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用心的母親,為兒子的叛逆苦惱不已。
一個初出社會的上班族,總感覺被同事排擠霸凌。
當他們有機會轉向內心,透過各種方式了解自己、疏通心結。
突然,孩子的老師來電:「媽媽,你們家最近做了什麼?孩子進步好多!」
突然,主管和同事會揪他吃飯,很多事情開始算他一份。
古老的名言:「反求諸己」,原來不是虛話!
在作者擔任心理諮商工作多年的經驗裡,上述現象不斷發生。一個人如果願意梳理內心糾結之處,就是同時處理了與他人的連線,外在人事物總會跟著改變。好比那個母親,原本內心存在許多衝突,無法好好與小孩相處,孩子感受不到愛與支持。當她理順心中的方方面面,在母親的位子上自然發出很棒的氣場和影響力,孩子的問題也跟著慢慢消解。
人許多脫序的行為看似沒有原因,然而真正的因子潛藏於不被接受的內在部分。
例如一位被周圍人公認的好父親,卻在暴怒時深深傷害孩子的心。
「平常我很疼小孩,小孩請我幫忙他做什麼,甚至用命令句,我都沒有關係,反而是旁邊的人會提醒我不應該縱容他們。我就算帶著要教育的心情跟他們講,其實心裡真的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也沒有覺得不好,就是可以疼小孩。」
「可是,小孩如果一直哭,像昨天小孩為了媽媽在洗澡而大哭,勸不下來,我就發怒了,衝去把小孩送給我的父親節禮物捏爆,整個氣上來,完全停不下來。已經破壞禮物,還去拿他的其他作品,因為我知道那是他最在意的,他會很傷心……。」
這些突然的情緒反應,是內在壓抑的顯現,而他所壓抑的是過往孩童時期的無助。孩童的無助驅使他用破壞尋求掌控,而非掌握自己的力量。
在他三歲時,母親病逝,跟著父親與繼母生活,又很快迎來弟妹,一連串經歷在他心中悄悄種下一個認定:「我是一個人,沒有人無條件愛我。」
與這個自我認同相伴隨的是:對於被寵愛的深切渴望。
他失去原生母親的陪伴,在渴望被呵護和當時感到寄人籬下的處境之間搭了一座信念橋樑:「我要被肯定才有可能被疼愛」,這使他形成不斷努力並期待他人認同的模式。
於是「我是否被你肯定?是否夠好?」成為他與人互動時隱隱迴旋的思緒,那麼即使別人對他好,他也會認定這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於是表現不好時,更有深深的危機感,引發焦慮和恐慌,同時也有不公平和悲傷的情緒。
可以說,在努力的背後,一直有一個在繼母面前渴望愛而不懷抱希望的孩子蹲在那,他需要解開這個模式,才能走出新的道路。
我們希望生命更自由,就需要回到內心底層去面對那些凝固的情感和情緒,以及在非常早期就形成的自我認同。這個「面對」不是找到一種「說法」來作為原因,而是走一段探索和靠近的過程,不逃離、不放棄、不迴避,直到有能力感受到被自己所理解和碰觸。
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及具體的方法,讓你「有能力接觸內心」,持續走在療癒的道路上。
本書特色
創造自我心靈療癒空間
那些無法釋放的痛苦、日益加劇的惡性迴圈都在告訴你:心靈空間本來具有的消化情緒、沉澱出智慧的自然系統堵塞了。
修復和連結需要一段歷程,醫療或諮商也只能是一份支持,就像指著月亮的手,而月亮的光是你帶入自己內心的意識品質,除非你願意真誠友善的觀看自己,其他人與資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延伸及放大支持的力量,因為力量的源頭來自你。
本書細緻分享如何運用自己的注意力,成為踏實的療癒力。
調和內在衝突
如果內心有討厭自己的聲音,這個聲音時時盯著你,時時看你不順眼,不論你做什麼,都彷彿被它看著,被它挑出毛病,而且沒辦法摀起耳朵,那該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只要你沒有跟這個聲音協調,內在空間會持續充斥煙硝,不論你多願意努力,都會很快洩氣;不論別人給你多少肯定,都很難留下成就感,因為那個聲音總會說:「別傻了,他不認識真正的你,才會講這種話。」或者說:「你不要以為這樣就夠了,你只是運氣好,才不小心做到,下一次大家就會失望了。」明明很不想聽那個聲音,偏偏又聽得很清楚;明明被它弄得很不高興,又覺得它說的有道理,如此來回衝突的過程,會不斷耗掉能量。
