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多部巴利經論,促使南傳佛教在西方廣為弘傳的關鍵人物,
西方的玄奘法師――菩提比丘。
菩提比丘於1984年出任斯里蘭卡佛教出版學社總編輯,而後出任社長。他深入南傳巴利經、律、論三藏,其著作、翻譯、編輯均受到佛教界諸長老及學術界的推崇;曾出版過多部英文與巴利文佛教著作,其中最具重要性與歷史性的貢獻,便是將巴利經論以現代英文語法翻譯並注釋,經典方面,包括上座部佛教最主要的四部《尼柯耶》等;論典方面,包括重要的《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等,促使巴利藏在西方廣為弘傳,是南傳佛教極關鍵的人物,被許多佛教信徒尊稱為「西方的玄奘法師」。
2002年長老回到美國,與華人佛教界結緣,曾擔任同淨蘭若住持、印順導師基金會會長,以及美國佛教會長老法師。他與弟子創立佛教環球賑濟(Buddhist Global Relief),聚焦於全球飢餓問題。長老曾於2000年受邀在聯合國衛塞節擔任主講嘉賓,2019年再度受邀發表氣候變遷危機的演說。2006年斯里蘭卡總統授予菩提尊者榮譽稱號,表彰他的佛學造詣以及對弘揚佛法的貢獻。
本書共收錄作者菩提比丘的五十三篇文章及一篇個人傳記,這些文章顯示了他不僅能簡要地闡明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又能解說繁複的教義,卻絲毫不失佛法與今日世界的相關性。
菩提比丘曾說,從佛教視角來觀察今日世界蒙受的傷害,會發現這些衝突、不公義和壓迫,全都是思惟被貪瞋癡馭使的結果。只要心受控於貪瞋癡三不善根,這些煩惱不僅成為我們心念的源頭,更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行為和傾向。
因此,我們需要透過修行以證得涅槃,達到從苦中解脫。修行的雙重過程其一是自我轉化,剷除不善心所,以利己利人的善心所取代;其二是自我超越,認知到現象並非實有,而棄捨原本誤認為有「我」和「我所」的自我中心觀念。只要這雙重過程臻於圓滿,苦惱便會止息,因為智慧一旦覺醒,便能驅散無明的黑暗。
菩提比丘遵照自己的修行道路,鼓勵我們要從理解和修行佛陀教法中的訊息,來培育內心的智慧,同時,我們應對一切眾生懷有慈悲,關切他人和世界的福祉。菩提比丘體現了佛教智慧和慈悲的普世理想,真可謂當代嶄亮的身教。
作者簡介: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1944年生於紐約市。
1966年在布魯克林學院取得藝術和哲學學士學位。
1972年受沙彌戒,1973年受具足戒,受戒師父是首席僧伽羅學者比丘—―阿難陀.慈氏長老,菩提比丘在其座下學習巴利文及佛法。
1984年菩提比丘就任斯里蘭卡佛教出版學社(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編輯,1988年又出任該社社長一職。
2008年與其美國學生成立了「佛教環球賑濟」(Buddhist Global Relief)。
相關著作:《佛陀的聖弟子傳1: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佛陀的聖弟子傳4:佛陀的女弟子與在家弟子們》《佛陀的聖弟子傳3:阿那律‧迦旃延‧央掘摩羅‧質多比丘》《佛陀的聖弟子傳(1+2)》《佛陀的聖弟子傳2:僧伽之父大迦葉‧佛法司庫阿難》《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
譯者簡介:
雷叔雲
