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下】十週年重磅巨作
改編自真人實事,用圖像帶你走遍世界,看見被遺忘的角落
在最惡劣絕望的處境中,綻放永不熄滅的人性之光
《時代》雜誌、《科克斯書評》、《學校圖書館》年度最佳童書
亞馬遜書店超過3000則五星感動好評
每個被迫離開家鄉的難民都像是一顆星星,
他們散落在黑暗無垠的夜空之中.
即使無家可歸、生活艱難,仍努力綻放光芒,
然而大多數星星終其一生無法回到家鄉,
在來得及被人發現之前,就已悄聲墜落……
兒童文學作家.99少年讀書會發起人吳在媖|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
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林季儒|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知名部落客凱莉哥|
教育部閱讀推手曾品方|閱讀推廣人黃愛真|知名插畫家貓魚|
作家.家庭素養教育推動者顏安秀|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感動推薦!
◎得獎記錄
★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
★施耐德家族中學類好書獎
★青少年圖書館協會最佳圖像小說
★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青少年必讀書目最佳選書
★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非小說類文學卓越獎候選作品
★沃爾特青少年類兒童文學獎
★亞馬遜書店年度最佳童書
★《紐約時報》推薦童書
★《時代雜誌》年度最佳書籍
★《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書籍
★《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童書
★紐約公共圖書館最佳童書
★美國公共廣播電臺推薦書單
★珍.亞當斯童書大獎決選
★夏洛特.哈克獎銀獎
★2021兒童圖書館服務協會推薦童書書單
★2021兒童非洲文學圖書獎銀獎
★2021法蘭克文學獎
★2021關心全球社會書單推薦好書
◎本書4大特色
特色1 改編真人實事,以圖像小說真實呈現難民們的生活及處境,從故事中培養善待他人的同理心。
特色2 內容具國際觀,同時探討性別平等、兒童人權等多項重要議題,適合親師與孩子共讀討論。
特別3 書中主角與其他難民相互扶持,即使面對困頓的生活也從未放棄希望,情節感人至深。
特色4 亞馬遜書店超過3000則五星好評,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時代》雜誌等年度好書。
索馬利亞爆發內戰後,許多人被迫逃離家園,
與家人失散的歐馬和弟弟哈珊來到肯亞的難民營。
但比起其他無家可歸的難民,歐馬的處境更為艱難,
因為他還得照顧不會說話的弟弟,而當時他自己才四歲。
對歐馬和哈珊來說,難民營就像一個無形的監獄,
他們的「家」不過是泥地上的一方帳篷、配給的食物永遠不夠吃,
在這個看不見枷鎖的牢籠裡,他們哪裡都不能去,
只能日復一日忍受匱乏的生活,還有不停的等待和等待。
就在他們覺得這一切都不會有所改變的時候,
兩兄弟的生命出現一絲契機,歐馬被安排去學校上課,
這決定也許可以扭轉他和弟弟的未來,幫助他們離開難民營,
卻也代表歐馬無法像從前一樣,待在自己唯一的親人身邊保護他,
面對兩難的抉擇,歐馬究竟該如何選擇?
而遠離故鄉的兩人,還有機會回到屬於他們的家嗎?
