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藝之道》是一本觀察與思考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作者王嵩山在多年積累的後結構主義背景架構下,提出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底蘊之「社會形成」如何成為其多樣多元藝術表現基礎依據之宏大論述,洋溢著企圖、熱情與功力。
雖然原住民社會變遷非常快速,文化流失、社會解組的情形屢見不鮮,但是臺灣南島語族藝術的藝術形式,體現包容性、多樣性、韌性、可持續性的生命力。在部落、都會新社區、世界南島社群、博物館與文化展演場域,藝術創造日漸蓬勃,各個族群以獨特的方式,詮釋人、自然與文化共構的世界。在自然與文化遺產消逝的人類世,原住民族藝術提供洞察原住民社會文化的視野。
本書採用人類學的比較觀點,揭露南島語族創藝之道的根基:人與事物之起源以及歷史事件的敘事、人觀、祖靈、系譜關聯、物與自然知識、空間組織。描述臺灣南島藝術及其產地,詮釋部落生活與社會力動態變化所造成的影響,理解自成一格的藝術形式與創作者和社會文化體系的關係,區辨日常思維與藝術思考如何製作日常物與標誌物,通過紀錄影像製作文化記憶,從想像與象徵面向理解物、意象與新性。
◆「這是一本觀察思考與積累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我何等榮幸可以親自見證王嵩山教授逐步地從1970年代熱血的靑靑子衿人類學學生,卓然成為如今著作等身卓越學者的歷程......這本書巧妙地運用八個章節,帶領我們從古典人類學理論注重『社會如何維繫其自身』切入,藉由臺灣南島語族對於造型、視覺、表演、工藝等議題,深入藝術藴含的社會與文化的意象、價値、眞確性(authenticity)、文化新性(cultural newness)以及社會力(social agency),不僅回應了上述博物館與源出社群關係、研究與展示的方式等問題,更進一步帶領我們進入南島文化的創造與藝術領域,從形式、溝通與美感經驗探索南島語族的韌性與生命力。」——王長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作者簡介:
王嵩山
臺灣澎湖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專任客座教授。人類學知識來自於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與研究所。已出版專書38種。
章節試閱
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
區辨原始藝術與族群藝術
雖然人類學在世界各個角落從事不同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民族誌書寫,多少都涉及物質文化與族群藝術的領域,而物質文化與藝術的研究在人類學家之間所接受的重視程度各有不同,也未嘗完全中輟。但自從1927年美國人類學家包雅士的《原始藝術》一書對北美洲的西北印地安文化中藝術領域的系統陳述之後,人類學幾乎要到1960年代才開始對藝術進行較深入的探討。而與藝術表現有關的物之秩序與體系之探討,則在1990年代初期漸漸成為人類學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
由於一般人將原始藝術視為「簡單、落後、較初級」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人類學家除了強調「原始」字義的「描述性」之外,比較傾向於以「族群藝術(ethnic art)」來稱呼非西方文化,特別是部落社會(tribal societies)的藝術表現。運用「族群(ethnic)」的字眼,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將藝術創造力視為社會文化範疇(artistic creativity as socio-cultural category)。因此深入瞭解非西方社會的族群藝術,不但有助於我們掌握人類創造力、想像力與社會文化體系的關係,也讓我們得以反省西方對「藝術」一詞所下的定義。
「原始」與「傳統」一樣,都包含時間上相對的意涵。「原始藝術(primitive art)」一詞,除了被人類學用來指稱非西方或部落的藝術(non-Western or tribal arts)之外,也是19世紀末的藝術批評術語,用來指稱「文藝復興以前,特別是14至15世紀的繪畫」。其後,由於非西方藝術日益受到重視,原始藝術一詞有了不同的指涉。
