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亞馬遜書店青少年心理學類Top 1!
英國知名記者凱特琳亞‧莫蘭:
「如果上帝是一位母親,這本書就是她寫給青少女和年輕女性的聖經。」
《泰晤士報》: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很想打電話給我認識的每一位青少女的父母。」
讀者:
「對我的孩子產生巨大影響!」「必讀!沒有藉口。」
「極具見地。」「讓你透視青少年的心理。」
讀這本書,感覺就像跟你的專屬心理師、朋友、師長與啦啦隊長促膝詳談。
*****
現在的年輕世代是不折不扣的「數位原住民」,科技(尤其是資訊科技)的長足進展賦予他們前所未見的自由與機會,這看似對他們有利,卻也衍生不少壓力:
過度在意媒體塑造的社會標準、忍不住跟他人在社群曬出的生活做比較、對自身樣貌與能力感到自卑、因為跟朋友或伴侶的互動而患得患失、對生活現狀與生涯發展感到焦慮、總覺得父母甚至家人都不了解自己……。研究顯示,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因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其中青少女和年輕女性的比例尤其大幅增加。
由於這一代年輕人經歷的問題與父母那一輩迥然不同,其教養工作對養育他們的父母深具挑戰。塔拉‧波特在臨床現場提供青少年及其父母諮商,已經長達三十多年,接觸過出身各種背景、問題形形色色的許多個案,她根據這些個案的共通經歷,釐清青少年最常求助的九類問題:
(1)依附與歸屬;
(2)你的家庭;
(3)朋友
(4)情緒、想法和感受
(5)焦慮和擔憂
(6)教育和資格
(7)食物、飲食、體重和身材
(8)螢幕和網路
(9)吸引力、關係、性與愛
本書針對每一類問題分章詳盡探討。為了更全面且聚焦地闡述教養問題與解決方法,作者將執業所遇個案的經歷與問題,整合成有具體故事的案例,對青少年讀者及其家長開出解方。對於青少年讀者,本書希望幫助你們深入理解自己的心理運作,學會疼惜自己並且善用你們這一代擁有的自由,積極生活、展翅高飛。對於為人父母的讀者,這本書則藉由結合常見問題的案例,協助你們理解子女正在經歷什麼困擾,並引導你們學習如何有效因應。
這本書就像一個充滿智慧的朋友寫給年輕人的一封長信,筆調溫暖,從年輕人的觀點出發,逐步引導他們順利度過成長路上的各項挑戰。
作者簡介:
作者/塔拉‧波特(Tara Porter)
塔拉‧波特自1992年起便在臨床現場為年輕人提供治療。1997年她取得臨床心理師資格之後,加入隸屬於英國國民保健署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醫療服務」(CAMHS)團隊,為社經地位、種族和宗教複雜多元的北倫敦地區青少年提供治療,其中有九成是女性。此外,波特透過安納福雷德兒童和家庭中心,教導老師心理健康相關知識,並在《泰晤士報》教育副刊定期撰寫校園心理健康文章。自2016年起,她開設了私人診所,協助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治療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目前同時在倫敦大學學院擔任副臨床講師。
譯者簡介:
譯者/吳凱琳
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與雜誌社,現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精神科醫師養成筆記》、《馬斯克傳:唯一不設限、全公開傳記》、《億萬負翁:亞當‧紐曼與共享辦公室帝國WeWork之暴起暴落》、《與焦慮和解:認知療法先驅克萊兒・維克斯的教導》、《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創新的兩難》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人士與各界好評——
「如果上帝是一位母親,這本書就是她寫給青少女和年輕女性的聖經。(這本書是送給你女兒最好的禮物。)」——凱特琳亞‧莫蘭(Caitlin Moran),資深媒體人
