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有一種比IQ更能預測學習成就的方法
有一條通往健康、幸福、快樂的道路
有一個實現成功人生的關鍵
──原來就藏在我們的大腦裡!
誰說運動的孩子不會讀書?
運動不只能讓身體健康、心情舒暢,
還能活化大腦記憶、開發學習潛能、提升學業成績!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腦科學」研究團隊負責人洪聰敏教授,
運用腦科學知識,結合運動心理,替孩子打造提升大腦執行力的成功心法!
雖然大家都知道運動對大腦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並非只要單純的運動,就可以達到增進腦功能發展的效果。
要怎麼運動?做什麼運動?因應孩子不同的身心發展階段,需要規劃符合需求的課程方案。
本書提出「大腦執行長」的全新觀念,透過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腦科學團隊多年研究開發,融合運動處方、認知挑戰與心理技能的運動系統,以趣味有效的教學結合社會支持的核心架構,大腦將如同最強的中央處理器,可運用在各種運動項目上。
能提供家長、教師及教練,以更明確有效的運用方法,讓從事運動的價值,不再只是體能與技術的提升,更能達到建構與強化成功者大腦神經迴路的效益。
作者簡介:
洪聰敏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腦科學」研究團隊負責人。 現任: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學歷:美國馬里蘭大學運動心理學哲學博士 榮譽與經歷: 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終身院士(運動科學界之國際最高榮譽,近百年來第四位非美裔華人)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會士(臺灣第一位獲選)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運動科學領域至今僅五人獲獎) 多屆體育署運科研究獎首獎 國際桌球總會運科委員(臺灣唯一) 國家奧亞運運動員心理諮詢師(超過二十年資歷,協助過射箭隊獲得奧運銀牌與銅牌) 科技部教育學門共同召集人(運動科學學術界領導) 多本SCI/SSCI高影響力期刊編委與審委(學術地位受國際肯定) 臺灣運動心理學會理事長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財務長(臺灣第一位) 輔仁大學傑出校友 美國陸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壓力下之巔峰表現) 八屆桌球國手、西日本桌球公開賽單、雙打冠軍(優秀運動員出身)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執行功能 一、認識大腦CEO 我們都知道企業執行長的決策能力,影響著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睿智前瞻的決策能為事業開展版圖,帶來最大的利益。反之,錯估情勢的判斷,則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手機業界最盛傳的例子,就是NOKIA與iPhone的故事,在20世紀末,NOKIA堪稱是世界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手機大廠,從1997年登上全球手機龍頭寶座之後,蟬聯了14年銷售冠軍,擁有全球極高的市占率。而這樣卓越傲人的成績,卻因為上位者未能洞悉市場變化,做出錯誤的決策判斷,最後不得不將手機產業龍頭的地位拱手讓人。反之,如今稱霸一方的蘋果公司,曾經從瀕臨破產到輝煌崛起,則可歸功於公司執行長睿智明確的決策方向。 在我們的大腦裡,也有著一個負責決策的CEO:由前額葉皮層所控制的「執行功能」(EF,executive function),它不僅決定著我們行為模式的基礎,更包含了高層次的認知(如:推理、計劃……)等能力,協助/主導著我們日常的一切運作,小至停等紅綠燈、大到規劃家族的年度旅行。生活中所經歷的大、小事件,都是由大腦經過複雜處理後而決定的結果,(如同此刻正在閱讀的你,從決定拿起書本的前一刻,大腦早已啟動數以萬計的神經連結運作)。