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巨流,1995)之續篇。以人口與住宅普查及工商普查資料為主要素材,配合其他資料與文獻,呈現1990年以後約二十年間四大都會內之鄉鎮市區在各個面向的變化。結合前篇的結果,以都會成長的變化、中心都市與外圍環帶的社經分化、住宅類型的變化以及公共運輸與個人機動運具的成長,總結臺灣都會發展的特性;並就西方都會發展的大趨勢,反思臺灣都市與都會發展的經驗。
作者簡介:
章英華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2015~)。長期於中央研究院工作,歷任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主任,另曾任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研究專長為都市社會學、社會調查、家庭研究,主持並參與推動多項大型全臺問卷調查計畫。
臺灣大學社會學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
著有《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1995),《洞見都市:臺灣的都市發展與都市意象》(2015);合著有《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1996);《社會學》(2006);《學術自主與控管之間》(2013)等;合編有《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下冊)》(1986),《台灣的都市社會》(1997),《凝聚台灣生命力》(2005);《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2010);《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2011);《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2012)等;譯有:《社會的演化》(1991),《應用性社會研究的倫理與價值》(1999)。
有關都市與家庭的研究論文主要散見國內主要社會學刊物與相關編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前言
2015 年底,規劃將1995 年出版的《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一書簡單修訂再版。後來覺得應增補該書涵蓋時期之後的變化,就本於視1995 年著作為《前篇》的想法著手增補的工作,以1990 年和2010 年人口與住宅普查以及1991 年和2011 年的工商普查資料的分析為主要依據,完成《續篇》,因字數超出預期,決定單獨成冊。
1995 年的專著(在本書都以《前篇》稱之),分析的資料主要取自1956 年至1990 年的四次人口與住宅普查,以及1954 年、1971 年、1981 年與1986 年四次工商普查資料。先就各都會內鄉鎮市區呈現人口成長、產業結構與人口特質各面向在四都會分布的樣態,再以1980 年的村里別資料進行社會生態因素分析,呈現各因子在四都會的空間分布模式。由於2010 年的人口與住宅普查未能提供村里別的資料,僅能配合《前篇》鄉鎮市區別資料分析的結果,以區別資料鋪陳各都會長期變遷的型態。幸而財稅中心有關綜合所得稅資料提供村里個人所得總額的資料,得以展現各都會內村里所得中位數的空間分布模式,與1980 年社經地位因子的空間分布比較,顯示各區內部差異與變化。
在2000 年之後,有專書討論英美郊區化發展的長期趨勢,標示為20 世紀都市發展的特色(Clapson, 2003),亦有專著討論全世界各都會外圍不同的發展類型。同時,士紳化的研究亦強調這不只是西方都會中心都市的現象,而是全球的趨勢(Atkinson and Bridge, 2005; Lees et al., 2016)。再有對美國郊區蔓延的批判與反省而揭櫫的新都市主義(Flanagan, 2010; Gallagher, 2013)。在《續篇》中,除根據社會生態分析各面向呈現臺灣都會空間模式的長期變化之外,亦以西方(特別是英美)都市研究所鈎勒的由郊區化到士紳化等大變化為對話的基礎,呈顯臺灣都會發展的脈絡與特色。
一、都市內部結構的變遷
(一)人口成長的空間變化
對於西方都會的人口擴張,一般都認為有兩個大階段。第一大階段是工業化時期的成長模式,包含三階段。首先是人口流失中的集中化(Centralization during Loss)階段,在早期工業化時期,人口自鄉村移入都市,其外圍仍屬人口流失的農業地帶,都市人口成長,但未能彌補鄰近地區的人口流失;接著是絕對集中化(Absolute Centralization)階段, 工業持續發展, 居住都市的人口大量增加, 既有都市的人口增加超過鄰近農業地帶的人口流失; 第三是相對集中化(Relative Centralization)階段,工業更高度發展,都市擴大範圍,郊區開始發展。在這個階段,都會區內不論是中心都市或郊區人口均告增加,中心都市的人口增加較快,占都會的比重增加。
