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研究孟德爾頌宗教作品專書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是德國才華洋溢的音樂家,其管弦樂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及鋼琴作品都是音樂會的經典曲目。孟德爾頌的家族宗教信仰為猶太教,他雖於1816年受洗為基督徒,成為典型的「受洗為基督徒的猶太人」(Getaufte Juden),但其作品於二次世界大戰納粹時期在德國全部禁演。本書討論孟德爾頌所創作的三部神劇作品──《保羅》(Paulus)、《以利亞》(Elias)以及未完成的《基督》(Christus),對其進行深度分析,亦從猶太教與基督教的信仰觀點以及19世紀德國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798-1834)所提的「藝術宗教」(Kunstreligion)理念來探討劇中的宗教意涵。
作者簡介:
盧文雅
臺北市人,現任職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1988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2007年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學博士學位。
自幼學習鋼琴,師事高美惠。國中選入臺北市金華女中管樂班,學習小號吹奏。高中跟隨莊思遠老師修習法國號,並加入世紀交響樂團擔任法國號手,跟隨樂團參與多場音樂會演出。1984年進入師大音樂系就讀,主修法國號,跟隨張彩湘副修鋼琴,並隨劉岠渭修習曲式學、西洋音樂史。1988年赴德國留學,先後於雷根斯堡大學及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在學期間,跟隨慕尼黑大學著名樂器學大師暨音樂學教授Prof. Dr. Jürgen Eppelsheim,以〈貝多芬作品中法國號的使用〉為碩士論文修得碩士學位。
1995年歸國後,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實踐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音樂學、西洋音樂史。曾開設西洋音樂史、巴哈音樂專題研究、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音樂學論文寫作與指導、音樂學導論、音樂美學等課程。除了學校課程外,曾於誠品音樂講堂、馬勒愛樂協會、國家音樂廳等舉辦多場講座、演講與導聆。
2001年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班,跟隨劉岠渭與王美珠攻讀音樂學博士學位,並以作曲家馬勒為研究主題,發表多篇相關論文。2007年取得博士學位。多次於「臺灣音樂學論壇」發表論文及參與各項學術研討會。曾出版《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2014)、《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2017再版)及《琴曲名家故事》(2017)。
章節試閱
孟德爾頌宗教音樂作品與時期分野
孟德爾頌從其青少年學習時期已開始創作宗教音樂作品,直到去世當年1847年的6月還創作其Op. 46,三首經文歌。R. Larry Todd在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主筆的孟德爾頌辭條中,將其生平分為六個時期:早期(Early years, 1809-1821)、學徒與早熟期(Apprenticeship and early maturity, 1821-1829)、旅行與長途演奏期(Years of travel and the Grand Tour, 1830-1832)、杜賽爾多夫時期(Düsseldorf, 1833-1835)、萊比錫時期(Leipzig, 1835-1840)以及柏林與萊比錫時期(Berlin und Leipzig, 1840-1847)。因孟德爾頌早期並未有任何宗教音樂作品創作,而1830年到1840年時期作品的創作成熟度相同,所以以下分段敘述中,將其宗教音樂創作時期分為四個階段,依序為:一、學徒與早熟期;二、旅行期;三、青年創作時期以及四、柏林與萊比錫時期。
一、學徒與早熟期;1821~1829年宗教音樂作品
影響孟德爾頌宗教音樂創作的最重要人物,即是當時柏林歌唱學院的校長Zelter,Zelter為柏林歌唱學院創辦者Fasch的學生,自其恩師於1800年去世後即承接其師的理念盡心經營該學院。該學院的宗旨之一是演唱「宗教音樂」,而Zelter也盡心於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與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1685-1759)的音樂研究。孟德爾頌於1819年10歲起即和姊姊芬妮(Fanny Mendelssohn, 1805-1847)跟隨Zelter上音樂理論課程。之後於1820年10月1日開始進入柏林歌唱學院參與活動,直到重要的里程碑1829年與該學院重演巴赫《馬太受難曲》(Matthäus Passion, BWV 244, 1729),孟德爾頌在此時期的宗教音樂作品包含習作創作絕大部分與柏林歌唱學院的宗旨相關。也因此定調了早期孟德爾頌宗教音樂作品的創作型態,並非因宗教儀式需要之故而創作,而是因為此學院的創校宗旨。
