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提夫.馬特奧
定價:NT$ 380
優惠價:79 折,NT$ 30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我想代表這個樂團和我們所有人向你們道謝,
我希望我們通過試唱了。」
──約翰.藍儂(1969.1.30屋頂演唱會)
「……對於『披頭四會再次回歸成團嗎』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不會。」
——保羅.麥卡尼(1970.8.29手寫信)
★《滾石》音樂雜誌評選最偉大的500張專輯★
★作家馬世芳、陳德政傾情專文導讀★
★隨書附贈1張披頭四影像典藏書卡+1張復古跳色書卡★
幾乎塵封於樂迷記憶中的披頭四,因《魔戒三部曲》電影導演彼得.傑克森的紀錄片作品《披頭四:回歸》(The Beatles:Get Back)重回大眾視野。隨著當年的電影《隨它去吧》於串流平台重新上線,也讓全球樂迷再度重溫披頭四解散前那段搖滾時光。
▍《順其自然》:披頭四最神祕的一張專輯
披頭四解散已久,為何魅力不減?本書將帶領讀者由最後一張專輯《順其自然》談起。嚴格地說,《順其自然》並「不能完全算是」披頭四的最後一張專輯,《艾比路》(Abbey Road)才是。然而,資深樂迷對《順其自然》的探究,卻往往比《艾比路》更加熱烈,為什麼?因為《順其自然》從企劃、發想、錄製到真正發行,除了讓後世在評價、討論披頭四的音樂生涯與成就時,最為意見分歧、褒貶不一以外,這也是一張連團員們自身都極不滿意的作品,也正是這樣謎團重重的一張專輯,才吸引了無數樂迷幾十年來前仆後繼、孜孜不倦地去挖掘與《順其自然》相關的所有真相、流言。
▍同床異夢的四人,分崩離析的創作
一切從1968年為〈嘿!朱德〉錄製短片開始,原以為只是尋常企劃的開端,不料卻是走向崩解的序曲,在此期間無論是更換錄音室、拍攝影片、現場演唱會還是錄製新歌,樁樁件件都浸泡在爭執與矛盾中。即使保羅.麥卡尼想盡辦法試圖找回團員間的向心力,但約翰.藍儂早已和小野洋子展開新的表演事業,喬治.哈里森已經將部分事業重心移往電影,而林哥.史達也已經受夠了自己總是屈居四人末座的情況。除此之外,披頭四更同時面臨經紀人猝逝、團隊事業無人打理、龐大的錄音花費等挑戰;同時,新的錄音技術問世,使團員們不得不思考全新的音樂呈現方式,試著放下最擅長的現場收音錄製,並加進他們都極為陌生的多軌錄音──這也代表就算分頭收音,錄音工作也能完成,「四人必須通力合作」不再是完成專輯的必要條件。
▍即使團體解散,但披頭四的故事還未真正終結
藍儂、保羅、林哥與喬治,為何執意走出艾比路錄音室?披頭四成員們是在什麼樣的心境與狀態下舉辦了「屋頂演唱會」?在眾多的名曲中,哪些曲目從專輯中被刪除,哪些又被改編、重新收錄?四人最終走向破局,矛頭究竟應該指向哪個關鍵事件或人物?被團員極度厭棄的《順其自然》,真的一無可取嗎?因為種種變數,《順其自然》的錄製工程只能在破碎的規劃中進行。這也讓許多後來並未收錄在專輯中、也未真正發行的版本在市面上流竄。這些版本對於樂迷而言,卻反而別具意義,頻頻引起各界回溯與探尋。
約翰的歌詞、喬治的和弦、保羅的琴聲與林哥的鼓點,披頭四透過他們的音樂帶給全世界無數人勇氣與希望,卻無法挽回團體注定終結的命運,徒留無限徬徨與留戀、掙扎與苦痛。當我們談到屋頂上的披頭四,我們所談的不只是一個樂團,而是一則悲傷的故事、一段傳奇的消亡。
【工作人員訪談精華】
「披頭四在蘋果唱片期間做出許多頂級作品,可是在企業經營層面毫無章法可言。那是個巨大、混亂,而且有太多人在嗑藥的公司,大家沒有自制力也不知該往哪裡走。」──阿利斯特(蘋果辦公室經理)
「有個警察跑來敲門,他說如果我們不開門,他就要逮捕這棟建築內的所有人……結果警察進來也只是站在旁邊看。他們沒有阻止披頭四表演——我們以為他們會嘗試阻止一切,所以我們說,『不,別阻止他們——就讓他們繼續吧;大家都很享受,沒事的。反正也沒造成問題啊,對吧?』那位警察說,『嗯,但前提是我們要能在這裡監督。』他們一發現是誰在表演後就沒有試圖阻止了。」──大衛.哈里斯(艾比路錄音室技術顧問)