而能讓複雜精細的神經網絡運作順暢、各司其職的核心關鍵,就是我們的「前額葉」-負責發號施令的總指揮官。每個指令都會引發相關的神經訊號連結,產生一連串的後續處理反應,進而帶來不同的行為結果,因此決策判斷的速度與正確與否,將會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有時甚至會有「蝴蝶效應」般的巨大連鎖效應。 【認識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是一個極度複雜的認知過程,是我們適應群體社會重要的能力 ,對於人一生的發展意義重大,頂著「大腦執行長」的稱號,絕非虛名,亦可看出其涉及層面的複雜性。執行功能:主要包含將訊息暫時保留與串接應用的「工作記憶」;「抑制」對刺激的慣性自動化反應,以及在相似情境,但完全不同的作業或問題之間進行「注意力的轉換」。這些「執行控制」或稱做「認知控制」的能力,讓我們可以不被根深蒂固的慣性行為綁架(越是靠慣性反應,就越不需要動腦,會加劇大腦退化的速度),而能依據當下狀況,以更合適的方式應變。也能以更具策略的方式聚焦我們的注意力,在面對會讓我們分心干擾的複雜與壓力時,還能理性地組織思考,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 好的「執行功能」會讓我們在學業跟職場上有良好的表現、積極正向、滿意自己的決定,充滿信心地完成目標。也會幫助我們避免做出惹上麻煩、偏離正軌的錯誤決策。根據Moffitt觀察一千名幼童0~32歲的長期發展研究中,發現隨著自我控制的梯度變化,兒童時期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預測未來身體健康、物質依賴、個人理財和犯罪行為的後果。此外,研究中也發現,即便擁有相同基因與家庭背景的雙胞胎,幼兒時期自我抑制控制能力越高者,往後人生的成就越高;反之亦然。更證實了若在兒童時期就能展現較好的抑制控制能力,成年之後,則有較高的比例擁有優渥的生活品質及令人崇敬的社經地位。此外,自我控制能力好的人,也比較容易維持身體與精神的健康狀況,較不會出現肥胖、濫用毒品等問題。 因此,「執行功能」可說是與我們身、心健康密切相關,幫助我們建立與維持人際關係的重要因子,更是每個人健康、成功、快樂的重要關鍵! 此時,您不妨仔細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睿智的判斷比較多? 還是懊悔衝動的選擇比較多? 是否曾經突然覺得腦袋打結、無法思考? 明明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講稿,卻在上臺之後,腦筋突然一片空白? 「大腦執行長」究竟要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下,才能幫助我們做出最正確的決策呢? 根據研究顯示,「壓力」就是降低「執行功能」運作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當我們處於高壓的狀態下,「執行功能」往往就無法順利地運作。在今日忙碌的生活節奏中,緊張、壓力已是我們無可避免的日常,我們都希望能擁有像007主角詹姆斯龐德的沉著冷靜,每每在最危機的時刻,還能做出最精準的判斷,在炸彈爆炸的倒數前兩秒,還能臨危不亂地拆除引線,化險為夷。那樣處變不驚的表現,其實就是「執行功能」發揮高度效能的運作表現。唯有通盤考量,全面發揮組織思考、意識控制、分析推理……等能力,才能幫助我們即使身處在壓力困境之中,仍然可以順利地解決問題、完成目標。同時讓我們更有效率地做出正確決策、避免過多的猶豫不決,不把心思花在無謂的議題上反覆,更能聚焦掌握自己的定位,堅定地朝成功的人生方向邁進。 「執行功能」的相關科學研究,近年已受到高度的重視,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前額葉正是調節「執行功能」的重要關鍵! 二、執行功能的神經科學 接下來,將繼續透過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明「執行功能」的重要性。 當神經元一起被激發活化,就會產生相互的連結。(Cell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意思是說:大部分神經迴路的連結強度,是隨時間與經驗形塑而成的。猶如山林小徑一般,當人們依循某條路線反覆行走之後,無形中就開拓出一條通道,這個路線被行走的次數越多,印記越深,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成為大家最直觀選擇的道路。