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腦跡諮詢師」首次出書!曾幫上萬人評量,發現真實的自己、消除育兒焦慮、改善婚姻關係!
★學員盛讚,如春風化雨!
「整個心是雀躍的,好像在茫茫大海抓到救生圈。」「全家人的心立刻轉變成溫暖柔和。」
★暢銷親職教養專家 羅寶鴻老師專文推薦!
「要怎麼改善親子關係?怎麼把教養做好?子蘭老師這本書已經完全涵蓋所有正向教養的最高指導原則,直指人心,令人佩服。」
育兒焦慮、職場壓力、婆媳憤怒、愛情委屈、照護無力……
排山倒海的情緒,逼出你心裡的防禦小刺蝟,
看似守住了你的心,卻也使你更不快樂了。
跟著腦跡諮詢師一起探索自己、孩子和親人的內心感受,
解開自我防衛的枷鎖,找回愛自己、愛他人的能力,
各種煩惱也隨之灰飛煙滅!
認識防衛機制,讓關係更美好!
內心有愛的人不恐懼,心靈放鬆治百病!
讓成年後的自己,卸下防禦盔甲,
發現最真實的純真自我,讓我們重新愛!
每次在諮詢時,個案總會說:「老師,您說的怎麼那麼準啊?」
真的不要再說我像「算命」一樣準。
其實,只要好好認識防衛機制的運作方式,誰都可以準確預測!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自我保護機制,卻不自知。
它是心理的本能反應,本來是保護自己的,卻反而傷了自己與他人。
這本書特別獻給所有陷入各種煩惱泥沼脫不了身的人!
它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可以幫助你自我成長和自我療癒。它是讓親密關係更前進的書,是人際關係書,當然也是父母需要的幼兒教養書。
你可以隨自己的需要用它,脫下你心中的刺蝟盔甲,擁抱更美好的關係。
【學員感動分享!】
子蘭老師常說,愛從說話開始,真是深深認同!溫和說話帶來幸福的感覺,讓我心中更穩定踏實,感謝老天爺!感恩一切!(黃佳慧)
使用子蘭老師的方法得到孩子回饋的例子好多啊!老師說的原體驗,也是其一。把身體感受的權利交給孩子,他們可以做出令人驚喜、驚訝的決定!(嫻一)
老師謝謝你,這次的訪談點醒了我的教養問題。媽媽的心夠柔軟,孩子才會表達內心真正的自我。(鍾美雲)
〈陳子蘭老師線上說話課〉內容扎實到我聽了好幾天才聽完,每天都有大亮點,「說話教育會讓人幸福」,一起來學習吧!真的太感謝老師。(李愉婷)
今天抓緊時間,才聽老師十分鐘的錄音檔,整個心是雀躍的,好像在茫茫大海抓到救生圈了。(利縝)
老師的那份報告很有幫助,我少唸一點孩子,但讓小孩知道我關心他,相處起來變輕鬆了。(Chiung yen)
過去愛孩子的方式好像太用力了,很容易讓雙方都受傷,現在開始學著輕輕的愛,家裡的氣氛沒有那麼緊張。當我的亞斯兒情緒要起來時,我也比較能冷靜面對了。(郭小拉)
子蘭老師的魔力太強大,只是LINE,還沒碰面,卻已被感化學習溫柔和轉念,應該和老師合照放在家裡,全家人邊深呼吸邊看照片,心立馬變柔和。(秀秀)
作者簡介:
陳子蘭
親子教養、兩性演講專家/腦跡諮詢師/兒童閱讀諮詢師/理科智慧家庭暨人類工程學院處長。
自許為家庭教育工作者,擁有10年以上的實務經驗,在全國各地推廣智慧家庭的觀念與方法,提供包括婚姻家庭、夫妻婆媳、親子教養,以及個人成長認知調整等諮詢和建議。近年除了演講,也透過網路社群與父母分享育兒觀念,並提供兒童行為改變及婚姻諮詢服務。
同時,她也是一位「腦跡諮詢師」,腦跡是認識自己與他人內心感受的依據,可藉由腦跡心理量表來了解彼此內心的感受,予以修正互動模式。她相信,就像一棵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的滋養才能長大,家庭也需要呵護和經營,用對方法才能充滿愛與溫暖。
作者序
〈推薦序〉
「歷盡萬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撫臉」的陳子蘭老師
(羅寶鴻 蒙特梭利教育專家、暢銷親職教養書作家/著)
