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爾都塞
定價:NT$ 189
優惠價:79 折,NT$ 149
本商品已下架
路易‧阿爾都塞是巴黎高師幾代激進知識分子的精神之父,他的名字意味著“對馬克思主義所做的最為警覺和最為現代的再闡釋”(德里達),他的命運和榮辱成為當代偉大政治悲劇的象徵。這本選集以他卓絕的“自我批評”歷程為線索,以他獻身於對哲學和政治關係的思考為主題,既收入了作為1968年偉大事件理論前夜的《哲學課》、作為作者思想絕筆的《馬基亞維利和我們》等大部分新譯篇目,也包括了對《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等經典文本的精心重譯。一個嶄新的阿爾部塞形象將向人們展現出當代左翼思想所能擁有的“第一流智力”的尺度。
作者簡介:
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 )法國著名哲學家、“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出生於阿爾及利亞首都附近的比曼德利小鎮,其父是一家銀行的經理。1924—1930年在阿爾及爾上小學。1930—1936年在法國馬塞上中學。畢業後考入巴黎國立高等師範學校預科班學習。1939年入該校文學院不久,因德國法西斯入侵而應徵入伍,隨軍駐守布列特尼半島。1940年被德軍俘虜,關押在集中營,直到戰爭結束才獲釋。1945年重返高等師範學校,在哲學家巴歇拉爾指導下研究哲學。194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從教,並於同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62年升為教授,1975年通過答辯,又被庇卡底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1980年患精神病,退休療養。
阿爾都塞長期在大學執教,但在政治思想戰線上積極參與現實鬥爭。50年代中後期,圍繞馬克思主義同人道主義和黑格爾哲學的關係問題,他同法共理論家加羅迪和國外其他“新馬克思主義”者展開了激烈論戰。發表的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鳩、盧棱、馬克思:政治和歷史》、《保衛馬克思》、《閱讀〈資本論〉》、《列寧與哲學》、《自我批評》等。在批判把馬克思主義人道化、黑格爾化的思潮中,他以“反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威脅的正統捍衛者”姿態出現,在黨內外贏得了頗高聲譽。在他看來,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裡吸取的不是辯證法和異化概念,而是“無主體過程”的哲學範疇。馬克思主義是在同費爾巴哈抽象的“人”、“人道主義”決裂中產生的,嚴格地說,它是“理論反人道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歷史理論是社會科學中發現的“新大陸”,而作為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卻以“實踐狀態”仍包含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還有待於從理論上系統闡述。他按照“對應閱讀法”,把《資本論》作為認識對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中抽
取出來。所以,他把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定義為“理論實踐的理論”。實際上,他是運用“多元決定”、“結構因果性”等概念所體現的結構主義原則,對社會形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作了新的解釋。認為社會是由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因素按一定結構方式構成的複雜統一體,歷史發展不是按“人的本質的異化”和“揚棄異化”的人道主義圖式進行,而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無主體過程”。
阿爾都塞從60年代初開始接受結構主義思潮影響,運用結構主義方法解釋馬克思的著作,對經驗主義、歷史主義和人道主義進行了批判,構成了有別於正統馬克思主義的“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並在法國形成了一個學派。但在70年代之後,這個學派陷入瓦解。阿爾都塞曾多次談到“馬克思主義的危機”,對自己的信念表現出悲觀情緒。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7折 | 1 |
作者:阿爾都塞
優惠價: 79 折, NT$ 149 NT$ 189
本商品已下架
路易‧阿爾都塞是巴黎高師幾代激進知識分子的精神之父,他的名字意味著“對馬克思主義所做的最為警覺和最為現代的再闡釋”(德里達),他的命運和榮辱成為當代偉大政治悲劇的象徵。這本選集以他卓絕的“自我批評”歷程為線索,以他獻身於對哲學和政治關係的思考為主題,既收入了作為1968年偉大事件理論前夜的《哲學課》、作為作者思想絕筆的《馬基亞維利和我們》等大部分新譯篇目,也包括了對《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等經典文本的精心重譯。一個嶄新的阿爾部塞形象將向人們展現出當代左翼思想所能擁有的“第一流智力”的尺度。
作者簡介:
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 )法國著名哲學家、“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出生於阿爾及利亞首都附近的比曼德利小鎮,其父是一家銀行的經理。1924—1930年在阿爾及爾上小學。1930—1936年在法國馬塞上中學。畢業後考入巴黎國立高等師範學校預科班學習。1939年入該校文學院不久,因德國法西斯入侵而應徵入伍,隨軍駐守布列特尼半島。1940年被德軍俘虜,關押在集中營,直到戰爭結束才獲釋。1945年重返高等師範學校,在哲學家巴歇拉爾指導下研究哲學。194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從教,並於同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62年升為教授,1975年通過答辯,又被庇卡底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1980年患精神病,退休療養。
阿爾都塞長期在大學執教,但在政治思想戰線上積極參與現實鬥爭。50年代中後期,圍繞馬克思主義同人道主義和黑格爾哲學的關係問題,他同法共理論家加羅迪和國外其他“新馬克思主義”者展開了激烈論戰。發表的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鳩、盧棱、馬克思:政治和歷史》、《保衛馬克思》、《閱讀〈資本論〉》、《列寧與哲學》、《自我批評》等。在批判把馬克思主義人道化、黑格爾化的思潮中,他以“反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威脅的正統捍衛者”姿態出現,在黨內外贏得了頗高聲譽。在他看來,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裡吸取的不是辯證法和異化概念,而是“無主體過程”的哲學範疇。馬克思主義是在同費爾巴哈抽象的“人”、“人道主義”決裂中產生的,嚴格地說,它是“理論反人道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歷史理論是社會科學中發現的“新大陸”,而作為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卻以“實踐狀態”仍包含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還有待於從理論上系統闡述。他按照“對應閱讀法”,把《資本論》作為認識對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中抽
取出來。所以,他把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定義為“理論實踐的理論”。實際上,他是運用“多元決定”、“結構因果性”等概念所體現的結構主義原則,對社會形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作了新的解釋。認為社會是由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因素按一定結構方式構成的複雜統一體,歷史發展不是按“人的本質的異化”和“揚棄異化”的人道主義圖式進行,而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無主體過程”。
阿爾都塞從60年代初開始接受結構主義思潮影響,運用結構主義方法解釋馬克思的著作,對經驗主義、歷史主義和人道主義進行了批判,構成了有別於正統馬克思主義的“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並在法國形成了一個學派。但在70年代之後,這個學派陷入瓦解。阿爾都塞曾多次談到“馬克思主義的危機”,對自己的信念表現出悲觀情緒。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7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