這個模式,與我們大腦中的神經連結相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環境互動的內容、頻率、數量,都影響著大腦的神經連結狀態。 看到這裡,請您試著放空三秒之後,回答:7x8=? 6x6=? 5x3=? 有沒有發現自己幾乎是靠著直覺,說出7x8=56、6x6=36、5x3=15。但,如果拿相同的問題去問正在背誦九九乘法的小一新生,他最有可能的回答方式,應該是從7x1=7、7x2=14、7x3=21……開始背,直到說出正確答案。曾幾何時,我們也是從2x1=2開始,拿著墊板背後的九九乘法表,來回反覆背誦。為什麼多年後的我們,可以做到幾乎不需思考、對答如流呢? 關鍵就在於:我們的大腦是否已經建立了穩固的神經迴路? 人類的大腦中蘊含數千億個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neuron)。當神經元接收到環境變化的訊息後,會將訊息相互傳遞、連結作業之後,對所受到的刺激訊息做出反應。這樣一連串的連結過程,會慢慢形成特定的神經迴路,並且會隨著經驗的多寡、涉獵時間的長短而產生改變。例如:若為了強化特定的神經迴路,而反覆刻意練習相關的作業,就有可能加強該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效率,進而提升特定行為的表現。 與「執行功能」有關的腦區,主要位置就在前額葉皮質。人類的前額葉有著「大腦執行長」的稱號,主要強調的是執行功能(EF,executive function)。這個聽起來有點陌生的名詞,其實正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從每天起床開始,小到決定吃什麼早餐?穿什麼衣服?大到規劃出國旅遊、對客戶進行企畫簡報…等,每個選擇與決定,都受到執行功能的影響。 除了前額葉之外,共同活化的大腦神經元區域又可細分為「腹側迴路」(ventral circuit)與「背側迴路」(dorsal circuit) 兩大神經迴路,主要和訊息的評估、選擇、計畫與目標的執行,息息相關。 除了不同腦區之間,會有相互合作的神經迴路產生之外,在單一腦區中,也會形成內部的連結網絡。透過彼此之間的迴路連結,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所面臨的複雜問題,並且進行更高階的論證推理歷程。 在此值得特別一提的是,以「前額葉皮質區」與「杏仁核」為主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藉由邊緣系統快速自動地將訊號送至前額葉皮質區的機制,可以引導我們將注意力與思考聚焦在對我們較有意義的情境與事物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快速閃躲過路旁衝出的車子,能緊急踩住煞車以防撞到從巷子竄出的貓咪。在邊緣系統的協助之下,我們能過濾掉環境中相對比較不重要的刺激,讓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手上的重要事項。換句話說,這個邊緣至前額葉皮質的網絡系統,是一切目標導向行為的基礎,舉凡想要三振打者的投手、跟著地圖搜尋美食的饕客、一直到在僅剩10秒的綠燈中衝過馬路的你,不論這些目標行為是稀有少見,抑或只是平凡無奇的日常,都深深受這個精密的網絡運作所影響。 邊緣系統與前額葉的交互連結是以回饋式的機制運作,當前額葉受到來自邊緣組織的輸入(接收訊息)時,前額葉皮質會傳遞回饋訊息給邊緣組織以調節其輸入。(圖)上述的邊緣系統是以多巴胺(dopamine)、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簡稱NE或NA)、皮質醇(cortisol)……等神經傳遞物,來傳送調節執行功能運作的神經訊息。當這些神經傳遞物適度地增加時,會帶動前額葉皮質區「剛剛好」的神經活動強度,讓執行功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運作,幫助我們解決當下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如果神經傳遞物分泌過多時,則會讓我們呈現高壓或刺激過度的狀態;反之,當神經傳遞物分泌過少時,則會使人感到無趣乏味、昏昏欲睡。 就像在漢堡速食店裡,前臺接受客戶點單(外界輸入訊息)後臺接單開始製作(根據不同品項需求,準備不同的材料)。當前臺接單順暢,後臺備料齊全時,客人無需耗費太多的時間等待,就能拿到對的商品(輸出適當回饋)。