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480
優惠價:79 折,NT$ 379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4
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
四位香港教授的三十載生命告白:
告別為了重逢,記憶就是希望,耕種直至未來
在時代亂流裡,他們離開教席,卻留下見證。書中有逾百人的告別演講全紀錄,也有因倉促離別而執筆寫下「沒有發生的最後一課」。時代會倒退,潮流會瓦解,歷史在重演,但有一堂課將永遠留在心裡,歷久常新。
|新書簡介|
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
四位香港教授,三十載生命告白,關於知識、教育、生命、信念與愛
當一個時代走到了盡頭,在離別時刻,他們寫下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
在不同的年代裡,離開教席前的老師們,如何講授他們的「最後一課」?
這些思想的吉光片羽,如何穿透層層壁壘,到未來與讀者們重逢?
飛地出版策劃《最後一課》系列;首部作品,收錄了四位香港教授的演講紀錄及專文——
審判前夕的告別|陳健民
2018年11月19日,「佔中九子」案件開審;翌年,陳健民被判囚16個月。而就在案件開審的五天前,陳健民在中文大學開授了最後一課,逾六百人到場旁聽。多年來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同時奮身於公民運動之中,陳健民的這一堂課,是入獄前夕向大家告別,也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寶貴一課。
沒有發生的最後一課|陳祖為
2021年,在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任教三十載的陳祖為,赴台灣中央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人,並於年底辭任港大。來不及在校園裡與同學們好好道別,身在異鄉的他,執筆寫下「沒有發生的最後一課」,以文字作告別。
「我再置身寂寞路途」|邢福增
2023年11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的邢福增教授,於大學演講廳內舉辦榮休講座,現場有逾四百位聽眾參與。邢福增講授「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歷史書寫,也是陪伴大家尋找大時代中的堅定之道。演講最後,他唱起潘源良為王傑作詞的〈誰明浪子心〉:「聽說太理想的一切 都不可接觸 / 我再置身寂寞路途 / 在那裡會有幸福 幸福⋯⋯」
疫情年代,鏡頭前揮別|張燦輝
2022年5月,香港剛剛經歷了第五波疫情;與此同時,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任教多年的張燦輝,榮休前最後一次在網上授課,談論死亡與年老哲學。「當生命不斷前進,其內部實亦循環往復,反覆自省,故無論教與學本身,抑或過去及上述探討種種問題,均是歷久常新。」
|思想金句|
「遙遙長路,一片蒼茫,路燈時明時暗。長夜漫漫,何來指引?我想在漆黑中只能看星。」——陳健民
「我盼望大學當局能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陳寅恪語)和『兼容並包』(蔡元培語)的宗旨辦學,否則師生和行政人員不會對大學有歸屬感,大學亦不可能繼續成為一道美好筵席。在今天艱難的環境中,持有這種盼望很可能會帶來更深的失望。但我確信,唯有堅持以這種精神辦學,大學才能顯出她的氣節和價值,才會出現『一代新人勝舊人』的景象。」——陳祖為
「當我們廁身大時代,並要在其中作出抉擇時,便感受到各種不同的掙扎與張力。我們都在歷史當下,在參與歷史時無法預知結果,並真實經歷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與輕。」——邢福增
「我教學數十載,至今猶回頭與眾探討死亡、年老、生命意義等問題,正是兼有孔子與艾略特之言。當生命不斷前進,其內部實亦循環往復,反覆自省,故無論教與學本身,抑或過去及上述探討種種問題,均是歷久常新。」——張燦輝
|開學禮物.感動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吳靄儀(大律師、香港立法會前議員)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
林秀幸(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陳慧(作家)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作者簡介:
陳健民,1959年生,1993年開始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為了爭取普選,在2013年與朱耀明、戴耀廷提出「和平佔中運動」(下稱「佔中」),並參與2014年的「雨傘革命」,2017年被起訴,其後被判囚16個月。2021年赴台擔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2024年7月離任,8月開始在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任職客座研究員,專注寫作。著有《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聯經,2022)。
陳祖為,1960年生,1990年開始任教於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曾獲頒香港大學「傑出教學獎」(2015)。2021年赴台灣中央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人,並於年底辭任港大教職;2023年任中央研究院全職特聘研究員,2024年獲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國際院士。著有《儒家致善主義:現代政治哲學重構》(香港商務,2016)。
邢福增,1966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1993 年起投身神學教育,2004年自香港建道神學院轉至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任教,期間曾擔任院長。2023年12月底提早退休後移居台灣,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高級研究員。著有《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道風書社,2013)、《中國乎?本土兮!:身分認同的十字架》(印象文字,2016)、《變局下的徘徊:從戰後到後九七香港教會社關史論》(印象文字,2018)等;編有《吳耀宗全集》四卷。
張燦輝,1949年生,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及前系主任,中大通識教育前主任。2023年至2024年於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現象學、愛情哲學、死亡及年老哲學、烏托邦思想。著有《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悟死共生》、《存在之思》、《為人之學》、《生死愛欲》上下篇、《異域》、《我城存歿》、《山城滄桑》以及《Existential Questions》等專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7折32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7折 | 3 |
優惠價: 79 折, NT$ 379 NT$ 48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4
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
四位香港教授的三十載生命告白:
告別為了重逢,記憶就是希望,耕種直至未來
在時代亂流裡,他們離開教席,卻留下見證。書中有逾百人的告別演講全紀錄,也有因倉促離別而執筆寫下「沒有發生的最後一課」。時代會倒退,潮流會瓦解,歷史在重演,但有一堂課將永遠留在心裡,歷久常新。
|新書簡介|
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
四位香港教授,三十載生命告白,關於知識、教育、生命、信念與愛
當一個時代走到了盡頭,在離別時刻,他們寫下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
在不同的年代裡,離開教席前的老師們,如何講授他們的「最後一課」?