「我不認為有誰拆散了他們,全是他們自己的問題。約翰想離開,但我覺得他是直到洋子出現後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想離開,而洋子只是鼓勵他這麼做。」──彼得.包恩(艾比路錄音室錄音師)
作者簡介:
史提夫.馬特奧(Steve Matteo)
曾在圖書出版和公共關係領域工作近二十年,現為專職作者,長年為《紐約時報》、《紐約雜誌》、《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巴爾的摩太陽報》與《滾石》、《Spin》等媒體撰寫文章。著有《順其自然——屋頂上的披頭四》(The Beatles' Let It Be)、《Dylan》、《Act Naturally: The Beatles On Film》等作品。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非虛構作品《憤怒的白人》、《絕望者之歌》、《向獨裁者說不》;長篇小說《我彌留之際》、《消失的她們》、《激情》、《西北》、《聲音與憤怒》;短篇小說集《恐怖老年性愛》、《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人類學作品《卡塔莉娜》、《尋找尊嚴》,以及圖像小說《歡樂之家》等數十種。
名人推薦:
\熱血推薦/
四分衛阿山(四分衛阿山)
因奉(樂評人)
阿凱(1976主唱)
狗恩(黑鳥咖啡 & BeeToast樂團)
林查拉(造次映畫總監)
吳羿緯(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主唱)
曹瑋倫(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吉他手、河童鄉 Toxic Bald 鼓手)
馬欣(作家)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資深披頭迷)
陳德政(作家)
詹宏志(作家)
廖偉棠(詩人、評論人)
熊一蘋(作家)
\好評推薦/
事實上,披頭四的裂解,從1966年他們不再巡演,1967年經紀人布萊恩.愛普斯坦猝逝之後,就已無可避免。想一想:從1962年發行首張單曲〈愛我吧〉走到1969年初的《回歸》計畫,才不過短短六年多,披頭四的小世界和外面的大世界都經歷了堪比宇宙大霹靂的震盪,名聲帶來的瘋狂海嘯效應和作品演化的速度,史無前例,後來更再也無人能夠重現,不可能有人知道該怎麼應付那樣的壓力。這四個二十多歲的小青年卻沒有崩潰,沒有毀掉自己,並且直到最後一刻都不斷精進,持續創造出美麗不可方物的歌曲,那已是不可思議的奇蹟。——馬世芳(作家、主持人、資深披頭迷)
玩音樂,原本該是一件有趣的事,披頭四在巨大壓力下come together,像變魔術一般,在搖搖欲墜的沙堡上重新變出彩色的鑽石。那種神奇的內在凝聚力,造就了落日前的餘暉。——陳德政(作家)
《順其自然》的錄音重現江湖,證明了披頭四的音樂並非偉大六〇年代的終點,而是有無數可能性的起點,它像是一條承載了一代人信念的祕鑰,也許能開啟新的多重宇宙。──廖偉棠(詩人)
作為一名連《救命!》和《一夜狂歡》兩部電影都看過的披頭四粉絲,很開心能夠讀到這樣一本書,那種與他們距離很近的感覺,讓我很滿足,就像跟著筆者回到了那個年代、看著一切事情發生,頗有臨場感,偶爾內文也會令我想起練團室裡的某些片段而跟著緊張起來……!我想,只要是玩樂團的朋友們都會感興趣,並期待能在其中找到些什麼。──吳羿緯(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主唱)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到,不知道這歷史中已經死去的人,下一世去了哪裡?他們會繼續執著在哪些事呢?即便唱著〈親愛的上帝〉(My Sweet Lord),難道他就真的見到上帝了嗎?我一邊讀著,一邊在腦中建構文字所描述的那些時空,包括那緊繃的合夥關係,或是穿插著如我這樣的「器材宅」而言寶貴的資訊,從披頭四那些工作夥伴的旁觀證詞中,我們啃食著粉碎的現實,似乎讓所有影像或樂音都更鮮活了一點。──曹瑋倫(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吉他手、河童鄉 Toxic Bald 鼓手)