台大畢業,赴美取得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碩士,曾任職於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現旅居加州,為自由撰稿人,譯作二十餘種均屬佛法、禪法、心理、宗教等領域,以《生命不再等待》一書榮獲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章節試閱
4
修福和修行
福德(puñña)是佛教修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各種福德的模式形成了應用佛法的綱要,這顯示佛法並不是一套理論系統,而是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佛教的通俗信仰往往強調功德是世間福報的來源――可獲得健康、財富、長壽、美貌和人緣。因此,福德逐漸被當作一種財務投資,就像一種宗教的風險性投資,會產生酬報來滿足行善者的世俗欲望。雖然這種想法無疑有其事實的成分,但風行之後,會侵蝕福德在佛法修行脈絡中更為重要的作用。從正確的觀點來看,福德是修行生活達到和諧圓滿的重要因素、自我培育方法,也是修行增上不可或缺的踏腳石。
累積「福德存底」是佛教宗教生命獲致一切成果――從現法樂住到來世生於善趣,從初階的襌修到進入聖道、證得聖果――的先決條件。福德的最高成就等同佛教清淨生活的最高成就――解脫輪迴的枷鎖,證悟涅槃――那超越世間如幻之法的無為之境。當然,單是累積福德並不足以保證達到這個目標,福德不過是要件之一,還需要配合其他相當條件來突破繫縛,達到究竟解脫,這個條件即是智慧 (ñāṇa),也就是透過直觀智慧,直接契入生命的真理。
福德資糧和正智資糧相互淨化
福德資糧(puññasambhāra)和正智資糧(ñāṇasambhāra)是發心修行者成就道業的兩種必備資糧。兩種資糧對成就修行各有其用,福德讓我們浪跡生死輪迴的過程中有所增上:往生善趣,得遇善士引領我們在正道上繼續前進,更容易遇到修行成長的機緣,品格漸趨高尚,善根向於成熟,以成就更高的境界。正智則直接提供斷除生死輪迴束縛的因素――徹見真理、正覺、正確理解實相。
單憑其中一種資糧,不足以達到目標。如果只努力於其中一種,修行只是偏差而片面的,遠離了佛陀教導的解脫正道。福報若沒有智慧配合,只能產生樂果或往生善趣,絕不能超凡入聖。智慧若缺乏福德,就敗壞成為乾澀的知識,僅是廣聞博學或繁瑣哲學,除了蒼白的理解之外,很難直接契入真理。然而只要兩者同聲唱和,這兩種資糧便產生一種效能,將我們推向證悟的高度。福慧互補、互礪、相互完成的同時,便會產生一個相互淨化的過程,最後達到最高境界,成就偉大佛陀的雙座頂峰――了了分明的明(vijjā)和清淨無瑕的善行(caraṇa)。如同佛陀所說:這兩種能力,令他成為「無上士」。
雖說福德和正智相互配合,但在修行動力上,福德仍居首位,原因在於內心成長的過程中,福德有啟動作用。若說「智慧」是花,可以誕生解脫之果,「正信」(saddhā)是長出花朵的種子,那麼,「福德」就是泥土、水分和肥料的合體――亦即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都不可缺少的養分。福德先為智慧鋪路,然後再從智慧中,認識到福德在佛法修行中的一席地位。
這種特定順序的架構,與佛法中「自心內證」的概念關係至為密切。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要了解真理,並不僅靠理性思考,而必須親身體證。也就是將身心整體投入我們嚮往的真理,而且內心相應於真理,直至每一個直覺反射和熱情都全然契入我們挺身支持的真理。換言之,就修行領域而言,體解真理絕非累積一堆七零八碎、唾手可得的公開訊息,主觀上卻漠不關心,它其實是發掘有關自身和世界的最深真理的過程,繼而運用這個真理進入整個錯綜的內心世界。因此,使用「實證」、「體證」等詞語,都是為了在釋義上帶入這「內證」過程的背景。