關於清晰觀照自己、調和內在能量,書中整理出六個步伐:
第一步:邀請
第二步:打開感受
第三步:聆聽
第四步:回應
第五步:加入想像力
第六步:把禮物帶回當下
心中互相衝突違和的面向都有各自的感受和想說的話,當他們能夠彼此調和,你才能帶著完整的自己,朝向整個心靈都接受的方向。
這些步伐被運用在不同的生命情境中,可以自我引導,也可以引導他人,透過故事主人翁的體驗與回饋,讀者能夠掌握其中的精神。
讓梳理內心成為日常
再難過的事件,時間久了總會從注意力的螢幕退出,對日常生活影響力變小。然而害怕再度受傷的警覺以及當時烙印的信念和反應,卻不見得會被時間沖刷掉,可能淤積在心裡面。例如一個人曾在下公車時跌倒,隨著時間過去,他的腳傷好了、感到很糗的挫折感也淡掉了,但他持續避免最後一個下車。穿高跟鞋下樓梯時,一直異常緊繃。久而久之,類似的害怕和警覺反應便堆在一起,成了一大捆束縛。等到他的內在囤積太多了,活生生的心靈會發出訊號,變成另一個身心議題。
找不到位置的感受,擁擠在一塊找出口,就是身心症。一旦心頭塞住了,縱使有美景美事,也無法在心上有一席之地。人的內心是所有經驗的容器,也是智慧的來源。透過本書,來練習親近自己,與內在交心。
澄心聚焦心理取向的實務運用
芝加哥大學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博士,創立澄心聚焦心理取向,四次榮獲美國心理協會「心理學的理論與哲學傑出貢獻獎」。他透過心理治療對話過程的研究,尋找人們在治療中身心轉化的關鍵,並跟這個世界分享如何可以對自己的內在進行聆聽與體驗,而讓改變在當下發生。這是一條涵蓋意識、潛意識與身體智慧的探索道路,被簡德林稱為「個人修行的捷徑」。
本書作者基於十多年專業工作與心靈探尋旅程,體會到與內心創造安全連結的可貴。她說:「我們其實可以對感受張開雙臂,許給自己終其一生都在追尋的溫暖懷抱。我願與你分享跟內心感受促膝而坐的微妙和可能性。」
作者簡介:
林之珮
聯絡方式:softchi@gmail.com
粉絲專頁:內在關係整合療癒
現任:
方煦心理諮商所所長
鈺璽精神科診所合作心理師
新北市高國中小合作心理師
新北市家防中心合作心理師
基隆市特殊教育專業團隊
學經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專任心理師
加惠心理諮商文教基金會心理師
專業工作:
個別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督導
系統排列工作
催眠療癒
親職諮詢
澄心聚焦認證培訓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鈺璽診所院長黃鈞蔚
作家/資深輔導教師謝芬蘭
加惠基金會創辦人/澄心聚焦TIFI考核協調人/心理師張卉湄
名人推薦:鈺璽診所院長黃鈞蔚
作家/資深輔導教師謝芬蘭
加惠基金會創辦人/澄心聚焦TIFI考核協調人/心理師張卉湄
章節試閱
是那顆心,轉動了故事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渺小,改變不了任何事?
尤其痛苦的時候,期待和現實的落差不斷帶來無能為力的感受,更容易說服我們做什麼都不會有用。
往往人們即使在這個情況下尋求協助,也是帶著「不然還能怎麼辦?至少讓自己好過一點。」
你有想過「讓自己好過一點」有多重要嗎?如果你真心誠意善待自己,整個世界都會跟著好一點。
她利用小孩上學可以請假的空檔來做談話,說著在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聽著心裡面走過的動盪,不知不覺已經好一段時期。有一天她問我:「諮商的作用是什麼?」我澄清她這麼問的原因。
她說:「可能是有點困惑、好奇,以及有一點點驚喜的部分吧!」
怎麼說呢?
