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生於義大利里米尼(Rimini),童年在威尼斯度過。18歲開始投入漫畫創作,早期在義大利、阿根廷、英國的雜誌上都可看到其作品。1969年,他在《Pif Gadget》雜誌的主編喬治.里爾(Georges Rieu)的邀約下,落腳於巴黎。隨後,他決定以自己之前發表過的片段《鹹海敘事曲》裡次要的角色:「科多.馬提斯」為核心,開拓出一系列故事,未料因此在法國聲名大噪,繼而聞名國際。帕特以「繪畫文學」來定義自己的作品,其漫畫、平面作品、水彩在世界諸多博物館展出,也經常被許多作家、藝術家所引用,諸如提姆.波頓(Tim Burton)、法蘭克.米勒(Frank Miller)、艾伯托.艾可(Umberto Eco)等。2005年,獲選進入威爾.艾斯納名人堂(Will Eisner Award Hall of Fame)。
真是不簡單。雨果.帕特在簡短的引言裡,提到自己對南太平洋之所以感興趣,是從亨利.德.維爾.史塔克普爾的《藍色珊瑚礁》而來──我腦中立即浮現那部同名電影,其場景亦在斐濟群島,但原則上,與科多.馬提斯毫無關聯。不過,有又何妨?托馬斯.莫頓(Thomas Merton)說得好,他因為讀了喬伊斯(James Joyce)《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揚棄基督教信仰的段落,而成為天主教徒。我不相信作家,他們經常撒謊,我寧願仰賴文本。剛好,《鹹海敘事曲》裡的人物皆有各自的閱讀。某個時刻,我們看到潘朵拉慵懶地靠在梅爾維爾的作品全集上,當時該隱正讀著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這作家也寫過一首敘事曲,主角是個老水手;不過,該隱讀的是義大利文譯本。這本詩集和梅爾維爾那些作品是他在那艘德國潛艦上找到的(它們都是施魯特的藏書,施魯特在臨死前,把一本里爾克和雪萊詩集留在埃斯康迪塔島;而該隱在故事尾聲還引用了尤里比底斯)。此外,要是我們注意到卡尼歐跟維提島的一位印度律師學過法律,且他談起毛利神話與馬拉尼西亞政治社會學的時候,彷彿有個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h Mead,二十世紀美國人類學家)在替他背書,我們即會意識到,帕特筆下的人物可能都比作者本身更具文化涵養。如何衡量這些人物在閱讀時浮現的模糊記憶是出自偶然,抑或一種風格的選擇?卡尼歐還說得過去,畢竟他是個秉性善良的男孩。但是,連哈斯普汀這種卑鄙的傢伙也看書,而且還是法文書!一開始在第七格畫面,他讀著布干維爾(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寫的《跟著國王戰艦「拉布德斯」與「星辰號」環遊世界》(Voyage autour du monde par la frégate du roi « La Boudeuse » et la flûte « L’Étoile »)。我敢肯定那不是1771年未署名的初版,因為哈斯普汀手上那本封面有作者的名字。由於這兩個版本都是四開本,哈斯普汀擁有的也可能是後來才加以精裝的原版。然而任由這樣一份珍本飽受浪花與溼氣的侵襲豈不太可惜了?加上從第六格書頁上的三欄版型看來,這比較像是十八世紀的一般版。
但布干維爾的失誤著實情有可原。阿爾瓦羅.薩維德拉(Álvaro de Saavedra)在1528年已率領遠征隊尋找這些傳說中的島嶼,期望找到那位和島嶼同名的所羅門王寶藏,然他最多只到馬爾紹和阿德米拉提群島一帶。1568年,曼達納(Álvaro de Mendaña)成功發現索羅門群島並加以命名,但繼他之後,再也無人覓得此島的蹤跡。約莫三十年後,曼達納再度啟程,與基羅斯(Fernandes de Queirós)前往索羅門島,卻與之擦肩而過,在東南方的聖克魯茲島登陸。
故事伴隨海上航線的節奏發展,包括對彼此開槍後墜入愛河、或是為了友情互相殘殺的人物心理分析;他們失控,或在每一頁又重新塑造出一張完整的病歷,一份完整的系譜。這種種既不是為了讓我們得知修士的真正身分(我不相信施魯特給的那些重構的事實,太過詳細了),也不是為了清楚哪一張才是他的臉,如果在這麼多張裡真有一張的話;哈斯普汀從哪裡來;該隱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也許與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有關。尤其,我們對於科多所知甚少,儘管接下來的故事將會說明一切,包括他母親都會提到。而圖畫部分也充滿不確定性:科多在這裡還未擁有後來那些根本、明確的形貌線條,其實用不著等到最後那幾冊(最後幾冊他顯得更年輕、唯美如天使),其輪廓在他瀟灑遊走威尼斯潟湖、巴西、愛爾蘭和西伯利亞鐵路廣漠大地之際,在這一路成熟歷練的英雄事蹟中已然成形。
真是不簡單。雨果.帕特在簡短的引言裡,提到自己對南太平洋之所以感興趣,是從亨利.德.維爾.史塔克普爾的《藍色珊瑚礁》而來──我腦中立即浮現那部同名電影,其場景亦在斐濟群島,但原則上,與科多.馬提斯毫無關聯。不過,有又何妨?托馬斯.莫頓(Thomas Merton)說得好,他因為讀了喬伊斯(James Joyce)《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揚棄基督教信仰的段落,而成為天主教徒。我不相信作家,他們經常撒謊,我寧願仰賴...
