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一點也不難!讓你輕鬆讀懂哲學的第一本書
哲學教人如何思考、如何發現謬誤,更教人尋找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
我是誰?我為何而活?我又該如何活出自我?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海德格、沙特、齊克果、康德……
中國、西方哲學概論一本就通!
本書為澳門大學哲學與宗教研究系通識課程之內容,主要希望達成以下目標:
一、安身立命:回應少年及青年之挑戰,以哲學作為解決其人生問題之工具。
二、立己立人:認識自己和他人,從而建構一套合情合理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慎思明辨:培養批判思考,以應用於其他學科學習及日常生活。
四、承先啟後:承傳東亞傳統文化及哲學,檢視其長處短處,同時認識漢字文化乃華夏、日本、朝鮮共同的文化資源,跳出狹隘而淺陋的民族主義框架。
五、東西匯通:分析東亞與西方文化及哲學的異同,了解它們之間的對話與互動,提升文化國際視野,接受多元價值。
作者簡介:
譚家博
香港人,據說是哲學家,歐陸哲學與東亞哲學(新儒家及京都學派)之比較研究,專攻齊克果、黑格爾、牟宗三及和辻哲郎。喜歡寫作、旅行、烹飪、文學、音樂與動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神學與宗教研究系博士,前澳門大學哲學通識講師。
章節試閱
我是誰?青春期之自我探索
討論
1. 你是誰?
2. 你喜歡你目前的身分嗎?為什麼?
3. 你哪些身分是你自主決定的,哪些不是你自己選擇的?
4.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自我作為問題
當別人問「你是誰」的時候,你很自然會回答你的姓名。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姓名」能夠代表我自己呢?大部分人的姓名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父母或是家中長輩決定的。
即使人長大後可以更改姓名,但人仍無法選擇自己在何時何地出生:無法選擇自己生於哪個家庭,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所身處的歷史時空,無法選擇自己的國家、民族、文化和母語。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們的意願,「我們」就存在了。
然而,隨著人長大,一旦我們意識到「我們」存在,就可以為「我們」的身分作出選擇:選擇自己的衣著打扮,選擇朋友,選擇情人,選擇升學主修什麼科目,選擇職業等等;甚至我們還有機會更改身分證上的姓名,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更改自己的國籍。我們再不是被動地接受世界與他人加諸我們身上的身分。這就是自我實現。
為何人會問「我是誰」的問題?這是因為人有自我意識:我自覺「我」的存在,並自覺「我」與他人、外物及世界的區別。
人如何建立自我?
心理學家愛利克‧艾瑞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認為,青春期是人形成自我意識的重要階級。他把人類心理發展階段分成以下八個階段,而每個階段皆圍繞特定課題:
圖表 1人生發展八階段
其中,青少年面對將自我同一性與同一性擴散的張力:自我同一性是指建立一個過去、現在與將來時空中對自己內在的連續主觀知覺。簡單來說,就是將「過去的我」、「現在的我」和「將來的我」整合成同一個「我」,建立持續性(continuity)和主體性(subjectivity)。然而,青少年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時卻會面對困難,即所謂的同一性擴散。這些困難包括:一、欠缺自我認知,無法對自己作出適當的評價;二、欠缺適應環境力,難以處理各種矛盾;三、欠缺對社會環境的認知,價值判斷混亂。
為了建立自我,克服同一性擴散,我們必須建立人格。
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認為,成熟的人格有六種能力:
1. 自我擴張:能自主投入日常生活,如學習、工作、家庭等。
2. 與他人建立溫暖關係:能以感情與他人聯繫,如同情、原諒、信任、寬容等。
3. 情緒安定:能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
4. 現實的知覺與評價:能客觀看待世界本身,而非根據自己主觀意願扭曲世界。
5. 自我客觀化:能自覺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
6. 確立人生觀:能將自己的價值及目標整合成一整全的人生觀。
可能你會問:哲學跟這些心理學理論有何關係?
哲學透過提出問題,反省相關的概念和意義,並以應用於生活的思考方法。既然「何為自我」是人生必然提問的問題,尤其是青年和少年所關切的議題,哲學就成為了人回答這人生問題的工具。例如,針對同一性擴散的問題,哲學可以有以下幫助:
一、 認識自我: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哲學的首要任務是認識自己(know thyself)。自我或主體性是古今中外哲學皆深入討論的問題。不同哲學家對於定義自我及人生意義有不同的主張,如基督宗教以成聖為目標,儒家以成德為目標,希臘哲學以知識為目標等。
二、 提升適應環境力,以應對困難:哲學除了追求認識自我以外,還追求認識世界,從而發展出回應世界的方法。例如,莊子主張逍遙遊,而不為煩惱的小事所困擾。孟子主張以五倫與他人相處,在不同的人際關係裡實現不同的道德價值,以實現自我。
三、 認識社會環境及建立價值判斷標準:一般來說,哲學不會將某一套價值標準強迫眾人接受。反之,不同的哲學對世界、社會、環境,從不同角度,提供不同的描述,並提出不同的價值判斷,供人選擇。例如,墨家認為人「交相惡」,所以天下大亂,因此提出人要「兼相愛、交相利」。佛教卻認為人生的痛苦來自欲求不滿,因而主張放下貪嗔痴以離苦得樂。
何為哲學與宗教?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
討論
你的夢想是什麼?
