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碎片化時代,
必備之思考術、整理術、分析術、輸入術、產出術、創意術!
一書在手,應用無窮!
▍為什麼要進行「思維訓練」?
能擁有思考力,幫助你正確設定問題,並且能提高你的產出力。
能擁有分析力,使你能在遇到問題時,透過分析掌握問題的全貌。
針對思維訓練,作者花村太郎首先提出──
「創造出思考空間的3步驟」
步驟1:意識到思考是一種身體性的行為。
步驟2:在與人對話的時候,積極地整理自己的思維。
步驟3:透過「思考的筆記術」、「思考的場所術」等,做獨立思考的訓練。
接著提出「幫助產出的思考術」,例如:
1.學習問有效的問題。
2.思考實驗法:伽利略式推理、假設思考法。
▍何謂「求知技術」?
「求知」是指:「求取知識」、「知性鍛鍊」、「知識整理打包術」。
作者關注「方法」,並提出「創造為主、整理為從」之求知技術──
準備篇:知識產出與知性創造的必要基礎共八章。
實踐篇:提升閱讀、思考、書寫能力的技術共十一章。
《思維訓練與求知技術》提供循序漸進的方法,萃取東方與西方的知識精髓,帶領你以「自學」方式,提升「思維與求知」能力。
這本在日本長銷四十年的自學書,儘管來到AI時代,仍精巧好用,如作者所說:
這本書並不是教大家怎麼變成專家學者,變成所謂的知識分子、文化人的入門書。而是希望能讓大家更自覺性、更聰明地去看待世界、時代與自己的人生,正視自己對於「知」的渴望!
▍思考(提出疑問與分析),以及求知(輸入與產出),不能只是空想,需要的是「技術」!
本書提出五大學習原則:
1.創造為主,整理為從。
2.打造名符其實的知性風格。
3.立志成為獨立自主的求知職人。
4.要關注的是「方法」。
5.從初階的資訊處理,進階到理解思想、創造思想。
作者簡介:
花村太郎
本名長沼行太郎。一九四七年出生於長野縣。早稻田大學文學院畢、東京都立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擔任都立高中老師、關東短期大學教授等,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兼任講師。
學生時期起即在語言、媒體、都市等領域展開評論活動,主要探究思考中邏輯與意象之間的關係。主持NHK廣播電台的訪談節目(「學問新時代」、「新文藝展望」),「二十一世紀的老人問題」、「人文、社會科學振興的計畫」等專題的共同研究,高等學校教科書(物理、國語)的編輯。著作有《頭腦的煉金術》、《訓練思考的文章讀本》、《嫌老社會》等書。
譯者簡介:
鄭舜瓏
輔仁大學日文系,台灣大學日文研究所畢,主修日本近現代文學。
日本福岡大學交換學生一年。曾任碧湖劇場日文導覽人員、版權代理公司日文版權業務。
平時喜歡耽溺於故事、文字和音樂之中。譯有《不生氣的心》、《成為有趣人的55條說話公式》、《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等書(以上皆為遠流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日本人的書架,永遠會為《思維訓練與求知技術》留個位置。
長銷40年,跨時代、跨領域的學習寶典!
〔Openbook閱讀誌選書評語〕
這本知識方法論,舉證的例子琳琅滿目,彷彿入了飾品批發店,樣樣精巧,目不暇給。底蘊雖是文藝復興人的博雅教育,卻精簡得極好入口,翻著翻著就恢宏起來了。
名人推薦:日本人的書架,永遠會為《思維訓練與求知技術》留個位置。
長銷40年,跨時代、跨領域的學習寶典!
