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述歷史的方式瞭解烈嶼宋江陣過往的活動方式與文化意涵,包括歷史淵源、政治、經濟、社會、宗教、信仰,以及教育之互動關係。希望藉由豐富文化資產的保留,為先民精彩的身體文化活動留下歷史的見證。 烈嶼鄉雖地狹人稀,早年居民的謀生條件始終不佳,然而先民豐富的身體文化活動卻累積了足以傲人的文化財,記憶述說著時空背景下的地方史,細細「聽」來不覺已經概覽豐富的閩南俗民文化,也風華再現當時各「甲」磅礡上演的宋江藝陣。
作者簡介:
1969年出生於苗栗,2002年成為新金門人,2003年開始從事在地文史研究,從閩南身體文化、金門體育運動史、藝陣文化,到僑鄉移民、洋樓古建築、戰役史蹟、常民文化、日本手……,這塊土地彷彿為作者開啟了新視野。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學博士(體育測驗與評量專長)現任國立金門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教授兼體育室主任,曾任國小教師、組長、主任,大學學系主任、行政主管。
相關論著或研究:
《戰地政務時期金門學校體育發展之研究:1949-1992》台北,教育部,2017
《民國初年金門體育發展脈絡與省思》台北,臺灣身體文化學會,2016
《珠山《顯影》中的金門社會體育:1920s-40s》台北,教育部,2016
餘詳見:http://120.125.111.3/teacher.aspx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動機與背景 第二節 目的與內容 第三節 理念與觀點 第二章 烈嶼地理、歷史與人文 第一節 地理位置與村落分佈 第二節 歷史與人文 第三章 烈嶼宋江陣的訪談記錄 第一節 上林宋江陣 第二節 上庫宋江陣 第三節 西方宋江陣 第四節 雙口宋江陣 第五節 后頭宋江陣 第四章 同安宋江陣探源 第一節 趙崗宋江陣 第二節 造水宋江陣 第三節 同安地區宋江陣保存現狀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結論 附錄 田野筆記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動機與背景 第二節 目的與內容 第三節 理念與觀點 第二章 烈嶼地理、歷史與人文 第一節 地理位置與村落分佈 第二節 歷史與人文 第三章 烈嶼宋江陣的訪談記錄 第一節 上林宋江陣 第二節 上庫宋江陣 第三節 西方宋江陣 第四節 雙口宋江陣 第五節 后頭宋江陣 第四章 同安宋江陣探源 第一節 趙崗宋江陣 第二節 造水宋江陣 第三節 同安地區宋江陣保存現狀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結論 附錄 田野筆記 參考文獻"
商品資料
出版社:金門縣政府文化局出版日期:2022-06-01ISBN/ISSN:978986546874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9頁開數:21*15*0.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