樣,一來減少貢賦的運輸成本,減少百姓辛苦,避免了皇室貢品積壓,也獲取了商業利潤,還限制了大商人的私人壟斷,可謂一舉多得。活脫脫就是官方倒爺。這種做法後世有借鑒,尤其是宋代王安石變法。
世界就是這麼矛盾。就像國不能缺少大匠,人們又都追捧讀書、做官,拼仕途一樣,秦國政府一直在參與商品經濟,並從中多有獲益,但是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一直沒變。至少我們一直這樣認為。
我們認為,秦代有七科謫政策。七科謫又稱七科適,是指犯罪的官吏、殺人犯、入贅的女婿、在籍商人、曾做過商人的人、父母做過商人的人、祖父母做過商人的人,經常是戍邊服役的對象。這七種人中,和商人相關的有四種,占一半還多。我們認為的這些對不對呢?
自從募人丞印和秦簡出現了募人制度,再次看相關史料記載,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認識。
秦始皇三十三年曾派逃犯、上門女婿、商人「取陸梁地」,這些人是參加戰鬥的兵。戰鬥結束後建立桂林、象郡、南海三個郡縣,後來「以謫遣戍」的人,與打仗的人是不是一夥,有點模模糊糊。秦始皇派遣蒙恬帶兵十萬北擊匈奴,收復黃河以南的失地,司馬遷沒明確說這些適戍邊者的身分與七種人有關。至於說秦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就更有問題了。稍微一抓就近千人,七種人在秦代社會占的比例也太多了點,其實閭左是平民百姓。
世界其實一點兒也不矛盾。對於秦國、秦代、秦始皇,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認為的矛盾都只是我們以為。世界本來就是複雜、立體的。七種人身分特殊,重利輕生,因此有很強的戰鬥力,徵為募人不過是利用人的本性而已。其中道理與美國大片《加里森敢死隊》中招募兵來自死囚犯一樣。
司馬遷寫《史記》,為商賈作《貨殖列傳》,並列記錄了兩位商人:烏氏倮和寡婦清。
烏氏倮,籍貫西北地方,職業牧民兼畜牧業和紡織業中間商。善經營,思路活泛。秦始皇賜「比封君」,近似封君,享受朝臣一樣的政治待遇。寡婦清,籍貫巴蜀地區。憑藉家族有礦,坐擁家財萬貫。尤其是能自強獨立,令秦始皇帝敬重,尊她為「貞婦」,並出資修了紀念建築。
司馬遷卻說:「一位僻壤的放牧人,一位窮鄉的寡婦,混得這麼好,還不是因為有錢嗎!」有錢不是錯,為富不仁、不忠才不對。皇帝對工商業者的青睞尤其是對寡婦清,首先是品德「貞」、「不見侵犯」,乾乾淨淨做人。其次要注意此二人的籍貫──西北、巴蜀。對於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言,對邊遠地區、外部族系統的人格外恩惠,這是導向,體現了執政者的智慧。司馬遷一介史官,又如何懂得權術之道呢。
比起司馬遷,有一部以寡婦清為題材的電視劇很惡搞。劇中寡婦清與秦始皇玩曖昧。有時候我們可以誤讀歷史,但永遠不要「惡譯」,心懷敬畏是一種美德。
揭祕地下軍陣
兵馬俑的軍陣是只待戰鼓捶響,立即衝鋒陷陣、直搗敵營的實戰陣容嗎?
拆開篆書「陣」字來看,其實是由左豎旗、中有車、右立持戈的武士組成。兵馬俑的三座坑裡不難發現旗、車、武士的不同排列組合,因此將兵馬俑定性為「地下軍陣」有一定的道理。
對於陣的了解,我是從《射雕英雄傳》開始的。黃老邪按照奇門遁甲的方法,布置了五行桃花陣,建成一座玄幻的桃花島。外人一旦踏入桃花島,催命連環陣,一陣接一陣。作家金庸先生是布陣的高手,他的小說主要情節就是如何布陣和破陣。《射雕英雄傳》終歸是文學作品,認識古人排兵...