第二大階段,則是去工業化階段,當第三級產業擴張而製造業人口減少之際,中心都市人口呈現遞減的現象,逐漸從中心開始延伸到整個都市地帶。首先是相對分散化(Relative Decentralization),郊區快速成長,其人口成長快過中心都市,中心都市占都會人口的比重遞減。接下來的是絕對分散化(Absolute Decentralization)階段,由於中心都市專業化和商業化持續增強,人口自中心都市移出,郊區人口持續成長,中心都市總人口呈現負成長;最後則是人口流失中的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 during Loss)階段,整個都會開始衰退,人口移往鄉村。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當都市人口開始移往鄉村,有些大都會將呈現整個都會人口減少的「反都市化」現象。但實際上,到了1990 年代,有些都會人口又開始增加,還難說真有反都市化的潮流。
其實,都會人口的減少,不見得就是鄉村的再興,有可能是其他都會擴張,或是新都市或都會形成的結果(Hall, 1988;孫清山,1997)。再如,臺灣在1950 年代人口的成長,外來移民是重要的成分,人口出生率亦高,就算是鄉村地帶,人口亦告增加,人口流失的集中化階段,似乎並不存在。但我們仍可以上述階段來觀察臺灣都會人口的變遷模式。
(二)郊區化與士紳化:人口社會經濟性質的空間變化
在人口擴張的過程中,同時呈現了人口性質的空間轉變,如《前篇》導論中所提,相應的則是先有「郊區化」(suburbanization),再出現「士(縉)紳化」(gentrification)的現象。首先,郊區化是人口從既有的都市往鄰近地區擴張,形成新發展地帶,即郊區(suburbs)人口與產業成長,導致中心都市相對沒落的現象。再則是中心都市的破舊地區,經過重建或都市更新後,轉型成為中產或中上階層居住的地區,這即是所謂的「士紳化」現象。在英美都市發展的討論中,是郊區化之後才有士紳化。
英美的都會變遷,從19 世紀就開始郊區化的過程,但人口絕對分散化,還是在二次大戰之後。在二戰之後,伴隨人口郊區化而來的,也有人口特定的社會經濟特質。如在《前篇》前言提及美國的都市歷史學家Jackson(1985),綜合美國郊區化特質,包括富裕與中等階級人口(居住地的階級屬性),遠離工作地(以汽車長程通勤),擁有自己的獨門獨院住宅(高住宅自有率與特定的住宅類型)。他進一步提出所謂的「都會兩極化」(the polarization of the metropolis)觀點,指出窮人的中心都市,是與中等、中上階級郊區的對比。以上只是針對居住人口的性質的界定,相應的有經濟郊區化。先是製造業從中心都市外移,服務業與各項買賣與零售業相繼在郊區發展,造成工作活動與其他日常活動在郊區的比重增加。人口的日常移動,不再由郊區往中心都市的模式主導,郊區之內移動的情形,更高於郊區與中心都市之間的移動。
更極端的變化,一方面是中心都市的就業機會減少,低社經地位居民就業困難,還有反向前往郊區工作的情形;另一方面,則是中心都市與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相關行業,被郊區的購物中心所取代,以致中心都市的零售相關行業衰頹,中心都市百貨公司的優勢,也逐漸為郊區的購物中心或購物城所凌駕(Clapson, 2003; Jackson, 1985; Palen, 1995)。有的商業和服務業在郊區聚集,集住宅公寓街區、辦公街區及好些旅館、商業城與娛樂設施於一區,其規模可以比擬為一個新的都市。針對這樣的郊區聚落,新聞記者Garreua 在1991 年賦予「緣際都市」(edge city)的名稱,此後亦為都市研究學界所援用(Clapson, 2003; Flanagan, 2010)。在上述的郊區化過程中,伴隨著中心都市衰頹的看法,有的學者更強調20 世紀英美都會的發展,由郊區化引領風騷,而以「郊區世紀」名之(Clapson, 2003)。
[…]
第一章 前言
2015 年底,規劃將1995 年出版的《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一書簡單修訂再版。後來覺得應增補該書涵蓋時期之後的變化,就本於視1995 年著作為《前篇》的想法著手增補的工作,以1990 年和2010 年人口與住宅普查以及1991 年和2011 年的工商普查資料的分析為主要依據,完成《續篇》,因字數超出預期,決定單獨成冊。
1995 年的專著(在本書都以《前篇》稱之),分析的資料主要取自1956 年至1990 年的四次人口與住宅普查,以及1954 年、1971 年、1981 年與1986 年四次工商普查資料。先就各都會內鄉鎮市區...
