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2022年5月28日—8月28日
V&A博物館+北美館
「瑪莉官:時尚革命者 Mary Quant: Fashion Revolutionary 」
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世界巡迴展
指定刊物
迷你裙、緊身褲、娃娃裝、PVC雨衣
第一代時尚KOL
革新女性穿衣方式的風格先驅——瑪莉官Mary Quant
唯一繁體中文專書
「要能活在對的時代、對的地點,身懷絕佳天份的人不但為之少數, 更享有極大榮幸。
在近代時尚界,這三個人便是香奈兒、迪奧, 以及瑪莉官。」
——前大英博物館館長暨《星期日泰晤士報》副編輯恩尼斯汀.卡特(Ernestine Carter)
偉大的時尚設計師,會給予人們事物,
而人們從未想過自己需要這些東西,直到他們親眼見證事實。
六〇年代的時尚,大多數人印象最深刻的,必定是當時的超模Twiggy其洋娃娃般的靈性,以及她身穿的迷你裙!當時的名模Pattie Boyd與披頭四George Harrison的婚禮,也穿著瑪莉官設計的皮草外套。除此之外,舉凡現在已司空見慣的熱褲、緊身褲與PVC雨衣,全都是因她而生。
她徹底解放了當時女性的穿著,叛經離道不足以說明當時人們對她設計出來的衣服產生的感受,她也擺脫了高級訂製服的追求完全匹配,精準製作的風氣,利用自由的設計,與成本相對低廉的材質,推行大量生產,讓流行變成普羅大眾生活的一部分。
「香奈兒痛恨我,」官說。
「我能理解原因何在。那時(六〇年代),所有人總會不停問她:『妳怎麼看瑪莉官?』」
本書是史上第一本集中研究瑪莉官職業生涯的專書,展現出她如何徹底改變了時尚,且如何以年輕人為對象、大舉採用街頭風格和量產化,來替一整個世代的人創造了新的外觀。書中詳細說明了瑪莉官在戰後英國、歐洲與美國時尚背景下,是如何開展業務的,並探討了她是如何靠著創新的行銷方式,打造出一個無比強大的全球知名品牌。此外,書中還收錄了瑪莉官最新的設計作品,以及過去從未發表過的時尚照與設計,活靈活現地講述出其設計與種種偉大事蹟。
作者簡介:
珍妮.利斯特(Jenny Lister) 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時尚與織品策展人,著有《The V&A Gallery of Fashion and London Society Fashion 1905–1925: The Wardrobe of Heather Firbank》。 序言作者 蘇西.曼奇斯(Suzy Menkes) 全球頂尖時尚記者,曾任《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現《紐約時報》)時尚編輯,以及《Vogue》雜誌國際版編輯,至二〇二〇年十月為止,負責此雜誌全球二十五國版本的線上內容。
譯者簡介:
李函 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研究所。喜歡透過不同的語言與文字,讓作家們的心血能被更多人閱讀。譯作有《克蘇魯的呼喚》、《綠燈》(堡壘文化出版)等。
章節試閱