20世紀之後,歐美人士對於樸稚有力的黑人雕塑和巴伐利亞式的玻璃畫產生興趣,同時對受其影響的立體派也投注較多的注意力。藝術家們開始欣賞受到忽略的土著(原住民)和民間藝術。諸如法國的高更、德國「橋社」(The Brucke)的藝術家們,都曾對這些藝術形式崇拜備至、積極模仿,試圖在創作中再現(represent)土著(原住民)和民間藝術的風格。這個時期的「原始藝術」一詞指的是:「題材選擇和畫面處理,追求明顯的稚拙感和質樸感的原始意味」。在法國,原始藝術的風格影響了整個巴黎畫派,最明顯的影響是畢卡索被視為立體主義先驅之作的「亞維儂姑娘」(Les Demoisolles d’Avignon, 1907)。西方藝術家在民族學博物館中看到土著的原始雕刻等蒐藏品深受感動,進而試圖模仿非西方民族表現在藝術器物中的形式與精神。
1960年代西方畫壇曾經出現「原始藝術國際展」的熱潮。而其所謂「原始藝術」風格,除了來自於大洋洲和非洲的藝術與物質文化的啟示之外,又加入諸如南斯拉夫農民藝術、海地人和依紐依特人(Inuit亦稱愛斯基摩人Eskimo)的藝術、素人畫作、自行動手的建築師作品,甚至1960年代還時興過一陣「黑猩猩藝術」。對當代藝術家而言,追求「素樸」的形式與情感表達,反而是「複雜多變」的新創作方式。
不只藝術家在面對「原始的」族群藝術時受到影響而產生新的創作風格,人類學家對於存在於部落社會的藝術亦有不同的看法。由於受到社會哲學思潮的普遍影響,19世紀著意於藝術進化的研究。例如:著名的劍橋人類學家哈登(A. C. Haddon)便曾出版過《藝術的進化》;又如史賓塞(H. Spencer)在《社會學原理》一書中認為,人類具有積蓄較多精力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生存是必要的,而且當人能更有效的適應社會時,所積蓄的剩餘精力便可以用來做為藝術創造的表現。但是進化論雖可以說明藝術起源的文化作用,卻被批評無法解釋藝術形式和內容的差異。
做為歷史獨特論派的創始者,包雅士假設物質文化與藝術有兩個主要來源:一個是技術的獨立發展,結果形成了一些「典型形式」,另一個來源則見之於其與宗教和其他社會現象的結合。為了反駁從演化的觀點從事物質文化與藝術研究的適當性,包雅士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文化所擁有的各類型藝術及其特殊的表現方式,是由自然環境各種刺激、物質運用的限制、藝術家的表現特質、和異文化的歷史關係、文化成員的思想信仰和價值觀等幾個情況的影響而產生的」(1955)。包雅士認為可以從文化(思想、信仰和價值觀)與歷史獨特性的面向來理解藝術,而藝術創作的整合觀、脈絡觀更為英國社會人類學所強調。
接受涂爾幹(E. Durkheim)知識體系啟發者,便著意於藝術與其他社會制度之關係,強調藝術的象徵性表達,有助於社會的整合關係與集體意識的形成。而功能論者如馬凌諾斯基(B. Malinowski)更認為「藝術一方面是直接由於人類在生理上需要一種情感的經驗(聲音、色彩、形狀合併的產物),另一方面,它有一種重要的完整化功能,驅使人們在手藝上推進到完美的境界,以工作的動機激勵它們。同時,它們也是創造價值和標準化的情感經驗的有效工具。」
不論不同的方法與理論取向呈現何種學派上的差異,物質文化與藝術必須放在社會文化脈絡(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中其意涵才得以被理解,則是人類學在面對藝術時的共同觀點。這也是人類學研究「原始的」族群藝術,對於當代社會藝評與藝術創作者,提供吸收「原始的」創作質素的一個「互補」貢獻。
通過「實物」與人類各民族生活方式「實況」的理解,人類學研究者將文化中的物質文化與藝術各種可能的形式,加以編目分類、攝影與繪圖、錄音、和進行深刻的文化描述。在收集的最後過程,人類學家應進行綜合分析,藉以發現藝術和社會文化體系的關連。有些人類學家認為,要理解一個民族的物的觀念與美學,不但必須仔細研究該文化的價值體系,也必須系統的分析其形式、風格與語言。藉由分析那些描述或評價藝術作品的語言,得以深入探究那些根深蒂固的、深植於某一社會文化的範疇(socio-cultural categories)之中有關物與美學的集體知識(collective knowledge of object and aesthetic)。戈德里爾(M. Godelier)從事大洋洲文化的比較研究,對藝術品的定義是:「通過象徵形式將真實或想像的意義物質化的一種人造物」。也就是說「藝術是為了將可理解之物變成可感知之物而創制出來的手段之一,通過賦予事物以一種象徵性的形式將想像中的事物變為真實的和物質的事物」。他嘗試區辨想像性實踐和象徵性實踐的關係,指出「想像性的現實以無數種形式體現在象徵性的產品中」。鑽研大洋洲藝術的人類學家凱普勒則認為:「美學原則是文化價值(aesthetic principles are cultural values),因此對於各種文化形式之思考的評價方式,便是評估整體生活方式中的重要文化價值與社會觀念。」玻里尼西亞與密克羅尼西亞社會的藝術表現之文化根源是創生神話(起源)、祖靈(系譜關係)、神靈、空間組織以及重大的歷史事件,其中毛利藝術的美學原則,來自於其傳統中的宇宙起源與雕刻起源。