推薦序
推薦序──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作者)
我和許老師的緣分,要追溯到二○一九年的夏季。
當時因為機緣巧合,我獲准前往秦宮六號宮殿遺址去考察,接待我的,正是許老師和她的學生。許老師極為健談,先在辦公室打開電腦為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一番概況,然後又不辭辛苦冒著烈日帶我們去考古現場,親身體驗一把秦宮六號宮殿的壯觀與博大。
說是考察,其實更像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許老師一路侃侃而談,講了許多不為公眾熟知的考古細節,兼具專業性和趣味性,幾乎每一個知識點都讓我浮想聯翩,湧現出想寫篇小說的衝動。她的講解有一個特點:細緻。從不潦草地講講套話,也不動輒上升到高屋建瓴的層次,每一處都扎扎實實地深入到極微小的細節,同時又能從這些極微小的細節出發,推演出一個宏大的場景,使之真切可信。比如我們曾參觀秦宮裡的一處浴池,許老師從鵝卵石的鋪設方向講到陶管下水道的布局,無數細節拼湊在一塊,古代帝王泡澡的日常生活狀態便浮影而出,充滿動感。
事實上,考古和推理破案有點像,兩者都是從細枝末節的線索出發,用邏輯與想像力將其串聯在一塊,還原出事情的真相。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很像是一位福爾摩斯或波洛。
除了過硬的專業見解之外,許老師給我留下的印象還有一種澎湃的激情。我至今還記得她辦公室前貼的那一副對聯:大秦博望證一統,後趙豐貨顯傳承。橫批:留住文明。因為她們曾經挖到過一件秦代銅飾,上有「」「博望」二字;又在秦宮遺址的溝渠裡挖出過一枚「豐貨」銅錢,乃是後趙時期的產物。兩件文物不大,但都頗有文化價值。以這兩件文物來寫對聯,足見許老師對於考古事業以及傳統文化那種深切的熱愛,以及博大的情懷。考古對她來說,不只是一項工作,更是一個值得花一生去守護的理想。
參觀結束之後,許老師送了我一本她寫的《說說秦俑那些事》,說是講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的。我本以為是考古報告,心想著哪天閒了再看。沒想到就在從西安飛北京的飛機上,我一口氣把它給讀完了。
它確實是一本考古現場挖掘報告,但文字處理得相當輕鬆,深入淺出,既保留了報告的嚴謹,同時還摻雜了一些基本的常識普及,再加上許老師個性十足的議論風格,可讀性非常強,乾貨十足。
比如為控制環境突變所採取的措施,比如層位甄別發生的錯誤,都是很細緻的工作描述。更有趣的是兵馬俑的許多小彩蛋:彩俑怎麼被一刀刀剔出來?秦軍軍服的徽章是如何被發現的?出土兵器柄上的重英繪彩樣式如何?甚至有些陶俑的胳肢窩裡居然還寫著字,這都是什麼字?幹嗎用的?這些有趣的小細節,是別的書裡所看不到的,非親身經歷者寫不出來。
可惜那本書的印數不多,許老師只是偶爾拿出來送朋友。我讀完之後,不免有些遺憾。明珠璀璨,豈該蒙塵,應該讓更多人領略到它的風采。幸虧中信出版社慧眼識珠,與許老師約稿,請她將三十年的考古經歷娓娓道來,出版了這本《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簡體中文版),算是一件大功德了。
按許老師的話說:「希望所有人能讀懂挖掘的精髓,與挖掘人一起分享赴約兩千年前的特權。」
是為序。
馬伯庸
二○二○年九月
推薦序──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作者)
衛紅女士在繼《說說秦俑那些事》(三秦出版社,二○一五年)之後,又有這本面向公眾的新著問世,可喜可賀。她約我這個本家同行寫幾句話,當然恭敬不如從命啦。
其實這位曾主持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發掘的考古領隊、微博圈裡著名的「探方裡的資深美人」,已有相當的知名度,不必由我來贅言。但她後來的舉動與收穫,真的令人敬重有加。