介紹: 打造時尚歷史 瑪莉官女爵士革新了女性的穿衣方式。從1950年代起,她獨特的外型就表達了對時尚的新態度,和面對生命的不同方式,而一整個世代都亟欲體驗這種心態;她的創新店鋪,讓男女都覺得在高街購物成為令人興奮的活動。當年,官的衣物經常顯得激進。1950年代晚期,她以不尋常的方式使用傳統材料,而在1960年代,她則使用現代合成材料,為大眾帶來製造上的創新。包裝大膽的瑪莉官緊身褲襪、裁縫樣式與化妝品,使大眾負擔的起設計師風格,她的居家擺設,之後也為居家室內設計帶來風潮。不久後,她的形象、名字與雛菊商標,都代表了一種全球生活風格品牌。 由於她「身為時尚設計師,以及對出口做出的貢獻」,官於1966年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並於2015年獲頒女爵士,她一生中還得過其他許多獎項與榮譽。人們經常將許多時尚與零售業創新之舉歸功於她,特別是讓迷你裙蔚為風行。但作為設計師,她對自己直覺式的願景輕描淡寫,聲稱她的服飾只是反映了當代氛圍。她在1966年出版的首本自傳《官照自己》中,承認自己能「抓住當代精神,並搶在其他設計師之前,用衣服詮釋這點」,但她認為展開自身事業的同時,「『當代精神』正開始攀上高點。」「我製作的衣服,剛好完全符合青少年趨勢,與流行樂唱片、濃縮咖啡吧和爵士俱樂部一樣。」。 本書的目標,是運用大量的素材,追溯瑪莉官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的風格發展,來揭露這位時尚傳奇背後的真實故事。V&A博物館首次得到獨家許可,能夠使用官私人資料庫中的資料。書中附有記錄V&A博物館精選館藏的相片,官設計的現存衣物與設計,搭配了呈現出服飾行銷過程的時尚照片,照片取自雜誌、報紙和資料庫(私人與公共資料庫皆有)。服飾原穿著者的人生故事,幫助展現出這些衣物的特殊社會情境,以及對時尚消費者的意義。 V&A博物館於2018年6月發起的#WeWantQuant活動,邀請大眾借出或捐贈由官設計的特定服飾,讓博物館得以呈現她更廣闊的設計範圍,永久館藏因此多出了40件新展品。每件服飾都加上原本穿著者的生平細節與她們的社會背景,以及當時特別選擇瑪莉官設計,和長期珍藏這些服飾的原因。有超過1000人回應,並捐出官的化妝品和其他紀念物,有些人則貢獻出當年穿著官服飾的照片。珍.史考特在1966年買下暗紅色版本的經典「Footer」針織洋裝,當時她在新堡接受教師訓練;她描述那件洋裝為「百搭衣著,到哪都能穿」,當她1969年在南威爾斯的珀納斯和她叔叔一同拍照入鏡時,依然穿著同一件洋裝。 官在《官照自己》中的說法,為19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初期打造國際成功品牌的經驗,提供了鮮明的觀點。為研究本書進行訪談時,她諸多同事與員工的說法,則增添了來自幹練勞工與技師人脈網的新觀點,所有時尚產業都仰賴他們;這些人屬於相關業界,包括製造業、配送業與時尚行銷業。為了評估官事業真正的重要性,這項更廣闊的框架十分重要。整本書中,研究時尚業、設計業與廣告業歷史學者所提供的額外資料,則專注於官事業中的特定層面。這些層面在當時特別前衛,到了當今也依然重要。 如官所述,她丈夫亞歷山大.普倫凱特.格林的貢獻,鞏固了她時尚品牌的成功;亞歷山大.普倫凱特.格林對行銷與宣傳特別有一套。同樣的,他們的朋友與生意夥伴阿奇.麥克奈爾提供了商業與法律專業,並「合理化空氣中的氛圍」5。兩人都明白官的設計才能,並協助用這種能力開發出廣大市場。 這支完美團隊的合夥關係,擁有能用於宣傳概念與理想的領導人物。官體現了她的品牌,如同職業模特兒般,擔任自身設計的模特兒。