「學校跟安親班的老師都有跟我說孩子進步了,情緒變得比較平穩,也比較叫得動,安親班的老師還問我最近家裡面有沒有什麼變化,或者我是否有特別帶小孩去做什麼事情、或是跟他做什麼約定之類的。我說:沒有,基本上家裡的作息跟分工都是一樣的。我突然想到,這幾個月比較明顯的變化是我有來談話,但我也還沒有跟他們說這件事,所以也連結不太起來,我的談話跟孩子的改變會有怎麼樣的關聯。」
當時,我心裡浮現一個畫面,兩個齒輪,一個大齒輪和一個小齒輪互相轉動,大齒輪的轉動如果有穩定的方向和韻律,小齒輪也會被帶向這個節奏。於是我把畫面跟她分享:「也許是因為你的內在有些變化,你透過表達把囤積的部分釋放掉,存在的部分弄清楚。當孩子的行為像個按鈕一樣,觸發你的反應時,因為已經清掉一籮筐過去類似事件的情緒,爆發的幅度自然變小,可以跟孩子對話和討論的空間就增加了,也許這也表示你傳遞出的,包括微細的表情和聲調,是多麼有影響力。」
這個理解也許不完整,還有些其他原因在裡頭發酵著,等我們一一明白。但她親身體認「傾聽自己」、「把心整理好」為家帶來變化,便更願意靠近自己,好好照顧自己的心。
有一位學校的老師跟我聯絡,他讓我知道手上一位學生的許多行為狀況,包括重複偷竊、說謊等,老師很想幫助他,但似乎這兩年來學校的善意和懲罰機制帶來的改變很微小。他描述:「有一次,他沒有來上課,我決定做個家庭訪問,順便帶些東西給他。你知道嗎?我走進去那個房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眼淚幾乎要掉下來,我很難相信我的學生居然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裡面,凌亂不堪。我真的非常訝異,我印象中他媽媽有好的工作,說話有條理,也很客氣。以前媽媽來學校,我都跟她討論孩子的事,這一次走進他家,跟他的媽媽聊比較多內心的狀況。原來她一路上走過很多傷害與挫折,飽受精神上的折磨,情緒起伏很大,對孩子很有心,但跟孩子互動時,時而溫柔時而大怒,尤其面對孩子偷竊的行為反覆地發生,讓她幾乎常常處在警戒的狀態。」
因為看到媽媽努力教養與承擔經濟的同時,還要維持自己在崩潰的邊緣不墜落。學校為她申請了一段期間的諮商,並讓媽媽知道:「這是一個自由的談話,這個歷程不為了小孩的進步、不為了面對學校老師的憂心,你可以放心地運用。」將進行的地點放在社區中,而不是在學校裡面,邀請她可以更自在地為自己而談。
我們隔週談話,將近八個月,一起翻閱生命中的故事,包括弟弟死於意外之後,她內心的歉疚和孤單;小學時候好幾次被欺負,不知道如何求援的害怕;婚姻的傷痛;多重障礙女兒帶來的心疼和喜悅,以及對兒子的抱歉和無力。不僅碰觸內心的怨憤,也攤開自己的脆弱和需要。
大概六個月後,她開始談起新認識的對象,一位非常誠懇而認真生活的人,雖然分隔南北,每天都有交心的對話。
她說:「常常喜歡我的人,我覺得跟他聊不來。我喜歡的人,即使願意跟我住在一起,卻未必可以跟孩子們好好相處。而現在這個他,我們的生活有剛好的距離,又是難得的知己。」
她分享道:「我不是有跟你說過,以前參加家長日的時候,發現班上來幫忙的同
學,大家都一群一群的,會窩在一起做事或說些有的沒的,但是我女兒都一個人徘徊在旁邊,我注意到她很孤單,雖然沒有被欺負,可是看了也蠻心疼的,因為她從小學就是這樣。不過最近倒是有些變化,從女兒口中聽到越來越多其他同學的名字,表示與女兒互動的人變多了。後來弄清楚才知道,她開始會帶著羽球拍,利用下課的時間跟一些同學或學弟找學校的空地打羽球。這些同學慢慢也會在路上跟她打招呼,跟她聊兩句。」
她滿臉笑容,吐了好大一口氣。
又說著:「我在工作的地方一直是個邊緣人,有一段時間很亂,經常請假,可能帶給同事一些麻煩,雖然現在穩定了,可是別人不一定那麼快就釋懷,他們的小圈圈也固定了,我很難融入。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倒是有些變化,我們的人事和資訊部來了兩位新人,我發現跟他們很契合,有很多的生活經驗類似,他們來了之後,我上班開始有了歸屬感。」
帶著淘氣的笑容,做了結論:「覺得很奇妙,我的風水好像改變了!」
什麼意思?
