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罡
定價:NT$ 450
優惠價:88 折,NT$ 396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奇觀(Spectacle)、沉浸(Immersive Theatre)、可愛(Staging Cuteness)、振奮(Thymos)──從日常生活到理論思考,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並且正在改變世界!
◤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一些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包括劇場的沉浸式審美(immersive)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欣賞經驗;可愛(cuteness)及其相關授權商品提供消費大眾建構社交生活並獲得認同的契機;奇觀(spectacle)掙脫被預言的同質化窘境,在新媒體與表演藝術等領域中展現旺盛創造力;網際網路世界中尋求認同的振奮(thymos),也正改變社會結構與秩序。
◤美學、審美,不再侷限於美感闡釋與藝術哲學,是探索多樣的感性狀態,也不再侷限於傳統藝術領域,而是關注當代可能發生的所有審美經驗,包括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實踐。影音多媒體、資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形塑了新的感知模式、意義與價值,成為當代經濟最主要驅動力,並邀請社會大眾以其心靈與感官創造性參與。
◤新的審美範疇是時代產物,它們不是阿多諾所形容的虛幻娛樂;相反地,它們如同美感、崇高、幽默等傳統範疇,都能帶來審美快感,某些極致狀態下,同樣激發出「燦爛的感性」,為生命開展出一個意義豐滿的超越境界。
◤當代文化產業商品與作品一如過往的文化藝術創作,消費者積極展現主動性,尋覓並建構多元審美價值的生活樣貌。
◤本書所討論的新審美範疇,在文化產業與美學領域中,仍屬尚待深入發展的課題,吸引人一探究竟!
∣專文推薦∣
向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林谷芳(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感性作為審美經驗的一種感知,正在超越「美感、崇高、幽默、模仿、滑稽與嘲諷」等傳統的審美範疇,形成在當今世代更為活躍的「沉浸」、「可愛」、「奇觀」與「振奮」新審美範疇。在此基礎上,潘罡構築了其「新審美範疇經濟學」的理論基石。如果說波默審美經濟的研究開創了文化生產審美經濟的理論審視,那麼潘罡的新著則給我們拓展了數智時代審美經濟研究的詮釋範疇,帶給我們知識的啟迪。──向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這是一本對審美經濟作哲學性思惟的書。新審美經濟一詞,說明了所面對的是新問題,這問題不只是現象的,更深的,還牽涉我們究該如何看待人類的感知經驗,不僅對新經驗的出現提供了另一向度的觀照,對許多人眼中所謂流行的、商業的、日常的審美化實踐,其在生命與文化上的可能意義,也作了一定的描述與奠基。──林谷芳(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作者簡介:
潘罡
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1988年起潘罡進入媒體與新聞界工作,期間曾受聘於新聞局擔任「金曲獎」評審委員、彰化縣政府演藝團隊評議委員、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文化部表演藝術扶植團隊評鑑委員、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聯盟監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亞太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兩岸文創促進中心執行主任等職位。曾獲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新聞報導獎、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佳作獎。2016年起開始擔任大學教職,並兼任《中國時報》、《旺報》文化評論專欄作家。相關文化著作包括《畫說人生》(甯文創出版)、《追尋光彩的音符》(時報出版)、《電影檔案:林青霞》(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委會出版);譯作有《歌劇的饗宴》(萬象圖書出版)、《巴哈傳》(萬象圖書出版)等。
