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理論的省思與代表性作品的探索,雙管齊下地檢視了「中國文學」作為一個「抒情傳統」的根本特質,與其在理論、詩詞、小說、散文等各方面的表現。開發了對於中國文學的另一種理解的角度與認識的途徑。
作者由「詩可以怨」始,析論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解讀〈蘭亭集序〉,並論述神思與想像,以及劉勰的文學創作觀;以三面「夏娃」於唯美與倫理間之徘徊,藉由道德、精神、感官面向,探究漢魏六朝詩中女性美的塑像;以「旅人的幽情」喻論懷古歌詞;以「驚天動地」至「寂天寞地」直抒《水滸傳》之英雄;以「頑石」與「美玉」解《紅樓夢》之神話結構;以麟爪窺見《龍坡雜文》化「深婉老鍊、灰詭而辛酸」之內蘊為素樸平淡之簡淨、平實與生動。各篇均值得細思品味。
作者簡介:
張淑香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文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退休教授。研究專長為文學理論、中國詩詞、中國戲劇小說。著有《李義山詩析論》、《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A Grammar of the T’ang Poetic Journey”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摘錄)
「詩可以怨」原是孔子論詩所提出的一種說法之一,由於許多學者都已認為孔子論詩之說,實具有超乎其專就《詩經》而論的普遍性的文學知識的意義,亦可以泛指一般的詩與文學而言。所以,此文乃擬以其中「詩可以怨」一項的啟示為主,將之視為一種對於文學的特殊體驗與洞察,從一般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觀點來思考其可能涵蘊的意義與問題,因此,「詩可以怨」的「詩」,在這裏是被當作「文學」的代稱來用的。而由「詩可以怨」,則可見顯然是因為詩先表現了「怨」所以才說「可以怨」,故此,本文要探索的問題也就是:表現「怨」的文學作品為什麼「可以怨」?換言之,即悲劇文學之「可以怨」的原理。當然,此處所謂悲劇文學,與西方的所謂「悲劇」(tragedy),並不相同,但卻足以涵蓋之;因為悲劇文學的範圍更廣,它是一切表現人生的悲劇意識(tragic sense),人生的痛苦與不幸,亦即是「怨」的文學作品的統稱。
而一旦站在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觀點來看「詩可以怨」這句話,由於它言簡意賅,顯現出意義重重,則不僅就讀者而言,「詩可以怨」;就作者而言,也是「詩可以怨」。同時,「詩」為什麼「可以怨」呢?這又牽涉到文學的價值,甚至創作與表現的問題。因此「詩可以怨」實際上同時涵攝著下面這些不同層次的問題:其一、就作者來說,涉及到作者創作的動機與文學的起源。其二、就作品來說,涉及到作品的表現與文學本身的價值。其三、就讀者來說,則涉及文學的欣賞與文學的功用。這些問題在文學知識上本來就互相關聯,互相貫串,構成一個討論文學的完整程序。故「詩可以怨」即涵攝著這樣一個貫穿文學創作、文學表現與文學欣賞的討論文學的完整體系,這是此一文學體驗的最大特點。不過,這自然不是指其足以探究文學的全面的問題,而是只限於「詩可以怨」—即文學與「怨」的關係—這一部分的討論而已。
「詩」為什麼「可以怨」呢?「詩可以怨」的「怨」之確切的意指是什麼?這是「詩可以怨」在文學理論與批評上所引發的最主要的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先瞭解「詩」所表現的「怨」是什麼之後,才能進一步探求「詩」之「可以怨」的原理。故對於這兩個問題的討論,顯然必須顧及其先後的次序。