但是,當短時間湧入大量訂單(過多的訊息同時湧入時),前臺會出現擁塞人潮,後臺也可能因為人手不足或是材料短缺,而導致需要加倍的時間才能完成訂單,甚至可能因為慌亂而做出配料短缺或錯誤的成品(無法及時給予正確回饋)。 為了證實上述的理論,神經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設計: 當老鼠在聽到特定的聲音之後,若能立即按壓把手,就能得到食物獎賞。在幾次練習之後,調整了特定聲音出現的頻率,使其間隔不一,時長時短。此時,若老鼠能在長時間的等待之後,還能做出正確的反應,獎賞的食物就會隨之增加。也就是說,老鼠想要得到越多的食物獎賞,就必須得學習快速的反應,並且懂得抑制控制動作反應(在特定聲音出現前,不能做出反應)。實驗發現,在學習的過程中,若老鼠在聲音還沒出現之前,就反應(按壓把手)時,前額葉的兩個子腦區,會同時產生相反的結果,抑制衝動的「前邊緣皮質區」活化減少(無法抑制動作),而促進衝動的下邊緣皮質區卻增強活化(產生衝動行為)。(圖)但是,當老鼠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聽到聲音產生動作反應時,只有負責決策的「眶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OFC)會產生較大的活化 (Hardung et al., 2017),代表衝動反應的行為減少,決策的認知過程效能提升。 「前額葉皮質區」活動的熱絡程度,關乎著我們思考、決策的能力。當大腦神經網絡連結不當,腦區沒有適當的活絡,我們就無法做出精準的計畫、嚴謹的判斷。 從上述的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強化支撐執行功能的神經迴路,將有利於提升執行功能的運作。透過具有挑戰性的作業練習,不但可以強化該迴路的神經連結,在反覆學習之後,更可以增加前額葉對其他腦區的控制能力。當接收外界訊息刺激時,能以最適當的強度,增/減神經傳遞調節物,活絡執行功能運作的神經活動。這種由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的過程,不是憑藉感官刺激就給出直覺式的回應,而是透過更多的認知歷程來解讀所接收到的訊息,讓我們能在面對不同情境時,展現出穩定的控制能力,即便是身處逆境一樣能沉著、冷靜,展現與眾不同的智慧! 三、執行功能三大核心 (1)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回想一下,電影中描繪華爾街證券交易所裡的熱絡場景,上百臺電腦螢幕裡閃動著數字,業務員們緊挨著彼此,忙碌地一邊以手機回報訊息,一邊敲打著鍵盤,並且不時地對大螢幕上變動的數字大喊!此起彼落的電話鈴響、不斷跳動的數字、人聲鼎沸……為了確保正確、精準地完成每筆交易,他們,正在運用大量的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是將感官所接收到的資訊,移至短期及長期記憶的導體,有別於短暫記住訊息的短期記憶;也不是累積多年的長期記憶資料庫。它,協助我們正確提取在腦中已儲存的訊息,與當前所接收到的刺激相互作用,以產出最有效率的問題解決方案。以醫師為例,具有高效能的工作記憶,能讓醫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取腦中已具備的醫學知識,連結病患當下所呈現的症狀、綜合評估考量患者的身心狀況、檢索各類藥物的屬性……等多方考量之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正確的診療判斷;以名廚為例,好的工作記憶,能快速翻找出已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先備知識:各類食材的特性、烹煮方法、調味比例……等,結合當下顧客需求,烹調出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其他,如:律師在法庭上的應對答辯、航管員監控飛機起降的精準判斷……等,都需要有強大的工作記憶做為後盾! 擁有好的工作記憶能力,就如同大腦裡住著一個精明的「資訊管理人員」。幫助我們將不斷湧入的訊息編碼、排序、整合,精確地刪減不必要的雜訊,並將需要的資料有條不紊地分類歸檔。讓我們能將資訊更快速地組織、連結、分析、運用。奠定邏輯推理、問題解決、判斷分析……等能力的重要基礎。當我們的思路清晰,就能更有效地去解讀外界的訊息,判別各類線索。 