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安住,時時行善,
用善良的心,在人生旅途踏實走,
一步一步,都要踏在善的道路上。
「最微小的善舉,勝過最偉大的意圖。」
──王爾德(Oscar Wilde)
「再微小的善念和善行,都比巨額現金有價值。」
──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
不要低估善意,善良也不是弱點;堅強的人才有餘力行善,行善的人必須學會愛與原諒,看見自己與他人的好。
本書精選自證嚴法師《靜思語》、《菩提心要》、《衲履足跡》等上百則與「善」有關的智慧語錄,以及「光影詩人」李屏賓多年來隨手拍攝的精采作品。透過這些在工作、生活、旅行等生命不同時刻裡的吉光片羽,以及精簡、智慧的文字,讓視覺的盛宴與文字的智慧之美長存於心中,描繪出屬於自己的心靈風景。
人生實難,時時以「善」的智慧小語提醒自己,把心安住、日日行善,踏實行走於生命旅途,做個願意選擇善良、相信世界會因為善行而改變的人,匯聚更強大的善的力量,形成善的循環,減少苦難。
作者簡介:
釋證嚴 著
1937年出生於台中清水,皈依印順導師,終身奉行「為佛教、為眾生」的核心信念;倡導「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依循佛陀佛法,教導慈濟人行菩薩道。所傳教法簡約質樸,在生活中力行,是人間切實能行的法門。
五十多年來,慈濟人克己復禮,不分宗教、種族、政治,贏得國際社會肯定,證嚴法師更獲頒無數獎項,包括:台美文教基金會社會服務獎、美國艾森豪國際和平獎章、行政院文化獎、日本庭野和平獎、羅斯福基金會傑出公共服務獎、國際扶輪社最高榮譽獎等。另獲台灣、菲律賓、泰國、香港等地的六所知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法師總是謙稱,所有榮耀應歸給全球慈濟人,而他只是代表受獎而已。
李屏賓 攝影
1954年生,省立基隆海專畢業,台灣電影攝影師,第十二屆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退伍後考入中影技術訓練班,八○年代台灣新電影時期與導演侯孝賢展開長期合作關係,完成許多經典作品,並與世界各地導演如許鞍華、田壯壯、張艾嘉、姜文、陳英雄、行定勳、是枝裕和等人合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
李屏賓以細膩寫實的光影捕捉、詩意優美的攝影風格,多次贏得金馬獎最佳攝影等國內外影展眾多獎項。2001年,以《花樣年華》贏得坎城最佳攝影獎,奠定當代華人攝影大師地位。2007年10月,挪威奧斯陸的「南方電影節」以其細膩寫實的光影捕捉,與詩意優美的攝影風格,頒予特別榮譽獎,並稱他是「光影詩人」(A Poet of Light and Shadow)。2016年,以《長江圖》獲得第六十六屆柏林影展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同年6月,獲邀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回顧展,是MoMA首位以專題形式呈現的亞洲攝影家。
2016年,李屏賓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2020年擔任第五十七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22年起,接任金馬獎執行委員會主席。
章節試閱
前言 沒有目的的時候,收穫最大 李屏賓
在我四十七年的電影攝影生涯中,電影的拍攝過程,多半是以專業的機器,運用光影變化之美,完成作品;工作之餘,我會拿出隨身攜帶的傻瓜相機或手機隨手拍,捕捉當下的心情與心境。無論是一片落葉、一大片樹林、不同的雲、或是不同的海,我拍下的,都是在尋找生命會遇到的東西。
這些最質樸、完全沒有處理過的畫面,在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的提議下,結合了證嚴法師的《靜思語》,在去年十月底出版成書《愛,最好的祝福》,對我而言,是一種很特別、殊勝的因緣。現在第二本《善,最好的禮物》也要出版了,我心中的喜悅難以形容。
我在《愛,最好的祝福》前言提到,我內心深處是一個時時刻刻都想回家的人,但我一生熱愛的電影工作,卻是一個讓我回不了家的行業。很長的一段歲月,我總是從野地歸來。電影把我帶到了我想像之外,無法抵達的天涯海角。但翻閱書稿時,那些埋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總會隨著一張張的照片浮現。尤其是跨國合作中的難得經驗,那些過程中的磨合,從原本可能的敵對、很容易失敗,到最後大家「不打不相識」,變成好朋友,一一浮現腦海。
二○一○年之後,我就不接大製作了。一來因為年紀大、家庭壓力也輕了;另外則是,我有知名度、也有很好的經驗,我想多跟年輕人合作,帶他們走直接的路,也幫助他們比較容易籌到資金。這讓我自己獲益良多,可以走出框架與瓶頸,在很新、跟帶點沒有經驗的要求裡面,找到新的方式、新的角度。