「這本書條理清晰、資訊豐富,我會推薦給所有年輕女孩閱讀⋯⋯塔拉憑藉紮實的知識基礎,透過充滿溫暖與幽默的筆調,針對年輕女孩和我們所有人面臨的挑戰提出說明,並告訴我們該如何克服這些難關。」——茱莉亞‧薩謬爾(Julia Samuel)
「這是一本所有青少女都應該要閱讀的精彩指南。」——《讀者》(Reader)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很想打電話給我認識的每一位青少女的父母。」——《泰晤士報》
名人推薦:▎推薦人士與各界好評——
「如果上帝是一位母親,這本書就是她寫給青少女和年輕女性的聖經。(這本書是送給你女兒最好的禮物。)」——凱特琳亞‧莫蘭(Caitlin Moran),資深媒體人
「這本書條理清晰、資訊豐富,我會推薦給所有年輕女孩閱讀⋯⋯塔拉憑藉紮實的知識基礎,透過充滿溫暖與幽默的筆調,針對年輕女孩和我們所有人面臨的挑戰提出說明,並告訴我們該如何克服這些難關。」——茱莉亞‧薩謬爾(Julia Samuel)
「這是一本所有青少女都應該要閱讀的精彩指南。」——《讀者》(Reader)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很想打電話給...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依附與歸屬
「我們或許會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孩子,但不是每個小孩都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人類出生後兩到三年,大腦會開始渴求建立關係。」
——英國心理學會(BPS直書)成員理查・鮑比(Richard Bowlby)
「他們會搞砸你的人生,我說你的父母/他們或許不想,但就是這麼做了。」
——英國詩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詩曰〉(This Be the Verse)
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會讀這本書。也許是某個人把它送給你,因為他們很擔心你,或者覺得你會有興趣。可能是你考慮之後就讀普通教育高級證書(A Level)課程時選修心理學,所以想知道這門學科是什麼。或是你覺得有些迷惘,想要更了解自己。或者,你有些擔憂或沮喪,或是感覺不太對勁,需要尋求幫助。又或許是因為你正在傷害自己或是別人。
我在這寫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想像你是什麼樣貌。我想像你像某個我親眼目睹走進治療室的病人:對心理治療通常有些好奇,卻又懷疑我是不是真的了解她;來看診時多半情緒低落、憂心忡忡,或是感到迷惘、孤單,覺得陷入困境,但有時候只不過是因為低著頭,所以走錯了方向。但是,她們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絕對比自以為的還要美麗、聰慧、有趣。我猜你是不是在想:「嗯,她說錯了;我才不是那樣。」但老實說,你的確是。
真的,我遇到的年輕女性都各有特色,但彼此之間也存在共同性。這正是本書要探討的主題。傾聽你們談話,我學到了很多,未來也會繼續向你們學習。我會在書中分享部分談話內容,說明某些心理學概念,幫助你們思考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不是所有故事都和你有關,你可以瀏覽一下目錄,看看哪些章節和你最相關、哪些章節可跳過。這一章的內容或許沒辦法立刻引起你的興趣,因為大部分與人生某段時期有關,但是你可能沒有刻意記住這段期間發生了什麼事。你或許會想直接閱讀與你現在擔憂的事更直接有關的章節,例如第七章〈食物、飲食、體重和身材〉,或是第五章〈焦慮和擔憂〉。你當然可以這麼做,只不過我覺得這並非明智之舉。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心理,首先要知道你在嬰兒時期遭遇了哪些事。你可能無法有意識地回想起那段期間,但是相信我,你出生後頭幾天和頭幾個月的經歷將會貫穿你一生,就好比我們寫作時,必須有某個主軸貫穿整部作品一樣。在你人生初期人際關係中的所有遭遇,都將烙印在你的腦海中。隨著你逐漸成長,這些經歷將會形塑你這個人。人生初期的體驗影響重大,值得你花時間了解。
