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 科幻─────
AI趨勢專家李開復 ×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得主陳楸帆
聯手創作20年後的美麗AI新世界
全球重磅推薦
劉慈欣│2015年雨果獎得主、《三體》作者
雷.達里歐(Ray Dalio)│橋水基金創辦人
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微軟董事長
楊立昆(Yann LeCun)│圖靈獎得主
李開復40年的AI專業經驗 + 科幻小說家陳楸帆的無邊想像
秉持以人為本的態度,懷抱人類獨具的智慧,貼近技術的未來
AI時代已經開啟。在我們面前,機遇與挑戰並存。
如AI與人性特質如何共存等諸多課題,都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李開復
想要創造什麼樣的未來,就從想像那樣的未來開始。──陳楸帆
.AI能否幫助人類從根源上預防疫情?
.如何應對未來的職場挑戰?
.在AI主導的世界中如何確保文化多樣性?
.如何教導下一代適應人類與AI共存的新社會?
.面對AI帶來的社會問題所隱含的人性拉鋸戰,我們如何抉擇?
AI能創造前所未有的財富與價值,能徹底改變醫學和教育,能提升人類的工作、娛樂和交流的品質,能把人類從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
不過,AI也會帶來無數挑戰和風險,例如演算法偏見、安全隱患、深度偽造、對隱私資料的侵犯、對自主武器的使用,以及取代人類員工等。不過,這些情況並非AI主導造成的,其根源在於惡意或草率使用AI技術的幕後黑手。
全球AI領軍人物李開復最關切的是,AI正飛速發展,人類的未來將通往何方?他放眼20年後的新世界,架構10幅「技術藍圖」,再由科幻小說家陳楸帆據此構思10個故事。虛構的敘事與非虛構的科技評論完美結合,展現20年後被AI 技術深刻改變的未來世界。
歡迎來到2041!
全球重磅推薦
本書有著開創性的結構,用前所未有的跨越文類的多視角,展望人工智慧構造的未來,讓我們從理性上把握未來發展趨勢的同時,也從感性上觸摸未來的質感和溫度。生動逼真的科幻想像與嚴謹深入的技術論述完美地結合,讓本書無論是從科幻還是從技術現實的角度,都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劉慈欣,2015年雨果獎得主、《三體》作者
對未來的解析精闢又精采。──雷.達里歐(Ray Dalio),橋水基金創辦人、《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原則》作者
陳楸帆的創作實力,加上李開復的科技功底,建構出令人好奇又恐懼的AI未來世界。閱讀這本絕無冷場的好書,就能明白某些科技會在何時,又會如何發展成熟,而全體人類又會面臨什麼樣的影響。──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微軟董事長
唯有有膽有識之人,才敢預測AI的未來。這是一位科技界的先驅泰斗,與一位洞悉未來的科幻作家,攜手打造的開示之書,對於AI科技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提出大膽又殷切的見解。──楊立昆(Yann LeCun),圖靈獎得主,臉書首席AI科學家
我們能不能適應我們一心創造的奇異新世界?我們知道無從想像的改變即將到來,卻不知這些改變對人類有何影響。李開復跟陳楸帆的《AI 2041》,對於我們即將面對的未來有最詳盡的描寫,最深情的叮嚀。──班奈特.米勒(Bennett Miller),「魔球」與「暗黑冠軍路」導演,曾獲奧斯卡獎提名
我們正處於AI發展史的關鍵時刻。我所讀過的書當中,唯有這本創意四射的佳作,才真正一語道破AI的精髓。與其思考該不該信任AI,還不如將AI當成一種工具,一種由我們人類塑造的工具。李開復在《AI 2041》的精闢分析,凸顯出這項人類必須積極承擔的責任。陳楸帆筆下的精采故事,昭示了AI可將曾經無解的問題,化為充滿新機的未來。──亞利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Thrive Global 創辦人兼執行長