另外一件影響孟德爾頌早期創作的人物為法蘭克福「則濟利亞協會」(Cäcilien-Verein)的領導者Johann Nepomuk Schelble(1789-1837)。孟德爾頌與他相識於1822年,從此往來頻繁。另外於1827年孟德爾頌至海德堡旅行中曾拜訪Anton Friedrich Justus Thibaut(1772-1840), Thibaut與Schelble二人均為復興文藝復興古義大利音樂的支持者,特別推動帕勒斯提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音樂的復興,他們影響孟德爾頌的無伴奏合唱作品,以及複音織度作曲手法。
二、旅行期;1830~1832
孟德爾頌自幼即常隨家人旅行,1829年3月11日演出完《馬太受難曲》之後,4月到11月孟德爾頌到英國與好友Karl Klingemann(1798-1862)一起遊走英國各地,於此年並沒有宗教音樂作品的創作。1830年5月開始一場長途旅行,往德國南方、奧地利、義大利、瑞士、法國,最後再去英國,在此趟長途旅行中有兩個人對孟德爾頌的宗教音樂創作產生影響。他首先到父親家族出生地德紹(Dessau),拜訪當時的神學家Julius Schubring(1806-1889),此人為孟德爾頌兩部神劇的作詞者,與其成為終生的好友。Schubring為德國知名神學家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798-1834)的學生,他的神學觀與宗教音樂美學觀影響孟德爾頌甚多。是年11月抵達義大利羅馬,認識當時德國駐義大利外交官Karl Josias von Bunsen(1791-1860),此人後來是其未完成的神劇《基督》之作詞者。除此之外,孟德爾頌於羅馬時曾瀏覽當地圖書館,於圖書館中研讀中世紀及帕勒斯提那樂譜,讓他對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宗教音樂創作有深刻印象。
三、青年創作時期;1833~1839
1833年孟德爾頌擔任第15屆在杜賽爾多夫舉行的「下萊茵河音樂節」的音樂總監,並在其有生之年共擔任七次此音樂節的音樂總監。在此青年創作時期1833∼1839年間擔任五次,除了第15屆以外,另外四次為第17屆(1835,Köln)、第18屆(1836,Düsseldorf)、第20屆(1838,Köln)與第21屆(1839,Düsseldorf)。35 在此音樂節中孟德爾頌策展並指揮自己新創作的作品,也演出同儕以及巴洛克、古典時期作曲家作品。另外他也接下杜賽爾多夫市的音樂總監,其職責中除了擔任當地合唱團與管絃樂團協會的指揮之外,也需要負責當地天主教教會音樂。
1835年孟德爾頌重心轉移至萊比錫,擔任萊比錫市的音樂總監並負責布商大廈管絃樂團(Gewandhaus Orchester)。此期間除了負責數屆的「下萊茵河音樂節」之外,仍然遠至英國旅行演出。孟德爾頌一生共有10次英國之旅,而於1833到1839年中,共去英國三次,並於1837年八月第一次受邀至伯明罕(Birmingham)參與知名的「伯明罕音樂節」(Birmingham Musikfest)。
此時期最大宗的作品為孟德爾頌神劇《保羅》,此部作品從草擬開始常受其父親所關切,在父親1835年去世後,孟德爾頌加速創作,於1836年完成,首演於「下萊茵河音樂節」,隨後也於他第一次參與的伯明罕音樂節再次演出。
四、柏林與萊比錫時期;1840~1847
1840年普魯士新任國王Friedrich Wilhelm IV(1795-1861)即位,孟德爾頌於1841年接受柏林皇家任命為音樂總監(Generalmusikdirektor),舉家遷往柏林。他須負責普魯士音樂藝術相關事務,其中與宗教音樂創作有關的柏林大教堂也由他負責。1843年孟德爾頌擔任「柏林大教堂國王合唱團」(Königlichen Domchor zu Berlin)第一任指揮,同時期他也兼顧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工作,並且與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一起努力建立萊比錫音樂學院。
1840∼1847年間,他除了1842與1846年兩度擔任「下萊茵河音樂節」的指揮,也旅行英國五次,分別於1840、1842、1844、1846與1847年,其間並有機會覲見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此時期的孟德爾頌功成名就,從下列的宗教音樂作品表列中可見,此時期宗教音樂創作分量相當多,可惜英年早逝,於1847年11月4日去世於萊比錫。
孟德爾頌宗教音樂作品與時期分野
孟德爾頌從其青少年學習時期已開始創作宗教音樂作品,直到去世當年1847年的6月還創作其Op. 46,三首經文歌。R. Larry Todd在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主筆的孟德爾頌辭條中,將其生平分為六個時期:早期(Early years, 1809-1821)、學徒與早熟期(Apprenticeship and early maturity, 1821-1829)、旅行與長途演奏期(Years of travel and the Grand Tour, 1830-1832)、杜賽爾多夫時期(Düsseldorf, 1833-1835)、萊比錫時期(Leipzig, 1835-1840)以及柏林與萊比錫時期(Berlin und Leipzig, 1840...