當代人類學至少通過下列三種途徑處理藝術議題。首先將藝術視為描繪社會文化體系之運作與自然界動態現象中的一個面向來著手研究。其次探討藝術所扮演的的各種功能,例如:個體因憂慮、不安定感與未知感,藉由藝術來抒解情緒的方式及其創作品,探究藝術如何藉其形式,達成經由信仰來維繫社會穩定的功能,或者看藝術表徵如何作為認知的工具,編織某種知識體系來回答各種問題。最後,研究者通過對藝術與社會文化其他制度之間關係的瞭解,掌握制度本身及制度和制度互動的性質。對於族群藝術的研究,我們通過對形式的技術系統之理解,進入作為創作基礎的集體知識與社會組成原則的範疇。
換言之,一個社會中的藝術與物質文化並不是被動默從的,而是表現行為、規範行為及產生行為的反應系統,也是相當有效的象徵系統、觀念的表達系統。因此被納入人類學知識體系中的藝術探討,不只關心「作品本身的描述」,關於作者本身及其行為,以及社會文化體系的分析,都有探討的必要。作品、觀念、行為趨向、對於觀念的反饋影響之作用等四者之間關係的闡述,可以使我們深入瞭解被研究的對象。由於物質文化與族群藝術深刻展露其自成一格,整合在社會體系的各個面相,並具體而微的具現個體的欲求之基本性質,我們對藝術的分析因此而能由形式的討論跨入實質的辯證領域。
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
區辨原始藝術與族群藝術
雖然人類學在世界各個角落從事不同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民族誌書寫,多少都涉及物質文化與族群藝術的領域,而物質文化與藝術的研究在人類學家之間所接受的重視程度各有不同,也未嘗完全中輟。但自從1927年美國人類學家包雅士的《原始藝術》一書對北美洲的西北印地安文化中藝術領域的系統陳述之後,人類學幾乎要到1960年代才開始對藝術進行較深入的探討。而與藝術表現有關的物之秩序與體系之探討,則在1990年代初期漸漸成為人類學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
由於一般人將原始藝術視為「簡單、...
作者序
【序】
館長序
◎王長華
這是一本觀察思考與積累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我何等榮幸可以親自見證王嵩山教授逐步地從1970年代熱血的青青子衿人類學學生,卓然成為如今著作等身卓越學者的歷程;還記得自己初入博物館這行的那年,偶讀嵩山寫的關於美國鳳凰城Heard Museum西南印地安族群藝術蒐藏重鎮的文章,心生嚮往,隔年隨即循跡奔赴拜訪的情景,今天藉著這本《創藝之道》新著,讀到嵩山教授為我們展現多年積累的後結構主義背景架構下,提出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底蘊之「社會形成」如何成為其多樣多元藝術表現基礎依據之宏大論述,企圖、熱情與功力依舊,澎湃激動難掩書卷。
嵩山教授《創藝之道:臺灣南島語族之物、意象與新性的人類學觀點》這本書巧妙地運用八個章節,帶領我們從古典人類學理論注重「社會如何維繫其自身」切入,藉由臺灣南島語族對於造型、視覺、表演、工藝等議題,深入藝術蘊含的社會與文化的意象、價值、真確性(authenticity)、文化新性(cultural newness)以及社會力(social agency),不僅回應了上述博物館與源出社群關係、研究與展示的方式等問題,更進一步帶領我們進入南島文化的創造與藝術領域,從形式、溝通與美感經驗探索南島語族的韌性與生命力。我們可以從書名使用的「創藝之道」(Ways of Making Arts)切入:「創」指的是「創造」,是個人或群體為了適應多變且複雜的環境,便透過奠基於社會文化核心思維進行現狀的改變,或成為與自身及外在社會溝通的媒介;「藝」即為「藝術」,雖然南島語族不必然有直接詞彙直指「藝術」,但仍透過其語言(例如排灣族語的“pulima”為指稱擁有「巧手的人」之意,可延伸為具有藝術能力並以此進行訊息傳遞的人)闡釋了對於藝術的意涵,並且持續影響人的行為、驅動社會關係、改變社群結構等力量,讓我們從本書論述的創造與藝術見解,一同理解臺灣原住民族的現在與過去,在以往形成文化邊界的社會條件下,我們是否能交換或分享彼此的想法,進而成為相互溝通、甚至讓你我成為認同、尊重彼此的途徑。