《AI 2041》是科學與科幻的完美融合,揭示了AI將如何全面滲透我們的生活,而我們想創造造福全人類的科技未來,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Salesforce董事長兼執行長
將AI應用於商業經營,通常必須先研究這項科技,再思考如何應用。《AI 2041》卻帶領讀者走上相反的道路。兩位作者李開復跟陳楸帆,透過精采絕倫的故事,引領我們走入逼真的未來世界。再以淺顯易懂的說明,闡述AI科技的原理,造就一本讓人欲罷不能又大開眼界的好書,想了解如何應用AI,絕不可錯過此書。──馬克.庫班(Mark Cuban)
作者簡介:
李開復/作者
生於台灣,長於美國,以最高榮譽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並於1988年獲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學博士學位。歷任蘋果、微軟、Google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等重要職務。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創業家、青年導師、暢銷書作家。2009年9月在北京創立創新工場,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
曾任美國「百人會」副會長,並於2013年獲選為《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一百人。同時也是香港城市大學的榮譽博士、卡內基美隆大學榮譽商業管理博士,以及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院士,並於2019年起出任「世界經濟論壇」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的人工智慧委員會聯席主席。
著有《AI新世界》、《人工智慧來了》、《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我修的死亡學分》、《世界因你不同》、《做最好的自己》等書。
FB專頁:李開復 Kai-Fu Lee
微博:李開復
陳楸帆/作者
科幻作家、編劇、翻譯、策展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名譽會長,九三學社社員。曾多次獲得星雲獎、銀河獎、世界奇幻科幻翻譯獎等獎項,作品被翻譯為二十多國語言,在許多歐美科幻雜誌均為首位發表作品的中國作家,代表作包括《荒潮》、《人生算法》等。
微博:陳楸帆
章節試閱
chapter 4 無接觸之戀
陳楠又做了那個噩夢。
她被拋回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像一個飄浮的幽靈,以第三者視角看著五歲的自己。那個小女孩一動不動,看著太空人般全身防護的白衣人走進房間,把爺爺和奶奶抬上帶著白色塑膠罩子的擔架帶走。爸爸媽媽卻不知去向。
夢裡沒有救護車的尖嘯聲,也聞不見消毒液的嗆鼻味,一切都是蒼白的。陳楠知道,幼小的自己身體化石般僵硬,無法動彈,並不是因為冷靜,而是被恐懼所囚禁。這種感受在夢裡格外真實而強烈,像有一條巨蛇纏繞著她,緩緩收緊,壓迫胸腔,讓她無法呼吸。
心理醫生建議陳楠,讓夢裡的自己哭出來──「釋放淤積的負面情緒,精神創傷才能癒合」。陳楠何嘗不想。她想讓那個小女孩尖叫、大哭,想讓那個小女孩上前攔住擔架,好和爺爺奶奶再說一說話。可她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離去,從自己的生命裡永遠消失。
也正是從那一天起,陳楠牢牢記住了這個陌生而險惡的術語──「新冠病毒」。甚至在很長時間裡,她一聽到這個詞便會渾身顫抖,心跳紊亂。醫生說,這是精神創傷導致的驚恐發作。還有噩夢,像不請自來的客人,總會在毫無防備的時刻攪亂她的生活。
智慧枕頭監測到睡眠中的陳楠呼吸和心率都有些異常,便用輕柔震動和音樂將她喚醒。窗戶玻璃感應到日光,自動調節透明度。窗外,黃浦江畔鱗次櫛比的大廈如同水晶柱般在晨曦中閃爍金光。
她花了好長時間才回過神來。這裡是2041年的上海浦東,噩夢消散了。
像往常那樣,外形像加大版R2-D2的快遞機器人把包裹送到門口,蜘蛛蟹般的消毒機器人用細長的機械肢將包裹拆封,腹部均勻地噴射出消毒噴霧,確保沒有遺漏死角,再搬進室內。與此同時,空氣過濾系統開足馬力,使用了奈米材質的超級濾網能將直徑僅有0.06~0.14微米的冠狀病毒攔截在外,更不用說PM2.5及尺寸巨大的塵埃顆粒了。