〔Openbook閱讀誌選書評語〕
這本知識方法論,舉證的例子琳琅滿目,彷彿入了飾品批發店,樣樣精巧,目不暇給。底蘊雖是文藝復興人的博雅教育,卻精簡得極好入口,翻著翻著就恢宏起來了。
章節試閱
▍實踐篇:提升閱讀、思考、書寫能力的技術十一章
〔收集〕蒐集術
針對某個主題的收集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能產生自己的意見。蒐集,自然就成為你能力的一部分。
1收集是分析的第一步
收集是分析的第一步。
不管是物品或情報,在收集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能培養出鑑定力。通常對於某個主題的收集達到一定的量之後,就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換句話說,能蒐集到比別人更多的情報,就是那人擁有實力的證明,也是他的能力的一部分。
因此,以知識產出為志向的我們,決定了一個主題之後,就要成為該主題的收藏家。這是成為該主題的權威者最快的捷徑。另外,蒐集對一位愛好者來說是永遠做不膩的事情,所以並不算辛苦的作業。相反的,把蒐集來的資料慢慢堆滿自己房間,這種愉悅感是任何快樂都無法比擬的。
比如說,有一位設計者專門蒐集戰爭時期的海報類與政府廣報(又稱作《週報》,供「鄰組」(註:昭和時期,由官方主導的編組制度,通常以五戶到十戶為一鄰,方便掌管國民的物資提供與配給以及空襲警報的演練,同時控制國民的思想,使他們彼此互相監視)傳閱、蓋章用,這個人只要看到現代的廣告,就會在心裡喃喃,哈哈,這是模仿德國納粹舉辦奧運時做的海報、這個商標是模仿自納粹等等,對於一九二○年代以後的廣告海報,培養出頂尖的鑑定力。這些資料在二手書店都買得到,而且還不算太貴。我個人非常期待,希望他以後可以以自己的收藏為中心,成立「戰時文化研究資料館」。
收藏的優點如同我在「藏書」中指出的,即使不讀,光是擁有它,就提供了一個隨時可以使用的可能性。擁有物品,是擁有知性的起步。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的思考需要用到這本書。總不能半夜上圖書館查閱書籍吧。
除此之外,光是看這些觸手可及的書本上的書名,就會產生一種親密的關係,書名也可能為我們的知性世界觀帶來啟發。而且,這些辛苦蒐集而來的資料會讓我們產生一股幹勁,誘發我們探索知識的好奇心,有時候還會在心中浮現某個主題(疑問)。更不用說如果是自己擁有的資料,就可以放心地在上面畫線,甚至把書變形加工,把它變得更容易使用,適合作為自己知識產出的道具。因此,假設經濟條件許可,收藏可以不限定目的,完全跟著知性興趣走,不斷向外拓展,累積自己的藏書。
平面設計師看雜誌如果看到有趣的圖案,就會直接剪下來。因為這些收藏會變成他在製作作品的時候的「創意百寶箱」。對於鑽研蒙太奇設計的設計師來說,這些蒐集作業的巧拙,是決定自己工作品質的生命線。
2「全部」收集很重要
蒐集術的鐵則是,「全部」收集。因為「分析要從體系完整開始做起」(羅蘭.巴特《流行體系》〔Système de la mode〕)。如果研究對象支離破碎,研究方法也會不完整。蒐集這個行為基本上是永無止境,但收集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你幾乎就可以一覽無遺地俯瞰「整體」了。而且可以明確知道剩下的空白部分,作為接下來蒐集的重點,可以大幅提升效率。換句話說,在知性上你已經擁有這些收藏的對象了。
蒐集到了這個階段,可以和研究做一個區隔,反過來把收藏對象當作是一個封閉的體系。
比如說,法國的符號學家羅蘭.巴特想要做流行的研究時,是先從剪貼、蒐集流行雜誌與圖片做起。一開始他是從現實的流行(眼見可及的衣服)分析起,但中途卻把分析的對象限定在流行的描述。因為他發現,流行自己創造了一套封閉式的描述方式。因此,他蒐集整理一年份包括「賽馬場中,宣傳單滿天飛」、「長度及腰的土耳其藍的服裝,搭配高領外套」等在法國流行雜誌(《ELLE》、《Le Jardin des Modes》、《Vogue》)中會出現的特殊用語,然後進行分析,最後整理出《流行體系》這一本十分具獨創性的研究。
這是將永無止境的蒐集作業給予一定的框架(透過放棄蒐集流行照片),確保研究對象的體系性這個方法的最佳例子。賦予框架之後,反而可以明確地限定主題。
因此如果只是基於興趣的蒐集那就另當別論,以知識產出為目標的蒐集,必須要具備一定的體系性與整體性。
比如說,毫無目的地蒐集電器產品目錄,這樣就不能算是知識蒐集。但若只蒐集電動推剪的目錄,然後想從中找出它和理髮店的設計潮流有什麼關係。又或者專門蒐集電晶體收音機,然後心裡浮現一個疑問,收音機的操作鈕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多,更進一步地,若能聯想到它與宇宙火箭的控制儀錶盤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發現新的主題,比如說阿波羅計畫帶給工業設計的影響。當你開始針對這個主題開始研究,就可以知道下個階段的蒐集重點要擺在哪裡。假如你從操作鈕變多了聯想到年輕男性的話,蒐集方向就不是朝歷史的方向,而是以年輕男性為訴求的電器產品的目錄,也就是朝同時代的方向蒐集,透過比較這些目錄,你可以從精神分析下手,也可以從社會學的分析進行研究。
在文學領域,如果想研究一位作家,應該購買他的全集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以尾崎紅葉來說,縱然他是大作家,但出版社只出版收錄不完全的全集的話,就應該把遺漏的作品補齊〔一九九三年岩波書店發行《尾崎紅葉全集》全十二卷,不過是新字體〕。但不是說一定要蒐集完全才能開始分析。可以就目前蒐集的部分做一個綜觀,比如說只限定該作家的小說(所有的小說),或是把重點擺在紀行文章的部分,這樣就可以決定目前的研究方針。但是,無論如何,研究的出發點一定是蒐集,而且是蒐集「全部」,這一點依然不變。
3想找到好書有訣竅
怎麼下定決心買書呢?當然這必須根據自己的需求度以及預算範圍,就蒐集的好處來看,早晚一定要用到的書,最好趁早買齊。很多書只有印兩、三千本,不要以為那些書會一直躺在書店等我們去買。當然,有些書買來讀過之後才會發現沒必要買,這樣的事情很常發生。可是沒辦法。先買↓再讀,我們無法逆轉這個順序。讀書這件事,很難避免購買上的浪費。這是成為聰明讀者的必經之路。哲學家戶坂潤也說:「讀書本身就是很不經濟的做法。」
一般來說,購書的鑑定術包括下列七項:
①從書名、前言、後記了解該書鎖定的主題。
②透過自己的知識以及「作者簡介」,鑑定這位作者是適合寫這個主題的人嗎?