攝影多年,我認為作品不會每次都成功,但是每一部作品都是我全力以赴、拚盡全力完成,也都讓我刻骨銘心;因為每個都是不同人的人生,而我一起參與了。我年輕的時候經驗不豐富、技術不純熟,但是敢冒險、敢嘗試、敢突破、敢面對失敗,因此有機會走更遠。有困難,才會往前躍進;對前途有困頓的時候,人就會激發出一股無形的力量。
我年輕時,曾經想過要當導演,但寫了兩個故事都失敗。在當攝影師二十年之後,我明白了「每拍攝一部,就多一個人生」,想當導演的念頭,只是因為想讓人關注。明白這點之後,「導演」的稱謂對我已經沒有吸引力,我只想多享受、多接觸、多跟年輕導演合作,看到更多不同的人生樣貌,過了至少幾十個不一樣的人生。攝影工作給了我很豐富的人生體驗,不貪心的時候,就收穫更多。
我跟母親的緣分淺。我父親很早過世,母親住鳳山,我很小就離開家,到台北的國軍教養院,寒暑假才能回去。當時窮到只能買月台票,再設法回鳳山,我的「江湖臉」就是那時候慢慢養成的。我在中影工作十一年,薪水袋沒有打開過,每個月都給母親,是基於對母親的愛。
媽媽一直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麼,直到她跟我一起去參加挪威奧斯陸的南方電影節,才知道我的工作樣貌。我一九八八年就去了香港,在家的時間就只有在中影工作的那幾年。之後我就算從洛杉磯到巴黎,即使繞一大圈都要經過台北,盡量跟母親在一起。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時,我也不去住大會準備的飯店,就算母親已經往生,我也幾乎都住母親家,家的感覺對我而言很重要。
這幾年我回台灣,有機會與青兒聚會時,都會分享彼此生活上或工作中的事,也因此知道了青兒在全台各地校園設置靜思閱讀書軒的計畫。青兒分享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我覺得她做的事很有意義也很重要,希望也能盡一己之力,於是以母親的名義護持了一間靜思閱讀書軒。
青兒在這本書的後記中,提到一段上人與小女孩尹甄的對話,特別讓人動容。她也提到我以母親名義認養閱讀書軒這件事,其實我做的事很一般,青兒卻一直感念在心。我想,上人無處不在的愛與善,的確引導與影響了無數的眾生。
我拍的電影,希望光影能說話,影像能動人,畫面能傳達如文字的魅力,也希望這本書中的照片可以讓影像文字化,讓每個人有不同的詮釋。未來,我希望自己繼續往前走,繼續學習,與時俱進,也還會繼續練習,拍新的照片。我想拍那些最弱小的生命,春、夏、秋、冬,隨著季節的變化,發芽、茁壯、成長、繁衍,在風雨中依然綻放美麗與動人的樣貌,持續與大家分享。
隨手拍下這些照片時,我完全沒有想到它們可以做什麼用途,更沒想到會跟證嚴法師的文字放一起出書,得到這麼大的榮譽跟內心的祝福。可以說,沒有目的的時候,收穫是最大的。
後記 一點一滴累積,傳遞愛與善 蔡青兒(靜思書軒營運長)
週六,我與四百多位小志工、大志工、還有同仁,一起回花蓮靜思精舍朝山。
早上集合時,阿嬤看到我就說,孫女小志工尹甄要把自己製作的吊飾交給我,還要把她很認真到處義賣、錢多到都蓋不起來的竹筒,請我轉交給上人。竹筒很重,其中的心意更是令人感動。
回花蓮朝山的前兩天,小女孩尹甄突然說,她想做吊飾義賣,把錢捐給土耳其地震的災民。父母親覺得孩子的想法很有智慧,便鼓勵她去做,也得到熱烈的迴響。
感恩惇師父的安排,讓二十位小志工及家長代表,可以短暫的跟上人請安。也圓滿了七歲小女孩想把募來的錢親自送給上人,還有送給上人吊飾的願望。
上人跟小女孩的對話很溫暖。
尹甄對上人說:「這是我自己做的的摩天輪,要送給師公。也期許自己的智慧可以跟摩天輪一樣高!」
上人接受後很歡喜,回答:「你的智慧要比摩天輪還高。」
尹甄對上人說:「希望上人每天轉動法輪。」
上人看著摩天輪,說:「我每天就來轉動它。」
尹甄將竹筒呈給上人,說明這是她義賣手作吊飾得來,要捐給土耳其。
上人問她:「這裡有多少錢?」
尹甄回答:「不知道。」
上人說:「那就是無量。」
真的是無量!上人對天下眾生的疼惜,鼓勵了小女孩;小女孩呼應上人救助天下蒼生,點滴的愛匯聚,無量無邊。
這是去年我親自陪伴小志工見上人的心路歷程。上人常常跟我們說,每天付出一點愛,不影響生活的狀況下積存善念,點滴匯聚,人人每天付出少許,就能累積救苦救難的力量。上人鼓勵人人,付出不分貧富,有些人此生雖然貧苦,但也是可以結好緣,集來生福。
這本書以《善,最好的禮物》當書名,「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有生來就有的善念,這是一份禮物,需要我們去呵護,更重要的是,要常常把這份禮物與別人分享。上人曾經開示:「我們時時刻刻,不斷的鼓勵人人,要善念時時生,慧命才能日日增,每一天、每一個時刻都升起這一念善,行善之家有餘慶,所以我們每個人要時時增長善念。」善念可以是一份微笑、一份祝福、一份鼓勵,或伸出援手協助別人。