室內空氣品質連同陳楠訂閱的全球各城市疫情即時資料,一起投射在浴室的鏡子上。介面追蹤她的視線軌跡自動展開、滾動、折疊,並不妨礙洗漱。這種習慣已經伴隨她十幾年了。隨著冠狀病毒成為一種每年都會暴發的季節性傳染病,全球人類逐漸進入了「後新冠時代」的生活新常態,並根據各地習俗加以調整。中國人的「抱拳禮」由於不需肢體接觸,成了一種國際流行的禮儀。
在她還出門的日子,每次都要先檢查目的地的疫情標誌,甚至精確到某條街道、某個住宅區。綠色的鉤代表正常;紅色的叉代表出現陽性病例;黃色圓圈代表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需要謹慎。所有這些都得益於無處不在的smartstream、感測器、雲端的大數據池和學習了大量傳染病動力學案例的AI模型。當然,出於保護隱私,政府使用了聯邦學習和嚴格的法律監管,確保公民個人資訊不會被洩露或被用於商業用途。
陳楠突然停止了刷牙,盯住鏡子資訊介面的某個角落,那是屬於她與男友加西亞的聊天視窗。加西亞是個巴西人,據說這是當地最受歡迎的男子名字,他此刻應該在比她晚十一個小時的GMT-3時區。如果換作平時,這個視窗應該早就塞滿了男友各種甜膩的問候和分享的影音。但這會兒,那片鏡面卻空空如也,只映出陳楠不安的臉。
撥打視訊電話,無人應答。
幾乎是本能般地,她再次查看巴西當地的疫情狀況,資料平穩,並無異常。查看社會新聞,也沒有關於政變、戰亂或黑幫火併的報導。
加西亞一反傳統觀念對於南美男人的偏見,熱情但靠譜,這種失聯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會是什麼原因呢?陳楠努力回想前一天兩人的對話,開始後悔自己的決定。她再一次拒絕了男友線下約會的提議。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許多次。
用加西亞的話來說,他們「卡在閉環裡了」。
這是兩人的暗語。陳楠和加西亞都沉迷於一款多人線上VR遊戲Techno Shaman,這款遊戲具有嵌套式的世界觀,玩家可以透過蒐集道具、舉行儀式或者完成任務來實現不同位面的穿越。其中的一個場景存在缺陷,陳楠不幸卡在閉環裡,她化身為不斷重生的兔子,每次從樹洞裡跳出都會被閃電劈死,就像薛西弗斯或者普羅米修斯。路過的獵人加西亞用一種常人無法想像的方式救出了她,這也成為兩人發展親密關係的契機。
但在現實世界裡,陳楠依然無法逃出閉環。
對於陳楠來說,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病毒,危機重重,即便是心愛的人也無法將她從這個用機器人和感測器設下重重關卡的小小城堡裡拽出去。
在這裡,她已經獨自度過了三年,並且打算一直待下去。
「你打算什麼時候見我?我的意思是,在真實世界裡。」
「嗯……如何定義『真實』?」
再一次面對加西亞的逼問時,陳楠竟如此慌亂。這個問題甚至沒有進入過她的願望清單。她的願望清單上列著新款VR對戰遊戲、KAWS x 村上隆限量版公仔、一隻基因改造過的斯芬克斯無毛貓、一間更大的智慧公寓等,但就是沒有男友的位置。
我真的在乎這段關係嗎?陳楠問自己。經過一番複雜而糾結的論證,答案是毫無疑問的。
她喜歡加西亞,說愛可能有點太重了,但她的確很享受兩人在一起的時光,無論是在VR遊戲裡執行任務,還是在虛擬演唱會上發瘋犯傻,甚至只是閒聊(無論是透過視訊、語音、文字,還是使用表情符號)。她和加西亞,就像上海小籠包和巴西煎餅,看上去完全不一樣,但都是由麵皮裹著餡兒包成的,這就是兩人默契的基礎。她能感受到在地球另一端那顆心為自己而跳,也為自己而下沉。(全文請見本書第四章)
開復解讀
在故事〈無接觸之戀〉發生的時代,人類社會已經被疫情徹底的改變─直到最後,新冠病毒(COVID-19)依然沒有被徹底消滅,相反地,它演化成了一種長期存在的、會不斷變異的季節性病毒。
這當然只是一種虛構的情境。然而,在經歷了一次新冠疫情之後,不論這種病毒今後會如何變異,可以確定的是,AI將重塑整個醫療行業,例如加快疫苗和相關藥物的研發,加速AI診斷與現有醫療手段進行技術集成的進程,等等。在本章,我將對新冠病毒如何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進行討論。現在,我們對AI醫療的關注尤為即時,因為醫療行業正在數位化,而這將產生AI重塑醫療行業所需的大量資料。到了2041年,我們在回顧歷史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醫療行業是被AI的重塑作用影響得最大的行業。