《那些散落的星星》改編自作者之一歐馬.穆罕默德的真實經歷,記錄他和弟弟哈珊居住在難民營長達十五年的生活,在十五年間,他們失去至親、在異地顛沛流離,然而不論處境多麼困頓,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希望。這本圖像小說說的不僅是歐馬及哈珊的故事,也不只是索馬利亞難民們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闡述了面對逆境的信念,還有人性的良善,時刻提醒我們懷抱同理,即使個人之力再渺小,都可能成為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溫暖力量。
◎本書關鍵字:SDGs、難民、性別平等、兒童人權、圖像小說、生命教育、霸凌、癱癇、特殊兒
◎無注音,適合10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性別平等、人權、生涯發展、家政、環境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少年天下】系列介紹
1. 專屬國中生,給10-15歲「輕」少年的閱讀提案。
2. 夠酷而不幼稚,能吸引少年的包裝和題材。
3. 以少年為本位,提供邁向成長的關鍵字。
4. 有深度但無難度,得以思辨的優質文本。
作者簡介:
維多莉亞.傑米森(Victoria Jamieson)
知名圖像小說家,作品包括《All’s Faire in Middle School》和獲得紐伯瑞銀牌獎的《Roller Girl》。她在羅德島設計學院取得插畫的藝術學士學位,成為自由插畫家之前曾擔任童書設計師,目前與她的丈夫和兒子一起住在賓州。
個人網站:www.victoriajamieson.com
歐馬.穆罕默德(Omar Mohamed)
在故鄉索馬利亞發生戰亂後,穆罕默德逃往肯亞的達達阿布,在難民營裡度過他的童年。他必須一邊照顧癲癇的弟弟,一邊在資源有限的艱苦環境中完成學業。穆罕默德目前住在賓州,幫助其他難民重新安頓的中心工作,他還創立了非營利組織Refugee Strong,幫助生活在難民營裡的學生自立。請上www.refugeestrong.org了解更多資訊。
伊曼.蓋迪(Iman Geddy)
亞特蘭大的設計師兼插畫家,參與本書上色工作,對於將平面藝術用在社會公益上充滿熱忱。
個人網站:www.imangeddy.org
譯者簡介:
黃意然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碩士。在竹科IC設計公司當了七年的PM後,決定投回藝文的懷抱,喜歡看小說、電影,熱愛旅行和美食,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有《寫給未來的日記》、《別告訴愛麗絲》、《甲蟲男孩2+3》、《安眠醫生》、《愛的故事》、《長腿叔叔》等。
推薦序
【推薦序】
以堅毅不撓的心,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文/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
難民營,對我們而言是遙遠而陌生的。
可是,真的是如此嗎?人生充滿了變數,今天所擁有的,明天可能就從指縫間流逝而去。我們唯一能擁有的,或許只有自己那顆堅毅不撓的心,勇敢的面對未來不可知的挑戰!
這本以位居非洲大陸索馬利亞少年歐馬.穆罕默德為主角的圖像小說《那些散落的星星》,把長年居住在難民營人民的故事,如實的展現在讀者眼前;這些被迫日復一日、面對那毫無希望的難民生活,是如何在無情的現實中,一次次的被擊倒,一次次的擦乾眼淚,勇敢的站起來,再緩緩的朝著夢想,小步小步的向前邁進;從他們身上,我們真切的體驗到「堅毅不撓」的真貌!
故事描述著一對年幼時,在戰爭中與家人失散,被迫到難民營,艱辛的度過十五個年頭的兄弟。故事中的哥哥歐馬為了照顧身心障礙的弟弟,放棄就學的機會;直到十一歲,在社區領導人的啟發下,才了解到「教育」是唯一翻轉命運的機會!
在物質匱乏的難民營裡,填飽肚子看似比「上學」重要;可是,接受教育,才能擁有搜尋資訊,找到出路的機會。因為「世界一直在改變,誰知道接下的幾年我們會在哪裡?一旦接受了教育,就能為將來發生的事做好準備。」書中箴言,句句直擊人心;的確,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而接受越多教育的人,就能擁有越好的準備。這故事,從頭至尾,一再的強調著: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困境,「教育」是絕對不能放棄的選擇!
一本好的作品,很容易帶著讀者走進角色的內在世界,角色的喜怒哀樂,不但牽動著讀者的心,還能引領讀者進入不同的思維視角;當歐馬的好友傑瑞說:「我的腳跛了,但那只是一部分的我。」相信這句話,同時點醒了故事中的歐馬和閱讀中的你我!只要一個人擁有了更遠大的目標,就不會被眼前的困境所牽絆,不是嗎?接下來,傑瑞又說:「跛腳並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我也不想住在難民營裡,但是我們就在這裡,不是嗎?我想我們只能試著去欣賞好的地方,充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這句話,有如當頭棒喝般的,喚醒動不動就沉溺在自怨自艾的我們,勇敢的站起來,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打拼。從此以後,歐馬每次在陷入絕望的深淵時,總能一次次的爬起來,打起精神來,重新盤點,以「充分的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奮力的從泥沼中拔出雙腳,一步步的朝向自己的目標走去;最後,終於幸運的被聯合國難民署選中,和弟弟一起飛到美國定居。
這是在描寫一個極悲慘、極不幸的難民故事,也是在描寫一個永不放棄、振奮人心的故事;從這個故事裡,我們發現:在沒有希望的日子,唯一的希望就是絕不停止「懷抱希望」!