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
人生中很多關懷,例如對成績、工作、收入、居住環境、生活享受的關懷,往往都只是暫時性的。但卻有些追求卻是長遠甚至永恆的。例如人總是喜歡俊男美女,總是喜歡享樂、討厭吃苦等。
我們可以大致將這些價值分成四大類:
圖表 2四種價值追求
1. 美學價值:追求情欲享受,屬於現世
2. 道德價值:追求德性和倫理,屬於現世
3. 認知價值:追求知識,屬於現世
4. 宗教價值:追求超越
然而,在這四類價值中,只有宗教是「超越現世」的,因為宗教本身就是追求某個超越者(上帝)或狀態(涅槃)。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將這種對超越的追求稱之為終極關懷。他說:
我們的終極關懷是指向決定我們存在或不在之事。只有這些語句才是在神學上處理其對象,使之成為對我們存在或不在之事。(作者漢譯自田立克《系統神學》第一冊,頁 14)
全體的關懷是無限的:當面對終極、無條件、全體而無限的宗教關懷時,連一刻懈怠或喘息也不可能。(作者漢譯自田立克《系統神學》第一冊,頁11-12)
何為終極關懷?
當人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時,就是在問終極關懷的問題。我為何而存在?幾乎世上所有宗教都關心此問題,並就此提出解答。這問題是普遍的,因為人人皆會問;也是無條件和無限的,因為它不會隨著時空等條件而改變;也是全體的,因為這問題針對的是整個人生的存在意義。
與之相反,暫時性的關懷,被田立克稱之為初始關懷(preliminary concern)。假設你好不幸上了由譚博士任教的哲學通識必修課,你覺得好無聊,想馬上離開,但課堂到十二時四十五分才結束,現在才十一時半。當下你的初始關懷就是:「悶能死人的啊,我要馬上離去!」但當時間去到十二時四十五分下課了,這初始關懷便煙消雲散了。這就說明,初始關懷隨時間、空間等條件而改變。因此,田立克認為,初始關懷是有條件、個別而有限的。
初始關懷與終極關懷之間有何關連?
初始關懷並非與終極關懷毫不相干。因為人在問「終極關懷」的問題時,總是在特定的處境下提問:既然如此,人難免要用當下的初始關懷去表達「人生意義」如此抽象的問題。例如你覺得譚博士的哲學課好悶,這是一種初始關懷,背後表達了你對「悶」的價值否定以及對「有趣」的價值追求,這正是一種終極關懷。如此一來,初始關懷就成了表達終極關懷的工具。
圖表 3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之關係
不過,要留意的是,初始關懷永遠不可能成為終極關懷,只能作為終極關懷的表達工具;如果我們將初始關懷提升成終極關懷,就會產生混亂。最容易出現混亂的例子就是政治關懷。在田立克的理論框架下,政治關懷是初始關懷,因為政治問題總是針對特定的政治處境而生;故然,政治關懷可以表達一些終極價值,如人權價值,但如果人將某一種政治主張或意識形態,當成是放諸四海皆準、人生最高的意義追求,那就有問題了,因為政治關懷事實上不是普遍而永恆的,一旦歷史、社會、地理等條件改變,政治關懷就改變了。如果人卻仍以為舊有的政治關懷是永恆不變的普遍原則,死抱意識形態不放,就會與時代脫節;如果這些人還是掌權者,就會引起社會動盪。
終極關懷與哲學和宗教有何關係?