在〈無接觸之戀〉中,對外界的恐懼和長年累月的隔離生活,讓陳楠無法邁出家門一步。而人們對身體接觸的擔憂,也為機器人行業創造了許多機會。在未來,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發展和突破,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那麼,到2041年,我們是否會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陳楠一樣,家中也到處都是機器人助手忙碌工作的身影?我將在後面分享對這個問題的見解。
此外,本章還會談及新冠病毒將促使人們愈來愈多地接受遠端辦公、通訊、學習、商務和娛樂,從而加快生活的數位化進程,提升資料獲取的速度。更多的資料,就意味著功能更強大的AI;功能更強大的AI,就意味著更深層次的自動化,以及更多的人類員工將被取代。
一、數位醫療與人工智慧的融合
得益於史無前例的科學突破,二十世紀的「現代醫學」在各個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改善,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從1900年的三十歲提高到了2017年的七十二歲。我相信,我們今天正處於另一次醫療領域的顛覆性革命的風口浪尖。這場革命將以醫療數位化為基礎,把近年的革命性數位技術,包括計算、通訊(包括移動通訊)、機器人、資料科學,當然還有AI,應用到醫療領域。
首先,現有的醫療資料庫和流程將實現數位化,包括患者紀錄、藥效、醫療器械、可穿戴設備、臨床試驗、監測醫療品質、監測傳染病傳播,以及對藥品和疫苗供應的跟蹤等。數位化所形成的大量資料,將使AI更能把握新的應用機會。
最近,有些醫療機構的放射科已經實現了數位化。背光膠片檢視器已升級為可以進行3D精密掃描的視覺化設備,使放射科的遠端診斷和AI輔助診斷成為可能。個人病歷和保險紀錄正在快速彙集成巨大的匿名資料庫(前提是法律允許)。利用這種資料庫,AI將可以精準地追蹤患者的病情,對醫生進行評估,提高治療效率,輔助進行醫學教學,及早發現和預防疾病等。對藥物使用情況的詳細、完整的紀錄,將有助於醫生和AI了解每種藥物的適用條件,進而提高療效並避免藥物濫用。透過數十億個實際案例(尤其是那些包括最終治療結果的案例)的訓練,AI將可以實現更精準的自我提升。透過對患者完整的病史和家族史的分析,AI將可以實現個性化治療。同時,AI還可以對大量的新藥、治療過程和研究進行完整的追蹤。這些工作都是用傳統的人工方式難以完成的。
其次,那些新的革命性的醫療設備/技術從誕生時起就是數位化的。比如,在診療過程中,透過可穿戴設備持續監測心率、血壓、血糖,以及愈來愈多的生理信號,這將彙集成龐大的資料庫。這些資料庫可用於對AI進行訓練,進而實現精準監測、預警、診斷和維護。
再次,在醫學研究領域,突破性的新技術也會為我們帶來大量的資料。比如顛覆生物學的DNA測序技術會為我們帶來關鍵的基因資料資訊;利用數位聚合酶鏈式反應(ddPCR)技術,我們可以準確地獲取病原體(例如新冠病毒)和基因突變(癌症標誌物)的資料;利用下一代基因測序(NGS)技術,可以快速地進行人類基因組測序,而基因測序所產生的資料量非常龐大,AI能夠「讀懂」這些資料,但人類卻無法「讀懂」。CRISPR是突破性的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人類有望利用該技術根除許多疾病。最後,藥物和疫苗研發也正在走向數位化,並開始與AI結合(我在本章後面的部分將對這一點做詳細的介紹)。所有這些醫療進步所產生的資料,都可以與AI及其他數位技術深度結合,產生巨大的價值。
chapter 4 無接觸之戀
陳楠又做了那個噩夢。
她被拋回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像一個飄浮的幽靈,以第三者視角看著五歲的自己。那個小女孩一動不動,看著太空人般全身防護的白衣人走進房間,把爺爺和奶奶抬上帶著白色塑膠罩子的擔架帶走。爸爸媽媽卻不知去向。
夢裡沒有救護車的尖嘯聲,也聞不見消毒液的嗆鼻味,一切都是蒼白的。陳楠知道,幼小的自己身體化石般僵硬,無法動彈,並不是因為冷靜,而是被恐懼所囚禁。這種感受在夢裡格外真實而強烈,像有一條巨蛇纏繞著她,緩緩收緊,壓迫胸腔,讓她無法呼吸。
心理醫生建議陳楠,讓夢裡的自...