陳子蘭老師在親子教養、夫妻關係與個人成長領域,有超過十五年以上的經驗,一直以來我都稱呼老師為「前輩」。
會稱呼子蘭老師為「前輩」的原因,是因為在追蹤老師臉書多年下,發現老師文章的字裡行間,除了有對孩子內心精準的詮釋、對父母行為包容的寬廣,對人性善惡的認識與接納外,還有一份身為智者與長者的涵養與闊達。
這確實是一個我尚未到達、但心嚮往之的境界。所以,我稱老師為「前輩」。
每次讀前輩的文章、聽前輩的課程,總讓我感到如沐春風,得未曾有。在前輩輕描淡寫的語言裡,蘊藏著深睿的教養道理與人生哲理,以及一份「歷盡萬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撫臉」的灑脫與洗鍊,讓我深感佩服。 前輩的文字,總是精簡,但發人深省。 前輩的話語,總是溫柔,卻鏗鏘有力。 仁者如山,智者如水;但前輩在多年人生歷練與學習下,讓自己既有仁慈的相貌與氣質,讓人容易親近卸下心防,又有洞察人心的智慧,讓來者的困擾常被一語道破,豁然開朗。所以多年以來,一直跟著前輩學習的人非常多。(我有許多讀者,都是前輩的粉絲)
前輩博學多聞,身上帶著多把刀,刀刀鋒利。很欣喜前輩終於要出第一本書了!但作為親子教育專家的她,第一本書主要講的卻不是教養,而是人性中的「防衛機制」。
我認為這實在是太高明了。
作為一名親子教育工作者,多年來與孩子家長互動下,我發現彼此常起衝突的終究原因,並不是因為不愛對方,而是因為雙方內心都有自己所未覺察的「防衛機制」。
若父母能藉由這本書,看清楚自己有哪些防衛機制,逐漸就能妄盡還源,找回原來真實的自己,與內在本有的愛與生命力連結。
同時,在看清楚自己的防衛機制後,將心比心,自然就能了解孩子各種的不當行為,其實也是來自防衛機制。
不被假相所欺騙,自然能看見真實。當孩子的真實被我們看到了,他會感受到被理解與接納,我們就能幫助他找回自己內心本有的真、善、美,往正向人格發展。
所以,當我們內心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就會改變。
而當我們看孩子的方式改變,跟孩子的互動也就會改變。 彼此不再用防衛機制傷害對方了,互動改變了,關係自然就好了。
要怎麼改善親子關係?怎麼把教養做好?子蘭老師這本書已經完全涵蓋。 從這個角度切入,不談教養方法,卻涵蓋所有正向教養的最高指導原則,直指人心,是多麼地雋永、簡潔,令人佩服。
而且全書都以簡單易懂且親切的文字編寫,讓人看起來輕鬆、舒服,易於了解吸收,一看就知道是子蘭老師的手筆。
這確實是要了解人性、了解人心與了解教養的智者,才能寫出來的一本好書啊! 誠摯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
跟著子蘭老師學會卸下防衛盔甲,回到愛裡
(林絲草 陳子蘭老師學員、四個孩子的媽/著)
我是在對自己極度懷疑的狀態下認識子蘭老師的。
還記得剛發現自己懷上老四的時候,才得知家中的兒子有情緒發展上的問題。
那時的我每天過得水深火熱,除了挺著一個肚子、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外,三不五時還要跟兒子過招,在家育兒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深深覺得這樣的日子好苦、好像看不到盡頭。
我常常思考:「明明從生完老大開始,我讀了那麼多的育兒文章跟書籍,怎麼可能有我教不來的孩子?書看了那麼多,我怎麼還會用怒吼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呢?」
也因為這樣,我對自己產生了很大的懷疑:「我有愛嗎?我怎麼可以這樣對自己的小孩?這樣的我,怎麼還可以懷老四,我對得起這些小孩嗎?」種種負面情緒油然而生。猶記得那段黑暗期,我常常把情緒任意潑灑在其他孩子跟另一半身上,搞得整個家庭烏煙瘴氣。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了改變的契機,而這應該就是老師常說的「巧姻緣」吧?