我一直自詡是考古界搞「不動產」的,執掌「最早的中國」、最可能的夏都──二里頭遺址二十年,最得意的成果是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井字形大道)、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室建築群、最早的多進院落宮室建築、最早的圍垣官營手工業作坊區……這些搬不走的遺產,其珍罕程度和歷史意義,甚至遠超國寶級文物。但這又往往是令考古人望而生畏的。誰都知道如以此為志業,有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這些在「性價比」上顯見的問題。事倍功半的事兒,沒有點情懷支撐,是很難做下去的,尤其在我們這個偉大而浮躁的時代。
如果說本人的決意,還來自而立之年初任領隊時的那股銳氣,那麼,當聽說俺的本家衛紅女士竟然在不惑之年,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又轉戰咸陽城,吃驚之餘是歎服,歎服之餘,也為她捏了一把汗。在本人梳理出的中國上古時代「大都無城」這一文化現象中,秦咸陽城是一個典範,由於沒有大城圈,也是最說不清楚、最不易捋清結構布局的。但後來我們欣喜地看到,衛紅女士接手之後,率其團隊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去探尋,秦咸陽城考古有了如此收穫和突破性的進展,令人刮目相看。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這本書從秦始皇身後的「兵」說起,而後轉向了秦始皇生前的「城」,向我們展現了一代秦都「不動產」和遺物兩大類文化遺產之美,以及考古人的探索足跡與心路歷程。我們能從中感受到她的執著,她的投入,她的摯愛,她的溫度。
這樣,我跟衛紅女士就有了進一步的緣分。我在論文、講座中多次提及自己的中國古史觀和文明觀。整個中國古代文明史可分三大期,其間有兩大節點。第一個大的節點是二里頭,那是從「滿天星斗」的多元古國(邦國)時代,演變為「月明星稀」的廣域王權國家的時代;第二個大的節點,則是秦王朝,它開啟了「皓月淩空」的一體一統化的帝國時代。而我和衛紅女士就是二里頭和秦咸陽城這兩大歷史節點上的「大都」考古人。惺惺相惜。
扯遠了。說到這本新書,你能看到作者這枚考古「女漢子」婉約的一面。她在書中娓娓道來:「我在兵馬俑坑裡,看到皮盾、戰鼓和木車,在咸陽城骨器工廠裡,找到了帶具、圓環。這些考古發現使我看到了別樣的秦人,有不一樣的平和、有序、耐心、細膩,不乏生活的情趣。」是的,機遇屬於有準備者。髹漆繪彩的竹、木、皮器及織物等的清理,在理念和技術層面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是根本無法讓其「復活」,重見天日的。捧讀這本書,你能從考古清理之細、描述之細,感受到學者之細和女性之細,感受到二者相加之後,在書中處處顯現出的細節、細心、細膩之美。
「腦洞」,是衛紅女士書中出現頻率特高的一個詞兒,既用作名詞,更是很時尚地活用為動詞:「我發現自己對考古發現的細節真的很喜歡腦洞。」是的,考古需要想像力!這種想像力,的確像作者說的那樣,可以將考古發現「提升到情境研究的高度」。作者在嚴謹求實的基礎上,又經常帶我們走進輕鬆詼諧、時空穿越的「腦洞」世界。「考古其實就是給現實生活找原宗。」這在細膩之外,又讓作品平添了某種宏闊的、貫通古今的大氣。
讀衛紅女士的文字,我想起了著名女學者揚之水老師的名物研究。其作品訊息量大,知識點多,旁徵博引,讓人應接不暇,當然受益匪淺啦。讀這本書的感受也一樣。
要之,這是一本有意思的書,一本有用的書。
是為序。
許宏
二○二○年初秋
推薦序──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作者)
我和許老師的緣分,要追溯到二○一九年的夏季。
當時因為機緣巧合,我獲准前往秦宮六號宮殿遺址去考察,接待我的,正是許老師和她的學生。許老師極為健談,先在辦公室打開電腦為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一番概況,然後又不辭辛苦冒著烈日帶我們去考古現場,親身體驗一把秦宮六號宮殿的壯觀與博大。
說是考察,其實更像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許老師一路侃侃而談,講了許多不為公眾熟知的考古細節,兼具專業性和趣味性,幾乎每一個知識點都讓我浮想聯翩,湧現出想寫篇小說的衝動。她的講解有一個特點...