名偵探福爾摩斯,就絕對是一個工作記憶能力強大的人,不論面臨多複雜難解的情境,他總是能將紊亂的訊息,清楚地組織、判斷,在旁人還一頭霧水,陷入膠著的時候,他已經找出問題的癥結、破案的關鍵了。又如:一個成功的業務高手,在重要的社交場合中,可以馬上將所認識對象的興趣喜好、政治立場、宗教信仰……等大量資訊,有效地整理分類,快速地組織出合宜的交談內容,以對方有興趣的話題投其所好,避免觸及敏感或令人不悅的主題,如此圓融的社交能力,必定很快就能脫穎而出,讓人印象深刻! 相反的,工作記憶較差的人,對於同時接收/處理多個訊息的能力較弱,因此常常會表現出丟三落四,讓人感覺心不在焉的樣子。像是無法遵循老師指示,依步驟完成任務的孩子;與人交談時,被突來的電話打斷後,就想不起剛剛聊的話題?到了超市,看到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就完全忘記自己原本要買的東西?從臥室走到客廳,被正在播放的電視節目吸引之後,忘記原本只是要出來倒杯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受工作記憶影響的例子比比皆是。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17年以問卷方式調查國小高年級及國中學童的學習狀況,發現超過50%的學生對於學習感到疲乏;有一成左右(13.4%)的學童,因為課業壓力而焦慮失眠;9.5%出現頭痛或胃痛的症狀;另外有6.2%的比例,表示曾經吃不下飯或暴飲暴食。在學習的過程中,「工作記憶」的能力,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好的工作記憶能幫助學童釐清思路、擬訂計畫,輕鬆面對課業。但,如果「工作記憶」的能力不足以應付過多的資料,腦中訊息交疊又無法及時正確處理的結果,只會像是一團紊亂無意義的雜訊,讓我們產生腦袋打結的無力感,嚴重影響學習。 對學生而言,最想追求的,無非就是課業成績的表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套高效能的學習方法,讓壓力消除、讓成績進步!科學早已證實,在課業學習的過程中,「工作記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Alloway,2006)。它也同時能預測高層次的認知行為表現 (Engle & Kane, 2004)。「工作記憶」表現較佳的學童,因為大腦可以暫存較多的資訊,除了有助於課業的學習之外,還能強化長期記憶(Bull &Scerif,2001)。但是,當學童的「工作記憶」能力較差時,則通常會伴隨閱讀及數學方面的學習困難 (Gathercole, Alloway, Willis & Adams, 2006)。這些科學研究的結果都告訴我們,唯有增加「工作記憶」的運作效能,才能幫助學習中的孩子,有更好的大腦能力去吸收、理解新知,更有效率地完成目標,對學習產生動機,對自己產生信心,堆疊能力與成就,進入良性循環! (2)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2020.02理財網站WalletHub調查指出,有37%的人曾因高額購物把信用卡刷爆,當中更有高達14%的人,不只把卡刷爆一次。美國全國零售聯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統計,在耶誕購物季時,每人平均在禮物上的花費已經超過一千美元,當中竟然有高達60%的消費族群,本身的存款餘額不到一千元。 人們為什麼會只求滿足當下慾望,沒有顧慮後果地衝動消費呢? 試問自己,能否抵擋誘惑? 能否等待延遲的酬賞? 【抑制控制】 是一種能抗拒誘惑,專注聚焦在當下任務的能力;優先進行該做的事,而不是只做想做的事;面對挑戰時,能給予思考後的答案,而不是只有衝動性的回應(Bieman et al.,2008)。「抑制控制」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魯莽的衝動行為、避開舒適的慣性,讓我們有能力推翻內在安逸的驅力以及外界的誘惑,幫助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行為、想法和情緒之上,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能做出更理性的選擇,表現出更適宜的舉止行為。 