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羞內向的人一定要學的說話術★
心理諮商師教你如何看懂場合、說對話的指導說明書!▎不只要會「讀空氣」,還要能選對回應的話語
.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
.無法清楚展現自己的態度。
.很容易被別人的氣勢壓倒。
.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
上述都是害羞內向者的特徵,之所以有這些表現,乃因為他們擁有體會別人心思的感受力,以及在行動前就預測結果的想像力。這些能力讓人富同理心、凡事三思而後行,善體人意、配合度高,也給人「做事可靠」的印象。換句話說,害羞內向者的特徵具有這些「優點」,堪稱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所以只要妥善選對回應的話語,害羞內向的人也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不用再自己偷偷內心上演小劇場。
▎什麼時候必須看這本書──
☑被主管叫去喝酒時
☑有人問你借錢時
☑大家都把工作推給你時
☑鄰居一直追問離婚緣由時
☑想拜託別人幫忙時
生活中你總是會遇到無數個想要拒絕的事例,
但礙於人際關係,很多時候你都無法拒絕時。
▎看懂場合、說對話的指導說明書!
「請把剛剛我給你墊的咖啡錢還給我」
「把我借給你的書還給我」
「如果遲到了該怎麼道歉」
「預算不夠希望客戶可以再降價」,
「希望到貨時間可以再拖延一下」
有時候你怕說出來別人覺得你小氣,有時候你不想把氣氛搞得太尷尬...
但正是因為你太會察言觀色了,才導致你常常無法說出你想說的話。
本書中面向這些害羞內向的人,具體介紹了想「拒絕他人」、「請託別人」、「提供意見、」「向他人道歉」、「安慰他人」時如何說出你難以說出口的話。一共五個章節,共有108模擬句的實況演練。
#拒絕他人時,可以斷然拒絕、委婉拒絕或岔開話題,只要正向積極地說NO,選用不讓對方不悅的應對方式,對方就不會介意,也就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了。
例如:
▲工作上的拒絕
想拒絕上司交付的高難度工作。
例句1
我怕我無法勝任。
請讓我從旁協助就好。
例句2
我想我無法勝任。
不過,我很想學習,希望能從旁協助。
重點解說
如果你感覺到現場氣氛讓人無法拒絕,你可以換個方式,向上司要求不讓你當主要負責人,而是從旁協助。如果你沒有當好負責人的自信,但對那件工作很感興趣,不妨主動提出例句2的建議。
#請託、交涉、催促別人……時。可使用請、不好意思、方便嗎?…等緩衝語,但須清楚表達出請託的內容。過度迂迴反而容易產生誤解,徒增麻煩。
例如:
▲工作上的請託
寫電子郵件詢問事情,希望對方回答「YES/NO」。
例句1
關於○○一事,您能答應嗎?
很希望能獲得您的答覆。
例句2
關於上述事由,
若能得知您判斷可行與否,就太感激了。
重點解說
以電子郵件聯繫的話,要特別講究措辭簡明易懂。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接表達。如果擔心「會不會陳述得太簡單?」就再用電話追蹤一下。
#忠告、建議、批評、抱怨他人……時,個性害羞內向的人常會覺得「乾脆不說好了」,但這樣會讓你淪為一個只會附和對方的人。真心實意的溝通,將否定式話語,改成正向積極的話語,非一味否定對方,而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才能讓人更輕鬆自在。
例如:
▲對工作方式的建言
在公司內部的簡報會上,上司的說明出現錯誤?!
例句1
(悄悄對上司說)為慎重起見,我想再確認一下,
○○應該是╳╳吧!
例句2
(悄悄對上司說)如果你是說○○,
請更正成╳╳好嗎?