我們是散落的星星,但這並不能減弱我們的光明
文/兒童文學作家吳在媖
這是一本好看的圖像小說。
述說非洲肯亞難民營裡發生的故事,跟我以前閱讀的難民故事非常不同,不是同情或感恩的角度,而是非常真實的情感,包含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悲憤、對前往先進國家深切的期待與失望、對自己人生境遇終於看清的坦然。整本讀完,讓我馬上還想再讀一遍,所以很想推薦給您。
索馬利亞的一對小兄弟:年僅四歲的歐馬與哈珊,因為發生內戰,父親被殺,母親生死不明,跟著鄰居逃離索馬利亞,最後來到肯亞的難民營。
沒有國家與父母的庇佑,沒有任何背景與資產的歐馬與哈珊,在匱乏的難民營,要怎麼活下去呢?
他們遇到一位心地善良,曾經有過孩子,現在卻孤身一人的法圖瑪,她把歐馬與哈珊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即使沒有什麼物資,她還是想盡辦法為歐馬與哈珊找來衣服與一點點食物,在困苦的環境下,三人相依為命。
這本圖像小說,以圖像與文字,把歐馬與哈珊在難民營的日子描述得非常到位:總是穿著同一件衣服,食物少得可憐,餓肚子是常事,但他們總是每天把自己住的帳篷裡外打掃乾淨,有時還勉強享有喝茶的奢侈時光,雖然只是一點點的水,但在難民營的這群人,總是盡力維持他們生活的尊嚴與信仰,每天朝拜五次,餓肚子一樣照做,該過的齋戒月還是想辦法過。
我在這本圖像小說中看到的,是值得尊敬的一群人們,在孤苦無依的生活裡,這群人仍保有他們身而為人的尊嚴與想法。
沒有人可以因為他們是難民而輕視他們對求生的努力。
難民社區領導人高薩蘭,勸說每天忙家務的歐馬去上學,認為這是歐馬抓住未來希望的機會,但歐馬不放心自閉症的弟弟哈珊,認為自己有照顧弟弟的責任。弟弟也的確習慣歐馬的陪伴,但法圖瑪也鼓勵歐馬,表示自己願意幫忙照顧哈珊。
歐馬上學後,並不確定自己的學習有什麼意義,畢竟在難民營裡的日子每天都看不到希望,直到他看到班上人數比例較少的女同學瑪麗安與妮茉,面對女性婚姻壓力與較多的家庭責任,卻比他還珍惜上學的機會,他才發現自己身為男性,擁有比女性好很多的學習優勢與時間。當瑪麗安被家人安排嫁給一位年紀大很多的男性時,曾經哭著痛罵對上學猶豫不決的歐馬:「你有我沒有的機會,為什麼還不珍惜?」就在瑪麗安說要幫忙照顧哈珊後,歐馬決定去參加中學考試,繼續學習。
但學習是為了什麼呢?歐馬還是在難民營裡,跟沒上學的人做著一樣的事情,有什麼未來可言呢?這時法圖瑪說了一段讓我很感動的話:「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將會發生什麼事,神總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所以你就繼續上學,接受教育並做好準備,等神向你揭露祂的計畫時,你已經準備好了。」
歐馬期待跟哈珊被選中到美國生活,但這機會少之又少,他一度被約談,充滿了期待,但等了好幾個月,期待落空,此時的歐馬從失望變成憤怒,對身邊的朋友口出惡言。這裡的描述非常真實,沒有美化難民營裡的壓力,讓讀者理解到,難民們深層吶喊無力的情緒,長期的等待與失落使人性格大變──一直尋找也等不到的親生母親,常常給歐馬出包的弟弟哈珊,這世界真不公平!為什麼世界上有的孩子可以有床睡、有爸媽的呵護,而難民營裡的歐馬與哈珊,卻只能睡在帳篷泥土地上?這世界真不公平!