③即使對該作者不甚了解,也可以從與自己擅長的領域或想知道的問題相關的部分著手讀起,判斷該書的內容與自己的期待有多少程度的符合。
④看它的註釋或引用文獻,有多少引用自古典的文獻或外國的文獻來做判斷。不過有些書雖然引用很多註釋和文獻卻缺乏獨創性,我們可以從這些引用與主題的相關性來做判斷。
⑤了解作者為了寫這本書耗費多少腦力與精力(投入的勞動時間)。是只花了幾個月、還是幾年?若這本書是作者耗費龐大的精力,而且是只有他才寫得出來的一次性作業的話,那麼隨著時間流逝,這本書價值只會不斷增加,知性耐用年限當然也比一般的書來得長。
⑥錯字、誤植太多的書就是偷工減料,可以用來鑑定編輯者的誠實度。
⑦書的訂價與內容的鑑定無關。若是好書又印得少的話,價格一定高。
4試著回顧蒐集知識的歷史
最後,讓我們來為蒐集這件事,尋找它的歷史定位吧。
恩格斯透過圖表,把科學的歷史從蒐集的科學變成整理的科學,同樣的變化也可以應用在個人的知識成長上。小時候我們總是對於大人認為是破銅爛鐵的東西感興趣,像寶物一樣放入箱子收藏。
文化人類學者李維史陀從小就喜歡去博物館,每天盯著裡面的化石看。據說,他家裡的地下室收藏了他從世界各地蒐集而來的「破銅爛鐵」,並樂此不疲。蒐集這個行為可以引發知性的原始狀態,那是一種純粹的喜悅。
古代的帝王不只把權力和財富集中到個人身上,還會收集珍奇異獸,蓋動物園。像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收集中國全境的所有書籍,打造了一套近八萬冊的《四庫全書》這座巨大的書本金字塔。
蒐集的知性欲望在文藝復興時代逐漸變得大眾化,並隨著旅行的流行,使得被班雅明稱之為「撿破爛」的愛德華.福克斯(Eduard Fuchs,風俗史家)這類的收藏家,或是跳脫書本的世界,轉而大量閱讀涉獵世界這本書,行腳天下「用腳思考」的人類學家人才輩出。
在日本,自明治三○年代開始,從都市到地方旅行的流行,正好呼應遠方俄羅斯「走入民間」的運動,並使得自然主義文學、寫生文(言文一致)、民俗學等蒐集的知性應運而生(柳田國男《旅行與歷史》)。
戰爭使得科學、技術獲得發展,那些經由自然災害或戰爭災害破壞變成的廢墟,又再次喚醒了人原始的蒐集知性。關東大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戰、伴隨高度成長帶來的列島破壞,各地的廢墟又也帶來了蒐集的文藝復興。
換句話說,透過「收集」的意義,我們可以透視知性歷史的根源。
▍實踐篇:提升閱讀、思考、書寫能力的技術十一章
〔收集〕蒐集術
針對某個主題的收集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能產生自己的意見。蒐集,自然就成為你能力的一部分。
1收集是分析的第一步
收集是分析的第一步。
不管是物品或情報,在收集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能培養出鑑定力。通常對於某個主題的收集達到一定的量之後,就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換句話說,能蒐集到比別人更多的情報,就是那人擁有實力的證明,也是他的能力的一部分。
因此,以知識產出為志向的我們,決定了一個主題之後,就要成為該主題的收藏家。這是成為該...