推薦序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出生於優渥的銀行家庭,自幼才華洋溢,受教於「柏林歌唱學院」(Berliner Singakademie)院長Carl Friedirich Zelter(1758-1832)。1827 年他的管絃樂作品《仲夏夜之夢序曲》(Sommernachtstraum-Ouvertüre)首演後,便名聲大噪,1829 年指揮重演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馬太受難曲》(Matthäus Passion, BWV 244),自此這位優秀的天才青年作曲家倍受喜愛,廣受推崇。
當他年僅38 歲去世時眾人哀悼,海峽彼岸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在日記中更為這位天賦異稟的卓越人物寫下感嘆之言。孟德爾頌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作品非常多,最為大家熟悉的是他的管絃樂作品,如絃樂交響曲、管絃樂序曲,交響曲等,至今都是音樂會常備的曲目,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更是立於不可動搖的地位;室內樂作品是他的Op. 1 作品,各種樂器的組合都可見他的嘗試;而鋼琴作品方面《無言歌》(Lied ohne Worte)更是引領浪漫時期鋼琴作品發展的重要創作,四手聯彈與管風琴作品數量不少;聲樂合唱曲、藝術歌曲也繽紛林立。
然而從孟德爾頌自學期間開始的習作作品中,不能忽視的是他對宗教音樂技法的學習。他跟隨Zelter 學習期間,在聲部練習中學習復格、對位,從聖詠曲中學習和聲運用,從經文歌創作中學習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以及複雜的文藝復興樂曲織度。同時他將他在宗教音樂作品的學習,大量地運用到他的器樂作品上。
但是,孟德爾頌所有作品於二次世界大戰納粹時期在德國全部禁演,孟德爾頌家族銀行被迫關閉,原因在於孟德爾頌淵源深厚的猶太家族背景。孟德爾頌猶太家族響亮的名聲來自於他的祖父摩西.孟德爾頌(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他將他的姓氏孟德(Mendel)加入「之子」(sohn),並且離開歷代孟德家族久居於德紹(Dessau)的猶太「牢城」(ghetto),獨自一人來到普魯士首都柏林。因著他的才學與特殊際遇,他成為一個紡織工廠的合夥人,也成為學界的菁英分子,發動影響猶太人甚巨的「猶太啟蒙運動」(Haskala)。摩西.孟德爾頌之子亞伯拉罕.孟德爾頌(Abraham Mendelssohn, 1776-1835)10 歲時,威名在外的父親去世,他跟隨著哥哥經營銀行,成為商界鉅子。然而,在當時詭譎多變的社會氛圍中,他讓他的孩子們全部於1816 年受洗,他與他的妻子也隨後於1822 年受洗成基督徒。這一段歷史,因著納粹與猶太的過往,二次世界大戰過去後,在德國仍悄然淡言,只在英美國家中引發學者們的研究。
孟德爾頌共創作三部神劇作品,第一部《保羅》(Paulus)創作於1836年,十年後於1846 年創作第二部《以利亞》(Elias),在1847 年,他去世那年,著手寫第三部神劇《基督》(Christus),未完成。前兩部作品在首演後都多次地再被演出,特別在英國十分受歡迎。「保羅」的故事出自《新約聖經》,「以利亞」則是《舊約聖經》中的先知。保羅最知名的故事是他在追逼基督徒的路上,被大光照耀,在光中聽見耶穌呼喊他的聲音而「轉變」(德:Bekehrung,英文:conversion)他的信仰,追隨耶穌。而以利亞在舊約故事中獨當一面力戰巴力先知群,並行降雨的神蹟,最後,他被火車火馬於旋風中接乘上天,特別地是,他也在《新約聖經》出現,他曾站在耶穌身邊與耶穌對談。所以這兩人彼此的重要交集,在於耶穌基督。這三部神劇被稱之為「三部曲」(Trilogie),但是「這是三部作品?還是一部作品?」(Trilogie oder Einzelwerk?)此問題在二次大戰後研究學者間曾被提問過。他的創作選擇中,一部新約人物、一部舊約人物,再來是新舊約最重要的關鍵連結,基督。孟德爾頌這三部神劇的設計,是否有彼此鏈結的企圖?他這位「受洗為基督徒的猶太人」(Getaufte Juden)的信仰觀點,如何呈現在他的神劇作品中?面對猶太人不接受的耶穌基督與新約,以及19世紀中葉德國反猶聲浪初起,孟德爾頌神劇音樂中的宗教意涵又立於什麼樣的神學根基之上?