這些思想的吉光片羽,如何穿透層層壁壘,到未來與讀者們重逢?
飛地出版策劃《最後一課》系列;首部作品,收錄了四位香港教授的演講紀錄及專文——
審判前夕的告別|陳健民
2018年11月19日,「佔中九子」案件開審;翌年,陳健民被判囚16個月。而就在案件開審的五天前,陳健民在中文大學開授了最後一課,逾六百人到場旁聽。多年來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同時奮身於公民運動之中,陳健民的這一堂課,是入獄前夕向大家告別,也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寶貴一課。
沒有發生的最後一課|陳祖為
2021年,在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任教三十載的陳祖為,赴台灣中央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人,並於年底辭任港大。來不及在校園裡與同學們好好道別,身在異鄉的他,執筆寫下「沒有發生的最後一課」,以文字作告別。
「我再置身寂寞路途」|邢福增
2023年11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的邢福增教授,於大學演講廳內舉辦榮休講座,現場有逾四百位聽眾參與。邢福增講授「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歷史書寫,也是陪伴大家尋找大時代中的堅定之道。演講最後,他唱起潘源良為王傑作詞的〈誰明浪子心〉:「聽說太理想的一切 都不可接觸 / 我再置身寂寞路途 / 在那裡會有幸福 幸福⋯⋯」
疫情年代,鏡頭前揮別|張燦輝
2022年5月,香港剛剛經歷了第五波疫情;與此同時,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任教多年的張燦輝,榮休前最後一次在網上授課,談論死亡與年老哲學。「當生命不斷前進,其內部實亦循環往復,反覆自省,故無論教與學本身,抑或過去及上述探討種種問題,均是歷久常新。」
|思想金句|
「遙遙長路,一片蒼茫,路燈時明時暗。長夜漫漫,何來指引?我想在漆黑中只能看星。」——陳健民
「我盼望大學當局能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陳寅恪語)和『兼容並包』(蔡元培語)的宗旨辦學,否則師生和行政人員不會對大學有歸屬感,大學亦不可能繼續成為一道美好筵席。在今天艱難的環境中,持有這種盼望很可能會帶來更深的失望。但我確信,唯有堅持以這種精神辦學,大學才能顯出她的氣節和價值,才會出現『一代新人勝舊人』的景象。」——陳祖為
「當我們廁身大時代,並要在其中作出抉擇時,便感受到各種不同的掙扎與張力。我們都在歷史當下,在參與歷史時無法預知結果,並真實經歷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與輕。」——邢福增
「我教學數十載,至今猶回頭與眾探討死亡、年老、生命意義等問題,正是兼有孔子與艾略特之言。當生命不斷前進,其內部實亦循環往復,反覆自省,故無論教與學本身,抑或過去及上述探討種種問題,均是歷久常新。」——張燦輝
|開學禮物.感動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吳靄儀(大律師、香港立法會前議員)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
林秀幸(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陳慧(作家)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作者簡介:
陳健民,1959年生,1993年開始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為了爭取普選,在2013年與朱耀明、戴耀廷提出「和平佔中運動」(下稱「佔中」),並參與2014年的「雨傘革命」,2017年被起訴,其後被判囚16個月。2021年赴台擔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2024年7月離任,8月開始在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任職客座研究員,專注寫作。著有《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聯經,2022)。
陳祖為,1960年生,1990年開始任教於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曾獲頒香港大學「傑出教學獎」(2015)。2021年赴台灣中央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人,並於年底辭任港大教職;2023年任中央研究院全職特聘研究員,2024年獲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國際院士。著有《儒家致善主義:現代政治哲學重構》(香港商務,2016)。
邢福增,1966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1993 年起投身神學教育,2004年自香港建道神學院轉至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任教,期間曾擔任院長。2023年12月底提早退休後移居台灣,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高級研究員。著有《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道風書社,2013)、《中國乎?本土兮!:身分認同的十字架》(印象文字,2016)、《變局下的徘徊:從戰後到後九七香港教會社關史論》(印象文字,2018)等;編有《吳耀宗全集》四卷。
張燦輝,1949年生,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及前系主任,中大通識教育前主任。2023年至2024年於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現象學、愛情哲學、死亡及年老哲學、烏托邦思想。著有《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悟死共生》、《存在之思》、《為人之學》、《生死愛欲》上下篇、《異域》、《我城存歿》、《山城滄桑》以及《Existential Questions》等專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7折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7折32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