她上鏡的外型,加上深暗紅色的頭髮,為1960年帶來1920年代風格的鮑伯頭,以及強悍且立體的五官,都彰顯出經典造型,確保生意能從拓展中的媒體曝光機會中得利。另一項偶然的優點,是她不尋常卻不屬於任何階級的名字,短而有力,這也幫助驅使業餘的「芭札爾」的轉型,從位於西南部倫敦、販售配件與睡衣給朋友的熱鬧小店,變成國際時尚品牌。用她自己名字、而非夫家姓氏行銷自家服飾的決定,或許從行銷觀點看來具有策略性,或許也強調了她的年輕與獨立。但她不只是招牌女郎,最值得注目的部分或許在於,儘管她有時需要同事的鼓勵,才能壓下她天生的羞澀,官以敏銳且挑釁地談論和書寫時尚,從而取得記者與電影製作者注意的能力。早在1960年,官就成了國際名人,不只是其時尚事業的門面,也成為倫敦與所謂「搖擺60年代」的代表人物。她為理想的「切爾西女孩」做出定義:年輕,纖瘦,自信,非傳統。她也如此展現了切爾西風格。 切爾西位於中倫敦的西南方,與泰晤士河接壤,當地長久以來都是藝術家的家園,也為上流階級提供了一處倫敦基地;到了1950年代,這塊區域吸引了年輕的專業人士與學生,但它也是深受中產階級家庭歡迎的地區,出版商亞歷山德拉.普林格爾曾在1988年回憶起她童年時的國王路,包括它「高大的法國梧桐樹,綿延好幾英畝、建有白色門廊的房屋,與穿著紅衣的退休老人」,還有像「備有蓋上玻璃罩的餅乾罐的瓊斯雜貨店,席德尼.史密斯的窗簾店,和櫃檯堆滿甜點的伍爾沃斯商店」等尋常店鋪,以及「平靜的行程」,像是「去彼得.瓊斯的店裡買服飾紙型或布料。」在家庭住宅中,也有內部分為坐臥兩用室和套房的房子,吸引了藝術家和演員。普林格爾進入青春期時,隨著瑪莉官與芭札爾的媒體名氣上漲,其他店鋪也迅速開張,讓國王路成為伸展台,年輕女子們穿著「鬆垮大帽,緊身羅紋毛衣,鑰匙孔式洋裝,寬版低腰腰帶……抹上白色唇膏的嘴唇,和又濃又黑的眼線,頭髮修剪的角度令人訝異,加上歐普藝術耳環和及踝白靴。」6 如同官於1966年的觀察,「切爾西不再是倫敦的一小部分;它變得國際化,人們將它的名稱詮釋為一種生活和打扮方式,不僅僅只是地理位置。」在1960年代的緊湊發展與商業化後,國王路依然是倫敦知名時尚品牌的主要購物地點之一。 1959年的美國時尚業報紙《女裝日報》中,官與切爾西風格開始受到關注。到了1960年,美國雜誌《生活》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她造訪紐約的行程,文中將官與她丈夫視為「透過優雅方式,在服飾與行為上脫穎而出的能手」,也在注意到他們與阿姆斯壯.瓊斯夫婦(瑪格麗特公主與她的新丈夫安東尼)時,說:「……其衣著似乎比他們本人更古怪,因為他們來自英格蘭,那座要塞屬於宮廷禮服、堅固耐用的粗花呢布料與收納起的雨傘。」 官的衣著與它在媒體上的寫照,無疑顛覆了傳統英國充滿成規的刻板形象。主要圖片上的說明文字提到官「自己設計的格紋套裝,其中包括輕便上衣,和非常短的裙子。」這件套裝幾乎沒露出她的膝蓋,還加上一頂大帽子,對現代眼光而言很正式,但在1960年代的美國則激進無比。其中一件格紋套裝是巴斯時尚博物館的館藏,上頭有明亮的黃黑相間針織羊毛麥克勞德氏族格紋。更短的裙子花了幾年才廣為流傳,散播速度在1964年後才加快,而到了1966年,包括官等設計師都推崇露出大部分大腿的迷你裙。最終這件服飾宰制了這10年剩餘的時間,50年後也依然是傳統洋裝的一部分。 1960年的《生活》特刊強調了官為高檔紐約百貨亨利.班德爾製作的一系列設計。官在《官照自己》中描述,她為了鞏固這項合作而進行的出差行程,帶來了驚人突破,特別是體驗節奏飛快的美式工作態度,以及與執業女子見面,還目睹製作精準尺寸衣物的美式手法。