1927年生於義大利里米尼(Rimini),童年在威尼斯度過。18歲開始投入漫畫創作,早期在義大利、阿根廷、英國的雜誌上都可看到其作品。1969年,他在《Pif Gadget》雜誌的主編喬治.里爾(Georges Rieu)的邀約下,落腳於巴黎。隨後,他決定以自己之前發表過的片段《鹹海敘事曲》裡次要的角色:「科多.馬提斯」為核心,開拓出一系列故事,未料因此在法國聲名大噪,繼而聞名國際。帕特以「繪畫文學」來定義自己的作品,其漫畫、平面作品、水彩在世界諸多博物館展出,也經常被許多作家、藝術家所引用,諸如提姆.波頓(Tim Burton)、法蘭克.米勒(Frank Miller)、艾伯托.艾可(Umberto Eco)等。2005年,獲選進入威爾.艾斯納名人堂(Will Eisner Award Hall of Fame)。
真是不簡單。雨果.帕特在簡短的引言裡,提到自己對南太平洋之所以感興趣,是從亨利.德.維爾.史塔克普爾的《藍色珊瑚礁》而來──我腦中立即浮現那部同名電影,其場景亦在斐濟群島,但原則上,與科多.馬提斯毫無關聯。不過,有又何妨?托馬斯.莫頓(Thomas Merton)說得好,他因為讀了喬伊斯(James Joyce)《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揚棄基督教信仰的段落,而成為天主教徒。我不相信作家,他們經常撒謊,我寧願仰賴文本。剛好,《鹹海敘事曲》裡的人物皆有各自的閱讀。某個時刻,我們看到潘朵拉慵懶地靠在梅爾維爾的作品全集上,當時該隱正讀著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這作家也寫過一首敘事曲,主角是個老水手;不過,該隱讀的是義大利文譯本。這本詩集和梅爾維爾那些作品是他在那艘德國潛艦上找到的(它們都是施魯特的藏書,施魯特在臨死前,把一本里爾克和雪萊詩集留在埃斯康迪塔島;而該隱在故事尾聲還引用了尤里比底斯)。此外,要是我們注意到卡尼歐跟維提島的一位印度律師學過法律,且他談起毛利神話與馬拉尼西亞政治社會學的時候,彷彿有個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h Mead,二十世紀美國人類學家)在替他背書,我們即會意識到,帕特筆下的人物可能都比作者本身更具文化涵養。如何衡量這些人物在閱讀時浮現的模糊記憶是出自偶然,抑或一種風格的選擇?卡尼歐還說得過去,畢竟他是個秉性善良的男孩。但是,連哈斯普汀這種卑鄙的傢伙也看書,而且還是法文書!一開始在第七格畫面,他讀著布干維爾(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寫的《跟著國王戰艦「拉布德斯」與「星辰號」環遊世界》(Voyage autour du monde par la frégate du roi « La Boudeuse » et la flûte « L’Étoile »)。我敢肯定那不是1771年未署名的初版,因為哈斯普汀手上那本封面有作者的名字。由於這兩個版本都是四開本,哈斯普汀擁有的也可能是後來才加以精裝的原版。然而任由這樣一份珍本飽受浪花與溼氣的侵襲豈不太可惜了?加上從第六格書頁上的三欄版型看來,這比較像是十八世紀的一般版。
但布干維爾的失誤著實情有可原。阿爾瓦羅.薩維德拉(Álvaro de Saavedra)在1528年已率領遠征隊尋找這些傳說中的島嶼,期望找到那位和島嶼同名的所羅門王寶藏,然他最多只到馬爾紹和阿德米拉提群島一帶。1568年,曼達納(Álvaro de Mendaña)成功發現索羅門群島並加以命名,但繼他之後,再也無人覓得此島的蹤跡。約莫三十年後,曼達納再度啟程,與基羅斯(Fernandes de Queirós)前往索羅門島,卻與之擦肩而過,在東南方的聖克魯茲島登陸。
故事伴隨海上航線的節奏發展,包括對彼此開槍後墜入愛河、或是為了友情互相殘殺的人物心理分析;他們失控,或在每一頁又重新塑造出一張完整的病歷,一份完整的系譜。這種種既不是為了讓我們得知修士的真正身分(我不相信施魯特給的那些重構的事實,太過詳細了),也不是為了清楚哪一張才是他的臉,如果在這麼多張裡真有一張的話;哈斯普汀從哪裡來;該隱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也許與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有關。尤其,我們對於科多所知甚少,儘管接下來的故事將會說明一切,包括他母親都會提到。而圖畫部分也充滿不確定性:科多在這裡還未擁有後來那些根本、明確的形貌線條,其實用不著等到最後那幾冊(最後幾冊他顯得更年輕、唯美如天使),其輪廓在他瀟灑遊走威尼斯潟湖、巴西、愛爾蘭和西伯利亞鐵路廣漠大地之際,在這一路成熟歷練的英雄事蹟中已然成形。
真是不簡單。雨果.帕特在簡短的引言裡,提到自己對南太平洋之所以感興趣,是從亨利.德.維爾.史塔克普爾的《藍色珊瑚礁》而來──我腦中立即浮現那部同名電影,其場景亦在斐濟群島,但原則上,與科多.馬提斯毫無關聯。不過,有又何妨?托馬斯.莫頓(Thomas Merton)說得好,他因為讀了喬伊斯(James Joyce)《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揚棄基督教信仰的段落,而成為天主教徒。我不相信作家,他們經常撒謊,我寧願仰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