在心理學,我們稱之為依附(attachment)。在動物界,特別是哺乳類,親代在生出子代之後,會盡可能彼此緊緊相偎。上世紀初和中期的動物行為心理學家首度發現了這個現象。或許你聽過以下這個實驗:幼鵝在出生後就會開始尋找移動的刺激物,甚至包括玩具火車或長筒雨靴,然後一直尾隨其後。剛出生就與母親分離的小猴會緊貼著一塊布料,以此代替母親、得到慰藉,儘管這塊布料並不會餵食牠們。自小就住在醫院或孤兒院、與父母分離的年幼孩子,由於缺乏應有的情感連結,會出現許多社會心理和情緒問題。你有沒有看過一九八九年的羅馬尼亞孤兒院影片?數百名小孩的真實遭遇令人不忍卒睹。他們的身體受到虐待、情感需求被剝奪、父母不在身旁,因此出現重度心理和智能障礙。
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最早發現父母與嬰兒、年幼孩子之間存在著依附關係,此後他深入研究、積極推廣這個概念。父母和嬰兒都有強烈的本能驅力(instinctual drive)想要與對方緊緊相依,這主要源自於演化上想要確保物種能存續。嬰兒會本能地依賴父親或母親,大多數父母也會不自覺地想要與小孩親近,雙方都能從對方身上得到慰藉,最終形成正向循環。但有時候父親或母親無法做到這一點,原因是他們自己在嬰兒時期不曾體驗過這種依附情感:他們沒有將這種體驗烙印在腦海中。一段穩固的依附關係,能夠確保小孩的食物、庇護、穩定與情感慰藉等基本需求得到滿足。
對孩子來說,依附是指感覺到某個人會照顧你,他們會關心你、站在你這邊。隨著年紀漸長,你或許不認同父母為了支持你所採取的做法,你可能覺得他們訂的規矩簡直蠢到爆:為什麼一定要學鋼琴?為什麼身體要坐直?為什麼要遠離手機?但是(多數時候)你能夠理解,父母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對你最好。他們是出於好意。你可能很愛或是痛恨父母,或者對他們又愛又恨,但是你知道,他們會一直在你身邊。
或許你不這麼認為。對某些人來說,這種依附關係已經斷裂、遭到破壞。或許你覺得迷惘,感覺自己漫無目的地四處飄盪,沒有任何依靠。
*****
米雅(Mia)十七歲時被轉診到我這裡。當時她情緒陷入低潮,某個老師發現她有自殘跡象。表面上她一切正常:照常上學,和朋友一起出遊,完成自己該做的功課。但是當你稍微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她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或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她覺得自己沒有未來。
米雅是家中三個孩子中年紀最小的。她和母親非常親密,但是就在她上小學的幾年前,她母親撒手人寰。她只記得母親生病了,母親離世對她打擊很大,但是她的生活仍一如往常。她父親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工作時間很長,所以她和父親有些疏離,不過在她母親去世之前許多年,一直有個保母在家幫忙照顧米雅和其他孩子,米雅和她非常親近。這名保母會為他們煮飯,每當米雅放學回家,保母都會在家。保母會開車載她四處兜風,每天關注她的生活起居。她倆關係緊密,米雅感覺保母是真心疼愛她。她到十五歲時已經可以獨自出門,和其他兄弟姊妹也有能力自己下廚,這時她父親認為他們不再需要有人照顧,因此決定辭退保母。但是米雅非常想念她,會定期探望她以及她後來負責照顧的小孩。一年後,在家中和米雅年齡最相近的孩子開始上大學,家裡只剩下她一個孩子。原本她有參加競技游泳,後來因為受傷而決定放棄,原因是日後她不可能會有任何進步,反觀其他人的表現會愈來愈好,而且未來如果要繼續訓練會非常麻煩。