若要在修行的任一階段,透徹認識真理,內心都必先提升到適於接收新發現真理的高度。雖然智慧與品格並不等同,卻始終並行,而且往往一直保持微妙的平衡。每個人都只能認識自己能認識的部分,而我們的認識能力主要又來自品格的影響。因此,要親身體證真理,還得看此人是否有足夠的內心德行,配得上這種體證。修福就是達到這種內心德行的方法,但這絕不只是表面工夫,而得依靠正確心態的支持。認識真理能力的高下和福德累積的多寡成正比。福德越廣大、越精微,認識能力便越宏廣、越深入。這個原則在邁向圓滿證悟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適用,也特別有助於體解究竟真理。
佛所教導的究竟真理是涅槃――也就是無為界(asaṅkhata dhātu),而證悟究竟真理也就是證悟涅槃。涅槃是圓滿的清淨――摧毀貪欲,根除執取,不再有我。證悟涅槃的最後一擊是智慧的職責,只有智慧才能在本質上真正理解一切有為法的無常、苦和無我,也只有智慧才能帶我們出離有為法,洞見無為法――唯一能解脫苦的境地。不過,這種洞見要生起,內心必先與它所追尋的清淨相當,而且需要清除一切阻擋更高洞照和智慧的障礙。涅槃是不再有貪欲的圓滿清淨,要證得涅槃,只有建立了相應的內心清淨才有可能,也唯有真正清淨的心才能穿透無明和煩惱的暗霧,認識完美無瑕的清淨涅槃,超越有為的擾動,安住於絕對寂靜。
這樣成就內心的淨化,就是福德的作用。福德可沖刷掉內心的粗煩惱,減弱不善根的力量,並加強善的、有益心所的效能。福德累積的力量,為智慧提供基礎,以便最終能突破有為、進入無為,可以說是智慧增上、進而轉凡成聖的燃料。正如登月火箭升空初期需要加速,才能在最後階段衝破地心引力,登陸月球,福德也同樣能帶給修行衝出重圍的力量,推動慧根衝破世俗的引力,洞見超越的真理。
福德是心的活動
古典佛教論師從字源來定義福德為「洗滌並淨化心續流」(santānaṃ punāti visodheti),這是強調福德在智慧之前的洗滌效用。福德所發揮的淨化功能,在一個複雜的過程當中涉及淨化的動力和目標,以及產生淨化的運作模式。淨化的動力就是心,這是能創造、能形成的角色,是行為的來源和母體。如前所述,修福就是善業,而業行又歸於思心所。因此,分析到基本面,善行即含藏在思心所中,思心所是意志決定造作福行(puññābhisaṅkhāra)。由於思心所是內心活動的一種方式,那麼經仔細推敲,福德也同樣是內心活動的一種方式,透過行為模式作為傳介,運用心的組成元素,完成原先設定的企圖。
這個發現警告我們,不要把佛教重視修福解釋為盲從規則和儀式。就佛教的觀點,每一善行背後的主其事者是心。發乎身或語的行為,不過都是心識的相應表現而已。如果毫不知悉善行的本質和意義,僅有外在的行動,根本起不了淨化的功用。甚至如果只求積福而遵從行為規範或從事儀軌和禮拜,這些活動生起的精神效應,並不是來自它本身具備的尊勝素質,而是它能引導現存的心識活動朝著有益的方向。它的效用其實不過是用來引生善心的善巧或權宜之法。
機械式地遵守道德規條,或盲從固有制度而從事宗教儀軌,都無法得到解脫,從佛教看來,這反而會障礙修行。這是「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把眾生繫縛於輪迴業有的第三個結(saṃyojana),必須去除才能真正踏上解脫之道。即使如持戒和儀軌這些比較外在的福行,正念正知都是很重要的,至於禪修或研讀法義這些主要為內心的福行,就更需要正念正知了。
福德淨化過程的淨化目標還是在心, 不過此處的心,不是從立即直接的效果――發動行動的來源――來說,而是從持續性的觀點――心續流(cittasantana)――來說。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心並不是穩定的實體,藉變化的活動來長期保持自我認同的一致性,相反地,心是一個連續的系列,由個別分離又由因果精確定律相互連結的思想行為組成。每一心識都會很快生起,持續極短的剎那,隨即滅去,儲存所記錄下來的印記,傳遞給後一心識。系列裡的每個心識單元就這樣承接、保留並傳遞這個系列的整體內容,還加上本身的新改變。因此,這個系列雖是不連續的組合,卻仍保持一貫性,使每一不同的心識剎那具有相續的特徵。