作者序
【自序】
序言一 AI的真實故事
李開復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研究的是如何透過智慧軟體和硬體來完成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AI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慧邊界的探索。AI將是人類認識自我這一歷程的『最後一里路』,我期盼能夠投入這個嶄新的、前景可期的電腦科學領域。」
近四十年前,我在準備攻讀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博士學位的申請書裡寫下了這段話,當年的我在技術之路上還是一個滿懷憧憬的學子,才接觸AI領域沒有幾年。
早在1956年夏天,電腦科學家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在著名的達特茅斯會議上首次提出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慧)這個詞,然而在我投身這一技術領域的頭三十五年中,AI仍一直被視為非常新穎的科學研究方向。幾十年來,AI的影響被局限於學術領域,在商業應用方面發展甚微─事實上,在電腦科學發展史上,AI在應用實踐領域的前行步伐極為遲緩,直到過去五年,AI的熱潮才席捲全球,一躍成為世界上最火爆的技術熱點。
這個巨大的轉折發生在2016年。那一年,由總部位於倫敦的AI創業公司DeepMind開發的AlphaGo程式,在Google的DeepMind圍棋挑戰賽中,以4:1的總分擊敗了圍棋世界冠軍、韓國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與國際象棋相比,圍棋的玩法要複雜無數倍,棋手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腦力、智慧,而且需要具備某種程度的禪道思維。多年來,電腦從未擊敗過圍棋職業棋手。因此,在AlphaGo橫空出世擊敗人類圍棋世界冠軍的那一刻,人們都被深深震撼了,也有人落淚了。
AlphaGo的成就要歸功於「深度學習」演算法,而且絕大部分近五年開花結果的各類AI商業應用,都依託於AI領域這項歷史性的重大突破。深度學習是一種能夠根據大量資料完成自主學習的軟體技術。其實,這項技術在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但近幾年,在大數據和大算力的條件逐步成熟的情況下,深度學習才得以發揮出排山倒海的威力。數位時代發展迅猛,與近四十年前我剛踏入AI領域時相比,如今,資料儲存成本僅為當時的一千五百萬分之一,擁有的算力提升了萬億倍。這些技術層面的客觀因素,都為AI的訓練過程提供了必要且堅實的基礎。
目前,AI已經蓄能完畢,一個全新的暴發拐點即將來臨。
僅僅在過去五年裡,AI就已經擊敗了圍棋、撲克、電競遊戲Dota2等比賽的人類世界冠軍,甚至強大到能在四個小時內從零開始,自主學會國際象棋,接著擊敗所有人類棋手。2020年,人們利用AI攻克了近五十年來的生物學難題─蛋白質折疊。如今,AI的潛力並不局限於遊戲競技領域,它在語音辨識、圖像識別方面的能力也超越了人類,而且基於AI技術,還能開發外觀和聲音都相當逼真的「數位人類」(Digital Human)。
與此同時,AI在很多領域的性能都非常優異,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例如,在法律領域可以用於進行公正裁決;在醫療領域可以用於診斷肺癌;在物流、農業以及軍事領域,基於AI的無人機將徹底顛覆原有的運輸模式。近年來,我們看到,AI使自動駕駛汽車分階段落實並普及成為可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汽車會比人類駕駛汽車更安全。
那麼,隨著AI技術的不斷反覆運算與發展,人類的未來將通往何方?
序言二 創造未來,從想像未來開始
陳楸帆
2019年8月,在倫敦的巴比肯中心,我偶遇了一場名為「AI: More Than Human」的展覽。它像夏天英國街頭不期而至的暴雨,刷新了我關於AI的許多狹隘觀念。
這場展覽的標題,完全無法涵蓋展覽內容的豐富多采:從猶太民間傳說中的魔像(Golem),到日本動漫角色哆啦A夢;從巴貝奇(Charles Babbage)的早期電腦實驗,到DeepMind挑戰人類地位的AlphaGo計畫;從布蘭維尼(Joy Buolamwini)分析臉部識別軟體中的性別偏見,到Teamlab充滿神道教色彩的大型沉浸式互動藝術裝置……我相信每一個置身其中的觀眾都會被這樣的事實深深震撼:人類探索「人工智慧」的歷史或許比我們所想像的更為久遠─比如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偃師造人」,或者古希臘神話中的青銅巨人塔羅斯。無論是在當下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AI科技都正在以無法阻擋的步伐,深刻地改變著人類文明的所有維度。
然而,正如阿瑪拉定律所揭示的那樣:「人們總是高估一項科技所帶來的短期效益,卻又低估它的長期影響。」大多數人對於AI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誤解,要麼將其與「魔鬼終結者」中的殺人機器混為一談,要麼認為它只是蠢笨的演算法,無法在任何層面上對人類構成威脅,要麼僅僅將目光聚焦於技術領域內部,無視AI同樣也在改變著人類感知世界、交流情感、管理社會、探索生命的種種方式。
科幻小說,或者更寬泛地說,做為大眾文化之一的科幻(Sci-Fi),在其中扮演著微妙的角色。1818年,被視為第一部現代科幻小說的《科學怪人》事實上就探討了這樣一個至今尚無定論的問題:人類是否有權借助科技的力量,創造出不同於任何現存形態的智慧生命?在受造物與創造者之間,又應該有怎樣的一種關係?
