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孩子的情緒互動書,續集有FEEL推出。
讀懂孩子的「不要」,陪伴孩子度過第一個反抗期。
這本書看起來不太開心,問問他你還好嗎?
不好!
要不要抱一下?
不要!
那要不要去散步、聽故事、睡個午覺?
不要,不要,都不要!
好吧……那一邊散步一邊睡覺?
呃……不要!
都不要?那我們把這本書闔上好了……?
獻給每個愛說「不要!」的孩子
孩子二歲左右時,經常把不要掛在嘴邊,讓爸媽陷入「被反抗」的深淵。
這是因為孩子開始發展自我意識,察覺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為了展現自主權,他們有著「什麼都想自己來」的特質,所以特別喜歡唱反調。有時根本沒有好好聽大人的提案,就單純為了不要而不要,有時則是在探測大人的忍受底線。
此時,圖畫書就是最佳的溝通橋梁!在《說不要的書!》中,孩子能觀察主角書在說「不要」的態度和表情變化,彷彿見到自己的影子,可以單純感受彷彿無理的回應,令人好氣又好笑。再跟著小老鼠的正向情緒疏導語,用幽默的提問化解情緒僵局,給原本躁動的書一個大大的擁抱。而當書的情緒平撫下來之後,這時再重新思考剛剛說「不要」的提案,是不是發現這些點子其實也挺想「要」的呢?
打開孩子的心,提升情緒恢復力!
情緒的調節是需要練習的,小讀者會在跟書和小老鼠溫暖互動的過程中,練習覺察和接納情緒,並在每個傾聽、等待、親親和擁抱書的過程裡,內化情緒調適與表達的方法,在心中播下一顆溫柔對待情緒的種子。
※專家推薦:
許琳翊|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兼任講師、三沃創意執行長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
李岳青|臺東馬蘭榮家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園長
※特邀何耘之老師撰寫充滿溫度的中文手寫字,系列包含:
《睡覺的書》
《生氣的書!》
《愛戀的書》
《害怕的書》
《說不要的書!》
《上學的書》
作者簡介:
Cédric Ramadier 塞得里克.哈瑪迪耶
1968年生於法國南部的圖盧茲,25歲畢業於倫敦坎伯韋爾藝術學院,之後進入巴黎一間出版社,曾任藝術總監、平面設計師、編輯,之後與他的創作拍檔文森.布爾喬(Vincent Bourgeau)合作,成為童書作家。
繪者簡介
Vincent Bourgeau 文森.布爾喬
1967年生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一開始畫畫就再也沒停下,從年輕時就展開他的童書創作之旅,也為其他的作家繪製插畫。現定居馬賽,那裡是他許多新作品誕生的地方。
這兩位創作拍檔合作無間!他們以Ramadier & Bourgeau的名義,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通常都是由塞得里克先將故事靈感告訴文森,而文森就像是聽故事的孩子,如果聽了有感覺,兩人就會開始不斷來回激盪想法。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讀者推薦
我兩歲的兒子對這本書情有獨鐘!他正值一個什麼都愛說「不!」的階段,所以當他看到這本書時,彷彿找到了一位懂他的朋友。
——讀者Sando
我三歲的女兒每次看、每次笑,她喜歡結局的親親和抱抱。這本書也讓愛說「不」的她知道,其實有時候說「要」也不是那麼糟糕嘛!
——讀者clairettededie20
名人推薦:讀者推薦
我兩歲的兒子對這本書情有獨鐘!他正值一個什麼都愛說「不!」的階段,所以當他看到這本書時,彷彿找到了一位懂他的朋友。
——讀者Sando
我三歲的女兒每次看、每次笑,她喜歡結局的親親和抱抱。這本書也讓愛說「不」的她知道,其實有時候說「要」也不是那麼糟糕嘛!
