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姆斯‧米勒在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很躍動、熾熱、無畏而閃亮的心靈。作者談論性與哲學、尼采與艾滋等話題的方式可能會讓一些讀者震驚……但正是通過這些看似懸殊的元素,他建構出一種愛欲的人生。
本書不是傳記,雖然它大體上遵循著福柯的生命足跡。它也不是關於福柯著作的綜述,儘管它的確對福柯的大量作品作了詮釋。它毋寧是在敘述一個奮鬥的人生,這種奮鬥旨在實踐尼采的箴言:“成為自己”。
透過軼聞和釋文的交織,作者對福柯的作品和生活進行了探索。福柯的作品像是在表達一種實現某種生活形式的強烈慾望,而他的生活則似乎體現了一種將這慾望付諸現實的執著努力,這努力已獲得了部分的成功。
作者簡介:
詹姆斯‧米勒,現任美國新社會研究學院副教授,該學院自由研究所主任。1981年至1990年間曾擔任《新聞周刊》(Newsweek)圖書和音樂評論專欄作家,兼《娛樂週報》(Entertainment Weekly)、《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新時代》(New Time)和《滾石》(Rolling Stone)等報刊撰稿人。他是芝加哥人,曾在珀摩那學院和布蘭代斯大學學政治與哲學,1975年在布蘭代斯大學思想史博士學位,隨後相紀在得克薩斯大學、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任教。他曾在《政治理論》(Political Theory)、《史學理論》(History and Theory)、《雜家》(Salmagundi)、《大街》(Grand Street)、《目的》(Telos)和論文集《漢娜·阿倫特:公共世界的複興》(Hannah Arendt:The Recovery of the Public World)中發表論著。他的音樂論著曾兩次獲ASCAP-DeemsTaylor獎,他本人也曾擔任《滾石圖說搖滾樂史》(The Rolling Stone Illustrated History)的編著,並為論文集《斯特蘭德:荒島搖滾樂》( Stranded:Rock and Roll for a Desert Island)寫過稿。在本書之前,他已出版過三本書:《“民主在街上”:從休倫港到圍城芝加哥》(Democracy Is in the Street:From Port Huron to the Siege of Chicago)(1987),寫的是60年代的美國新左派運動;《盧梭:民主夢幻家》(Roussear:Dreamer of Democracy)(1984),這是一部關於盧梭思想中的現代民主淵源及盧梭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的研究專著;《歷史與人的存在:從馬克思到梅洛-龐蒂》(History and Human Existence:From Marx to Merleau-Ponty)(1979),是有關馬克思和法國存在主義者的論著。他和妻子及三個兒子現居馬薩諸塞州的西羅克斯貝里。
名人推薦:
這本書是對福柯的一生充滿想像力的大膽詮釋,人類三個世紀的現代性遺贈下來的道德和美學傳統被這本書拓廣甚至顛覆了。——《波士頓環球》
詹姆斯·米勒談論性與哲學、尼采與艾滋等話題的方式可能會讓一些讀者震驚……但正是通過這些看似懸殊的元素,他建構出一種愛欲的人生。
——埃德蒙‧懷特(Edmund White)
這本驚人之作,因其思想的靈光極具啟發力;反響之大,也與其討論的對像極為相稱,可以說是進入20世紀晚期西方文化的一本關鍵性讀本。
——薩義德(Edward W.Said)
媒體推薦:
米勒先生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躍動、熾熱、無畏而閃亮的心靈——誠然,它或許帶有些許自我解構意味,而且都太人性,但它永遠不會被詬病為陳腐、平庸、無名和幼稚。
——《紐約時報》書評
米勒這本頗有爭議的書是嚴謹而繁複研究的產物……他討論了瘋癲、死亡和同性戀,尤其是
用大量形像生動甚至近乎感官層面的細節描述了施虐—受虐文化。
——《新共和》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詹姆斯‧米勒