關於「抑制控制」能力最著名的實驗,是史丹福大學沃爾特•米歇爾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一系列有關自制力的心理學經典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實驗的目的在於想要研究四歲幼兒的自制能力和延宕滿足能力的差異,對於他們未來成長的影響。 在這個赫赫有名的棉花糖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隨機選出來的600多名四歲幼兒,分別帶進教室,並在桌上放著一顆棉花糖。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自己有事情要離開一會兒,當他回來的時候,如果幼兒沒有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就可以再多得到一顆棉花糖作為獎勵;但如果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裡,幼兒就把眼前的棉花糖吃掉了,那麼就不會再得到其他的獎勵(總共只能吃一顆棉花糖)。實驗的結果出爐,有2/3的幼兒在研究人員離開教室時,沒有辦法抵抗誘惑,也顧不得如果可以等一下下再吃,就可以有更多的獎勵,馬上就把眼前的棉花糖直接吞進肚子了。實驗證明了四歲左右的孩子,多數還缺乏「抑制控制」的能力,會選擇即時滿足慾望。 這個實驗更重要的發現在於,研究團隊持續追蹤這群幼童,在十四年後發現,從小就具備控制力的孩子,在長大後比較會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也更懂得節制慾望,克制當下滿足的衝動,懂得為了更長遠的目標而堅持努力!這些特質,讓他們在大學入學考試(SAT)的平均分數,比一般考生領先了210分之多。 「抑制控制」的能力,除了幫助我們克制慾望、抵抗立即滿足的誘惑之外,也是幫助我們遠離舒適圈、抵抗慣性的重要能力。在舒適圈中,人們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努力,就能過得輕鬆自在。但這樣的安逸,往往會讓我們變得馬虎大意,缺乏危機感。進入慣性模式之後,對於所面臨的訊息,就只是消極僵化地處理,容易忽視危險的警訊。猶如當年的鐵達尼號,頂著世界最大郵輪的頭銜風光出航,沉穩航行了幾天,無虞的風平浪靜讓船員們慢慢失去警戒。後來的事故調查發現,在撞上冰山之前,船上的海冰偵測系統早已發出多次的警報提醒。但,已進入慣性模式,鬆懈的船員們,根本無視警訊,直到巨大的冰山近在眼前,釀成無可挽回的災難。 在談「抑制控制」能力的另一個重要功能之前,要先請讀者想想,有沒有在訂下計畫後,卻無法徹底執行的經驗? 下定決心要減肥,卻忍不住偷吃巧克力? 訂下要開始落實333運動計畫,卻維持不到一個月? 想要開始儲蓄的習慣,卻又不小心在購物網站手滑? 說好要每天睡滿八小時,卻還是忍不住追劇到半夜? 其實我們都「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什麼習慣才對健康有益。但,就是會「忍不住」。所以一再地重複,下定決心改變半途而廢放棄再次回到原點……周而復始。最終,舊的壞習慣還是沒有改變,反而讓自己陷在惡性循環當中,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缺乏動力。此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抑制控制」的能力。它,能幫助我們戰勝好逸惡勞的惰性,讓我們維持紀律,將心中「知道」的正確行為,落實於行動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讓我們能更聚焦在預定的目標之上,心無旁鶩地專注投入,把每個計畫徹底完美地執行。 當多數人選擇沉溺在當下的安逸,你卻懂得為了更長遠的目標,克制慾望,努力堅持的時候。那麼得先恭喜你已經具備了成功者的大腦思維,正一步一步地邁向幸福人生的坦途! (3) 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 認知彈性又稱「狀態轉換」或「心理彈性」。是一種幫助我們在不同規則之間轉換的適應能力。讓我們能夠因應需求變化而彈性調整,在面對不同的概念或規則時,不僅不會受限於過去的經驗框架,反而能以靈活創新的思維應變,面對變化莫測的外在的情境,能夠立即轉換心態、調整計畫,思謀組織出最佳的因應策略。 以下的小故事,讀者可以試著想想,如果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甚麼樣的反應? 