佛教說,心續流從無始以來已然存在。在無明和貪欲的驅使下,生生世世向前流動,一世示現這種形式,另一世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無始以來的心續流深藏著一些特別惱苦又具破壞性的心理力量,稱為煩惱(kilesas),以貪、瞋、癡這三不善根居首。從這三位一體又衍生出其他同類,如驕慢、成見、自私、嫉妒、昏沉和掉舉。這些煩惱不活躍時,便潛藏在心續流中,即隨眠煩惱。但只要受到外來感官刺激,或煩惱本身在潛意識過程中增長,產生足夠的力量,衝上心識表層,成為纏煩惱(pariyutthana),這毒性會汙染心識,之後又重返心識底層,在心流深處鞏固根基。如果這力量再度增強,煩惱就會加重而瀕臨違犯(vītikkama)的危險地步,而爆發出種種違反基本道德的身業或語業,導致憂悲惱苦的惡果。
把福德描述為「洗滌並淨化心續流」,就是指「能夠及時阻斷奔騰的煩惱把心識沖向違犯道德的行為」。只有智慧――聖道的出世間智慧――才能根除潛伏層的煩惱,不如此不足以斷裂「生命存有」的枷鎖而獲得解脫。不過,修福的確能夠幫助減輕頑強的纏煩惱,好讓智慧能立足,達到解脫。智慧只能在清淨的心中運作,而積集福德能淨化我們的心,因此,福德是智慧的助緣。
只要放任心以自己的動力前進、不加節制,就會像洶湧的河流,把河床藏汙納垢的貪、瞋、癡及衍生出來的煩惱,一起翻滾到心識的活躍層面。如果再縱容那些煩惱滋長,將使善的潛能枯萎,使覺知的光芒黯淡,並扼殺慧根,直至蕩然無存。修福可以防止染汙煩惱的飆升,以善法取代對應的煩惱,淨化心流,以供應足夠力量給智慧去除煩惱。
福德的心理法則
福德淨化心續流的效用是從幾個一致的心理法則而來,在此簡述這些法則,它們一起為佛教整體修行的效能默默地打下基礎。
第一法則:一個心識剎那只有一個心生起,這法則看似不頂重要,但若與其他的法則結合,就有非常重要的效果。第二法則:心識中兩種互相違悖的道德素質不可能同時並存。第三法則:一切心所――如受、想、思和「行蘊」所包括的――都必與心識本身有著同樣的道德素質。
會導致業力產生的心識活動,不是全善就是全惡,(依第二法則)絕對不可能既善又惡。因此,生起善心時,不善心就不可能同時生起。善和有益的心法必然會阻擋不善和有害的心法,這當中包括(依第三法則)所有與心有關的不善心所在內。因此,當我們造作福德時,在背後推動的心和思心所,自然會排除不善的心、思心所及相應的煩惱。心至少在這一刻是清淨無染的。所以,多造作福德會使每一次造作都成為排除煩惱生起的機會。
就像這樣,每一個創造福德的當下都會產生即刻的淨化,而多作福德,自然會帶來許多當下淨化的機會。然而要達到更為持久的效果,就必須多加一個原則,那就是第四法則。
意志朝向修福
第四法則認為:「重複」會提供力量。如同持續鍛鍊某一塊鬆弛無力的肌肉,能變得結實有力,內心素質也會在反覆的鍛鍊之下,把一群酣睡的士兵喚醒,轉化為修行道路上無堅不摧、無敵不克的戰士。
自我轉化構成修行生活的本質,而整個過程的關鍵,就是「重複」。這是實現自我轉化的基礎。靠著重複修習的力量,那些善法的幼弱嫩苗――如信、進、念、定、慧――才會在正覺的道路上綻放為有控制力的「根」(indriya),或在煩惱的戰場上成為不屈不撓的「力」(bala)。重複不斷抗拒惡法並修習善法,妖魔也會變成天神,罪犯也會成為聖者。
若說「重複」是自我轉化的關鍵,思心所就是「重複」的工具。思心所從心續流生起,對心續流具有一種向量的力道,根據思心所本身的道德基調,產生、改變心續流,重新導正心續流。每一個思心所在心續流滅去,都留下影響力,然後驅使心流往它要去的方向推進。善的思心所指揮心流向善――如清淨、智慧和究竟解脫;不善的思心所則會驅使心流往惡――如煩惱、無明和不可避免的束縛。
