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於古籍版本領域內常識問題的知識讀物。其內容大致分四部分:一是對古籍版本形式、行款、裝訂的介紹,以及用紙、字體、避諱等的說明;二是古籍版本申重要圖書的介紹,如今古文經、十三經、二十四史、會要、九通、十通、叢書等;三是對歷代藏書的統計,主要介紹了古代皇家藏書的情況;四是對古代禁書與文字獄的介紹,重要的如烏台詩案、陳起詩案與莊廷*《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以及呂留良案等。
章節試閱
古籍的刻工
刻工又稱“鐫手”、“雕字”、“刊字”、“雕印人”、“匠人”等等,是雕刻書版的工匠手。不少古籍,在每版的中縫下方(即下書口),都記有刻工的名字。這些名字,對一般圖書來說,當初可能是為了計酬所留,同時也便於主事者追究責任;對特殊的圖書,如佛經、佛像等來
說,可能是為了積功德,故大都留下了刊刻匠人的名字。這些名字雖然都很簡單,但是,因為一個人的技藝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再參以記名,就很容易區別;同時,一個人的藝齡,如果從二十歲開始計算的話,一般的大約不會超過五十年,或者說,大體應在四十年左右。這樣,我們憑 藉刻工這兩方面的因素,就不難從已知刊刻年代的古籍的刻工,推論出不明刊刻年代的古籍的大體刊刻時間。這對辨別偽本亦大有益處。如商務印書館所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所收《南史》,題為元大德間刊本,但據著名學者王重民先生考核,“乃其刻工十八九同於明初所刻《北史》”(見《中國善本書提要》),可證此書並非元刻本,更非元大德年間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有另一部《南史》殘存二十六卷,即《本紀》四至七、《列傳》一至五、二十八至三十、三十四至四十四、五十八至六十。
古籍的刻工
刻工又稱“鐫手”、“雕字”、“刊字”、“雕印人”、“匠人”等等,是雕刻書版的工匠手。不少古籍,在每版的中縫下方(即下書口),都記有刻工的名字。這些名字,對一般圖書來說,當初可能是為了計酬所留,同時也便於主事者追究責任;對特殊的圖書,如佛經、佛像等來
說,可能是為了積功德,故大都留下了刊刻匠人的名字。這些名字雖然都很簡單,但是,因為一個人的技藝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再參以記名,就很容易區別;同時,一個人的藝齡,如果從二十歲開始計算的話,一般的大約不會超過五十年,或者說,大體應在四十年左右。...
目錄
弁言
古籍的流傳
古籍版本的三大系統
古籍的用紙
古籍的刻工
古籍刻本的字體
古籍的行格
古籍的套色
古籍的註釋
古籍中的避諱字
古籍中的特殊用字
古籍的序跋
古籍牌記的演繹
古籍的幾種主要裝訂形式
古籍的批點
古籍的名人手澤
古籍的印章
古籍的庋藏與保護
古籍的輯佚
古籍的著錄
我國古代的版權意識與版權保護
漫說“以殺青書”
校讎校勘校對
“善本”淺談
偽書與偽本
《周易》的“十翼”
經學史上的“兩會”
今文經和古文經
“四術”、“六藝”及“十三經”
“九經”及“十三經”的字數
略說讖緯
我國古代史書的“六家”、“二體”及其它
漫說“二十四史”的排列順序
“二十四史”的捲數
《史記》三家注
《漢書》顏師古注
《三國志》裴松之注
“三通”“九通”“十通”
……
弁言
古籍的流傳
古籍版本的三大系統
古籍的用紙
古籍的刻工
古籍刻本的字體
古籍的行格
古籍的套色
古籍的註釋
古籍中的避諱字
古籍中的特殊用字
古籍的序跋
古籍牌記的演繹
古籍的幾種主要裝訂形式
古籍的批點
古籍的名人手澤
古籍的印章
古籍的庋藏與保護
古籍的輯佚
古籍的著錄
我國古代的版權意識與版權保護
漫說“以殺青書”
校讎校勘校對
“善本”淺談
偽書與偽本
《周易》的“十翼”
經學史上的“兩會”
今文經和古文經
“四術”、“六藝”及“十三經”
“九經”及“十三經”的字數
略說讖緯
我國古代史書的“六家”、“二體”...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日期:2009-01-01ISBN/ISSN:9787101063660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3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