「我以前在合作上,很容易吸引到彼此不對盤、講話不投機的人;談戀愛時,很容易遇到比我小、想依賴我的人。我注意到身邊的緣分開始不一樣,包括我女兒跟我兒子,我都覺得他們遇到越來越多好的人。」
也許這跟心理學裡談的投射現象有關,當我們內在隱藏著不被自己接受的部分,很容易在他人身上放大這些部分,一旦注意到那些討厭的部分,如果沒有覺察,又用如同壓抑跟排斥自己這部分的模式去應對,就會創造不和諧和衝突的外在關係。
因此,我在想,也許這個階段的談話,她心裡面原先被否定或被壓抑的經驗,大部分被帶到意識裡,她不但面對,也接受了自己,於是從內在的自我接納延展為外在的正向關係。
或者,她因為整理了經驗,更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掙扎,也就具備了更可以認出適切朋友的眼光。
但有趣的是,這並不是我們談話的目的,我們幾乎未認真核對不適當的外在投射、討論如何篩選朋友、如何增進同事關係,也沒有催促任何行動。只是一如初衷的,她看著內在,而我跟著她,隨著交流,讓從前生命走過的軌跡和印記一個一個浮現出來,輕輕揭開,讓想法和情緒發聲,如此而已。
我體會到內在世界和外在發生相互轉動,當我們把注意力往內帶,這個過程自然發生,只是,如果未必需要走過訂定目標、找出行動方案、跟家人分享心得,然後一起努力等這些程序,那麼裡頭原則是什麼呢?當我們往內看,說著、談著的時候,那不可見、難以描述,卻真實存在的作用力是什麼呢?
就在我們騰出一個時空好好敘說和理解時,有一個我正照顧生活裡的那顆心,內在的感受在意識裡更完整,情緒能量因為被接待而釋放,對待外在人事物的想法也更清楚。當內在能量更為清澈時,我們會有活力在類似的情況裡做出各種選擇和應對,這份新的活力帶出從內在到外在的不同可能性。
如果想要質變,得有一個「我」站在那,可以看見、體會,愛護,不放任和忽略心中擁有的經驗。
找到療癒的失落拼圖:跟自己好好說話
在專業工作的第三年,我注意到身心出現一些困擾的狀況:經常胸悶、喉嚨緊縮,
每次感冒都誘發喉嚨嚴重發炎。到後來,很驚訝自己居然會無預警地、經常性地感受到驚嚇。也許就在一個談笑風生的聚會過程裡,胸口卻彷彿突然遭受撞擊,像是一瞬間被推倒在地,目瞪口呆,只是外表上我還好好地跟大家處在一塊。
身體裡面承受的張力,和外面的情境常常沒有因果關係。也注意到自己手跟腳會不自主地發抖,以為自己快要哭出來,但頂多來到喉嚨、就停住了。我不知道這些情況是怎麼回事,它在我的身心系統裡躲著、不時冒出來,帶給我貨真價實的痛苦。它們不像懸浮在腦袋裡的念頭,或者是特定的情緒而已。
於是我接受心理治療好一段時間。
跟治療師談這些情況,治療師會給出反映:
「你好像壓力很大。」
「對,我壓力很大。」
順著他話的重點開始,我整理關於家庭、關於工作、關於人際關係和專業成長的壓力。原來在這些生活任務裡面,早有一些情緒逐漸堆積,治療師一一跟我核對:「你覺得委屈嗎?」「你有憤怒嗎?」「哪些感覺?」
透過這樣的談話,理出在當時環境裡的心結,以及懷抱的需求和想法。慢慢敘說,
把情緒帶上來,得到出口和支持。
我仍然工作以及持續各種該投入的任務,所以新的累積也發生著,像是害怕、謹
慎、小心翼翼、生氣等。你雖然透過心理治療明白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後,的確能夠更穩定地處理和回應,帶來很大的幫助。但是日積月累而來在身體裡面的發抖和壓迫的感覺還是在那裡。即使後來我離開工作環境,休息一段時間,仍然承受著身體裡面的張力。
記得那時候,回家有小小孩,唯一能夠放空的機會就是交通路程。只能常常在路邊或是地下街的休閒椅子上坐一會兒,試著理清楚身心困擾的狀況,但發現越想理清楚越是思緒紛飛,身體和心靈都難以獲得平靜。
於是,懊惱地質疑:「現在一切都蠻順利的,情況都很好,我到底是有什麼好難受的?」當然,這種無助感也為那時的身心多添加了壓力。
很久以後才知道,我的確努力,也許是太努力要找避免問題再發生的方式,也努力緩解難受的感覺。我要不就認真、著急或心疼地看著自己的情緒,聚焦於它,要它多說一點、請它好受一點;要不就想著外面,探究外面的人、外面的事怎麼了,思考如何去應對、如何協調。而胸中、心頭所塞滿的能量,仍然超過言語所能解釋。我不知道它們需要什麼?它們帶給我的負擔就像是卸不下的背包,解鎖不了的腳鍊。
我還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跟自己說:心理諮商中很重要的概念不就是「接納」嗎?我應該試著接受身心的痛苦。可是,用在自己身上,只多一層束手無策的無奈和生氣。
當時,我在加惠基金會工作,王銀賜老師和徐醴芳老師陸續開設澄心訓練課程。
從課程說明來看,這是一套自助助人的方法。我注意到很多學員一期又一期重複上課,有時在等待區遇見,看他們課前和課後總是從疲憊走向輕盈,緊繃轉為釋放,聽他們分享練習收穫也很特別,例如會說:「剛剛我裡面有一個東西……好美……。」
我很好奇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想知道它如何吸引著人們一再地回來溫習?