關於孟德爾頌神劇研究的專書不少,論及猶太議題的著作有Jeffrey S. Sposato 於2006 年出版的The Price of Assimilation-Felix Mendelssohn and theNineteenth-Century Anti-Semitic Tradition,書中深度探討孟德爾頌這三部神劇中所內含的猶太訊息與色彩。另外Raphael Graf von Hoensbroech 也於2006年著作的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s unvollendetes Oratorium Christus 也對於猶太傳統部分多有著墨,只是此專書以研究神劇《基督》為主。
而針對孟德爾頌三部神劇的特色、歷史背景等各個面向的研究著作有Wulf Konold 於1996 年出版的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und seine Zeit,此部書為研究孟德爾頌的權威專書,由於此部書是針對孟德爾頌的背景與作品作全面性介紹,關於他的宗教音樂作品與神劇只在書中做部分論述,其中第八章 “Oratorium nach Bach und Händel” 著重於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與韓德爾(Gerog Friedrich Händel, 1685-1759)對孟德爾頌神劇創作的影響,雖於書中沒有針對神劇作品作詳細分析,但給予本書於分析三部神劇作品時相當重要的指引。另外有對孟德爾頌神劇的研究論文,如R. Larry Todd 於1991 年編輯的Mendelssohn and His World,以及由Peter Mercer-Taylor 於2004 年編輯的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ndelssohn,均集結了研究孟德爾頌的重要學者如Michael P. Steinberg、Glenn Stanley,以及Friedrich Krummacher 等針對孟德爾頌神劇的專題研究。
本書中另一份重要的文獻資料,是Howard E. Smither 所寫的四大冊神劇歷史,與本書研究時期有關的是第四冊A History of the Oratorio, volume 4, the Oratorio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Smither 的研究範圍十分龐大,第四冊中對歐洲各國神劇的發展均作詳細介紹。針對孟德爾頌的神劇《保羅》與《以利亞》,Smither 有專篇深入討論,但是該書並未論述到神劇《基督》。
本書運用的第一手資料除了三部神劇的樂譜之外,因孟德爾頌前兩部神劇的劇作家均為Julius Schubring(1806-1889),所以孟德爾頌與Schubring的書信採用第一手資料Briefwechsel zwischen Mendelssohn-Bartholdy u. Schubring,由Sändig Reprint Verlag 於1892 年出版。作品研究資料的工具專書則使用Ralf Wehner 編輯的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ody, Thematischsystematisches Verzeichnis der musikalischen Werke(MWV),2009 年出版。
本書共七章,論述架構設計是先將孟德爾頌三部神劇作詳細的解構分析,再來針對19 世紀歐洲宗教與社會變動對孟德爾頌神劇創作的影響,進行綜合論述。章節進行如下:第一章簡介孟德爾頌宗教音樂作品;第二到四章完整地對神劇《保羅》與《以利亞》及《基督》,從創作背景到樂曲結構與音樂特色等進行全面分析。為求神劇內容故事與原聖經人物明確地對照,本書中對原始人物於聖經中的呈現、以及人物特色等均加以討論。最後三章,是對三部神劇的綜合論述,分別針對孟德爾頌神劇音樂之歷史定位、與猶太人有關的「受洗為基督徒的猶太人」,以及影響孟德爾頌的神學家,也就是Schubring 的老師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Daniel Schleiermacher, 1768-1834)的「藝術宗教」(Kunstreligio)理念,這些議題也再與孟德爾頌三部神劇的關係進行討論。