每一次思心所生起的時刻,無論多麼微小,多少都以某種方式改變了心,因此一個人整體性格的任一時刻,都反映並流露出思心所在心續流的累積作用。
意志推動整個心續流朝著它的方向走,因此必須以「重複」的力量來增強。若要重整內心,只有引領意志朝向善法,而重新引領意向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修福。
只要意志是朝著修福的方向,自然會阻礙煩惱流入,同時增強心續流中潛藏的善法。在這些善素質的監護之下,無染的清淨便會從沉睡中甦醒過來,成為經年的性格傾向。布施,令慈悲生起;持戒,引生不害、忠實、節制、真誠和清醒;修心,產生平靜和智慧洞見。信心、敬仰、謙卑、同情、勇氣和平等心,都會增長。心會更為安止、輕快、靈活、敏捷、練達。當心因這些心所而淨化,就可以無礙地達到更高層次的定和慧,邁向涅槃的體證、修行的頂峰。
摘自〈栽培善根:論佛教的道德〉,法輪出版系列第259~260號,一九七八年初版
4
修福和修行
福德(puñña)是佛教修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各種福德的模式形成了應用佛法的綱要,這顯示佛法並不是一套理論系統,而是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佛教的通俗信仰往往強調功德是世間福報的來源――可獲得健康、財富、長壽、美貌和人緣。因此,福德逐漸被當作一種財務投資,就像一種宗教的風險性投資,會產生酬報來滿足行善者的世俗欲望。雖然這種想法無疑有其事實的成分,但風行之後,會侵蝕福德在佛法修行脈絡中更為重要的作用。從正確的觀點來看,福德是修行生活達到和諧圓滿的重要因素、自我培育方法,也是修行增上不可或缺的踏...
推薦序
【譯序】
佛法的時代之聲 雷叔雲
七○年代,斯里蘭卡,一位西方比丘初來乍到一年半,政府便開始實驗糧食自給自足的政策,不再進口米糧,於是食物異常稀缺,寺院原就位於貧困地區,這時早齋僅能供應稀薄的紅米粥、一根香蕉或一塊餅乾,午齋也是紅米粥、扁豆、水煮青菜,過午即不再進食。長期的飢餓和營養不良,使人難以潛心修學。下午才三點鐘即已飢火中燒,迷離的雙眼偶而瞥見房角的拖鞋,恍惚中竟有取來充飢之想,日復一日,直到第三年才見改善。
這是菩提長老自敘在斯里蘭卡修學時,第一手體會的長期重度飢餓感。然而這段經驗並沒有凝固成一段遙遠的個人回憶,反而激勵他看向更遠,關注同樣沉淪在飢餓深淵的人,尤其是發育中的孩子,原本可以健健康康長大,說不定能在數學或藝術領域大顯身手,卻因營養嚴重不良,潛力還來不及發揮就已萎縮。長老是一介出家人,手中並無資源,卻在二○○八年毅然創立「佛教環球賑濟」(Buddhist Global Relief),喚起各界的善心,來救助人類的飢饉,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並重拾尊嚴。這是一位上座部比丘和翻譯家,扎扎實實投入這個時代的經歷。
時代舞台
佛法的出世間性,惟有透過世間來彰顯。因此,佛法的超越性,也必須落實在世間,回應每個時代的呼喚。
菩提長老深信:「佛陀的教法之所以具有犀利的針對性,不是因為教法有廣泛的一般性,而是因為適應深植於特定時代的普遍心識。」「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佛法都有新方法來展現潛力,正好連上這個時代特殊的歷史情境。我相信,我們的時代提供了一個適當的歷史舞台,使佛法超越的真理再回到這個世間,紓解人們不同層次的痛苦。」
而我們這個時代又搭建了怎樣的舞台,來襯托佛法可以著力之處?從本書看,長老觀察到舞台上搭建了好幾處重大場景,如貪瞋癡的系統性呈現、體制性和結構性的不公不義、國家和社會暴力、意義感的集體失落、年輕人與佛教漸行漸遠、僧伽教育與時代脫節等等。