我,決定報名參加!
回想上課的過程,我當時沒有力氣吸收課程中的講解說明,也沒有力氣閱讀講義,印象最深刻的是兩位老師的澄心示範,心裡滿滿驚訝,講直白一點,我看到的景象是:一個人深情的自說自話。那跟平常自己一邊忙一邊嘀咕應該做的事,或者某些人在街上比手劃腳、用很多情緒吐出語言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除了看過歌手在唱歌時用動人的語調、手勢和表情來融入歌曲之外,我沒有看過人們說著碎碎片片的話語時,如此慎重、深情,而且那些話不是要說給別人明白的,話語的能量朝著自己。
示範十幾分鐘過後,當老師睜開眼睛,整個臉柔和且安靜,老師會說:「感謝我
的內在,我會再回來陪伴它。此刻我心裡有一個感受是……,啊,我讓它知道我聽到了……。」
這個過程完全抓住我的目光,我聽不懂也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但我感受到安全和溫暖的氛圍,心裡很被觸動:原來一個人可以這樣自言自語,並帶著真誠投入的感情。
這種表達不是一廂情願找些好聽話來塞給自己,是跟內心緊緊貼著,這個「心」不只有情緒,而是注意力往裡面時,所有內在發生的動靜現象,包括身體、思緒、情緒、畫面……。不錯過它,一一閱讀、描述、回應。這個過程不需要監控、也不費力,不怕跳不出文字,不怕對別人說不清楚。只是讓裡面的狀態進入注意力,從嘴巴流出來。
保持聽自己、說出來,是為了讓注意力不要渙散,不要跑去分析「為什麼出現這個」、「怎麼了」,單純地看自己、聽跟說,就像給身心開了河道。我開始這麼練習之後,才發現內在有無限個想跳出來的感受,好多好多。很長一段時間一起練習的同學會提醒我:你的速度好快,即使如此,還是常覺得話語跟不上內在湧出來的速度。我才明白,原來在頭腦的意識範圍之外,身心系統承擔了這麼多。
我很高興遇見療癒內心的另一塊拼圖。
之前,談話治療時,當治療師問我:工作裡什麼部分帶給你壓力?我從哪裡回應呢?我從我腦袋裡用他的問句去Google訊息。沒有轉過來和內在那個發抖著或撞擊著的身體感受接線。
我一直往外去找支持和解決的方向,不知道可以單純停留在心裡頭那團混亂的地方,不知道什麼是陪伴自己。
我看著老師是如此有溫度地跟自己說話,而且讓內心收到自己的溫度。
天啊!一個人可以收下自己給的溫度,這是好讓人感動的概念。我總是滔滔不絕地說話,尋求別人的意見和理解來調整自己,是否嘗試過誠摯地跟自己說話?並且感受內在的回應呢?
看來沒有。
相反地,我太依賴治療師要說讓我有感覺的話:例如要說中我的感覺、要問我需要的問題、要給我他的洞見,好讓我從裡面拿到溫度和解答。於是當我在心理師的位子,也不假思索地給自己類似的壓力。去參加研習的時候總是很忙碌,抄著講師們吐出的如珠妙語,腦袋裡轉著:「這句話好深入、好精準,記下來,放進去自己的錦囊,要說得這麼好,個案的心才能打開。」依賴別人,也暗自期許自己更加可靠。
我收穫了一個帶來啟發的觀點:存在的本身是不斷地活生生的流動,不是一個要被拆解或調整的固體。我們應該注意自己如何與內心互動,互動的兩方可以看成「觀照我」與「當下內在經驗」,「觀照我」透過注意力把容許和支持傳遞給內在經驗,兩者不斷往返、相互回應,創造了自發性的調節過程。
所以,我不是要從外面拿些什麼來修理內心,而是要學習接觸內心,哪怕內在出現的往往混沌不清,難以理解。
知道要好好看自己、接觸自己、有哪些注意事項和步驟並不難,透過幾次示範,大概就能明白大概,但身心整體的流動和諧,需要的遠不只是知道。
我經常在工作坊裡跟大家分享,其實第一堂課就已經道出大部分重要的觀念了,引導步驟在書籍中都有,如果你照著去做,絕對會有收穫,足以奠定跟內在交流的基礎。
難的是「踏實去做」。
有一次在工作坊裡遇見李開敏老師,我看到她容光煥發、渾身謙和自在的氣息,不同以往我主動打招呼,並告訴她多年前曾聽過她的課,兩相對照,我想像這些年她一定在自己身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我很感動她不吝分享自己的信念和所下的功夫。印象很深的是,她說:「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行』—行動。」
我很感謝自己一直在陪伴內在的軌道上走著,有時候密集、有時候閒散,但跟內在之間有一道隱隱的連線,如果沒有一天一天、一次一次的往內聆聽自己,一段一段的練習,它就是一個方法、好東西,會被放在櫃子裡,經常瞻仰,不會成為我內在各部分的針線。
過不去的身心困擾,如何意識到它,如何與它相處,給予自己的注意力是唯一的鑰匙。任何方法都能增加信心和靈感,可是只有向內的關注力能把資源帶到內心受困的地方。
是那顆心,轉動了故事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渺小,改變不了任何事?