重點解說
如果發現錯誤卻默不作聲,日後有可能會被上司抱怨:「你那時候為什麼不說?!」發現錯誤時,你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當成你自己或對方的小小失誤,以低姿態請求更正。
#和他人道歉時,不要找藉口,應先承認自己的錯誤,低頭表示歉意,之後再說明原因。這個順序要是弄錯,會給對方「竟然先找藉口!」的印象而引來不快。
例如:
▲工作上的道歉
看來必須要延遲交貨了。
例句1
真的很抱歉,
我們預定要到╳日才能交貨。
例句2
因為○○的關係,想跟您討論一下,
將交貨日期往後延。
重點解說
能確定交貨日期就用例句1,不能確定就用例句2,但前後都要加上「真的很抱歉」、「向您致上深切的歉意」等道歉語。此外,不論理由為何,為延期交貨而致歉時,務必搭配困惑及疲憊的表情。
#安慰他人時,哪些困難、痛苦,是言語無法形容的呢?身體的痛楚是其一,而心裡的痛楚也是旁人難以體會。因此,當你表示「我了解你的心情」時,有人會反駁:「你根本不了解!」此外,只輕率一句「加油喔」有時反而徒增對方壓力。建議可以改用「你很努力了」、「你做得很好了」等肯定對方的正向言語來加以安慰、鼓勵。
例如:
▲加油鼓勵式的安慰
慰問因傷病正在療養中的人。
例句1
期待很快能看到健健康康的你。
例句2
看到你這麼努力地跟疾病戰鬥,
我覺得很受到激勵。
重點解說
當然也可以簡單地說:「祝你早日康復。」但像例句1那樣,再加上「期待看到恢復健康的你」,會更有禮貌、更積極正向。如果是很嚴重的疾病,可以用例句2這種鼓舞方式。
◤本書若能正確使用:
讓你學會讀空氣,看對場合說對話,不白目、不踩雷,
再難啟齒都能說得恰到好處!說話更得人心。
作者簡介:
監修/五百田達成
作家、心理諮商師,同時也是獲得美國諮商師認證的全球職涯發展師。
東京大學教育系畢業後,曾任職於角川書店、博報堂、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之後創立「五百田達成事務所」,提出各種關於溝通心理、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建議,深獲各界好評。
著有《男人為何不明察,女人幹嘛不明說:37條同理溝通潛規則,教你怎麼說都貼心》、《最高閒聊法: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一句話,好感度暴增、反感度爆表!》、《鬱鬱寡歡的妻子,無動於衷的丈夫:改變對話方式,讓夫妻關係更融洽》、《這樣回話你跟誰都能聊得開:破冰、拜訪、成交,你一定要說的57句「同理心」回答法!》等。日本著作銷量共累積超過120萬冊。
譯者簡介:
林美琪
於出版界工作多年,現為專職譯者。對翻譯工作一往情深,嗜譯小說、散文,樂
譯勵志、養生等實用書,享受每一趟異國文字之旅,快樂筆耕。譯作近百本。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少女凱倫|作家
林長揚|暢銷作家、簡報教練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沛孺|閱讀塗鴉實驗室
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張心理師的運動處方箋
賴庭荷|衣櫥醫生品牌負責人
專業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名人推薦:少女凱倫|作家
林長揚|暢銷作家、簡報教練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沛孺|閱讀塗鴉實驗室
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張心理師的運動處方箋
賴庭荷|衣櫥醫生品牌負責人
專業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章節試閱
基本原則
正向積極地說NO,維持良好關係