與友人結伴挑戰戈壁沙漠之旅的你,在途中不小心和大家走散了,在荒蕪炎熱的沙漠中獨自行走著,放眼無際的茫茫沙海,此時的你,已經口乾舌燥、精疲力盡。努力翻找著背包,卻發現剩下最後的半瓶水。 「太好了,還有半瓶水。」 「糟糕!只剩下半瓶水了。」 你的反應是前者?還是後者呢? 如果你想的是「太好了,還有半瓶水。」那麼隨之而來的,你會感到平靜與希望,這樣的感覺可以幫助你,沉著地做出正確的選擇,慢慢找到方向,順利走出沙漠。 相反地,如果你想到的是「糟糕!只剩下半瓶水了。」這個反應會讓你感到煩惱和焦躁,接著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等,引發一連串生理的不良反應,強化了緊張焦慮的感覺,讓思緒更加膠著混亂,導致判斷失誤,最終可能真的就被困在沙漠中了。 上述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當認知的概念不同,會立即反饋出不同的情緒,我們的思維方向也會跟著大幅地變動。一個沒有認知彈性的人,通常會表現出比較呆板固化的思維,傾向守舊悲觀地解讀問題;而擁有高度認知彈性能力的人,時時刻刻都可以在腦中迸出火花,用充滿創意的角度看世界,讓每個難題迎刃而解。 每天我們都被大大小小的問題所包圍,簡單的生活瑣事、例行的工作事務、重要的會議決策……等等,生活就在各類問題的堆疊中前進,相同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讀,消極逃避?還是充滿希望動力?具有認知彈性的人們,在處理問題時,會採取比較積極正向的態度,會嘗試改變思維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轉化危機困境。常常會在眾人都束手無策時,突然靈光乍現,迸出一個讓大家瞠目結舌的好點子。反之,缺乏這項能力的人,就會顯得僵化、固執不知變通,尤其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常常會顯得手足無措。在團體之中,通常也只能扮演追隨者的角色,無法獨當一面。 你想要成為哪一種人? 留在原地不停抱怨?或是轉個念頭繼續向前? 其實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思維、態度、決定下一步。 在你的生活周遭,一定也圍繞著許多不同類型的人們,下次不妨可以仔細觀察一下,當挑戰來臨時,他們的態度是僵化固執不願改變?還是充滿活力準備迎戰呢?如果可以,請多多和那些有創意的人們一起跳脫框架吧!讓自己也學著更有彈性!偶爾天馬行空一下,說不定下回當大家都卡關的時候,想出最佳對策的人,就是你喔! 上述這三個執行功能的核心要件:「工作記憶」、「抑制控制」與「認知彈性」。看似獨立卻又是彼此緊密相連的合作關係。Anderson(2008)認為「認知彈性」是執行功能的主要核心,其中重要的內涵,就包含了「工作記憶」與「抑制控制」。想要擁有高認知彈性的能力,唯有大量的工作記憶支持,才能持續將所接收到的資訊,保留、加工、並隨即更新,讓所有的訊息有條不紊地被讀取應用。高效能的工作記憶運行,將有利於提昇識別不同情境之間的規則變化,進而產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誠如首節所言,執行功能是我們大腦的執行長,指揮掌管整個大腦的運作。除了顧及任務目標的執行之外,更要有前瞻決策的判斷能力。因此,在穩固的基礎能力之上,還需架構能夠通盤考量情勢的綜合能力,如此才能將所擁有的資源信息做最完善的整體規劃,為達成終極目標擬定最完美的策略,並且徹底執行。這樣面面俱到、通權達變的綜合能力,是成就贏家人生不可或缺的要件,也是我們想要極力追求的目標,就讓本書慢慢帶領著大家朝著成功的方向邁進!。
第一章 執行功能 一、認識大腦CEO 我們都知道企業執行長的決策能力,影響著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睿智前瞻的決策能為事業開展版圖,帶來最大的利益。反之,錯估情勢的判斷,則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手機業界最盛傳的例子,就是NOKIA與iPhone的故事,在20世紀末,NOKIA堪稱是世界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手機大廠,從1997年登上全球手機龍頭寶座之後,蟬聯了14年銷售冠軍,擁有全球極高的市占率。而這樣卓越傲人的成績,卻因為上位者未能洞悉市場變化,做出錯誤的決策判斷,最後不得不將手機產業龍頭的地位拱手讓人。反之,如今稱霸一方的...