尤其痛苦的時候,期待和現實的落差不斷帶來無能為力的感受,更容易說服我們做什麼都不會有用。
往往人們即使在這個情況下尋求協助,也是帶著「不然還能怎麼辦?至少讓自己好過一點。」
你有想過「讓自己好過一點」有多重要嗎?如果你真心誠意善待自己,整個世界都會跟著好一點。
她利用小孩上學可以請假的空檔來做談話,說著在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聽著心裡面走過的動盪,不知不覺已經好一段時期。有一天她問我:「諮商的作用是什麼?」我澄清她這麼問的原因。
她說:...
作者序
十多年的心理諮商工作,我發現跟每一位來談者之間的合作經驗都是獨特的,不同之處並不總是關於他們帶來什麼樣的主題、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更大的不同是他們如何看待這個療癒的旅程,以及他們與自己內心的關係。
有三種來談者最讓我感覺到心疼,他們都願意更好,我也盡量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幫忙像是在幫倒忙,感到愛莫能助。
第一種來談者,無法接受自我探尋的過程。他們像是在爬山,抱著苦行的態度。他們非常願意努力,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會跟我討論目標,預先發展計畫,也許分階段,甚至確定好每一次的說話主題。他們期待透過努力可以有效到達一個終點,採取從前學習與考試的模式來投入這個為自己內在工作的過程。
他們的投入為我們打下很好的合作基礎,可是當他們越努力卻發現自己仍然不夠快樂,或者遇到類似的困難指向過去相同的經驗時,就會感到挫敗。「為什麼?我不是處理過了嗎?又是童年,又跟爸爸有關,我到底要探索多久這個主題才算是過去呢?」
他們想要量化,想要有里程碑,就像爬山的人想要知道再經過幾個彎口就會到達山頂一樣,於是他們越盡力就會越挫折,對自己失望或是對於療癒的往復迴圈感到無助。
我感受到他們在期待與要求之下的確是辛苦了。所以當他們想知道:「要怎樣才算『都好了』?」,我常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真心話是:「我們在路上呀,而且走出的每一步都很好。」當我愉快地驚歎他的前進,他想到的是「還有多遠?」有時,我看到還可以往哪裡去探索,指著一個新的地點,覺得到那裡看看會很有意思。他們則必須深吸一口氣,彷彿收下一項額外的功課。療癒的旅程如此任重道遠,總使我想停下來,鼓勵他「也許就留在這裡吧,你做得夠好了,沒有一定要做到什麼,沒有一定要走到哪裡。」
第二種來談者,中了「愛自己」魔咒。
這幾年有好多心靈成長的資源,都強調愛自己的重要:如果你不愛自己,你怎麼可能找到愛你的人;如果你沒有善待自己,怎麼能期待別人善待你;你怎麼對待你自己,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
和這些來談者合作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可以不再對自己那麼嚴格,可以降低標準,對自己多一些寬容,可是若事與願違,例如工作任務不順利、被責備或被忽略,對自己失望和批判的聲音又難免浮現時,除了失望和生氣的感受,往往還會被緊張給佔據,他們會問:「我又開始罵自己了怎麼辦?」接著想像種種不愛自己的後果:「你知道吸引力法則嗎?如果我又開始罵我自己,就會吸引到來罵我的人,不就是這樣環環相扣嗎?」「我到底該怎麼停止罵我自己呢?那麼是不是離我想要被愛、想要愛的結果越來越遠呢?」一旦對自己有負面的想法或感受,就覺得功虧一簣。當他們想著如何愛自己時,我忍不住希望他們可以自由的去恨自己。想跟他們說:「好,那就不愛,別繼續應對那些不愛自己就會如何的聲音了。」我看到的是當我們讓「愛自己」的價值,形成一連串自我要求,內在那些還未同步的部分便一直被打擊著,於是離內心和諧的狀態越來越遙遠。
第三種來談者,尋找依靠而非自己的力量。他們一向謙虛、敞開並樂於學習,用像朝聖般的態度尋求所有的心靈資源,走過一個又一個的課程,尋找一個又一個的高人,接著陷入一種心境困惑,覺得自己什麼都看過了,卻始終沒有落腳的地方,沒有得到確定的救贖。對這些方法有些失望,也開始感覺旅途不過爾爾。