在歐馬心情低落,法圖瑪和身邊的男同學傑瑞、女同學瑪麗安與妮茉,高薩蘭、聯合國志工蘇珊娜,默默陪伴他度過這段低落憤恨的日子,讓歐馬發現到,這世上除了父母的愛,還有他身邊這些小人物的愛一直都在。物資的確缺乏,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仍然可以存在。
在難民營待了十五年,歐馬對於到美國生活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聯合國或許可以決定我要離開或留下……但是唯有我能決定要怎麼過自己的生活。」此時的歐馬,在周遭人的扶持下,已經長成一位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輕人。
就在這時候,他跟哈珊被選中前往美國,但難民營的生活已經根植在他的心中,即使他在美國讀完大學,他還是選擇回到難民營為難民工作,幫助難民自主,並寫下這本圖像小說,把他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告訴世上更多的人:我們可以是散落的星星,但這並不能減弱我們的光明。
好讀物的魅力——隨著主角悲喜歡欣,彷彿自己也得到成長
文/作家.國小校長顏安秀
帶著患有癲癇、無法言語的弟弟,長久在難民營度日,祈禱媽媽出現、祈禱戰爭結束的孩子,還能有希望的未來嗎?
在《那些散落的星星》一書中,真人改編的情節穿越了這一段本該是悲劇,帶出絕境中得遇溫暖、苦難中仍有盼望的故事。劇情在圖像與文字中進行,第一人稱的設計很容易讓讀者產生代入感,我們也彷彿跟著主角歐馬,歷經那一段辛苦徬徨的歲月。
學校老師普遍認為,最難教的是「感恩」。我們的孩子,看待溫飽、受教育、自由,甚至最簡單的飲用水,一切都是這麼理所當然,因為那屬於生活的一部分,從來不需考慮匱乏的可能。
但如果有這麼一本書,在孩子面前展演了另一個未曾想像的世界。在那裡,連上學都是奢侈,其他長者的善意取代親情溫暖,人生似乎只剩下等待:等待配發糧食、等待查驗資格、等待有朝一日離開「開放的監獄──難民營」、等待命運可以改變……相信對孩子來說,會是心靈上的震盪。透過閱讀,經歷一段精神洗禮,遠比不斷耳提面命的「要感恩啊、要珍惜啊」,來得有效果。
這本《那些散落的星星》,採圖文式的設計,以圖畫降低了小說滿滿文字的門檻,較能吸引孩子翻閱。但大量的對話或主角獨白,依然可以豐富,與立體化整個故事。而某些段落的圖畫表現,不管是空洞眼神、飢餓虛弱的樣子,還是焦急盼望機會到來等,則容易在讀者腦中形成影像,利於延續閱讀的耐心。
若說「橋梁書」介於繪本與文字書中間,「圖文小說」,則處於簡易的文字故事,與深入描寫的小說文本之間,算是另一種較高層次的閱讀橋梁。雖不是閱讀新手可以駕馭的文類,但好故事永遠是迷人的鉤子,會讓讀者一頁頁的看下去,隨著主角悲喜歡欣,彷彿自己也得到成長。
閱讀《那些散落的星星》,因著感同身受,與焦急他們到底能不能離開貧困的難民營,到新天地展開人生,這樣的閱讀旅程,轉眼就到終點,而我們期待孩子所得到的收穫,正點點滴滴的在他們心中萌芽,這就是好讀物的魅力。
閱讀,讓黑暗與光明同時燦爛在孩子們的心裡
文/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林季儒
在疫情起伏、硝煙溢漫的時代,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教育現場中,政治動盪與經濟局勢漸漸已然成為孩子們課室裡最不安的討論話題。當現實把一切嗚咽調成靜音,在信仰收不到任何訊號,在無助的惶怖永遠滿格下,當期望值和變異數不再是數學考卷上可求正解的試題時──閱讀,就成了孩子們翻轉生命證明題的最佳試金石:
讓孩子無論身處黑暗或是光明,都能擁有與之抗衡的勇氣並堅持奔赴信念的指標星。
就像是改編自真人實事,以圖像呈現千萬公里外難民真實樣貌的《那些散落的星星》中的歐馬、哈珊一樣。本書的作者歐馬.穆罕默德以主視角帶著年輕讀者回到了達達阿布的難民營,一步一步回溯了他真實成長經歷,透過貼近感受的圖像訊息和第一人稱的文字敘述,作者真切的傳達了在難民營中長達十五年的飢餓困頓與無助絕望,當翻到二二一頁時,那漫無邊際的難民營圖像緊緊攫住了每一位年輕讀者的心:日以繼夜的飢餓、對親情的求而不可得、明知沒有希望卻只能無盡冰冷等待……都穿過字裡行間真實的來到了身邊:這一本青少年圖像小說成功的把當「別人的」撕裂化成「我們的」不完整──因為無論在哪個時候,你我都曾經這樣求助掙扎、都曾經是某種定義下的「難民」。