「賓哥」——攝影大師李屏賓——就是充滿善念的人。除了極高的美學品味,他也是時時保有善念,而且很真誠真切、言行一致的人。賓哥對每一個人都很好,無論到哪,就算是最小的小弟都是他的朋友。曾經有媒體報導,賓哥和導演姜文合作《太陽照常升起》,姜文形容他:「表面是一個樣子,內心是另一個樣子。」簡單來說就是鐵漢柔情;「鐵」在賓哥外表粗獷、塊頭又大;「柔」的是他內心的體貼與善良。
幾年前,我們開始推動「靜思閱讀書軒」,在很多校園——尤其是偏鄉——設置一處適合孩子們閱讀、裡面有各種好書的空間。賓哥知道這件事之後,便主動以母親的名義,認養了一間書軒五十萬的設置經費。因為在他的心目中,母親影響他至深,他想要將母親的這份愛繼續傳承下去。
賓哥長期在世界各地拍攝,有時候要扛著攝影機待在酷寒、零下四十幾度的地方,有時候又要在非常炎熱的地方拍攝。例如要拍火燒的場景時,那種熱度是連攝影機都快承受不住的。每一次的拍攝都要拚盡全力,才能一點一滴累積所得,但他的內心充滿善跟愛,付出時毫不吝惜、且無所求。
有一次,我跟他分享閱讀書軒的點滴,他跟我說:「青兒,很羨慕你能做這麼多偉大的事,幫助了無數的孩子,讓他們看見希望。還好今天的台灣有慈濟、有你們。也看到你每天都很充實快樂、有意義,真的讓人羨慕!忙碌之餘,不要忘記照顧自己的身體。」
感恩上人的智慧法語,還有賓哥用心拍攝的照片,一起出版成書。上人珍貴的句句字字如同一幅一幅的畫,反映了每一個人生,再搭配著一張又一張充滿藝術性的照片,給予人人真正的「靜」與「思」。
今年是翻譯過二十三種語文的《靜思語》出版三十五週年,《善,最好的禮物》此刻出版,正是給大家帶來最好、美好的祝福。
前言 沒有目的的時候,收穫最大 李屏賓
在我四十七年的電影攝影生涯中,電影的拍攝過程,多半是以專業的機器,運用光影變化之美,完成作品;工作之餘,我會拿出隨身攜帶的傻瓜相機或手機隨手拍,捕捉當下的心情與心境。無論是一片落葉、一大片樹林、不同的雲、或是不同的海,我拍下的,都是在尋找生命會遇到的東西。
這些最質樸、完全沒有處理過的畫面,在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的提議下,結合了證嚴法師的《靜思語》,在去年十月底出版成書《愛,最好的祝福》,對我而言,是一種很特別、殊勝的因緣。現在第二本《善,最好的禮物...
作者序
上人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時日匆匆,時間過得真快。出版《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這本書已是二○二三年十月底的事,一轉眼,將近半年又過去了,現在已是二○二四年四月底了。
最近幾年來,世界動盪很不平靜: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天人禍不斷,許多地方都有災情、疫情發生,很多人遭受災難、病痛,甚至失去生命。世間無常,二○二三年,大家才稍微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二○二四年四月三日上午七點五十八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七・二地震,最大震度達六級之強。國土遭受倏忽而至的極淺層強震,大家都受到極大的驚嚇。
自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為師憂惴難安,分分秒秒都關注著新聞訊息,内心備受煎熬;想到受災鄉親的倉皇失措,救難人員不計危險展開緊急搜救,如同身受。
感恩慈濟菩薩立即成立「強震應變中心」,關注震後狀況,隨時準備啟動援助。花蓮慈濟醫院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中級急診紅色九號」應變機制,救治大量湧入的傷患。靜思精舍師父們也即刻備辦熱食便當,送到現場。在花蓮德興棒球場、中華國小、化仁國小等避難收容中心,即時提供帳篷、福慧床、隔屏、環保毛毯、熱食、飲用水等生活物資,關懷受災鄉親及救難人員。
大台北地區也有民宅因安全疑慮撤離安置,北區慈濟菩薩聞聲救苦,立即備妥熱食便當,一一至安置飯店向災民致意,親口祝福平安。同時慰勞辛勤的救災、警消人員,協助避難中心搭設福慧床、提供毛毯、生活物資等溫暖關懷。
值此災難頻傳之際,更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共度難關。師父常說,大自然的威力不可輕忽;我們同處在一個地球村,更要戒慎虔誠,疼惜萬物,守護環境。因此一再提倡儘量以健康蔬食平衡生態,期待風調雨順,天地平安;因為唯有善念常存人心,人間才能福緣廣聚。
可以生而為人,是一大福音;因為人間才有因緣可以修行。在人間才能鋪一條真正的修行路。其實人生無常,人間也無常,時間匆匆消逝,你永遠不知道「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有幸得人身的數十年時間,發揮量能,為人群付出。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是佛陀的教法。我們要教育人間,就要鼓勵人人行善,而行善是要從哪裡開始?