她和普倫凱特.格林回國後,由於受到美式運動服與協作方式啟發,他們便開始進行大量生產。一批瑪莉官的批發系列商品於1961年秋季在英國發行,這也同時是與大型美國連鎖店傑西潘尼百貨達成的交易,官設計出由傑西潘尼製造與零售的服飾。這項後期協議一直持續到1971年,並讓她的品牌投入國際市場。 英國的成衣或批發業已經有既存的出口產業,也擁有在戰後時期開發的基礎設施,大致上是由於模特兒屋集團,日後改名為時尚屋集團的活動,該公司領導人是設計師弗雷德里克.史塔克。戰後時期,集團內的公司們成功將成衣推廣為時裝的合理替代品,並說服了高端英國消費者。他們也把商品賣給國際買家,對方要的服飾必須有好品質與好價值,還能表現出倫敦的傳統與聲望。諸如蘇珊.史莫等品牌,和設計師史塔克與他在1959年發行的弗雷德里卡,協助英國在戰後將自身地位提升為國際出口國。其他計畫,像是於1958年展開的倫敦時裝週,則使倫敦成為能與巴黎和紐約分庭抗禮的競爭對手。 官和她的時尚公司大膽利用國際上對英國時尚的需求所帶來的機會,並在1963年創立了另一家批發公司:瑪莉官激進派。英國百貨與獨立店鋪,以及澳洲、美國、加拿大與許多歐洲國家的同等零售店中都有販售此系列。歷史悠久的服飾製造商史坦伯格公司,透過激進派系列的授權,來生產官的設計品。商業、製造業、經銷商與設計師之間的重要關係,時尚史經常並未記錄,蕾吉娜.李.布雷茲克的文章〈跨大西洋時尚產業:瑪莉官的經驗〉卻相當強調這點(第110頁)。等到成功建立官品牌的授權商業模式後(製造商自行花費成本製作她的設計品,再向瑪莉官有限公司支付授權費),便明確展開大量生產,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阿奇.麥克奈爾在早期就察覺這種商業模式的財務潛力,清楚只要透過瑪莉的設計天分和能力製造大量設計品,就不需要直接雇用裁縫,只需要生產樣本的小團隊。從1958年到1990年代晚期,瑪莉官有限公司一直坐落於艾佛斯街3號的同間小辦公室,激進派的分部則位於南莫爾頓街9號,隨時都約有30名員工在裡頭。 這無疑催生出了友善又正面的工作態度,公司雇員的說詞中也不斷提起這點。 *** 瑪莉官有限公司的歷史,起始於1919年12月16日阿奇.麥克奈爾誕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年前才剛結束;他父親唐納在巴勒斯坦作戰,而她母親珍妮—葛蕾絲.朱爾丹已經生下了長子。麥克奈爾是家中四個兄弟和兩個姊妹,六名手足中的老二。如先前所述,麥克奈爾的童年並不尋常,因為他家是普利茅斯弟兄會的成員,那是個棄世的基督教流派,不與團體外的人社交,家中也不允許擺設像是無線電組或留聲機等現代發明。儘管如此,麥克奈爾一家依然過著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住在位於德文郡蒂弗頓的安妮女王風格別墅中,裡頭有九間臥房和六名僕人,麥克奈爾通勤就讀於附近的布倫德爾學校。他日後對商業的興趣與資質,似乎都遺傳自他爺爺湯瑪斯.朱爾丹,湯瑪斯透過商業併購發了財,其中包括阿爾弗雷德.登喜路的汽車輪胎修理組的專利。湯瑪斯擁有一台亮黃色的勞斯萊斯敞篷旅行車,會讓司機駕車載他到處走。2008年由大英圖書館策劃,與時尚史學者阿利斯特.歐尼爾的一系列訪談中,麥克奈爾形容這是他1920年代的童年時期最深刻的回憶之一。 離開學校後,麥克奈爾便在埃克賽特受訓成為律師,這是為了完成他父母的心願,而非他的選擇(他的脊椎創傷,使久坐工作帶來極大痛苦)。