主要工作資歷
1988—1991年 《影響電影雜誌》專題編輯、音樂編輯
1993—1995年 《聯合報》記者
1995—2008年 《中國時報》文化組記者、《中國時報》文化組主任
2008—2010年 國家文化總會(現更名為「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2010—2014年 《旺報》文化副刊主任暨《兩岸傳媒》副總編輯
2014—2016年 《兩岸傳媒/文創》總編輯(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合辦)
2016—2018年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副教授
2018迄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 外國語言暨文學系文學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藝術管理碩士
北京大學 藝術學院文學哲學博士(Ph.D. in Literature)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新審美經濟:數智時代文化產業研究的範式演化
向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潘罡博士是一位博學多聞、勤勉用功的學者。他接受過台灣大學四年本科英語文學的語言訓練,酷愛西方古典音樂和經典繪畫,對西洋文化的熟稔自不必言。他曾是一名資深媒體人,有過長期在媒體從事藝文領域深度評論報導的工作經歷,積累了雄辯綿密的寫作風格。
在取得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方向的藝術學博士學位之後,他以職業學者的身份轉戰學術領地,先後在兩岸幾所高等院校深耕教研,幾年前落腳台南藝術大學,專注音樂文化創意和審美經濟的研究。在他潛心多年深研的學術大作《新審美經濟》即將付梓之際,囑我為其作序。手捧書稿,揣其心力,甚感榮焉。
審美研究一直是美學家的專屬領域。美究竟是一種客觀的「物象」,還是一種主觀的「圖像」,亦或是一種主客交融的「意象」?面對這些問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康德、席勒、黑格爾、叔本華、尼采、克羅齊、杜夫海納、孔子、老子、莊子、柳宗元、王夫之、葉燮、石濤、梁啓超、王國維、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葉朗等中外美學家給出了各自的理解。
無論如何,歷代美學家都承認美不是一種邏輯判斷,而是一種前邏輯的直覺感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鮑姆加通構建了美學作為「感性學」的學科地位。當然,在沙特看來,這種審美的直覺感知不是「被動的直覺」,而是「主動的想像」。18世紀以來,隨著大眾審美興趣的興起和現代藝術市場的確立,約翰・凱恩斯、利奧尼爾・羅賓斯、威廉・鮑莫爾、大衛・索羅斯比、理查德・凱夫斯、露絲・陶斯、詹姆斯・海爾布倫、厲以寧、魏傑等中外經濟學家也開始關注審美在人們理性決策行為中扮演的角色。從這些美學家和經濟學家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人的審美意識古已有之,審美需求作為人的精神需求,可以促使人的藝術化生存,這是「人之為人」最為本質的生存特徵。
審美意識是時代的產物,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感知,不同時代的審美感知就產生了不同時代的審美範疇。從古希臘「單純、靜穆、和諧」的優美,到中世紀的「高尚、聖潔、神聖」的崇高,從18世紀的浪漫、19世紀的理性到20世紀的荒誕,審美意識經歷不同時代的洗禮而完成歷史的嬗變。
潘罡認為,只要是能夠帶來審美快感、激發「燦爛的感性」的審美範疇,都應該成為審美經驗的一員,具有激發審美愉悅的審美價值。潘罡通過學術術語的歷史爬梳和嚴謹考證,澄清了「審美」與「美學」兩個詞彙在英文世界與中文世界的區別與聯繫。他認為,感性作為審美經驗的一種感知,正在超越「美感、崇高、幽默、模仿、滑稽與嘲諷」等傳統的審美範疇,形成在當今世代更為活躍的「沉浸」、「可愛」、「奇觀」與「振奮」新審美範疇。在此基礎上,潘罡構築了其「新審美範疇經濟學」的理論基石。