從當下圍繞AI技術的諸多爭辯中,我們可以清晰辨認出兩百年前由瑪麗.雪萊借由科幻故事所提出的原型命題。
或許有人會指責說,科幻需要對大眾的AI迷思負責。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正是這種超越時空局限、連結技術與人文、混淆真實與虛構,並且引發每個人共情與思考的特質,使得科幻可以如《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所說,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藝術類型」。
更進一步的問題應該是,我們是否能創作出既呼應當下又啟迪未來,既真實可信又狂野深刻的科幻作品,讓它能夠擔起如此重大的期待?
【自序】
序言一 AI的真實故事
李開復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研究的是如何透過智慧軟體和硬體來完成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AI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慧邊界的探索。AI將是人類認識自我這一歷程的『最後一里路』,我期盼能夠投入這個嶄新的、前景可期的電腦科學領域。」
近四十年前,我在準備攻讀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博士學位的申請書裡寫下了這段話,當年的我在技術之路上還是一個滿懷憧憬的學子,才接觸AI領域沒有幾年。
早在1956年夏天,電腦科學...
目錄
序言一 AI的真實故事 李開復
序言二 創造未來,從想像未來開始 陳楸帆
第一章 一葉知命
在印度孟買,一個當地家庭參與了一項由深度學習賦能的智慧保險計畫。為了改善這家人的生活,AI保險程式透過一系列生活應用與這家的每位成員相連,這些應用與保險演算法進行動態互動。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卻發現,這套AI保險程式似乎總是在「巧妙」地阻撓她追求愛情。
【開復解讀】
一、什麼是深度學習
二、深度學習:能力驚人但也力有未逮
三、深度學習在網際網路和金融行業的應用
四、深度學習帶來的問題
第二章 假面神祇
一名懷揣電影夢想的奈及利亞影音製作者,被神祕公司招募來製作一段真假難辨的Deepfake(深度偽造)影片。如果他成功地做到瞞天過海,將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從而改變整個國家未來的命運……
【開復解讀】
一、什麼是電腦視覺技術
二、電腦視覺技術的應用
三、電腦視覺的基礎─卷積神經網路(CNN)
四、Deepfake
五、生成式對抗網路(GAN)
六、生物特徵識別
七、AI安全
第三章 雙雀
AI教師化身為韓國雙胞胎孤兒所喜愛的卡通化虛擬夥伴,分別幫助他們挖掘和發揮潛能。多虧有了AI的重要分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這兩個AI夥伴才能夠用人類的語言流利地和孤兒交談,建立情感連結和信任,幫助兄弟倆在失散多年之後重新找回彼此。
【開復解讀】
一、自然語言處理(NLP)
二、有監督的NLP
三、自監督的NLP
四、NLP應用平台
五、NLP能通過圖靈測試或者成為通用人工智慧嗎?
六、教育領域的AI
第四章 無接觸之戀
在疫苗問世後,新冠病毒毒株定期變異,繼續肆虐人間。二十年後,人類不得不學會與病毒共存,家家戶戶都配有機器人管家,以減少人與人接觸的風險。在這個故事裡,身在上海的女主角患上了一種把自己與世隔絕的恐懼症。當愛神來叩門時,她內心一方面渴望擁抱愛情,另一方面卻極度懼怕和戀人親密接觸。誰能幫助她邁出這關鍵性的一步?