許多人都很擅長說「NO」,如果你自認個性偏向害羞內向,那肯定更不會說「NO」了。不會說「NO」並非不好,但是,想拒絕就大方說「NO」,才不會承受太大壓力。只要選用不讓對方不悅的應對方式,對方就不會介意,也就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了。
1 面對邀約時,先表達感謝,做出正面回應
當你接到工作或聚餐的邀約,不論內容為何,第一時間都應先表達感謝,例如「謝謝你的邀請」、「感謝你的邀約」。若能再加上一句「好棒喔」、「真開心」等正向用語,給人的印象就更加分了。至於「YES」或「NO」,可以進一步了解後再下判斷。
2 拒絕時,應同時利用緩衝語並說明理由
說「NO」時,應善用可以緩和語氣及氣氛的緩衝語,例如「不好意思,讓你費心了」、「抱歉,真不湊巧」、「沒能幫上忙,真過意不去」,同時清楚地表明拒絕的理由。「我已經有約了」、「最近很忙」等極其平常的理由也無妨。
3 表達遺憾之意,並期待下次的邀約
說完「NO」後,應再補上一句「非常遺憾」,同時用遺憾的表情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心情。面無表情會讓人感受不到遺憾之情,因此你還得有點演技才行。最後應說聲「期待下次」表示你的盼望,才不會摧毀掉人際關係發展的幼苗。
我們無法預測上述1、2、3的哪一步驟能發揮作用,因此建議全部照做一遍。
▲社交上的拒絕 #職場 #喜慶活動 #出錢
想拒絕為不熟的同事出錢祝賀。
例句1
這是很重要的慶祝活動,
但我跟他不熟,我想就不必硬湊熱鬧了。
例句2
你們都那麼熟,只有我不是,我夾在你們中間很尷尬呢。
重點解說
或許對方以為你跟主角人物很熟,因此你必須清楚表明你們不熟,以免大家誤以為「明明很熟,你卻冷漠拒絕」。
▲社交上的拒絕 #朋友 #聚餐 #超出預算
朋友說:「我們去吃個輕鬆的午餐吧。」沒想到那是一家高檔餐廳,因此想要拒絕。
例句1
我家人(公司)交代,防疫期間儘量不要去外面聚餐,
不好意思。
例句2
不好意思,我這個月的餐費預算已經見底了。
請你們好好享用吧!
重點解說
自新冠病毒肆虐以來,很多人像例句1般,以防疫為由而拒絕聚餐。這個理由很正當,不會被說話。例句2並未直接說「餐廳消費太貴」,可委婉地傳達出期待下次聚餐的訊息。
▲錢財上的拒絕 #朋友 #勸誘 #保險
想拒絕在保險公司上班的朋友的拉保險。
例句1
我早就鐵了心,婉拒所有的保險,抱歉啦!
例句2
我沒多餘的錢,
沒辦法加新的保險吔。
重點解說
例句1將自己的原則表明在先,告訴對方「我不會因為是你就買保險」。例句2表明「沒多餘的錢」,跟前面借錢的狀況一樣有效。
▲工作上的請託 #客戶 #下單 #費用交涉
公司採購預算不夠,希望對方降價。
例句1
非常希望您能降價到╳╳圓。
例句2
我實在覺得很過意不去,
但還是希望您能幫幫忙,將價格調降到╳╳圓。
重點解說
必須明確表示你的預算不夠,以及希望成交的金額。然後,以極大的誠意請對方無論如何務必幫忙,這樣就不會被對方斷然拒絕才對。例句2用了「我實在覺得很過意不去」,感覺會比「很抱歉」來得令人印象深刻些。
▲對交往方式的建言 #職場 #朋友 #親戚 #詢問 #離婚
當別人問「聽說你離婚了?」時,想回以「不關你事!」
例句1
過幾天我會開記者會啦。
例句2
想採訪的話,請找我的經紀人(笑)。
重點解說
很多人容易娛樂新聞記者魂上身,一聽到結婚、離婚的消息就亢奮;要是被冷淡以對就散播謠言,這點也跟娛樂線記者如出一轍。既然如此,你乾脆就開玩笑地採用演藝經紀公司式的回答吧。
基本原則
正向積極地說NO,維持良好關係
許多人都很擅長說「NO」,如果你自認個性偏向害羞內向,那肯定更不會說「NO」了。不會說「NO」並非不好,但是,想拒絕就大方說「NO」,才不會承受太大壓力。只要選用不讓對方不悅的應對方式,對方就不會介意,也就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了。
1 面對邀約時,先表達感謝,做出正面回應
當你接到工作或聚餐的邀約,不論內容為何,第一時間都應先表達感謝,例如「謝謝你的邀請」、「感謝你的邀約」。若能再加上一句「好棒喔」、「真開心」等正向用語,給人的印象就更加分了。至於「YES」或「NO」,...