*****
人生的第一段依附連結關係,通常發生在嬰兒與父母之間,多數年輕人,甚至是我在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CAMHS)見過狀況最棘手、精神問題最嚴重的年輕人,來我這裡接受治療時,身邊都會有個夠好的(good-enough)父親或母親陪伴。「夠好」是另一個心理學概念,由精神分析師唐納德‧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提出。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在二十世紀初期興起的治療法,早期的精神分析師會深入理解病人與母親的關係,找出引發精神困擾的根源。
溫尼考特的說法讓人覺得充滿希望。他不相信這世上有完美的父母,他認為混亂紛擾、但充滿愛的家庭生活,對小孩的心理健康有益。後來的研究也證實了他的論點:教養不一定要「完美」,事實上正因為有不完美之處,才能塑造健全的心理;隨著關係反覆破裂、修復,我們逐漸學會容忍彼此的怪癖。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做好萬全準備,順利邁入成年。溫尼考特知道,有時候依附關係會嚴重變質,但即便如此,還是有機會補救。一般來說,年輕人通常只要認為有個人真正關心他們,就能夠建立依附關係,並且長期而言處於良好狀態。
某項知名實驗顯示,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依附關係就像舞步繁複的舞蹈。在本書最後的〈想要知道更多嗎?〉單元,我附上了這項實驗的網頁連結。這項實驗名為「面無表情」(Still Face)。一開始研究人員讓嬰兒與母親對彼此微笑、互動交流,例如當嬰兒手指著某樣東西時,母親必須回應;當嬰兒伸出手,母親會握住它。母親和小孩會相互交流,同步做出相同情緒反應。到了「面無表情」實驗階段,研究人員會要求母親臉上不能展現任何表情,長達兩分鐘母親都必須保持面無表情、不給予嬰兒任何回應。嬰兒會想盡辦法引起母親注意,他會做之前做過的動作,例如指著某樣東西,但這時母親不會有任何回應,嬰兒會因此變得愈來愈沮喪。
我在教課時,會在課堂上播放這項實驗的影片,台下學生觀看影片時,我就在一旁觀察他們的反應。每當學生看到嬰兒多麼努力想重新引起母親注意,多半會感覺非常不可思議。接著他們在看到嬰兒得不到母親回應,情緒變得低落時,會跟著難過——他們的表情正好反映了嬰兒的反應。當嬰兒陷入沮喪,學生也會心痛地發出「噢」的一聲,同時皺眉、嘴角下垂。當下他們會展現出同理心,對於嬰兒的痛苦和困惑感同身受。
請放心,母嬰連結雖然偶爾會暫時破裂,但不會造成長期傷害:當我們還只是嬰兒,常常會被父母晾在一旁,因為他們還要煮飯、睡覺或是照顧其他孩子。不過,那支實驗影片遺漏了一項重要事實:依附連結並非只發生在某個時刻,而是長時間存在。那麼,嬰兒在與母親互動過程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他們的大腦內產生了哪些連結?我們認真思考後認為,如果母親願意與嬰兒互動,對嬰兒輕聲說話,嬰兒的大腦就會進一步強化「媽咪有時會注意到我」的連結;但是如果母親對嬰兒視而不見,嬰兒大腦可能會產生「媽咪有時候沒那麼關心我」的連結。這些大腦連結沒什麼不好,畢竟它們都是真實的人生寫照。只要我們在嬰幼兒時期建立了「某個人多數時候會待在我們身旁、回應我們的需求」這種大腦連結,那麼即使這個人偶爾無法回應我們,我們也能夠忍受。嬰兒大腦或許會產生「媽咪有時候不有趣、不體貼、不溫柔」的連結,但是這並不會破壞「母親有時候很有趣、體貼、溫柔」的連結。這兩種連結可以並存。只要依附關係不會時常破裂,或是破裂時間不會持續太久、程度不致過於嚴重,就都有機會修復。
想要知道自己屬於哪種依附模式,就必須觀察你在兒童時期、甚至是你這一生,父母或其他依附對象如何理解你、如何與你溝通、以及如何回應你,不能只憑藉單一事件做出判斷。有些父母要求小孩遵循常規,有些選擇和孩子同床入睡;有些父母必須外出工作,有些則會待在家裡;有些父母脾氣溫和,有些容易動怒。小孩難免會耍脾氣、吵架。他們會大聲尖叫,叛逆、發洩情緒,但只要父母與孩子長時間維持某種程度的情感連結、給予小孩足夠關懷,而且行為維持一致,就能維持住這種依附關係。家庭生活不見得萬事美好,即使是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是如此。