目錄
序言 知識產出與知性鍛鍊的五個原則
準備篇 知識產出與創造的必要基礎技術八章
〔立定志向:立志術〕
這是從飄忽不定的青澀(moratorium)狀態跳脫出來的第一步。試著向中國賢人孔子的人生行程表學習。
〔規劃人生:青春病克服術〕
建構出革命性的「相對論」之後,愛因斯坦的知性持續默默地走了三十年的死胡同。
〔培養幹勁:幹勁術〕
保羅.瓦勒里(Paul Valéry)把自己的知性習慣稱作「早晨的儀式」,我認為這個可以做為幹勁術典型的範例。
〔愉快地做:情緒管理術〕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漱石感到絕望的「不愉快」?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不愉快」轉化成知性創造的能量?
〔問問題:發問、發想訓練法〕
問題從知性好奇心產生。知性好奇心從知性的空白部分產生。因此,我們要先畫出自己的知性地圖。
〔了解自己:基礎知性能力測定法〕
要培養真正的知性「腳力」,漢字知識不可少。想要讓知性有飛躍性的成長,必須先把漢字學好。
〔選擇朋友、選擇老師:知性交流術〕
結交與自己不同領域的朋友,召集專長相同的人協力合作。然後召集不同領域的人成立跨學科團體。
〔擁有知性空間:知識的空間術〕
書房,是知性能力的空間性擴張,換句話說,是頭腦和手足的延伸。因此必須要讓整體的空間有利於思考。
【專欄1】圖書館是擴張知性能力的空間
實踐篇 提升閱讀、思維、書寫能力的技術十一章
〔寫論文:知識產出過程的模型〕
瓦勒里說:「方法的代價十分昂貴。」配合這裡介紹的模型,試著找出屬於自己的方法吧。
〔收集:蒐集術〕
針對某個主題的蒐集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能產生自己的意見。蒐集,自然就成為你能力的一部分。
〔搜尋.調查:搜尋術〕
認識各種分類系統,並熟悉使用它的話,只要是任何有解答的問題,都可以滿足我們的知性好奇心。
〔分類.命名:知識打包術〕
情報蒐集後,如果不經過分類加工,維持在原料階段,一不小心你的資料庫就會變成一座垃圾山。
〔分別.賦予關係:分析術〕
分類、整理資料之後,就可以展開分析作業了。分析就是找出看不見的關係。
〔閱讀:讀書術〕
書本本身就是一本象徵性的目錄,世界被濃縮在裡頭。透過讀書,我們可以跟著體驗他人的人生經驗。
【專欄2】電子時代的讀書術
〔書寫:執筆術〕
終於進入知識產出、知性創造的最後一個過程了。利用筆記與卡片,實際進行從構想到執筆的訓練。
〔思考:思考的空間術〕
思考是身體性的行為,是與自己的對話。在持續擴大的世界中,我們要如何確保自己的思考空間?
〔推理:幫助知識產出的思考術〕
有些問題怎麼想也想不出答案。或許是問題設定本身就錯誤了。有沒有可以正確設定問題的方法?
【專欄3】辯證法式的思考是什麼?
〔懷疑:科學批判的思考術〕
在地球全體化身為「異常的」實驗室的這個時代,我們要如何看待科學。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什麼是「令人滿意的科學」……
【專欄4】知性好奇心與諾貝爾獎的獎章
〔直觀:思想術〕
什麼樣的訓練讓人可以在知性遊樂園「盡情遊玩」,達到超越知識產出的知性創造――節約模式的思考與浪費模式的思考。
〔各位大師們的思維術、思想術:發想法目錄〕
韋格納的地圖、佛洛伊德的痕跡解讀、巴舍拉對於物質的想像力、波赫士的迷宮,看看這些知性遊戲者如何做出搗蛋鬼式的思考……
【專欄5】人是文學性動物嗎?
文庫版後記
序言 知識產出與知性鍛鍊的五個原則
準備篇 知識產出與創造的必要基礎技術八章
〔立定志向:立志術〕
這是從飄忽不定的青澀(moratorium)狀態跳脫出來的第一步。試著向中國賢人孔子的人生行程表學習。
〔規劃人生:青春病克服術〕
建構出革命性的「相對論」之後,愛因斯坦的知性持續默默地走了三十年的死胡同。
〔培養幹勁:幹勁術〕
保羅.瓦勒里(Paul Valéry)把自己的知性習慣稱作「早晨的儀式」,我認為這個可以做為幹勁術典型的範例。
〔愉快地做:情緒管理術〕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漱石感到絕望的「不愉快」?有沒...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