審美經濟來自於審美價值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人的審美活動的全過程。審美價值在華爾特・班雅明那裡發展為膜拜價值和展示價值,隨著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審美價值以「符號價值」的形態正在進行一種「全面的審美化進程」,全面滲透到人的「所有生活經驗」。在格羅特・波默(Gernot Böhme)看來,審美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要素的「進步狀態」,推動了人的審美勞動和審美消費的生活生產行為。審美經濟是人們通過審美勞動滿足人的無限需求的結果,是滿足人們情感體驗、精神愉悅的審美消費的結果。
在潘罡看來,審美經濟「指涉多樣的感性範疇」,強調一種新型實用價值的「演示價值」審美價值與審美經驗、審美愉悅構成三位一體的關係。在這裡,潘罡以一種歷史發展主義,的「審美範疇觀」,去直面那些經由影音產品、網絡產品所帶來的「虛幻的滿足」、「迷狂的娛樂」等審美體驗,從而拓寬了審美愉悅的概念範疇和適用範圍。凡是能帶來姚斯所謂「創造的快樂」的審美愉悅、「觀照神會」的審美愉悅、「心靈淨化」的審美愉悅、馬斯洛所謂「高峰體驗」的審美愉悅,只要能「帶來圓滿性、創造性和超越性心理感受」的「新感性能力」,都被潘罡納入審美範疇,都可以成為審美經濟的研究範疇。
潘罡引證了大量的經典文獻,詳述了「可愛」、「搞笑」、「有趣」、「酷」等那些被傳統審美範疇忽略的審美感知如何成為當代美學領域的論述焦點。潘罡認為,「沉浸式(immersive)」、「奇觀化(spectacle)」、「可愛(cuteness)」以及「認同和振奮(identity & thymos)」成為當代審美經濟最為重要的四大驅動力。
奧利維耶・阿蘇利(Olivier Assouly)認為,審美不只是社會現象或經濟現象,也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品味的工業化、審美的資本化是資本主義文化生產的主要形式和時代趨勢。潘罡將審美資本聚焦到 「沉浸、可愛、奇觀與振奮」等審美範疇,詳細地論述了「古典日常化」的「驚奇」與數字時代的「奇觀振奮」,數字科技驅動下的「沉浸式審美」及其與「擬真」、「崇高」的審美聯繫,「可愛的演示」在性別消費、圖式消費與世代轉變的不同表現形式,後人類「認同的振奮」及其帶來的經濟奇蹟,最終構建出一套審美經驗的範疇圖式。潘罡的這套審美經驗圖式是在「感性的直覺」和「智慧的直覺」作用下,具有感性導向、語意導向、詮釋導向和價值導向等四種審美狀態。在他看來,日常生活全過程的審美化是文化產業和審美經濟發生的內生動力,而傳統精緻藝術的當代轉化、當代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又持續激發出新的審美範疇。
正如潘罡所言,「審美經驗是人生最可貴的資產」。文化產業是人們審美意識蓬勃激蕩的結果,其終極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經驗。文化產業研究不只關注文化產品在生產、流通、分配與消費過程中的價值實現機制,更要揭示文化產業作為意義生產的審美價值。如果說波默審美經濟的研究開創了文化生產審美經濟的理論審視,那麼潘罡的新著則給我們拓展了數智時代審美經濟研究的詮釋範疇,帶給我們知識的啓迪。
這本書凝聚了潘罡多年心血,它全面而系統地闡明了潘罡對審美經濟理論的基本構想,完成了潘罡自身的一次學術總結和學術超越。
推薦序
為新現象歸納,為新審美立言
林谷芳(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這是一本對審美經濟作哲學性思惟的書。
這時代談哲學,有時很尷尬,原來,哲學是一種對事物作本質性思惟的學問,它的目的在超越一般浮面觀察,深究現象之「實然」,以為生命「應然」之依,而此本質性的詮釋,原是總覽既存現象的一種歸納演繹,但尷尬的是:就在這個時代,每天都有太多新生事物,它們不僅非過去所有,甚至已非過去所能想像。
資訊化是工業化以來的最大躍進,信息乃至物件盡乎可以無限高真複製,而「虛擬實境」又是在這之上的發展,它將人類的「實然」經驗擴充至「實存」的時空之外,現象世界中的真與假、虛與實既多溢乎既存經驗,哲學之作為指導性、本質性學問的角色自然面臨質疑。
然而,雖說如此,卻不能就否定哲學性的思惟,畢竟,當代事物許多既已溢出經驗之外,缺乏總體觀照,人就更容易被現象所牽而盲撞地走向未來;反之,有了深度思維,新事物就更可能成為生命與文明的資糧。