以貪瞋癡的系統性呈現為例,貪瞋癡原是佛法中的三不善根,一切煩惱的三大根本類別,供我們逐一檢視自心的成分,並經由修行加以滅除。佛法的究極目標是涅槃,而涅槃的其中一個描述,即是「貪瞋癡永盡」。本來,貪瞋癡因人心之不同,而顯現出無數紛雜的世間面目,為什麼說這個時代貪瞋癡有集體的趨向呢?
不忍眾生苦
《帝釋所問經》中,帝釋迫不及待請問佛陀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眾生都希望居住在沒有怨恨和敵對的國度,卻又身不由己必須受困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難以脫身?長老觀察到這個時代的問題,與帝釋當時如出一轍,甚至更加緊迫:「人類偏頗的發展—在外,是控制大自然,加上,在內,是自我理解幾乎趨近於零—時值今日,人類已賦予三不善根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簡直近乎災難。因為貪心處處,世界已經轉化為一個全球市場,人類在其中淪為消費者、甚至商品的地位,各種物質欲望經常被強力挑起。競爭利益受著貪心的支配,經常點燃了瞋心,火花處處,因此民族和種族差異成為孳生懷疑和敵意的溫床,於是爆發了暴力和破壞、殘酷和野蠻、無休止的復仇。癡則產生非正信、教條觀點和思想意識型態,給貪、瞋後援,升高貪、瞋驅動的行為模式,使其師出有名。」於是,高科技和工業化的發展,威脅到眾生的維生系統。物質和消費至上主義的風行,取代原有的價值觀,成為新興的世俗宗教。
舉例來說,工業革命之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278 ppm,二○二○年時已上升至417ppm,正可管窺貪瞋癡的肆虐和橫行。幾乎可以說,近年出現的疫情,其實是人心的疫情;戰爭與暴力,其實是人心的暴力;氣候變遷,其實是人心的變遷;環境污染,其實是人心的汙染;生態浩劫,則是人心的浩劫。
可是人類的解決方案卻一頭栽入了死胡同,長老洞察到:「在政治界和經濟界,把許多人類困境的深層根源,都當做技術難題來處理,以為只要用對了技術就可以解決。因此,如要解決地球溫室效應的危機,只需簽署條約,來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如犯罪和暴力事件上升,只需更強大的警力。……但無論這些策略用在短期治標多麼奏效,卻始終不是長遠的治本之計。」「在科技界,視科技創造力是進步的標竿,忽視了道德的深度和品格的高度才一直是人類偉大的經典標誌。……將生命存在的縱深尺寸打平,將自己縮小到純粹的水平面。」
「從佛教的視角來觀察現今世界所蒙受的傷害,會發覺這些創傷其實只是病徵:警示我們生活方式的基本面出了問題。」長老在他的《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一書中提到:無盡的競爭、衝突、不公義和壓迫,並非來自心外,全都只是思惟被貪瞋癡馭使的結果。
長老提出的解方,是個人和社會雙管齊下,因為「這兩方面本來就互相牽纏、相互為緣,於是我們的價值觀反映社經現實,社經現實也受到我們價值觀的影響。因此,雖說我們最能直接影響的,是自己的生活,但個人生活方式的任何改變都會外延,影響人際關係、社會秩序、政治議題,甚至我們與生態環境的關係。為免讓個人價值觀成為一張美麗的面紗,掩飾社會的失序和腐化,我們必須嚴苛、甚至椎心地自我檢視。」從長老的身教、言教可以看出,他從南傳佛教出發,以犀利的洞察和宏廣的胸襟,關注一切眾生和眾生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體制。
如果佛陀出世的因緣,是根除一切眾生的貪瞋癡三不善根,今日這些不善根不但在個人內心,也發生在集體層面,那麼,我們便沒有獨善其身的權利,除自身修行之外,自然有義務以慷慨(無貪)、慈悲(無瞋)和智慧(無癡)在體制層面撫平貪瞋癡帶來的系統性創傷。