——讀者clairettededie20
推薦序
專家推薦-1
接住孩子蓄勢待發的箭,吹響雙贏的號角
許琳翊(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兼任講師、三沃創意執行長)
最近我的孩子開始愛上閱讀,看著他們揚起眉毛興味盎然地聽著故事,可愛的模樣重疊了套書主角那許多張充滿「孩子味」的圖像表情;我不禁好奇,對於未滿兩歲的小娃來說,閱讀的過程到底實際經歷了什麼?從嬰幼兒時期,孩子透過拼組圖像符號來解讀社會中的訊息,而這項工作直至成年都不曾停歇,因為視覺素養是學習與社交重要的關鍵能力。
本套書的作者善用了圖像與手寫文字豐富的表情,將書中主角的情緒反應在臉部上;他再次證實了圖像和感覺之間確實有所連結:高高揚起的眉毛代表了興致勃勃、瞪大的雙眼充滿了期待、眼球的位置反映了思考,而嘴角的形狀則放大了情緒的細節……當陪伴著孩子閱讀此套書時,引導他們玩索書中共舞的圖文,孩子就好像在照鏡子一樣,從最直接的途徑來靠近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而這次,作者再度將燙手的議題丟給了小老鼠,而小老鼠也再次展現出他溫暖中帶點幽默的智慧,跨越了父母育兒的兩大門檻:「我不要」與「我想要」;到底父母如何因應孩子強烈的拒絕與欲望,讓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抽絲剝繭,找出解決之道。
在《說不要的書!》中,小老鼠給予主角有範圍的選擇:「想先抱一下,還是要親一個?」將做決定的主體還給了孩子,當孩子有了自主權,他們會很願意展現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成為一個有禮的孩子。成人可以透過小老鼠的互動技巧,逐步打開嬰幼兒在「我不要」錦囊裡面真實的「我要」,梳理出否定回應背後的真實需求。
學習小老鼠溫柔的陪伴策略,讓我們接住小小孩每一支蓄勢待發的箭,成為能讀懂孩子雙關話語中真實需求的大人,穩定孩子的情緒,吹響雙贏的號角。
專家推薦-2
在幼兒情緒教育裡,「懂被愛」比「懂道理」更重要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
幼兒的情緒發展並不容易教,因為他們的大腦功能還在發展中,常常在一些地方卡關:
一是不容易透過語言進行調節。大人常試著「說明原因」,希望能說服孩子接受,但幼兒的語言能力有限,要在情緒高漲的當頭分出認知資源來理解語言,比較困難。
二是邏輯、因果能力有限,因此他們常有自己的邏輯、或者很難接受對大人而言稀鬆平常的「常理」,於是就會「跳針」。
三是還不太能夠「預想」,因此常常難以接受某些作法帶來的後果,像是「做了這件事,就沒有時間做另一件事」。
當然還有像是衝動控制的能力、抽象思考的能力、時間概念、序列概念等,在幼兒階段也都還在發展,所以許多大人在教孩子情緒處理時會遭遇困難,覺得孩子一直「不懂」。
其實在幼兒階段,比起「懂道理」,更需要「懂被愛」。在這個年齡,情緒教育的目標不是「教孩子自我調節」,而是讓孩子知道「原來這就是我的感受」、「原來我的情緒是因為這件事」,以及「原來有人這麼在乎我」。
「孩子的互動情緒書」就是這樣一套,陪你教孩子「懂被愛」的情緒教育書。你可以輕易發現:「這本書」的角色就是個孩子,他生氣、他想睡、他害怕、他愛你、他一直說不要,而他也對於上學有期待。這套書裡睿智的小老鼠,總是四兩撥千斤,在他看似詼諧的回應中,孩子悄悄地被理解了、被安撫了,而看著書的我們,也被療癒了。
非常喜歡這一套書,從主題、畫面、顏色,一直到硬頁的材質,每個細節都像那隻小老鼠一樣傳遞出對幼兒的理解與接納。推薦給每一個,愛孩子的你!
專家推薦-3
感受圖畫書流淌出的暖意,理解並撫慰孩子的情緒
李岳青(臺東馬蘭榮家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園長)
孩子成長時,難免會經過愛說「不要」的反抗期。爸爸媽媽都是愛孩子的,面對這樣的成長陣痛和情緒起伏,會感到擔心,甚至有些束手無策。這時,身為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們,除了循循引導,更需要好的工具。去年看到一套「孩子的情緒互動書」,系列包含《生氣的書!》、《害怕的書》、《愛戀的書》和《睡覺的書》,我一讀就愛上那緩緩撫平情緒的溫暖,也迫不及待的和老師與家長分享,很高興家長與幼教老師有了與孩子溫和談情緒的好媒介。令人欣喜的是,2023又再推出系列好書——《說不要的書!》。
《說不要的書!》讓大人頓時理解孩子單純想表現自我,或是想自己做決定的意向。許多成人經常對孩子說反話感到氣惱,而不知孩子也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礙於表述力,「不要」是最簡潔有力的用語。書中用溫和帶點幽默的方式創造了有趣的選擇,啟動了良好的溝通,幫助孩子度過情緒,思考提議,表達自己的需要。
這一系列的情緒互動書完全切中孩子成長階段會有的心情起伏和反應,創作者真的懂孩子,也懂情緒,更懂得將概念轉換成如此新穎的表達手法,輕巧地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讀這套「孩子的情緒互動書」可以從中獲得共鳴,學習面對情緒,大人更能從與孩子的共讀互動中,讀懂孩子的情緒,學習孩子的情緒語言和安撫方式。感謝出版這一系列的情緒互動好書,讓我們在幼教現場,可以更貼近孩子的心,撫慰孩子的情緒,也幫助爸媽能夠更好的陪伴及溫暖孩子的成長!
專家推薦-1
接住孩子蓄勢待發的箭,吹響雙贏的號角
許琳翊(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兼任講師、三沃創意執行長)
最近我的孩子開始愛上閱讀,看著他們揚起眉毛興味盎然地聽著故事,可愛的模樣重疊了套書主角那許多張充滿「孩子味」的圖像表情;我不禁好奇,對於未滿兩歲的小娃來說,閱讀的過程到底實際經歷了什麼?從嬰幼兒時期,孩子透過拼組圖像符號來解讀社會中的訊息,而這項工作直至成年都不曾停歇,因為視覺素養是學習與社交重要的關鍵能力。
本套書的作者善用了圖像與手寫文字豐富的表情,將書中主角的情緒反應在臉部上;他再...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上誼文化出版日期:2023-08-01ISBN/ISSN:978957762762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1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