作者序
秦始皇是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秦國是一支逆境中崛起的部族,秦代標誌著一個東方大國的巔峰時刻。
作為一名專注於秦漢時期考古研究的田野工作者,認識秦始皇,了解秦國及秦代,此生以考古這個職業與它們相會是幸事,但絕非易事。
一九八九年,塵土飛揚的公車在驪山腳下的村口撇下我和同班同學申先生。拎著行李,我倆心不甘,情不願。那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並不十分著名,距離臨潼縣城還有近十公里,荒郊僻壤的,很少有大學生能接受這種組織派遣。我們這些自認「炙手可熱勢絕倫」的天之驕子都覺得至少應該留在省城。
那個時候,博物館裡的科學研究氛圍並不濃厚,有些人甚至認為大學生的存在價值不如水工、電工。在這些人看來,學生娃還沒戒除「驕嬌」二氣,又帶著不諳世事的秉性,早已養成的各種習慣與農村生活格格不入。村中的宿舍、不分男女的廁所、每天轆轤吊水的日子和想要而不可得的獨立辦公桌,每一樣都讓我們想削尖了腦袋往大城市裡鑽。不得不說,最終留下來,憾事變幸事,依靠的是「熬」。
值得熬,因為這裡是考古工作者的天堂,與「秦」相關的人和事在時間這口鍋裡熬出來的內容太豐富、太精彩、太令人著迷。
歲月如白駒過隙。在參加並領銜過一些考古發掘項目之後,兵馬俑這群秦始皇地下王國的「兵」使我們的人生擁有了充實的滿足感。地下自有黃金屋,以此為平台,以「兵」為媒介,我們嘗試結識秦始皇這個人、秦國這支部族和秦這個朝代。
這個過程有難有易。初始容易,初生牛犢不怕虎,再膚淺的認識也敢洋洋灑灑寫出來。後面則越來越難,隨著對秦帝國的了解逐漸豐富,我明白了所要探究的物件是聚集的多維體,也就不知道該如何繼續把專業研究進行下去。
是時候走了。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工作了二十五年後,在擔任兵馬俑一號坑考古發掘領銜人時,我選擇了離開這裡。
離別總是讓人傷感,因為有很多遺憾和不甘。欣慰的是離開之前我寫成兩本書,其一《秦始皇帝陵一號兵馬俑陪葬坑發掘報告(二○○九~二○一一年)》是專業的考古發掘報告,為學術研究提供基礎資料;其二《說說秦俑那些事──第三次發掘記事》是科普型的考古讀物,以講述的口吻與公眾分享考古發掘過程。兩本書體裁不同,但說的都是秦始皇的「兵」的那點事,算是「同卵雙生子」,共同的「母體」是二○○九年啟動的秦始皇陵一號兵馬俑陪葬坑發掘行動。
二○一四年,穿過七拐八拐的建築圍擋,我心甘情願地來到了秦都咸陽城。這裡遠不如兵馬俑坑的名氣大,但它才是秦始皇平天下之地。在這裡,秦始皇發出一道又一道的政令;在這裡,秦帝國的大一統機制高速運轉,成為東方文明的一顆巨星;在這裡,楚人一炬三月不絕,短祚時代就此結束。
在這裡,我們可以貼近秦始皇、追蹤秦部族、體會秦帝國,如同暢飲一罈老酒,餘味悠長。曾在這裡「漸行漸遠漸無書」的秦帝國,將「西風殘照」留給了「漢家陵闕」,留給了細狗攆兔的「五陵少年」。
我又想寫一本書了,關於秦始皇的城。動意一起,深知其難。
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渭水考古隊開始對咸陽城進行探查,卻在一九七三—一九八二年發掘三座建築遺址之後漸漸停止了對城的考古工作,轉而為配合經濟建設發掘了數百座墓葬。一堆資料看起來分量很足,實則很散,缺乏串起來的主線。
但我想,有些故事不寫可能就來不及了。現在新區的開發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再建一座理想城的熱潮正在衝擊兩千多年的歷史遺存,文物保護迫在眉睫。
從秦始皇的「兵」到秦始皇的「城」,這是本書所記錄的第一次逆行,一位普通考古人的工作經歷。第二次逆行,則是分享考古發現,介紹「如何考古」。
考古講究透物見人。真正的秦帝國是什麼樣子?真正的秦始皇是怎樣的一位君王?正是因為中國人「事死如事生」的文化傳統,正是因為作為偶人的俑「有似於生人」,在考古人眼中,秦始皇的這支「兵」是破譯秦帝國、秦始皇的摩斯密碼。兵馬俑陪葬坑屬於秦始皇陵;陵若都邑,秦始皇陵屬於秦都咸陽城,而秦都咸陽城也只是代表了秦國的巔峰瞬間。層層隸屬關係展開,兵馬俑顯然屬於末端。因而,以兵馬俑為起點破譯「摩斯密碼」猶如逆行。
以我個人的學識,沒法以準確的文字寫出破譯結果。到最後,字裡行間只記錄了當時的某些片段,嘗試著梳扒了一些歷史的前因後果。那就只能再透過個人的考古經歷的回顧,看看歷史如何有趣、考古如何燒腦吧。
秦始皇是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秦國是一支逆境中崛起的部族,秦代標誌著一個東方大國的巔峰時刻。
作為一名專注於秦漢時期考古研究的田野工作者,認識秦始皇,了解秦國及秦代,此生以考古這個職業與它們相會是幸事,但絕非易事。
一九八九年,塵土飛揚的公車在驪山腳下的村口撇下我和同班同學申先生。拎著行李,我倆心不甘,情不願。那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並不十分著名,距離臨潼縣城還有近十公里,荒郊僻壤的,很少有大學生能接受這種組織派遣。我們這些自認「炙手可熱勢絕倫」的天之驕子都覺得至少應該留在省城。
那個時候,博物館...