記得好幾位實習心理師曾跟我討論:「每次參加一個課程之前,看到課程的宣傳詞都很被吸引,滿懷希望只要通過這個課程,大腦就可以裝進一套運作裝置,知道將來要如何看待心裡面遇到的障礙和問題。同時對於別人的問題,心中也可以有清晰的步驟、方法和技巧。可是每次參加完都感覺自己並沒有很大的不同,裡面還是有好多好多的模糊空間。」
那是因為生命裡的複雜本就很難用一套框架把它理清楚,真的試圖理清楚,會發現裡面的考量和路徑的發展,多到讓自己暈頭轉向,於是覺得枯燥無趣。最後又回到混沌的狀態中。
他們也許非常踏實地整理過自己、整理過家族故事,卻仍希望找不同的老師來鑒定自己是否已經整理完畢;是否不會再發生問題了。
這裡面導致不斷追尋又失落的共同點是什麼呢?
是想向外尋求依靠和背書。
然而什麼樣的回饋能比自己的體會更可靠呢?
我們如何經驗愛自己是一件愉快的事?療癒的旅途如何是一趟時時可以俯拾收穫的旅程?不用費力地要到達哪裡。
我們也需要在路程中接收來自內在的回應,才能放下對終極的企盼,鬆動無所依靠的焦慮。
我們需要明白讓自己往前一步的能量,不是來自任何方法,那些方法只是因著緣分來到生命中的便車,為我們導覽可能經歷的景緻,送我們一程。能讓自己跨出去、讓腳抬起來的能源在自己之內。
當我往內感受到一股動能,感受到自然想要擴展並能與意識交流的內在空間,我才開始接納靠近自己是無法設定的旅途,只要愉快地搭著任何和我有緣分的人、有緣分的方法,就能跨出克服自己以及療癒的一步又一步。
剛剛踏入心理諮商的領域時,非常興奮,很喜歡讀各種分析家庭動力和童年經驗的書,把自己的故事放進去反覆咀嚼思考,這些的確帶給我豐富的理解。但讓我真正品嚐到與自己關係的改變,讓我在探索自己時,經驗到穿越苦痛並擁有信任感,則是開始於與自己內在連結的行動。
我透過完形心理治療,了解覺察圈,學習覺察身體是進入當下的門戶。在創傷治療的工作坊,經驗到從身體帶出淤積情緒,進行疏通的奇妙歷程。走進系統排列,體會在身體中明白關係樣貌以及強烈流動的情感。到澄心聚焦心理學裡,驚訝於沒有組織、沒有框架、沒有分析,只是瞪大眼睛、張大耳朵、品味著內在流出的東西,踏實的一點一滴跟自己互動,感受內在的回應。原來是這樣綿延流動的滋味,難以言喻。
經過這些之後,我不在意「是否治癒了某個主題?」「這個成長的刻度,突破自我的里程碑在哪裡?」「我是否愛自己?」這些問題不再浮現,並不是我確認做到了,而是答案並不重要。
因為,我願意一直在療癒的態度裡去經驗生命,它是踏實而不費力的,它是好玩而不需要外在檢核的。
有時候,我注意到內在有些什麼主題需要去整理和轉化,會把它記錄下來,跟自己約個時間,比如「今天晚上10點半,要來面對跟兒子之間記掛又想迴避他的感受。」很特別,這發生的事件當然不令我快樂,可是把它定為一個主題,好好的去探索,這個和自己預約和實踐的過程讓我很快樂。我喜歡這個歷程。
這一路上我把自己慢慢撿回來,不是多了什麼新方法和配備,而是懷著為自己療癒的意圖,把跟感受、身體的合作找回來;把思考的信心帶進來;把想像力發揮出來。所有療癒自己的資源存在於內。
我們很渴望生命有所不同,其實更渴望改變的因子來自於自己,這才能夠帶來對前行的踏實和信任。
特別的是,當我有信心陪伴自己之後,我比以前更樂意成為個案,放心地去拜訪不同的治療師。畢竟有人守護,能打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不一定要資深的諮商師或治療師,往往跟學習中的朋友互相支持,或者在進行課程時為了示範,讓學員陪伴我,也可以突破很多、宣洩很多、領會很多。我自己常常感到驚訝,好像內心自然知道怎麼準備好,只要有人輕推一把,就可以滑行得很遠。不論學什麼方法,都可以在那個方法中深有所獲,並不是說我能純熟操作那個方法,而是內在容易被觸及而有洞察。
這本書,我想要分享的是與內在連結的可能。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與自己交流讓改變發生,這是聚焦心理學的理念之一,也是我深深認同之處,更是這幾年工作和自我成長的焦點。
我想談:
我們可以為自己建立療癒的內在空間。
帶著友善、好玩和創造力與自己交流。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故事都能支持療癒前行。
那些與我相遇的來談者,我只是陪伴他們找到這份療癒能源,我鼓勵他們,與其承諾要密集或長期諮商,他們最需要的是體會跟自己的互動,那會讓我們喜愛生命的旅程,愉快前行並懷抱信心。
當你跟自己內心困難的部分相遇,能夠接待它,與它交流,陪自己在各種經驗裡有釋放、有領會,你怎麼可能不喜歡這樣的旅程,怎麼可能不愛你自己?