本書的作用正在於此,新審美經濟一詞,說明了所面對的是新問題,這問題不只是現象的,更深的,還牽涉我們究該如何看待人類的感知經驗,而作者在此,面對當代的多樣性,在傳統的審美外,又為我們提出了四個新的範疇:奇觀、沉浸式劇場、可愛的演示、認同與振奮,不僅對新經驗的出現提供了另一向度的觀照,對許多人眼中所謂流行的、商業的、日常的審美化實踐,其在生命與文化上的可能意義,也作了一定的描述與奠基。
本書是作者的論文寫作,作為論文,批判性意識是必需的,面對傳統主流──這裡包含古典、前衛等種種精英思惟,本書在此的基點非常清楚,而由於本書更多著力於本質性思考,如果要對作者有更進一步的期許,那就是,這新審美經濟對生命所帶來的正負作用,在未來若能有更多的描述與論證,相信所起的作用也將更大。
潘罡是老朋友,為人敦厚,治學尤勤,對西方古典藝術有他的專精,長年的記者生涯,則讓他對前衛乃至民族藝術也有一定的領略,而這本書既能跳出作者原先的背景,作反向或超越性的思考,對於未來更進一步的論證,相信也必指日可待!
是為之序!
自序
本書論證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一些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包括劇場的沉浸式審美(immersive)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欣賞經驗;可愛(cuteness)及其相關授權商品提供消費大眾建構社交生活並獲得認同的契機;奇觀(spectacle)掙脫被預言的同質化窘境,在新媒體與表演藝術等領域中展現旺盛創造力;網際網路世界中尋求認同的振奮(thymos),也正改變社會結構與秩序。
上述論證首先是釐清當代審美研究已回到當年美學學門創立者鮑姆加通的原初構想,不再侷限於美感闡釋與藝術哲學,而是探索多樣的感性狀態,也不再侷限於傳統藝術領域,而是關注當代可能發生的所有審美經驗,包括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實踐。其次,影音多媒體、資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形塑了新的感知模式、意義與價值,成為當代經濟最主要驅動力,帶來迥異於印刷文字時代的生活樣貌,並與歷史上人類發明的所有媒介大匯流,邀請社會大眾以其心靈與感官創造性參與。
因此新的審美範疇是時代產物,它們不是阿多諾所形容的虛幻娛樂;相反地,它們如同美感、崇高、幽默等傳統範疇,都能帶來審美快感,某些極致狀態下,同樣激發出「燦爛的感性」,為吾人生命開展出一個意義豐滿的超越境界,沉浸式審美就是最佳範例,活絡的產業生態也正圍繞著這些新的審美需求蓬勃發展中。無可諱言,當代文化產業商品與作品一如過往的文化藝術創作,品質必然良莠不齊,但消費者依然可積極展現主動性,尋覓並建構多元審美價值的生活樣貌。
1960年代起,新審美範疇的浮現與探索漸受重視,近年多篇研究論文與著作問世,對我撰寫本書有很大啟示,這些先進的姓名與著作均列在註腳與參考文獻中。此外要感謝表演工作坊、尼可樂表演藝術、呂紹嘉先生、劉柳小姐、林宜函小姐提供照片。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我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任教的藝術管理學程學生,包括陳俞雯、趙芳秀、張慶琳、王詩婷與王琳琳等協助部分中文文獻彙整,系主任陳樹熙教授以及辦公室資深助理陳淑瀅小姐予以關切與協助,還有我以前在中國時報系服務時的同事鍾怡君小姐支援製圖,在此一併致謝。本書所討論的新審美範疇,在文化產業與美學領域中,仍屬尚待深入發展的課題。我的研究只是初步涉獵,難免許多粗糙疏漏之處,期盼相關領域先進不吝指正,也期許自己未來更精進。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6折25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1 |
5折 | 1 |
6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6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潘罡
優惠價: 88 折, NT$ 396 NT$ 4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奇觀(Spectacle)、沉浸(Immersive Theatre)、可愛(Staging Cuteness)、振奮(Thymos)──從日常生活到理論思考,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並且正在改變世界!