不忍聖教衰
菩提長老更為人所知的是譯經上的貢獻。他在斯里蘭卡僧團度過二十九年的時光,從善知識求法、譯經(間亦有擴充、潤飾前人譯作)、說法、編輯、寫作,於二○○一年返回美國。回國之後,繼續譯經工作,不但翻譯、整編《相應部》、《中部》、《增支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Abhidhammatthasangaha),並持續進行巴利聖典的翻譯,同時長老也編寫多種專題式的佛陀法教,以符合現代的需要。例如《佛陀的話語》(暫譯,In the Buddhas Words: An Anthology of Discourses from the Pali Canon)將四部《尼柯耶》中佛陀的語錄式開示樹立起一個架構、《佛法的社會和諧之道》(暫譯,The Buddhas Teachings on Social and Communal Harmony: An Anthology of Discourses from the Pali Canon)把佛陀有關社會族群和諧共處的開示組織成修行結構,又有《探詢正法》(暫譯,Investigating the Dhamma: A Collection of Papers)深入探討現代佛教界對教義的不同觀點。
長老譯經的貢獻,很難不令人遙想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法師於西元六二七至六四五年經由西域前往天竺取經,用十七年青壯歲月求法,然後回到中土,開始譯經,他組建譯經團隊,且有皇室的支援,漸次圓滿初心,成果是「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卷」。二十世紀的菩提比丘則是離開母國後,隻手獨力完成譯經。初期在斯里蘭卡隱居林,陪伴他的只是一盞昏黃的煤氣燈和一枝筆,後來加上一臺老舊的打字機,然而,他首次將巴利經典完整地介紹到英語世界,便足以輝映東西。
譯者多年前踏上絲路之旅,追尋玄奘法師的足跡,每次風簷展讀《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唐西域記》,只見史詩般的壯闊。而披閱本書中短短的〈菩提比丘傳記〉仍可窺見史詩的格局,試想六○年代的美國,仍是佛法沙漠,而一位只讀過幾本佛法書的大三學生,竟因一位亞洲比丘的身影,驚鴻一瞥,開啟了求法的靈感。佛陀當年在道旁看到老、病、死和清淨的沙門,清淨修行人的風範是活生生的具象佛法,從此改變了佛陀的生命軌跡,也給長老帶來了生命的轉折。
本書集結長老在斯里蘭卡期間所寫作或發表的會議論文,以及擔任出版學社主編期間所撰寫的文章。其中有回應時代的論文,如〈佛教的新世紀社會倫理觀〉、〈佛教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看法〉、〈佛教的面目正在改變〉、〈十字路口的僧團〉、〈在歐洲弘法〉;有闡析道德法則的〈栽培善根〉、〈由心所造〉、〈修福和修行〉;有凸顯教義重心的〈解脫味〉、〈什麼是正覺?〉、〈諸行無常〉;有詮釋經文的〈《卡拉瑪經》一瞥〉、〈《法句經》活生生的訊息〉、〈善梵的問題〉;也有釐清西方人誤區的〈佛法若不談輪迴〉、〈輪迴可有道理?〉等,無一不在橋接古老智慧和現代心靈。
長老曾說:佛法的衰落並不是佛陀的教法不再與這世界相關,而是弘法者沒有把這相關性彰顯出來。在此,譯者祝願長老身體安康,老而彌堅,持續翻譯和寫作的宏大願行。值此網路會議和網路教室時代,也持續帶領全球弟子,向我們耳提面命佛法應有時代的相關性。同時,譯者更期與讀者互勉,願我們都能把握時代的契機,謹守道德,培育心智,把佛法與時代的相關性,透過身業和語業彰顯在世間。
若有人因本書而受益,一切功德屬於佛陀和菩提長老;若有譯不到位,粗窳疏漏之處,一切過失歸於譯者;若有任何功德,願迴向眾生普皆正覺!