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斷了這項訓練,而身為良心拒服兵役者(因個人良心或宗教信仰而拒絕履行軍事義務的人)的他,搬到倫敦並自願為輔助消防隊在泰晤士河上擔任飛行員,這是民間防禦部中風險最高的職務。戰後,為了繼續準備取得律師資格,他回到埃克賽特,但最後在1947年決定離開弟兄會,發展攝影事業。1950年他搬回倫敦,從肯辛頓與切爾西區議會手中買下一棟徵用的店家,樓上還有座公寓,地址是國王路128號。他將此處改裝為攝影工作室,並將它命名為阿利斯特.朱爾丹。這個優秀地段位於國王路的向陽側,麥可奈爾用1750英鎊的便宜價格將之買下,等到麥可奈爾於1954年7月4日開設咖啡吧時,這裡就成了切爾西的焦點。狂想咖啡吧擁有一台義大利帕沃尼濃縮咖啡機(也是倫敦最早的濃縮咖啡機之一),並成為住在周圍街道和廣場上的房屋與坐臥兩用房中那些演員、藝術家 與貴族的「某種交誼廳」。麥克奈爾的特殊友人與鄰居包括安東尼.阿姆斯壯.瓊斯(日後的斯諾登伯爵)、可敬的羅伯特.厄斯肯、布里斯托侯爵和深具影響力的出版商馬克.柏克瑟,後來他到改組後的《女王》雜誌工作。麥克奈爾對於以狂想咖啡吧 為中心,其周遭的生動的社交與音樂活動的描述,和他保守的成長過程出現了強烈的反差,這似乎令麥克奈爾所有的兄弟姊妹對生活抱持著「玩世不恭」的態度,來回應兄弟會「明顯神經質」的規範。許多經歷過戰爭的人,也和他一樣決心要享受生活。 狂想咖啡吧於1954年8月7日開幕三週 後,麥克奈爾與凱瑟琳.弗萊明在沙福郡的拉文納 姆教堂結婚夫妻倆於1953 年在切爾西初識;弗萊明曾在皇家海軍擔任護士,當時則是陶藝老師。此時,麥克奈爾處於切爾西圈的中心,充滿精力、創造力與企業家精神,正好適合開發房地產。 麥克奈爾的商業與法律頭腦,是奠定未來瑪莉官設計品成功的基礎,但其實是亞歷山大.普倫凱特.格林的機智、幽默與社交手腕,讓團隊登上報刊頭條與時尚報導,並向倫敦的時尚媒體與他們的讀者宣傳這些消息。普倫凱特.格林與官這兩位風格領袖在金匠學院偶然間認識時,隨即迸出了化學反應,這也是官品牌真正的起點。在《官照自己》中,這位設計師用前幾頁的篇幅描述她未來丈夫對衣著的獨特看法,以及他對周遭人士的影響。他將絲質睡衣上衣當作襯衫, 還穿著顯然是跟他母親借來的窄短合身長褲,切爾西靴子上頭則露出了白色小腿。 官或許是在1949年左右就讀金匠學院,也可能稍早一點。沒有紀錄能確認這點,但她可能讀過兩年的國家設計職業文憑,隨後則念了一年的美術教師文憑,在她父母拒絕讓她從事時尚工作的情況下,這是個適切的妥協。後來普倫凱特.格林入學學習繪畫,那時他剛離開布萊恩斯頓,這間位於多賽特郡的公立學校鼓勵自由與創造的價值觀,官則描述它為「某種仿伊頓中學的機構,差別在於那裡的男孩們似乎享有極高的自由。」出生於1932年6月17日的他,是家中的獨子,而他的父母理查.普倫凱特.格林與伊莉莎白.羅素是「光彩青年」(1945年)等小說中的核心分子,那是 伊夫林.沃在《邪惡身軀》(1930年)和《慾望莊園》(1945年)等小說中虛構的時尚年輕菁英。沃與普倫凱特.格林一家在牛津見面後,就與他們成為朋友,當理查和伊莉莎白於1926年12月21日在斯隆廣場的聖三一堂舉辦婚禮時,沃也擔任伴郎。根據官的說法,理查.普倫凱特.格林、他弟弟大衛與妹妹奧莉薇亞有時會前往紐約,去哈林區的爵士俱樂部,並在那訂製長褲,預示了瑪莉官創業之後與美國建立起的連結。