在全書順序的故事軸線裡,作者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的感受直觀帶給年輕的讀者:戰火殺戮下的噩夢、離鄉背井的慄懼、永無止境的飢餓……但是最最難熬的,是難民營裡最摧毀希望的無盡「等待」。無所不在的等待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枷鎖,但是殘疾缺陷的傑瑞說:「要欣賞好的,充分利用自己擁有的」;伸出援手的薩蘭說:「教育可以為未來做好萬全準備」;失去家人的法圖瑪說:「愛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祂將指引前程」。正因為這些面對逆境的無畏信念讓年幼的歐馬知道:在黑暗「等待」的後面疊加上無盡的可能,就將能成為最明亮的「期待」。
散落的星星一直都在,只是在黑暗中,那些散落的星星會更拚命燦爛。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青少年讀者都可以找到一本指引方向的書:無論是黑暗還是光明、仇恨或是熱愛,閱讀都能夠引領孩子們從他人的經驗中省視、反思自己,並在奔赴夢想時了解:在最惡劣絕望的困頓中,只要懷抱著良善、同理與希望,就能發現那永不熄滅的灼爍星光。
在圖像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同理心
文/萬興國小圖書館老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曾品方
同屬於一個星座的星星們,原本應該聚合在一起,卻因為無情的戰火,導致家人失散,有家歸不得,為了逃難而長途跋涉越過邊界,還有食物的嚴重不足,暴力的威脅,面對這樣的困境,大人就已經很難承受了,更何況一個四歲的小孩,剛失去了父母,還要帶著患有癲癇的弟弟,在黃沙滾滾裡,小小孩牽著更小的小孩,日夜不停的趕路,而時不時傳來的打鬥聲,只要沒有躲好,盜匪就會搶走食物、衣服,那是怎樣的艱難,看到這樣的畫面,我不禁紅了眼眶。
《那些散落的星星》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圖像小說,描述來自於索馬利亞的歐馬、哈珊兩兄弟在肯亞的達達阿布難民營裡,度過了長達十五年的生活。無止盡的等待日子裡,天天排著長長隊伍取水、領物資,時時盼望著母親歸來,想念原有的農園,而簡陋的帳篷、時常挨餓、活動範圍被限制等等,彷彿是被關押在
一個無形的監獄,日日消磨生存的意志。所幸,「上學」為這一切沒有希望的日子,帶來改變命運的曙光,歐馬認真學習,珍惜能上學的時光,即使只有一枝鉛筆、一本筆記本,都異常珍貴;即使晚上沒有燈光,附近孩子們僅依靠一盞提燈,都能自主讀書會,共同討論課業,他們堅持信念努力不懈,克服萬難永不放棄希望的精神,令人感佩。
圖像小說具備了圖像直覺和文字遐想的優勢,尤其是對國內的孩子而言,難民、非洲、沙漠、戰爭、聯合國等,這些場景都相當的陌生和遙遠,透過圖像小說視覺化的呈現,把生命的堅韌和脆弱,人性的善良和自私,淋漓盡致的傳達出來,有助於小讀者感受到難民的困境。
在閱讀教學的應用方面,建議可運用「六何法」(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為何、如何)搭配「圖像組織」輔助閱讀理解。另考量本書的故事時間軸長、資訊量多,建議在學校可以依章節來分組討論,適時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消除貧窮、終止飢餓、優質教育、性別平等、和平正義、夥伴關係等目標,並輔以「故事重點重述」和讀後想法分享,以深化閱讀討論。此外,為增進孩子們的背景知識,可提供非洲地圖、相關影片、Refugee Strong網站等,作為延伸閱讀的素材,讓學生多了解索馬利亞的地理位置、地形產業、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助於促進閱讀理解,強化思考
的脈絡,進而在閱讀的過程之中,培養同理心、提升國際觀、增進行動力。
【推薦序】
以堅毅不撓的心,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文/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
難民營,對我們而言是遙遠而陌生的。
可是,真的是如此嗎?人生充滿了變數,今天所擁有的,明天可能就從指縫間流逝而去。我們唯一能擁有的,或許只有自己那顆堅毅不撓的心,勇敢的面對未來不可知的挑戰!