◤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一些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包括劇場的沉浸式審美(immersive)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欣賞經驗;可愛(cuteness)及其相關授權商品提供消費大眾建構社交生活並獲得認同的契機;奇觀(spectacle)掙脫被預言的同質化窘境,在新媒體與表演藝術等領域中展現旺盛創造力;網際網路世界中尋求認同的振奮(thymos),也正改變社會結構與秩序。
◤美學、審美,不再侷限於美感闡釋與藝術哲學,是探索多樣的感性狀態,也不再侷限於傳統藝術領域,而是關注當代可能發生的所有審美經驗,包括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實踐。影音多媒體、資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形塑了新的感知模式、意義與價值,成為當代經濟最主要驅動力,並邀請社會大眾以其心靈與感官創造性參與。
◤新的審美範疇是時代產物,它們不是阿多諾所形容的虛幻娛樂;相反地,它們如同美感、崇高、幽默等傳統範疇,都能帶來審美快感,某些極致狀態下,同樣激發出「燦爛的感性」,為生命開展出一個意義豐滿的超越境界。
◤當代文化產業商品與作品一如過往的文化藝術創作,消費者積極展現主動性,尋覓並建構多元審美價值的生活樣貌。
◤本書所討論的新審美範疇,在文化產業與美學領域中,仍屬尚待深入發展的課題,吸引人一探究竟!
∣專文推薦∣
向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林谷芳(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感性作為審美經驗的一種感知,正在超越「美感、崇高、幽默、模仿、滑稽與嘲諷」等傳統的審美範疇,形成在當今世代更為活躍的「沉浸」、「可愛」、「奇觀」與「振奮」新審美範疇。在此基礎上,潘罡構築了其「新審美範疇經濟學」的理論基石。如果說波默審美經濟的研究開創了文化生產審美經濟的理論審視,那麼潘罡的新著則給我們拓展了數智時代審美經濟研究的詮釋範疇,帶給我們知識的啟迪。──向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這是一本對審美經濟作哲學性思惟的書。新審美經濟一詞,說明了所面對的是新問題,這問題不只是現象的,更深的,還牽涉我們究該如何看待人類的感知經驗,不僅對新經驗的出現提供了另一向度的觀照,對許多人眼中所謂流行的、商業的、日常的審美化實踐,其在生命與文化上的可能意義,也作了一定的描述與奠基。──林谷芳(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作者簡介:
潘罡
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1988年起潘罡進入媒體與新聞界工作,期間曾受聘於新聞局擔任「金曲獎」評審委員、彰化縣政府演藝團隊評議委員、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文化部表演藝術扶植團隊評鑑委員、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聯盟監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亞太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兩岸文創促進中心執行主任等職位。曾獲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新聞報導獎、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佳作獎。2016年起開始擔任大學教職,並兼任《中國時報》、《旺報》文化評論專欄作家。相關文化著作包括《畫說人生》(甯文創出版)、《追尋光彩的音符》(時報出版)、《電影檔案:林青霞》(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委會出版);譯作有《歌劇的饗宴》(萬象圖書出版)、《巴哈傳》(萬象圖書出版)等。