作者序
序言
2015 年出版《洞見都市: 臺灣的都市發展與都市意象》論文集時,即擬簡單增修《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巨流,1995 年出版),不意在撰寫期間,想較完整呈現臺灣都會發展的面貌,竟至可以單獨成書的狀態。在與巨流出版公司主編與責編們商議之後,決定以《續篇》出版,而視1995 年一書為《前篇》。
整體大致延襲《前篇》的分析架構,以人口與住宅普查及工商普查的資料為素材,呈現1990 年以來各都會鄉鎮市區層級在各個面向的長期變化。由於這期間的普查資料,很難建構村里的數據,僅利用「綜合所得總額」的數據呈現鄉鎮市區內村里間的所得分布與差異。最後則結合《前篇》分析的結果,以「都會成長的變化:優勢不墜的臺北、活力不斷的臺中、科技動力緩發的臺南,猶待新動力的高雄」、「中心都市與外圍環帶的社經分化:中心都市的優勢仍在」、「住宅類型的變化與主要仰賴私部門建設的住宅發展」及「弱勢的公共運輸與強勢的機車地位」,總結臺灣都會發展的特性;再進一步以都市研究中所呈現西方都會發展的大趨勢,反思臺灣都會與都市發展的經驗。就社會生態研究的一些面向探討都會的發展,當然有其侷限,不過就相同面向藉經驗資料呈現近六十年來臺灣的各都會的變貌,應仍具參考價值;再則,以表格留下的經驗數據,也可讓有興趣的讀者自行解讀。
五年多前在我將屆即退休之前,蘇碩斌、劉千嘉、尤美琪與曾凡慈四位博士的提議,促成了這本《續篇》。這幾年來,要感謝社會學研究所讓我以兼任身分還享有研究空間與支持,以及同事傅仰止教授與吳齊殷教授在研究資源的協助。黃惠貞小姐多年來擔任我的研究助理,在資料收集與處理的用心,是這項工作得以完成的重要因素。圖表都是惠貞製作的,在繪製都會圖與里所得分布圖上也要感謝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協助。個人有關都市研究的編書與專著都由巨流圖書出版公司出版,而在沈志翰總編與邱仕弘編輯的督促與協助下,再出版此一《續篇》,這樣的緣份,都銘感在心。一如往昔,能夠安心於工作,都拜我無後顧之憂的家庭所賜。
章英華
于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21.5.14
序言
2015 年出版《洞見都市: 臺灣的都市發展與都市意象》論文集時,即擬簡單增修《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巨流,1995 年出版),不意在撰寫期間,想較完整呈現臺灣都會發展的面貌,竟至可以單獨成書的狀態。在與巨流出版公司主編與責編們商議之後,決定以《續篇》出版,而視1995 年一書為《前篇》。
整體大致延襲《前篇》的分析架構,以人口與住宅普查及工商普查的資料為素材,呈現1990 年以來各都會鄉鎮市區層級在各個面向的長期變化。由於這期間的普查資料,很難建構村里的數據,僅利用「綜合所得總額」的數...
目錄
序言
第一章──前言
一、都市內部結構的變遷
二、走向後工業化與全球化的臺灣
三、研究的議題與資料
第二章──臺北都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年齡組成與外省族群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小結
第三章──臺中都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年齡組成與外省族群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小結
第四章──臺南都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年齡組成與外省族群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小結
第五章──高雄都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年齡組成與外省族群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小結
第六章──摘述、比較與補述
一、人口成長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經濟地位
四、年齡與族群組成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居住地、工作地與日常交通模式
第七章──結論
一、臺灣的都會發展與內部結構的變遷
二、一些反思
參考書目
序言
第一章──前言
一、都市內部結構的變遷
二、走向後工業化與全球化的臺灣
三、研究的議題與資料
第二章──臺北都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年齡組成與外省族群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小結
第三章──臺中都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年齡組成與外省族群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小結
第四章──臺南都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產業結構與變遷
三、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年齡組成與外省族群
五、住宅建築類型
六、小...
商品資料
出版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1-10-13ISBN/ISSN:978957732633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4頁開數:18開(長23.5cm x 寬 17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