行善,從每天醒來的第一念開始,就是要祝福天下平安。如果每個人的起心動念都是「善」,時時感恩、時時造福;多去啟發別人的善念,多一個人心存善念、再多一個人善念不斷,匯聚無數人的善念就有無量的福,無量的福就能消弭災難。多人行善,地方就能平安;守好善的念頭,自能遠離惡心惡行,避免許多擾亂世間的禍端。
其次,要時時提醒自己成為「善」人。人人都有善心,但也都有習性,必須與自己競爭,堅持向善向上,精進不懈怠。保持寧靜的心,人我是非當教育;將無明狂風轉化為滋養心地的春風,不偏不倚、不極端也不過分,就不會產生怨恨心。
「一眼觀時千手動」,慈濟有無數的志工,平日到處可見這些人間菩薩的身影,一旦世界各地發生災難時更是即刻動身馳援。這就是行善的第三與第四個方式:一點一滴都是善,而且要日日行善、把握可以做善事的好因緣。
我常說,莫因善小而不為,累積小善成大善也能造福人群;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世間善事沒有做不成的,也沒有人沒能力而被排斥,只要肯做,累積點點滴滴的善行,一旦因緣會合起來,沒有事不能成。也不要以為,必須等到有能力再去行善;「世間無常」,只要有因緣願意去付出,就要把握因緣即知即行。不要擔心沒有錢或沒有能力,再窮、能力再微薄,只要有心也能布施助人。
佛陀說:「生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期,讓自己永住人間。既然生命去來如此無常,我們更應該要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即便是無常寶貴的生命,同樣能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這是第二本將《靜思語》搭配「光影詩人」李屏賓居士精彩作品的書。很感恩李居士再度慷慨提供於世界各地工作之餘所拍攝的影像,也期待讀者閱讀時依舊能從中獲得屬於自己對於「善」的理解,並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人生的路,要很清醒的走;人生的旅途,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走在善的道路上。生命無論長短,只要真實付出善念、日日行善,就是很美的生命樂章,也是送給自己最美好的生命禮物。
上人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時日匆匆,時間過得真快。出版《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這本書已是二○二三年十月底的事,一轉眼,將近半年又過去了,現在已是二○二四年四月底了。
最近幾年來,世界動盪很不平靜: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天人禍不斷,許多地方都有災情、疫情發生,很多人遭受災難、病痛,甚至失去生命。世間無常,二○二三年,大家才稍微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二○二四年四月三日上午七點五十八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七・二地震,最大震度達六級之強。國土遭受倏忽而至的極淺層強震,大家都受到極大...
目錄
上人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前言 沒有目的的時候,收穫最大 李屏賓
Part1.起心動念皆是善
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雜草必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只是舉手投足,也要存一分善念。──《靜思語.第一集》
Part2.成為「剛剛好」的人
「善」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占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靜思語.第一集》
Part3.一點一滴都是善
力量、因緣會合起來,就能成就無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輕小善而不為,更莫貪積財物而不捨。──《靜思語.第二集》
Part4.日日行善好因緣
只要有因緣能付出,就要把握因緣去做,若沒因緣,事做不成;有因緣不做,心裡空虛。所以要把握因緣,該做的事要勇於承擔,做得輕安自在,就是法喜充滿!──《二○二一年辛丑夏秋大疫大教育》
Part5.走在善的道路上
我們做事,一定要很「真」,這是做人的原則,很純真還要很誠懇;真還要「實」,實實在在,同樣要實在得很有誠意;還要更「善」,從過去一路走來,步步都踏在善的道路上,用善良的心在人間道上一步一步踏實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二三年秋之卷》
後記 一點一滴累積,傳遞愛與善 蔡青兒
上人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前言 沒有目的的時候,收穫最大 李屏賓
Part1.起心動念皆是善
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雜草必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只是舉手投足,也要存一分善念。──《靜思語.第一集》
Part2.成為「剛剛好」的人
「善」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占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232頁開數:32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