目錄
推薦序│無私推廣讓所有人都能受用的知識 吳正己 推薦序│透過運動擁有成功者大腦 周建智 推薦序│以證據為基礎的科普書 季力康 推薦序│運動不只健身,更能提升大腦認知能力 林明仁 推薦序│使運動科學發揮更大效益 林靜萍 推薦序│雞尾酒式運動課程,訓練大腦打造全新人生 張少熙 推薦序│形塑成功者大腦的頂尖指引 張育愷 推薦序│宛如打通任督二脈的認知心理技能訓練 陳美燕 推薦序│教育和實際應用功能兼具的一本書 盧俊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執行功能 一、認識大腦 CEO 二、執行功能的神經科學 三、執行功能三大核心 第二章│提升執行功能的重要原則 一、 單純做「執行功能」的訓練,效果很難遷移到日常生活中 二、 練習時間的長短、訓練活動的品質,決定「執行功能」改善的程度 三、停止練習,進步的效益就開始消退 四、 光用「執行功能」還不夠,必須要不斷地挑戰它 五、 「執行功能」越差的人,改善的幅度越大 第三章│改善執行功能的方法 一、認知訓練 二、正念訓練 三、生物回饋訓練 四、自我調節策略 第四章│運動改善執行功能 一、運動改善抑制功能 二、運動改善工作記憶 三、運動改善認知彈性 四、運動改善學業成績 第五章│ 有效改善執行功能的運動新概念:運動的認知負荷 一、運動的認知負荷 二、 較高認知負荷類型的運動更能提升「執行功能」的證據 第六章│為什麼運動可以改善執行功能 一、運動促進神經新生的證據 二、運動促進突觸新生 三、運動調節正腎上腺素 四、正腎上腺素與抑制控制 五、正腎上腺素影響抑制控制的機轉 六、多巴胺系統與工作記憶 七、多巴胺影響工作記憶的機轉 八、其他長期運動促進神經可塑性與認知功能之可能機轉 第七章│有效又有趣的雞尾酒式課程與環境 一、鐵三角頂點—雞尾酒式課程:人際互動、認知負荷運動、正念靜坐 二、鐵三角的右支撐點:創造成就感及充滿樂趣的學習環境 三、鐵三角的左支撐點:支持的社會環境 結語 參考文獻
推薦序│無私推廣讓所有人都能受用的知識 吳正己 推薦序│透過運動擁有成功者大腦 周建智 推薦序│以證據為基礎的科普書 季力康 推薦序│運動不只健身,更能提升大腦認知能力 林明仁 推薦序│使運動科學發揮更大效益 林靜萍 推薦序│雞尾酒式運動課程,訓練大腦打造全新人生 張少熙 推薦序│形塑成功者大腦的頂尖指引 張育愷 推薦序│宛如打通任督二脈的認知心理技能訓練 陳美燕 推薦序│教育和實際應用功能兼具的一本書 盧俊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執行功能 一、認識大腦 CEO 二、執行功能的神經科學 三、執...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24頁 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