【譯序】
佛法的時代之聲 雷叔雲
七○年代,斯里蘭卡,一位西方比丘初來乍到一年半,政府便開始實驗糧食自給自足的政策,不再進口米糧,於是食物異常稀缺,寺院原就位於貧困地區,這時早齋僅能供應稀薄的紅米粥、一根香蕉或一塊餅乾,午齋也是紅米粥、扁豆、水煮青菜,過午即不再進食。長期的飢餓和營養不良,使人難以潛心修學。下午才三點鐘即已飢火中燒,迷離的雙眼偶而瞥見房角的拖鞋,恍惚中竟有取來充飢之想,日復一日,直到第三年才見改善。
這是菩提長老自敘在斯里蘭卡修學時,第一手體會的長期重度飢餓感。然而這段經驗並沒有...
目錄
衷心的慶賀
前言
【譯序】佛法的時代之聲
菩提比丘傳記
1.解脫味
2.栽培善根
3.由心所造
4.修福和修行
5.「知」之道
6.雙面佛法
7.高瞻遠矚和腳踏實地
8.自淨其意
9.為研讀教義說幾句話
10.佛法若不談輪迴
11.自我評估
12.平衡之道
13.《卡拉瑪經》一瞥
14.良心宣言
15.承先啟後
16.醫治絕望的妙藥
17.衝突,問題在哪?
18.意義的追尋
19.尋找安全感
20.自我轉化
21.放下刑杖
22.「聖」諦
23.皈依佛
24.五根
25.世間的守護者
26.寬容性和多元性
27.從見到正見
28.《法句經》活生生的訊息
29.親近智者
30.佛法與不二論
31.邁向理解的門檻
32.平穩行走於不平之處
33.遇見天神信使
34.佛法和全球化
35.佛教教育的旨趣
36.善梵的問題
37.活得有尊嚴
38.生活方式和修行
39.比活一百年好
40.通向「知」的兩條道路
41.諸行無常
42.領航千禧年
43.兩種觀禪
44.輪迴可有道理?
45.什麼是正覺?
46.善友之誼
47.起步之處
48.佛教的新世紀社會倫理觀
49.佛教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看法
50.佛教的面目正在改變
51.十字路口的僧團
52.在歐洲弘法
53.善、美、真
衷心的慶賀
前言
【譯序】佛法的時代之聲
菩提比丘傳記
1.解脫味
2.栽培善根
3.由心所造
4.修福和修行
5.「知」之道
6.雙面佛法
7.高瞻遠矚和腳踏實地
8.自淨其意
9.為研讀教義說幾句話
10.佛法若不談輪迴
11.自我評估
12.平衡之道
13.《卡拉瑪經》一瞥
14.良心宣言
15.承先啟後
16.醫治絕望的妙藥
17.衝突,問題在哪?
18.意義的追尋
19.尋找安全感
20.自我轉化
21.放下刑杖
22.「聖」諦
23.皈依佛
24.五根
25.世間的守護者
26.寬容性和多元性
27.從見到正見
28.《法句...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樹林出版日期:2022-07-16ISBN/ISSN:978626961384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92頁開數:16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