*****
我和米雅談到情緒低落的問題時,她似乎覺得這很正常。她會感到空虛,但她認為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她很清楚,就某方面來說,參加競技游泳可以讓她變得忙碌,沒時間想到情緒低落的問題。接受治療時,她只要回想起小學那段時光,便會忍不住流淚。那時候她母親常到學校接她放學。她記得,自己會握住母親的手、不停擺動,內心充滿溫暖、幸福和歡樂。當時她覺得這世界很美好。她很懷念那時候的感覺:有安全感、無憂無慮、被人保護。她的保母也像母親一樣關心她,我指的是傳統意義。她的生活井然有序。每當她跑去保姆現在工作的家庭、然後坐在廚房裡,就會有這種感受。她很羨慕那些在充滿溫暖、忙亂和笑鬧聲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的孩子。相較之下,她的家卻是空無一人,顯得特別孤單、冷清。
*****
依附關係會一直支持你從嬰兒時期成長為完全成熟的大人。想要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關鍵是必須理解什麼是依附、你又屬於哪種依附類型。它不會決定你人生所有的一切,但是你的性格和依附關係如何相互影響,將會決定你現在是什麼樣的人。你可能聽過「先天」(nature)與「後天」(nurture),對吧?先天是指與生俱來的特質,後天則指成長環境。先天的性格和後天的依附關係會相互影響。如果一個人天生性格獨立,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會特別關注他們,他們可能會因此覺得生活充滿歡樂、自由自在;但是如果這個小孩天生比較容易焦慮,他可能會因此覺得不安。你的性格會與你父母後天的教養方式相互影響,塑造出獨一無二的個體:也就是你!
你的依附印記藍圖(attachment blueprint)會影響你現在和未來的友誼與親密關係。心理學並非一門完全客觀理性的科學:我們沒辦法像研究化學或醫學那樣,獨立分析各項變因,然後精準無誤地預測X小孩接受Y教養方式之後,會產生Z依附關係,因為X、Y、Z有無限多個。你天生的性格就像指印,是獨一無二的,性格和出生後的第一段依附關係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將會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即使後天環境大略相似,例如生長在同一個家庭,每個人還是會受到無數環境因素影響。同卵雙胞胎不會在同樣的時間點醒來,他們的哭聲音調不會完全相同,不會同時得到安撫或餵食。所以,在你出生之後,會有無數變因影響你,形塑你的個人特質、如何與其他人建立關係。
你如何看待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你從聽到的故事、看到的照片蒐集到哪些訊息,這些都會真實反映你與家人之間屬於哪種依附類型。就好比說,我會想像你、也就是我的讀者,是一名青少年或年輕人,或許現在你已經受夠了父母,但是不妨仔細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經覺得孤單、寂寞?感覺窒息、被過度保護?或是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你喜歡父母的教養方式嗎?你希望與父母更親近,還是希望保持距離?你在家是否會感到害怕、焦慮,一心想要討好父母,甚至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衝突?或是在家庭關係中你覺得很有安全感,所以時常挑戰父母,經常和他們爭辯?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受到打擾,不知道父母和你的界限在哪裡?父母是接受你還是拒絕你?你是否感覺父母時常隨意打發你,或者覺得你很煩人?父母是否常形容你很難搞、最受寵、個性機靈或是長相漂亮?你是否常聽到父母說「你就跟我一樣」或「在這個家裡我們不會這麼做」?你會遭遇無數經驗,以上只是當中的一小部分組合。當然我們必須了解:這些互動經驗如何與你的先天性格相互影響、如何形塑你?如何影響你現在的友誼和人際關係?
這才是關鍵。你過去的依附關係,會為你現在和未來的人際關係投下陰影。你與父母的依附關係,現在是否影響著你的人際和戀愛關係呢?