當時我的好友圈有人點讚子蘭老師的文章,冥冥之中子蘭老師的文章跳了出來,很巧合地被我看見了。 點開文章一看,裡面傳達的理念很棒,於是我再連結到這位老師的個人臉書、閱讀其他文章後,得知這位老師有在為人做腦跡諮詢。當時「對於人生極度懷疑、很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的我,二話不說約了老師做測驗,跟子蘭老師有了人生的交集(直到現在)。
這是我與子蘭老師相識的由來。 我跟老師第一次見面,是為了看腦跡報告。在人來人往的「摩斯漢堡」速食店裡,子蘭老師用沉穩的口氣對我說:「看書很好,但是不要拿教條來教小孩,也不要拿知識來批判他人,這樣就傲慢了!」
頓時間五雷轟頂,原來過去的我,縱然看了很多書,但充其量也只是遵照著書裡講的「道理」在教小孩,而不是用「愛」在灌溉孩子。 難怪我兒子會暴跳如雷呀!
情緒比一般孩子還要敏感的他,一定就是發現媽媽對他只有滿滿的「管教」,而沒有一點點的「愛」,所以他才會使盡各種方式表達不滿。
在做完諮詢後,我才知道我住家附近,有位媽媽會定時把子蘭老師請來社區上課,於是開啟了我跟著子蘭老師「拜師學道」的成長過程。
子蘭老師授課的範圍很廣,上到親子,下到姻親,或是自我成長的課程等,子蘭老師總是用最容易懂的方式,引發我的共感。
像是在《四夠教育》裡聽到「愛夠,良知就夠」;在《說話課》裡知道「愛是從說話開始的」;在《道德課》裡學到「我所知道的,不過是別人的千萬分之一,所以不要隨便批判他人」等。
或許是之前養成的閱讀習慣起了作用,每次只要聽完一堂課,我便可以馬上抓到老師想傳遞給大家的理念。所以只要每上一次課,就會感受到,自己的觀念好像又比上次上課時還更完整一些、更進步一些了。
這種學到東西的成就感,讓我心情非常愉悅,也慢慢開始學會無條件的接受孩子的樣貌,而不是像過去一樣,是有條件的愛孩子。
子蘭老師這本書的主題「防衛機制」,好像是我開始跟課後,聽到的第四堂還是第五堂課。記得那時剛聽完這堂課,我馬上把它列入子蘭老師必聽課程第一名。
我的頭腦裡常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一樣的問題,別人就不會生氣,到我這兒,我就氣到不行?」「為什麼一樣的狀況,別人就可以冷靜處理,而我卻焦慮不安呢?」
「防衛機制」這堂課,讓我了解到自己頭腦裡的這些毛躁念頭是怎麼來的,同時也知道了別人的毛躁情緒,有可能是因為哪些關係?