沃如此描述理查: 外型宛如海盜,有時佩戴耳環,擅長划船,熱愛抽又黑又濃的煙草,和他的手足一樣都有些憂鬱,同時也充滿一連串狂野又執著的興趣。他如同收藏家般購買煙斗或領帶。 理查與伊莉莎白的婚姻結合了兩個家族,兩方都曾催生出知名且打破傳統的社會人物,其中包括了音樂家與作家:理查是知名男中音歌手哈利.普倫凱特.格林與關多琳.帕里的兒子,母親則是作曲家休伯特.帕里的女兒。亞歷山大的母親伊莉莎白.羅素的祖先是貝德福德公爵,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是她 的親戚,她的姑媽則是芙蘿拉和 黛安娜.羅素(兩人年輕時,曾是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倫敦藝術圈核心人物)。官曾在《官照自己》中指出,當亞歷山大進入「業界」並經營店家時,他的家族大吃一驚。他的姨婆們「準備好忍受他從事軍職或神職,甚至是農夫……或只是散漫地擔任公爵。但賣衣服已超出她們的容忍極限了。」儘管如此,芙蘿拉姑媽依然在遺囑中,將她位於薩里郡的家留給姪孫亞歷山大,隨著瑪莉官的事業逐漸成長,那棟房子便成為一家人的重要休憩處。 理查與伊莉莎白.普倫凱特.格林很喜歡賽車,也共同出版了兩本偵探小說:《無知是福》(1932年)和《午夜前11點半》(1934年),不過夫婦倆在亞歷山大8歲時離婚。照官所敘述,他回憶中的父親,「是個令人興奮的陌生人。高大又英俊,像個穿著海軍制服的海盜,偶爾會忽然出現,並帶來刺激的故事。」戰時的亞歷山大與奶奶維多利亞.羅素夫人和其餘16名撤離女孩同住,地點在靠近基爾福謝爾村的里奇韋。他的表親瑞秋和卡洛琳.布雷基斯頓的湯尼潘帝,與卡馬森郡的基德韋利;兩地都是南威爾斯的貧困礦區。1911年的人口普查記錄瑪莉官的爺爺亨利.官在保誠擔任保險代理人,並和他妻子卡洛琳、兩個女兒住在附近的克蘭頓府,她們的父親諾爾.布雷基斯頓則是暫時搬遷的國家檔案局首長。 亞歷山大的諸多親戚與他們豐富的文化生活,為他帶來強烈影響。優雅的波希米亞主義,混合了智慧性與政治性活動後,便在切爾西的咖啡吧中自然流露而出,也成為瑪莉官品牌的背景之一。普倫凱特.格林家族平等對待每個人,親友、顧客和芭札爾員工從店鋪草創初期就這麼說。同樣的包容、機智與樂趣在時尚相片中出現,日後的瑪莉官產品廣告中也看得到這些特質。瑪莉官在1960年代初期的設計,確實回溯了來自上一世代的光彩青年。官經常在她的設計中重新詮釋了男孩子氣的時髦風格,甚至還在1960年將頭髮剪成1920年代風格的鮑伯頭。 在《官照自己》中,官熟練地描述她自身家庭背景與夫家背景的差異。她父親是約翰.官,人們則稱她父母為傑克和米爾翠德.瓊斯,他們分別出生於格拉摩根的湯尼潘帝,與卡馬森郡的基德韋利;兩地都是南威爾斯的貧困礦區。1911年的人口普查記錄瑪莉官的爺爺亨利.官在保誠擔任保險代理人,並和他妻子卡洛琳、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住在龐特普里斯:那位兒子就是瑪莉的父親傑克(正式名字是約翰)。瑪莉的母親米爾翠德.瓊斯是湯瑪斯與艾美—瑪莉的女兒,兩人都是小學老師,並雇用了一名同住的僕人。沒人知道傑克.官和米爾翠德. 瓊斯兩人是何時相遇的,但兩人都去了同一間文法學校,接著就讀卡迪夫大學,取得了優等成績,並致力於在文法學校體系中教導學生。到了1925年,他們搬到倫敦,並在伍利奇結婚,住在靠近布萊克希斯的普拉姆斯特德的伊格斯費爾德路43號,他們的小孩也在該處出生:芭芭拉(瑪莉)出生於1930年2月11日,約翰.安東尼,人稱東尼)則出生於1933年。根據她弟弟的說法,官小時候拒絕回應別人喊她芭芭拉。孩子們長大過程中,一直被灌輸要注重勤勞工作與學術成功;在家時,「無所事事是種罪過……」。因此,由於缺乏普倫凱特.格林家族祖傳的社交優勢,他們女兒在美術學校新結交的朋友群表現出的生活風格將「追求享樂與放縱」擺在工作之前,使得傑克與米爾翠德.官感到不知所措。夫婦倆覺得普倫凱特.格林「放蕩不羈的用語和行為」令人費解。