我見過的每個病人,被養育的經驗都不盡相同。有位女孩生性害羞,喜歡暗黑系哥德風打扮,因為她覺得自己永遠無法像母親那般優雅,於是為了反抗,她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邋遢。有病人是家中的獨生女,母親性格強勢,把女兒捧在手心,將她照顧得無微不至,生活完全圍繞著女兒打轉,到後來女兒變成了巨嬰。有位女孩熱衷參加派對,她總覺得父母不了解她,只想離開父母,和朋友廝混。
◎第一章 依附與歸屬
「我們或許會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孩子,但不是每個小孩都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人類出生後兩到三年,大腦會開始渴求建立關係。」
——英國心理學會(BPS直書)成員理查・鮑比(Richard Bowlby)
「他們會搞砸你的人生,我說你的父母/他們或許不想,但就是這麼做了。」
——英國詩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詩曰〉(This Be the Verse)
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會讀這本書。也許是某個人把它送給你,因為他們很擔心你,或者覺得你會有興趣。可能是你考慮之後就讀普通教育高級證書(A Level)課程時選修心理學,所...
作者序
◎前言
心理學: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心智及其功能的學科,尤其著重那些在特定情境下,影響人類行為表現的心智功能。
我在擔任治療師與心理師期間,和數百名年輕女孩談過話。這本書正是根據這些談話撰寫而成,當中包含許多女孩的故事、希望、恐懼、想法、感受、行為、失敗與成功。內容有我聆聽她們談話後學到的事,以及我為了幫助她們擺脫困境,而必須學會的事——它是由這些女孩歷經的掙扎與成功所啟發。
這本書除了探討年輕女孩如何一步步邁入成年期,也提供了實用方法幫助她們在情緒上變得更加成熟、更有自信。不過短短一個世代,女孩和女人身處的世界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我臨床執業的二十五年間,我觀察到青少女擁有的機會與權力大幅增加。女孩的學業表現超越了男孩;進入數學與法律領域的男女比例已經趨近平衡;我們看到,青少女和年輕女性懂得如何善用自身權力,例如在網路上發起「#我也是」(#metoo)運動,爭取女性權益;或者在校園發起抗議活動,要求正視氣候變遷議題。科技革命爆發後,現在的女孩可算是第一代數位原住民女性:歷史上從沒有哪個時代像現在這樣,網路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所有人直覺地知道如何操作螢幕。這些改變意謂著,你們許多人在青少年時期,擁有前所未見的自由和機會,這是上個世代的女性完全無法想像的。
有些事情的發展對於女孩和年輕女性來說,確實相當有利,但是也有些事情對她們來說非常不利。雖然她們擁有更多自由、選擇和賦權,但也因此面臨更多挑戰。我們發現,愈來愈多年輕人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但是統計數據或多或少產生了誤導。事實上,男孩和更年輕的女孩心理健康出問題的人數比例,相對維持穩定。但是,青少女和年輕女性的比例卻大幅增加。十六至二十四歲女孩自殘的比例,在二○○○年為六%,但現在已提高至二○%左右。
我在治療室遇到許多情緒憂鬱、心理健康出問題的年輕女孩。我認真傾聽她們訴說個人經歷,然後憑藉我自身的臨床專業知識,以及聆聽女孩的同儕和前輩談話之後得到的啟發,盡力給予治療。我想要幫助每一位年輕女性,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唯有如此,她們才有能力應付外在世界。有時候,我的治療產生很不錯的效果:我幫助這些女孩釐清混亂的思緒,促使她們改變想法、改變行為、做出不同以往的決定,她們的心裡也因此感覺好一些。
在這本書中,我會歸納這些女孩的經歷有哪些共通性,逐一和你們分享。你們不僅能讀到她們的集體智慧,還有我聆聽她們談話期間累積的觀察與心得。我希望能提供實用工具,幫助你們了解自己、疼惜自己,有智慧地善用現代女孩擁有的自由,避免犧牲心理健康。我不希望再有女孩自殘或挨餓,或是因為恐慌而感到不知所措;或者認為如果沒有了她們,這世界會變得更好。夠了,我不想再看到這些。我希望女孩們擁有足夠知識保護自己、積極生活,不再只是勉強求生。我希望女孩們能帶著自信、清晰思維,盡情地展翅高飛。我希望她們下了班之後,能夠真正做自己。