套句子蘭老師常說的:「知道就好。」 當我在知道一個人的內心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不當防衛」之後,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原來我們大家都不是故意的,原來只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都受了傷,所以才會啟動了不當的防衛機制,想保護自己。
如果你跟一開始的我一樣,常常疑惑自己到底怎麼了。我想,或許你可以試著打開這本書,細細閱讀書裡的文字,深深地挖掘自己,想想自己的過去,或許你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也就如同子蘭老師在書裡提到的「發現自己,就是改變的開始」一樣,在發現自己的毛躁從何而來之後,我們也就可以知道該怎麼去正視它、接受它、修正它了。
現在的我,依然是一個不完美的媽媽,但我想,在子蘭老師的溫柔帶領下,至少我可以更勇敢地面對自己,更有勇氣去做一個雖不完美,卻是獨一無二的媽媽。
感謝老師,感謝我生命中的所有貴人,謝謝你們。
〈自序〉
看懂防衛機制,發現美好的自己
在這個物質生活水準大幅提升的時代,人的心靈世界是否也跟著提升了呢?
經常有人用玩笑話的語氣對我說:「你的工作最好了,世道越亂,家庭教育、婚姻、親子諮詢的工作就會越好,因為大家的內心都不快樂,家庭的衝突就會不斷,個人也會有很多問題,都會想要來找你諮詢……」
我都笑著回應:「是這樣嗎?」
應該不是吧?!那是因為現代人的物質生活變好了,開始有自覺地轉往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自己。
過去的人忙三餐的生活就已經大不易,誰還能有心力去思考內心層面?而現代人生活水準提升,過著比較富裕的生活,進而才能想到要追求內心深處的平衡。
找我諮詢的人越多,也代表著心靈世界的普遍提升。越來越多人知道人生不單單只是向外求物質、一味地追求高物質面的需求滿足而已,而是更能察覺內外是一個平衡的道理,外在物質追求越高,內在心靈更空虛。
來尋求諮詢的人當中,有不少常感嘆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明明生活沒有過得不好,但就是不知道哪裡不對,老覺得自己不快樂。
每天忙碌的工作,是累積了很多的財富,但內心卻有被掏空的感覺,因此,會想要借助腦跡諮詢來找到自己,找到自己與人相處的平衡點。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心靈成長歷程。
每個人都在追尋一個東西。 「追」——是動的意謂。 「尋」——是找回自己原來的物件。
那麼追尋就是一種動態的、積極的找回原來屬於自己的東西。
矛盾的現代人,總想追尋一種連自己也說不上來的感覺。那種感覺似曾相識,好像應該,但實際上卻又不對勁。
你是否曾有一種經驗,在聽了某一段話、看了某一段文字,突然彷彿頓悟了一番的猛點頭:「對!就是這樣,我心裡想的就是這樣。」
所以其實在你的內心早就有所體驗,只是你一直都不了解,又或許一直都知道,只是茫然的不知所以,讓擔心、害怕、焦慮……所有負面的能量籠罩著你,失去清心的能力。日復一日的生活到最後,你就會開始尋找一種自己想要的感覺。
不需追尋,不需往外求,只要你願意,靜下來聆聽內心深處的聲音,你會發現所有的美好,一直都跟著你。
不需追尋,美好一直都在! 你需要的是一個正向能量的提醒,適時的一句話、適當的愛與關懷,感覺就回來了。
在紛亂的都市叢林裡,難得可以靜,忙得沒有時間靜下來,有一種方法可以試試看,不需向外追尋,而是往內看、往自己內心深處看,只要靜靜的坐著,看看天空的雲彩隨風變化,看看自己的心,正隨著什麼而變化。
你的心正隨著什麼而變化呢?
自己的心需要靠自己調節,當然你得具備一些認知來幫助自己調節。 因此,我想帶大家進入「防衛機制」這個心理學領域,讓你看懂自己與周遭的他人。
我是因為看懂這防衛機制,而發現自己的。 所以,我也期待你也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 「找到自己」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自信與心靈平靜,自由自在的滿足感。 「找到自己」才不會讓自己困在不自覺地自我保護,以及對他人的負面情緒的敵意裡。
這本書要跟大家談的是,我們每天都在用自我保護機制卻不自知!它是心理的本能反應,本來是保護自己的,卻反而傷了自己與他人。
你,一直都不知道吧?!