全書中的外文人名,如為音樂歷史上常見的人名,且已有通用的翻譯,則直接使用中文,另有許多不常見的人名,為了避免自行依照原文音譯而造成日後研究上的混淆,在本書中均以原文書寫。因孟德爾頌創作神劇《以利亞》時,是以德文為基礎來創作,所以文中歌詞引用均以德文為主。另外,全書中所有的樂譜幾乎重新再製,如為引用均詳列出處。
本著作《猶唱新歌》的寫作發想是2014 年我於萊比錫孟德爾頌博物館中得來的感動,又在柏林《猶太博物館》中彷彿聆聽到了歌唱動機一般,開始對此「歌」進行研究。至今(2021 年)六年來連續地探索,現在終能將孟德爾頌的歌完整地歌唱。期待這部書能給予喜愛孟德爾頌作品的閱聽者與研究者,從更多更廣的角度來聆聽孟德爾頌所寫的歌,在其中或發現新的聲音,或有新的想像,都願與大家共同分享。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出生於優渥的銀行家庭,自幼才華洋溢,受教於「柏林歌唱學院」(Berliner Singakademie)院長Carl Friedirich Zelter(1758-1832)。1827 年他的管絃樂作品《仲夏夜之夢序曲》(Sommernachtstraum-Ouvertüre)首演後,便名聲大噪,1829 年指揮重演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馬太受難曲》(Matthäus Passion, BWV 244),自此這位優秀的天才青年作曲家倍受喜愛,廣受推崇。
當他年僅38 歲去世時眾人哀悼,海峽彼岸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在日記...
目錄
譜例目錄
圖表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孟德爾頌宗教音樂概述
第一節 孟德爾頌宗教音樂作品與時期分野
第二節 孟德爾頌宗教作品特色
第二章 神劇《保羅》
第一節 神劇《保羅》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樂曲結構
第三節 樂曲特色探討
第三章 神劇《以利亞》
第一節 神劇《以利亞》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樂曲結構
第三節 樂曲特色探討
第四章 神劇《基督》
第一節 神劇《基督》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樂曲結構
第三節 樂曲特色探討
第五章 孟德爾頌三部神劇之綜合論述(一):孟德爾頌神劇音樂之歷史定位
第一節 19 世紀德國神劇發展
第二節 孟德爾頌神劇中的傳統:德國「歷史主義」與「復古運動」
第三節 孟德爾頌神劇的創新:19 世紀德國神劇的創新技法呈現
第六章 孟德爾頌三部神劇之綜合論述(二):「受洗為基督徒的猶太人」(Getaufte Jude)與孟德爾頌神劇
第一節 孟德爾頌猶太家族從猶太教到基督教的轉變
第二節 孟德爾頌的信仰與他的神劇
第七章 孟德爾頌三部神劇之綜合論述(三):施萊爾馬赫的「藝術宗教」(Kunstreligion)與孟德爾頌神劇
第一節 施萊爾馬赫與其「藝術宗教」神學理論
第二節 孟德爾頌神劇中聖詠曲所呈現之「藝術宗教」精神
後記
參考文獻
譜例目錄
圖表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孟德爾頌宗教音樂概述
第一節 孟德爾頌宗教音樂作品與時期分野
第二節 孟德爾頌宗教作品特色
第二章 神劇《保羅》
第一節 神劇《保羅》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樂曲結構
第三節 樂曲特色探討
第三章 神劇《以利亞》
第一節 神劇《以利亞》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樂曲結構
第三節 樂曲特色探討
第四章 神劇《基督》
第一節 神劇《基督》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樂曲結構
第三節 樂曲特色探討
第五章 孟德爾頌三部神劇之綜合論述(一):孟德爾頌神劇...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