從《左輪手槍》到花椒軍曹再到白碟 ,披頭四的創作不斷擴大後又逐漸收攏,然而人心各異,四散一地,嚴重影響士氣。這本書記錄了《順其自然》的專輯製作過程,中間的掙扎爭執,最後似乎也與名字相應,從「回歸」到「順其自然」,即使保羅.麥卡尼在屋頂唱足三遍的《回歸》,盼望夥伴回來,終究一切得隨風去。──因奉(樂評人)
馬特奧帶領讀者進入《順其自然》這張傳奇專輯的製作過程,這是披頭四最後一次全力合作。書中披露在製作過程中,團員四人歷經諸多妥協與談判的過程。馬特奧用不慍不火的方式敘述,但又不失緊湊。——美國圖書館協會(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忠實地描述了披頭四的盛世歷史上最耐人尋味的一個月。——《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Austin American-Statesman)
史提夫.馬特奧的研究非常細緻,《順其自然》不只是披頭四最令人們難忘的專輯,正如大多數人所知,它標誌著搖滾樂史上一個最有影響力的樂團的結束。——《樞紐》(The Hub)週刊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2折237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5折 | 1 |
6折 | 2 |
7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史提夫.馬特奧
優惠價: 79 折, NT$ 300 NT$ 38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我想代表這個樂團和我們所有人向你們道謝,
我希望我們通過試唱了。」
──約翰.藍儂(1969.1.30屋頂演唱會)
「……對於『披頭四會再次回歸成團嗎』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不會。」
——保羅.麥卡尼(1970.8.29手寫信)
★《滾石》音樂雜誌評選最偉大的500張專輯★
★作家馬世芳、陳德政傾情專文導讀★
★隨書附贈1張披頭四影像典藏書卡+1張復古跳色書卡★
幾乎塵封於樂迷記憶中的披頭四,因《魔戒三部曲》電影導演彼得.傑克森的紀錄片作品《披頭四:回歸》(The Beatles:Get Back)重回大眾視野。隨著當年的電影《隨它去吧》於串流平台重新上線,也讓全球樂迷再度重溫披頭四解散前那段搖滾時光。
▍《順其自然》:披頭四最神祕的一張專輯
披頭四解散已久,為何魅力不減?本書將帶領讀者由最後一張專輯《順其自然》談起。嚴格地說,《順其自然》並「不能完全算是」披頭四的最後一張專輯,《艾比路》(Abbey Road)才是。然而,資深樂迷對《順其自然》的探究,卻往往比《艾比路》更加熱烈,為什麼?因為《順其自然》從企劃、發想、錄製到真正發行,除了讓後世在評價、討論披頭四的音樂生涯與成就時,最為意見分歧、褒貶不一以外,這也是一張連團員們自身都極不滿意的作品,也正是這樣謎團重重的一張專輯,才吸引了無數樂迷幾十年來前仆後繼、孜孜不倦地去挖掘與《順其自然》相關的所有真相、流言。
▍同床異夢的四人,分崩離析的創作