主要工作資歷
1988—1991年 《影響電影雜誌》專題編輯、音樂編輯
1993—1995年 《聯合報》記者
1995—2008年 《中國時報》文化組記者、《中國時報》文化組主任
2008—2010年 國家文化總會(現更名為「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2010—2014年 《旺報》文化副刊主任暨《兩岸傳媒》副總編輯
2014—2016年 《兩岸傳媒/文創》總編輯(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合辦)
2016—2018年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副教授
2018迄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 外國語言暨文學系文學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藝術管理碩士
北京大學 藝術學院文學哲學博士(Ph.D. in Literature)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新審美經濟:數智時代文化產業研究的範式演化
向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潘罡博士是一位博學多聞、勤勉用功的學者。他接受過台灣大學四年本科英語文學的語言訓練,酷愛西方古典音樂和經典繪畫,對西洋文化的熟稔自不必言。他曾是一名資深媒體人,有過長期在媒體從事藝文領域深度評論報導的工作經歷,積累了雄辯綿密的寫作風格。
在取得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方向的藝術學博士學位之後,他以職業學者的身份轉戰學術領地,先後在兩岸幾所高等院校深耕教研,幾年前落腳台南藝術大學,專注音樂文化創意和審美經濟的研究。在他潛心多年深研的學術大作《新審美經濟》即將付梓之際,囑我為其作序。手捧書稿,揣其心力,甚感榮焉。
審美研究一直是美學家的專屬領域。美究竟是一種客觀的「物象」,還是一種主觀的「圖像」,亦或是一種主客交融的「意象」?面對這些問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康德、席勒、黑格爾、叔本華、尼采、克羅齊、杜夫海納、孔子、老子、莊子、柳宗元、王夫之、葉燮、石濤、梁啓超、王國維、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葉朗等中外美學家給出了各自的理解。
無論如何,歷代美學家都承認美不是一種邏輯判斷,而是一種前邏輯的直覺感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鮑姆加通構建了美學作為「感性學」的學科地位。當然,在沙特看來,這種審美的直覺感知不是「被動的直覺」,而是「主動的想像」。18世紀以來,隨著大眾審美興趣的興起和現代藝術市場的確立,約翰・凱恩斯、利奧尼爾・羅賓斯、威廉・鮑莫爾、大衛・索羅斯比、理查德・凱夫斯、露絲・陶斯、詹姆斯・海爾布倫、厲以寧、魏傑等中外經濟學家也開始關注審美在人們理性決策行為中扮演的角色。從這些美學家和經濟學家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人的審美意識古已有之,審美需求作為人的精神需求,可以促使人的藝術化生存,這是「人之為人」最為本質的生存特徵。
審美意識是時代的產物,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感知,不同時代的審美感知就產生了不同時代的審美範疇。從古希臘「單純、靜穆、和諧」的優美,到中世紀的「高尚、聖潔、神聖」的崇高,從18世紀的浪漫、19世紀的理性到20世紀的荒誕,審美意識經歷不同時代的洗禮而完成歷史的嬗變。
潘罡認為,只要是能夠帶來審美快感、激發「燦爛的感性」的審美範疇,都應該成為審美經驗的一員,具有激發審美愉悅的審美價值。潘罡通過學術術語的歷史爬梳和嚴謹考證,澄清了「審美」與「美學」兩個詞彙在英文世界與中文世界的區別與聯繫。他認為,感性作為審美經驗的一種感知,正在超越「美感、崇高、幽默、模仿、滑稽與嘲諷」等傳統的審美範疇,形成在當今世代更為活躍的「沉浸」、「可愛」、「奇觀」與「振奮」新審美範疇。在此基礎上,潘罡構築了其「新審美範疇經濟學」的理論基石。
