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伯端
定價:NT$ 168
優惠價:5 折,NT$ 84
本商品已下架
道家內煉功夫,從現存文獻考證,成周時期已有系統記載。漢末魏伯陽著《參同契》,
義理精深,包羅廣泛,被稱為「萬古丹經王」,實非虛譽。北宋張伯端根據魏所述奧義,進一步將丹訣加以發揮,著《悟真篇》。《四庫提要》雲:「是書專明金丹之要,輿魏伯陽《參同契》,道家並推為正宗。」清董德寧《悟真篇正義自序》雲:「暢發金丹之妙,詳明內養之機。其修丹雖為幽深之道,得魏公倡之於前,而張君和之於後,自可循流以達源,見標以知月。」自北宋以來,穴悟真篇》歷受學者推重。但傳至後世,流派蕪雜,多加曲解,甚至臆改本文,以致各本真偽並存,文字頗多出入,從未有人加以校勘,讀者莫知適從。今不揣鄙陋,試作校注。但微力綿薄,思考難週,僅貢愚者之一得而已。
作者簡介:
張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北宋時天台(今浙江監海)人。自幼博覽三教經書,涉獵諸種方術。《悟真篇.序》有:“僕幼親善道,涉躐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靡不留心詳究”。曾中進士,後謫戍嶺南。曾於成都遇仙人(一說此仙人即為劉海蟾)授道,後著書立說,傳道天下。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百歲仙逝,飛升前留有《屍解頌》一首:“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通融”。
張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陽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間封“大慈園通禪仙紫陽真人”。金丹派南宗(因張伯端號“紫陽”,故南宗也稱為“紫陽派”)的祖師。道教奉為南五祖之一。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伯端
優惠價: 5 折, NT$ 84 NT$ 168
本商品已下架
道家內煉功夫,從現存文獻考證,成周時期已有系統記載。漢末魏伯陽著《參同契》,
義理精深,包羅廣泛,被稱為「萬古丹經王」,實非虛譽。北宋張伯端根據魏所述奧義,進一步將丹訣加以發揮,著《悟真篇》。《四庫提要》雲:「是書專明金丹之要,輿魏伯陽《參同契》,道家並推為正宗。」清董德寧《悟真篇正義自序》雲:「暢發金丹之妙,詳明內養之機。其修丹雖為幽深之道,得魏公倡之於前,而張君和之於後,自可循流以達源,見標以知月。」自北宋以來,穴悟真篇》歷受學者推重。但傳至後世,流派蕪雜,多加曲解,甚至臆改本文,以致各本真偽並存,文字頗多出入,從未有人加以校勘,讀者莫知適從。今不揣鄙陋,試作校注。但微力綿薄,思考難週,僅貢愚者之一得而已。
作者簡介:
張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北宋時天台(今浙江監海)人。自幼博覽三教經書,涉獵諸種方術。《悟真篇.序》有:“僕幼親善道,涉躐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靡不留心詳究”。曾中進士,後謫戍嶺南。曾於成都遇仙人(一說此仙人即為劉海蟾)授道,後著書立說,傳道天下。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百歲仙逝,飛升前留有《屍解頌》一首:“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通融”。
張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陽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間封“大慈園通禪仙紫陽真人”。金丹派南宗(因張伯端號“紫陽”,故南宗也稱為“紫陽派”)的祖師。道教奉為南五祖之一。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