一切從1968年為〈嘿!朱德〉錄製短片開始,原以為只是尋常企劃的開端,不料卻是走向崩解的序曲,在此期間無論是更換錄音室、拍攝影片、現場演唱會還是錄製新歌,樁樁件件都浸泡在爭執與矛盾中。即使保羅.麥卡尼想盡辦法試圖找回團員間的向心力,但約翰.藍儂早已和小野洋子展開新的表演事業,喬治.哈里森已經將部分事業重心移往電影,而林哥.史達也已經受夠了自己總是屈居四人末座的情況。除此之外,披頭四更同時面臨經紀人猝逝、團隊事業無人打理、龐大的錄音花費等挑戰;同時,新的錄音技術問世,使團員們不得不思考全新的音樂呈現方式,試著放下最擅長的現場收音錄製,並加進他們都極為陌生的多軌錄音──這也代表就算分頭收音,錄音工作也能完成,「四人必須通力合作」不再是完成專輯的必要條件。
▍即使團體解散,但披頭四的故事還未真正終結
藍儂、保羅、林哥與喬治,為何執意走出艾比路錄音室?披頭四成員們是在什麼樣的心境與狀態下舉辦了「屋頂演唱會」?在眾多的名曲中,哪些曲目從專輯中被刪除,哪些又被改編、重新收錄?四人最終走向破局,矛頭究竟應該指向哪個關鍵事件或人物?被團員極度厭棄的《順其自然》,真的一無可取嗎?因為種種變數,《順其自然》的錄製工程只能在破碎的規劃中進行。這也讓許多後來並未收錄在專輯中、也未真正發行的版本在市面上流竄。這些版本對於樂迷而言,卻反而別具意義,頻頻引起各界回溯與探尋。
約翰的歌詞、喬治的和弦、保羅的琴聲與林哥的鼓點,披頭四透過他們的音樂帶給全世界無數人勇氣與希望,卻無法挽回團體注定終結的命運,徒留無限徬徨與留戀、掙扎與苦痛。當我們談到屋頂上的披頭四,我們所談的不只是一個樂團,而是一則悲傷的故事、一段傳奇的消亡。
【工作人員訪談精華】
「披頭四在蘋果唱片期間做出許多頂級作品,可是在企業經營層面毫無章法可言。那是個巨大、混亂,而且有太多人在嗑藥的公司,大家沒有自制力也不知該往哪裡走。」──阿利斯特(蘋果辦公室經理)
「有個警察跑來敲門,他說如果我們不開門,他就要逮捕這棟建築內的所有人……結果警察進來也只是站在旁邊看。他們沒有阻止披頭四表演——我們以為他們會嘗試阻止一切,所以我們說,『不,別阻止他們——就讓他們繼續吧;大家都很享受,沒事的。反正也沒造成問題啊,對吧?』那位警察說,『嗯,但前提是我們要能在這裡監督。』他們一發現是誰在表演後就沒有試圖阻止了。」──大衛.哈里斯(艾比路錄音室技術顧問)
「我不認為有誰拆散了他們,全是他們自己的問題。約翰想離開,但我覺得他是直到洋子出現後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想離開,而洋子只是鼓勵他這麼做。」──彼得.包恩(艾比路錄音室錄音師)
作者簡介:
史提夫.馬特奧(Steve Matteo)
曾在圖書出版和公共關係領域工作近二十年,現為專職作者,長年為《紐約時報》、《紐約雜誌》、《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巴爾的摩太陽報》與《滾石》、《Spin》等媒體撰寫文章。著有《順其自然——屋頂上的披頭四》(The Beatles' Let It Be)、《Dylan》、《Act Naturally: The Beatles On Film》等作品。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非虛構作品《憤怒的白人》、《絕望者之歌》、《向獨裁者說不》;長篇小說《我彌留之際》、《消失的她們》、《激情》、《西北》、《聲音與憤怒》;短篇小說集《恐怖老年性愛》、《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人類學作品《卡塔莉娜》、《尋找尊嚴》,以及圖像小說《歡樂之家》等數十種。
名人推薦:
\熱血推薦/
四分衛阿山(四分衛阿山)
因奉(樂評人)
阿凱(1976主唱)
狗恩(黑鳥咖啡 & BeeToast樂團)
林查拉(造次映畫總監)
吳羿緯(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主唱)
曹瑋倫(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吉他手、河童鄉 Toxic Bald 鼓手)