「詩可以怨」的「怨」,在句中同時具有動詞與名詞的屬性。即謂詩中所表現的「怨」足以引起人之「怨歎」從而亦使其個人心中之「怨」得以發散出來。而「詩可以怨」既是同時可以針對作者、作品與讀者而言,則其間的意義也自然有別。這就是說,此三者所以引起「怨歎」而使「怨」得以發散出來的方法與原理各不相同。作者是透過創作來引起怨歎而使其心中之怨得以發散出來;作品是透過表現而引起人之怨歎而使人心中之怨得以發散出來;讀者是透過閱讀與欣賞引起怨歎而使其心中之怨得以發散出來。由此觀之,則此三者之分別透過創作、表現與欣賞而達致「可以怨」的途徑、方法與原理固不一樣,即其各自的「怨」,亦有差別。換言之,作者自身之怨與其作品所表現之怨以及讀者自身之怨並不相同,因為作者與讀者自身之怨乃分別來自其實際生活的境遇,是一種特殊的個別性經驗,故自然有別。而作品所表現的怨,雖來自作者,但經過創作的過程,體現為作品,遂變為藝術性的文學經驗之怨,與作者原來的現實經驗之怨,已有差異,與讀者的實際經驗之怨,更有距離。所以,作者、作品與讀者之「怨」的不同,至為明顯。然而,另一方面,從作者的創作到作品的表現而至讀者的欣賞,這卻是一個一以貫之的過程。而作者自身之怨,既可透過作品,傳之於讀者,並且引發讀者自身之怨的發散,則可見三種不同的怨之間,又必有其一以貫之的相通之處。而由於作者自身之怨與讀者自身之怨都必須透過作品之怨才得以發散,此即顯示作者之怨與讀者之怨在作品所表現之怨中相遇相通且一同發散,作品之怨是作者之怨與讀者之怨所共同訴諸的對象。故由此綜合上述三種怨之相異復相通而觀之,則此作品所表現之怨遂必須是一種同時能涵蓋超越作者與讀者的不同的個別性之怨的普遍性之怨。而此作品之怨所具之普遍性,由三種怨的一以貫之的會通而言,則必為一種人人可共有同感的普遍性的人性體驗;而由三種怨在介於藝術與現實的分野上言,則同時又必為一種人人可同情共感的普遍的藝術體驗。前者是指作品的經驗內容,後者是指作品的表現形式。而由上所言,可見只有作品所表現的「怨」同時兼具經驗上與表現上的雙重普遍性時,才足以同時引發作者與讀者,甚至所有人怨歎而且使其心中之怨亦得以散發散出來,並且成為作品本身內在之價值。而唯有這種怨,也才是「詩可以怨」所涵攝的「怨」,我們所要探尋思索的對象。
然則,這種所謂兼具經驗上與表現上的普遍性的「怨」到底是如何的呢?為什麼只有這種普遍性的「怨」才「可以怨」?於是,一旦觸及這些問題,我們乃難免會由「詩可以怨」而聯想到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說的「悲劇引起哀憐與恐懼之情緒,從而使這種情緒得到發散(catharsis)」;而叔本華(A. Schopenhauer)也說藝術之美能使人從受役於意志(will)而生的無窮痛苦中解放出來;另外,日人厨川白村也說文藝是苦悶的象徵。這些說法雖然不盡相同,內容也有繁簡之別,但顯然都不約而同地注意到藝術與人生的黑暗面之間的密切關係。強調藝術與人生的怨,人生的悲劇、人生的痛苦與苦悶之難分難解。而由於這些說法乃是出自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文化與不同的學者,則可見其實為一種宇宙性的普遍體驗與洞察,故而彼此之間,可以互相補充,互相闡發,大體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詩可以怨」的「怨」,如果再從這些相關的藝術體驗與理論對照來看的話,由經驗的層次言,則所謂普遍的人性體驗之怨,指的就是人生的悲劇,人生的哀憐與恐懼之情緒,人生的意志與痛苦,以及人生的苦悶等等。由表現的層次言,則此怨又必為一種藝術形式(如亞氏所說之「悲劇」,或孔子所指的「詩」),一種藝術的美,一種象徵的體現。這兩個層次不同,試分別說明之。
首先,從「怨」是普遍的人性體驗來說,人生之怨是什麼?人生的悲劇又是什麼?人人皆有的哀憐、恐懼、意志、痛苦、苦悶又意謂著什麼?究竟從何而來?這些屬於人生黑暗面的種種體驗,一旦如此被界定為人普遍的「怨」,則必是指向生命的本質與存在的情境而說的。那麼,生命在本質上與存在上的「怨」是什麼呢?人生最大的黑暗又是什麼呢?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乃不得不對人生作一番深入的潛望探察。
於是,從此一生命的本質上與存在上的根本之「怨」來看人類的生存,我們乃豁然有所發現,原來人本來就是生而有怨的。因為生命本身就不完美,人生也到處佈滿缺憾。試想人忽焉而生,忽焉而滅,短短一生,虛如夢幻,來去皆身不由主,更莫知其所以然;彷彿迷失於無垠宇宙的旅者,踽踽飄泊於太空的孤影,所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面對如此蒼茫飄忽的生命,這種無從究詰叩解的苦惱,這種終古的迷懼與悲涼,豈不就是生命最大的苦悶?最深的哀怨?而這就是人類被注定的悲劇性命運,人人所無法豁免。但人生之怨,實不止於如此,當我們把視線從此生命本質上的悲劇視境(tragic vision)轉向眾生芸擾的生存世界,就會發現人既一旦墮入生命的羅網,也就自然無法逃避現實人生的種種痛苦與缺憾,而陷入人性慾望與人性弱點所製造的無邊苦海;備嘗變化無常,感慨係之的無情生涯之挫傷;經歷生老病死的血肉生命之恐懼與苦痛,在人生的各種矛盾與衝突中掙扎拉扯;何況,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終生奔波勞碌,亦難逃憂患勞苦如影附形的追逐壓迫;這又是每一個生命都必須承受的悲劇性生存情境,故人生之怨,至此益顯。於是,以如此虛幻飄忽之生命復加之以如此艱苦憂患之人生,則人之生存,就不啻是一徹底的悲劇,簡直如在夢中與夢魘作無休止的纏搏,必須同時嘗盡春夢了無痕的虛滅之悲與現實切身的歷難之苦,誠如陶淵明所歎:「人生實難,死如之何。」這就是人人皆不可免的有生之「怨」,是前面列述的所謂人生之痛苦與苦悶。