這本以位居非洲大陸索馬利亞少年歐馬.穆罕默德為主角的圖像小說《那些散落的星星》,把長年居住在難民營人民的故事,如實的展現在讀者眼前;這些被迫日復一日、面對那毫無希望的難民生活,是如何在無情的現實中,一次次的被擊倒,一次次的擦乾...
作者序
【自序】
這本書的種子初次栽植在我的生命中是在2016年。我周遭的世界似乎越來越混亂,新聞裡充斥著敘利亞難民逃離家園的相關報導。我想要更深入了解這個問題,於是開始在社區的非營利組織擔任義工,到機場迎接
剛抵達的難民家庭,之後又擔任生活輔導員。
我開始思忖是否可以利用自己圖像小說作家的背景來做點什麼。我喜愛圖像小說,因為那是一種非常迷人而舒適的閱讀體驗。而閱讀一本描寫難民生活的圖像小說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當我透過歐馬在基督教會世界服務社的工作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著手在寫一本以成年人為目標讀者的回憶錄,正在尋找共同作者。
我告訴他成年人的讀物不是我擅長的領域,問他是否考慮將自己的故事寫成童書。我們坐下來討論這本書可能的樣貌,最後《那些散落的星星》成為了答案。
這是歐馬的故事,我在改編成圖像小說時盡可能少做更動。在創作過程的每一步當中,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忠於他的回憶和經歷。為了寫這本書,我和歐馬每隔幾個星期就會見一次面,他會告訴我他人生故事的另一篇章。我會寫成文章寄給他,然後我們再見面討論細節。最後,我開始添加草圖,將故事設定成圖像小說的格式。在虛構人物如妮茉和瑪麗安時,我是根據歐馬的回憶和我自己的研究來創造。我非常感激歐馬有勇氣與意願來和青少年讀者分享他的故事。他將這項任務託付給我,我感到非常榮幸且受寵若驚。創作這本書最幸運的是認識了歐馬和他的家人,以及我們的著色家伊曼.蓋迪。身為圖像小說家,我習慣了講述故事,但是與歐馬、伊曼共同創作這本書,讓我明白傾聽故事同樣的重要。
我也感謝青少年讀者願意拿起這本書閱讀別人的經歷。也許歐馬的故事和你自己的故事相似,或是與你家中或鎮上某人的故事類似,當然也可能與你以前認識的人截然不同。我想為你們寫這本書,是因為我知道年輕人最富有同情心,而且心胸開闊,你們有能力真正帶來改變。我希望你們去看看歐馬的網站,想想可以讓學校或社區參與其中的辦法,幫助成千上萬仍在難民營裡生活、上學的孩子,或是幫助你們城鎮裡剛搬來的難民家庭。
最後,我希望你們能夠受到鼓舞去跟不熟悉的人交談,也許是剛轉到你學校的孩子,或是剛搬到附近的家庭,或者是這些年來你看過卻從未說過話的孩子。試著和他們交談,詢問他們的名字、來自哪裡、喜歡吃什麼樣的食物、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在和陌生人交談時,總能聽到一些令人驚訝的故事。
──維多莉亞.傑米森
我出生在索馬利亞,四歲時和弟弟哈珊一起逃到肯亞的達達阿布難民營,在那裡度過之後的十五年。住在達達阿布的難民稱那裡為「開放的監獄」,因為難民禁止離開營地。儘管在難民營裡生活艱困,我還是在達達阿布完成了小學和中學的學業。
說起在難民營的日子,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影響我人生最大的人,她的名字是蘇珊娜.馬丁內斯,她為聯合國難民署的社區服務專案工作。蘇珊娜從未停止照看我和我弟弟,每次只要到營地總是會來找我們。在聽說蘇珊娜要調任孟加拉時,我和哈珊都非常失望。蘇珊娜到了孟加拉後,請達達阿布的重新安置機構持續注意我們的情況,他們才終於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完全相信是她塑造了今天的我,沒有她,我可能不會被重新安置,甚至無法讀完高中。我感謝蘇珊娜的好意,而我也會持續幫助其他人,如同蘇珊娜對我和哈珊那樣提供支援。