田立克認為,宗教關心的是終極關懷,也就是存有的意義;但哲學關心的卻是「存有自身的結構」(《系統神學》卷一頁22)。
在田立克的框架下,哲學旨在分析存有的結構。例如形而上學(metaphysics)研究何為存有,知識論(epistemology)研究何為知識,倫理學(ethics)研究何為道德等等,都是在分析結構。
但這劃分仍有問題:若套用於東亞哲學,即可發現大部分的哲學流派關心的不是存有結構,而是存有意義。例如儒學關心實踐仁,佛學關心離苦得樂,道家關心逍遙等等。他們更關心的是人生意義。如此一來,在東亞的處境,似乎我們難以區分宗教與哲學。
哲學家楊德爾(Keith Yandell,1938-2020)則改以「診斷」與「治療」去定義宗教。他說:
宗教提出診斷(對人類所面對的基本問題的描述)以及診斷(永遠遠離及最好解決這問題的方式。(作者譯自楊德爾《宗教哲學的當代概論》頁17)
但楊德爾的定義依然無助於我們區分宗教與哲學,因為我們同樣可以說東亞哲學也為人生問題提供診斷和治療。例如儒家認為人生的問題就是未能體現仁,所以人要克己復禮為仁,在這意義下儒家也被當成是宗教了。
因此,哲學與宗教的界線比一般人所想像模糊得多。本書作為入門書,亦不欲深入區分哲學與宗教之界線;反而,在往後的章節裡,基於部分哲學與宗教共同關心人生意義,我們將把終極關懷、診斷與治療三個概念工具同樣應用於解釋哲學流派的主張。
思考
試討論以下初始關懷所表達的終極關懷:
1. 我肚子餓想吃飯。
2. 他想看《浪客劍心》新番。
3. 她討厭昆蟲。
4. 中澤伊織老師原諒了上課睡覺的伊東武成同學。
5. 相澤紫瑛老師因為被中澤伊織老師恥笑他不會用筷子,所以還在生氣呢。
延伸閱讀
Allport, Gordon Willard,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37.
Erikson, Erik Homburger,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
Tillich, Paul. Systematic Theology 3vols. Vol. 1-3,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1.
田立克著、龔書森及尤隆文譯,《系統神學(第一卷)》(台北:台灣教會公報社,1993年)
陳特,《倫理學釋論》,台北:東大出版社,2019。
陶國璋,《哲學的追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4。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台北:天下文化,2018。
我是誰?青春期之自我探索
討論
1. 你是誰?
2. 你喜歡你目前的身分嗎?為什麼?
3. 你哪些身分是你自主決定的,哪些不是你自己選擇的?
4.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自我作為問題
當別人問「你是誰」的時候,你很自然會回答你的姓名。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姓名」能夠代表我自己呢?大部分人的姓名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父母或是家中長輩決定的。
即使人長大後可以更改姓名,但人仍無法選擇自己在何時何地出生:無法選擇自己生於哪個家庭,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所身處的歷史時空,無法選擇自己的國家、民族、文化和母...
目錄
自序
凡例
插圖角色簡介
卷一:人生哲學
第一章 我是誰?
我是誰?青春期之自我探索
何為哲學與宗教?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
第二章 我為何而活?傳統篇
孔子的儒家人生觀
老子與莊子的道家人生觀
佛教人生觀:離苦得樂
第三章 我為何而活?存在主義篇
存在主義之海德格:向死存有
存在主義之沙特:虛無
存在主義之齊克果:絕望
卷二:倫理學初階
第四章 難為正邪定分界?
道德與倫理
孟子:四善端和盡心
荀子:禮義
墨子:兼愛
古希臘德性倫理學
基督宗教的原罪論
亞奎那的自然法
耶穌拯救你:救贖論
卷三:形而上學及知識論
第五章 在嗎?古代篇
神話:以日本神道教為例
東亞傳統形上學:周易與陰陽五行
柏拉圖:共相說
亞里士多德:四因說
佛教:緣起性空
第六章 你知不知道啊!知識論
分析、綜合、先驗與後驗
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
第七章 在嗎?近代哲學篇
身心二元論、唯心論與唯物論
懷疑主義
康德:本體與現象
第八章 我自由嗎?形而上學進階
歷史作為哲學問題
宿命論和決定論
自由意志論
卷四:倫理學進階
第九章 講就兇狠,做就⋯⋯?近代倫理學
康德義務論
功利主義
朱熹:性即理
王陽明:致良知、知行合一
經世之學:明末與朝鮮實學
要單挑嗎?花郎道與武士道
「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奸奸狡狡,朝煎晚炒」?德福一致的問題
第一〇章 做正經事!政治哲學篇
君權神授說
中國的治道:德化、道化和物化
法家的物化治道
「自然狀態」與社會契約
憲政主義
學習獨立思考,拒絕平庸之惡!
附錄:哲學寫作練習
自序
凡例
插圖角色簡介
卷一:人生哲學
第一章 我是誰?
我是誰?青春期之自我探索
何為哲學與宗教?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
第二章 我為何而活?傳統篇
孔子的儒家人生觀
老子與莊子的道家人生觀
佛教人生觀:離苦得樂
第三章 我為何而活?存在主義篇
存在主義之海德格:向死存有
存在主義之沙特:虛無
存在主義之齊克果:絕望
卷二:倫理學初階
第四章 難為正邪定分界?
道德與倫理
孟子:四善端和盡心
荀子:禮義
墨子:兼愛
古希臘德性倫理學
基督宗教的原罪論
亞奎那的自然法
耶穌拯救你:救贖論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