故從生命的這種悲劇性命運與悲劇性生存處境看來,人誠然是生而有怨的。此怨即來自對於普遍存在於生命本質與現實人生中的種種限制與缺憾、苦悶與恐懼、痛苦與悲哀的感覺與認識,所以,「怨」是一種普遍的生命的悲劇性的覺知,如伯夷、叔齊登西山而作〈採薇〉之歌,這是「怨」;孔子「予欲無言」之感,「知我其天」之歎,也是「怨」;而屈原行吟澤畔,仰天而問;太史公贊作《史記》,喟然而歎,也都是「怨」。他們的「怨」,雖生自不同的遭際境遇,卻在一種相同的人生感悟中交會,這種「怨」,實非針對任何特定對象而發的小我之憤懣,也不是現實感情的悲哀;而是潛入人生的極底深奧後之觀照與體味所生發湧出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哀感,憂生憂世的悲情,是一種普遍性的人生憂患意識,從自我的不幸與痛苦出發而達致對於整體人類的悲劇性的命運與生存情境的認識,體悟到普遍存在於宇宙的痛苦與殘缺,透視到生命最後的悲劇與人生最深的黑暗。這種覺知,這種體悟,就是人類同情共感的「怨」,也是亞里士多德所謂能引發人哀憐與恐懼的人類悲劇,叔本華所說的人生之痛苦,厨川白村所稱的人生的苦悶。而如果用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的說法,稱之為「生命的悲劇意識」(the tragic sense of life),則更足以顯露「怨」的廣賅涵義。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摘錄)
「詩可以怨」原是孔子論詩所提出的一種說法之一,由於許多學者都已認為孔子論詩之說,實具有超乎其專就《詩經》而論的普遍性的文學知識的意義,亦可以泛指一般的詩與文學而言。所以,此文乃擬以其中「詩可以怨」一項的啟示為主,將之視為一種對於文學的特殊體驗與洞察,從一般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觀點來思考其可能涵蘊的意義與問題,因此,「詩可以怨」的「詩」,在這裏是被當作「文學」的代稱來用的。而由「詩可以怨」,則可見顯然是因為詩先表現了「怨」所以才說「可以怨」,故此,本文要探索的問題也就是:...
作者序
2022年版序
記得早年大一的時候,讀到《史記.項羽本紀》這一段: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當時我讀到這裏也不禁為之大喜,哦,原來項羽是像我一樣學什麽都缺乏專一的意志與恆心。當時年輕懵懂的我,覺得自己心性如此,有項羽作伴,也不是什麽不好的事,反而覺得輕鬆了。這當然是一廂情願任性的讀者反應,一種介於無意識與有意識之間的「誤讀」,才完全不在意這可能是暗示項羽終究失敗的預示筆法,竟誤將項羽的缺點引為認同,反認為爭天下成敗是一回事,作為一個人可感可愛的人性表現又是另一回事,項羽少時凡事心喜而不肯竟學未必就是他的悲劇瑕疵(tragic flaw)。真正的英雄必然是要經歷一個內在成長醒覺的歷程,從盲目的意志與行動中解放以至能胸懷天下而超越成敗。總之,由於個性導致的「誤讀」使我更認同於項羽,而這種印象深刻的「誤讀」又似乎走岔了路,完全不是Harold Bloom那種充滿挑戰搏鬥的門道,只徒然助長了我莫衷一是(事)的習性傾向,這很清楚反映於我的工作中,雖然困擾,卻無以匡之。
這本書中的篇章,寫成於不同的年代與地方,以及含括不同的文類。這種現象頗反映我一向不穩定的學習興趣,常遊走於理論、詩歌、小說,戲劇及其他雜學之間,凡事只憑一時興之所至,稍事涉獵,不肯深研,轉而又流眄心喜他方。如此好奇追逐不能知止,乃成處處無法停駐的過客,心知這是為學殆矣的大忌。唯是骨子裏總是有一股反中心反系統反專家的習性,寧浪跡遊方於邊陲自樂,以學界浪人自嘲自解,實也莫可奈何。但是,有時不免也這麽想,為學之道,豈有不二之法的鐵律?豈必循規蹈矩不由徑然後可?對我來說,蕭綱的「放蕩」之說,豈止於為文,為學也須放意而行。能夠隨興(性)之所之自由學習新奇的東西才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悠遊於無限想像的異域,如魚在水,如鳥在天,樂在其中的這種「狂喜」就是我至大的所得所成,寧復知有其他。