〈推薦序〉
「歷盡萬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撫臉」的陳子蘭老師
(羅寶鴻 蒙特梭利教育專家、暢銷親職教養書作家/著)
陳子蘭老師在親子教養、夫妻關係與個人成長領域,有超過十五年以上的經驗,一直以來我都稱呼老師為「前輩」。
會稱呼子蘭老師為「前輩」的原因,是因為在追蹤老師臉書多年下,發現老師文章的字裡行間,除了有對孩子內心精準的詮釋、對父母行為包容的寬廣,對人性善惡的認識與接納外,還有一份身為智者與長者的涵養與闊達。
這確實是一個我尚未到達、但心嚮往之的境界。所以,我稱老師為「前輩」。
每次讀前輩的文章、...
目錄
〈推薦序〉 「歷盡萬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撫臉」的陳子蘭老師 羅寶鴻
〈推薦序〉 跟著子蘭老師學會卸下防衛盔甲,回到愛裡 林絲草
〈自 序〉 看懂防衛機制,發現美好的自己
〈前 言〉 讓我們,重新學會愛!
PART 1 探索腦跡,發現真正的你
你認識自己嗎?測測你的防衛機制有多強!
假面具?其實是防衛機制
認識防衛機制後,你比算命師還準
防衛機制,是三個人格成分的產物
「我」對話的過程,就是在調節自我
PART 2 他就是故意要害我?!──病態防衛
妄想投射:跟自己過不去,痛苦的是自己
否認:拒絕感知,害怕被咎責
歪曲、誇大:內心自卑,才會扭曲事實來自保
分裂: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
偏激的投射:都是因為你,我才會這樣!
PART 3 老闆總是愛挑毛病?!──不成熟的防衛
直接行為、衝動:情緒一來,想罵就罵,想打就打
幻想:光想不做,問題不會自動解決
理想化:吹毛求疵的人,內心往往孤僻、猜疑
消極攻擊:放冷箭、做事拖延,都是不成熟的防衛
投射:習慣說別人錯的人,自己永遠不會進步!
投射認同:仰賴他人認同,就無法走出自信人生
心身症:想著想著就病了,是希望引起注意的討愛行為
PART 4 以為把自己與人事物隔絕,就能不受傷──神經質的防衛
替代:最親密的關係,就是最倒楣的關係
慮病症:過度關注或擔心自己是否生了重病
理性作用::為一點小事,情緒激動有必要嗎?
隔離:把自己感到最痛那件事的情緒隔離起來
合理化:自己明明不是很滿意,卻硬要說好
反向作用:明明在乎卻故意說成不在乎
退化:心理退化是想引起主要照顧者的關注
壓抑:不是沒感受,只是不習慣表達情感
PART 5 愛自己,也愛別人──成熟防衛
利他行為:自己舒服、別人也能快樂,就是利他
期望:不只是想想,實際做了才可能滿足
同理心:有愛,讓人能夠將心比心
幽默感:內心越自在,就越能幽默看待事物
仿同、認同:模仿他人的優點,增加自身的能力
昇華:當外境無法改變時,吃苦當吃補
思想抑制:等待也是一種解,不讓自己鑽牛角尖
〈學員的學習分享〉
〈後記〉 每一件事的發生,一定都有它的巧安排
〈推薦序〉 「歷盡萬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撫臉」的陳子蘭老師 羅寶鴻
〈推薦序〉 跟著子蘭老師學會卸下防衛盔甲,回到愛裡 林絲草
〈自 序〉 看懂防衛機制,發現美好的自己
〈前 言〉 讓我們,重新學會愛!
PART 1 探索腦跡,發現真正的你
你認識自己嗎?測測你的防衛機制有多強!
假面具?其實是防衛機制
認識防衛機制後,你比算命師還準
防衛機制,是三個人格成分的產物
「我」對話的過程,就是在調節自我
PART 2 他就是故意要害我?!──病態防衛
妄想投射:跟自己過不去,痛苦的是自己
否認:拒絕感知,害怕...
商品資料
出版社:如何出版出版日期:2021-10-01ISBN/ISSN:978986136600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