我想對我現在和以前的病人說:首先,謝謝你們。啊,真的很謝謝你們和我分享你們的故事。第二,書中提到的案例都不是你們的故事。為什麼這麼說?這些案例全是虛構的,這樣才能保護你們的隱私。老實說,由於擔心這會讓整本書讀起來沒那麼真實或坦誠,我花了很長時間思考該怎麼做。所以,後來我決定這樣做:我為自己設定了規則,如果我能想到兩到三位接受過我諮商的年輕人面臨同一個問題,我就會整合這些人的故事,變成另一個虛構案例。我會刪除所有無關的細節,然後添加新的細節進行修飾。我這麼做是為了保護你們的故事,你們因為信任我,所以願意分享這些它們;我寫出這些故事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說明更廣泛的概念,這個概念才是重點,至於你們幾歲或長什麼樣,並不重要。所以,為了讓更多人覺得書中內容與自己相關,我把我從你們那裡聽到的故事融合成某個虛構人物。
另外我說明一下書中的用詞。這本書有許多內容出自我為青少女、年輕女性治療時,在她們身上觀察到的共通特質。當然,不是所有女孩和女性都覺得與她們相關,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許多內容對某些男孩和年輕男性來說,也覺得相關。我治療過的年輕人大多認同這一點;此外,很少有正值過渡期的年輕人宣稱他們擁有專業知識,很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希望你讀完這本書之後,能夠更理解自己。我認為,性別同時是由社會建構以及自我決定的,所以如果有一本書只鎖定女孩和年輕女性,似乎是自相矛盾。但是我想要為女孩和年輕女性辯護,因為根據我們蒐集到的資料,現在的年輕女性確實承受更多心理健康難題(而且她們更有興趣研究心理學),某些人的確很需要一本針對特定性別撰寫的書籍。我在撰寫這本書時,借用了自己在年輕人身上觀察到的說話風格,他們的用語多半很中性(例如:稱呼「大家」〔guys〕,或者形容某人「自作聰明」〔dick〕或是「人渣」〔prick〕,這些英文單字男女都適用)。我偶爾會使用媽媽、爸爸或父母等字眼,但指稱的包括繼父母、監護人和寄養父母等角色。
這本書的內容必定不夠全面,它不是研究報告,而是基於我的臨床經驗;之所以沒有包含某些主題和議題,是因為我自認缺乏相關臨床或親身經驗。寫書過程中我清楚意識到,自己在許多領域極度缺乏經驗和專業知識。舉例來說,我很了解厭食症(anorexia)、節食和直覺性飲食(intuitive eating),但是對於身體自愛(body positivity)卻知之甚少。為什麼要告訴你這些?因為我希望你讀這本書時,偶爾能感覺到有人認識你、看見你。當然,我不認識你們,我可能在某個領域精準地抓住了你的想法,但是在其他領域卻失手了。我很喜愛的一篇心理學文章,標題正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On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這世上還有非常多我不知道的事。如果有什麼疏漏敬請見諒,我會持續充實自己。
在本書最後,我加了〈想要知道更多嗎?〉單元,列舉了相關參考資料以及值得進一步探究的概念,尤其(我希望)是我不熟悉的領域。
最後,這本書主要探討的不是精神疾病,而是心理健康——是女孩和年輕女性日常遭遇的心理困擾。我希望它能夠幫助到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以及在書中看到某部分自己的讀者。我希望它能幫助你說出過去一直難以開口說出的內心陰暗面。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夠感覺到有人理解你。
◎前言
心理學: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心智及其功能的學科,尤其著重那些在特定情境下,影響人類行為表現的心智功能。
我在擔任治療師與心理師期間,和數百名年輕女孩談過話。這本書正是根據這些談話撰寫而成,當中包含許多女孩的故事、希望、恐懼、想法、感受、行為、失敗與成功。內容有我聆聽她們談話後學到的事,以及我為了幫助她們擺脫困境,而必須學會的事——它是由這些女孩歷經的掙扎與成功所啟發。
這本書除了探討年輕女孩如何一步步邁入成年期,也提供了實用方法幫助她們在情緒上變得更加成熟、更有自信。不過短短一個世代,女孩...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依附與歸屬
有害的教養方式
良好的依附關係會有幫助
青少年的依附關係
◎第二章 你的家庭
青春期的搖擺
家庭是複雜系統
當教養變成動詞
過度教養
紀律、界限和規則
你對父母教養方式的接納程度
>教養的正當性
>服從與說謊傾向
兄弟姐妹
家庭:最好與最壞的年代
◎第三章 朋友
女性友誼的模式
>開關型友誼
>被喜歡和受歡迎
融入:找到你的同類
友誼的問題:社交尷尬、社交焦慮,以及自閉症類群障礙
>社交尷尬症
>社交焦慮症
>自閉症類群障礙
朋友之間的界限
所以現在我已經告訴你,友誼有可能是這樣
◎第四章 情緒、想法和感受
什麼是感受?情緒?想法?