審美經濟來自於審美價值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人的審美活動的全過程。審美價值在華爾特・班雅明那裡發展為膜拜價值和展示價值,隨著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審美價值以「符號價值」的形態正在進行一種「全面的審美化進程」,全面滲透到人的「所有生活經驗」。在格羅特・波默(Gernot Böhme)看來,審美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要素的「進步狀態」,推動了人的審美勞動和審美消費的生活生產行為。審美經濟是人們通過審美勞動滿足人的無限需求的結果,是滿足人們情感體驗、精神愉悅的審美消費的結果。
在潘罡看來,審美經濟「指涉多樣的感性範疇」,強調一種新型實用價值的「演示價值」審美價值與審美經驗、審美愉悅構成三位一體的關係。在這裡,潘罡以一種歷史發展主義,的「審美範疇觀」,去直面那些經由影音產品、網絡產品所帶來的「虛幻的滿足」、「迷狂的娛樂」等審美體驗,從而拓寬了審美愉悅的概念範疇和適用範圍。凡是能帶來姚斯所謂「創造的快樂」的審美愉悅、「觀照神會」的審美愉悅、「心靈淨化」的審美愉悅、馬斯洛所謂「高峰體驗」的審美愉悅,只要能「帶來圓滿性、創造性和超越性心理感受」的「新感性能力」,都被潘罡納入審美範疇,都可以成為審美經濟的研究範疇。
潘罡引證了大量的經典文獻,詳述了「可愛」、「搞笑」、「有趣」、「酷」等那些被傳統審美範疇忽略的審美感知如何成為當代美學領域的論述焦點。潘罡認為,「沉浸式(immersive)」、「奇觀化(spectacle)」、「可愛(cuteness)」以及「認同和振奮(identity & thymos)」成為當代審美經濟最為重要的四大驅動力。
奧利維耶・阿蘇利(Olivier Assouly)認為,審美不只是社會現象或經濟現象,也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品味的工業化、審美的資本化是資本主義文化生產的主要形式和時代趨勢。潘罡將審美資本聚焦到 「沉浸、可愛、奇觀與振奮」等審美範疇,詳細地論述了「古典日常化」的「驚奇」與數字時代的「奇觀振奮」,數字科技驅動下的「沉浸式審美」及其與「擬真」、「崇高」的審美聯繫,「可愛的演示」在性別消費、圖式消費與世代轉變的不同表現形式,後人類「認同的振奮」及其帶來的經濟奇蹟,最終構建出一套審美經驗的範疇圖式。潘罡的這套審美經驗圖式是在「感性的直覺」和「智慧的直覺」作用下,具有感性導向、語意導向、詮釋導向和價值導向等四種審美狀態。在他看來,日常生活全過程的審美化是文化產業和審美經濟發生的內生動力,而傳統精緻藝術的當代轉化、當代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又持續激發出新的審美範疇。
正如潘罡所言,「審美經驗是人生最可貴的資產」。文化產業是人們審美意識蓬勃激蕩的結果,其終極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經驗。文化產業研究不只關注文化產品在生產、流通、分配與消費過程中的價值實現機制,更要揭示文化產業作為意義生產的審美價值。如果說波默審美經濟的研究開創了文化生產審美經濟的理論審視,那麼潘罡的新著則給我們拓展了數智時代審美經濟研究的詮釋範疇,帶給我們知識的啓迪。
這本書凝聚了潘罡多年心血,它全面而系統地闡明了潘罡對審美經濟理論的基本構想,完成了潘罡自身的一次學術總結和學術超越。
推薦序
為新現象歸納,為新審美立言
林谷芳(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這是一本對審美經濟作哲學性思惟的書。
這時代談哲學,有時很尷尬,原來,哲學是一種對事物作本質性思惟的學問,它的目的在超越一般浮面觀察,深究現象之「實然」,以為生命「應然」之依,而此本質性的詮釋,原是總覽既存現象的一種歸納演繹,但尷尬的是:就在這個時代,每天都有太多新生事物,它們不僅非過去所有,甚至已非過去所能想像。
資訊化是工業化以來的最大躍進,信息乃至物件盡乎可以無限高真複製,而「虛擬實境」又是在這之上的發展,它將人類的「實然」經驗擴充至「實存」的時空之外,現象世界中的真與假、虛與實既多溢乎既存經驗,哲學之作為指導性、本質性學問的角色自然面臨質疑。
然而,雖說如此,卻不能就否定哲學性的思惟,畢竟,當代事物許多既已溢出經驗之外,缺乏總體觀照,人就更容易被現象所牽而盲撞地走向未來;反之,有了深度思維,新事物就更可能成為生命與文明的資糧。