這本書想讓你知道,我們當然可以陪自己療癒,這個療癒之旅不是一個壓力,也不是詛咒,不是「如果你不……就會……。」「如果你要……,必須……。」接觸到內在轉動之流,你會享受自己的創造力,驚訝於你可以帶給自己的愛。
十多年的心理諮商工作,我發現跟每一位來談者之間的合作經驗都是獨特的,不同之處並不總是關於他們帶來什麼樣的主題、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更大的不同是他們如何看待這個療癒的旅程,以及他們與自己內心的關係。
有三種來談者最讓我感覺到心疼,他們都願意更好,我也盡量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幫忙像是在幫倒忙,感到愛莫能助。
第一種來談者,無法接受自我探尋的過程。他們像是在爬山,抱著苦行的態度。他們非常願意努力,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會跟我討論目標,預先發展計畫,也許分階段,甚至確定好每一次的說話主題。他們期...
目錄
第一章 跟自己的關係是轉變的起點
是那顆心,轉動了故事
找到療癒的失落拼圖,跟自己好好說話
透過去愛,感受被自己所愛
往內看,生命的點與點開始連線
傾聽內在孩童,讓心更自由
擁抱體驗,穿越生命斷裂之處
第二章 相癒的空間——培養觀察者意識
要改變的不是存在的故事,而是照耀故事的更大的你
友善的關注
好奇
歡迎
觀照
體認當下
可以跟自己說上話的距離
第三章 帶入療癒能量與自己交流
好朋友的邀請
描述你所感覺的
傾聽就是愛
與內在經驗打招呼
走入身體
接納情緒
邀請象徵
觀照意念
第四章 在僵局中首先對內心友好
心態的磁性,覺察助人工作的過度負重
爭執不休,是否願意去到跟自己斷線的地方?
我如何越過跟自己的隔閡到達你的心
堅持站在憤怒的對面,看著它也被它看著
想防堵和證明自己,越會感到事情在墜落
解開沉重,讓心用各種方式說話
釋放心甘情願裡的情緒包袱
第五章 六個步伐,轉化感受
六個步伐,聆聽內心
容許「難搞」的自己,作它的靠山
進入心願,調節互相違和的心念
陪伴菸燙的傷,她遇見了媽媽
練習把自己帶回家
第六章 梳理內在關係,與自己和好
從內在整理關係空間
表現焦慮——梳理心中此起彼落的眼光
我的情緒不是我的——梳理親近關係的情緒傳遞
討厭的人偏偏住在心裡——梳理被排擠的同事關係
跟自己打架——梳理自我厭惡
第七章 療癒在日常
把整理內心納入生活安排
每一次跟自己約會,有開始和結束
第一章 跟自己的關係是轉變的起點
是那顆心,轉動了故事
找到療癒的失落拼圖,跟自己好好說話
透過去愛,感受被自己所愛
往內看,生命的點與點開始連線
傾聽內在孩童,讓心更自由
擁抱體驗,穿越生命斷裂之處
第二章 相癒的空間——培養觀察者意識
要改變的不是存在的故事,而是照耀故事的更大的你
友善的關注
好奇
歡迎
觀照
體認當下
可以跟自己說上話的距離
第三章 帶入療癒能量與自己交流
好朋友的邀請
描述你所感覺的
傾聽就是愛
與內在經驗打招呼
走入身體
接納情緒
邀請象徵
觀照意念
第四章 在...
商品資料
出版社:財經傳訊出版日期:2022-06-01ISBN/ISSN:978626958290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16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