你的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
你和自己的感受是什麼關係?
強烈的負面情緒:負面應對策略
保有心理健康的基礎
>身體活動
>正念
>睡眠
主動管理你的感受
>聊天
>做事
>為另一個人做某件事
>乘著情緒波浪
>連結你的感官
>寫下來
◎第五章 焦慮和擔憂
什麼是焦慮?
誘發焦慮的內部和外部因素
焦慮螺旋
社會情境下的焦慮螺旋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的壓力這麼大?
焦慮管理
>焦慮的生理管理
>呼吸
>肌肉張力
>焦慮的認知管理
>災難化思考
>黑與白、全有或全無的思考
>絕對:應該、必須、應當
>其他負向自動化思考類型
>啊哈測試:準確且有幫助
焦慮的行為管理
>AAA:避免逃避焦慮(Avoid anxiety avoidance)
>焦慮與控制
>餵養或斷絕餵養你的焦慮
不必盡最大努力、不用成為最優秀的人:要活出你最精彩的人生
◎第六章 教育和資格
教育和心理健康
>對於那些煩惱課業的人來說
>對於那些學業成績優異的人來說
>教育:失去當下的快樂?
>資格不等於身份認同
還有另一種方法:設定務實的期望
關於大學的真相
聰明讀書,不要長時間讀書
>拖延
>適可而止
>讀書時間太長
有權利稍微不守規矩
◎第七章 食物、飲食、體重和身材
小心提防健康飲食訊息
你的身材
不準確的身體意象
節食
節食如何導致暴飲暴食:「管他的」效應
完美風暴:意志力和節食
兩極化飲食與搖搖式節食
身體滿意度
如何飲食
食物、飲食、體重和身材:如何在瘋狂世界保持冷靜
◎第八章 螢幕和網路
全年無休的文化
刺激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
對你的螢幕上癮?
網路風暴
價值觀和快樂陷阱
決定和堅守你的價值觀
比較與完美主義
孤單與脆弱
這還不夠;我受夠了;我不夠好
螢幕自由或是螢幕奴隸?
◎第九章 吸引力、關係、性與愛
非異性戀(LGBTQ)
愛與智慧思維
為什麼你會喜歡某個人?
>吸引力和依附
>吸引力與影響力
追求的興奮感
故作矜持?
愛與自尊:恭喜你,親愛的
性知識
關於愛,最後想說的
◎最後還想對你說
◎致謝
◎想要知道更多嗎?
◎前言
◎第一章 依附與歸屬
有害的教養方式
良好的依附關係會有幫助
青少年的依附關係
◎第二章 你的家庭
青春期的搖擺
家庭是複雜系統
當教養變成動詞
過度教養
紀律、界限和規則
你對父母教養方式的接納程度
>教養的正當性
>服從與說謊傾向
兄弟姐妹
家庭:最好與最壞的年代
◎第三章 朋友
女性友誼的模式
>開關型友誼
>被喜歡和受歡迎
融入:找到你的同類
友誼的問題:社交尷尬、社交焦慮,以及自閉症類群障礙
>社交尷尬症
>社交焦慮症
>自閉症類群障礙
朋友之間的界限
所以現在我已經告訴你...
商品資料
出版社:行路出版出版日期:2024-06-13ISBN/ISSN:978626724455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