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由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巫鴻教授撰寫,一經出版即在西方漢學界和藝術史學界引起強烈反響與論戰,被Art
Forum列為1990年代最具意義的藝術學著作之一。
全書共分六個部分。導論:九鼎傳說與中國古代的「紀念碑性」。以下為正文五章:
第一章 禮制藝術的時代
第二章 宗廟、宮殿與墓葬
第三章 紀念碑式城市——長安
第四章 喪葬紀念碑的聲音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個時代的終結
「紀念碑性」是作者研究中國古代藝術史中關於禮器的社會功能、宗教政治功能時所採用的核心概念。作者認為,中國藝術和建築有三個主要傳統——宗廟和禮器、都城和宮殿、墓葬和隨葬品,此三者所具有的重要宗教和政治內涵裡的一種核心精神,即「紀念碑性」。此三者所體現的「紀念碑性」伴隨著中國物質文化發展中材料、工具的變遷中,具有一定的傳承性關係。從文化比較的角度出發,作者通過「紀念碑性」在中國古代美術中的特殊表現來確定中國藝術傳統的某些基本特性。從歷史演變的角度出發,作者希望通過對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過程的觀察去發掘中國古代美術內部的連續性和凝聚力。
作者簡介:
巫鴻,美術史家,藝術批評家、策展人。現任芝加哥大學「斯德本特殊貢獻」講席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著有《武梁祠》《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等。巫鴻的著作融合了歷史文本、圖像、考古、風格分析等多種方法,深富創見,其全新的視角與方法論,澤被了人文與社會科學不同領域的研究者。 巫鴻致力於提高國外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強國內外藝術家、評論家和策展人之間的交流。策劃大型展覽有「瞬間:90年代末的中國實驗藝術」、「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等。
導論 九鼎傳說與中國古代的「紀念碑性」
第一章 禮制藝術的時代
一 「禮器」的概念
二 禮儀美術的遺產
1 「昂貴」美術
2 「裝飾」與「徽志」
3 從模仿到綜合
4 裝飾的變形
5 文字的勝利
三 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章 宗廟、宮殿與墓葬
一 宗廟
二 從宗廟到宮殿
三 從宗廟到墓葬
四 中國人對石頭的發現
第三章 紀念碑式城市——長安
一 對長安的兩種看法
二 高祖:長安的誕生
三 惠帝和長安城牆
四 武帝奇幻的苑囿
五 王莽的明堂
第四章 喪葬紀念碑的聲音
一 家庭[一]
二 家庭[二]
三 友人與同僚
四 死者
五 建造者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個時代的終結
一 倒像與反視
二 「二元」圖像與繪畫空間的誕生
三 尾聲:門闕
附錄
插圖與地圖出處
引用文獻目錄
索引
譯者後記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2折21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1 |
6折 | 0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美]巫鴻
定價:NT$ 408
本商品已下架
《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由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巫鴻教授撰寫,一經出版即在西方漢學界和藝術史學界引起強烈反響與論戰,被Art
Forum列為1990年代最具意義的藝術學著作之一。
全書共分六個部分。導論:九鼎傳說與中國古代的「紀念碑性」。以下為正文五章:
第一章 禮制藝術的時代
第二章 宗廟、宮殿與墓葬
第三章 紀念碑式城市——長安
第四章 喪葬紀念碑的聲音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個時代的終結
「紀念碑性」是作者研究中國古代藝術史中關於禮器的社會功能、宗教政治功能時所採用的核心概念。作者認為,中國藝術和建築有三個主要傳統——宗廟和禮器、都城和宮殿、墓葬和隨葬品,此三者所具有的重要宗教和政治內涵裡的一種核心精神,即「紀念碑性」。此三者所體現的「紀念碑性」伴隨著中國物質文化發展中材料、工具的變遷中,具有一定的傳承性關係。從文化比較的角度出發,作者通過「紀念碑性」在中國古代美術中的特殊表現來確定中國藝術傳統的某些基本特性。從歷史演變的角度出發,作者希望通過對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過程的觀察去發掘中國古代美術內部的連續性和凝聚力。
作者簡介:
巫鴻,美術史家,藝術批評家、策展人。現任芝加哥大學「斯德本特殊貢獻」講席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著有《武梁祠》《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等。巫鴻的著作融合了歷史文本、圖像、考古、風格分析等多種方法,深富創見,其全新的視角與方法論,澤被了人文與社會科學不同領域的研究者。 巫鴻致力於提高國外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強國內外藝術家、評論家和策展人之間的交流。策劃大型展覽有「瞬間:90年代末的中國實驗藝術」、「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等。
導論 九鼎傳說與中國古代的「紀念碑性」
第一章 禮制藝術的時代
一 「禮器」的概念
二 禮儀美術的遺產
1 「昂貴」美術
2 「裝飾」與「徽志」
3 從模仿到綜合
4 裝飾的變形
5 文字的勝利
三 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章 宗廟、宮殿與墓葬
一 宗廟
二 從宗廟到宮殿
三 從宗廟到墓葬
四 中國人對石頭的發現
第三章 紀念碑式城市——長安
一 對長安的兩種看法
二 高祖:長安的誕生
三 惠帝和長安城牆
四 武帝奇幻的苑囿
五 王莽的明堂
第四章 喪葬紀念碑的聲音
一 家庭[一]
二 家庭[二]
三 友人與同僚
四 死者
五 建造者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個時代的終結
一 倒像與反視
二 「二元」圖像與繪畫空間的誕生
三 尾聲:門闕
附錄
插圖與地圖出處
引用文獻目錄
索引
譯者後記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1 |
6折 | 0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2折21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