目錄
推薦序 許 宏
推薦序 馬伯庸
自 序
第一章 世界奇蹟兵馬俑
千古一帝的儀式感/兩千多年的三座「營房」/揭祕地下軍陣/秦始皇「模型」的諸多祕密/真相再遇挑戰/考古四十載終獲國際大獎
第二章 彩繪兵馬俑的本來面目
別問彩繪俑有多少件/合成顏料的專利屬於誰/刀下留「俑」/這個陶俑有睫毛/因為顏色引發的爭吵
第三章 無彩之中更精彩
脆弱的彩繪文物/萬事都有原宗/腐朽織物裡的大發現/女人的故事
第四章 尋找秦將軍
我發掘的將軍俑/巧製衣裝伴將軍/秦代雕塑大師/誰在秦國能當將軍/將軍俑名不符實/聊點八卦
第五章 秦軍的精銳部隊
小跟班開腦洞/奇怪的綠臉俑/精銳部隊中的特種兵/戰爭警報拉響了/陜西的名馬良駒/弼馬溫與馬上封侯
第六章 傳奇寶劍的神話
亮劍/高科技逆天有點玄/秦劍的長途旅行/秦劍的本土內核/長劍差點要了命/我的「差」運氣
第七章 地下寶庫秦始皇陵
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最愛/陵園選址並不好/麗山之作有「增」和「減」/世界最貴豪車/帶著兩河文明氣息的銅水禽/秦始皇地宮何時挖
第八章 咸陽城迷霧
咸陽城,我來了/為了回家而不停遷都/天境與人間帝宮/項羽沒燒阿房宮/咸陽城建造的「天意」/《阿房宮賦》內容不假
第九章 咸陽城裡找人
挖座秦陵行不行/我看到了奇蹟/有漏洞的腦洞/城中普通人/咸陽是座移民城
第十章 「爛土」裡的皇宮
夯築技術創造世界奇蹟/田野考古祕籍/複式結構的小高層/宮殿精裝修/壞事變好事/新城與舊都,且行且珍惜
第十一章 殘磚也是寶
磚上紋飾與國運/模印磚與印刷術/有字磚與君子修養/混進來的漢代磚/我有三個奢望/小題大做
第十二章 「骨」惑人心的一次發現
「萬人坑」帶來的煩惱和快樂/皇家工廠初顯真容/紙上得來終覺淺/大國工匠/官商運營模式/考古人心中的國寶
第十三章 國庫發掘‧編磬
新發掘開始了/緣分帶來的小驕傲/磬不只是樂器/秦人講禮嗎/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第十四章 國庫發掘‧封泥
封泥出來嘍/用途大家猜/洛陽鏟發神威/火警長鳴/想點文創
第十五章 「中央銀行」的錢版
摟草打兔子/錢模的三重價值/錢「眼」和拜「金」/秦始皇的理想與現實/半兩錢的「打版車間」/工作難度再加大
第十六章 渭河岸邊有祕密
心有疑竇再出發/秦宮銀盤長了「腿」/殘缺中欣賞美/交流不只一條路/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第十七章 青銅詔版顯聖意
胡亥的另一面/秦代也有八兩秤/繼承、托古與贗品/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聖意不難測
第十八章 一條穿越時空的隧道
笑話不好笑/西魏大墓出了墓誌/還原墓主真人/西安:絲路起點站/留下一份歷史記憶
結語
推薦序 許 宏
推薦序 馬伯庸
自 序
第一章 世界奇蹟兵馬俑
千古一帝的儀式感/兩千多年的三座「營房」/揭祕地下軍陣/秦始皇「模型」的諸多祕密/真相再遇挑戰/考古四十載終獲國際大獎
第二章 彩繪兵馬俑的本來面目
別問彩繪俑有多少件/合成顏料的專利屬於誰/刀下留「俑」/這個陶俑有睫毛/因為顏色引發的爭吵
第三章 無彩之中更精彩
脆弱的彩繪文物/萬事都有原宗/腐朽織物裡的大發現/女人的故事
第四章 尋找秦將軍
我發掘的將軍俑/巧製衣裝伴將軍/秦代雕塑大師/誰在秦國能當將軍/將軍俑名不符實/聊...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8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