作者序
前言
▶害羞內向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先請問各位,你覺得害羞內向是糟糕的嗎?
.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
.無法清楚展現自己的態度。
.很容易被別人的氣勢壓倒。
.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
上述都是害羞內向者的特徵,相信這類人並不少見才對。正在閱讀本書的你,恐怕也中了幾項吧。
害羞內向者之所以有這些表現,乃因為他們擁有體會別人心思的感受力,以及在行動前就預測結果的想像力。這些能力讓人富同理心、凡事三思而後行,即便在職場上的表現並不出色,依然能藉善體人意、配合度高的特質而贏得「做事可靠」的印象。換句話說,害羞內向者的特徵具有這些「優點」,堪稱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然而,一如守備力強、攻擊力弱的足球隊伍,害羞內向者無法光憑害羞內向得分。如果你覺得你的害羞內向造成人際關係上的困擾,就該改變行為模式,充分發揮害羞內向的優點。
▶學會轉念、閃人、當耳邊風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溝通交流,多半具目的性,只要目的達到即可,不必在意心靈層次的交流。例如,職場上的溝通交流是為了工作順利,就這層意義而言,其實與事務處理無異。因此,你大可像玩電玩般,抽離個人情緒,純粹用技術來處理。
面對不懂得體諒的人,如果他的言行出現攻擊性,你可以趕快找個理由閃人,以免受到壓力和傷害。只要理由夠充分,對方就不會覺得是被你強行打斷了。
此外,沒有同理心的狠話非常危險,千萬不要糾結其中,當耳邊風才是自保之道。若能如此,自然不會有產生摩擦的「尖尖角角」,而能「圓融」處世,這點正是害羞內向者的武器。
前言
▶害羞內向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先請問各位,你覺得害羞內向是糟糕的嗎?
.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
.無法清楚展現自己的態度。
.很容易被別人的氣勢壓倒。
.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
上述都是害羞內向者的特徵,相信這類人並不少見才對。正在閱讀本書的你,恐怕也中了幾項吧。
害羞內向者之所以有這些表現,乃因為他們擁有體會別人心思的感受力,以及在行動前就預測結果的想像力。這些能力讓人富同理心、凡事三思而後行,即便在職場上的表現並不出色,依然能藉善體人意、配合度高的特質而贏得「做事可靠」的印象。換句話說...
目錄
CONTENTS 目錄
前言
Chapter 1 拒絕他人
可以斷然拒絕、委婉拒絕、或岔開話題閃人,只要正向積極地說NO。
.基本原則
.工作上的拒絕
.社交上的拒絕
.錢財上的拒絕
Chapter 2 請託別人
請託、邀約、催促別人……時,請直接了當且清楚的說明。
.基本原則
.工作上的請託
.社交上的請託
.對家人的請託
Chapter 3 提供意見
忠告、建議、批評、抱怨他人……時,要將「否定式話語」改成「正向積極的話語」。
.基本原則
.對工作方式的建言
.對相處方式的建言
.在公共場合的建言
Chapter 4 向他人道歉
不要找藉口,應誠心誠意地表示歉意。
.基本原則
.工作上的道歉
.社交上的道歉
.對家人的道歉
Chapter 5 安慰他人時
如果有扳回一城的機會,就幫忙加油打氣。如果無法挽回而徒留悲嘆,就寄予關心和同情。
.基本原則
.加油鼓勵式的安慰
.感同身受式的安慰
Column
「責備」與「讚美」
CONTENTS 目錄
前言
Chapter 1 拒絕他人
可以斷然拒絕、委婉拒絕、或岔開話題閃人,只要正向積極地說NO。
.基本原則
.工作上的拒絕
.社交上的拒絕
.錢財上的拒絕
Chapter 2 請託別人
請託、邀約、催促別人……時,請直接了當且清楚的說明。
.基本原則
.工作上的請託
.社交上的請託
.對家人的請託
Chapter 3 提供意見
忠告、建議、批評...
商品資料
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2-08-03ISBN/ISSN:978626704696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