本書的付梓與史前館常設展廳重新開展一樣令人期待,我們從1990年成立籌備處、2002年正式開館服務迄於2020年中,開始啟動建築景觀與展示更新工程而暫停對外營運。我們深刻地察知廿多年來臺灣社會變遷迅速,土地與人群的歷史認知、斷裂與認同問題受到極大關注,各界對於臺灣及島上原住民族群的歷史文化及其主體性、敘事權力及其目的、主位與客位觀點……反省與期待迭生,我們珍視這個重新審視史前館內涵與定位的機會,並且反覆討論確認這座博物館是要朝著為社會而存續的角度來重新開展。這個過程當中特別要感謝嵩山教授同意擔任我們展示更新工作總顧問,尤其是在「南島世界‧世界南島」展廳的當代視野、展示整體框架形塑、敘事策略乃至單元內涵等等方面,我們共同朝向孵化成為臺灣最具有史前縱深,也更有當代意義的展示而努力,經歷超過一年的多次反覆研討,嵩山教授給與我及我的團隊夥伴最大的協助與引導,我們要表示深摯謝意。
史前館建築景觀與常設展更新再造工程期間,我們在硬體改造整備以外,還同時進行館內專業研究學門配置、研究同仁海內外研究田野調查開展、館內展示典藏等行政法規檢討、以及檢討並重新策畫出版業務等等內造更新的工作;提出出版業務重新規劃與佈局,將其與研究及展示教育進行系統性整合的想法,以期整體貢獻且不負於博物館作為知識生產者的角色,值此重新開館,有幸邀得王嵩山、蔣斌、蔡政良三位教授提供專著共同推出系列第一波,呼應史前館更新後重構博物館知識藍圖的出版,也期待館內外更多考古學門、博物館學,甚至臺灣原住民族重要資料彙編等可以陸續接棒出版,得與常設展展示廳中各種議題延伸成為論壇(Forum)方式的特展持續相互輝映,帶出與民眾共創當代視野、詮釋與意義,成為真正有社會影響力的博物館。
【序】
館長序
◎王長華
這是一本觀察思考與積累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我何等榮幸可以親自見證王嵩山教授逐步地從1970年代熱血的青青子衿人類學學生,卓然成為如今著作等身卓越學者的歷程;還記得自己初入博物館這行的那年,偶讀嵩山寫的關於美國鳳凰城Heard Museum西南印地安族群藝術蒐藏重鎮的文章,心生嚮往,隔年隨即循跡奔赴拜訪的情景,今天藉著這本《創藝之道》新著,讀到嵩山教授為我們展現多年積累的後結構主義背景架構下,提出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底蘊之「社會形成」如何成為其多樣多元藝術表現基礎依據之宏大論述,企圖...
目錄
館長序
自序
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
導言
區辨原始藝術與族群藝術
藝術在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位置
工藝製品與象徵表達的界限
意象、社會與文化價值
傳統的形式與內涵的新性
臺灣南島藝術及其產地
南島世界的形成
藝術之自然知識、文化景觀的背景
臺灣南島藝術之社會起源
臺灣南島藝術之文化起源
器物與藝術的邊界移動
造型與視覺藝術
陶藝
琉璃珠
木石雕刻
造舟
製作神聖的空間
衣冠飾物
手工器物
想的與動的:表演藝術
口語傳統
音樂、歌謠與舞蹈
器樂
戲劇、詮釋與社會
物、工藝與文化價值
工藝的社會性
住居工藝、空間與親屬的價值
家屋物件與空間的文化定義
家屋:起源與血緣的價值
男子會所與公領域的價值
物、製作與社會力
意象、視覺形式與社會
導言
社會文化背景與村落日常生活
製作個體意象
意象再現與創造的物質、歷史和社會原則
文化展演、社會真確性與新性
導言
製作鄒之社會真確性
展演形式與社會意識再製
社會生活與展演場域之擴大化
文化展演、社會真確性與新性
創藝之道
製作文化記憶:紀錄揭露歷史與社會文化現實
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幾個趨勢
文化與美學經驗
參考書目
館長序
自序
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
導言
區辨原始藝術與族群藝術
藝術在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位置
工藝製品與象徵表達的界限
意象、社會與文化價值
傳統的形式與內涵的新性
臺灣南島藝術及其產地
南島世界的形成
藝術之自然知識、文化景觀的背景
臺灣南島藝術之社會起源
臺灣南島藝術之文化起源
器物與藝術的邊界移動
造型與視覺藝術
陶藝
琉璃珠
木石雕刻
造舟
製作神聖的空間
衣冠飾物
手工器物
想的與動的:表演藝術
口語傳統
音樂、歌謠與舞蹈
器樂
戲劇、詮釋與社會
物、工藝與文化價值
工藝的社會性
住居工藝、空間與親屬的價...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