優惠價: 5 折, NT$ 138 NT$ 275
本商品已下架
作者詹姆斯‧米勒在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很躍動、熾熱、無畏而閃亮的心靈。作者談論性與哲學、尼采與艾滋等話題的方式可能會讓一些讀者震驚……但正是通過這些看似懸殊的元素,他建構出一種愛欲的人生。
本書不是傳記,雖然它大體上遵循著福柯的生命足跡。它也不是關於福柯著作的綜述,儘管它的確對福柯的大量作品作了詮釋。它毋寧是在敘述一個奮鬥的人生,這種奮鬥旨在實踐尼采的箴言:“成為自己”。
透過軼聞和釋文的交織,作者對福柯的作品和生活進行了探索。福柯的作品像是在表達一種實現某種生活形式的強烈慾望,而他的生活則似乎體現了一種將這慾望付諸現實的執著努力,這努力已獲得了部分的成功。
作者簡介:
詹姆斯‧米勒,現任美國新社會研究學院副教授,該學院自由研究所主任。1981年至1990年間曾擔任《新聞周刊》(Newsweek)圖書和音樂評論專欄作家,兼《娛樂週報》(Entertainment Weekly)、《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新時代》(New Time)和《滾石》(Rolling Stone)等報刊撰稿人。他是芝加哥人,曾在珀摩那學院和布蘭代斯大學學政治與哲學,1975年在布蘭代斯大學思想史博士學位,隨後相紀在得克薩斯大學、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任教。他曾在《政治理論》(Political Theory)、《史學理論》(History and Theory)、《雜家》(Salmagundi)、《大街》(Grand Street)、《目的》(Telos)和論文集《漢娜·阿倫特:公共世界的複興》(Hannah Arendt:The Recovery of the Public World)中發表論著。他的音樂論著曾兩次獲ASCAP-DeemsTaylor獎,他本人也曾擔任《滾石圖說搖滾樂史》(The Rolling Stone Illustrated History)的編著,並為論文集《斯特蘭德:荒島搖滾樂》( Stranded:Rock and Roll for a Desert Island)寫過稿。在本書之前,他已出版過三本書:《“民主在街上”:從休倫港到圍城芝加哥》(Democracy Is in the Street:From Port Huron to the Siege of Chicago)(1987),寫的是60年代的美國新左派運動;《盧梭:民主夢幻家》(Roussear:Dreamer of Democracy)(1984),這是一部關於盧梭思想中的現代民主淵源及盧梭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的研究專著;《歷史與人的存在:從馬克思到梅洛-龐蒂》(History and Human Existence:From Marx to Merleau-Ponty)(1979),是有關馬克思和法國存在主義者的論著。他和妻子及三個兒子現居馬薩諸塞州的西羅克斯貝里。
名人推薦:
這本書是對福柯的一生充滿想像力的大膽詮釋,人類三個世紀的現代性遺贈下來的道德和美學傳統被這本書拓廣甚至顛覆了。——《波士頓環球》
詹姆斯·米勒談論性與哲學、尼采與艾滋等話題的方式可能會讓一些讀者震驚……但正是通過這些看似懸殊的元素,他建構出一種愛欲的人生。
——埃德蒙‧懷特(Edmund White)
這本驚人之作,因其思想的靈光極具啟發力;反響之大,也與其討論的對像極為相稱,可以說是進入20世紀晚期西方文化的一本關鍵性讀本。
——薩義德(Edward W.Said)
媒體推薦:
米勒先生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躍動、熾熱、無畏而閃亮的心靈——誠然,它或許帶有些許自我解構意味,而且都太人性,但它永遠不會被詬病為陳腐、平庸、無名和幼稚。
——《紐約時報》書評
米勒這本頗有爭議的書是嚴謹而繁複研究的產物……他討論了瘋癲、死亡和同性戀,尤其是
用大量形像生動甚至近乎感官層面的細節描述了施虐—受虐文化。
——《新共和》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