馬欣(作家)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資深披頭迷)
陳德政(作家)
詹宏志(作家)
廖偉棠(詩人、評論人)
熊一蘋(作家)
\好評推薦/
事實上,披頭四的裂解,從1966年他們不再巡演,1967年經紀人布萊恩.愛普斯坦猝逝之後,就已無可避免。想一想:從1962年發行首張單曲〈愛我吧〉走到1969年初的《回歸》計畫,才不過短短六年多,披頭四的小世界和外面的大世界都經歷了堪比宇宙大霹靂的震盪,名聲帶來的瘋狂海嘯效應和作品演化的速度,史無前例,後來更再也無人能夠重現,不可能有人知道該怎麼應付那樣的壓力。這四個二十多歲的小青年卻沒有崩潰,沒有毀掉自己,並且直到最後一刻都不斷精進,持續創造出美麗不可方物的歌曲,那已是不可思議的奇蹟。——馬世芳(作家、主持人、資深披頭迷)
玩音樂,原本該是一件有趣的事,披頭四在巨大壓力下come together,像變魔術一般,在搖搖欲墜的沙堡上重新變出彩色的鑽石。那種神奇的內在凝聚力,造就了落日前的餘暉。——陳德政(作家)
《順其自然》的錄音重現江湖,證明了披頭四的音樂並非偉大六〇年代的終點,而是有無數可能性的起點,它像是一條承載了一代人信念的祕鑰,也許能開啟新的多重宇宙。──廖偉棠(詩人)
作為一名連《救命!》和《一夜狂歡》兩部電影都看過的披頭四粉絲,很開心能夠讀到這樣一本書,那種與他們距離很近的感覺,讓我很滿足,就像跟著筆者回到了那個年代、看著一切事情發生,頗有臨場感,偶爾內文也會令我想起練團室裡的某些片段而跟著緊張起來……!我想,只要是玩樂團的朋友們都會感興趣,並期待能在其中找到些什麼。──吳羿緯(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主唱)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到,不知道這歷史中已經死去的人,下一世去了哪裡?他們會繼續執著在哪些事呢?即便唱著〈親愛的上帝〉(My Sweet Lord),難道他就真的見到上帝了嗎?我一邊讀著,一邊在腦中建構文字所描述的那些時空,包括那緊繃的合夥關係,或是穿插著如我這樣的「器材宅」而言寶貴的資訊,從披頭四那些工作夥伴的旁觀證詞中,我們啃食著粉碎的現實,似乎讓所有影像或樂音都更鮮活了一點。──曹瑋倫(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吉他手、河童鄉 Toxic Bald 鼓手)
從《左輪手槍》到花椒軍曹再到白碟 ,披頭四的創作不斷擴大後又逐漸收攏,然而人心各異,四散一地,嚴重影響士氣。這本書記錄了《順其自然》的專輯製作過程,中間的掙扎爭執,最後似乎也與名字相應,從「回歸」到「順其自然」,即使保羅.麥卡尼在屋頂唱足三遍的《回歸》,盼望夥伴回來,終究一切得隨風去。──因奉(樂評人)
馬特奧帶領讀者進入《順其自然》這張傳奇專輯的製作過程,這是披頭四最後一次全力合作。書中披露在製作過程中,團員四人歷經諸多妥協與談判的過程。馬特奧用不慍不火的方式敘述,但又不失緊湊。——美國圖書館協會(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忠實地描述了披頭四的盛世歷史上最耐人尋味的一個月。——《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Austin American-Statesman)
史提夫.馬特奧的研究非常細緻,《順其自然》不只是披頭四最令人們難忘的專輯,正如大多數人所知,它標誌著搖滾樂史上一個最有影響力的樂團的結束。——《樞紐》(The Hub)週刊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5折 | 1 |
6折 | 2 |
7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2折237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