本書的作用正在於此,新審美經濟一詞,說明了所面對的是新問題,這問題不只是現象的,更深的,還牽涉我們究該如何看待人類的感知經驗,而作者在此,面對當代的多樣性,在傳統的審美外,又為我們提出了四個新的範疇:奇觀、沉浸式劇場、可愛的演示、認同與振奮,不僅對新經驗的出現提供了另一向度的觀照,對許多人眼中所謂流行的、商業的、日常的審美化實踐,其在生命與文化上的可能意義,也作了一定的描述與奠基。
本書是作者的論文寫作,作為論文,批判性意識是必需的,面對傳統主流──這裡包含古典、前衛等種種精英思惟,本書在此的基點非常清楚,而由於本書更多著力於本質性思考,如果要對作者有更進一步的期許,那就是,這新審美經濟對生命所帶來的正負作用,在未來若能有更多的描述與論證,相信所起的作用也將更大。
潘罡是老朋友,為人敦厚,治學尤勤,對西方古典藝術有他的專精,長年的記者生涯,則讓他對前衛乃至民族藝術也有一定的領略,而這本書既能跳出作者原先的背景,作反向或超越性的思考,對於未來更進一步的論證,相信也必指日可待!
是為之序!
自序
本書論證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一些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包括劇場的沉浸式審美(immersive)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欣賞經驗;可愛(cuteness)及其相關授權商品提供消費大眾建構社交生活並獲得認同的契機;奇觀(spectacle)掙脫被預言的同質化窘境,在新媒體與表演藝術等領域中展現旺盛創造力;網際網路世界中尋求認同的振奮(thymos),也正改變社會結構與秩序。
上述論證首先是釐清當代審美研究已回到當年美學學門創立者鮑姆加通的原初構想,不再侷限於美感闡釋與藝術哲學,而是探索多樣的感性狀態,也不再侷限於傳統藝術領域,而是關注當代可能發生的所有審美經驗,包括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實踐。其次,影音多媒體、資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形塑了新的感知模式、意義與價值,成為當代經濟最主要驅動力,帶來迥異於印刷文字時代的生活樣貌,並與歷史上人類發明的所有媒介大匯流,邀請社會大眾以其心靈與感官創造性參與。
因此新的審美範疇是時代產物,它們不是阿多諾所形容的虛幻娛樂;相反地,它們如同美感、崇高、幽默等傳統範疇,都能帶來審美快感,某些極致狀態下,同樣激發出「燦爛的感性」,為吾人生命開展出一個意義豐滿的超越境界,沉浸式審美就是最佳範例,活絡的產業生態也正圍繞著這些新的審美需求蓬勃發展中。無可諱言,當代文化產業商品與作品一如過往的文化藝術創作,品質必然良莠不齊,但消費者依然可積極展現主動性,尋覓並建構多元審美價值的生活樣貌。
1960年代起,新審美範疇的浮現與探索漸受重視,近年多篇研究論文與著作問世,對我撰寫本書有很大啟示,這些先進的姓名與著作均列在註腳與參考文獻中。此外要感謝表演工作坊、尼可樂表演藝術、呂紹嘉先生、劉柳小姐、林宜函小姐提供照片。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我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任教的藝術管理學程學生,包括陳俞雯、趙芳秀、張慶琳、王詩婷與王琳琳等協助部分中文文獻彙整,系主任陳樹熙教授以及辦公室資深助理陳淑瀅小姐予以關切與協助,還有我以前在中國時報系服務時的同事鍾怡君小姐支援製圖,在此一併致謝。本書所討論的新審美範疇,在文化產業與美學領域中,仍屬尚待深入發展的課題。我的研究只是初步涉獵,難免許多粗糙疏漏之處,期盼相關領域先進不吝指正,也期許自己未來更精進。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1 |
5折 | 1 |
6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6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6折25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