如此雖有項羽無法竟學之弊,但既然志不在於天下,如果學術世界也是一種另類的天下的話,也自無如項羽之成敗得失可言,而唯有樂趣而已矣。所以這本書中所載或凡我所書寫者,莫不如是,只是一時的興致所之,並未如專書一般具有整全的系統。所以繫於抒情傳統之下,只就其普遍廣義而言的一種散點的探索。如理論方面,「興、觀、羣、怨」是孔子對於詩歌功能作用的一套論說,而只聚焦於「詩可以怨」以廣其義,乃是由於其較前三種積極的效能略有消極的意味,值得深入理解探索。若以嚴謹的研究而言,理當四種功能併論才是。而我則被興趣綁架,但求從吾所好而已。其中詩歌方面,從漢魏六朝跳到唐宋詞,由女性主題轉到懷古主題,也不相連屬。至於小說,若論抒情傳統的強勢所滋生的側面滲透影響,也宜以重要的系列小說充分闡述才是,而我竟所及有限。這種種情形,處處只是一鱗半爪,真應了末章的鱗爪之說,其間意旨,卻相去不可以道里計,在在只彰明了我為學深有「項羽情結」的不良習性與缺點。但我又如何能歸咎於古人?應該是為自己的「誤讀」所誤而已。不過,這些一鱗半爪也讓我領悟到抒情傳統如一龐然大山,我之分別從理論、詩歌、(戲劇)、小說、散文的種種關注嘗試一瞥此山形勝,能力所限,固然不免如瞎子摸象,井蛙觀天;但多重散點透視,面面相覷,以期同歸聚焦一窺真貌,視此為探索的道徑,卻是我所肯定的。
關於抒情傳統的著述,可見的書籍,已有眾聲喧嘩之勢。這是個至為重大錯綜複雜的論題,也牽涉到整個文學史的察照闡解,應該得到一種體大思精至為恢宏偉麗而具有完整體系一如文心雕龍般的大論述,才是徹底。因為它的涵蓋性,又遠超過劉勰所面臨的時代文學環境與問題。然而透徹之悟,畢竟是一種理想,除非如庖丁解牛,誰能窮其真相際涯?各人所得,終究也只能是一鱗半爪,只能寄理想於濟濟來者了。思考至此,瞿然醒覺,如此論調,是不是有自我解嘲解脫之嫌?無論實情如何,我自忖學而不精,只能在鱗爪中求自樂。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實不逮,積習難返,又只能再次斷章取其所心喜者「游於藝」而自足。然而,我之游而有方乎無方乎?此又非我所知了。
2022年版序
記得早年大一的時候,讀到《史記.項羽本紀》這一段: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當時我讀到這裏也不禁為之大喜,哦,原來項羽是像我一樣學什麽都缺乏專一的意志與恆心。當時年輕懵懂的我,覺得自己心性如此,有項羽作伴,也不是什麽不好的事,反而覺得輕鬆了。這當然是一廂情願任性的讀者反應,一種介於無意識與有意識之間的「誤讀」,才完全不在意這可能是暗示項羽終究失敗的預示筆法,...
目錄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2022年版序
前言
理論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
第二章 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
附錄一 「神思」與「想像」
附錄二 由〈辨騷篇〉看劉勰的文學創作觀
詩歌
第三章 三面「夏娃」──漢魏六朝詩中女性美的塑像
第四章 旅人的幽情──略談幾首懷古歌詞
小說
第五章 從驚天動地到寂天寞地──《水滸全傳》結局之詮釋
第六章 頑石與美玉──《紅樓夢》神話結構論之一
附錄三 從小說的角度設計看賣油郎與花魁娘子的愛情
散文
第七章 鱗爪見風雅談臺靜農先生的《龍坡雜文》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2022年版序
前言
理論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
第二章 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
附錄一 「神思」與「想像」
附錄二 由〈辨騷篇〉看劉勰的文學創作觀
詩歌
第三章 三面「夏娃」──漢魏六朝詩中女性美的塑像
第四章 旅人的幽情──略談幾首懷古歌詞
小說
第五章 從驚天動地到寂天寞地──《水滸全傳》結局之詮釋
第六章 頑石與美玉──《紅樓夢》神話結構論之一
附錄三 從小說的角度設計看賣油郎與花魁娘子的愛情
散文
第七章 鱗爪見風...
商品資料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日期:2022-09-16ISBN/ISSN:978986350639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