介紹: 打造時尚歷史 瑪莉官女爵士革新了女性的穿衣方式。從1950年代起,她獨特的外型就表達了對時尚的新態度,和面對生命的不同方式,而一整個世代都亟欲體驗這種心態;她的創新店鋪,讓男女都覺得在高街購物成為令人興奮的活動。當年,官的衣物經常顯得激進。1950年代晚期,她以不尋常的方式使用傳統材料,而在1960年代,她則使用現代合成材料,為大眾帶來製造上的創新。包裝大膽的瑪莉官緊身褲襪、裁縫樣式與化妝品,使大眾負擔的起設計師風格,她的居家擺設,之後也為居家室內設計帶來風潮。不久後,她的形象、名字與雛菊商標,都代...
推薦序
「要能活在對的時代、對的地點,身懷絕佳天份的人不但為之少數, 更享有極大榮幸。 在近代時尚界,這三個人便是香奈兒、迪奧, 以及瑪莉官。」 ——前大英博物館館長暨《星期日泰晤士報》副編輯恩尼斯汀.卡特(Ernestine Carter)
「要能活在對的時代、對的地點,身懷絕佳天份的人不但為之少數, 更享有極大榮幸。 在近代時尚界,這三個人便是香奈兒、迪奧, 以及瑪莉官。」 ——前大英博物館館長暨《星期日泰晤士報》副編輯恩尼斯汀.卡特(Ernestine Carter)
目錄
贊助人前言 館長前言 序 致謝 前言: 打造時尚歷史 第一部: 芭札爾創立前(1919—1955) 第二部: 店鋪到批發(1955—1962) 史蒂芬妮.伍德:官的模特兒 蘇珊娜.布朗:攝影詮釋 第三部: 步入大時代(1963—1964) 蕾吉娜.李.布雷茲克: 跨大西洋時尚產業:瑪莉官的經驗 第四部: 膝上裙的衝擊(1965—1967) 碧翠絲.貝倫:官與化妝品 珍寧.賽克斯: 官與廣告:柯萊特.狄肯森.皮爾斯公司 第五部: 解放時尚(1968—1975) 喬安娜.阿葛曼.羅斯: 販賣整體外觀:官與室內空間 第六部: 生活風格品牌(1975—2000) 結論: 大眾時尚 伊莉莎白.莫雷: 附錄:瑪莉官標籤 注釋 圖書資料 進階閱讀 索引 照片所有人
贊助人前言 館長前言 序 致謝 前言: 打造時尚歷史 第一部: 芭札爾創立前(1919—1955) 第二部: 店鋪到批發(1955—1962) 史蒂芬妮.伍德:官的模特兒 蘇珊娜.布朗:攝影詮釋 第三部: 步入大時代(1963—1964) 蕾吉娜.李.布雷茲克: 跨大西洋時尚產業:瑪莉官的經驗 第四部: 膝上裙的衝擊(1965—1967) 碧翠絲.貝倫:官與化妝品 珍寧.賽克斯: 官與廣告:柯萊特.狄肯森.皮爾斯公司 第五部: 解放時尚(1968—1975) 喬安娜.阿葛曼.羅斯: 販賣整體外觀:官與室內空間 第六部: 生活風格品牌...
商品資料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2-06-15 ISBN/ISSN:9786267092330 語言:繁體中文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 頁數:224頁 開數:菊 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