【開復解讀】
一、數位醫療與人工智慧的融合
二、傳統藥物及疫苗研發
三、AI在蛋白質折疊、藥物篩選及研發方面的潛力
四、AI與精準醫療及診斷:讓人類活得更加健康長壽
五、機器人技術
六、機器人技術的工業應用
七、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場景和消費級市場
八、AI時代的數位化工作
第五章 偶像之死
故事描述了未來的娛樂業。到那時,遊戲都將是全感官立體沉浸式的,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將變得虛實難辨。本故事發生在日本東京,主角利用AI和VR技術,讓她所愛慕的偶像復活過來,引領她去調查偶像之死背後的真正原因。
【開復解讀】
一、什麼是XR(AR⁄VR⁄MR)
二、XR技術:全方位覆蓋人類的六感
三、XR技術:超感官體驗
四、XR技術的兩大挑戰:裸眼顯示和腦機介面
五、XR技術普及背後的倫理道德和社會問題
第六章 神聖車手
二十年後,自動駕駛技術正處於從人類司機切換到全AI司機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有著動作大片節奏感的故事中,斯里蘭卡一名電競少年被招募進了一個神祕計畫,他將要面對的並不僅僅是遊戲中的對手……
【開復解讀】
一、自動駕駛
二、真正的自動駕駛什麼時候才會出現
三、L5自動駕駛車輛將帶來的影響
四、阻礙L5自動駕駛的非技術性難題
第七章 人類剎車計畫
策劃〈人類剎車計畫〉的惡魔是一名歐洲電腦科學家。他在經歷了一場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家庭悲劇後,精神失常,開始利用量子計算、自動武器等突破性技術作惡,對人類進行史無前例的瘋狂報復。駭客與反恐特警聯手力挽狂瀾,人類命運將何去何從?
【開復解讀】
一、量子計算
二、量子計算在安全領域的應用
三、什麼是自主武器?
四、自主武器的利與弊
五、自主武器會成為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嗎?
六、如何解決自主武器帶來的危機?
第八章 職業救星
隨著AI向愈來愈多的行業穩步進軍,愈來愈多職位逐漸被AI技術取代,那麼人類接下來能從事的工作是什麼?一場發生在舊金山的建築業大震盪,帶領我們走入一個新的行業──再就業服務。如何幫助結構性失業人群找回屬於人類的價值與尊嚴感,也許同樣需要AI的幫助。
【開復解讀】
一、AI將如何取代人類員工?
二、AI取代人類員工背後的潛在危機
三、UBI會是一劑良方嗎?
四、從事哪些工作的人不容易被AI取代
五、如何化解AI時代的人類工作危機?
六、迎接AI新經濟以及制定全新的社會契約
第九章 幸福島
一位中東的開明君主想試驗將AI做為給人類帶來終極幸福感的靈丹妙藥。然而,幸福是什麼?幸福如何衡量?這位君主邀請了各界名人聚集在一座私密的島嶼上,讓這些名人共享他們的個人資料,並成為探索這個奇妙命題的小白鼠。然而,試驗卻出人意料地走向了失控……
【開復解讀】
一、AI時代的幸福準則
二、如何利用AI衡量和提升幸福感
三、AI數據:去中心化 vs. 中心化
四、誰值得我們信賴並有資格儲存我們所有的資料?
第十章 豐饒之夢
在布里斯班一座由AI管理的養老社區中,一位原住民女孩如何幫助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海洋生物學家解開身世之謎?故事中勾勒了在澳大利亞的未來社會的兩種貨幣:一種是錢,其重要性日益減弱;另一種是代表聲譽和尊重的價值的新貨幣,其重要性與日俱增。
【開復解讀】
一、可再生能源革命:太陽能+風能+電池技術的有效結合
二、材料革命:走向無限供給
三、生產力革命:AI與自動化
四、豐饒時代: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五、稀缺時代與後稀缺時代的經濟模式
六、豐饒時代的貨幣制度
七、豐饒時代的挑戰
八、豐饒時代之後,會是奇點時代嗎?
九、AI 的故事會是圓滿的結局嗎?
關於2041年的預測
銘謝
序言一 AI的真實故事 李開復
序言二 創造未來,從想像未來開始 陳楸帆
第一章 一葉知命
在印度孟買,一個當地家庭參與了一項由深度學習賦能的智慧保險計畫。為了改善這家人的生活,AI保險程式透過一系列生活應用與這家的每位成員相連,這些應用與保險演算法進行動態互動。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卻發現,這套AI保險程式似乎總是在「巧妙」地阻撓她追求愛情。
【開復解讀】
一、什麼是深度學習
二、深度學習:能力驚人但也力有未逮
三、深度學習在網際網路和金融行業的應用
四、深度學習帶來的問題
第二章 假面神祇
一名懷揣電影夢想...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96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