我和我太太莎茹拉,以及我們的五個孩子,仍住在賓州蘭卡斯特市附近的社區,許多達達阿布難民的家園都被重新安置在這裡。哈珊也和我們住在一起,幫忙照料孩子們。他還在上成人教育課程,而他在美國接受的醫療幫忙控制了癲癇發作,同時讓他在夜裡睡得比較安穩。我們經常和母親、法圖瑪,以及其他仍住在達達阿布的親朋好友聯繫,只要有機會就去探望他們。
我一直想寫一本書,讓別人了解我當難民時的經歷。在我認識維多莉亞時,就已經開始起草我的故事了。從我初次見到維多莉亞的那一刻,就覺得可以信任她,與她一起創作我的故事。讓我非常佩服的是,儘管我每天生活忙碌,她仍然堅持全心投入和我一起工作,這也導致她不得不利用我上班的午休時間與我聯繫,以及在深夜或清晨到我家,並利用簡訊、電話、臉書和其他創新的溝通管道。
目前我在基督教會世界服務社的職責,是從難民抵達美國的第一天開始提供協助,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指導方針來幫助他們自力更生。看著我協助重新安頓的那些人得到成功,總是激勵並鼓舞著我。
我同時也創建了名為 Refugee Strong 的專案計畫,致力於改善並讓難民營裡所有的孩子接受教育。過去這幾年,我曾回達達阿布兩次,在學校裡擔任志願指導者。藉由蘭卡斯特基督教會世界服務社及大蘭卡斯特區的幫助,Refugee Strong 得以提供學習用品給那些負擔不起的學生。正因為我在達達阿布長大,所以成為持續支持著那些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難民營裡的人。
支持難民、讓他們能夠自主,是幫助他們不僅在難民營,同時在新的社區也能獲得成功的重要關鍵。沒有人選擇成為難民,離開家鄉、國家與家人。在這世上,我最不想要的就是當個難民。我一直努力克服身為難民的種種挑戰,但是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點,都是因為有聯合國難民署、救助兒童會、世界糧食計畫署、國際關懷組織、基督教會世界服務社、蘭卡斯特伊斯蘭社區中心、賓州難民移民中心、DSAK 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的幫助。我還要謝謝我在亞利桑那大學的導師達瓦納.福斯特。我也很感激加弗一家人,他們與我跟我的家人變得非常親密。感謝一路以來幫助和支持我的所有人和組織。
我想要謝謝我的妻子莎茹拉,感謝她所有的支持。她是個非常有耐心與愛心的母親和妻子。她對哈珊的愛與關懷,在他倆之間建立起顯著的羈絆,這對我來說是附加的幸事。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希望你能了解到一件事,就是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在難民營裡,信念給了我們勇氣,讓我們保有耐心,永不失去希望。有些事情也許看似不可能,但只要你不斷的努力並相信自己,就能克服任何阻礙。希望我的故事能夠激勵你始終堅持不懈。
──歐馬.穆罕默德
【自序】
這本書的種子初次栽植在我的生命中是在2016年。我周遭的世界似乎越來越混亂,新聞裡充斥著敘利亞難民逃離家園的相關報導。我想要更深入了解這個問題,於是開始在社區的非營利組織擔任義工,到機場迎接
剛抵達的難民家庭,之後又擔任生活輔導員。
我開始思忖是否可以利用自己圖像小說作家的背景來做點什麼。我喜愛圖像小說,因為那是一種非常迷人而舒適的閱讀體驗。而閱讀一本描寫難民生活的圖像小說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當我透過歐馬在基督教會世界服務社的工作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著手在寫一本以成年人為目標讀者的回憶錄,...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4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